登陆注册
34212700000007

第7章

“我在离开四川的时候就给你们说过,我们这次万里西行,就是要学玄奘的吃苦精神。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经。我们虽然也吃了不少苦,但比起玄奘当年所经历的苦难来,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了。”说这店时大千不住地捋着长髯,“肖然,你们也足好样的。俗活说: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你们硬朗得很嘛!一次鼻子也没有哭嘛!”说完瞅了婉君一眼,二人相视一笑。

在戈壁滩上行了一天路,累得难以支持,将马褥子和线毯铺在地上,大家和衣而卧。不一会儿便呼呼人睡了。大千没有睡。他背着手,在牛车周围踱着步子,吸着大漠之夜的清新气息。一只狼徘徊着,绿色的眼睛在月光下忽隐忽现。大丁一闻听妻儿鼾声,遥望满天星斗,不由思绪滚滚。是啊,他朝思暮想的圣地敦煌就要到了,马上要到了!而这个愿望的实现,多么来之不易啊!历历往事,过电影似的又涌上了他心头……

张大千天资聪颖,且极端刻苦,博览古今,包容万象,二十出头时已经脱颖而出,成为名噪中国画坛的后起之秀,画作达到“张张出新意,幅幅皆不同”的地步。26岁那年,他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画展。展出的100幅作品三天时间即被抢购一空。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盛誉满天下,“化古人为我有”的张大千在上海大宴宾客,庆祝他的33岁生口。大江南北的画界名流纷纷前来祝贺。大千乘着酒意,提笔挥毫,画了一张题为“吞吐大荒”的自画像。徐悲鸿当即在画上题诗赞道:横笔行天下,奇哉张大千。接着,杨度、曾农髯、黄宾虹、谢无量、陈散原等名流也在画像上题時作賦,盛赞我国画坛的这颗闪耀着奇异光彩的新星。1936年,《张大千画集》出版。徐悲鸿为画集写了题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序言。序言满怀激情地说道:“大下以天纵之才,遍览中土名山大川,长松古桧,竹篱茅舍,皆人胸怀。大千往还,多美人名士,其言谈嬉笑,手挥目送者,皆熔铸古今。荒唐与现实,仙佛与妖魔,尽晶莹洗练,光芒而无泥滓……呜呼大千之画美矣!安得大千有孙悟空之法,散其髯为三千大千,或无数量大千,而疗此昏聩凶厉之末世乎?”

就在张大千的艺术和声誉蒸蒸日上、被人们称为“南张北齐”的时候,日本人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代大师面临着严峻的抉择。

“逃离虎穴,”张大丁一在心中大声地说,“越快越好!”然而此时的日本人已经死死地盯住了他,要拿他这块金字招牌做“日中亲善”的宣传。离开北平,谈何容易!张大千想了一个主意:到天津去办画展,再设法从那儿问四川去。但是几次申请,都被日本人软软地碰了冋来:办阃展嘛,何必跑那么远呢?北平就很不错嘛!就在张大千束手无策的时候,一封来自上海的信件使他眼前一亮。原来,上海的朋友半年多没有得张大千的消息,非常焦急,又传闻他已经被日本人杀害。他的学生在法租界开了一个“张大下——遗作展”,以寄托对大师的追念。一时之间,观者如堵,群情激奋,天人共悲。上海各家报纸纷纷刊登消息。来信还附来了一份上海滩同声悲悼张大厂的剪报。张大千看着报纸,不禁哈哈大笑。

杨婉君瞥了丈夫一眼:“别人说你死了,你还笑呢!”“死得好!死得好!”张大千眉毛高扬,抖着手中的简报,“这下看他们还有何说!我要到上海去辟谣!”大千兴奋地说:“你们明天一早就悄悄地离开北平。等你们走了,我再去找他们。”婉君依从地点了点头。

等杨婉君和家小离开北平后,从来不和日本人打交道的张大千,亲自登门拜会日军司令。一番寒暄之后,他将上海寄来的剪报交给了日本人。日本人看着剪报,连连地用中国话向大千道歉:“误会!完全是误会!”

“不,将军!”大千一脸凝重的神色,“这个谣言蔓延开去,不光是对我张大千的不敬,对于日本皇军的威信恐怕也有影响吧?”“哦,那是,那是。”

“所以我想,最好的辟谣办法,就是我到上海去开办画展。我人到了上海,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可是……”日本人语塞了,近视镜片后面闪动着狡狯的光。“那怕啥子嘛!上海不也是日本皇军的地盘吗?”张大千用日语说道。日军司令沉吟半晌,勉强同意了。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你不是把藏画都运到上海去了吗?开过画展后可否运回北平,让我也见识见识呀?”张大千一口答应了。

1938年5月13日清晨,张大千悄然离开北平。到了上海后,他并未举办画展,而是化装成一位头戴巴拿马凉帽的商人,乘船到达香港。先期抵港的杨婉君在码头上迎接他。随后,寄放在德国朋友处的24箱名贵字画也运抵香港。接着又从香港历尽千辛万苦,辗转来到陪都重庆……

夜已深。南风送来了祁连山冰川的阵阵凉意。疙瘩井的几只公鸡唱起了第一遍晨歌,大千抖了抖身上的沙子,信步走向牛车。他深情地看着酣睡的婉君。

当他在成都附近靑城山一面作画,一面加紧准备敦煌之行的时候,几乎遭到了所有家人和亲友的反对。他们不能理解,像张大千这样享誉闰内外的大画家,有什么必要到敦煌去取经?何况,在当时交通极不便利的情况下,万里西行,其艰难困苦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张大千去意已决。长久以来,画家的心底一直深藏着一种敦煌情结。他虽然看过不少石涛、八大山人等古代画家的真迹,但数量毕竟有限。而敦煌却保存着从六朝到唐宋元各代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壁画和彩塑,堪称世界最大的美术博物馆。他对婉君说:“敦煌丹青排千壁,前后经历1600年,有着多少先迹之奥府,绘事之神皋啊!”他要一睹唐人真迹。他冥冥之中感到这是一种契机,自己绘画艺术再一次飞升的契机。坚信那里有打开艺术天堂之门的金钥匙。他要去寻找这把金钥匙,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为了表示自己的这种决心,他在门上写了一副檻联:

立脚莫从流俗走,置身宜与古人争。

张大千所以坚持两行,还有着一层意思:他要以自己的力量,挽救濒临破灭的敦煌艺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以提高抗战时期国人的自信心。他在一幅画上题写道:“倭据故都之明年,予始得闯关还蜀,来居青城。岁月不居,忽二三年,其间念念不忘敦煌礼佛,一睹列祖列宗留给我们这些不肖了一孙的产业,此心未死,此想难灭。”这时,婉君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画家的西行大计。虽然一路上饱经风霜,颇有怨言,但还是坚强地走完了万里途程,陪伴着丈夫来到广玉门关外。

大千走过去,给婉君整了整散乱的头发,把毯户给娃儿盖好,就侧身躺在一边睡下了。

天快亮时,一场大风将大千一行惊醒。好大的风!盖在身上的线毯和毛巾被被掀起好高,在半空中飞舞。而周围人家麦场上的柴草、屋顶上的白杨条子,则像天女散花似的到处乱飞。赶车人问:“张先生,今天不走了吧?”大千说:“这风什么时候会住?”赶车人说:“这风一刮起来,就要刮到年底。俗话说,安西风口一场风,从初一刮到年三十。”大千捋着长髯,微微笑道:“世界风库,名不虚传。”用征询的目光望了望婉君,回头对赶车人说:“我张大千西天取经,一路上九九八十一难,这股风正好送我到敦煌,走吧!”

于是在亘古矿野上便出现了如下的奇观:一只小小的牛车在大风暴中摇摇晃晃,一步一颠,艰难地向前移动着。眼看着要翻车了,却又奇迹般地从风暴的中心钻了出来,继续摇晃着,颠簸着,固执而又缓慢地向前移动。而此时的陪都重庆,正是灯红酒绿、夜夜歌舞、大小官员们醉生梦死的时候。

当巍峨壮观的三危山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张大千第一个跳下牛车,伸开双臂,满含热泪地大声喊道:“敦煌一我来了!”“张大下一来了!”群山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张——大——千——来——了——”

看着丈夫满脸满胡子都是滚滚的泪珠,婉君鼻子一热,眼眶里也涌满了泪水。心智跟着父亲向莫高窟奔去,一边呐喊着:“喂——你们好吗?”悬崖上的每一个洞窟都发出响亮的回声:“喂一你们好吗?”

大千紧紧地拉着婉君的手,声调哽咽地说:“到家了!终于到家了!”

敦煌面壁

几天来,张大千一直沉浸在极度的兴奋和巨大的喜悦之中。尽管未来敦煌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对它的情况略有所知,但身临其境后,敦煌绘画的水平之髙,数量之巨,依然超出了他的想象。特别是它那神秘、博大、虚无、深奥的佛国氛围,更使这位居士欣喜若狂。他为这样一座举世无匹的艺术宝窟竟然长期以来无人管理而深感惋惜。太腐败了!那一届届标榜着代表国家利益的政府,那一任任自称造福~方的官员,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公款吃喝,虚报浮夸,贪污贿赂,邀功请赏,除了抓这些“大事”之外,在那样长的时间之中,竟然无人对莫高窟进行登记和编号,任其坍塌、毁灭。就在张大千来敦煌之后,一些放羊人依然将羊群赶进洞窟过夜,一些香客依然在洞子里烧火做饭。特别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前些年,一群反对十月革命的白俄士兵被苏联红军追到中国境内,要求政治避难。中国政府在接受了他们的避难要求之后,却为如何安置这些人犯了愁。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找不出一块地方,一座房屋。大员们研究了又研究,书信、电报、报告、文件,“磋商”了半年之久,最后终于为这400多名哥萨克骑兵找了个安乐窝一敦煌莫髙窟。他们在洞子里支床做饭,烧火取暖,在壁画上钉钉子,挂衣服,贴照片,在佛像脸上写部队番号,想干什么干什么。后来由于当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束手无策的大员们又将这些士兵送还苏联,让斯大林枪毙在哈萨克斜米,这才算卸去了堂堂民国政府的一块心病。绝代艺术殿堂,长期以来成了羊圈、旅店、兵营和马棚。痛心啊!大千只觉得两眼冒火,肝胆欲裂,服泪却暗暗地往肚子里流。

中国人的热血和艺术家的良知,使张大千决心以自己个人的力量把莫高窟管起来。而他原来的目的只是观赏和临摹壁画,作短时期的停留。他决定先对数西个洞窟做一次认真细致的记录和登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编号,使庞大的石窟群有个眉目,有个章法,以便世人对其心中有数。然而这却是一项异常艰苦的工作。别的不说,单就人力而言也是不够的:就他和14岁的儿子心智。婉君要做饭,料理后勤,压根儿帮不上手。但他是张大千,是中国硬汉张大千!他断然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和行程。晚上,他对婉君和心智说:“咱们原来打箅只住三个月,现在怕是不行了。这么多的洞子,半天看一个,也得半年时间啊!”

婉君一惊:“什么?要住半年?”大千摇摇头:“半年太少了。”

大千看看黑瘦下来的太太,又摸摸儿子的头:“你们听我说嘛!我说的半年,那是只看一遍。现在我有了新的想法:我张大千不能学王道士和那一帮子狗官,不能做列祖列宗的不肖子孙!祖先给我们留下这么巨大的一份遗产,我们做后代的不能把它扔在沙漠里不管。”

“你的意思是——”婉君抬起眼睛,望着面容坚定的丈夫。“我想把它们逐个登记一遍,然后正式编号,以利于将来的保护和研存。”

“那得多长时间?”

“两年,”大千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至少两年!”婉君不吭声了,眸子里闪出了泪光。来此沙漠绝塞已有好些日子了,对于一个不事绘画的人来说,新鲜感早已过去了。剩下的只有无边的寂寞和艰苦。特别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女演员,吃不到水果和蔬菜,吃不到鸡蛋和肉食,顿顿白水面片子,最多有点凉拌萝卜,简直是度日如年。来了这些日子,风沙就没有断过一天。屋子里到处都是沙子。床上、桌子上、锅碗瓢盆、衣服架上,一摸一手沙子。刚刚换洗的白衬衣,到外面打一个来回,就成黑的了。在这样的地方住上两年,她这个北京城黾有名的曲苑之花怕早就凋谢了!但她没有让泪珠溢出眼眶。她定定地看着丈夫。大千也瘦多了!他也是一来就拉肚子,最近才好了一点。他在四川吃惯了米饭和鱼肉,来此后只能吃没有油水的面食。但他却显得那样髙兴,那样生气勃勃,每天依然高谈阔论,纵声大笑,豪气不减半分。他真不愧是一个伟男子!真不愧是一个干大事业的人!她太清楚丈夫的脾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她打心底里佩服他,敬仰他,愿意为这样的真男子做出牺牲。于是她抹去了眼角的泪水,深情地点了点头:“随你。”

心智虽然留恋成都的热闹和欢乐,不太愿意在敦煌长期待下去,但看到父亲殷切诚恳的目光,便马上表示愿意陪着父亲住两年——因为他已经懂事了。

同类推荐
  • 崆峒山文化研究论文集2007年卷

    崆峒山文化研究论文集2007年卷

    文章讲述的是:崆峒文化价值的多维性与多层次性,关于崆峒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程金城,崆峒华夏远古文化之源刘亚民刘启文等内容。
  •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明末,共分为12卷。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是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以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每篇文章均包括原文、注文两个部分。
  • 成电五十年

    成电五十年

    五十载沧海桑田,半世纪滋兰树蕙。一代又一代成电人胸怀创新电子科技、引领信息潮流的报国之志,秉承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脚踏实地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培养了近十万电子信息人才,取得数以千计的科技成果,为国防建设和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使电子科技大学成为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套装共2册)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套装共2册)

    俞陛云幼承家学,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建树,尤其精于诗词。为给家中孩童讲授诗词,俞陛云从五千年瀚若星河的诗词名篇中精选部分篇目,细细品讲诗词的韵律、句眼、意境之美。引领孩子在阅读、背诵诗词之余,品味诗词中优美协调的韵律,淡雅流丽的语言,清隽高洁的品格,至纯至真、如梦如幻的意境。
  •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西域民间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热门推荐
  • 领导艺术与公共关系(下册)

    领导艺术与公共关系(下册)

    本书内容包括领导活动概述、领导理论简介、领导者的素质与修养、领导的决策艺术、领导的用人艺术、领导的授权艺术、领导的激励艺术、领导的沟通艺术等十章。
  • 奈何师兄太帅气

    奈何师兄太帅气

    自从有了五师弟后,孙悟空就从齐天大圣变成了…………………五师弟最大的师弟控。有人要害五师弟?拖出去乱棍打死!有人要削想五师弟?没门!五师弟有需要?立马出现,管他什么大事!但是,突然有一天,孙悟空把五师弟弄丢了………………………穿越后,凌一陌唯一的烦恼——大师兄太宠我了怎么办?在线急!
  • 龙天啸

    龙天啸

    一个绝世强者诞生了,在这片战火不断的大陆上。本应该享受和妻子的甜蜜生活。可是美丽善良的妻子,在他回来的时候被杀了,从此他走上了复仇之路,最后争霸整片大陆的开始。
  • 盛世芳菲之迷雾山

    盛世芳菲之迷雾山

    迷雾山之地,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乃迷雾山千百年之准则。十七年前,少女花梅雪奉命出山,前往洛城。不料误入雪山,迷失道路,偶然间救下性命垂危的少年将军柳彦戎,相处中花梅雪芳心暗许,放弃自己使命,背离家门,跟随柳彦戎去了上京,此举带给洛伊皇族灭顶之灾。而此时的上京城,上演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多少肱骨之臣成为刀下亡魂,多少无辜之人化为森森白骨......十六年后,几名少女再次走出迷雾山,日渐繁华的上京城,喧嚣繁杂,波诡云谲。伺机待发的西凉,虎视眈眈的北齐,表面繁荣内里空虚的大周何去何从......
  • 网游之亡灵

    网游之亡灵

    莫名穿越到了五百年后的网游世界,时代的变迁,消逝的家人,世界的秘密,一个个即将被揭晓!“既然死亡不收留我,那我就以亡者之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刘飞——————————————新书以买断,放心收藏!亡灵群:259134645YY:35875358
  • 禁子固

    禁子固

    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别的星起球上。星球上的科技已经十分发达了。但这个星球上也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有这普通人没有的特殊能力,他们被称为灵者,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神。而她就是一位神……一位没有人身自由的神……
  • 李国文千字文

    李国文千字文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集,共收入文章150余篇,每篇千字左右。其中多篇曾经在《北京晚报》副刊登载。其中既有对历史人物、事件、作品的重新审视,也有对当今社会生活、人生百态、文坛现象的客观剖析。作者以遍览沧桑的胸怀和老到的文笔,将学识、性情与见解融为一体,借古喻今,娓娓道来;观史论事,幽默老辣;叙事抒情,通达睿智。读者可从中增长学识,启迪心智,感悟人生。
  • 白笙

    白笙

    ''师兄我是练体的,生而金刚。小澜是练气的,天地仙人。你练心的,你是什么啊?''''我是个人''''师兄师傅说我长大可一拳碎天地,小澜长大可一气断江河,你长大可以做什么啊?''''看我想做什么吧!''
  • i先生

    i先生

    她国庆放假也在7点多到教室自习,是他打破了这种安静与孤独:“嘿,吃早餐了吗?”像一道光一般。他于她是救赎温暖,他于她是劫难,她于他是八百二十六万三千五百六十三人中最特别的一那个身影。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只能接受遇见,无法接受离别。
  • 穿越之女尊上

    穿越之女尊上

    前世的机械科学家,因爱人的背叛与出卖而选择同归于尽。穿越至一个历史架空的大商王朝,却被自己的未婚夫赐于又丑又瘸的王爷。好在夫君疼爱,让她找到了重新去爱的勇气,谁知再一次的背叛羞辱,令她的心变得冷硬如铁,既然这样,我要独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