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25200000028

第28章

东胡王见这么轻易地就讨来了匈奴的骏骑,喜不自胜,竟再打发使臣来匈奴。这一次,东胡王要的是单于最喜爱的夫人。望着傲慢无礼的使臣,诸宫怒火中烧,以为他们的召干必然怒杀来使,向东胡开战。可君王再次大笑,说既然东胡王慕我夫人的美名,何不遂了他的心愿!匈奴岂能为了一个女人伤了两国和气?

当东胡使臣又转来时,骄傲得忘乎所以,这次,他是替他的君王来要匈奴的土地。经过前两件事,有的匈奴官长便松懈了斗志,以为冒顿还会双手奉上,就漫不经心说,一块土地没什么大不了的,给他们便是了。谁想冒顿大怒,说勇士是君王的眼珠,土地是国家的根本,寸土不能送!言罢,皆斩这些官。遂发军令,三十万控弦夕士从四方奔来,随冒顿王杀向东胡,灭其国,虏其民,强大的东胡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紧接着,冒顿挥师西去,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又收复昔日蒙恬所夺的匈奴故地;北服屈射、丁零、坚昆等,疆域达到匈奴的历史之最。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西北漠野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游牧军事政权。

匈奴崛起之时,浩大的秦帝国已经湮灭,四年的楚汉战争也已结束,刘邦做了汉王朝的天子。冒顿挥师南下,攻抵晋阳,给了踌躇满志的汉高祖一个下马威。刘邦并未将其放在眼里,横行天下的楚霸王都惨败在他手下,这世上便不再有征服不了的敌人。汉高祖披甲亲征,意欲向刚刚平定的天下显示一下他的天威,让大汉的子民看看他所向披靡的大军将怎样驱逐这伙塞外的胡人。

不料,汉高祖反被冒顿围困在白登山(今大同东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山之围”。这七日七夜里,汉高祖一定绝望之极,诘问上苍何以残酷无情,难道大汉帝国和他这个皇帝竟是如此短命!白登山下,匈奴数十万控弦之士如潮推浪涌,大汉上空温煦和暖的气息不见了,滚荡着漠野的雄莽气团。刘邦感到了一股来自荒漠的力量,感到那实在是一股他无法征服的奇伟力摄。至此,他猛然醒悟,原来他在同荒漠交战,他的对手原来是漠野本身。

于是,汉高祖向着大漠低垂下他狂傲的头,采用陈平的计谋,派人私下给冒顿宠姬赠以厚礼又加上一幅美仑美奂的佳人图,言若是单于攻下了汉地,就会得到大批如此的汉地佳人,夫人您必定会失去单于的宠爱。

利用女人的嫉妒心使其劝得冒顿退兵,堂堂大汉帝王竟是以这般见不得人的手段逃得一条活路,而不是在沙场上兵对兵将对将地夺取胜利。汉高祖光明磊落地击败项羽,却没能战胜匈奴冒顿王。

以后,高祖又采纳刘敬的建议,以“和亲”政策试图与匈奴罢战。高祖真想将亲生女儿鲁元公主为汉帝国换回和平,只因吕后日夜啼哭:妾惟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方作罢,但岁岁送与大量金帛酒米。后来,高祖驾崩,吕后独揽大权,冒顿遣书戏辱,大意是陛下新寡,而我亦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不如我俩结为百年之好。

吕后大怒,欲出兵匈奴,群臣劝阻,以高祖武威,尚且被困于白登山。于是吕后使人复信,言说自己已是高龄的老妪,耳聋眼花,绝非单于想像的美人。心高气傲的吕后在强敌面前不得不忍气吞声,自轻自贱。

匈奴在冒顿王及其子老上单于统治时期达到鼎盛,老上单于曾致汉帝书日:“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灭夷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三十六国,皆已为匈奴。”

西域辽阔的土地并不宁静,被匈奴的马蹄踩踏得摇摇摆摆。我曾仔细研究过游牧军事帝国,如大匈奴帝国、成吉思汗蒙古国、大金帝国,我想知道他们到底要什么,他们去攻杀一个又一个部族,取得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却根本不要这—切。他们挥舞刀剑,驱动马蹄一直不停地冲杀下去,征服了世界之后,又朝哪里去呢?冒顿王征伐了一圈,依旧冋到他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成吉思汗驰骋到了咸海岸边却又转回了蒙古草原,最后也叶落归根。与冒顿不同的是,成吉思汗晚年终于接受了宗教,在他征服中亚之后,诏见中原全真道教领袖长春真人丘处机,令丘跋涉万里来到他的中亚行宫(今阿富汗东北円达克山西南),他原想向这位被称为“神仙”的高人讨长生不老药,而长春真人却把这个诏见的机会看做是“恤民保众,使天下怀安”,慷慨作诗日“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丘处机对成吉思汗坦然相告,他并没有什么长生之药,只有长生之道,成吉思汗被他的诚实无欺感动,开始听真人传道。静夜时分,两排松明火把照亮了成吉思汗的大帐,真人仙风道骨,侃侃而谈:“夫道,生天育地,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皆从道生。人止知天大,不知道之大也……”他劝成吉思汗“外修阴德,内固精神”,天地之间以人为最珍贵,既或难得之身,应走道家修真之路,行善造福,达到道家完美之境。成吉思汗似有所动,被道家的精神慑服了,虽然他最终没有走上修真之路,但蒙古帝同在他之后归信了喇嘛教。

匈奴人没有归宿,不要文字与文化。我认为,这个种族的结局只能是消失,也许冒顿王和他的大匈奴武士没有想那么长远,也许他们征服世界但根本不需要世界,他们的快乐在征服本身,大匈奴武士生来就浴血奋战,战斗到死,他们把人类的激情发挥到极致,由此挑起了一代代中原汉将的豪情和热血。翻开《历代西域诗抄》,随处可见铿锵的诗句:“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今天,在罗布泊这个鲜润的早晨,天地是这样安宁,一切的厮杀都已远去,古老的干湖盆不见一点当年的印迹。我站在这里面对长风旭日去凭吊古人,努力理清纷乱的思绪。

走进西域历史,不能忽略另个民族——月氏,《汉书》记载:“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疆轻匈奴,本居敦煌、祁连间。”河西走廊一带广阔的草场原属于月氏人,中国古籍最甲记载月氏人的活动,是在西周,据王国维先生考证,《穆天子传》中的禺知、禺氏即月氏。有关月氏族属,学者们争论不止,有突厥说、印欧说、伊朗说,加之中亚古史本就纷纷纭纭,月氐的族源更令人迷惑不解。

读罢了韩康信先生的《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我似有所悟,为什么在罗布泊地区、孔雀河、楼兰城郊、伊犁河岸出土的古尸,人类学特征均混合着很多人种的形态特点?因为“中亚是东西方人种的接触地带,欧洲人种和蒙古人种,短颅型和长颅型,宽面和狭面等各种体质类型在这里彼此接触交往和互相影响”。

月氏人可能就是这样的混合型,他们生有亚里安人种的高壮身材,面部特征有的具蒙古人种气质,有的则是伊朗人类型。不难想像,在公元前221年,头曼单于率匈奴人败走贝加尔湖,月氏与蒙古高原的东胡迅速壮大,成为西部两大游牧霸主,这便意味着若千小国对它的臣服,交纳贡物,许以美女,大国亦时常进行对小国的征伐,抢掠去女人。每个月氏贵族都有大群异族美人,她们诞下的子女便各具不同的种族特征,久之,这些混血型的后代们渐渐替代了月氏原本的人种,这不同成分的参与和渗透形成了某种人类学上的“沉积”,最终成为某一个固定的类型,如同人类学家们所说的楼兰型、中亚两河型等等。

月氏被逐出河西故土实在是它的狂妄所为,它对战败的匈奴落井下石,以致后来它遭到匈奴的毁灭性打击,周围小国和大汉帝国竞袖予旁观,无一救助。我常常把月氏和匈奴对比地来分析,给它们设想了与史实相反的一条发展脉络,假如月氏子那时向残败的头曼单子伸出一只友好的手,从自己国度那像天边白云一样多的羊群里分出一些羊,再从祁连牧场上那黑压压的马群中分出一些马送给匈奴。头曼一定感激涕零,也许会心甘情愿做月氏的属国,过平静安稳的日子,匈奴人胸中不会充满那么多愤懑,冒顿王也不会那么渴望雪耻复仇。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一个伟人却必须是仇敌来造就,冒顿被送入月氏为质,过着被监视和受人羞辱的日子。那会儿,他可能是个尚不足十八岁的青年,快乐单纯,喜欢到草原上纵马飞驰,喜欢摔跤和捕获野马,喜欢追逐姑娘,但他不能自由出入,他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如果他看上哪位漂亮的月氏公主,也只能远远地望着,作为匈奴君王继承人,他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尊贵,甚至他眼睁睁地看着月氏老王把公主嫁给国力强大的部族,比如东胡。这些足以使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夜之间成熟,他开始为未来作打算,他明白他在研习弓马的间时还必须干些什么。月氏紧临大汉,汉人的农耕技术那时已传入月氏,有的月氏人开始春稼秋穑。两国商旅往来频繁,汉地的铁器、布帛交换牛羊,一定还有大量的中原兵书随铁器等一同传来,年轻的冒顿如饥似渴地读着,他懂得了“危,在于无号令”。于是,他发现了鸣镝箭可用做威严的号令;他懂得了“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陈”。于是,归国之后,以血腥手段整训将士,终于训出一支听命鸣镝的控弦之士。头曼送他来月氏时,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青年,离开时已成一位胸怀谋略的将帅。月氏的命运在那一刻就注定了,当月氏王正在佳酿和美人中间做梦之时,冒顿的大军已经穿过祁连牧场抵近他的金帐,喊杀声惊醒了他的热梦,月氏人全都在四处奔命,惊慌的美女们在找藏身之处,她们无处可逃,战胜者将把她们连同战利品一起捆上马背,她们倒不必担心性命被戳。月氏王来不及披甲就慌张地跳上马背,随逃命的人们向西奔去,身下的千圼驹终使他逃得匈奴人追撵的箭雨。

月氏的残兵败将朝着太阳落下的方向马不停蹄地逃着。有一天,连人带马精疲力尽地摔倒了,他们发现自己罝身于一片肥美的草场上,一道美丽的大河正在潺潺流淌,这便是伊犁河。他们看到鹤发碧眼的塞人的帐幕,看到了吃草的羊儿和悠闲的牧羊人,这是塞人的草原。塞人已在此间安静地生活了几个世纪,他们性格随和,从不发脾气,简直像羊儿一样柔顺。月氏人的狂妄又回到了身上,他们站起身,杀气腾腾地定向塞人,迫使塞王向南迁徙,全体塞人噙着悲伤的泪水,踏上了远徙之路,后来,他们跨过锡尔河,到达索格底亚那,月氏占据了伊犁河谷的富饶之地,史称这些人为大月氏。

仍有一小部分月氏人留在故地,没有西迁,向南翻过祁连山,史称小月氏。

大月氏并未能久居伊犁河谷,冒顿鱼十死后,儿子老上单于继位。这位匈奴新君迫不急待地要向世界证明他是冒顿王骨血的延续,他身上征服者的血没有被稀释减少半分,他统领数十万控弦冲向伊犁河谷,杀尽月氏王金帐,生擒年迈的老王。得意的老上单于为了永久保留他的战利品,永享这份辉煌感,就砍了月氏王的头,用他的头骨做了一个精美的饮酒器。以后,匈奴历代单于们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或庄严神圣的盟誓时,才用此器,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在这次攻杀月氏的战斗中,乌孙也加入进来,当时,乌孙正臣服于匈奴,攻下月氏后,匈奴就慷慨地让乌孙留居伊犁河流域。而那些侥幸存活的月氏人则拼命向西逃去,沿着塞人的逃路,向西南越过锡尔河,来到阿姆河北岸,疲惫不堪的月氏人整整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在阿姆河与克齐库姆沙漠之间的富庶草场上静静地舔吮伤口。张骞就在这时找到了月氏,他们已经重新推举了首领,养壮了马,喂肥了牛羊,整个部族又恢复了生气,已经在泽拉夫尚河中游的盆地上建都。他们不想与大汉联盟杀回故土,他们厌倦了杀伐,如果要作战,那么只能是为了在这片肥沃土地上立稳脚跟而战。其后,月氏首领的孙了率部度过阿姆河,征服了巴克特里亚王国(今阿富汗北部),张骞称该国为大夏。

大月夭定居大夏土地,随后分为五部翕侯,即五个厲国。接着,像很多国家历史上曾发生过的那样,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开始了统一兼并的战乍,获胜后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国土从阿姆河流域、科克恰河流域、瓦赫什河、克孜勒河等河流域,一直扩展到恆河河谷。月氏人定居后,逐渐放弃游牧,开始了农耕,修逢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城而商贸繁荣,因“丝绸之路”南北两道越过帕米尔高原后均入贵霜帝国境内,它必然是咽喉之国。

同类推荐
  • 散文之道

    散文之道

    散文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老子、庄子、孔子,还是《尚书》《春秋》《史记》,现在推崇的许多国学经典著作,大多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唐宋八大家使散文灿烂起来,明清小品使散文多情起来。“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写作的出现,散文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五四”到现在,快百年时间了,我们的散文基本上变化不大。散文作家似乎都穿着老北京布鞋在走路,很少有皮鞋、凉鞋、运动鞋等敲击路面。
  • 书到今生读已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到今生读已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每本值得珍重的书,都需要独特的打开方式。以特有的小心,去读那些伟大的书,让我们有可能,成为那个更好的人。
  •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在唠叨的叙说里还原岁月,在恳切的絮语中沉淀美好,在谆谆的叮嘱中叩响心扉。无论世事多艰,你都可以从作者痴痴的低语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自己,便有了笑对幸福的力量。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1623年首次发行于《第一对开本》。尽管它首次发行时被列为喜剧类型,一些现代的编辑则将其列入“传奇剧”。因为其前三幕充满了紧张的心理描写,而后两幕为喜剧并且有一个欢喜的结局,因此一些评论家,其中包括W·W·劳伦斯,认为它是莎士比亚“问题剧”之一。尽管如此,这部作品时常非常受欢迎,并且在莎士比亚剧作表演历史中经常被一些先锋戏剧实验者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和版本。
  • 幽微处的亮光(《花园丛书》)

    幽微处的亮光(《花园丛书》)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收得《藏园游记》一书,每于颓唐之际接读,辄耽于其文字的雄深雅健,而迷醉不能自拔。最先拜读的是《光绪戊戌旋蜀舟行日记》,这是他逗留北京考试,从少年到青年,首次返川的行路日记,满纸故园之思。既多古典式细腻刻画的笔触,更时有印象式的笔墨予以调和;舟泊陆行,一路风尘,以移步换景的山河风景为经纬,穿插市井风貌、生活方式,地方人物的人生沉浮,劳顿、忧伤、惊喜之余,还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清空和孤寂……那是诗的泥土,也是烟火人间的泥土。一部游记,层次极其丰富而又分明,味道深醇,读之令人心情低回不已。
热门推荐
  • 同桌的他和我

    同桌的他和我

    有些人呢,只有你真实的接触过,才会可惜,自己竟然错过了他这么久……
  • TFboys之永刻我心

    TFboys之永刻我心

    看职场女王如何收服呆萌小吃货,看傲娇公子如何斗智斗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黑里的星星

    暗黑里的星星

    当黑暗来袭,你是否害怕?每个人都是躲藏在暗黑里的星星,相互靠近,相互陪伴,天空变得不再冰冷.不再绝望.开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 仙之灵瞳

    仙之灵瞳

    奇怪的老头带着奇怪的眼睛改变了刘洛的一生。
  • 还能回去吗

    还能回去吗

    不知道自己怎嘛来到这里不记得自己的过去在这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一技之长身上只有一把手枪50发子弹两部对讲机。。。。。。。。。我是怎嘛来的。。。我要回去。。。在脑海深处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她在等我
  • 半洛半扬

    半洛半扬

    一场暗恋,一场痴心她,一个普通的女孩,就如同海洋里的一滴水。他,一个令人瞩目的男孩,却会为了她放弃所有的光环。可他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
  • 娱乐千金

    娱乐千金

    一场车祸让顾琳琳回到十年,她会如何选择?
  • 小花仙之花谢三夏

    小花仙之花谢三夏

    为了他,她付出了很多……但是他,却那么无情……她不管,继续付出……但是他,依然冰冷……她累了,他却不再冰冷……但是她,却悔了……为什么,当她离开的时候,他才觉得后悔……一朵神奇之花已经凋零,后悔已经没用了……伤心,还有用么?人已逝,花已败,后悔已是枉然……爱情总是这么飘忽不定,当我们没有珍惜时,它是那么唾手可得,离你那么近。当你想要握紧它,想要珍惜爱护时,却又悄然离去,烟消云散,只留下满地心碎……
  • 想把前半生的风景对你讲

    想把前半生的风景对你讲

    银杏树下,一对男女静静地互望对方,“等我一年。”牧嬴坚定地看着乔晴,他内心想和她在一起的渴望,是他大学四年努力的唯一动力,“我要回到我的家乡。”乔晴的无可奈何又有谁懂······一年后的一天,“来机场接我。”“我喜欢你。”“哪种喜欢?”“想娶你的那种喜欢。”“你不喜欢我,我可以等,等你喜欢我,我只希望自己可以陪你走完余生的路,把自己的前半生风景对你讲,这样的话,你就看遍了我的的一生。“我和你说啊!我这个人只原谅别人三次,你要是真的到了第三次,我就再也不回头了。”乔晴做出威胁的表情看着牧嬴,“如果我哪天真的成那个样子,你就罚我,这辈子都不能再见你,记不得你的样子,让我所爱隔山海。”牧嬴淡淡的笑,深情的望着乔晴······谁知再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抵不过说不清的误解,抵不过二人的执拗,是彼此不愿原谅,还是自己不愿原谅自己,牧嬴和乔晴到自己走的那一天也没说清,牧嬴独自回到他来的地方,他最后真的不记得乔晴的样子,只是天天写着乔晴的名字,到最后闭眼也没再见过乔晴一次,乔晴把他葬在最南面的银杏树下,自己死后让儿女把自己葬在最北面的银杏树下,遗嘱只写了一句话,“是你说的,所爱隔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