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9400000025

第25章 25、南卓与《烟中怨解题叙》

南卓是唐代一位博学多才的作家。文学方面:工诗,为白居易所赞美,写小说,与沈亚之齐名。史学方面:著作数种,其中《驳史》一书,吴武陵、刘轲都表示佩服。音乐方面:撰有《羯鼓录》,不仅流行于当时,至今犹为人所称道。此外,还擅长书法,精通养马。

两《唐书》无南卓传。今将我所收集到的有关南卓的零散资料,加以整理、考订,供治唐史者参考。

一、家世

据南卓所撰《唐故?川陈君夫人鲁郡南氏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姊志》)中的资料,将鲁郡南氏世系,列为简表:

《旧唐书》卷十《肃宗纪》云:“(至德二载三月)吐蕃遣使和亲,遣给事中南巨川报命”,其人即南卓之祖父。《全唐诗》卷七八载南巨川《美玉》诗一首,云:“无世次爵里可考”,非是。

牛僧孺《玄怪录》卷三《南缵》云:“唐汉守南缵(《太平广记》卷三三《神十三?南缵》引《玄怪录》作‘唐广汉守南缵’),尝为人言”云云,其人即南卓之父。

二、表字

《唐诗纪事》卷五十四《南卓》云:“字昭嗣。”(《全唐诗》卷五六三、《唐文拾遗》卷二十九南卓小传同)

三、行第

《太平广记》卷二五一《诙谐七?南卓》引《卢氏杂说》云:“唐郎中南卓,与李修古亲表昆弟,有卓与李书,遂执书喜白帅曰:‘某与卓二十三表兄弟,’”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南?南二十三卓》云:“卓字讹,应云‘南二十三’。”

四、生平

贞元七年或稍后,生。据《姊志》卒于元和六年、年二十二岁逆推,南卓之姊系生于贞元六年。南卓当生于贞元七年以后。

元和十年,赴长安应进士试。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四《〈羯鼓录〉一卷》云:“今人张钫《千唐志斋藏石目录》有《唐?川陈夫人南氏墓志》:元和六年十一月六日,弟卓撰。盖犹在未及第之前,料其署衔,当是乡贡进士。”这个推测,不确。《姊志》拓片现存,并未署衔。

南卓《题刘薰兰表后》云:“(元和)十年冬,余友沈下贤抵(房叔)豹居,时余贡于京师”。这条资料只能说明,元和十年冬,南卓应进士试,是否登科,尚不能肯定。

《四库提要辨证》又云:“《唐才子传》卷六,言沈亚之为元和十年侍郎崔群下进士,疑南卓亦于是年及第也。”这个推测,也靠不住。南卓文,只说“贡于京师”,未说及第,对沈亚之,只称为“友”,未称为同年。(沈亚之《湘中怨解》中,亦未称南卓为同年)而且按照唐代科举制度,进士科是第一年冬季考试,第二年春季发榜(参阅徐松《登科记考》),即使南卓应试得中,也是元和十一年进士及第,较沈亚之迟一年了。

南、沈于元和中订交。唯《宝刻丛编》卷十《陕西永兴军路下?耀州?唐赠工部尚书李汇志》引《京兆金石录》云:“唐沈亚之撰,南卓书。贞元十八年立。在华原。”(《宝刻类编?南卓》同)假如这条资料是可靠的话,南、沈订交的时间,便要从元和中提前为“贞元十八年”。但它是错误的,不能为凭。因为,沈亚之所撰的《泾原节度李常侍墓志》中明白地写着:“(元和)十年春,加左散骑常侍,拜节帅泾原。七月十二日,薨”。(《沈下贤文集》卷十一)既然李汇卒于元和十年,怎能“贞元十八年”就预撰墓志了呢,显然是《宝刻丛编》《宝刻类编》把立碑时间弄错了。

大和二年,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第四等。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六《政事?制举?放制举人敕》(《全唐文》卷七一文宗《委中书门下处分制科及第人诏》)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举人……第四等南卓……等,皆直躬遵道,博古知微,敷其远猷,志在宏益,实能攻朕阙,绍政经,究天人交际之理,极皇王通变之义,指切精洽,粲然可观。既校才于试可,宜旌能于受禄。第四次等,第五上等人,中书门下即与处分。”《唐会要》《册府元龟》均系于大和二年。

高似孙《唐科名记》(《说郛》宛委山堂本卷五十一引)作“大历二年”。“历”字是“和”字之讹。

按照唐代制度,登进士科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书判拔萃科),始能入仕;另一个途径是应制科,擢制科高等者,也能入仕。南卓从元和十年应进士试,到大和二年登制科,相隔十三年之久。在这些年代里,他靠客游糊口。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南黔南》云:“南中丞卓,吴楚游学十余年。衣布缕,乘牝卫,薄游上蔡。蔡牧待之似厚,而为客吏难阻。每宴集,令召,则云:‘南秀才自以衣冠不整,称疾不赴。’南生羁旅穷愁,似无容足之地。唯城南鬻饭老妪,待之无厌色。”看了这一段话,可以想像到南卓在青、壮年时期处境之潦倒。

为拾遗。大和四年或稍后,出为荆州松滋县令。《云溪友议?南黔南》云:“初为拾遗”,《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云:“及晚节,稍浮沉以避祸,复引韦厚叔、南卓为拾遗、补阙,俾弥缝结纳,为自安之计。”这两条资料可以互相印证。大和二年,裴度正居相位,南卓制科及第以后,由于裴度的荐引,为拾遗之职。

大和四年九月,裴度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罢相的原因,是“后进宰相李宗闵、牛僧孺等,不悦其所为”。(《旧唐书?裴度传》)南卓是裴度所荐引的人,裴度被排挤出朝,南卓失去靠山,当亦不安于位。《云溪友议》说:“初为拾遗,与崔詹事黯,因谏诤出宰。崔为支(枝)江令,南为松滋令。二谏垣墙,矫翼翩翩,无所羁束,双名并扇,二邑妥然。”书中没有说出时间,当在大和四年裴度罢相以后。

大和末,在忠州。据《宝刻丛编》卷十九《夔州路?忠州?唐题仙都观诗》引《复斋碑录》云:“唐南卓、张次宗作。大和八年五月十八日。”

贾岛《唐贾浪仙长江集》卷七有《送南卓归京》诗。岑仲勉云:“岛《送南卓归京》诗云:‘残春别镜陂,罢郡未霜髭,双旌带去思’,按镜陂即镜湖,指越州,然卓未帅浙东,由罢郡及双旌语观之,卓殆佐越幕者,如《送李傅侍御(一作郎非)剑南行营》,李当佐益幕,但诗亦用‘勇看双节出’句,可以例推。贾岛此篇,或作于游杭之时。”(《学原》第一卷第八期《贾岛诗注与贾岛年谱》)这个考订是有问题的。暂且不言“镜陂”未必是指越州之镜湖,可能是诗人之词藻;即以越州而言,亦与南、贾二人行踪不符。因为贾岛游杭州是大和九年秋事(据李嘉言《贾岛年谱》)。诗云“残春”,应是开成元年之“残春”。南卓大和八年五月在忠州,开成元年五月在剑州,怎会忽然出现于越州呢?

开成初,在剑州。据《宝刻丛编》卷十八《利州路?剑州?唐创建(起)歇马五亭记》引《复斋碑录》云:“唐南卓撰,王正书并题额。开成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宝刻类编》卷五《王》同)

开成末,在成都。《宝刻类编》卷四《名臣十三之四(唐)南卓》云:“石幢记:张周封、郭圆撰。成都。”这条资料,有地点,无时间,只有根据人物的线索去推求。按《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二?乙部史录?地理类?张周封〈华阳风俗录〉一卷》注:“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从事”。《唐诗记事》卷五十九《郭圆》云:“为剑南李固言从事。”李德裕于大和四年十月至六年十二月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张周封撰《石幢记》,当在此时。李固言于开成二年十月至会昌元年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郭圆撰《石幢记》当在此时。南卓书《石幢记》,证明他开成末在成都。

会昌元年,为侍御史。元、二年,为洛阳令。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十六有《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一首,此诗之后,为《闰九月九日独饮》诗。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会昌元年是闰九月,此时南卓已为侍御史。

《羯鼓录》云:“会昌元年,卓因为洛阳令”云云。《白氏长庆集》卷三十六又有《酬南洛阳早春见赠》诗,此诗之前一题,是《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诗。可见,会昌二年南卓仍为洛阳令。

会昌中,为郎中。卢言《卢氏杂说》(《太平广记》卷二五一《诙谐七?南卓》引)称南卓为郎中。《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七《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诗中之“南郎中”即南卓。此诗之前一题,是《斋居春夕,感事遣怀》诗,落句云:“风光抛得也,七十四年春。”知系会昌五年所作,此时南卓已为郎中。

会昌末至大中四年,先后为商、蔡、婺等州刺史。《全唐诗》卷五四七朱景玄《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诗云:“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可见南卓于任郎中之后,复又出朝。从现存资料来看,南卓先后做过以下几州的刺史:

(1)商州据朱景玄诗。

(2)蔡州《云溪友议?南黔南》云:“薄游上蔡,后十七年,为蔡牧。”上面说过,南卓客游蔡州,是大和二年以前之事。下推“十七年”,当系会昌末为蔡州刺史。

(3)婺州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五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均称南卓为婺州刺史。《羯鼓录》云:“(大中)四年春,(东)阳罢免。”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三《〈羯鼓录〉一卷》云:“陈振孙所云,则但据书中有‘至东阳’之语,以意断为刺婺也。”这个批评,颇不恰当。唐人著述,卷首署名,皆写明官职(如《游仙窟》著者署名为:“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作”),陈振孙说南卓为婺州刺史,当是根据他所见到的《羯鼓录》书上南卓之官衔,怎能说是“意断”?而且洛阳令与黔中观察使两职,尊卑悬殊,其间经过刺史的阶梯,与唐代官制,正相符合。

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云:“卓尝刺浙东之一州,见贾岛诗。”新说比旧说更不符事实。大和九年,贾岛游杭州时,南卓尚无做刺史的资格,大中初,南卓刺婺州,贾岛已卒。(卒于会昌三年)此诗如非伪造,“镜陂”或不指镜湖。

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据《新唐书?艺文志二?乙部史录?杂史类?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注:“大中,黔南观察使。”《云溪友议?南黔南》云:“转黔南经略使,大更风俗,凡是溪坞,呼吸文字,皆同秦汉之音,甚有声光。”可见,南卓在黔南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工作,曾作出一定的成绩。

不过,《云溪友议》所说:“……至南公至黔南,(吕温)又以故人嘲曰:‘黔南南太守,南郡在云南,闲向南亭醉,南风变俗谈。’”则是错误的。吕温已卒于元和六年,怎能咏大中时之事?南卓已为观察使,怎能称之为“太守”?漏洞甚多,显出伪造。

大中八年,卒。葬于洛阳。据《宝刻类编》卷六《名臣十三之六(唐)皇甫》:“黔南观察、赠左散骑南公碑:张夫撰。大中八年。洛。”

五、交游

南卓交游可考者,如陈商、沈亚之、裴度、白居易、朱景玄等,已见前述,兹再补充数人:

刘禹锡《羯鼓录》云:“会昌元年,卓因为洛阳令,数陪刘宾客、白少傅宴游。”“刘宾客”即太子宾客刘禹锡。

卢贞《羯鼓录》云:“及陕府卢尚书任河南尹,又话之,因遣为纪。”这位河南尹是谁呢?孙源孝注:“疑卢商。”(《羯鼓录》的《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误。详阅两《唐书?卢商传》,未为河南尹之职。

据陈振孙《白文公年谱》,会昌二年,卢贞为河南尹。

崔郸《羯鼓录》云:“(大中)四年春,(东)阳罢免,旋自海南,路由广陵,崔司空为镇。司空遇合素厚。”这位淮南节度使是谁呢?孙源孝注:“崔铉也。”误。据《旧唐书》卷十八下《宣宗纪》,崔铉于大中九年八月为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此时南卓已卒。

《新唐书》卷一六三《崔郸传》云:“宣宗初,以检校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节度淮南。”当是此人。

六、著述

将南卓在音乐、史学、文学三方面的著述,逐一介绍如下:

(1)《羯鼓录》一卷。(存)

《新唐书?艺文志一》《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置于《经部》;《直斋书录解题》置于《子部》。余不赘举。

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曾提到“黔帅南卓著《羯鼓录》”,可见此书晚唐时已甚为流行。宋代有人将《乐府集》十卷、《乐府序解》一卷、《乐府杂录》一卷、《羯鼓录》一卷汇辑为一书。(据《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五下《总集类》)《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唐语林》等书,均引《羯鼓录》。可见宋人对此书之重视。

自宋至清之丛书,如《类说》(宋曾编)、《说郛》(元陶宗仪辑)、《续百川学海》(明吴永辑)、《重订欣赏编》(明沈津、茅一相辑)、《宝颜堂秘笈》(明陈继儒辑)、《五朝小说》(明佚名辑)、《唐人说荟》(清陈世熙辑)、《唐代丛书》(清王文诰辑)、《墨海金壶》(清张海鹏辑)、《守山阁丛书》(清钱熙祚辑)等,均载《羯鼓录》。《守山阁丛书》本校勘较精。

(2)《唐朝纲领图》一卷。(佚)

《新唐书?艺文志二》《通志?艺文略三》均作:“一卷”,均置于《杂史类》。

《宋史》卷二百三《艺文志二?史类?别史类》作:“南卓《唐朝纲领图》五卷”,《故事类》又作:“南卓《纲领图》一卷”,乃误以一书为两书。

此书内容,据《通志》卷六十五《艺文略三?史类?杂史?唐?〈唐朝纲领图〉一卷》云:“唐南卓撰,载唐事之纲目。”

(3)《唐纪年纪》二卷。(佚)

据《宋史?艺文志二?史类?别史类》。

(4)《驳史》三十卷(佚)

《云溪友议?南黔南》云:“撰《驳史》三十卷,与马史殊贯,班书小异,三国、二晋已下之文,多被攻难。每于朝野榷论,莫能屈之者乎。唯吴武陵郎中、刘轲侍御,俱服其才识也。”

(5)《南卓文》一卷。(佚)

《新唐书?艺文志四》《宋史?艺文志七》均作:“一卷”,均置于《别集类》。唯《新唐书》作《南卓文》,《宋史》作《南卓集》,标题不同,当系一书。

《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总集类》云:“《元(玄)真子渔歌碑传集录》一卷:元(玄)真子《渔歌》,世止传诵其‘西塞山前’一章而已。尝得其一时倡和诸贤之辞,各五章,及南卓、柳宗元所赋,通为若干章,因以颜鲁公碑述、《唐书》本传,以至近世用其词入乐府者,集为一编,以备吴兴故事。”惜此书不传,不知其所载南卓作品是什么。

南卓文,今仅存两篇:

《唐故?川陈君夫人鲁郡南氏墓志铭(并序)》拓片

《题刘薰兰表后》附录于沈亚之《沈下贤文集》卷十一《表刘薰兰》之后;《唐文拾遗》卷二十九亦载之。

南卓诗,今仅存一首:

《赠副戎》见于《云溪友议?南黔南》;《全唐诗》卷五六三亦载之。

白居易很赏识南卓的作品,《酬南洛阳早春见赠》云:“欲披云雾联襟去,先喜琼琚入袖来。久病长斋诗老退,争禁年少洛阳才。”《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云:“双金百炼少人知,纵我知君徒尔为”,注:“二贤词藻为赡丽。”可惜南卓的文集不传。

南卓还写过小说。《沈下贤文集》卷二《湘中怨解》云:“盖欲使南昭嗣烟中之志,为偶倡也。”“烟中之志”是南卓所写的一篇著名小说。可惜原文已佚,只能于宋代的几部书里面,看到它的节本:

一、《类说》卷二十九《丽情集》所载者,题为《烟中仙》。

二、施宿等修《嘉泰会稽志》卷十九《杂纪》所载者,没有标题。

三、皇都风月主人编《绿窗新话》卷上所载者,题为《谢生娶江中水仙》,注:出“南卓《解题叙》”。南卓原作标题,当为《烟中怨解题叙》,《绿窗新话》编者省去了三个字。

《类说》本与《会稽志》本,文字相同。《类说》成书在《会稽志》之前,当系《会稽志》抄《类说》。《绿窗新话》本与《类说》(《会稽志》)本,互有详略。

《烟中怨解题叙》中的男主角为“谢生”,女主角为“越溪杨女”。秦观《淮海长短句》卷下《调笑令十首(并诗)》之九为《烟中怨》,中有句云:“楼上女儿名阿溪。”“阿溪”当即“杨女”之名。

《全唐诗》卷八百一载“越溪杨女”与“谢生”联句三首:

《联句》:“珠帘半床月,青竹满林风。(杨女)何事今宵景,无人解语同。(谢生)”

《春日》:“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杨女)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谢生)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杨女)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谢生)”

第一、二两首,见于上述三个节本;第三首,则为三个节本所无。与第三首联句有关的情节,当然也被删去了。

七、其他

南卓善书法。《宝刻丛编》《宝刻类编》等书,均著录南卓所书之碑。

南卓还会养马。释文莹《玉壶清话》卷十《江南遗事》云:“寿州节度使姚景,钟离人,少贱,善事马,郡刺史刘金收为厩奴。马瘦瘠骨立者,景用唐刺史南卓养马法,饲秣爪翦针烙?,不数月,尽良马。”可以为证。但《四库提要辨证》云:“疑卓又著有养马法。”这个推测,未必确当。南卓养马的方法,可以流传在民间,未必写成书,而且姚景出身“厩奴”,未必识字。

同类推荐
  • 中国古文明

    中国古文明

    《探索与发现》以“勇于探索,还原本质”为理念,探索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介绍和诠释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探求和发现宇宙所蕴含的自然规律和文化内涵。本书为丛书之《中国古文明》分册,由张新国主编。《中国古文明》共分二章,内容包括:寻觅遥远的古文明、追寻中国古文明。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本书主要回顾、研究了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在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发生过一场“中国礼仪之争”。
  • 祖传书籍刻印

    祖传书籍刻印

    周丽霞主编的《祖传书籍刻印》介绍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商代的甲骨文与甲骨书、西周时期金文与青铜书、先秦时期石鼓文与石刻书、汉代以前的简牍与简牍书、先秦时期至汉代的缣帛书、西汉时期造纸术与纸质书、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东汉时期纸质书的流通、两晋南北朝时的写本卷轴、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的书籍装帧形式等内容。
  • 世界文化探秘

    世界文化探秘

    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我们只有扩大视野,才能认识世界文化的固有价值,才能感受到文化之珠为人类照耀出的光芒,这既是对先人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世界文化探秘》共分为:文苑英华、戏曲音乐、书法美术、民族民俗、神话传说、文物考古、古迹方舆、科技博物、文献典籍十个部分,详细为读者介绍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种种谜团。
热门推荐
  • 阴阳笑

    阴阳笑

    他并非神明,但却被世人奉为神明。他是人肉之躯,世人却都想吃他的肉。世人说;“吃了神明的肉可以进入天地阶别,可以去到那个传说中的九天。”
  • 仙中林

    仙中林

    天赋不行的他,意外得到了神秘空间,从而开始了漫长的种田生活。他不仅骗别人,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经常自诩,自己是一位光明磊落、正气凛然、义薄云天之人,然而现实中的他却是……
  • 上帝宠儿

    上帝宠儿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有个或大或小的梦想!那么请牢牢记住自己的梦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空间内想要获得幸福,就请时刻记住自己最初的祈愿。什么都可能不真实,唯独心,你的心不会骗你!她,孤独的背负恶魔宠儿的标签活着,但是.......他们一群未曾受人理睬的、劣根深重的存在,但是.......一群孤独的心彼此靠近,彼此温暖、彼此守护、相遇相知相伴,一直一直........她说:“我在神树下只祈求不忘初心......”
  • 娱乐神王

    娱乐神王

    《洪荒》就不能拍成动漫吗?《西游记》就只能这样吗?星空之上有外星人吗?花佩只是拍电影的吗?
  • 心态全集

    心态全集

    面对机会的来临。人们常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方式。有的人会单纯地接受;有的人持怀疑态度,站在一旁观望:有的人则倔强得如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变。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许多成功的契机,起初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看到深藏的潜力,而起初选择的正确与否,往往便成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本书就以故事的形式帮你在人生的每一次关键时刻,摆正心态,审慎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做出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你的正确方向,一步步踏上成功的金光大道。
  • 而后今将图南

    而后今将图南

    待我平复山河,凯旋而归!再还你十里红妆……如何?
  • 萌系兽世:兽夫,生崽吧!

    萌系兽世:兽夫,生崽吧!

    白锦做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竟然被一个狐狸坑了,她直接横空穿越到兽世。"锦儿,我们一起生崽吧"某只腹黑妖孽蛇诱惑的说。"锦锦,你不是说要和我生人鱼的吗"可爱的人鱼卖萌道。"滚,都给我走开,白锦是我的!不服来战。"白锦浑身抖了抖"你们,干什么,别,别靠近啦。"(还有一男主靠大家的呼声呐)
  • 武极星际

    武极星际

    漫漫虫海想要淹没一切高傲神族试图君临天下科技人类利益之心不死星河浩瀚,战火连天,三族血战,遍地狼烟...李想意外降临,以一己之力改写三国局势,武极星际...新人新书,需要大家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 反派教主追妻记

    反派教主追妻记

    【1V1,可盐可甜,腹黑深情大教主VS混分狂魔小杀手,结局有彩蛋】他是江湖中人人闻风丧胆的暗杀组织,落月教教主梅不落;是月支国不得宠的三皇子,梅卿;她是他随手捡来的孩子,被扔进暗巢之中,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幸存者,被他命名为天璇。她是他手中夺命的利器,象征着杀戮与惩罚,她是他随意摆弄的棋子,又是他唯一不能触碰的软肋。他既无情,又深情。她既渴望,又矛盾。他说,唯有死亡才可换来永生。她却说,永生不过是场幻梦,你我皆是梦中人。
  • 大魔悲赋

    大魔悲赋

    仙路崎岖,幽城魏家三公子为保一家平安,行善数十年,终得仙缘改命。出身寒门,在尔虞我诈的修仙界步步为营,面对种种困境,魏书一步步奋力挣扎,逆流而上,书写他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