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9400000004

第4章 《瘗鹤铭》之谜

焦山《瘗鹤铭》是中外瞩目的著名石刻,但它是什么时代的作品,尚无定论。今从鹤与文学、碑版署名、干支纪年、文章内容、书法风格五个方面,对流传的王羲之、陶弘景、隋人、颜真卿、顾况、皮日休、王瓒七说,进行审核,纠其讹误,补其阙漏,提出新说。

鹤与文学

在中国文学作品里,鹤的出现频率很高。《诗?小雅?鹤鸣》描写过鹤的叫声。班固《西都赋》、左思《吴都赋》都提到鹤。历代诗赋笔记小说以鹤为题材者,不胜枚举。这里只介绍一下古典文学作品中鹤与神仙的关系。浮丘伯《相鹤经》称鹤为“仙人之骐骥”。传说中的神仙往往驾鹤,如王子乔乘鹤的故事,见于蔡邕《王子乔碑》、王粲《白鹤赋》、孙绰《游天台山赋》、湛方生《风赋》以及《列仙传》等。还有修道之人化鹤的故事,旧题陶潜《搜神后记》所载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之事最著名。又有鹤化人的故事,见于《晋书?陶侃传》、刘敬叔《异苑》、戴君孚《广异记》等。总之,鹤被神化了,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云:“人言鹤胎生,所以赋云胎化仙禽也”。《瘗鹤铭》就是把鹤当做仙禽看待的。

虽然谈鹤的文学作品多得可以汇集成一部书,但却找不到唐朝以前有瘗鹤刻铭的迹象。这是探讨《瘗鹤铭》时代无可回避的问题。然而自宋至清争辩《瘗鹤铭》时代的许多文章中,只有一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孙矿《书画跋跋》卷二上《碑刻?瘗鹤铭》云:“鹤死而瘗之铭之,此等好事,亦近唐人所为。”他从社会风俗的角度,探索《瘗鹤铭》的时代,很有见地。可惜他没有进行考证,尚不足以服人。

本来,墓碑铭、墓志铭都是施于真人实事的。富于创造性的古文大家韩愈才破了例。李观之砚,坠地而毁,埋于京师,韩愈为撰《瘗砚铭》,把为死人撰铭推广到物。在韩愈之前,虽有为器物撰铭的悠久传统,但把毁坏了的器物,视同死了的人,瘗之铭之,是没有前例的。中唐的李观、韩愈开风气之先。

韩文的影响很大。写过《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的晚唐皮日休,即是韩愈的崇拜者。皮日休瘗鹤撰铭的举动,与李观、韩愈之瘗砚撰铭,是一脉相承的。程嗣章《张力臣瘗鹤铭辨书后》云:“皮日休……诗集内有《悼鹤》诗,云:‘却向人间葬令威’,此瘗鹤之证也。又一诗,序云:‘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殆经岁,不幸为饮啄所误,经夕而卒,悼之不已,遂继以诗。’陆鲁望和云:‘更向芝田为刻铭’……此撰铭之证也。”程嗣章主张皮日休书《瘗鹤铭》,论证欠精密,不能成立(详下)。但他提出皮日休有瘗鹤撰铭的举动,比孙矿的推测,进了一步,应予肯定。

主张《瘗鹤铭》是王羲之书、陶弘景书的人,既未考虑东晋、南朝萧梁有无瘗鹤刻铭的风俗,更未考虑王、陶是否爱鹤。今按:《晋书?王羲之传》云:“性爱鹅。”李石《续博物志》卷七云:“陶隐居云: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可以辟邪。”把瘗鹤刻铭的举动,强加于爱鹅的王羲之,养白犬、白?的陶弘景,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碑版署名

书碑是苦事,唐以前,达官贵人不屑为之,大多出于书佐、小吏手笔。唐太宗重视书法,亲自书碑,并常名家书碑,书碑者不以为苦,反以为荣了。我们所看到的地上及出土的魏晋南北朝石刻,大多不署撰者、书者姓名。到了唐代,石刻上署撰者、书者姓名才逐渐形成潮流。《瘗鹤铭》当是这种风气下的产物。此《铭》的撰者、书者,顺应时代风气,不能不署名,却又不愿留下真姓名,所以用了别号,前人探索此《铭》的时代,不从由汉至唐石刻署不署名的历史现象中求答案,却在“华阳真逸”“上皇山樵人逸少”两个别号上进行曲解和武断。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十《瘗鹤铭》说:“或云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又说:“疑前后有人同斯号者也。”赵明诚在《金石录》卷三十《跋尾?瘗鹤铭》说:“题华阳真逸撰,真逸未详其为何代人。欧阳公《集古录》云,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余遍检唐史及况文集,皆无此号,惟况撰《湖州刺史厅记》自称华阳山人尔,不知欧公何所据也。”欧阳修的猜测被赵明诚驳倒了。

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瘗鹤铭后》说:“弘景自称华阳隐居,今曰真逸者,岂其别号欤?”蔡绦《西清诗话》进一步说:“余读《道藏?陶隐居外传》,号华阳真人,晚号华阳真逸。”今按:文物出版社影印《道藏》第五册,有《华阳陶隐居内传》三卷,“薜萝孺子贾嵩撰”。卷上有一段话:“仲尼云,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未见其人。我今日义达无复其方,请从求志之业,乃自称华阳隐居。”贾嵩又引:“《本起录》云:人间书疏皆以此号代名。”《本起录》是陶弘景“犹子”陶翊撰,所言可信,与史传碑志亦同。蔡绦把“内传”误为“外传”,把“华阳隐居”误为“华阳真人”,又捏造了一个别号“华阳真逸”。由于《道藏》是一部大书,不是人人都能阅览的,蔡绦所谓“华阳真逸”即陶弘景的谬论,曾蒙蔽了许多人,今予以彻底拆穿。

古人别号中带华阳地名者,如华阳子、华阳生、华阳君、华阳山樵、华阳散人、华阳道人、华阳居士、华阳老人、华阳处士、华阳逸者、华阳洞叟、华阳山外人等,不胜枚举。“华阳真逸”是一个完整的别号,怎能丢掉“真逸”,只用“华阳”去牵强附会呢!

“上皇山樵人逸少”也是一个完整的别号。王羲之、皮日休都字逸少,但都无“上皇山樵人”之称。丢掉“上皇山樵人”,只用“逸少”进行猜测,当然是徒劳的。上皇山在哪里?前人或云在会稽,或云即降真山,或云在镇江,但都举不出王羲之、陶弘景、皮日休自称“上皇山樵人”的证据。

《瘗鹤铭》的署名是:“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人逸少书”“山征士、丹杨外仙尉、江阴真宰立石”。分明是五个人。主张陶弘景书《瘗鹤铭》的吴东发,继承陶弘景号“华阳真逸”的谬说,但“华阳真逸撰”不等于陶弘景书,(郝经《陵川集》卷二十《瘗鹤铭辨》云:“矧于铭中书华阳真逸撰,不书其并书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竟然把几个别号一齐加在陶弘景头上。他在《瘗鹤铭考》中说:“……‘征君’‘外仙尉’皆隐居自寓其衔,‘上皇’‘降真’皆自寓其栖隐之地,而‘丹阳’则纪其故乡也。”这样就把撰者“华阳真逸”、书者“上皇山樵人逸少”、立石者“山征士、丹阳外仙尉”(除“江阴真宰”外)都曲解为陶弘景一个人,是猜测《瘗鹤铭》署名之谜的最武断者。但吴东发无法解释陶弘景为什么要在《瘗鹤铭》石刻中用四个别号这一特殊现象,按照惯例,署“华阳真逸撰并书”不就行了吗?

翁方纲主张陶弘景书《瘗鹤铭》的意见虽不可取,但他在《瘗鹤铭考补》中还有一段话:“以理论之,则华阳真逸、上皇山樵、江阴真宰、丹杨外仙尉之类,皆无姓名可考。自以阙疑为是。”这段话是清醒的。

干支纪年

《瘗鹤铭》序云:“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探索此《铭》的时代,应将壬辰、甲午两个干支,与王羲之等人的行踪,进行对照,是否符合?

晋咸和七年壬辰(332)

晋咸和九年甲午(334)

黄伯思《东观余论?跋瘗鹤铭后》云:“王逸少以晋惠帝大安二年癸亥岁生,年五十九,至穆帝升平五年辛酉岁卒。则成帝咸和九年甲午岁,逸少方年三十二。至永和七年辛亥岁,年四十九,始去会稽而闲居,则不应三十二年已自称真逸也。又未官于朝及闲居时,不在华阳,以是考之,此铭决非右军也审矣。”今按:王羲之的生卒年,有几种不同的推算。推算生于西晋大安二年为最早,生于东晋大兴四年为最晚。黄伯思是按照王羲之最早的生年推算,如按照最晚的生年,则“甲午岁”瘗鹤之年为咸和九年,王羲之才十四岁(虚龄),决无书写《瘗鹤铭》之理。黄伯思判断王羲之“未官于朝及闲居时,不在华阳”,是正确的。王羲之“不在华阳(茅山)”,更不在焦山,决无书《瘗鹤铭》之事。

主张《瘗鹤铭》是王羲之所书的郝经,在《瘗鹤铭辨》中反对黄伯思:“是大不然。其铭之年月,作文之年月也,非书之年月也。鹤瘗文成之岁,则甲午岁也,书之之岁,焉知非永和之末、升平之初乎?”他假设作文在前,书写在后,拉开距离,以自圆其说,是徒劳的。因为:《瘗鹤铭》中有王羲之卒后的事(详下),难道是王羲之鬼魂写的吗?

梁天监十一年壬辰(512)

梁天监十三年甲午(514)

《东观余论?跋瘗鹤铭后》又云:“壬辰者,梁天监十一年也。甲午者,十三年也。按隐居天监七年东游海岳,权驻会稽。永嘉十一年始还茅山。十四年乙未岁,其弟子周子良仙去,为之作传。即十一、十三年正在华阳矣。”黄伯思此考,似是而非。茅山非焦山。如陶弘景是鹤的主人,为什么不把鹤留在茅山喂养,而让鹤死于焦山,将鹤葬于焦山呢?

吴东发感到黄伯思说法有漏洞,他企图弥补这个漏洞,在《瘗鹤铭考》中说:“按隐居《许长史旧馆坛碑阴记》梁天监七年往永嘉。十年涉海。十一年夏还木溜屿。其年十月有敕迎还旧山。十三年正月至茅山。是年岁在甲午。则所谓‘甲午化于朱方’者,乃自会稽奉敕还茅山时也。于时适过焦山,因瘗鹤镌铭于此,不然何不瘗于华阳而于焦山耶?”暂且不说吴东发所谓《碑阴记》是否可靠,据《道藏?华阳陶隐居内传》卷中:“会上使司徒慧明迎还旧岭。道中书相望,仍欲先生至都下。先生至晋陵,辞以疾,乃还华阳。”可见陶弘景的路线是会稽―晋陵―茅山,未经焦山。吴东发弄巧成拙,他自以为弥补了陶弘景将鹤“不瘗于华阳而于焦山”之漏洞,却暴露了陶弘景由会稽还茅山的路?与《瘗鹤铭》内容之不可调和,可谓欲盖弥彰。

隋蔡襄说《瘗鹤铭》“当是隋代书”。隋起开皇元年辛丑(581),终义宁二年戊寅(618),无壬辰、甲午两个干支。蔡襄说不能成立。

唐天宝十一载壬辰(752)

唐天宝十三载甲午(754)

据殷亮《颜鲁公行状》、令狐《颜鲁公神道碑铭》、留元刚《颜鲁公年谱》、毕沅《颜鲁公官阶考》、黄本骥《颜鲁公年谱》等,颜真卿天宝十一载为武部员外郎,十二、十三载为平原太守,与焦山如风马牛不相及。

唐元和七年壬辰(812)

唐元和九年甲午(814)

董《广川书跋》卷六《书黄学士瘗鹤铭后》云:“顾况卒于贞元末,当元和七年为壬辰,九年为甲午,良不及也。上推壬辰岁为天宝十一载,况当儿,其号华阳乎?”今按:《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唐诗纪事》卷二十八、《唐才子传》卷三,均云顾况至德二载进士及第,当天宝十一、十三载时,正准备应试,与《瘗鹤铭》求仙思想不合。顾况卒于贞元末或元和初,董云元和七、九年“良不及也”,是。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十《书张处士瘗鹤铭辨后》云:“证为顾逋翁书。盖逋翁故宅虽在海盐之横山,而学道句曲,遂移居于此。”今按:皇甫《顾况诗集序》云:“为江南郡丞累岁,脱縻无复北意,起屋于茅山。”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叙历代能画人名?唐朝下?顾况》云:“贞元五年贬饶州司户,居茅山,以寿终。”顾况居茅山是贞元后,非天宝十一、十三载,朱彝尊不考顾况居茅山之时代,已误,更何况茅山非焦山。

唐咸通十三年壬辰(872)

唐乾符元年甲午(874)

程嗣章《张力臣瘗鹤铭辨书后》云:“袭美为唐懿宗咸通八年进士,崔璞守苏,辟为军事判官。自叙以九年从北固至姑苏,咸通十三年壬辰,僖宗乾符元年甲午,袭美正在吴中。其年相合。”此考不确。皮日休《破山龙堂记》云:“咸通十三年二月十九日,襄阳皮日休记。”《河桥赋》序云:“咸通癸巳岁,日休游河桥。”可见皮日休咸通十三年在常熟,十四年已北上。《新唐书?艺文志三?皮氏鹿门家钞九十卷》注:“皮日休,字袭美,咸通太常博士。”(《唐诗纪事》卷六十四同)《河桥赋》即咸通十四年皮日休入京为太常博士“游河桥”时作。乾符元年皮日休不在吴中,何能有焦山瘗鹤刻铭之事?

文章内容

《瘗鹤铭》如是王羲之所书,就应是东晋人所撰,从文章内容进行鉴定,是必要的。李之仪《姑溪题跋》卷一《跋瘗鹤铭》云:“世以为右军书,或谓其语不类晋人,然卒不能辨也。”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云:“世传以为王逸少书,然其语不类晋人,是可疑也。”刘昌诗《芦浦笔记》卷六《瘗鹤铭》云:“今考《铭》引雷门故事,按《临海记》:昔有晨飞鹤入会稽雷门鼓中,于是鼓声闻洛阳,孙斫鼓,鹤乃飞去。恩起兵攻会稽,杀逸少之子凝之,盖在安帝隆安三年,斫鼓必此时,岂复有羲之谁肯遽取以为引证哉?然则非晋人文,不辨可知矣。”刘昌诗末考王羲之卒年,发言微误。孙恩杀王凝之时,王羲之已卒,《瘗鹤铭》“雷门去鼓”的典故,决不会出现在王羲之的笔下。

陶弘景是道教茅山宗的创立者,被尊为“百代之名师”,他自称“身有仙相”,十分自信。而《瘗鹤铭》序云“天其未遂吾翔寥廓邪?奚夺之遽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修道之人的口吻。两人身份不合。《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记载陶弘景的政治地位:“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王公贵要参候相继,赠遣未尝脱时。”萧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描述陶弘景的隐居生活:“养志山阿,多历年所。摄生既善,冥祥亦降。猛兽不据,魑魅莫逢。庭无荆棘,远同阙里。阶吐神泉,迳动疏勒。于是羽人徘徊,仙客上下,鸾凤游集,芝英丰润。”这样一个声势显赫、养尊处优的地上活神仙,死了一只鹤,算什么呀!何能对前途丧失信心,竟然悲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邪”呢?

皮日休虽有瘗鹤撰铭之事,仔细推敲,仍与《瘗鹤铭》内容不合。皮日休《华亭鹤闻之旧矣,及来吴中,以钱半千得一只,养之殆经岁,不幸为饮啄所误,经夕而卒,悼之不已,遂继以诗,南阳润卿博士、浙东德师侍御、毗陵魏不琢处士、东吴陆鲁望秀才及厚于予者,悉寄之,请垂见和》首句云:“池上低摧病不行。”从诗题、诗句看出:一、皮日休的鹤,是在“吴中”“池上”喂养,与华阳真逸的鹤,在焦山大自然中喂养,不合。二、皮日休的鹤,“养之殆经岁”即死,与华阳真逸的鹤,“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不合。三、皮日休对友人,入仕者称官衔(“博士”“侍御”),未仕者称“处士”“秀才”,与华阳真逸对友人,皆称“真侣”,不合。陆龟蒙《和袭美先辈悼鹤》诗有句云:“但掩丛毛穿古堞。”翁方纲《瘗鹤铭考补》指出:“则当日袭美所葬之鹤,乃依城隅葬之耳,非在焦山下江流乱石之间,亦可知矣。”是。但必须补充:咸通十四年皮日休已北上,他葬鹤是咸通十三年以前之事。

《瘗鹤铭》虽非皮日休之作,而时代断限大致可定。因为:序与铭皆无骈俪之习,应在韩愈领导的古文运动取得胜利之后。

书法风格

从宋至清,否定《瘗鹤铭》为王羲之、陶弘景、顾况所书者,如董《广川书跋?书黄学士瘗鹤铭后》云:“然逸少、逋翁其书可见,不与此类,或曰《茅山碑》前一行,贞白自书,与今铭甚异,则不得为陶隐君所书。”陈继儒《妮古录》卷四云:“黄伯思以《瘗鹤铭》为陶隐居书,谓以《朱阳帖》参之绝类,则余所不许。”杨宾《铁函斋书跋》卷三《梁陶弘景上清真人许长史旧馆坛记碑》云:“陶隐居书,见诸记载者,有《黄庭外景经》《大洞真经隐诀》《画版帖》《入山帖》《旧馆坛记》五种,而皆未之见。缘前人多称《瘗鹤铭》是隐居笔,遂以隐居书皆《铭》一例。今观此帖,中规中矩,沉著方严,全从《劝进》《受禅》等碑脱胎,似与《瘗鹤铭》别一结法。”

黄庭坚主张《瘗鹤铭》是王羲之所书,《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八《题瘗鹤铭后》云:“右军尝戏为龙爪书,今不复见。余观《瘗鹤铭》势若飞动,岂其遗法耶?”所谓“龙爪书”,黄庭坚没有见过,《瘗鹤铭》岂其遣法耶,乃是凭空想象,毫无根据,显然不能成立。鉴赏家认为,黄庭坚“大书酷仿《鹤铭》”,深得其变化之妙。如章法的对称、平衡,韵律的振颤、凝重,用笔的长横、长撇、长捺,都是从《瘗鹤铭》发展起来的。可见他主张此《铭》是王羲之所书,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书法渊源,抬高自己的书法地位。郝经佩服黄庭坚,在《瘗鹤铭辨》中提出《瘗鹤铭》“甚多《兰亭》笔法”的观点。任何人将《兰亭序》与《瘗鹤铭》对比一下,都能看出是两种书体。黄庭坚以人所未见的“龙爪书”立论,是狡猾的;而郝经以人人可见的《兰亭序》立论,是愚蠢的。

认为《瘗鹤铭》类似唐人书法者最多,其中又分为三派:

一、似颜真卿。如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瘗鹤铭》云:“按《润州图经》以为王羲之书,字亦奇特,然不类羲之笔法,而类颜鲁公,不知何人书也。”黄庭坚既主张《瘗鹤铭》是王羲之所书,又认为欧阳修的意见正确。其《题瘗鹤铭后》云:“欧阳公以鲁公书《宋文贞碑》得《瘗鹤》法,详观其笔意,审如公说。”郝经既主张《瘗鹤铭》是王羲之所书,又认为:“其准绳意匠,后世唯颜鲁公书《中兴颂》《宋文贞公碑》为近之。”主张《瘗鹤铭》是陶弘景所书的翁方纲,其《山谷说大字无过瘗鹤铭辨》也说:“故或者遂以是铭为颜鲁公书,何者?为其中庄笔有近于《宋广平碑》也。”包世臣《艺舟双楫》既认为“可证《鹤铭》为隐居书”,又认为“杭州龚定庵藏宋拓《八关斋》七十二字,一见疑为《鹤铭》,始知古人《鹤铭》似颜书说有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四《余论》则云:“鲁公书如《宋开府碑》之高浑绝俗,《八关斋》之气体雍容,昔人以为似《瘗鹤铭》者,诚为绝作。”今按:二王书体是魏、晋式清谈的产物。初唐,从宫廷到社会,都摹仿王字。到颜真卿才“变法出新意”。应是《瘗鹤铭》的书者仿颜体,而非颜真卿仿《瘗鹤铭》。

二、中、晚唐人书。如安世凤《墨林快事》卷四《瘗鹤铭》云:“以为右军者,非。为隐居者,亦非。盖晋、梁二世字形尚古,今谛玩皆唐人笔意,明之乎非二公也……必唐中、晚之人无疑。”孙矿《书画跋跋?瘗鹤铭》云:“此铭佳处,惟在字画飞动。然笔势太纵,隋以前恐无此法,应是李北海以后笔。顾况虽无据,然唐人善书者多,如王士则《成德军》等碑笔法,与此略相似,大约唐人所书耳。”判断力最差的是郝经,他看到《瘗鹤铭》与“张嘉贞《北岳碑》……极形似”,而没有能像安世凤、孙矿那样,判断为唐人书。

三、疑王瓒。如赵明诚《金石录?跋尾?冬日陪群公泛舟诗》云:“在润州《瘗鹤铭》傍,其字画正同,盖一人所书也。”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书?答巩仲至》云:“焦山《瘗鹤铭》下有《冬日泛舟诗》一篇,句法既高,字体亦胜,与铭文意象,大略相似,必是一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上《记与刘无言论书》云:“予又云:焦山《鹤铭》,俗传王逸少书,非也然此山有唐王瓒一诗刻,字画全类此铭,不知即瓒书,抑瓒学铭中字而书此诗也。刘曰:尝亲至彼观疑即瓒书也。”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云:“余尝以穷冬至山中,观铭之侧近,复有唐王瓒刻诗一篇,字画差小于《鹤铭》,而笔势八法,乃与《瘗鹤》极相类,意其是瓒所书也。因摹一本以归,以示知书者,亦以为然。”今按:以上四家意见,还不能肯定《瘗鹤铭》是王瓒所书,因为:王瓒诗刻署名为“谪丹阳功曹掾王瓒”,而《瘗鹤铭》署“上皇山樵人逸少书”。如皆出于王瓒手笔,为什么一署官职姓名,而另一署别号,对姓名讳莫如深呢?又,据《旧唐书?地理志三》《新唐书?地理志五》,天宝元年曲阿县改名丹阳县。从王瓒官衔看出刻诗是天宝后之事,至于后到哪一年,有待考证。董云“诗在贞观中已刻铭后”,大误。黄伯思认为王瓒学《瘗鹤铭》,可取。

综合以上,《瘗鹤铭》的产生,应在受李观、韩愈瘗砚撰铭之影响而出现了皮日休瘗鹤撰铭之后,应在颜真卿新体书法风行之后,应在古文运动取得胜利之后。具体时间为唐乾符元年(或五代吴国大和六年)。撰者、书者、立石者是几个普通的修道之人,没有留下真实姓名。

蔡绦《西清诗话》云:“丹阳焦山断崖有《瘗鹤铭》自晋迄唐,论书者未尝及之。”董《广川书跋》卷六《书瘗鹤铭后》云:“余尝怪唐人尚书学,而此名字特奇伟,宜世赏爱,而卒不见传于人。自张怀、张爱宾、徐浩论书,备有古今字法,亦不见录。”又《书黄学士瘗鹤铭后》云:“或疑梁以书传逮六百年,不应如新刻于石。”他们的怀疑,也给我们以启迪:焦山《瘗鹤铭》唐末才产生,所以东晋、萧梁、隋、唐人未提到它。经过五代乱世,到北宋才大显。北宋距唐末不远,所以石刻如新。

同类推荐
  • 中华寓言故事

    中华寓言故事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寓言王国里,精选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179篇寓言故事,按照作品生成朝代的起始时间或作者的生卒年代来排列。尽管这只是中国文化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气息,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光辉。短小精悍的篇幅、通俗流畅的语言,适当地插配图片,让读者在体味中华民族智慧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快感。
  • 文化视野下的语言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语言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日益兴起的文化语言热,本人在教学中也尝试着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来解读古今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进入21世纪,本人又从语言文化的视角,探析西北回族独特的语言现象。到了2009年,本人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文化语言学”被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促使本人在文化语言的研究方面更加用心,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书的内容就是这些教学和研究心得的汇集。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全民疯狂的欧洲

    全民疯狂的欧洲

    彻底打破对欧洲的固有印象,带你重新认识欧洲!游遍15个国家、37座城市,感受欧洲大陆别样而真实的风土人情!法国人似乎永远学不会排队、意大利的办事手续烦琐得要命、在瑞典逾期还书会惊动防暴警察……这个欧洲是如此立体生动、如此真实有趣、如此与众不同!畅销科普巨著《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代表作!比尔·布莱森是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作品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00本书”书单,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狄更斯、简·奥斯丁、雨果、柯南·道尔、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乔治·奥威尔、勃朗特姐妹等文学大师比肩而列。
  • 戏曲艺术(下)

    戏曲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我在战国造武器

    我在战国造武器

    作为一个平行时空下唯一的原时空人。你说战国的兵器太垃圾?看我随随便便造个寻常武器管教他们臣服。你说武器中看不中用?我亲自创建军队平定四方。你说在战国造武器不过是一个铸造师傅?那我在战国造给你看,看我如何铸造起家,在战国称王称帝......
  • 傲视九天:女皇摄政

    傲视九天:女皇摄政

    一代女皇,8岁便登上帝位,行事果断,从不奢望被人理解。她有与自己性格截然不同的一个妹妹,是和雅公主,为了她,她与敌国交战..却不料受伤,巧遇白兔夫君,他说“别看。”她说“我会对你负责的”他与她之间,又会有怎样的火花呢?
  • 火舞大清

    火舞大清

    傲然的站在了天宫之中,看尽了人世间的锦绣与繁华,万里山河,从盛世到败落,从愤怒到悲哀,三百年已过,争来争去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一切的一切不过是空虚幻一场罢了,重活一世,看他们如何纵横大清,扭转乾坤……但是,当他们遭遇了梅花烙、还珠格格、新月格格的时候,又会如何了呢,面对一群脑残,他们又如何能够容忍呢……本书涉及了琼瑶奶奶的故事,如果有雷同,实属正常现象。继上官无敌《都市聊斋》之后的业余之作
  • 谁的青春不伤痛

    谁的青春不伤痛

    那一年,她在城里打工,波折坎坷,一切都不是童真般美好了。她们都是灰姑娘,蝴蝶飞不过沧海的那种,很多灰姑娘梦想嫁给白马王子,但是在现实中又屡屡碰壁。只有自己靠自己得到的才是真实的。那一年,她懂了,什么是爱!
  • 屠狼记

    屠狼记

    “我们的责任就是捍卫!”邢耀东大喝一声,威震鬼子。这是第一部描写山东沂蒙男儿浴血东北的抗战小说,留下说不尽的传奇,道不尽的热血,其中的儿女情长同样感天动地!
  • 蒸汽朋克世界里的医生

    蒸汽朋克世界里的医生

    在神秘的蒸汽朋克世界开启一段不寻常的精彩人生。我是名医生,我热爱生命,享受生活。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也不想成为一名骑士。(又名《西蒙的悠闲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珞重生之了不起的陆少夫人

    白珞重生之了不起的陆少夫人

    白珞重生了,在突如其来的地震里,掉入了神秘裂缝中……人生重启,从03年开始!爸爸老实纯孝,妈妈心善嘴笨,姐姐人微言轻,弟弟头大无脑,家徒四壁,极品奶奶,心机叔伯。白珞一个头两个大!01106:宿主别怕!我保护你!某个男主宠溺一笑:谢谢,请你功成身退,余生,我会保护她。———————白珞:重来一世,我会努力站在高处,活成连自己的羡慕的样子。然后去找他,光明正大的对世人宣布:这个男人,他是我的!——————————重生文,1v1,绝宠!超甜!爽文不苏。简介菜鸟,精彩继续请看正文。温馨提示:书中关于科技方面都是作者结合现有科技成果胡编乱造的,考究党慎入哦~
  • 遣返级末世科技系统

    遣返级末世科技系统

    一夜之间,恐怖的灾难席卷全球。各种来历不明的丧尸横行于街头巷尾,辐射过后变异的动植物们也纷纷登场,而原本只想好好当高中生的时无华则是在系统的帮助下开始建立据点,接下来就是一步步地扩大据点,毕竟对于一个近乎死宅的学霸来说,到处乱跑是不可能的。“上面叫我去建安全城?那太好了。”时无华在得到任务后这样说道,“这样就不用游荡了。”天知道这种想法会不会真香,但既然是有死宅天分的时无华,恐怕很难。
  • 医手遮天:哀家劫财也劫色

    医手遮天:哀家劫财也劫色

    近来国师大人很不悦,满朝文武生怕他不乐意,撬了小皇帝就来个谋权篡位,不就是那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娘娘年轻点?蠢点?美点?白烬欢!你清醒一点!她可是太后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