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9400000003

第3章 关于“兰亭论辨”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郭沫若挑起了两次著名的学术争论。一是1959年蔡琰(文姬)《胡笳十八拍》真伪之争,二是1965年王羲之《兰亭序》真伪之争。前者由《文学遗产》主持,后者由《文物》主持。

(一)1959年《文学遗产》编辑部编了《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以郭沫若及赞成其观点的文章(即肯定《胡笳十八拍》为蔡琰作)为一类,共九人、十四篇,置于前;以持相反意见的文章为一类,共十一人、十二篇,置于后。编者在《前言》中表示:“从这些讨论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们在写作之前,是经过一番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的,因此这些文章大都掌握了一定资料,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不管结论如何,感想式的空话都比较的少,这不能不说是学术讨论中的一种良好的现象。”

(二)1973年文物出版社编了《兰亭论辨》,以郭沫若及与其观点一致的文章(即否定《兰亭序》)为上编,共十人、十五篇,置于前;以持相反看法的文章为下编,共三人、三篇,置于后。编者在《出版说明》中表示:‘兰亭’真伪之争……反映了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斗争。

我为什么要比较1959年、1965年两次学术争论呢?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才能说明两次学术争论的气氛是不同的。1959年的《胡笳十八拍》真伪之争,《文学遗产》未作结论,“只是要求讨论走向更深入更提高的阶段”。而1965年的《兰亭序》真伪之争,文物出版社严肃地批判:“《兰亭序帖》被唐太宗李世民断定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后……对《兰亭序帖》的极度迷信,一直占统治地位;影响之深,远及今日。”歌颂郭沫若及其支持者“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态度推翻历代帝王重臣的评定”,指责持相反看法者为“唯心史观”,这在当时是一顶很沉重的大帽子。可以说,1959年的学术气氛是正常的,1965年的学术气氛是剑拔弩张的。再分析一下《兰亭论辨》下编的三篇文章。章士钊的《柳子厚之于兰亭》,是编者从1971年出版的《柳文指要》中摘录的,不是1965年公开发表的。商承祚的《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是在《中山大学学报》1966年第1期发表的。只有高二适的《〈兰亭序〉的真伪驳议》是1965年发表的第一篇与郭沫若观点针锋相对的文章。

今披露《驳议》问世的内幕如下:高二适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的弟子,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郭沫若于1965年6月11日、12日《光明日报》(《文物》第6期)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书法界、文化界、学术界为之震动,虽有不少人不同意郭的观点,大都沉默不语,个别人私下议论,没有人敢写文章反驳。远在南京的高二适奋笔而成《〈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于当年7月8日寄请章士钊指教,随即遵照章的指点,修改定稿,于7月14日再寄给章,求助发表。7月16日章写信给毛主席。7月18日毛主席致章函,云:“又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据《毛泽东书信选集》,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日,毛主席又有信给郭沫若,云:“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酌处。我复章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如何?”“章信高文留你处。我复章信,请阅后退回。”(据《毛泽东书信手迹选》,1995年西苑出版社出版)7月2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高二适《驳议》,《文物》1965年第7期又据高手稿影印,争论便展开了。但文物出版社所谓的“热烈讨论”,只是支持郭沫若观点者“热烈”,以郭沫若为首的阵营,声势浩大。

8月7日郭沫若写了《〈兰亭序〉与老庄思想》,8月12日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两文都在《文物》第9期发表。值得注意的是,两文除了谈《兰亭序》外,还涉及崇拜帝王将相问题。郭把高否认《兰亭序》为伪的观点,归结为“绝对信仰唐太宗及其群臣”。郭问高:“毛主席《沁园春?雪》里的名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不是脍炙人口的吗?”又进一步发挥:“如果他(唐太宗)生在今天,多接触些新鲜事物,并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他的‘玄鉴’和‘睿赏’无疑是会深入一层的。”这些话,今天的青年读者看来似乎与讨论《兰亭序》真伪无关,必须联系到当时的政治气氛才能理解郭之用意。8月20日毛主席亲阅了郭沫若两文校样之后,写信给郭,称赞“文章极好”,并说:“过分崇拜帝王将相者现在还不乏其人。”回顾7月18日毛主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指示,是同意将高二适的文章发表,不意味着支持高的观点。8月20日的信,毛主席对争辩双方的态度可以窥见。所以在一个时期内,支持郭沫若观点的文章颇多,有些文章的标题(如启功《〈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都带有浓浓的政治气息。

1972年《文物》第8期郭沫若发表《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是《兰亭序》为伪的旧话重提。10月21日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无处发表,1982年《书法研究》第1期才将此文刊出,高已去世。

1973年文物出版社编印了《兰亭论辨》,《出版说明》强调:“多数文章赞成郭沫若同志的意见,支持他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态度推翻历代帝王重臣的评定”,三篇与郭沫若见解不同的文章,定为唯心主义,供批判之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阳光灿烂,《兰亭序》的讨论也呈现出蓬勃生机。从1977年《南京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论钟王真书和〈兰亭序〉的真伪》后,各种报刊不断发表讨论的文章,学术视野更为开阔,探索得更加深入细致。1981年浙江绍兴、2003-2005年山东临沂、浙江嵊州所召开的几次书法研讨会上,“兰亭论辨”都是热门话题。绝大多数人反对郭沫若的观点,连1965年支持过郭的人也转向了。如:昔日侈言破除《兰亭》迷信的启功,在2002年第五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上赋诗:“岱岳巍峨孰比高,山阴笔法自南朝。兰亭遗矩今仍在,万古云霄一羽毛。”此诗证明,在不同的政治气氛下,启功不再支持郭沫若了,不再破除对《兰亭》的迷信了。

2005年11月28日,“纪念兰亭论辨四十周年――中国(泰州)高二适书法艺术高层论坛”在泰州举行。书法界、文化界、学术界数十位人士欢聚一堂,各抒心得。提交会议交流的三十几篇文章,已汇编出版。因我与高二适同门,又曾在北京章士钊身边,对“兰亭论辨”亲见亲闻,推我撰序。

(二)

围绕“兰亭论辨四十周年”进行讨论,不可避免地要评价《兰亭论辨》上编的十五篇文章。我发现这些文章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略举数例:

(1)谁是《兰亭序》的作伪者?

郭沫若:“《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宗白华:“唯《定武兰亭》是否智永所能书,尚待进一步推敲耳。”(《论〈兰亭序〉的两封信》)

李长路:“我意伪帖是仿智永而不及智永手笔,也不过是一个连怀仁也比不上的初唐书法家所书写的。何时写作早则陈、隋之际,晚则唐初唐初的可能性较大。”(《〈兰亭〉辩妄举例小补》)

赵万里:“《兰亭序》的楷法,显然主要是唐人的成分,还有宋人的成分。”(《从字体上试论〈兰亭序〉的真伪》)

史树青:“在‘御府’伪造《兰亭序》的活动,我看这就是唐太宗、欧阳询、褚遂良几个搞的一套鬼把戏。”(《从〈萧翼赚兰亭图〉谈到〈兰亭序〉》)

以上说明,郭沫若与其支持者,支持者相互之间,对谁是《兰亭序》的作伪者,意见不一致。

(2)《兰亭序》“暮”“禊”“畅”等字是不是作伪之证?

徐森玉:“关于禊――,畅――,虽然还不能像‘暮’字原著应为‘莫’那样肯定,但也是值得我们注意和今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兰亭序〉真伪的我见》)

于硕:“晋代已有‘畅’字,前已查出。今又查出‘暮’字的使用远在三国时代,先于永和九年者九十年……六朝人写字,示旁每讹为禾旁,《兰亭序帖》禊作,大概是出于有意的‘拟古’。”(《东吴已有“暮”字》)

以上说明,郭沫若的两位支持者,对于《兰亭序》“暮”“禊”“畅”等字是不是作伪之证,意见不一致。

(3)东晋书体是怎样?

龙潜:“在晋时的书法是处于隶书阶段,到齐梁之间才逐渐产生了正书。”(《揭开〈兰亭序帖〉迷信的外衣》)

徐森玉:“行、草书和接近成熟的楷体在西晋初年(当然,不自西晋初年始)就有了真正成熟的楷法要到隋、唐之际才完成。”(《〈兰亭序〉真伪的我见》)

以上说明,郭沫若的两位支持者,对东晋书体应是怎样,意见不一致。

(4)隶书笔意是怎样?

郭沫若:“王羲之的笔迹应当是怎样,必须有隶书笔意而后可具体地说来,是在使用方笔,逆入平出,下笔藏锋而落笔不收锋,形成所谓‘蚕头’和‘燕尾’。南北朝人的碑刻字或写经书,虽已收锋,仍用方笔;凡一点一划,一起一收,笔锋在纸绢等上转折如画三角形。这样的用笔法,就是所谓隶书笔意。”(《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启功:“我体会郭沫若同志所谈,是说东晋时期书法必定带有隶书笔意,不是说《兰亭》的字必定要架子严整,撑满方格,而指它应该具有唐以前的古意。”(《〈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

以上说明,郭沫若与其支持者启功,对于“隶书笔意”的解释,实际上是不一致的。“隶书笔意”应是怎样?郭沫若作了十分具体的解释,表达得很清楚,不含糊。启功却把郭沫若说明很清楚、不含糊的一段话,改为模糊的“具有唐以前的古意”一句话。可见启功不完全同意郭沫若对“隶书笔意”的具体解释,但不能明白地说出来,只有改用模糊的解释,为他日表述自己的具体意见留有余地。

(三)

高二适《驳议》针对郭沫若观点所提出的意见,以及商承祚《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针对郭沫若及其支持者的观点所提出的意见,本文均不重复,只举例说明郭沫若及其支持者在运用材料方面,未能“去伪存真”(这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毛主席的指示)。郭沫若、史树青认为,刘《隋唐嘉话》所述《兰亭序》流传经过“翔实”。今按: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列入小说类。小说的内容,不应一概否定,但必须识别其中有传闻失实、夸张、虚构成分。据《隋唐嘉话》卷下:“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这两句话,与郭沫若等的观点,完全相反。既然是“梁乱出在外”,可见至迟梁时《兰亭序》已进入宫内,郭沫若等相信此书“翔实”,却又认为“《兰亭序》是梁以后人依托的”,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又,既然《兰亭序》从梁宫流出后才为智永“所得”,智永就不是第一个拥有《兰亭序》的人,郭沫若等相信此书“翔实”,却又认为“《兰亭序》依托于智永。”岂不又是自相矛盾吗?

《隋唐嘉话》卷下又云:“至太建中,献之宣帝。隋平陈日,或以献晋王,王不之宝。后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辩得之。”刘所说辩才得《兰亭序》的经过,曲折离奇,几个主要环节不详。既然智永得到《兰亭序》这件稀世之宝,怎会轻易地“献之宣帝”?怎能不在献出前摹拓一本?又是谁人从陈宫中得到《兰亭序》献给晋王(隋炀帝)?智果是智永弟子,当日向老师借拓是很方便的,怎会等到物归晋王后,才向晋王“借拓”?辩才是智永弟子,智果怎会不把《兰亭序》传给自己弟子而传给辩才?总之,疑问很多,不能轻信。

刘说《兰亭序》“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这个时间也有问题。据《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唐纪四》:“(武德三年)秋七月壬戌,诏秦王世民督诸军击(王)世充。”卷一八九《唐纪五》:“(武德四年十二月)丁卯,命秦王世民、齐王元吉讨(刘)黑闼。”李世民正进行统一战争,怎有闲情逸致访《兰亭序》?据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引《唐武平一徐氏法书记》:“太宗于右军之书,特留睿赏。贞观初,下诏购求……”《唐徐浩古迹记》:“太宗皇帝,肇开帝业,大购图书,宝于内库。”卷四引《唐张怀二王等书录》:“贞观十三年敕,购求右军书。”《唐韦述叙书录》:“自太宗贞观中,搜访王右军等真迹。”武平一、徐浩、张怀、韦述四位唐代名人,皆云李世民即帝位后,始寻访王羲之书迹,合情合理,在具体时间上虽有贞观初、贞观中、贞观十三年之差别,皆在即位之后是一致的,足以证明《隋唐嘉话》所云《兰亭序》“以武德四年入秦府”之误。(参阅《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下册拙作《王羲之〈兰亭序〉墨迹是怎样从佛寺进入宫廷的》,1997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再举一例。宗白华《论〈兰亭序〉的两封信》的第一信,引用甘熙《白下琐言》记载阮元曾云“唐太宗得《兰亭序》恐是梁、陈时人所书”云云,认为与郭沫若“所见合”。但此“跋”不载于阮元《经室集》,如非甘熙伪托,则是阮元编集时,感到此“跋”不妥而删去,不留痕迹。宗白华回避这个事实,在第二信中说:“阮元《经室集》,因手边无存,未暇检阅”,但他明明在这封信中引用《经室集》正集、续集的文章,可见所谓“手边”无此集,是谎言。如果披露《经室集》中无此“跋”的真相,也就暴露此“跋”不可靠,阮元与郭沫若“所见合”也就不能成立了。郭沫若也未说明《经室集》中有无此“跋”。

“兰亭论辨”并未结束。40年来,关于《兰亭序》的讨论,已超越了书法的范围,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探索,涉及文学、哲学、文字学、考据学、考古学、版本学等领域,从一件书迹的真伪之争,扩大到学术文化及其时代审美风尚的综合性立体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深度。我相信,在正常的学术气氛下,开展“百家争鸣”,参加争论者,平等对话,充分研讨,重证据,讲道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定能达到真理越辩越明之目的。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谈判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谈判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你如何谈判成功:谈判人员的交流技巧、通用的谈判技巧、谈判桌上的基本策略、标准谈判手段、反击对方的手段、遇到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等。
  • 中华典故(中)

    中华典故(中)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聊斋志异全鉴(典藏诵读版)

    聊斋志异全鉴(典藏诵读版)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热门推荐
  • 小姐不出嫁:女神的三十六变

    小姐不出嫁:女神的三十六变

    在这个世上林雪影最讨厌的动物是男人,因为年少时的那次被骗;最爱的是钱,为的是一辈子不依附讨厌的男人,所以林雪影上刀山、下火海,经历了三十六变。为的就是练就诸多赚钱的本领,为自己积攒“圣斗士”的资本。晃晃悠悠地迈过25岁的门坎,看着满大街美艳如花的靓妹、倩女。故意把自己打扮的又老又土又腐的林雪影以为自己就这么独身一人到“挂”了为止,却没想到某一天,天下竟然突然掉下来个蠢男,将自己里里外外收拾一番后,竟然对自己实行了“逼”婚。“逼”婚,林雪影想都没想就要拒绝,可是看着他将开出的支票不断加零,林雪影突然呼吸紧促、双腿无力、满眼花痴……乖乖、这是被俘虏的前兆吗?
  • 佐杂谱

    佐杂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州生玄

    九州生玄

    上古时期消失的天地二州究竟掩埋着怎样的秘密?李生玄身为九州顶级家族少主,为何要到一个偏僻的小城寻找突破的机缘。
  • 似水流年之梦起

    似水流年之梦起

    一个质朴、羞涩的少年,一场变故,多重劫难,又曾经历过怎样的爱恨情仇,直至走向不归?一个残缺、创伤的家庭,风风雨雨,绊绊磕磕,踉踉跄跄前行中缘何家破人亡,一切似天倾,恍忽如梦醒?可叹迟晚!一个淳朴、归真的时代,风云变化,潮落潮起,世间百态、芸芸众生奈何变得错综复杂,几多真情?他,曾经怀有梦想,迷茫过、徘徊过,最终还是选择了上路……峰回路转,怅然若失间,路在何方?……飘摇的人物,飘摇的群体,飘摇的命运……一部立足当下、回顾百十年世事的写实文学,百千人物尽情展现这个时代的恢宏画卷!故事中有你,故事中有我……本书为“三部曲”之第一部分“梦起篇”,也即“乡土篇”——城市迷离……
  • 缘断今生

    缘断今生

    豪门千金杜以枚,原本在哥哥姐姐的照料下,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从国外回来之后,自己竟然引起了商场巨头混战,父母车祸的真相?哥哥姐姐被诬陷的内幕?是谁从中作梗,在亲情、爱情面前,杜以枚会作何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有林希

    心有林希

    多年以前。许牧原路过她的身边,听她笑嘻嘻地在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长成这样儿吗?因为我出生在凌晨两点,那是丑时啊!多年以后。许牧原坐在她的面前,听她一本正经地说:先生,你能帮我看着盘子吗?别让服务员收走了。结果他等了她一整个下午!他是低调内敛的内科医生,她是高调的贸易业务经理。看“表里不一”的林希,如何智擒“沉默的羔羊”。
  • 洪荒新话

    洪荒新话

    无边无垠、浩浩长空的宇宙。里面包罗万象个个大陆星球纷争不断。上古域外魔族降临洪荒大陆屠杀无数仙神,而后诸圣齐出共同抵御魔族,魔族被灭,同样洪荒诸圣也只十存一。接下去又是怎样的一个大陆?
  • 仙家有夫

    仙家有夫

    小白记得在前世打雷下雨是要去收衣服的。可在重活一世之后才知道,雷雨天不仅要收衣服,还要主动去被雷劈。囧里个囧,小白虽有不愿,可也只能乖乖的承受。因为二师兄说她没有女人一点的基本装备,要想改变,只能被雷劈一下。只是在去承受天雷滚滚之前,小白好想说,“老天,您老能给我一根避雷针先?”****************新文摸索中,更新时间只能保证24:00之前感谢《欢田喜地》的无名指的束缚作者大大所精心制作的封面,也感谢《仙家农庄》的北野妖大大,最后感谢支持我新作的朋友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