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1900000018

第18章 汴京秋凉,不及幽居心凉(2)

无酒则不能度日,并非李煜果真贪杯,而是他要借此麻醉自己。对他来说,想要逃避痛苦,最好的去处莫若醉乡。

醉乡之说,出自初唐文人王绩的《醉乡记》:“其土旷然无涯,无邱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

在王绩的描述中,醉乡与世隔绝。那里的风物人情,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阮籍、陶渊明等人都曾游历此间,沉迷忘返,甚至愿意死在这里,葬于醉乡土壤。置身醉乡,可忘忧解愁,无爱憎喜怒,这臆想出来的福地,不正是李煜所追求的吗?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曾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无论是阮籍、陶渊明还是李煜,之所以想常留醉乡不愿返,恐怕也不是爱酒使然。在那个世外桃源,他们能躲避令人烦忧的种种世事,随心所欲地自由生活。

囚居汴京的屈辱,还有不知明日何如的惶惑,都让李煜心惊胆战。醉乡路途平坦,民风淳朴,最能带给他抚慰,难怪他会说“醉乡路稳宜频到”。可是,一句“此处不堪行”又把人从幻想拉回残酷现实,渲染出更深的绝望。

靠饮酒才能度过漫漫长夜,已十分可怜,而那片醉乡,竟也不是轻易就能抵达的,更是可悲。

喝再多的酒,终有醒来的时刻。

对于被幽禁的李煜而言,清醒是可怕的。醉梦中见到的景色越美好,醒来后的失落就越强烈。他不忍一遍遍重温旧日美好被兵戈打碎的往事,于是便想永远沉沦于醉乡,不再发出来。在无数与孤灯残漏相伴的夜晚,他饮下一杯又一杯,喝干一壶又一壶。

但不知他是否意识到,壶里杯中,都是自酿的苦酒。

江南旧梦难留,念国总如新伤

——《望江梅》两首,《望江南》两首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现代文人朱自清曾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古董铺子南京,便是李煜的金陵。

公元937年,苦心经营了二十余年的李昪,终于完成建国宏愿,定都金陵。在这之前,已有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先后以金陵为都城。千百年间,六朝开国者皆气吞万里如虎,经了几世,又有子孙把祖宗基业拱手让人。秦淮河沉默地见证着这一切,它缓缓流淌,宠辱不惊。

世人却不像秦淮河,能经历几世修炼,培养出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从容气度。但凡经过金陵的骚人墨客,多会睹物怀古,留下诗文歌赋,发千古幽思,不断丰富着和金陵有关的念想。

在李煜的生命中,金陵是特殊的,他人生的大半都在这里度过。南唐山河蔓延三千里,在他眼中不过浓缩成一方金陵城内的景致。以往隔着一堵红色宫墙,他看不清这座城,如今隔着从汴京到金陵的千里万里,故国的轮廓竟然那么清晰。

他有心凭吊,便赋诗词,两首《望江梅》抒发的就是对金陵的怀念。亡国前,李煜的作品多擅长白描,亡国后则偏重一泻千里式的情绪表达,像《望江梅》这样通篇以工笔描摹故国细节的词,并不多见。

金陵城是诸多朝代的缩影,是历史兴衰的物证。文人屡屡借此地抒情,仅李白一人创作的有关金陵的诗就超过五十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两句,晕染出无限凄清苦味。当李白们站在金陵城内,会以旁观者的身份追思历史,审视兴亡,作品大多沉郁,或惋惜,或哀叹,或讽刺。

李煜并非一个旁观者,他眼中的风景,自与那些旁观者不同。

审视和评价自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审视金陵,便是审视南唐,便是审视自己昔日的作为与不作为,这对李煜来说是残酷的。每逢想到金陵,想到南国,怀念与忧愁便在心中一泻千里。

想再回南国,只能在梦里。李煜言“闲梦远”,无丝毫悠闲之意,实在是因为他终日无事可做、无聊之极。倘若身处君位时,能有这么多闲暇时间,定是一种享受,他就能尽兴赋词谱曲、参禅赏花,而不必担心忽有一日,会被耿直的大臣斥为昏君。但在汴京院落,“闲”却像一剂致命毒药,束缚了他的身体,却让思维更加活跃。思绪越飘越远,甚至到达了久别的江南,并困于南国温柔乡里。

梦终究会醒,但世间还有比美梦消逝更残酷的事,就是还未入梦,就知道眼前一切都是虚幻。李煜就承受着这样的折磨,因“远”难归,即使在梦里,他也知道,今生今世,双足再也踏不上江南的土地了。

入梦时痛,醒来还痛,却又屡屡探身梦乡,梦回江南,如饮鸩止渴。

两首《望江梅》一写江南春色,一写江南秋意。

江南锦绣之乡,芳春绵长,不像北方苦寒地的春天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等人凝眉注目地感受到一抹温柔,就消失无踪了。李煜梦到的江南之春,其最温柔最华美的风景,莫过于穿城而过的十里秦淮河。秦淮河终年不冻,画舫穿行,如流动的繁星。船上人曼舞轻歌,被碧水载着,悠悠荡荡漂向游人如织的堤岸。

秦淮河水碧而绿,如翠如玉,好像凝聚着六朝的金粉,串联着李煜的厚重记忆。江上丝竹管弦呕哑不停,城内杨柳春风皆有柔情。柳絮飞起,杨花又落,整座城市都被拥抱在这片绵软中。百花争妍斗美,游人摩肩接踵,踏起的烟尘与飞絮共舞,把个金陵城烘托得更加热闹。花太多,景太美,令人目不暇接,简直“忙杀看花人”!

与春的温暖与艳丽相比,金陵的秋抖擞出三分清爽。在李煜的梦中,千里江山被秋色笼罩,不见熙熙攘攘的纷乱,只有停泊在芦花深处的一叶孤舟。正如宋君赐下的小院,何尝不是繁华汴京城中一叶孤独的小舟?从被众人相拥到无人问津,其后的寂寞,只有李煜自己能懂。明月升起,小楼上传来熟悉的笛声,这一切,显得亲切又遥远。

春的繁华和秋的寂寥,各有情韵,相互交织,便是李煜梦中的南国风光。他对这梦境的记忆如此清晰,分明是未入梦时就已在心中展开了回忆的画卷。或者是因为在无形无迹的秘密监视下,他不敢明言牵挂,只能借梦境怀念故国,谁能控制自己的梦境呢?又或者,他只是在现实回忆中陷落太深,以至于不知道自己是在梦里,还是在清醒的现实里。如庄周梦蝶,现实和梦乡纠葛缠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难辨难言。

李煜无法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以淡漠的口吻诉说江南春秋。每一艘画舫,每一簇飞絮,每一朵春花,每一片落叶,都是烙印在他心里的江南印象、故国回忆。词中虽不见他的身影,但有“闲梦远”三字领起,便知读者循着文字痕迹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他魂牵梦萦的风景。

几乎在同一时期,李煜还写过两首《望江南》。相比之下,《望江南》的情感更加浓烈,寥寥数语即可见从大喜到大悲的转变。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与《望江梅》两首均为梦中景致不同,《望江南》一写梦境,一写现实,梦以“恨”开头,现实以“泪”总领。梦中,他自然是又回江南,如旧时每次出行一样,龙车凤辇、侍者如云。追随者如众星拱月簇拥着年轻风流的国主,那时的李煜,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飞,他一日看尽南唐花月春风。

可是,现实中他的景况又如何呢?

入宋后,李煜曾给旧时宫女庆奴写信,信中称“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如此沉重的哀伤和悔恨,只怕秦淮河上往来不息的大小船只都载不动。“多少泪”,这是盼,盼早日心暖泪痕干,这是叹,叹伤心至死方休。不知经历过多少次长痛与短痛,他才终于绝望,明白自己对江南的思念根本无处亦无法消解,由此发出“肠断更无疑”的叹息。

思念总发生在想要忘却之时。他越想摆脱旧时回忆,江南风光就把他抓得越紧,他反手想留下一捧故国湿润的泥土,梦中熟悉的南国景色却陡然变作细沙,从指间迅速溜走。

梦是留不住的,断肠之痛却总如新伤。

被幽禁,被冷落,被遗忘,这样的现实让李煜备受煎熬。但现实的残酷远不止如此。入宋后,李煜在多首作品中忆及南国。无论是回忆中还是梦里,南国似乎从未改变,仍如鼎盛时期那样繁华,车如流水马如龙。

但事实上,南唐已经变了。

南唐境内的反抗已渐渐停歇,学子们开始参加宋朝的科举,李煜提倡修建的佛寺和教坊被大量削减——现实的南国,不再是李煜梦中的模样。对于他旧时的子民而言,“南唐”国号已不存在,李氏家族统治的四十年,成了一段短暂的历史,且会在时光流逝中泛黄、褪色,最终被大多数人遗忘。

或许,李煜是知道这些改变的,只不过,他已无法用双臂拥抱南国湿润的空气,只好把昔日见到的每一寸风景,留在梦里,留在回忆里。最后的南唐印象,在最后一位南唐国主的心里。他愿意与大多数人背道而驰,成为最后记着这个国家、这段历史的人。

剪不断的,不只是离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阅读李煜亡国后的诗词,很容易发现,他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或在珠帘后闲坐,或凭栏远眺,或夜挑灯花,或倾听残漏。在这些寂寞时刻,偶尔有风声雨声,偶尔有笙歌阵阵,总有一些因素,激荡起寂寞河流里的涟漪,不至于寂寞到绝望。

但这首《相见欢》不同,无论意象的选择,还是感情的抒发,都是沉默的、死寂的,让人无法确定这究竟是爆发的前奏,还是灭亡的预兆。

这一次,李煜仍是一个人。尽管他早知“独自莫凭栏”,却又忍不住饮鸩止渴,希望登高远眺的刹那,能暂时躲进对南唐的回忆里,忘掉冰冷残酷的现实。明月如钩,他独上西楼,踽踽登攀的身影,竟也有了些老迈的迹象。他虽无言,但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无人可与他共语。

天上的一弯明月同样孤单,洒下清冷的光辉,似乎在诉说寂寞。月光照在高墙上,地上留下浅浅墙影。高墙把院内院外分成两个世界,墙外是自由的天地,墙内是囚徒的牢笼。墙高难越,触不到一点自由,连清秋也被锁在院里,就像被困于其中的人一样。

人寂寞,月寂寞,梧桐也寂寞。想必院中树木当不只一种,但李煜唯独以梧桐入词,和它的寓意相关。古典诗文里,梧桐常被用来寄托离别或悼亡之情,尤其秋日落叶的梧桐,更是承载着千古忧思。温庭筠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写女子长夜不眠的相思苦,贺铸以“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悼念亡妻,李清照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倾诉国破家亡的恨事。

站在西楼俯瞰的李煜,也被秋日梧桐吸引,愁情骤起。

《相见欢》的上阕,缺月、梧桐、深院、清秋,渲染出凄凉意境,下阕“离愁”二字,直言所要表达的情愫。有些愁绪是可以抛却的,如唐代雍陶言“心中得胜暂抛愁,醉卧凉风拂簟秋”,如宋代刘子翚“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割断愁”,又如元代刘秉忠言“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去古今愁”。但李煜的离愁,却剪不断,理不清,萦绕于脑海,根植于心底。

李煜对离愁的表达,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女性化的性格。“剪不断,理还乱”六字,极易使人联想到古代女子做女红时把丝线错乱缠绕的情形,男子少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但李煜却准确地捕捉到了那种细腻的感觉。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幼时经历,让李煜性格中多了阴柔绵软,少了杀伐决断的阳刚气魄。

论起“长于妇人之手”的男子,《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必然名列其中。他和李煜一样,都具有偏于女性化的气质。贾宝玉对胭脂女红格外迷恋,他看到凤姐的陪嫁丫鬟平儿正在梳妆,便上前搭话。一番长篇大论虽嫌啰嗦,但可见他对脂粉黛钗的研究之深。

那市卖的胭脂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汗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

李煜词中对女子妆容的细致描摹也表现出这种倾向。此外,李煜对香料也非常挑剔,除了命匠人精制上好香料,还自制“帐中香”,在设置主香宫女,定时定点在宫中抛洒香粉香屑。

这两人都天真率性,向往自由,只不过,贾宝玉的女性化气质更像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因此他身上体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但李煜不同,这种气质对他性格的影响,除细腻、善感以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懦弱、犹豫和缺少血性,金陵城破前的荒唐一幕即是证明。

公元974年,是李煜登基的第十三个年头。在前十三年中一向沉醉于诗词歌舞的李煜,不得不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政治上。因为北宋的步步紧逼,他终于意识到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他继续派人向北宋纳贡,既是怀着一丝求和的希望,同时也是试图拖延北宋进攻的时间。在大臣的建议下,他下令囤积粮草、修建工事,仓惶备战。

为了鼓舞士气,李煜还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慷慨激昂地说,自己将与南唐共存亡,倘若城破,他会和族人****赴死,以身殉国。

同类推荐
  • 我不怕迷茫彷徨,只怕虚度这好时光

    我不怕迷茫彷徨,只怕虚度这好时光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只是需要训练自己去发现他们。用简单、热爱为标准来经营我们的日子,把任何一种生活都过成美好的样子。细细品尝生活,用心雕刻时光,那么你所度过的每一天都不算浪费。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新罗马帝国梦

    新罗马帝国梦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超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
  • 时间的爬虫

    时间的爬虫

    读赵晓梦的诗集,读出一点诗外之韵。赵晓梦,笔名梦大侠,现居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自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上百种报刊,入选多种选本,曾获鲁藜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2017首届中国当代十佳诗人奖、《西北军事文学》优秀诗人奖等多种荣誉奖项。赵晓梦喜欢写诗养神。诗人赵晓梦有更为重要的社会身份,办报纸,办一份全中国都点赞的《华西都市报》,他的职务是常务副总编。“常务”是什么意思,你懂的,一大堆编辑记者听他的指挥,成千上万的读者跟着他的眼睛看世界。办报纸在网络时代居然也办得风生水起,这种人应是知识界中的“实业家”。办报纸是他作为当代知识精英的“兼济天下”,写诗歌是他的“独善其身”。做事做得好,写诗写得好,这叫健全人生,雄健诗品。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热门推荐
  • 乱世迷城

    乱世迷城

    乱世称雄,这是一个纷乱得时代,群雄并起,且看林轩在纷乱中崛起,在绝望中觉醒,与死亡和杀戮并行,一步步踏上帝座,傲视群雄。
  • 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重生之后,北白懂得了爱不是一味的占有,不是什么都不说而光做事的,毕竟没有人整天喜欢猜猜猜,爱嘛!大胆说出来就好
  • 鸿人馆

    鸿人馆

    这些淸倌儿为你唱的是什么?他们爱笑,但都是些可怜人罢了。都说这秦楼楚馆最现实,只要有钱,千万人,吾往矣。却不知在我这鸿人馆,情才是最值钱的玩意儿。
  • 亘古剑尊

    亘古剑尊

    当轮回宿忆觉醒,当一切恩怨浮现,巨轮始动,万世恩怨都将尽数展现而出,是胜?是败?万古岁月都将随之而终结。遥望诸天,坐看万古风云事,一朝尽览!万世情仇,是非恩怨转成空,且看今昔!(PS:本来想叫无上剑尊的,但是被用了。这是一个剑仙的浩大世界,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 东京逢魔物语

    东京逢魔物语

    荒神的嗤笑回荡在山野之中,怪异于都市的阴影下滋生。人海中,非人的异类偶露狰狞的面容,未知的存在潜伏于意识之海的深渊。一条看不见的线分割了阴阳,只待逢魔时刻,便要择人而噬。
  • 惹我心

    惹我心

    校园里有无数的作业,还有无数个老师,早恋这事谁说的准?但是这不是一个教你们如何泡妞,而是让你看看,Ta的专心,还有Ta身边的那个人。
  • 风之国

    风之国

    在遥远的异界,光辉大陆曾有着灿烂的魔法文明,人类帝国在平定西部的黑暗势力之后,得到了数千年的和平,但是人类遗忘了那个可怕的预言魔法世界开始堕落黑暗将重新笼罩大地!
  • 庶女风华之凤临天下

    庶女风华之凤临天下

    前一世,姨娘教她温柔小意,教她隐忍为上,教她孝顺嫡母,教她尊敬主母,可是这一切却将她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她发誓,若有来世,所有欺负过她的人都要付出代价。上天垂怜,她重生到出嫁之前,这一世,她决定,不在温柔小意,不在懦弱无能,这一世,她要变得坚强勇敢,她要学会阴谋诡计,她要好好地活下去。这一世,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一世,看她如何步步高升,凤临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两汉刊误补遗

    两汉刊误补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人筑仙宫

    无人筑仙宫

    十星连珠,世界异变。这天起,大地翻涌膨胀,岛屿浮立天空,神秘石碑现世,七彩霞光飘飞。杜辰偶然进入太虚秘境后,来到浩瀚的仙侠世界。这里,众多皇朝古国林立,无数仙门宗派争霸。有飘立九天的圣女,众生仰慕;有威武神威的神子,屹立巅峰。大能争霸,仙术交锋,翻天覆地,斗转星移。……星域变,轮回动,黑暗将至。谁能筑仙宫,镇压乱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