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1900000019

第19章 汴京秋凉,不及幽居心凉(3)

这誓言看似慷慨凛然,掷地有声,但在赵匡胤听来,却像个笑话。《江南野史》记载,赵匡胤听侍从转述了这番话,哈哈大笑,笑罢高声道:“此措大儿语尔!徒有其口,必无其志。渠能如是,孙皓、叔宝不为降虏矣。”

“措大”是古人对落魄读书人的称呼,有蔑视意味。赵匡胤之所以这么说,分明是看不起李煜,认为他的殉国誓言不过是酸秀才的空话。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了解李煜的,他果然没有赴死的勇气。

可悲的是,南唐子民却不了解他们的君主。

国主要以身殉国,这让净德院的八十多位女尼甚为感动。净德院是李煜下令修建的,在内修行的女尼都曾是宫中女子。国事岌岌可危,她们纷纷表示,如果城破也将****,追随君王,不做亡国奴。李煜感念她们的拳拳爱国心,于是约定,金陵城破之日,宫中将举火为号,****殉国。

宋军攻破金陵外围工事以后,听着震天的杀声,李煜赴死的勇气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他只是下令焚书,然后带着亲信、族人,出城投降,以求苟活。可怜净德院的女尼,把焚书的火光当成****的信号,于是点燃了早就备下的柴草,在烈火中彰显出南唐子民的骨气。

关键时刻,李煜竟不及几个女子勇敢果断。

看穿李煜性格懦弱、缺乏决断的,不仅赵匡胤一人。李煜出城投降后,宋军主帅曹彬特意准许他回去收拾金银细软。手下谋士担心李煜回城后会自杀,到时恐无人能负此重责,但曹彬回答道:“煜素无断,今已降,必不能自引决,可亡虑也。”

若李煜有足够的血性和气概,或许早在登基之初,就不会写下谦卑的表章,以示讨好;或许他会努力联合江南诸国抗宋,未必能胜,但也未必会败,也可能就避免了兄弟分离、国破家亡的下场。然而,他舍不得夜夜笙歌的舒服生活,于是满足于苟安;他不敢赴死,就只能屈辱地活着。

南唐子民,并非都像他们的国主一样懦弱可欺。国破后,宋军在南唐土地上饮酒取乐,招来教坊乐师,命其奏乐。乐师感于亡国之痛,不肯屈从,最后被处死。宋人曾极曾有诗凭吊:

城破辕门宴赏频,伶伦执乐泪沾巾。

骈头就戮缘家国,愧死南归结绶人。

伶人尚知亡国恨,有以死报国的骨气。而身为君主的李煜,却选择了残喘度过余生,他心中怎能无愧?舍不得死,又活不自在,诸般过往缠绕心头,他理不清,剪不断,只被越缠越紧,最终不是死于窒息,就是发出一声绝望的呼号。李煜词中,“人生愁恨何能免”,“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其中哪一句,不是饱含血泪的呼号!

《相见欢》中的“离愁”二字,着实不足以表达他心里的全部滋味。夹杂其中的情绪太多,多到他自己也理不清数量;附着其上的分量太重,沉重到他日渐消瘦的身体已负担不起。酸甜苦辣咸,皆是人间滋味,分别品尝各有妙趣,但交杂在一起,别是一番滋味,让人苦不堪言。

潦倒催老年华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情境,已成如烟过往。李煜的汴京小院里,不见人踪只有风过。可见自然风物浑不似那般势利。早春时,春风又到汴京,吹开了北宋禁苑里的樱花,也不忘吹绿狭窄小院中的嫩草,本来沉睡的柳芽,也睁开惺忪睡眼,装饰枝梢,点染春意。

这一切仿佛发生在瞬间,春风神奇地令这个寂静得将要被人遗忘的院落也重新焕发出生机和希望。生命复苏,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吗?春色入眼,连绵不绝,令人心潮澎湃。

李煜低落的心情却没有因此振奋。从日出到日上中天,他都孤独地倚靠在栏杆旁,无人可以交谈,似乎也无话可说,姿势没有变化,甚至连紧锁的眉头也没有片刻舒展。他就像温柔春景中一尊不合时宜的石雕,木讷无趣。

但风还是吹进了他的心里,平静无波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汹涌。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他身在北宋,心却在南唐。

三国时,徐庶被曹操哄骗进曹营,一言不发,终其一生也没有为曹操献策。一则是因为他视刘备为主,誓死追随,二则是恼怒曹操派人模仿他的母亲的字迹来设计哄骗,累得徐母自尽身亡。一代名士,暮暮朝朝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悲而又可敬。

李煜的痛苦和无奈,比起徐庶更多几重。同样身陷敌手,徐庶是曹操器重的高士,因此才不择手段地请来;但李煜只是宋人的俘虏,败军之将尚不足以言勇,何况亡国之君。他当时在汴京的处境,由《十国春秋》中的一个故事可见边角。

宋太宗赵光义曾带李煜到藏书的崇文苑,他假意关切地道:“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策多卿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宋军攻入金陵前,李煜曾嘱咐保仪黄氏,一旦城破,就把宫中藏书付之一炬,可见他多不愿看到凝聚着心血的藏书落到敌人之手。宋太宗明知这段旧事,却偏偏提起,无异于以利刃戳刺对方心窝。但李煜除了叩首谢恩,不敢表达丝毫不悦。

祸从口出,这道理他懂,所以才千忍万忍,只求安稳度过余生。但情绪就像春雪融化、冬雨成冰一样,并不完全由人掌控。忍无可忍时,李煜的浓愁就赋作含怨带恨的诗词。但在宋君淫威的威慑下,他寄托在《虞美人》中的情感仍是含蓄的,隐晦的。

此时他的生活已大不如前,但仍偶尔有歌舞之娱,“笙歌未散尊罍在”可视为佐证。不过,另有学者认为“笙歌”句其实是李煜的回忆,他的痛苦无以言表,只有当思绪被春风牵引回南唐时,才能得到暂时解脱。依稀间,笙歌美酒、如玉佳人又出现在眼前。想起在金陵时,每逢冰雪消融的初春,他都会早早命人备下迎春的宴席。席间佳人笑靥如花,君臣文采风流,歌声、笑声、羯鼓声响成一片。盎然春意仿佛都变成了跳动的音符,为生命华章增色添彩。

现在,初春所代表的希望与勃勃生机不再是李煜生命的主旋律。他是生活里,只有“烛明香暗画楼深”的冰冷晦暗。

已经入夜,烛光闪烁不定,熏香即将燃尽。夜色深沉,一片寂静,现实的一切提醒着想要逃避的李煜:这里已不是南唐后宫。

据记载,“李后主宫中未尝点烛,每至夜则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可谓极尽奢华。除此以外,仅在李煜和小周后的寝殿里,焚香用具就多达几十种,香料也都是特制而成。其中的一种香料,取不同重量的丁香、檀香、麝香、甲香等,细细研成粉末,再以梨汁调匀,用文火烘干,经数道复杂工序才能完成。

如此还不够,人工香料不及自然中的花香清新,于是李煜令人在宫殿里广植花苗,甚至命花匠想方设法,在宫殿墙壁、柱子、房梁上也种满花卉,并将宫殿命名为“锦洞天”。

在充斥着各种香味的南唐后宫,李煜如醉如仙,恍然不知人间几何。然俱往昔,如今所居之地,不但没有“锦洞天”的一分奢华,他甚至窘迫到连日常开销也一度捉襟见肘。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李煜出城投降时,见到了宋军主帅曹彬。曹彬不仅对李煜待之以礼,还善意提醒他:“你到了汴京之后,俸禄并不多。我劝你还是回宫多带些金银,以备日后之需。不然等我下令封存了宫中府库,把金银财宝清点入册后,一丝一毫都不能妄动了。”后来,曹彬还派了士兵帮李煜搬运东西。但李煜正沉浸在亡国之痛里,他从曹彬话中捕捉到的信息,便是北宋皇帝不会杀他。魂不守舍中,他只是仓促潦草收拾,显然辜负了曹彬的一片苦心。

曹彬的预料果然应验。北宋朝廷所给的俸禄,无异于施舍,根本不够他的日常支出。不得已,习惯了奢侈生活的李煜只好几次三番上表,请求北宋皇帝多多关照。贵为帝王时,他必然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必须为五斗米折腰。但为了在这烛明香暗的画楼深处活得更舒服也更体面,他丢下尊严,如同一个卑微的乞丐。

这一刻,哪还见半分帝王的风发意气?生机勃勃的春日里,只见垂垂老矣的词人,两相对照,徒增伤感。

初春是美的,昂扬的,充满激情的,却被李煜赏出了凄凉况味,并非全是老之将至使然。唐代有文学家韩愈,在近花甲之年,还以两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把初春之美写得有滋有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年过五旬的韩愈,游兴不亚于少年,这与他当时的境况有很大关系。因平乱有功,韩愈被封为吏部侍郎,攀上了仕途顶峰,这才有“年少逐春心”。年不到四十岁的李煜,每日被国恨家仇折磨,忍受着屈辱与恐惧,其心情怎能与在人生坦途上行进的韩愈相比呢?他寻春无心情,甚至早生华发,都是愁绪所致。

李白有诗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杜甫也有“艰难困苦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名句,白居易在其诗作《叹发落》中也说:“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不只有岁月能将青丝化作白发,潦倒的生活和沉重的心事,依然催老年华。

不知何时,清霜残雪已染白李煜的鬓角。他本值壮年,但沈腰潘鬓,朝朝暮暮消磨无事。昔日风流帝王,今朝穷愁老态,真是世事翻转,人生无定。

从来心愿与身违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如果说李煜曾对自己的人生做过总结,那么,这首《浣溪沙》大概就是他的全部心曲了。天教心愿与身违的无奈,是对无常生命的啼血控诉。如转烛,似飘蓬,必是一段难以言说的身世。

“转烛”最早见于杜甫的古诗《佳人》,中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两句,道破世事艰辛。未曾识干戈的李煜曾在祖父膝下承欢、和父亲诗词唱和,与大周后携手种梅,与小周后画堂幽会。更多时候,他尽情展示出绝代风华,即使兵戎迫近,也不肯从偏安迷梦中醒来。然而,一朝烽火起,国门破,这个经历了半生浮华,被江南暖风湿雨哺育出的江南贵公子,就像杜甫笔下在战争中失去父兄的佳人,自此以后零落无依,才知人间苦难的滋味。

蓬草和蜡烛一样,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蓬叶形似柳叶,花色洁白,一旦过了生长季就会迅速枯萎,且与根部断开,遇风飞旋。亡国后被幽禁在汴京的李煜,根在江南,人在北地。他还不及飞蓬幸运,蓬草至少会待花开枯萎后才与根断绝,李煜却是壮年时就因战争迅速憔悴,就像一株正在花期的植物,受尽风雨摧残,又被连根拔起,移植到另一方土壤生存。

李煜的一生,从浮华到幻灭,从欢乐到悲伤,就如风中烛光,风中飘蓬,命不由他定,由风定。

无论做“转烛”,还是成“飘蓬”,都非李煜所愿。回忆过去的种种,惊觉他人生中竟无多少如意事。感怀身世之余,惆怅和苦闷达到极致,一句“天教心愿与身违”,把所有不如意归结为天公不作美,而这,不过是李煜的自我安慰,也是他的又一次逃避。

能令李煜埋怨命运不公的,幼子仲宣的早夭乃是其一。仲宣聪敏强记,三岁时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孝经》,这本是当时书生们准备科举考试所学的典籍,他小小年纪就已熟记,足见其天资聪慧。除此以外,他熟悉全部繁缛的宫廷礼仪,和大臣相见时应对有度。

按照宫内规矩,皇子出生后应该由专门的宫人照顾,但大周后爱子心切,一直把他留在身边,亲自教导。公元961年,大周后病重,不得以只好让仲宣住在别处。他在佛像前玩耍时,一只猫蹿上悬挂在宫殿墙顶的琉璃灯盏,灯坠地发出巨响,仲宣受到惊吓。几日后,他竟就此夭折,当时只有四岁。

大周后得知仲宣的死讯,病情加重,很快也辞世。

年轻时便遭遇丧子、丧妻之痛,这对生活一向平顺的李煜来说,是无法弥补的憾事,只能徒劳埋怨天公不作美。至于几年以后的亡国,更是李煜不愿见到的。

在登基之初,一闪念间,李煜也曾想过要当一个好皇帝。大臣张佖曾劝他要以汉文帝为榜样,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在这份奏章上,李煜批示:“朕必善初而思终,卿无今直而后佞。”然后,张佖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可惜他的治国热情一闪而逝,反而终日流连于诗词书画、歌舞音乐、美酒爱情。耿直的大臣纷纷劝谏,李煜最初尚能一笑而过;后来,内史舍人潘佑和户部侍郎李平劝得多了,话说得重了,又有奸人从中挑拨,李煜竟将潘、李二人先下狱后诛杀。

大将林仁肇为挽救南唐王朝,向李煜献策先发制人,由他带兵偷袭北宋。为了保护李煜,他甚至道:“若担心势不能敌,于国不利,可在我起兵之日,将我眷属拘捕下狱,然后再向宋朝廷上表,指控我窃兵叛乱。事成,国家或可受益;事败,我甘愿受杀身灭族之祸。”胆小怕事的李煜犹豫再三,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后来北宋使出反间计,李煜反而果断地毒杀了林仁肇。

另有《钓矶立谈》,记载着这样一桩事:

后主天性喜学问,尝命两省丞郎给谏、词掖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赐之对坐,与相剧谈,至夜分乃罢。其论国事,每以富民为务,好生戒杀,本其天性,承蹙国之后,群臣又皆寻常充位之人,议论率不如旨尝。一日叹曰:“周公、仲尼忽去人远,吾道芜骞,其谁与明?”乃著为《杂说》数千万言,曰:“特垂此空文,庶几百世之下,有以知吾心耳。

同类推荐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红楼梦寻:吕启祥论红楼梦

    红楼梦寻:吕启祥论红楼梦

    在红楼梦这个精神家园中寻觅、探索,可以不理会外部的喧闹,这里是平静而充实的,寻觅和探索没有止境,不一定形诸文字,缺诉诸心灵。红楼梦是这样一种作品,只要你莫失莫忘地将她带在身边,她将不离不弃地给你精神的滋养、心灵的抚慰。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王老哈姆莱特猝死,其叔父克劳狄斯继承王位并娶了他的母亲。哈姆莱特回国后,在父亲亡魂的指引下,逐步弄清了其叔父弑兄篡位的真相。他遵照亡魂嘱咐,决定为父报仇,而老谋深算的克劳狄斯却先发制人,设计圈套并对他下手了……
热门推荐
  • 谁说卖萌可耻

    谁说卖萌可耻

    原名《不离不弃我爱你》安小呆在认识谢宇轩之前的十八年里,不知道什么叫人心险恶、社会复杂,只会卖呆。在认识谢宇轩之后的人生里,依然不知道什么叫人心险恶、社会复杂,会卖呆。不过,好在除了卖呆之外,安小呆至少还学会了一项新技能,那就是——卖萌。安小呆:谁说卖萌可耻的,站出来,我萌给你看,哼。谢宇轩:傻瓜,你只要萌给我看就可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停雨停,我们一起走

    风停雨停,我们一起走

    在爱情面前,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显得不堪一击,不多说了,自己入坑吧
  • 荒武星辰

    荒武星辰

    一位少年横空出世,一剑便断这苍天!一位强者计划千年,只为成为万物主!二者相碰,就是一个传说!
  • 月季徽章之通灵猎心

    月季徽章之通灵猎心

    月季徽章是青春校园里荣耀和力量的象征,也是每个萌动的心儿最为憧憬和追逐的目标。为了获取这鲜艳夺目的徽章,稚嫩的心儿自是蠢蠢欲动,又掺进来执着于权威和真理的教授以及雄心勃发的校友英雄,每个人为之处心积虑,不择手段,以至于不惜铤而走险,最终误入歧途。冥冥之中,传宇邂逅一个跟月季女神相同模样的女生,坠入爱河,不料她是自己舅舅前女友的女儿燕妒,从而遭到反对,再后来得知燕妒患有先天性不治之症,二人的感情面临严峻考验,是真爱继续还是现实得逞,等待传宇的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朝县太爷

    明朝县太爷

    穿越到明朝,好不容易考上功名,当了县令,本想悠闲一生,却不成想自己竟还有另一个非常恐怖的身份...这可如何是好?天呢,原来我就是未来的皇帝。
  • 身边的怪奇事件

    身边的怪奇事件

    一本小说合集,全部原创,里面还有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你……想听吗?嘻嘻
  • 泰泉乡礼

    泰泉乡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陌上花开上

    陌上花开上

    本书《千汐缘》又名《陌上花开》讲述的是林府小姐林千鸢和齐府少爷齐墨汐从青梅竹马如何一步步走向恩断义绝······温润如玉的齐少爷为何性情突变?甜美可人的女主为何会爱上男二?风流倜傥的沈少爷究竟和云海阁有何关系?嚣张跋扈的王木槿的药材里到底有什么秘密?苏公与云归谷谷主的前世情仇究竟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