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9400000016

第16章

谭方怕忙起身打开屋门,只见一个老婆子领着个十来岁的男孩走进来。一见谭方,老婆子扑腾一下便跪下了。谭方连忙上前扶起颤魏魏的老婆子,定神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远方亲戚赵姨妈。

谭方扶着老婆子坐在炕上道:“姨妈,您老人家是长辈怎么给我磕头,我应该先给您请安才是。”说着,便给赵老婆子打了个千儿。

赵老婆子忙说:“别,别介,您是朝廷大官,怎能给我这穷老婆子行礼。”

赵老婆子拉着谭方的手,端祥了很久,用手摸了摸了谭方的脸,眼泪就下来了,“孩子,我是看着你长大的,如今你姨妈有难了,你可得救救我呀。”说着扑到谭方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谭方忙说:“您别哭,别哭,有话慢慢说。”

赵老婆子抹了一把眼泪说道:“我儿子王桥死了,撇下我和他媳妇,儿子不在了,我们可怎活呀!”说着又大哭起来。

赵老婆子家是正白旗京旗闲散,他男人是个马甲,前几年得病死了,儿子玉祥一直也没补上个缺,在京城整日游手好闪,家里没进项,就靠官府和亲戚接济几个钱,勉强度日。朝廷移驻京旗闲散到拉林时,玉祥被移驻到拉林,玉祥是哥儿一个,他走后,家里的额娘和媳妇、儿子没人照顾,第二年也索性一齐投靠了玉祥。这玉祥在京城就是个游手好闪,好吃懒做的主儿,到了拉林哪里会摆弄庄稼,人又懒,分给他的地只开垦了一小半儿,又疏于管理,没打多少粮食。当年靠安家银两还勉强度日,第二年遭了水灾后,庄稼颗粒未收,连口粮都吃完了。这玉祥整日借酒消愁,又与额娘赵老婆子和媳妇吵闹不休,一气之下就跑了,至今没下落。媳妇又急又气,病卧在床已一年多了。赵老婆子说:“如今一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差点儿没带着孙子上街要饭,可是咱旗人得要面子,饿死也不能去要饭哪,孩子,回京城跟皇上说说,救救我们这些穷旗人吧。”

谭方道:“您放心,我定会向皇上禀报的。”说着从怀里掏上一些碎银子递给赵老婆子:“这点儿银子,您先用着,回头我和你们旗的佐领说说,先借你家点粮食。”新老婆子千悬万谢地走了。

第二天,谭方和达哈苏又到其它几个旗去巡査,看到哪个旗都有不少荒芜的地亩,分给每家的地,连一半儿都未耕种完,有的是孤寡无助,有的是年老多病,就是那些身强力壮的也因为耕耘未谙,收成也不好。不少青壮年逃回京城,或者逃到其他地方,京旗闲散大多处境凄凉,怨声载道。

达哈苏整日不是吃酒取乐,就是上山打猎。开头几天还和谭方去各旗巡查,以后便推托身体不适,不去了。二人在拉林巡査一个多月,决定回京覆命。

临行的头天晚上,巴尔品在副都统衙门设宴为二人饯行。

席间,巴尔品道:“二位大人这几日想必已看到了京旗闲散之困境,有的孤寡老弱更是惨不忍睹,还愿二位大人回到京城如实禀报皇上,请求皇上再施恩泽。我替众京旗闲散先谢谢二位大人。”

谭方心里一热,眼里便有些潮湿道:“请副都统大人放心,事实俱在,如视而不见,不如实禀报,良心何在,既对不起皇上,也对不起这些同族弟兄。”

达哈苏哼哼哈哈地随声附和着,他面无表情,并不多言。

巴尔品道:“我们这里穷乡僻壤,没什么好招待二位大人,请见谅吧,我这里备了一些貂皮、人参之类的土产,请二位大人笑纳。”

潭方忙说道:“不可,不可,副都统大人,这里本就生计困若,又遭水灾,许多人家连口粮都不保,我们怎能收此贵重东西?于心何忍哪!副都统大人的心,下官领了,但这些礼物断不可接受。”

达哈苏见了这些厚礼,心中十分高兴,听谭方一说,立刻沉下脸来,瞪了谭方一眼。

巴尔品道:“谭大人一席话,说得老夫心里热乎乎的。二位大人不辞辛苦由京城赶来,为京旗闲散之困境呼吁奔走,临别时送点土产,也是情理之中,话又说回来,如若二位大人禀报后能使皇上开恩,给京旗闲散些恩典,比起给二位大人这点礼物,何足挂齿呢,因此,还是请二位大人收下这点心意吧。”

谭方听巴尔品这般一说,又见达哈苏已不悦,便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谢谢副统领大人。”

谭方临走那天,实在不忍再见到杨氏和两个侄子,便派人把谭荣叫到跟前,拉着谭荣的手,强忍泪水两眼直瞪瞪望着谭荣,许久不语,当着众人他不敢掉泪,只说道:“兄弟,多保重吧,有何难处设法托人捎个信给我。”

谭荣紧握谭方的手,含泪道:“哥,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面了。”

谭方心头一颤,他实在不忍再看谭荣,便猛地把手抽回了,说了一句:“好好照着孩子和弟妹。”便翻身上马而去。

谭方没走几步,只听得谭荣哭喊道:“哥!替我给阿玛磕个头,给额娘坟上磕几个头。”

刚从拉林回来的谭方和达哈苏来到军机处向军机大臣关录和御前大臣哈达哈复命。

谭方和达哈苏给关录和哈达哈行礼后,谭方便急不可耐地说道:“二位大人,下官此次前去拉林感触颇深,移驻京旗闲散一事是否妥当下官不敢妄说,但依下官亲历所见京旗闲散之窘境,心中实感不安。”于是便滔滔不绝地把他所见到的情形一一道来。

哈达哈和关录面无表情地听着,达哈苏不时讪笑地看一眼谭方。

最后谭方道:“依下官之见,应恳请皇上立即给拉林各旗闲散贴补些银两,再请拉林将军调拨些粮食以解其口粮不足之燃眉之急,否则,京旗闲散难以安心屯种,逃跑之人还会增多,况且,拉林京旗闲散之窘境若传到京城的闲散旗人耳中,使其有畏惧之感,恐对陆续移驻拉林有难处……”

“达哈苏,你以为如何。”关录没等谭方把话说完便说道。

达哈苏慢条斯理地说道:“下官与谭大人的感受略有不同,下官以为大多数京旗闲散能安居度日,极少数窘困之家也只是暂时之难,以后定会慢慢适应。倒是巴尔品管理能力有限确是令人担忧。”

谭方瞪着眼睛看着达哈苏道:“你、你、你说话要凭良心啊!”哈达哈不耐烦地说道:“好了,二位大人一路辛苦,还是早早歇息吧,你们退下吧。”

养心殿内,乾隆帝刚刚睡了一个午觉,太监服侍地洗了把脸,顿觉精神抖擞起来。三十六岁的乾隆,这些日子看奏章常常到深夜,他的脸有些发黄,他那棱角分明的瘦长脸显得坚毅而沉稳,那双细长的眼睛目光深邃而锐利。

一个太监进来奏报:“皇上,哈达哈大人,关录大人求见。”

乾隆道:“让他们进来吧。”

哈达哈和关录走进养心殿,磕头行礼,乾隆道:“二位爱卿起来吧。”

关录道:“皇上,两位去拉林的章京已回京,我和哈达哈大人已向二人问询过,二人所言拉林京旗闲散大多都能安心度日,少数孤寡老弱略有困难,经调理也已安置,并非巴尔品所言那么严重,即使有些困境和逃跑之举也是巴尔品管理不善所致。”

哈达哈道:“皇上,臣还带来两封密信,一封是拉林协领塞昌河的,一封骁骑校索力的。二人均认为,皇上移驻京旗闲散不仅是对京旗闲散的恩典,而且是治国安邦之大计,是深得人心的。暂时之窘况克服后必能安居度日,以为巴尔品之言实乃夸大其词、耸人听闻,二人乃为其下属,虽有不满,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幸而皇上派章京前去巡查,才得以澄清事实。塞昌河还说,巴尔品管理不善,难推其责。”

太监从哈达哈手中接过塞昌河和达哈苏的信,交给乾隆帝。乾隆看着看着,脸便越来越沉,索性把信往龙案上一扔,说道:“传旨:拉林副都统巴尔品管辖京旗闲散不力,屡次生事,前不久擅自给不安分之徒假期回京城滋事,此后又有多人逃走,今又言京旗闲散处境窘迫且喋喋不休,望朕体恤,再裁拨银两。经查,巴尔品之词纯系夸大其词,别有用心,着将巴尔品撤职查办,交部查处。”

乾隆向关录和哈达哈问道:“你二人以为,让谁接替巴尔品为好?”额图浑忙道:“臣以为拉林协领塞昌河一向忠心耿耿,赞同京旗闲散移驻拉林,在拉林办理旗务公正稳重,且熟悉拉林当地情况,若接替巴尔品之职,想必能稳定拉林局势。”

乾隆想了一下道:“那就依你,着拉林协领塞昌河为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你就传旨吧。”

巴尔品卸任离开拉林那天下着大雪,巴尔品身穿黑色棉袍,头带瓜皮小帽,他面容憔悴,愁眉不展,送行的人稀稀拉拉,只有平时与巴尔品关系不错的几个旗的佐领,索力也在其中。

一个佐领忿忿不平道:“皇上如此对待巴尔品大人实在不公平。”巴尔品苦笑道:“实际上很公平,因为我犯了官场的大忌,说了实话,自然要遭此厄运。历朝历代,哪个说了实话的人好下场?我乃一介武夫,天生耿直,恐难改变了,诸位要吸取老夫之教训,若实在不愿说假话,也不要轻易说实话。”

索力上前给巴尔品打了个千,假惺惺地忿然道:“下官愿写血书给皇上,以证明大人之言是实话。”

巴尔品苦笑道:“如今就是用人脑子写也没用了,谢谢你的好意,索力呀,你的事我恐怕帮不了忙了,你好自为之吧。”说罢对众人拱了拱手道:“诸位请回吧,老夫就此告辞了。”

巴尔品跨上马,又遥望了一会儿拉林大街,又抬头望了望天空,叹道:“三年前是大雪迎我来,三年后又是大雪送我归,雪呀,只有你才知我的清白。”

今年山上贼冷,西北风嚎叫着卷着雪花,把山上搅得天昏地暗,白蒙蒙的一片,十多个东倒西歪的窝棚,七零八落地散落在山上,在风雪的包围中,缩头缩脚地哆嗦着。偶尔有个绺子跑出来,哆哆嗦嗦地撒泡尿,又赶快怪叫着跑回窝棚。

在一间大窝棚里,大当家“下山虎”刘顺儿,坐在虎皮大椅子上,他留着大胡子,跟在拉林小铁匠铺的完全是两个人。多年来,他只有回到小铁匠铺时才刮胡子。他把辩子绕在脖子上,头上扣一顶八块瓦的帽子,耳朵上戴着黑缎子面耳护子,耳护子周围有一层毛茸茸的兔毛。

他身穿黑缎面的棉袍,腰间系着一个黑腰带,棉袍的一角撩平掖在腰带上,脚穿軏鞴鞋,蓝色的腿带在棉裤腿上捆得整整齐齐,脸色阴沉,两眼直瞪瞪地望着对面烧得很旺的炭火盆。他很烦躁,今年的进项太少了,早就该“拉片子”“猫冬”了(拉片子即匪内部分赃,每年秋后拉片子猫冬。胡子冬季“歌业”称“猫冬”),可是没什么给绺子们分的。刘顺儿是义匪,侠盗,他打富济贫,杀贪官污吏,杀坏人孬种,从不欺压穷苦百姓,到任何地方,只要能弄到钱粮,除供应弟兄们伙食外,留一些“人份”,年底分给弟兄们回家过年,来年再来相聚,剩下的全部分给穷人。可今年拉林阿勒楚喀及吉林一带闹水灾,当地百姓没吃没喝,尤其是那些流落到此地流民更是可怜。刘顺儿把今年“砸窑”(打劫大户人家)所得钱粮都分给他们了,眼瞅到了年底,却没什么可分给弟兄们的钱了。

“翻垛的”永智(翻垛的一绺子里的军师)推门进来。永智三十多岁,瘦高个儿,水蛇腰,尖嘴猴腮的小脸上,一双小眼平时总是眯逢着,说起话却忽闪忽闪地闪亮光。他平日沉默寡言,好像老是在琢磨事儿。他小时家境富裕,读了几年私塾,不幸父母早亡,后来便干起了算命先生的行当。一次刘顺儿“砸窑”,永智便当了一回“拉线的”(为胡子当向导的人)。由于他精明,敏捷,很得刘顺儿赏识,便吸收他上山当了“翻垛的”。永智不仅精明,还懂天文地理,会算生辰八字,刘顺儿每次行动前,都由他指出吉凶祸福。

永智走到刘顺儿身边道:“大当家的,刚才‘插千’的崽子来报,说是拉林有十几个官兵去双城堡催收赋银和几十家铺店课银,明日一早回拉林。咱们去‘卡梁子’,弄点银两给弟兄们回家过年。”

刘顺儿想了一下道:“把二当家的叫来,咱们商量商量。”

一会儿功夫,永智便和二当家的谭刚走进来。谭刚身穿黑皮长袍,外罩彩缎马褂,他又黑又瘦,显得脸的棱角更加分明,透着一股匪气,那目光的深处却有一种难以察觉的深深的忧郁。

刘顺儿见谭刚进屋,便客气地说道:“谭爷,快坐,快坐。”接着便把永智说的事跟谭刚说了。

谭刚道:“这是在拉林呀,你不是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吗?咱们一去要是被官兵认出,不就麻烦了。”

刘顺儿道:“我昨晚梦见了大水,有道是水送金银,这次打劫一定能成,永智,你去把‘搬舵先生’叫来,拜拜达摩老祖,再占卜占卜。”

什么是达摩老祖,胡子怎么会信奉达摩老祖呢,说起来话长。

哪个行当都有各自信奉的祖师爷,木匠信奉鲁班,茶商信奉陆羽,屠宰行信奉张飞,酿酒行信奉杜康,而匪行信奉的“达摩老祖”,全称是“达摩波罗尊者”,是六世纪印度达罗毗荼国建志外罗城人,其父乃该国大臣,“达摩”是“护法”之意。达摩自幼崇敬佛法,少年时便私自离家到数百里外的寺院出家为僧。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载,当时佛教衰微,国王信奉外道,招来一外道着名论师与寺中僧众辩论,并宣称如外道论师获胜,将禁止佛教流行。僧众害怕失利,无一人敢登坛斗法。危难之际,达摩波罗挺身护法,口若悬河,舌如利剑,一举获胜。那外道论师竟也被达摩的风范打动,板依了佛教。达摩自此也就成了印度佛教十大论师之首。达摩后来到中国传教,并奉为中国佛教禅宗之初祖。

可是达摩怎么会被土匪奉为祖师爷呢?原来这里有一个传说。

相传康熙甲寅十三年(公元1674),西鲁国王命大将彭龙天举兵直捣中原,地方官兵纷纷败退,他们一路浩浩荡荡,杀奔潼关而来。潼关守将刘景、黄忠泉率清兵迎敌,结果大败。于是连夜上表告急。康熙钦派郭延辉到潼关援救。可是数十万兵马又屡遭败北,当时朝中又无能将,于是是康熙帝就出示榜文,颁行天下。

榜文说:“……不论军民人等,僧道女将,山林豪杰,草泽英雄,如能退得敌兵者,赏万金,封万户侯……”

当时,在福建圃龙县九莲山少林寺的僧人素以击技善战而闻名于世,他们有一百二十八人,听说此事,便揭下榜文,然后背着行李带着棍棒和地方官一块来到京城见皇上。

皇上一看,这些人个个猛壮,英武,心下欢喜,就都任命了官职,并问道:“你们需要多少兵马?”

“不需一兵一卒。”

“果真如此?”

“一言为定,但需多发粮草,并要派杜龙、苏洪为先锋。”

“还有何求?”

“出师之日,要兴师祭旗……”

康熙一听,拈须大喜,立刻照办,并命郑君达督粮策应,钦赐印信和宝剑,剑上刻有“家后日出”四个字。兴师祭旗时,康熙亲赐御酒三杯,文武百官送至十里亭外,一百二十八僧一路旌旗招展,出征潼关。

经数日苦征,来到潼关,几战大捷,斩了大将彭龙天,杀得西鲁兵尸满山川。西鲁王一看,急驾来到前线请和,愿年年进贡朝拜。

僧军出征不满三个月,不损一人一马,不折一矢一器,回师凯旋,满朝文武,到十里长亭迎接。

僧人回朝见主,康熙如约封赏,而僧众因身入佛门,四大皆空,请准放归山林,以游历山川得修正果。皇上准奏,于是大赐筵席,赏金银绢帛无数,并赐袈裟一套,御书“圣泽无疆”匾额一方。满朝文武送众僧出京。

此事不久,朝中有个叫张建秋和陈文耀的,两个人心怀叛志,看众僧已离去,就时时对康熙说:“皇上,官兵数万都不能征服西鲁,少林僧一百二十八人能轻易征服,如果他们一旦和朝廷不一心时,岂不难以制服?”

康熙沉思不语。

二臣又说:“况这些僧人又和郑君达有八拜之交,应该……”

“怎么样?”

“防其共同谋反,这是国家存在的最大隐患。”

康熙道:“好在他们也是有功之人,如公开剿灭,太叫世人看透朕等用心,朕便会失去民众。”

同类推荐
  • 三嫂子上山

    三嫂子上山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新派古风历史悬疑小说(全8册)

    新派古风历史悬疑小说(全8册)

    本套装共8册,分别为《大唐辟邪司》三部曲、《兰亭序杀局》系列、《花雨枪》、《锦衣行:秉刀夜游》。
  • 小椴武侠合集(全17册)

    小椴武侠合集(全17册)

    “金古黄梁温”后武侠小说代表作!请从绝处读侠气,能醉天涯万里人!大陆新武侠开山宗师!小椴作品从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创刊号起开始发表!温瑞安:“小椴是一位真正的宗师,可以自立为‘椴派’。”套装含作品:《杯雪(共6册)》《洛阳女儿行(共6册)》《长安古意》《开唐·教坊》《弓箫缘·石榴记》《魔瞳》《刺(含短篇)》豆瓣8.8分!“网络文学20年十大武侠作品”中《杯雪》被评第一!翻开本书,回到武侠最初的热血!请从绝处读一番英雄豪气!
  • 失踪者

    失踪者

    每一个在异乡漂泊的人,都要读一读《失踪者》,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卡夫卡用一个卓别林式的喜剧故事,再次出色塑造了一位被社会放逐的主人公,揭示了永恒的人生困境。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未完遗作,“孤独三部曲”之一。读客经典文库《失踪者》六大必入理由:1.以1983年校勘本为底本,还原删减内容和未完残稿,真实呈现卡夫卡作品原貌! 2.收录中国台北艺术节总监耿一伟专业导读! 3.收录托马斯·曼之子克劳斯·曼前言!4.收录校勘本编者纽斯特·席伦迈编后记!5.收录卡夫卡好友马克斯·布罗德后记!收录卡夫卡年表及珍贵照片!《失踪者》是卡夫卡进入创作旺盛期后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像黑白纪录片的镜头,冷静又忠实地表现着那些真实而又久远的故事。主人公卡尔是个善良又普通的青年,出生在布拉格一个富有家庭,十六岁时被家中女仆引诱致其怀孕,被父亲逐去了美国。在美国,舅舅帮助卡尔进入上流社会,但在那个资本尤为狂乱的年代,卡尔经历种种窘境,人生每况愈下……
  •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2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2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尽可能完备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创作的全部中篇小说,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式地描绘了时代的全景。
热门推荐
  • 瞳光·幻梦之歌

    瞳光·幻梦之歌

    《瞳光幻梦之歌》承接麻瓜小魔女5“瞳光·梦境仙踪”的故事发展脉络,仍然紧紧围绕着面对人生的残缺这一主题——“生命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是生理上的就是心理上的,唯一不同的是你要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样的缺陷。”展开接续的故事。苏浅浅一行人到达了溺天神殿,与帝妃?莉塔展开激战,夺取虹亘中天魔法圣衣。然而,却在莉塔落败之后收获了莉塔赠予的梦境。在这个梦境中,他们知道,原来这一切的背后,竟然有一个未曾想到的凄美故事……
  • 释罪轮回

    释罪轮回

    光鲜亮丽之下,隐藏的也许是不可透光的秘密。委婉谦卑之后,酝酿的可能是报复与阴谋。但当这些黑暗的想法成为现实,不会有人逃脱的了制裁,无一例外。
  • 花开那年,我们相爱

    花开那年,我们相爱

    这是一个关于70后的成长故事,这是那个时代的纯真爱情的坚守。与爱情一起成长,所以我们获得了不会追悔青春。
  • 隆平集

    隆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叔,别拿我当小孩

    大叔,别拿我当小孩

    大叔当“老大”不是这么当的,看看萝莉是怎么指导大叔混黑社会!
  • 高手求败

    高手求败

    他在《传说》没有成立职业联盟时,便已经是一个传说!一个被无数玩家所怀念的人,三年后却寄身于一家“五星级网苑”,人称陆老板。陆茗,曾经创造过一段神话的男人,并且拥有着三年谜一般生活的男人。离开了那座神秘岛屿,重新回归都市怀抱,他只想好好玩游戏,来弥补三年来的痛苦,因此,也创造出了“一念殷红”,好来思念过去的那一抹殷红。由于种种原因,陆茗得到了一个可以吸收怪物能力并且能吸附在装备上的七彩盒,然后再加上自身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神级操作水平,于是,新的传说开始了……PS:心未死,人未败,心若死,人必败!
  • 娇妻,我宠你!

    娇妻,我宠你!

    本宝就是个小彭友,嘿嘿嘿~唯一无助地走在大路上,看着马路上的车流,两眼空洞,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为什么?为什么?我为什么……“刺啦!”唯一被撞到在地。“少爷,撞…撞人了!”“麻烦!我10:30还有个会议,还有12分钟!”应声的人皱了皱眉。“可…可是她怎么办?”“带上车,会议完上医院!”“是!”3小时候后。“我这是在哪?”唯一揉了揉头。“小姐,你醒了?”一位穿着护士服的女孩走了进来。这是医院?怎么看着像酒店?唯一心里疑惑。
  • 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

    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

    生命是一团欲望。W教授悄然克隆出了另一个W教授。W教授之所以要克隆到自己的头上,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先前那整整100次的克隆都绝对是成功的,所克隆出来的各式各样的人也无一不跟基因的提供者惟妙惟肖,但对于克隆人与本人究竟惟妙惟肖到什么样的程度。
  • 主宰剑域

    主宰剑域

    八百年前,玉虚大陆,天玄剑宗,年仅十八岁的杨天以无上天姿证道成帝,却不知天道无情,降下紫色雷霆,以冰冷的天雷将之无情轰灭,最终陨落天劫之下,世人无不可惜。而八百年后,玉虚大陆,一个少年的诞世,使本来风雨欲来的大陆更加血雨腥风,看这少年是如何走上强者之路,书写一段传奇故事。
  •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记述了晚清著名佛学家杨仁山的一生。杨仁山生长在一个进士家庭,在战争中度过青春岁月,战后跟随曾国藩参与南京城的修复建设,壮年随曾纪泽、刘芝田两度出使英法,回国后辞官不受而投身中国佛教复兴事业,一生融刻经、弘法、取经、教学、研究于一体,培养了谭嗣同、桂伯华、梅光羲、李证罡、欧阳渐等一大批门下弟子。该书揭示了杨仁山投身佛学的心路历程,阐述了杨仁山为佛教复兴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了杨仁山从出生到去世75年中晚清风云变幻历史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