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61400000004

第4章 3 人活着,要懂得学着做人,而不是活着做人

人活着,要懂得学着做人,而不是活着做人。要把学习作为做人的第一要务。众所周知,人是万物之灵,人类有许多与其他动物不同和特别的地方。如人有人性、有尊严,人都是一个道德主体,既有道德、人格,又有心,而且心有四端,即人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还有良知、良能,等等。如人没有人性,没有尊严,没有道德、人格,没有心之四端,没有良知、良能,则非人也。在这些特别之处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人有理智,而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并能在不断的学习中修炼自身,自由地进行思考和选择。因此,做人少不了学习和修养,每个社会都应该重视教育,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身的修养。只有做人的内在修炼到位了,外在成就才能稳固和发展。为此,人要学着做人,而不是活着做人。但是,要做到学着做人,首先要明白,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向善、人不学难穷理、人不学难选择的道理。

所谓“人不学不知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个社会都有共同的生活准则和法律法规,要靠学习来了解掌握,如果不学,就会不知道,也不会融入社会,更难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意志。二是,人不学就难以走上做人的正道。因为,人活在世上都有一股气,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精气神”,但要使之浩然,成为浩然正气,就要靠教养和修养,也就是要靠教育,靠学习,靠自身的修炼。故而,有孟子“修身必先养浩然正气”之说。同样,人活在世上也要靠正气循仁道而行,但要走上仁道,坚持走道德之路,也要靠教育,靠学习。

所谓“人不学不向善”,就是人不学就会缺乏教育和修养,人性向善就难以实现。因“善”是道德的核心,人心向善是主流,但人不接受教育,不加强学习,就无法将人内心向善的力量表现出来。因为,人常常要受到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如果整个社会形势不好,风气不正,那么人的行为就会出现偏差,也就容易误入歧途,甚至与恶相交。所以,人要成长为好人、正人和完全的人,既要靠长辈照顾,靠老师的教导提携,更要靠自身的学习,使自己常能听到善的语言,看到善的行为,感受到真诚的温暖,并也能使自己真诚向善,坚持行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德行和品行。

所谓“人不学难穷理”,穷理就是“格物穷理”,出自我国南宋时期理学大师朱熹的理学要义。其大意是,要认知物质世界存在的各种事物,就要探讨和掌握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发展规律。那么要做到格物穷理,最主要的手段还是要靠学习,靠研究。否则,人要认识事物,掌握客观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那是不可能的。

所谓“人不学难选择”,就是人不学习就难以择善而处。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面临许多选择,有的选择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你出生的地方和家庭就无法选择,但有些选择还是有自主性的。如你面对的一些事和一些人,如何去对待,如何去相处,自己就可以去思量、判断和选择;如高考以后,考生可根据自己考试的情况自主选择报考学校志愿,未能录取的考生也可自主选择复读或就业。但是,无论做何种选择都要做到择善而处,努力做到“四择五勿”。“四择”就是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事而从;“五勿”就是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地,勿展无益身心之书。应该讲,这是做人,尤其是做个好人的基本功。但这个基本功的修炼,还是要靠学习,靠教育。

除此,人还需要明白,人出生以后,就进入了三个大环境,一是家庭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三是自然环境。身处其中很自然地就要在这三大环境中得到熏陶,得到教育和磨炼。因此,人接受教育,学习做人的途径,不单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还有大自然对人的教育和影响。现在有一种提法,叫作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和网络,这是十分正确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人、自然人,也包括在校学生。人在社会上、在自然中势必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和磨砺。当今,一个孩子进入学校接受的是正面教育,但出了家门回到家中,父母就成了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甚大。前些日子,在电视中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某地有一个三代同堂、幸福美满的家庭,家中有一个非常聪明漂亮的女孩,正在上小学,是全家的掌上明珠。有一天,女孩放学回家看见妈妈做了一锅香喷喷的鸡汤,很想吃,但听妈妈讲,这是给住院养病的奶奶做的,要送到医院去。小女孩一听,也要随妈妈一起给奶奶送鸡汤。为了走捷径,妈妈带着小女孩从高速公路中间的栏杆上翻了过去。第二天,小女孩放学回家,见妈妈不在家,便猜想妈妈又去给奶奶送饭了。于是,她重复昨天的动作,翻越高速公路中间的栏杆去医院,殊不知刚翻过去,就被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撞倒,当场毙命。当她妈妈惊闻噩耗,痛不欲生,抱着已僵硬的小女孩大声哭叫:“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不应带你去翻栏杆!”由于伤心过度,突然精神分裂。住院的奶奶听到消息后,一口气没上来,竟撒手人寰。孩子的爷爷和爸爸整日以泪洗面,原本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由此变得痛苦不堪。从这件事看,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十分直接和明显。如果父母不务正业,又吃喝嫖赌抽,对孩子的影响就可想而知,再到街上碰到一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彼此之间有些来往,加上受网络上打打杀杀、你亲我爱等不干不净内容的耳濡目染,学校教育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就很可能被大打折扣。因此,人自小不仅都要受学校教育,而且还要通过加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会做人的道理和本领,提高抵制歪风邪气的能力。除此,人还应该在大自然中学习,即受惠于大自然,也受教于大自然。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有机会亲近大自然,还时不时地被组织派到农村帮农民干农活,如犁地、送肥、耙磨、插秧、除草、收割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首要的是要学做人的道理。这是一门大学问,是从古到今由千千万万人在人生经历中探寻和积累的智慧总结。这些做人的智慧,其中有些已被提炼成人生格言和警句。这些名言和警句既透着做人的道理,也透着人生的哲理;既启人心智,又端人心性;既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既是引领人做人做事的指路标、导向仪,同时也是判别和规范人行为的试金石,尤其是在人迷茫之时,还可成为救人于倒悬的灯塔。学做人的道理应从人生格言和警句学起,同时要注意了解历史,以史为鉴,从中吸取丰富的人生智慧、经验和教训。

那么,人应该如何学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就有比较系统的论述,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圣则吾不能,我学而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有教无类。”等。孔子还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其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进一步阐述了学习对做人的极端重要性,并阐明了如何学习的方法。

孟子作为古代的另一位伟大教育家,他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相传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他在治学上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作为学者,首先,应该充分调动用来思考问题的器官“心”的作用,只有不断地用“心”思考学习,才能够有收获并将人的善性极大地显现出来。同时,他认为,仅仅用“心”还不够,还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不二,决不能一边学习,一边以为鸿鹄将至,这样是绝对学不好的。孟子还认为学习时要切忌“一曝十寒”,切忌“半途而废”,切忌“急躁冒进”,切忌“拔苗助长”,“只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做到温故而知新,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三国时的蜀国宰相诸葛亮,对人应该怎样学习也有深刻的阐述。在他的《戒子训》中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大意是学习的意志要坚定,学习的方向要明确,学习的精神要刻苦,这样才能通过学习获得真知,使人们的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增长,发扬光大。如果一个人以纵欲放荡、消极怠慢、烦躁不安、草率应付的态度对待学习,人的精神和才情就会随时日流逝而消磨殆尽,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一般衰竭下去,而不能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固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戒子训》是诸葛亮在54岁时写给儿子诸葛澹的,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他以强烈委婉的语气表达了对儿子以及后人们冶学的教诲和期望,着实值得深思,并从中获益。

战国荀子在他所写的《劝学篇》中也用“学无止境”之语谆谆教诲后人要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唐代韩愈在他的《劝学解》中也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说法。伊斯兰教先知有一句圣训说“知识远在中国,也要前往求之”,也阐释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劝告人们树立对学习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

现代人对人应该怎样学习也有一些新的见解,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俄国大文学家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哲学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英国谚语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我国的《宋诗纪要》中也说“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还说“书里自有黄金屋,书里自有颜如玉”。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是一位酷爱学习、善于在书里淘金的人。美国公众大都认为她有过人的实力。她之所以有过人的实力,是来自于她立体化的思考方式,她的立体思维又来源于她长期特别的读书方式。希拉里在10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从哲学经典的柏拉图到现代哲学经典的克尔凯郭尔等人的大量书籍。她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运用哲学经典里的内容,进行对话和交流。希拉里在小学时,每读完一本书,一定会展开讨论。这是一种积极的读书方式。这种经常的讨论,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具备了两种能力,一个是倾听能力,另一个是表达能力。世界上著名的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所以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原因诸多,但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把读书作为一个习惯来培养。他从19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晚年。他小时候每天晚上都坐在一盏大号煤油灯下读书,直到离世。他不仅自己有这样的读书习惯,而且对孩子也培养他们有这样的学习习惯。每天晚上,他和夫人及孩子无一例外地都坐在由他设计的连桌灯下共同读书。因为,他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人不是由于决心才有毅力,应该是由于习惯而有毅力”。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学习史、阅读史。只有认真学习、学会阅读,才能最有效地培养人的精神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又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教育好孩子的目的,就在于性格的培养。

读书固然很重要,但“书中得来终觉浅,要想学好必躬行”,读书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在实践中加强学习更为重要。因为实践出真知,只有把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向有丰富实践的人学习,学习才能得以升华并取得最佳效果。正如哲人爱默生所说:“书籍里的道理是高贵的,老一辈的学者汲取了它,并在周围的世界中进行推敲,然后在心里把它重新整理好,再陈述出来。它进入到他心里的过程是人生,从里面出来的却是真理;进去的时候是短暂的动作,出来的却是不朽的思想;进去的是琐事,出来的却是诗歌;他过去是死的事实,而现在则成了活的思想;它既可以守,又可以攻;一会儿忍耐,一会儿飞翔,一会儿又给人以灵感。”

同类推荐
  • 勇往“职”前Ⅰ:谁的成长不纠结

    勇往“职”前Ⅰ:谁的成长不纠结

    在职场,每个人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自我管理和成长”。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接下来才能稳稳当当的管理好一个团队,最终到达管理好一个公司的高度。作者凭借深厚的“性格类型咨询”的研究基础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多年经验,首创了这一套最适用于中国职场人的心理学测评方法——性格“四分法”。让读者明晰自己和他人的个性,轻松与人相处。本书资料翔实,借鉴了英国心理学会(BPS)的权威数据,对中国职场人各个阶段可能遭遇的职场问题一一剖析,并为这些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最实用也最贴心的职场心理学手册。
  • 行动:行动助你实现梦想

    行动:行动助你实现梦想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心动更要行动》、《行动布局决定人生格局》、《行动决定成败》、《果断行动,时间无价》、《抓住机遇,切实行动》、《把行动变成习惯》、《在行动中实现人生飞跃》、《快意放飞自己的人生》。
  • 感恩工作为了谁

    感恩工作为了谁

    职场中不懂感恩便无法感受工作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懂得感恩,我们才会在它的召唤下坚守岗位,热诚奉献,精益求精,积极学习,努力进取。
  • 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 不能晋升的八种员工

    不能晋升的八种员工

    本书分析了牧区经济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牧区经济的宏观结构及变化,牧区经济资源的综合开发等。
热门推荐
  • 逆算神机

    逆算神机

    评论相关任人世繁华千万年,自以为独作主,且不知隐世处,暗藏拨弄手。千里迢迢从小县城来到大城市的找不大工作的只能干临时工的两个青年,过着辛苦奋斗苦逼,又非常幸运的生活。其实我们每一个都不简单,只要我们认真的盘算,任何难事还不在你手?其实两个看似最卑微的青年远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他们拥有着最神秘的身份,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改变自身乃至世界命运的使命……
  • 王爷盛宠:废柴要逆天

    王爷盛宠:废柴要逆天

    她是顶尖杀手,一朝穿越,成了懦弱废材小姐。没关系,契约神秘王爷,废材不小心逆了个天,神器在手,圣兽也有,各个大陆随她横着走!只是,契约的神秘王爷成了挡路狗!“呦!这大半夜的,要去哪?”某爷斜靠在门框,轻巧的堵住她所有的退路。“嘿嘿,这个…那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思你甚切,便想出来找找你”某女捂着老腰赔笑道。“可为夫就去了个茅厕。”“矮油,不要在意那么多嘛!爷,今晚月色不错,我们不如……诶!喂喂喂!放我下来!”某爷把她扛在肩上邪魅一笑:“月色确实不错,良辰美景更不能辜负,不如我们炕上看月亮吧!”〖致力于撩媳妇的傅九爷已上线,确定不来加个好友嘛!〗
  • 娘娘今天没揍人

    娘娘今天没揍人

    【不是1v1,没有双洁!!!女主可能会恶毒白莲,请谨慎入!!】天下的人谁不知道监国大人和他的几个儿子极其宠爱养女潘清清,恨不得把星星月亮都给她偏偏她又长得祸国殃民,恰巧又入了宫,皇上也十分宠爱她于是乎她越来越嚣张“爹,我喜欢那座青楼。”潘清清撒娇道“买买买。”唐监国摩拳擦掌,难得宝贝女儿求他“哥哥,那女的好丑。”潘清清皱眉“把她拖走,别脏了宝贝的眼。”唐公子微笑。“陛下,柔妃的名字与臣妾好像。”潘清清噘嘴“给柔妃改名”皇上宠溺道
  • 在重庆的日子

    在重庆的日子

    一个从外地通过中考被迫离开父母来到重庆的女孩,在新的城市里会遇到怎样的奇遇?亲情,友情,是什么迷惑了女孩的双眼?因为与他们的相遇与认识,导致了她要忍受他人的嘲笑,妒忌,猜疑,在这,她又能否安静平常地过完三年,还是,,,这是一个女孩的经历,可是谁又能料到最后的结果呢?是冷漠如冰,拒人千里的他?还是阳光帅气的他?是可爱吃货的他?还是酷爱舞蹈,十分腼腆的他?还是腹黑如狐的他?还是他……是谁乱了她平静的生活?或者说是谁乱了他们的生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当真。慢热。
  • 诗经殷谋

    诗经殷谋

    西周全景式历史爱情小说,以《诗经》为主格调、历史为纵线、人物为纬线,精心描绘三千年前那段荡气回肠、不会认知的隐秘故事。
  • 群魔之殇

    群魔之殇

    这是一个群魔四起,为祸天下的世界。一个应劫而生、大运加身的林梓谦,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踏实地修炼,逐渐强大起来。在这个群魔乱舞、实力为尊的天下,他向天夺命,与魔争锋,和人斗智,一步一步地走向巅峰。林梓谦是如何走向巅峰之路?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奇遇?种种精彩内容,值得你的期待!
  • 诸天之神秘国度

    诸天之神秘国度

    诡怪、凶兽、傀儡妖物横行世间,符纹、武道于人类手中崛起。人类从未如此弱小过,又从未如此强大。异风吹来,迷雾笼罩,弱者无声中消失,强者迎难而上。当穿越者临近大地,世间的迷雾被打开了一角。
  • 银椅子(中英双语典藏版)(纳尼亚传奇系列)

    银椅子(中英双语典藏版)(纳尼亚传奇系列)

    纳尼亚传奇系列6:《银椅子》少年尤斯塔斯和少女吉尔在一次躲避校园恶霸的行动中,被神奇力量召唤到纳尼亚。此时纳尼亚国王卡斯宾垂垂老矣,已走到人生尽头,唯一的儿子瑞连走失,音讯全无。尤斯塔斯和吉尔接受狮子阿斯兰的任务,在沼泽人的帮助下,前往巨人族的废墟寻找王子踪迹。他们一路又饿又累,被一位绿衣美女欺骗,到了哈方城,差一点成为巨人秋祭上的盘中餐。慌乱之中,他们逃往地底躲避巨人的追捕。地底世界受到绿女巫(即那位绿衣美女)的统治,正是她劫持了瑞连王子。瑞连王子平常被女巫控制,只有夜晚神智清醒,而那时他被绿女巫绑在银椅上。
  • 和甲方爸爸恋爱后

    和甲方爸爸恋爱后

    辛瑜和商先生恋爱以前,商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甲方爸爸。对此,辛瑜对他的评价是:冷漠,深沉,龟毛,小气,变化多端,阴晴不定,反复无常!和她来大姨妈的时候一样!当辛瑜和商先生恋爱以后,她发现他其实是一个认真到极致的男人,有时候,甚至还有点小可爱。尤其是当他认真的对她说:“小喻儿,我会认真的和你谈恋爱。”的时候,辛瑜只觉得心都要飞起来了。
  • 潇萧而御

    潇萧而御

    我看尽世间繁华,走过千古沧桑。方知,所谓至悲至欢,原不过一个你----萧疏乐(潇湘琯歌)她是九阙帝君,尊贵无双,杀伐果决。却无人知她半生孤寂,一悲无欢未尝温暖。他是九玓远古战神,也是被她遗忘的“不语”。淡漠无心是他,偏执疯狂却是因她。那年仲春,微雨倾城,朦胧缠绕。千末林中,她与他不期而遇。只一眼,他便明了何为情不知所起,终一往而深。三年伴随,情谊渐暖;五年相知、相爱,情入骨髓。原以为如此便是一世,却不想,她竟决绝至斯……经年转瞬,长幕城菩提树下,她与他再次不期而遇。此时此境,在责任与他、放弃与握手之间,她又会如何选择?遇见你,是我此生幸事,亦是至悲之痛----萧疏乐(潇湘琯歌)你是我永生永世的执着,此情无关风与月,只因是你----倾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