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61000000017

第17章

請示

僧參。云。求和尚開示。師曰。菩薩初發心。便登正覺。汝發足處。早已開示。更教我說個甚麼。

翰林王聚洲居士問曰。某亦嘗於楞嚴留心。頗有透處。但於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悉皆消殞。未能痛快比如如來豈非發真歸元者乎。既發真已。世界何不消殞。若消殞。則大地眾生無立脚處。何更云如來與諸天人同在祗桓精舍而說法乎。若不消殞。則如來誠實之語。豈有不足信耶。師曰。如來且置。只如公於大明之下。驟然走入暗室之中。還能見有許多世界也無。曰若驟然走入。惟見暗黑。別無可見。師曰。若諸不入者。還見世界否。曰見。師曰。何以彼見而公獨不見乎。曰繇明入暗。暗生明滅。故惟見黑暗。而不見山河大地。彼不入者。明相宛然。故無不見耳。師曰。一人發真。例如一人入暗。與相類否。曰是正相類。師曰。如此。則何疑一人發真。而世界不消殞乎。又如十人同作一夢。間或一人獲醒。一人世界全消。彼中九人受用如故。十人同醒。則十人世界全消。不可以一人之醒。而撥九人之有。亦不可以九人之寐。而疑一人之無。惟證乃知難可測也。曰如師所論。理固頗通。何以世尊亦倚靈山說法耶。豈有如來未曾發真者乎。師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也。住靈山者。逗應羣機。猶水中之月。豈實有耶。狂猨無知。妄心欲取。而且不知水中無月耳。眾生以肉眼觀佛。以為佛住靈山。若以慧眼觀。則證諸法如義。不知何者是佛。何者非佛也。雖然。又般若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三者既無。則自己尚無處所。何處得有世界山河大地。故云十方世界。猶如手中所持一物。返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空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以此而觀。明若日星。而公於此處豈不為痛快哉。所以不能痛快者。但於文字著脚。而不返炤自心。致使分別成謬也。故肇法師云。會萬法歸於自己者。其惟聖人乎。

僧問。某甲用功。似有箇見處。祇是有疑。師曰。見箇甚麼。僧云。見自心包含世界。師曰。自身聻。僧云。亦在自心中。師曰。若恁麼。見我顯聖寺即今做甚麼。僧云。身中總一片無所隔礙。師曰。還見隔壁事麼。

僧問。見聞知覺是心不是心。師曰。若是心。云何呌做見聞覺知。若不是心。應同外物。云何知是見聞覺知。而終不云他見他聞。於此正好著力。參久自有悟處。師復云。一不得別求玄妙。二不得希望證聖。三不得怕怖生死。四不得撥無因果。

僧問。和尚教人不思善不思惡只恁麼去。三十年不出山。我稱是人真善知識。學人一聞此語。疑信相半。信者。信今誠實之言。疑者。古云。草衣木食。若不思玄。異於深山野人者幾希。又云。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如喪考妣。何故和尚教人不思善不思惡只恁麼參。不惟不敢承當。亦難使人信受。師云。汝信我言。不能盡記古語。疑信不能不半耳。昔者能大師向道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繇是明公豁然大悟。汗流夾背。既悟。便不同於深山野人。吾言非為謬矣。如云大事已明未明皆如喪考妣者。良繇道力未充。命根未斷。故於已明未明生疑。若向父母未生前看破。則無此問矣。

僧問。和尚嘗言昏沉即解脫。散亂即清淨。但於學人分上恰有不相應處。昏則忘懷。散則浪蕩。既昏散不妨於道。何故經云。除睡嘗攝心。能生諸禪定。師云。風雲雷雨。天之妙用。昏散運用。人之嘗情。執風雲而昧天體。執昏散以迷真心。自成顛倒。若悟本心。一切皆名妙用。教有明文。非吾臆語。苟未見性。妄認假名。自成迷背。所以勞他古人多方抑揚。隨時破立。故曰。無有定名阿耨菩提。汝真有意於此。當力窮見性。一念開明。但有言說。俱無實義。思之勉之。

問悟道之人還假修行否。師云。正好修行。何也。法身乃證得。報身從修得。曰恁麼有兩個耶。師曰。我不說有兩個。亦不說一個。法身者即自己也。經云。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微加針艾。即知有我。是知證義。報身者。猶如衣服。實從辦得。若說是我身。如何又脫得著得。若非我者。被人盜去。云何又云被人盜去。

僧問。某甲即今如何用心則是。師云。無所用心處。是汝用心。以無所用心是真用心義。又云。汝是讀書人。豈不聞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比如行路人有拄杖子。則不得自在。若有所擔負。則不得自在。要自在者。豈不是空手行也。又云。無言是天地之至言。故曰。天何言哉。春到則普天匝地皆春。可不信乎。

僧問。某甲欲修行。不知把柄。求和尚開示。師云。汝要把柄做甚麼。譬如人之眼睛。可外求得麼。縱汝外求。可得的。即是可失的。

岳石帆居士云。雲棲和尚賺度許多好和尚好秀才在會下。我所以不肯他。師曰。聖賢嘗受屈。士云。何謂也。師曰。莫我知也夫。予欲無言。葢因無當機之人。自摩其胸。發此長嘆耳。士曰。此是方便遮護語。師曰。是非相諍。他總不起。須是我為後學者。發其蘊奧。士云。我非強抑。昔時曾親與他諍論。師曰。昔時諍論。今須讚嘆。始見居士有天神不測之妙。士云。你是雲棲和尚那。師曰。我是弟子。士云。讚嘆你。即是讚嘆雲棲也。師曰。居士莫塗糊人好。士又指大眾云。你等當看這個和尚。師曰。他終是不信你。祇是看自家。士云。當今佛法寥落。須盡力為之。師曰。天地間自有時節因緣。非某能為也。居士唯唯。

問西方是有是無。師曰。無。曰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既有方所。那得言無。甚違經意。師曰。不道事中無。祇是理上實無。經文分明。是你錯解。佛者覺也。土者覺知之地也。十者圓足之數也。今言十萬億佛土者。葢言超數量覺炤之地。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然何以要超數量覺炤耶。葢纔有動念。便屬數量。纔有數量即受煩惱。不名極樂矣纔有覺炤。即屬取捨。有取捨。即受生死。不名本性無量壽佛矣。是故禪門直指一念未生前。又云。父母未生前。乾坤混沌時。洪濛未判時。也只說得數量覺炤不及之地。豈別有旨也。法華經曰。塵點佛剎前有佛號大通智勝如來。且塵點佛剎。豈容思議哉。苟容思議。惡得名為大通智勝乎。如是一大藏教中。莫不指歸。數量覺炤不及處。是自性天真之佛。無別有佛待你成也。故或曰。不可說不可說劫前。有佛號某。或恒河沙劫。或不可思議劫。或無量阿僧祇劫前。有佛號某。一皆以超數越量離覺泯炤為是也。汝何得循文背旨。失佛本懷。是則為滅佛種也。曰然則超數越量離覺泯炤。何者是本性無量壽佛。師曰。恩大難酬。速禮三拜。曰若然者。則古人例有證驗。豈虗說耶。或天樂迎空。或異香滿室。或化佛現前。或蓮標姓字。將謂邪魔所作乎。師曰。非謂虗說。亦非邪魔。此乃慈父勝方便門中之事也。葢謂三乘厭苦。菩薩說此淨土之門。實為權誘。漸漸引歸一乘。故有佛來迎。有我生去。彼此歷然。淨穢逈異。是佛權門。豈為實教。故法華經云。是諸佛世尊更有異方便。助顯第一義。異方便者。即淨土三乘等教是也。第一義者。即一乘實教是也。故經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既云一乘。豈有去來淨穢之可間耶。故華嚴經。始終一際。因果同融。微塵剎土。總一法界。會六道四生。同入佛乘。故論曰。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信實。則善財一生頓證。滯權。則身子多劫難成故予前所論者。非為杜撰。出是實宗。子所難者。亦非謬問。依佛權設。然予非實人。但知教道可宗。與子稱性而論也。

雲鶴居士問。念佛得生西方否。師曰得。曰何以得生乎。師曰。予亦不知何以得生。汝但念佛。不患不生也。佛如最上醫王。撮略羣書。合就靈丹。誠能服之。自然療病。不必究其方之是非也。曰即如丹藥修合。必有原繇。念佛豈無因耶。師曰。譬如甘草解毒。大黃發瀉。或有人問。大黃何以發瀉。雖醫王有所不知。而大黃實能發瀉。故予亦曰。念佛不知何以得生西方。而念佛實能往生西方。雖教中云阿彌陀佛因中願力所致。亦三乘權誘之言。要非大乘稱性之語。何也。譬如箭穿石虎。笋發寒林。未審誰假願力使之然也。若無自心之誠感。而欲究其所以然。吾不知其然而然矣。鴈田柳子問。經云。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為是身變耶。為是語變耶。若是身變者。則如來應默然。如不默然。何繇得解。如牛犬之有聲。如來亦應具嚎吠之聲。如不嚎吠。何繇得解。如其不然。何以稱隨類也。師曰。如來非身變。身相如故。亦非語變。語相如故。以其不變。故能隨類各解也。何也。如其有變。則在天非人。在人非天。豈能各應也哉。譬如世之演戲者。豈有變也。然羣聚而觀之。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風流者見之。謂之風流。闘諍者見之。謂之闘諍。乃至禮義廉耻。孝悌忠信。善善惡惡。是是非非。各適其適。莫不稱益。退謂人曰。此戲唯孝唯悌。乃至惟風流惟闘諍。不仁不義。豈戲者有異乎。實乃觀者各解其自心耳。雖然。須知有不變而變。變而不變。何也。即如戲之於戲也。謂其有變。則戲者安有二心。謂其無變則觀者何能各解。一幻戲如是。法法亦復然。而況於佛乎。是以耳聰者善聞琴瑟之妙。眼明者特辨玄黃之精。然琴瑟不為聾者所移。玄黃不為盲者所惑。而聾盲自異。其猶大海汪洋。終莫能窮。隨力大小。取之有多寡。而海不為之增減。佛法浩翰。終不能測。利鈍解之淺深。而法不為之是非。各解繇人。佛豈為親疎哉。

居士又問。真即是妄。妄即是真。真妄既不有二。何以令人除昏遣妄。而集於定慧也。譬如水不離波。波不離水。寧有離波之水。不濕之波乎。今云。斷妄證真。便同離波求水。非惟不能證真。愈且增其虗妄。故曰。斷除妄想重增病也。若認妄想即真。不必斷除。經又云。妄盡覺圓。又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良繇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楞嚴經中十因六交。莫不皆繇妄想而受輪迴。斷者不是。縱者亦非。如是難明之義。惟師決之。師曰。真本不有。因妄顯真。妄本不生。依真而起。故曰。因迷迷覺。覺不生迷。凡聖人設教。猶良醫用藥。豈執其方。先欲破妄。而真妄對破。故曰。妄盡覺圓。次欲破執。真妄俱即。而亦妄真俱非。故曰。斷除增病也。葢欲自契本心耳。如能悟旨。則非是勿經於口。真妄空自有名矣。今時儱侗之師。強欲以名言自得。執此即妄即真而自負。不知舉意即乖其宗矣。而人或詰之。復引即水即波之句以強釋。是豈達方便之門乎。且如水果是波也耶。水果非波也耶。夫水本無波。繇風所作。狂風所吹曰濤。大風所吹曰浪。嘗風所吹曰波。微風所吹曰紋。其悠悠漾漾。千名萬狀。莫不皆繇風使之然也。水果是波則無風之時。恬然清淨。波相不有。波相不有。應非有水。水果非波。則陸地無波之處。凝然不動。不動皆應是水。如此。則水陸無分。世界不成安立。夫真本無妄繇境所作。順境所感曰喜。逆境所感曰怒。違境所感曰哀。美境所感曰樂。其紛紛紜紜。莫不皆繇境使之然也。真果是妄。六根不到之處。泯然無知。境相不有。境相不有。應非有真。真果非妄。則日用交錯之際。杳然忘返。念相遷流。念相遷流。真應是斷。今推其波。有時有。繇乎風作。有時無。繇乎風息。作息既繇其風。則水體凝然不動矣。如其有動。則水具心識。如其有心則水應自言我能動耶。我能靜耶。我能生波耶。波非我是耶。波即是我。而我即是波耶。而水不能自言者。以其無情耳。無情則無動。無動則無所不動。故曰。江河兢注而不流也。吾心與真妄雜出而不能辨者。亦猶波之作息。濫於水而不能分者也。波既作息繇風非關於水。則此真妄。亦皆繇境。而豈關於心乎。然則波耶水耶。真耶妄耶。不分而分。分而不分。惟宛轉消歸自己而已矣。不然。則不能免其隨言生執。又安能自了哉。

問無明即佛性。何謂也。師曰。無明佛性同出根本知中。各無自體。以佛性無體。迷為無明。無明無體。悟為佛性。非佛性外有無明。亦非無明外有佛性。惟迷悟使之然耳。猶如日明夜暗。同住虗空。循環往復。各無自體。苟知無體。則無明即明。若執有佛性。則明即無明。不著不拒。則超然自得也。故曰。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取。義可泮然矣。又問。煩惱即菩提。何謂也。師曰。梵語菩提。此云知覺。若煩惱異於菩提。則煩惱菩提各不相知。若菩提異於煩惱。則菩提煩惱各住一際。各住一際。則菩提自菩提。誰住菩提。各不相知。則煩惱自煩惱。誰知煩惱。以菩提不異煩惱。迷菩提為煩惱。以煩惱不異菩提。知煩惱即菩提。葢知之為言覺也。故曰。知則不為冤。雖然。若將個知即菩提蘊在懷中。便名煩惱。故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直饒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猶未脫略。何也。葢此事直須妙悟自心。不在言宣耳。

同类推荐
  • 续修台湾府志

    续修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今译经图纪

    古今译经图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善说

    善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终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鲸背吟集

    鲸背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何为暗恋:学霸倒追学渣

    何为暗恋:学霸倒追学渣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要不要这么悲催的撞了别人,引来一大堆麻烦。早知道她出门就看看黄历上面是否写了今天不宜出门。她后悔了,只是却没有回头的余地。结婚后,她一脸悲伤的看着自家老公,问道“早知道我就不嫁你了。某男一脸阴沉的说道“你不嫁我你还想嫁谁?”某女很难过的说道“嫁谁都比嫁你好。”于是乎,当天晚上,某人狠狠的惩罚了白天说不嫁他的人。弄得第二天,某女起不来床。闺蜜打了个电话要她去逛街,结果她直接说,下不来床了。弄得闺蜜笑的一阵一阵的。某女握紧拳头誓死要分开睡,结果遭到某男连续的惩罚,又下不了床了。某女欲哭无泪,以后决定再也不乱说话了。
  • The Moment(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The Moment(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我相信每个人总有那么一刻有所触动,有所感怀,有想说出的话,想记下却又稍纵即逝的想法。想跟别人倾诉,但是对象难觅,一旦开口又害怕换来TA的不解。再微不足道的两句半都值得被珍惜,被记录。重要的日子从来难忘,说不出口的话才会被忽略。希望那些我记下的时光或者故事,能换得你一点共鸣。主要还是书信体吧,我始终觉得那些说不出口的话,用“我和你”的方式最能被保留下来。不想指点别人的人生也不想熬心灵鸭汤,只是觉得每一份心思心意都有被分享的意义。关于那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陌生人,熟悉却又隔阂的父母朋友,让你感觉到悸动的相识之人。
  • 假想中的完美恋人

    假想中的完美恋人

    仙气女孩受到男女老少的追捧,为什么与普通男学生越走越近?
  • 嗜兽

    嗜兽

    本想平平淡淡的生活,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看看这令人厌恶的世界,偷生余载。奈何天不亡我,让我唤醒那早已腐朽的灵魂,拾起那斑斓猩红的收割红镰。我,叫复牧羊。在饱受欺凌后,决定,要让这世界众生颤抖,匍匐在自己脚下!他一步步使小黄狗进化,精神识海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人一狗最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求推荐、收藏、票票。书友群:315293029
  • 栀棋的日记

    栀棋的日记

    大家好!我是栀棋,欢迎来到我的生活......你的人生又将是如何呢?
  • 快穿之不要反派要美人

    快穿之不要反派要美人

    她微生缈,堂堂一位女“霸总”,还没包养几位小姐姐呢!却没想到就那么死了。这时一只系统出现:只要宿主同意进入三千小世界收集反派碎片,还有很多小姐姐,又将可获得重生的机会。微生缈:同意,我同意,只要有小姐姐。微生缈:我的小姐姐呢!?
  • 轮回之初:声归前尘

    轮回之初:声归前尘

    她,醒来之后,只记得自己是苏家嫡出二小姐。见过妖魔鬼怪,闯过虚无六界。一直以为命运其实不算什么,却在冥冥之中恍惚明白,原来,没有人逃得过命!一切,早在前世就已安排好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元星力

    混元星力

    命星三魂,决定人的命格和成就。武者感应命星,星力灌体,淬炼三魂,成就无尚武道。混元世界位面众多,境域无数,强者林立。龙君主路天为探寻混元十二物,从万年后的混元大陆,穿越世俗界。这一世,路天再次走上逆天之路。
  • 姐姐是圆神大人

    姐姐是圆神大人

    “魔法和奇迹都是存在的。”曾经,一个少女以自身为代价创造了奇迹,终结了所有魔法少女的的悲惨命运。鹿目圆香,一个本应被永世铭记却被世界遗忘的名字......在圆环之理闪耀的第十四个年头后,一个被无限空间选中的少年带着对姐姐的记忆与思念,踏上了寻找鹿目圆香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