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8800000025

第25章 章炳麟白

我初见这个通告,一时摸不着头路,心想太炎先生既讲国学,孔教是国学中的一部分,他为什么竟要这样的深恶痛绝?停了一刻,他演讲了,先说宗教和学问的地位的冲突,又说现在提倡孔教的人是别有用心的;又举了王闿运、廖平、康有为等今文家所发的种种怪诞不经之说,他们如何解“耶稣”为父亲复生,如何解“墨者钜子”即十字架,如何解“君子之道斯为美”为俄罗斯一变至美利坚;他们的思想如何起源于董仲舒,如何想通经致用,又如何妄造了孔子的奇迹,硬捧他做教主。

我听了这些话真气极了,想不到“今文家”竟是这类的妄人!

我以前在书本里,虽已晓得经学上有今古文之争,但总以为这是过去的事情,哪里知道这个问题依然活跃于当世的学术界上!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到了现在科学昌明的时代,还有这班无聊的“今文家”敢出来兴妖作怪?

“古文家”主张《六经》皆史,把孔子当作哲学家和史学家看待,我深信这是极合理的。我愿意随从太炎先生之风,用了看史书的眼光去认识《六经》,用了看哲人和学者的眼光去认识孔子。

在学问上只当问“真不真”很不幸的,“国学会”开讲还没有满一个月,太炎先生就给袁政府逮捕下狱。我失掉了这一个良师,自然十分痛惜。但从此以后,我在学问上已经认清了几条大路,知道我要走哪一条路时,是应当怎么走去了。

我以前对于读书固极爱好,但这种兴味只是被动的,我只懂得陶醉在里边,想不到书籍里的东西可以由我的意志驱遣着,把我的意志做它们的主宰。

现在忽然有了这样一个觉悟,知道只要我认清了路头,自有我自己的建设,书籍是可备参考而不必作准绳的,我顿觉得旧时陶醉的东西,都变成了我的腕下的材料。

于是我有了烦恼了:对于这许多材料,如何去处置呢?处置之后作什么用呢?处置这些材料的大目的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时时盲目地侵袭我的心,我一时作不出解答来,很感着烦闷。

不知是哪一天,这些模糊的观念,忽然变成了几个清楚的题目:

(1)何者为学?

(2)何以当有学?

(3)何以有今日之学?

(4)今日之学当如何?我有了这四个问题,每在暇闲中加以思索,并且搜辑他人的答案,而施以批评。大约民国三年至六年,这四载中的闲工夫,都耗费在这上面了。

当我初下“学”的界说的时候,以为它是指导人生的。

“学了没有用,那么费了气力去学,为的是什么!”普通人都这样想,我也这样想。

但经过了长期的考虑,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的目的。

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

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的生命中最可纪念的,我将来如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这一个觉悟决是成功的根源。追寻最有力的启发,就在太炎先生攻击“今文家”的“通径致用”上。

我当时愿意在经学上做一个“古文家”,只因听了太炎先生的话,以为“古文家”是合理的,“今文家”则全是些妄人。但我改不掉的博览的习性,总想寻找“今文家”的著述,看它如何坏法。

果然,《新学伪经考》买到了。翻览一过,知道它的论辩的基础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要是古文的来历确有可疑之点,那么,康长素先生把这些疑。

点列举出来也是应有之事。因此,使我对于“今文家”平心了不少。

后来又从《不忍杂志》上读到《孔子改制考》,第一篇论上古事茫昧无稽,说孔子时,夏、殷的文献已苦于不足,何况三皇、五帝的史事,此说即极惬心厌理。下面汇集诸子托古改制的事实,很清楚地把战国时的学风叙述出来,更是一部绝好的学术史。

虽则他所说的孔子作《六经》的话,我永不能信服,但《六经》中参杂了许多儒家的托古改制的思想,是不容否认的。我对于长素先生这般的锐敏的观察力,不禁表示十分的敬意。

我始知道“古文家”的诋毁“今文家”大都不过为了党见。这种事情原是经师做的,而不是学者做的。

我觉得在我没有能力去判断他们的是非之前,最好对于任何一方面也不要帮助。

于是,我把今、古文的问题暂时搁起了。

章太炎:从经师改装的学者

又过了数年,我对太炎先生的爱敬之心更低落了。

他薄致用而重求是,这个主义我始终信守,但他自己却不胜正统观念的压迫,而屡屡动摇了这个基本信念。

他在经学上,是一个纯粹的“古文家”,所以有许多在现在已经站不住的汉代古文家之说,也还要替他们弥缝。

他在历史上,宁可相信(《世本》的《居篇》《作篇》,却鄙薄彝器、钱物、诸谱为琐屑短书;更一笔抹杀殷虚甲骨文字,说全是刘鹗假造的。

他说汉、唐的衣服车驾的制度都无可考了,不知道这些东西在图书与明器中还保存得不少。

在文学上,他虽然标明“修辞立诚”,但一定要把魏晋文作为文体的正宗。

在小学上,他虽是看言语重于文字,但声音却要把唐韵为主。在这许多地方,都可证明他的信古之情比较求是的信念强烈得多,所以,他看家派重于真理,看书本重于实物。

他只是一个从经师改装的学者。

二、整理国学的发轫

我的野心真太高了。要整理国学,就想用我一个人的力量去整理清楚;要认识宇宙,就想凭了一时的勇气去寻得最高的原理。

我的幼年最没有恒心。

十余岁时即想记日记,但每次写不到五六天就丢了。笔记亦然,总没有一册笔记簿是写完的。

自从看戏成了癖好,作《论剧记》,居然有始有终地写了好几册。后来读书方面的兴致渐渐超过了看戏的兴致了,又在《论剧记》外,立《读书记》。(《读书记》的第一册上,有这样一段小叙:

余读书最恶附会;更恶胸无所见,作吠声之犬。而古今书籍犯此非鲜,每怫然有所非议。苟自见于同辈,或将诮我为狂。……吾今有宏愿,在他日读书通博,必举一切附会影响之谈,悉揭破之,使无遁形,庶几为学术之豸。

这是民国三年的下半年。这一年的国文教师是马幼渔先生(裕藻),文字学教师是沈兼士先生,他们都是太炎先生的弟子,使我在听了太炎先生的演讲之后,更得到一回切实的指导。因此,我自己规定了八种书,依了次序,按日圈点诵读。

笔记簿:千金的敝帚

这一年,是我有生以来正式用功的第一年。可是做得太勇了、常常弄到上午二时就寝,以至不易入眠,预伏了后来失眠症的根基。

我的读书,总欢喜把自己的主张批抹在书上,虽是极佩服的人像太炎先生,也禁不住我的抨击。

别人读(《国故论衡》时,每以为《文学总略》是最好的一篇,我却以为其中除了“经、传论业”一段考证以外,几乎完全是废话,既不能自圆其说,即攻击别人的地方也反复自陷。例如萧统《文选》本为自成一家之选文,不必要求完备,其序中亦只说选文体例,不是立文学界说,而太炎先生斥其不以文笔区分而登无韵之文,又说他遗落汉、晋乐府为失韵文之本。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要完备各方面的体制了,他从经史中寻出各类篇章的根源,可谓得文之本,但又斥他“经典成文布在方策,不虞溃散,钞将何为!”

这等读书时的感想,逢到书端上写不下,便写入笔记簿里。写的时候,也只大胆顺着意见,不管这意见是怎样的浅薄。到现在翻开看时,不由得不一阵阵地流汗,因为里边几乎满幅是空话,有些竟是荒谬话;又很多是攻击他人的话,全没有自己学问上的建设。但一册一册地翻下去时,空虚的渐渐变成质实了,散乱的也渐渐理出系统来了,又渐渐倾向到专门的建设的方面了,这便使我把惭愧之情轻减了多少。

因此使我知道,学问是必须一天一地实做的,空虚和荒谬乃是避免不了的一个阶段;惟其肯在空虚和荒谬之后作继续不断的努力,方有充实的希望。又使我知道,我现在所承认为满意的,只要我肯努力下去,过了十年再看,也还是一样的羞惭流汗。所以我对于我的笔记簿,始终看作千金的敝帚。

用时代分目录

以前我弄目录学时,很不满意前人目录书的分类,例如《四库全书总目》为要整齐书籍的量,把篇帙无多的墨家和纵横家,一起并入杂家。

我的意思,很想先分时代,再分部类,因为书籍的部类,是依着各时代的风尚走的。换句话说,我就是想用了学术史的分类,来定书籍的分类。大概的分法,是周、秦为一时代,两汉为一时代,六朝又为一时……再从周、秦的时代中,分为经(如《诗书》)、传(如《易传》)、记(如《礼记》、纬(如《乾鉴度》)、别经(如《仪礼》)、别传(如墩子夏易传》)、别记(如《孔子家语》)、别纬(如《乾坤鉴度》)等。又分别白文于注释之外,使得白文与注释可以各从其肘≥不相牵累,例如《诗经》就可不必因为有了《毛传》而称为“毛诗”。

这些见解固然到现在已经迁变了许多(各时代的中心虽各有显著的差异,至于各时代的两端,乃是互相衔接的,必不能划分清楚),但中国的学问是向来来只有一尊观念而没有分科观念的,用历史上的趋势来分,似乎比较定了一种划一的门类。而使古今观点不同的书籍悉受同一的轨范的可以好一点。

民国四年,我病了,休学回家。

用时代分目录的计画,到这时很想把它实现,就先从材料最丰富的清代做起。《书目答问》的《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是一个很好的底了,又补加了若干家,依学术的派别分作者,在作者的名下列著述,按著述的版本见存佚,并集录作者的自序及他人的批评,名为《清代著述考》(即《古史辨》第一册上编第一篇中所说的《清籍考》)。

弄了几个月,粗粗地成了二十册。

同时在《著述考》外,列表五种:(1)年表;(2)师友表;(3)籍望表;(4)出处表;(5)著述分类表,用来说明清代学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编成的只有“籍望表”一种。

从这种种的辑录里,使我对于清代的学术得有深入的领会。我爱好他们的治学方法的精密,爱好他们的搜寻证据的勤苦,爱好他们的实事求是而不想致用的精神。

以前我曾经听得几个“今文家”的说话,以为清代的经学是“支离、琐屑、馒钉”的,是“束发就传,皓首难穷”的,到这时明白知道,学问必须在繁乱中求得的简单才是真实的纲领,若没有许多繁乱的材料作基本,所定的简单的纲领便终是靠不住的东西。“今文家”要从简单中寻见学问的真相,徒然成其浅陋而已。

同类推荐
  • 荀学探微(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荀学探微(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于矫正后人对荀子天论和性论之误解。荀子言天道,分本体与现象两部分。本体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而莫知其无形,这属于天职的部分。现象即能生之本体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有其运行的规律,所谓“天行有常”,故人若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属于人职的部分。荀子讲明于天人之分,其目的即强调人伪比天性更重要。荀子论性,认为人既有好利疾恶之性,亦有好义欲善之性。但好利疾恶不等于恶,人一味放纵好利疾恶之性,以至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才是恶。同理,好义欲善不等于善,只有学至全尽、知类明统、深思熟虑,实际上建构出礼仪法度来,才是善。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说是“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是因为孟子不重视后天人为之伪。因此荀子言性,只是本始材朴,无所谓善恶。故与其说荀子是性恶论者,不如说是善伪论者。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突出故事的可读性,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跋,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或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悉心品味这些经典故事,就像搭乘了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虚空浮华的彼岸……如果你想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就请翻开本书吧。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 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思维

    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思维

    《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思维》论述的核心是历史事实的特殊性与儒家道德理念所诉求的普遍性两者间的复杂关系。儒家思想与传统中国历史思维之间,有其互相渗透性,历史思维更是深刻地浸润在儒家人文精神之中;但是两者之间又有其内在紧张性。这种互相渗透性与内在紧张性尤其表现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以及史家所研究的历史事实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与儒家道德理念所诉求的“普遍性”(universality)之间。
热门推荐
  • TFBOYS与她们的爱恋

    TFBOYS与她们的爱恋

    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女孩她,是一位高冷女神她,是文静内向的女孩他们,是当今爆红的tfboys人气爆棚的他们喜欢上了三个女孩后,爱情路坎坷最后,会走到一起吗?
  • 加州没有旋转木

    加州没有旋转木

    她说:“你们要幸福,我才好继续幸福。”他们,曾有一段甜美的幼年回想,在她不经意的岁月里被自己遗忘。他是举世瞩目的万泰二少。她是平凡、不被人熟知的师长千金。时光模糊了岁月,带走了年轮,却遗留了记忆。二十六岁,遇上今生的劫…
  • 红笺

    红笺

    我的一生,就像一朵花一样。从盛开到凋零,又从凋零到盛开。为了达成富有天下荣华的梦,我与女人斗,与男人斗,我赢了。可我爱过的两个男人,一个与我天人两隔,一个视我为仇敌,至死方休。我是一朵花,是一朵开在这重重宫墙之内的花。我见证过春华富丽,更见识过冬雪涩骨,留给我的,只剩下这一树红笺。没想到走到了最后,我的梦,醒了。可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说明:封面风格仿照流潋紫《后宫甄嬛传》】
  • 仙途问道

    仙途问道

    问苍茫世间,何为道?它是如此缥缈,亦真亦假,如幻似真.....
  • 姻缘劫:妖精圣尊太腹黑

    姻缘劫:妖精圣尊太腹黑

    “荛雪,我饿了。”某腹黑正极力卖萌撒娇ing。“想吃啥?”某女汗颜,摊上个腹黑攻真是算她上辈子做了孽了。“我想吃你。”某女无语,头上挂下三条黑线。还说啥,某腹黑立马推到某女啊。
  • 这鬼绝对新鲜

    这鬼绝对新鲜

    天地玄黄,五界盛世。叶千,华夏一名兢兢业业刷存在的不良青年。一个蹦跶,命就蹦跶没了;又一个蹦跶,性别就没了;在一个蹦跶……叶千看了看自家门口围了一圈的大佬们,哀嚎一声。“各位亲朋好友们,我就是想安安心心当个鬼差打卡上班啊!你们这都是何必呢!”这是一个热爱吐槽的女鬼想过上在五界收小弟、撩小姐姐的咸鱼生活,却一不小心成为了大佬的故事。女主文,男主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 流年殇辞

    流年殇辞

    经年回眸,掬一捧岁月,那些悄无声息的过往,也便演绎成静水深流的沧桑,点点滴滴,淌过灵魂,蜿蜒生命的冷暖。流年似水已换成伤,命盘错乱成散沙,谁欠谁的,现在还有谁言得清?
  • 赛尔号之盛开的彼岸花

    赛尔号之盛开的彼岸花

    她本来是一个很重情义的女孩,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下,她的心一点一点地冰冷了……
  • 末时代之觉醒

    末时代之觉醒

    一场雪,改变了世界。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白凡该何去何从。
  • 穿越超神学院之天帝登位

    穿越超神学院之天帝登位

    21世纪执行部长身死,携系统穿越超神宇宙,追求鹤熙!成就三王,布局万载!与诸神共赌虚空!登上帝位!穿越爱5,度过甜蜜假期!穿越狐妖,征战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