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44200000049

第49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3)

这是一份英国截获和破译的加急电报,是德国外交大臣齐默尔曼用密电拍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的。这份后来被人们称作“齐默尔曼照会”的文件称,如果美国和德国之间发生战争,该公使可向墨西哥政府提议结盟:墨西哥加入对美作战,将可收回“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等失地”;此外,该公使还应请求卡兰萨总统邀请日本加入新的反美同盟。3月1日,这份照会在报纸上披露,一时之间反德怒潮席卷全美各地。3月17日有消息传来,俄国发生了推翻沙皇政权的革命,建立起临时性的共和制政府;同时也在3月间,德国潜艇共击沉了5艘美国商船,威尔逊由此断定,德国已对美国开战,宣布这一战争存在的时刻已经到来。

1917年4月2日在国会非常会议上,威尔逊宣读了他要求参战的咨文,在咨文中,他谨慎地把德国人民和德国政府区别开来,称后者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府,这个政府把人道与权利的一切考虑统统弃置不顾,并且胡作非为。”在谈到美国参战的目的时,威尔逊说:必须使世界适宜于民主的推行。世界和平必须树立在经过考验的政治自由的基础之上。我们并不追求自私的目的。我们不想征服领土,也不想统治别人。我们不为我们自己索取赔款,我们将要慷慨做出牺牲,但不要求得到物质赔偿。我们只是捍卫人类权利的战士之一。当这些权利得到了各国的信念和自由所能提供的最大保护的时候,我们便心满意足了。

在论及正义的和平的可能性时,威尔逊声称:“我们将为我们一向最珍视的事业而战———我们要维护民主制度,维护那些服从权威、以求享有对自己政府的发言权的人们所应有的权利,维护各弱小民族的权利与自由,维护经由自由的各国人民一致协力缔造,因而必将给所有的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全、并使世界本身终于完全自由的一种遍及全球的正义统治。”威尔逊敦促国会通过决议,宣布由于德国政府的行动而存在战争状态。4月4日和6日,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对德意志帝国宣战的决议。由约翰·潘兴将军率领的美国远征军随即开赴欧洲作战。12月7日,美国向奥匈帝国宣战。这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年多以后,美国政府在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思想的引导下,终于正式参加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大厮杀。

战争歇斯底里

当国会宣战之时,美国公众对参战的目的并无明确的认识。有数百万美国人———反战派社会党人,德裔、爱尔兰裔种族集团,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成员———是反对美国干涉欧洲的战争的。某些进步派认为美国与这场欧洲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毫不相干,没有必要卷入。他们抗议说这个国家的穷苦人民都被贪得无厌的投机商们用暴力压迫着参加了战争。进步派共和党人乔治·诺里斯就曾断言:“我们是由黄金挂帅来参战的。”多数美国人虽然支持参战的决定,但并不真正理解为何而战,也不了解他们新的敌、友的战争目的。鉴于这种情况,威尔逊总统乃试图赋予美国参战以道义和利他主义的含义,用强烈而动听的民主政治的辞藻来描绘他的政策,使之披上为上帝而战的正义法衣。

根据国会1917年4月14日通过的一项法令,美国政府成立了“宣传委员会”以动员舆论支持战争行动。该委员会的主席乔治·克里尔据称是一身兼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春花怒放式想象力、层出不穷的独创性和无限饱满的干劲”的人,他会同新闻记者制订了一套自愿的新闻检查制度,既能使公众及时了解国际形势,又能保障高度机密的消息不至于泄露。他动员了十几万演说家、作家、艺术家、演员和学者进行了美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庞大的宣传运动。

这种宣传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接受了官方的政策。宣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美国是为“促进全世界自由和民主事业而战;另一方面,则是用骇人的笔调极力渲染德国人的威胁,说他们都是些穷凶极恶的野蛮人,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而掠夺欧洲和征服世界。

有些传闻,像德国人肢解比利时用儿童和被打死的士兵尸体制造肥皂,都是从外国宣传机构传出来的。这种宣传在国内掀起了人们的战争狂热和极端仇视德国人的偏激情绪。美国人不再演奏德国音乐,许多州禁止教授德语和用德语做礼拜,德国泡菜改名为“自由白菜”,德国风疹改名为“自由风疹”;在辛辛那提,甚至规定酒吧间的小吃部停止供应德国风味的椒盐卷饼。有些德裔美国人和反战分子被扣上德国间谍的帽子而受到人身迫害。如作为进步派领袖投票反对参战决议的拉福莱特,其模拟像在麦迪逊城被火焚,被逐出麦迪逊俱乐部,并受到他心爱的威斯康星大学大部分教师的公开谴责,明尼苏达州公共委员会还要求将他赶出参议院。令人感到荒唐可笑的是,克里尔委员会经常发布一些消息,含沙射影地说一切不同意战争的言论都是不爱国的,和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都在暗中同情敌人。任何不同意见都成为怀疑的对象。由于害怕德国人的阴谋颠覆活动,美国人终日惶恐不安。

在战争的歇斯底里的驱使下,国会于1917年6月15日通过了《惩治间谍法》,规定对任何干扰征兵或煽动不忠的人,可处以高达一万美元的罚款和20年的监禁,并授权邮政总长拒绝收寄他认为具有煽动性的任何邮件。1917年10月通过的《防止对敌贸易法》授予总统以监察一切国际交往的权力,并授权邮政部长对国内的外文出版物进行检查。

1918年5月,国会对《惩治间谍法》进行修改,颁布了《惩治叛乱法》,将惩罚的范围加以扩大,其惩罚对象包括妨碍推销合众国债券者,煽动不服从者,阻止应征军役者,“任意谈论、印刷、写作或出版有关对合众国政府体制或宪法、国旗、陆海军制服的任何不忠、不敬、粗鄙下流或污蔑谩骂的言论,或者对政府体制……或宪法……加以蔑视……或者对进行战争所必需的任何物资的生产主张加以任何削减”的人。上述几项法案的通过,不能不说是对民主制度的反动,它将美国人民最珍爱的原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侵犯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都破坏殆尽了。

实际上,《惩治间谍法》成了消除异议和激进批评的工具,为过度的********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一个名叫罗伯特·戈尔茨坦的电影制片人被判处10年监禁,因为他展览一部有关美国独立革命的影片,据说煽动起对一个美国的伙伴国的敌视。在判有罪的人里面,最著名的是社会党领袖尤金·德布斯。他曾经四度作为社会党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1912年赢得了近90万张****票。1918年6月,他在俄亥俄州坎顿举行的社会党代表大会上演讲,公开表示他对战争的反感,很快受到审讯,并被判处20年监禁。

根据《惩治间谍活动法》和《惩治叛乱法》,有2,168人被起诉,1,055人被判罪;因威胁总统而犯罪的有65人,因实际破坏活动而犯罪的仅有10人。不过,这项统计并不能表明有组织的集团镇压持异议者的程度,这些集团对激进的劳工、德裔美国人或任何被怀疑为不忠的人施以私刑、鞭打、糊上焦油和羽毛,或进行其他惩罚。政府自身的恣意妄为和对于私人集团的放纵,使得爱好自由、有良知的人们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败坏了美国政府的声誉。虽然威尔逊总统在1919年曾经说道:“要使人们不为伸冤平反闹事,唯一的办法是消除冤案。对这类问题连讨论一番都不愿意,那只会造成不满,从而纵容了我们国内的那些极端分子,他们正是要竭力制造混乱,以便挑动政府采取对策进行反击和镇压。”然而正是威尔逊本人,他签署了《惩治间谍活动法》和《惩治叛乱法》,并支持了总检察长帕尔默提出的、制定甚至更为严厉的《惩治叛乱法》的要求,他拒绝了对尤金·德布斯等人在战时被蛮横判处的徒刑予以开释,坐视国内狂热情绪的膨胀,这些都不啻是对他崇奉的民主自由理想的嘲讽。正如阿瑟·林克等学者所说的那样,1917~1919年的战争歇斯底里“似乎是美国人民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付出的最可怕的代价”。

“十四点计划”与巴黎和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知识分子和人道主义者,就开始研究防止未来战争和永久保证世界和平的问题。他们所提出的挽救之道是:以一个国际组织代替结盟体系,外交公开;以仲裁解决争端,用民主办法控制外交政策;避免夺占领土和要求赔偿,让一切附属民族实现自决。1915年成立的“美国实现和平联盟”,也是这样一个团体。在它的领袖人物中,有前总统塔夫脱、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洛厄尔和《独立》杂志编辑汉密尔顿·霍尔特。它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和平。

1916年5月27日,威尔逊在华盛顿对“实现和平联盟”讲演时,公开支持美国参加一个战后联盟,以维护海上航行自由和该联盟成员国的领土完整。他还把这个联盟的思想写入民主党政纲,把它作为1916年总统竞选的主要问题。1917年1月22日在那篇著名的“没有胜利的和平”的演说中,威尔逊重申他的信念。美国人民已准备好参加战后国际联盟,并帮助维护和平。他还第一次概括性地勾画出美国人民愿意帮助实现的那种和平的轮廓。它包括:给予波兰人以独立,实现被压迫民族的自治,保证海上航行自由,并用国际共同体代替目前分裂的欧洲的旧体系。这将是一种不进行大量赔款和兼并的和平。在美国参战后不久,威尔逊把制订详细的和平方案的任务交给豪斯上校和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他们起草方案的过程中,威尔逊不断地予以指示,阐述他对战后世界秩序的看法。他认为:“和平必须建立在各个民族的权利而不是政府的权利之上,民族不论大小,一律享有……自由、安全、自治和经济机会之权。”

然而,这只是威尔逊一厢情愿的宏伟构想,他低估了大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低估了均势外交对欧洲政治的影响。从美国参战开始,威尔逊就坚持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美国只是协约国的一个伙伴,而不是一个盟国;美国和德国作战,只是德、美两方的事,只要达到目的,美国就可以自由退出。1917年4月底与英国外交大臣鲍尔弗谈话后,威尔逊了解到协约国政府间为瓜分德国与奥匈帝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而签订的一些密约的内容,他决定避免对此公开表态。他认为只能在战争结束后,才能迫使英、法接受他的和平方案。因为“到那时,除其他事情外,他们在金融方面将唯我们之命是从。”

1917年俄国爆发了举世震惊的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后,发表《和平法令》,呼吁各交战国“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废除秘密外交”,并宣布废除临时政府“从1917年2月到10月25日所批准和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这一举动使协约国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英、法两国的社会党及大部分工人予以积极响应,纷纷要求本国政府立即结束战争。

这时,威尔逊不得不再度提起协约国战争目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美国参战的最初几个月一度被束之高阁。威尔逊认为已到了必须做出某种回答的时刻,他说,美国人民决不为“任何交战国的自私目的”而战。

在试图说服协约国做出回答未遂后,威尔逊于1918年1月5日独自着手此项工作。1月8日,他向国会发表了一篇令人难忘的演说,列举十四点原则作为媾和的基础。前五点是一般性的:废除秘密外交,战时与平时保持海上自由,撤除一切贸易壁垒,削减军备以及“绝对公平地调整一切殖民地。”第六点要求德军撤出俄国,并让俄罗斯各民族自决;第七点和第八点要求德军撤出比利时与法国,并把阿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第九点要求按照明确的民族界线重新调整意大利疆界;第十点要求奥匈帝国各附属民族实行自治;第十一点和第十二点涉及到土耳其统治下的民族的自治权问题以及巴尔干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问题;第十三点要求建立一个有出海口的自由独立的波兰;第十四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呼吁成立国际联盟,各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协约国领导人对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感到恼怒。英国断然反对海上自由的原则,法国要求赔偿平民的损失,他们本来还想进一步修改这些原则,美国当即以将与德、奥单独媾和来威胁,英法方才罢休。

美国方面最后同意增加一些条件,即迫使德国完全撤退至莱茵河东岸,交出包括潜艇在内的大量作战物资。1918年11月11日,交战双方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但美国、英国和法国等战胜国在不久举行的巴黎和会上又开始了另一种激烈的较量。

同类推荐
  • 长恨歌罢说玄宗:李隆基的前60年

    长恨歌罢说玄宗:李隆基的前60年

    在大唐江山易姓时,李氏皇族也被排挤杀戮,少有大志的李隆基担起大任,决心要夺回原属于自己家的江山。富有心机的李隆基紧抓机会壮大自己,终于夺回了自己家的江山。姑母太平公主又想使大唐归她所有,李隆基有计有谋地将她击败。李隆基坐稳了皇位,宏图大展,终于开创了大唐盛世……唐明皇李隆基是个前半生辉煌非常有作为而后半生骄傲自满糊涂毁江山的皇帝。本书专写他前半生的辉煌,以宣扬正能量,激励真善美。从他少有大志,韬光养晦,努力进取,使大唐由乱到治,到将大唐盛世推向极致为止。
  •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以前,明史学者吴晗先生写过一本《朱元璋传》,怎么说呢?虽然该书影响很大,但是内容着实单薄,以区区二十万字去介绍和评价这位伟大君王恢弘博大的一生,难免给人一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之憾。出于对朱元璋伟大人生的感动和对真实历史负责任的态度,笔者耗时近十年,悉心研究朱元璋,创作此书。从史料考证到布局谋篇再到分析点评,无不殚思竭虑,精益求精,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元璋及其生存的时代。
  •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他是诗人、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他是政治上坚持己见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而这些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纵然在宦海中沉浮,几起几落,但他的风骨坚不可摧,从不阿谀奉承,从不背叛自己坚持的立场,不以个人得失为怀,而是以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
  • 穿越岁月的烟云

    穿越岁月的烟云

    该书作者花了很大的精力和一年的时间,用写实描述的文学手法,把自己和家人的风雨人生经历,和着历史的节拍,与永和同呼吸共命运,将半个世纪多的岁月烟云,真实地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题名为《穿越岁月的烟云》。这部凝聚着多年心血和夙愿的洋洋十几万言的回忆录,如一股清凉山风,沁人心脾,激发和勾起读者澎湃的思绪。
  • 有趣的中国太子

    有趣的中国太子

    本书真实再现了皇太子的生活、皇太子的不同命运,皇太子与皇帝的关系、皇太子的最高权力到手前的政治斗争,透视中国王朝的政治特色。
热门推荐
  • 神医灵妃:战神王爷御宠妻

    神医灵妃:战神王爷御宠妻

    她,特殊部门王牌特工,身怀神秘异能,惨遭背叛穿越异世。他,战神之王,万人敬仰、无数人爱慕……却被那个女人屡次暗杀,只因他长了一张与那个男人相容的脸。以身为饵,以爱为牢,她杀他,他宠她,誓要让她心甘情愿给他生娃。可这等严防死守中,她怎么还招惹了……将军一只,神医一只,丞相一只,太子一只……还有鬼一只?小剧场:月黑风高夜,无人小树林,一男一女进入其中,片刻传来脱衣服声音。女:“快点。”男:“手疼,你帮我。”女:“……难道你想让我给你把尿?!”【一对一宠文,深情不悔,放心跳坑】
  • 惊人的巧合

    惊人的巧合

    本书将世界上的巧合分为“自然界的巧合”“历史事件的巧合”“生物界的巧合”等20章,将各种离奇现象和事件展示在读者面前。本书展示了大千世界的惊人巧合,是一部激发读者无穷想象力的巧合事件荟萃,为读者讲述说不清的离奇。书中这些神秘离奇的巧合,有一些可以用概率论来解释,有些却难以用现有科学来揭秘。对于每一个巧合事件,编者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与相关资料,不仅仅为读者提供客观、丰富、新鲜的信息,同时也引领读者以探索的眼光,深层次逼近这些巧合背后的真相。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想给大家一个明确答案,因为连科学家都无法定案的事件,我们也不能盲目地下结论,只是把这些事件展现给读者,然后见仁见智,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和参悟。
  • 幻丽爱丽丝

    幻丽爱丽丝

    又到了每天睡觉的时间点,我们的小女主高雁露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上床,盖上被子,说:“妈妈,我们睡觉吧”高雁露一脸兴奋的朝着妈妈郑茜儿挤眉弄眼“我们的露儿今天,怎么这么乖,是不是到了我们今天讲故事的时候,讲小飞侠怎么样”“不要,不要”“那白雪公主,怎么样”“不喜欢”“好了,好了,不逗你了,看你一脸委屈的样儿,那我们来讲你喜欢的爱丽丝好了”“好耶”“开始了哦”“夏日非常闷热,爱丽丝紧靠着她的姐姐,懒洋洋的坐在河边草地上。她想睡觉,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只兔子,兔子说“我要迟到了”“呼~~呼”睡着了郑茜儿放下手中的书,替女儿捏好被子确定女儿女儿熟睡之后,便走出房门。“睡着了”郑茜儿对老公陈谨航嘘了一声,“轻点声”“雁子缠了几个星期,让你讲故事,怎么这么快就睡着了”“今天玩累了吧”“我看看”“好了,好了,别把孩子吵醒了”爸爸妈妈一阵忙活后,直到最后一丝光亮消失,故事才刚刚开始
  • 绝世灵脉

    绝世灵脉

    万年前,末法浩劫,灵气干枯,天下修士正面临世上无灵气可修炼的浩劫。万年后,天下修士吸收星辰之力,淬炼玄力,妄想恢复曾经修炼繁华。少年,莫尘天生资质平庸,因一场变故,沦为不能修炼的废物,任人凌辱,然而凭借大毅力,竟然修炼出在大陆上消失上万年之久的灵脉,一飞冲天。
  • 仙与妖之恋乀不可能的可能

    仙与妖之恋乀不可能的可能

    她是妖,他是人;她为他脱胎换骨成人时,他却成仙。她为他舍弃一切,可他却不知如何去做。即使最后他们没有在一起,她也不后悔为他这样去做。
  • 首席狂医

    首席狂医

    叶重是华夏国安全特种部门A小队队长,年轻有为被高层所器重,誉为明日之星,不久就会高升。但在一次机密行动中,为了拯救同伴被降级处分到后勤部队,跟了个老医生做助理。没料到竟学到一手牛逼失传的医术,退伍后回到城市……
  • 仙界开发指南

    仙界开发指南

    空间壁垒被打破,一个崭新的世界呈现在即将步入末法时代的修真界面前。数百亿修士浩浩荡荡涌入新世界,掀起了修真大航海的浪潮。无穷广大的空间,无处不在的天材地宝,无尽凶险的妖兽异族。而易北正是穿越于这样的时代,在新世界的探索中,不断地挖掘出这个世界潜藏的真相!
  • 垃圾财富帝国

    垃圾财富帝国

    大学生的创业梦想。民间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垃圾变为宝贵的资源之时,滚滚的财富将要随之而来。多年以后,他还会重新回到当年留下太多泪水的银杏林,似乎满目皆是生机勃勃,然而心中却荒芜如一片沙漠。
  • 为了那个败类我每天忍辱负重

    为了那个败类我每天忍辱负重

    徐暮闲是林天水游戏里最喜欢的人,玩了一年,氪金也不少,就是不爱搭理她。后来,林天水来到了游戏里,看到这个曾经吞了自己好多钱却不好好营业的角色,还得摆起笑容,博得他的好感度。最后,在他爱上她时,她就走了。再次见面,他装作不认得她,她不知是不是他。再续前缘,却是实实在在的火葬场。........【小剧场】徐暮闲红着眼睛,满身酒气,把姑娘摁到树上,红着眼睛问:“为什么是我?又为什么,不会喜欢我?”林天水望天,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可是她不介意,罪加一等。“我怎么知道!别问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徐暮闲盯着她,林天水觉得他快哭了,硬是绷住脸,不想给他好脸色。少年败,颤抖着双臂,拥抱住那个女孩,压着声音:“没关系,没关系的。不喜欢我没关系。”少年终是埋在她肩头哭了,林天水看他哭着睡着,才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轻轻开口:“谁叫你混蛋,我当时,我从来都......没有那么痛过。”少年梦中仍在哭泣,喃喃道:“不要走,求求你。”林天水紧紧回抱他:“不会了。”
  • On the Frontier

    On the Front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