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44200000059

第59章 罗斯福新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3)

1932年10月,内华达州州长为了防止一家重要银行系统的破产,下令该州所有银行在“放假”的名义下停止营业,显示了恐慌的初步迹象。1933年2月,在密执安州一家举足轻重的银行系统破产倒闭的第七天,为了防止挤兑银行存款现象的扩大化,以致所有的银行一齐垮台,邻州州长们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到3月3日即新总统就职前一天,全国已有23个州都处于“银行假日”之中。结果,黄金储备从联邦储备系统和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市流到了摇摇欲坠的国内银行系统和外国存户手中,致使国家黄金储备从1933年1月的13亿美元猛跌到3月初的4亿美元。在总统就职那天,纽约州的全部银行被迫关闭。

毫无疑问,美国的银行金融界已陷于全面的瘫痪状态。

对许多人来说,1932~1933年冬季仿佛是“世界末日”。1933年初,前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去世前4天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在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前总统胡佛悲叹说:“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已无能为力。”在罗斯福宣誓就职那天,美国新闻记者内森·米勒对首都和全国的情况作了以下的描述:

天气像全国人民的心情一样阴郁。

1933年3月4日总统就职日在黎明时就阴沉沉,华盛顿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就像宾夕法尼亚大街两侧建筑物正面的大理石墙面。雨时下时歇,树上粘附着雨雪。冷风吹动着悬挂在建筑物和路灯柱上的旗帜和条幅。从大清早就聚集到这里来观看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仪式的观众,在冷风中哆嗦。一些人在跺脚取暖,另外一些人则踩在撕破的粘满污泥的报纸上以抵御冻脚的严寒。这些报纸告诉人们,全国正处在历史上最严重的萧条之中。

1,500多万美国人———占全部劳动大军的1/4强———绝望地从一家工厂的大门踯躅到另一家工厂的大门,去寻求已不复存在的工作。统计数字不灵了,失业人数可能已高达1,700万。

惊恐的储户包围着银行,徒劳地试图在银行关闭或破产前,提取一生的储蓄。

在边远高原上,一群群脸色忧郁、缄默不语的人们持枪保护着自己的农场和家园,以免被受押人没收或被地方司法长官卖掉。

失业的匹兹堡钢铁工人,打发自己的孩子到面包店里去乞讨陈面包;在纽约市的血汗工厂里,女孩子们为每天挣20美分而工作。“找到一种工作,任何一种工作,似乎是最大的成功”,一个名叫罗纳德·里根的中西部青年后来回忆说。

艾奥瓦州的农场主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倾倒在公路上,把玉米和小麦当燃料烧掉;而在芝加哥,饥饿的人群在垃圾堆里觅食。一个寡妇在拾取臭肉时特意摘下眼镜,以免看到蛆虫。……

自从1861年亚伯阿罕·林肯在不平静的波托马克河彼岸出现一支叛军之际出任国家领袖以来,还没有一个新任总统面临着如此严重的危机。……

面对如此危局,罗斯福并不怯懦,他发表了一篇充满自信和战斗激情的就职演说。这里没有一句话是因袭别人的,纯粹是罗斯福的口吻:“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惧心理。它能把我们搞瘫痪,什么事也办不成,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攻。”

罗斯福洪亮的声音通过广播网响遍了水深火热的美国大地:它传到血汗工厂和凄凉客店,传到“胡佛村”和流浪汗的栖身处,传到佃农们辛苦耕耘的不毛之地,传到在城市大街上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褴褛人群:

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们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

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

罗斯福的讲话,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罗斯福的一位传记作家写道,在美国“还很少有一位政治领导人,像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3月一个阴冷的星期六下午,如此完全地表达了民众的情绪。

这位新总统做出的实行大胆领导的保证,他的决心,他的轻松愉快的乐观态度,点燃了举国同心同德的新精神之火。”他的演说,在听众中引起最热烈的反响,有45万人向他写信表示祝贺。

罗斯福宣誓就职后,就大刀阔斧地开始了他的“新政”改革。“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这是他在竞选时提出的口号,当时他头脑中并没有勾画出一幅关于“新政”的蓝图,也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比较明确的是要改变胡佛“自然调节”的放任政策,进行美国历届政府都没有进行的某种经济试验。

罗斯福的新政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在他的“智囊团”中,不少人来自学术界。他们能在一般的事务中发挥他们的合理思维与分析才能,并在特定的领域里运用他们的专门知识。自认为是新政派的学者,通常是倾向于改革的。他们深信借助于计划,应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可以造就一个“良好的社会”。为此,他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影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家计划经验,20世纪初期的城市改革思想以及19世纪末平民党的农业和财政改革的主张等。另外,罗斯福的内阁成员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观点,这使他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建议并进行选择,但他独自掌握决断权。

罗斯福新政是从整顿金融入手的。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6月16日)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立法占1/3。总统在宣誓就职后的次日发布了两项通令,一项是召开国会特别会议,另一项是暂停黄金交易和宣布全国银行休假。

国会特别会议于3月9日召开,仅用7个小时就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其尽快复业。根据这一法令,总统得到了管制信贷、通货、黄金、白银和外汇交易的权力。3天后,总统在他通过无线电广播的第一次“炉边谈话”中告诉人们说:“把你们的钱存到重新开业的银行里去,要比放在床垫下面更为安全。”银行休假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在联邦储备系统各城市,存款超过了提款。危机渡过了。罗斯福整顿金融的措施,对于收拾局面、稳定人心起了不小的作用。舆论称这项行动是“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

与此同时,罗斯福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措施。3月10日,他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债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借此增强了美国商品的对外竞争力。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促使国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紧急救济法》等立法。为了保证这些法律的实施,成立了一系列相应的机构,主要有联邦紧急救济管理局、农业调整管理局、全国复兴总署、公共工程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

所有这些新政措施都是为了达到复兴、救济和改革的目的。在救济方面,政府通过直接发放救济、低息贷款、以工代赈等方式,帮助失业者和贫困者。为了复苏经济,政府拨款几十个亿,大力兴建公共工程,这既改善了国内建设,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购买力也随之提高,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农业方面,政府采取补贴的方式,使农场主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甚至不惜毁掉已经播种的棉花,杀掉数百万头牲畜,促使农产品价格回升。在工业上,政府和企业共同制定规划,要求资本家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凡遵守《工业复兴法》的企业,颁发“蓝鹰”徽标,悬挂在显眼处。对违反守则的给予处罚。该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雇员有权组织起来集体谈判合同。”这项条款体现了罗斯福致力于劳资合作,从而减少和缓和阶级矛盾的设想。

新政收效显著。到1935年,工业总产值比1933年增长200亿美元,就业工人增加400万人,虽然仍有900万失业者,但人们已经恢复了信心。1935年,罗斯福政府又制订出一连串的立法,以弥补先前法律的不足,加强新政的力度。重要的有保障失业者和老年人福利的社会保险法、进一步提高富人税率并堵塞纳税漏洞的分级累进税收法,还有支持工人组织工会的瓦格纳劳工关系法,这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罗斯福在任职期间,经常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通过媒介宣传他的政策(共有998次之多)。威尔·罗杰斯评论说,罗斯福竟能把像银行业务这样复杂的问题讲得深入浅出,人人理解,实属不易。曾经对罗斯福抱有成见的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也不得不承认,罗斯福所讨论的“有关美国生活和美国社会的种种根本问题,比历届总统加在一起还要多”。记者招待会结束时,记者们掌声雷动。就这样,罗斯福一下子把美国的新闻中心从纽约挪到华盛顿来了。美联社把驻华盛顿的人员增加了两倍,合众社发出的新闻稿从此有1/4来自华盛顿。总统还利用收音机直接向全国人民宣传他的政策主张。在白宫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头,装上了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扩音器。罗斯福说,他希望这样讲得亲切些,就像坐在自己家里,邻居也坐在他们的起居室里,双方随意交谈一样。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那就叫做“炉边谈话”好了,以后就真的作为正式名称叫开了。罗斯福沉着、亲切的声音传到上千万个普通家庭,仿佛在和他们谈家常,将国家大事及时通报给人民。罗斯福需要50个秘书回答他收到的大量群众来信,与他的前任相比,更多的人能与他直接通电话,罗斯福和人民保持的各种接触使他的新政获得广泛的理解与支持。1936年,罗斯福以绝对的优势连选连任,只有缅因和佛蒙特两州没有选他。

1937年后,美国经济又出现短期的衰退,罗斯福政府实行赤字预算,扩大公共开支,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虽然经济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但是193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937年。《纽约时报》曾发表评论说:“他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在美国人心目中,罗斯福竟有呼风唤雨的本领,那时不管总统要怎么干,全国都愿听命,甚至求之不得。罗斯福总统发表了一篇又一篇勇敢的演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就,这使他获得了千百万美国人的颂扬,异口同声地称之为天赐的时代巨人。”

当然,罗斯福进行大刀阔斧的新政改革,必然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也与一些人的传统观念相违背。许多大企业家的经济利益受到限制,他们对经济事务的垄断权被打破,因而心存不满。他们指责罗斯福在搞独裁,政府过多地干预私有经济,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体制。由于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一再阻挠新政的实行,宣布新政立法违宪,罗斯福于1937年提出,为每位年过70的法官加派一名法官,以达到改造最高法院进而顺利推行新政的目的。罗斯福反对最高法院的迂回做法招致了部分中产阶级的怀疑,被人们说成是一个“打发掉”最高法院的计划,是对司法独立的进攻,是合众国立宪政体的结束。幸好最高法院后来自己改变了态度,认可了政府对经济的某些干预权力,免去了一场政治斗争。但是到1938年,国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保守倾向,民主党中的保守派和共和党联合起来反对新政,而境况得到改善的民众也不再感到迫切的改革需要了。可以说,到1939年新政已基本停止,经济虽未有彻底好转,但它的目的已大致达到。至于美国最终摆脱大萧条,应归功于1939年战备开始后国防开支大幅度增加而产生的刺激作用。

罗斯福新政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对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意义深刻的改造。它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他的中间偏左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的政治格局,城市平民和黑人从支持共和党转向支持民主党,工会成了新政民主党的坚定盟友。在经济上,美国对自由放任式的资本主义进行了约束,规定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确认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联邦预算和公共开支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如工人、黑人和妇女的地位提高了。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元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元培

    蔡元培生活在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直到抗日战争中期。他的生命历程横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穿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充满了丰富复杂的传奇色彩。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充满内忧外患、横遭外国侵略者蹂躏的悲愤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勇猛斗争的英雄时代。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古老的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舞台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在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年代里,蔡元培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在惊涛骇浪的历史大河中,在进步与保守、革命与反动的多次较量中,上下求索,不断实践,走过了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
  • 张国荣的影梦人生

    张国荣的影梦人生

    他用迷离的声线浅唱低吟,曼妙的身形翩翩起舞,从音乐到影视,从爱情到人生,皆倾尽桀骜不羁的孤芳自赏,有如带刺的蔷薇,旁若无人地绽放。尤其是他在电影中达到的“人戏合一”的境界,无人能及,令人赞叹唏嘘。他对人对物苛求般的完美主义,以及骨子里的孤独、伤感、狂野、幽冷、艳丽、痴迷……
  •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脾睨古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兴利除弊,治理天下;又以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纵情声色...
  •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本书讲述了伊丽莎白一世传奇的一生。尤其是晚年与她最宠爱的臣子埃塞克斯伯爵之间的交织着爱与欲、权力与意志、从爱上他到杀了他的真实故事。作者对相关史料进行了细致的爬梳整理。考证翔实。同时,本书对传统的传记写作技巧做了一次成功的突破。作者依据弗洛伊德理论对书中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剖析,使其成为传记文学领域中的传世名篇。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世纪英格兰统治者。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作为女王,她维护国家统一,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作为女人,她终身未嫁,舍弃了肉体的欢愉和成为一个完整女人的幸福。以坚韧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
热门推荐
  • 时光里的流星

    时光里的流星

    “对不起,我还喜欢你”,从分手的那天我一直在挽留,你真的对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吗?偶然看见学校有个像你的背影,我会在茫茫人海中寻觅,我早已经忘了你已经离开学校了,我们之间已经没有然后了,记得累了回头看看就行,记得我爱过你就行。
  • 星星陪伴着的青春

    星星陪伴着的青春

    如果爱上你是一个错,那么我甘愿赴汤蹈火你是遥不可及的星,我只是那片绿海中的一点当手中的荧光棒变成拐杖,你依旧是我最处的梦想当你西装革履成为别人的新郎,我绝口不提当初的疯狂
  • 荡剑四方

    荡剑四方

    莫伤山上,倾城之恋;长坟十里,谁道莫伤;又见独孤。不识一郎,我这一生得到的是。。。。。。。。
  • 冰山公子要强娶

    冰山公子要强娶

    她本想扮猪吃老虎,没想到碰瓷之后发现怎么看怎么像自己吃亏,不过这冰山公子软的不吃,那就别怪她强娶了!
  • 代孕罪妃

    代孕罪妃

    一场绝杀中,她植进了他心里,再见却已不相识。她,命带煞星,在夹缝中生存;阴差阳错中,她成了他的王妃。他,在厉兵秣马间,成就霸业;谁曾想,只是为了夺回本应属于他的那一抹倩影。一场噬骨的欢爱后,落红的丝帕不翼而飞,始作俑者却在一边道:“原来老狐狸送给本王的,是一只破鞋。”
  • 炫幻大师

    炫幻大师

    本文为纯正精良的玄幻小说,全文路线明了,绝不会中途省事偷懒,本小说绝对适合大家,请玄幻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
  • 我要偷偷藏住你

    我要偷偷藏住你

    热搜:小花艾鲸被陌生男子秘密接送,疑似恋情曝光。那一夜,艾鲸的热搜挂了一夜。可是两位当事人却……艾鲸眼睛红肿:“沈遇!我命令你,爱我!”沈遇目光涣散:“可是AI和人类是不会有结果的”可是为什么他却会感到心痛?!……后文:艾鲸:“可是我他么的也不是人类啊!”沈遇:“你的确不是人”艾鲸(嫌弃):“但是沈遇你是真的狗!”沈遇壁咚艾鲸:“我这么狗难道不是为了和你在一起吗?嗯?”……人前:沈遇:“艾鲸好可爱吖!”艾鲸(翻白眼):……你装你再装人后:沈遇与艾鲸鼻尖靠着鼻尖,说道:“我告诉你,你这一辈子是我的,下辈子也是,下下辈子也是,生生世世都是。”哦!本文极少装逼打脸,有些日常化,娱乐圈内容也不少,不仅仅是AI和人类的故事,已提前预警!不喜勿看~
  • 风雨玉蝶梦

    风雨玉蝶梦

    大明崇祯末年,灾荒四起,民不聊生。西边有李自成等人揭竿而起,东北更有后金(后来的满清)犯边。大明朝廷内忧外患,天下岌岌可危。主人公吴望龙的父亲吴德来,受到奸贼的陷害,血溅金銮殿。家人尽遭杀害,而吴望龙却免遭其害,上了少林寺。吴望龙的未婚妻周倩玉在逃荒中,与父亲失散,流落到京城,被好心的岳老太收为义女。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与王景隆结识,最终结为秦晋之好。小说以明朝历史为背景,以一对定情信物“玉蝴蝶”为主轴,叙述了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本小说以四条主线展开描述。一条以周倩玉为主,描述她的诸多不幸和遭遇,既有欢乐,也有眼泪;一条以欧阳德和红娘子为代表的“作乱派”,在各地的活动;一条以天悟为首的后金间谍,为了配合后金进犯,在中原大搞颠覆活动;一条以吴望龙和赵弘扬为代表的“正义派”,以国家利益为重,弘扬正义,与邪恶作斗争。为了争夺武林盟主之位,各派势力开展了针锋相对,你争我夺的殊死较量。过程,惊心动魄,算计叠出;结局,大快人心,弘扬正义。
  • 重生农家母

    重生农家母

    穷苦一生的农妇冯玉姜重生了,重生在大女儿出嫁前的头天晚上。那是一九八零年,冯玉姜三十四岁,两儿两女。重活半辈子,她觉得自己最明确的任务,就是把前世她那几个渣媳妇渣女婿统统拍飞,至于自己那个渣渣的丈夫,就随他去吧!哪知她一个不小心,把儿女都整成了富二代,新的局面开始失去控制……
  • 修仙路之还我河山

    修仙路之还我河山

    “我朝乃大梁朝,东鲲是我的,小梁朝是我的,食魔岛是我的,南妖群岛还是我的。”这是大梁子民代代警示铭言。“弑世仇,伐强敌,削跳蚤,杀蛮夷,打残贱人。”这是大梁军队壮志豪言。“寿与天齐,仙福永享,千秋万载,一统江湖!”这是我们男主的修仙励志宣言。男主一路走来……得仙器、锻神器、得神算,修秘术功法,奇遇无数。携美娇娘和刁蛮妻一路修真.一句还我河山来!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