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57900000125

第125章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四谛。苦谛乃至道谛。佛经虽说四谛。而不广分别。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今欲具分别故。而作此论。问曰。谛体性是何。答曰。阿毗昙者。作如是说。五取阴是苦谛。有漏因是集谛。数灭是灭谛。学无学法是道谛。譬喻者作如是说。名色是苦谛。烦恼业是集谛。烦恼业尽是灭谛。定慧是道谛。毗婆阇婆提。作如是说。八苦相是苦是苦谛。余有漏法是苦非苦谛。生后有爱是集是集谛。余爱余有漏法是集非集谛。生后有爱尽是灭是灭谛。余爱余有漏法尽是灭非灭谛。学八道支是道是道谛。余学法一切无学法。是道非道谛。若如所说。阿罗汉则成就二谛。谓苦谛灭谛。不成就集谛。所以者何。生后有爱是集谛阿罗汉。生后有爱已断故。不成就道谛。所以者何。彼说学八道支是道谛。阿罗汉得果时已舍故。尊者瞿沙说曰。若是自身阴。若是他身阴。若是众生数。若非众生数。如是皆是苦是苦谛。行者见苦时。自见身苦。非他身苦。非非众生数。所以者何。逼切义是苦义。他身苦非众生数。不逼切故。以是事故。生智论作如是说。自身中苦逼切。非他身中苦。非不因自身他身然后逼切。若无自身者。他身及非众生数苦。何所逼切。若自身中苦因。他身中众生数非众生数苦因。是集是集谛。行者见集时。见自身苦因。不见他身苦因。不见非非众生数苦因。若自身中苦尽。若他身中苦尽。众生数非众生数苦尽。是灭是灭谛。行者见灭时。见自身中灭。非他身灭。非非众生数灭。若自身对治。若他身。若众生数。非众生数对治。是道是道谛。行者见道时。见自身对治道。非他身非非众生数对治道。阿毗昙者。作如是说。若自身苦。若他身苦。若众生数非众生数苦。行者见苦时。尽见如是苦。问曰。行者见苦时。见逼切苦。他身中苦。非众生数苦非逼切。行者见苦时。何故见耶。答曰。彼苦虽非逼切。而是所愚处。应生于智。而是犹豫处应生决定。而是诽谤处。应生信敬。谁作是说。他身中苦。非众生数苦。非逼切耶。若为他人所打。非逼切耶。若空中木石。堕其身上。非逼切耶。若自身阴因。若他身阴因。若众生数非众生数阴因。尽是集是集谛。行者见集时。尽见是集。若自身苦尽。若他身。若众生数非众生数苦尽。是灭是灭谛。行者见灭时。尽见是灭。若自身阴对治。若他身。若众生数非众生数阴对治尽。是道是道谛。行者见道时尽见是道。此是谛体性。乃至广说。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谛。谛是何义。答曰。实义是谛义。审义如义不颠倒义不异义。是谛义。问曰。若实义审义如义不颠倒义不异义是谛义者。虚空非数灭亦是实义。乃至是不异义。何故不立谛耶。答曰。若法是苦是苦因是苦尽是苦对治者立谛。虚空非数灭。非苦非苦因。非苦尽。非苦对治。故不立谛。如苦阴病痈箭过患重担。说亦如是。复次若法如此岸彼岸河筏者立谛。虚空非数灭。非此岸彼岸河筏。故不立谛。复次若法是苦是苦因。是道是道果者立谛。虚空非数灭。与上相违。故不立谛。复次若法有因有果故立谛。虚空非数灭。无因果故不立谛。复次虚空非数灭。无漏故非苦集谛。无记故非灭谛。无为故非道谛。复次此法不行世故。不立三谛。无记故不立灭谛。复次此法非阴故不立三谛。非善故不立灭谛。复次此法不与苦相随故不立三谛。非善故不立灭谛。复次若法为邪见无漏正见所缘立谛。此法非邪见无漏正见所缘故不立谛。复次若法为无明明所缘者立谛。此法不为无明明所缘故不立谛。复次若法体是烦恼出要者立谛。此法非烦恼出要故不立谛。复次若法能生厌离随喜者立谛。此法不能生厌离随喜故不立谛。问曰。若不颠倒义是谛义者。颠倒不应为谛所摄。所以者何。体是颠倒故。答曰。以余事故立颠倒。以余事故。为谛所摄。以三事故立颠倒。一者转行。以猛利故。二者虚妄。三者一向是颠倒。以此法实有体性故。为谛所摄。复次无常计常。无乐计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故是颠倒。此法有因有果故。为谛所摄。问曰。若不异义是谛义者。妄语不应为谛所摄。所以者何。妄语欲诳他作异语故。答曰。以余事故立妄语。以余事故。为谛所摄。以异语诳他故立妄语。有实体性故。为谛所摄。复次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知言知。不识言识。故立妄语。此法有因有果故。为谛所摄。是故实义是谛义。乃至广说。

问曰。云何立四谛。为以体性。为以因果。为以见时。若以体性。则有三谛。所以者何。离苦无集。离集无苦。灭是第二谛。道是第三谛。若以因果。应有五谛。苦亦可言因。亦可言果。道亦可言因。亦可言果。灭是第五若以见时。应有八谛。行者先见欲界苦。后见色无色界。先见欲界诸行因缘。后见色无色界。先见欲界诸行灭。后见色无色界。先见欲界诸行对治道。后见色无色界。答曰。应作是说。以因果故立谛。问曰。若然者。应有五谛。答曰。以总说故无五谛道。若因若果。总名苦灭道。总名尽生老病死道。问曰。苦若因若果。亦是苦集道。亦是生老病死道。答曰。以所行异故。苦有果义者行四行。谓苦空无常无我。苦有因义者行四行。谓因集有缘。道亦有因义。亦有果果义者。尽行一种四行。谓道如迹乘。复次以三事故立四谛。一以体性。二以因果。三以诽谤生信。以体性者。四谛体性。是有漏无漏。以因果者。有漏体性。有因有果。有果者是苦谛。有因者是集谛。无漏体性。亦有因有果。亦有果无因。有因有果者是道谛。有果无因者是灭谛。问曰。何故有漏体性。有果者立一谛。有因者立一谛。无漏体性。有因有果。立一谛耶。答曰。以诽谤生信故有漏体性生二种诽谤言无苦无集。生二种信。言有苦集道。若因若果。生一种诽谤。言无有道。生一种信。言有道。以此三事故立四谛。复次以见谛时故。立四真谛。问曰。若然者。应有八谛。答曰。若欲界苦。若色无色界苦。见苦时。总是苦等四行。若欲界行因。色无色界行因。见集时。总是集等四行。若欲界行灭。色无色界行灭。见灭时。总是灭等四行。若欲界行对治。色无色界行对治。见道时。总是道等四行。是故见谛时总行故。唯有四谛。无八谛。

问曰。苦集灭道有何相。尊者波奢说曰。逼切相是苦相。有相是集相。寂静相是灭相。乘相是道相。尊者和须蜜说曰。转相是苦相。能转相是集相。止相是灭相。住转相是道相。复次转有身是苦相。能转有身是集相。转有身尽是灭相。往转有身是道相。尊者佛陀提婆说曰。物体作谛。名五取阴。体如热铁。久共火合。与火同色。三苦与五取阴合。亦复如是。是苦谛苦。从烦恼生业。能回转。是集谛。烦恼业坏。更不受有。是灭谛。修戒修定。以慧观生灭。能断有因。是道谛。佛经说偈。

一谛无有二  众生于此疑

种种说诸谛  不说有沙门

问曰。有四谛。何故说一谛。尊者波奢说曰。一谛者谓苦谛。无第二苦谛。一集谛无第二集谛。一灭谛无第二灭谛。一道谛无第二道谛。复次一谛者谓灭谛。为对种种解脱故。外道计种种解脱。无身解脱。无边意解脱。净聚解脱。世俗解脱。无身解脱是空处。无边意解脱是识处。净聚解脱是无所有处。世俗解脱是非想非非想处。佛作是说。此是受身处。非是解脱。真解脱者。唯一灭尽涅槃。复次一谛者谓道谛。为对种种道故。外道计多种道。谓不食道。卧灰上道。事日月道。食风食果道。裸形道。卧刺蕀道。著弊衣道。佛作是说。此非是道。此是邪道。非善人所依道。真实道者。谓八圣道。复次一谛者谓灭谛。以能尽身苦故。一谛谓道谛。能尽恶道苦故。

佛经说二谛。谓世谛第一义谛。问曰。云何是世谛。云何是第一义谛耶。答曰。或有说者。二谛是世谛谓苦谛。集谛。所以者何。世法在此二谛中故。如男女行来现在所作事。悉在彼中。二谛是第一义谛。谓灭谛道谛。复有说者。三谛是世谛。谓苦集灭谛。所以者何。灭谛佛说是假名彼岸城故。一谛是第一义谛谓道谛。复有说者。道谛亦是世谛。所以者何。佛说道谛。亦是假名。如沙门婆罗门。评曰。应作是说。四谛亦是世谛。亦是第一义谛。苦集谛是世谛者。如先所说。第一义谛者。如苦空无常无我因集有缘是也。灭谛说是世谛者。佛说灭谛。如城如园林。第一义谛者。尽止妙离。道谛是世谛者。佛说道谛如筏如石如山如华如水如梯如楼观。第一义谛者。道如迹乘。若作是说。四谛尽是世谛。第一义谛者。则一切法。尽有世谛第一义谛。世谛摄十八界十二入五阴。第一义谛。亦摄十八界十二入五阴。问曰。世谛中。为有第一义谛不。若有第一义谛者。便是第一义谛。无有世谛。若无者。亦是一谛。谓第一义谛。答曰。应作是说。世谛中。有第一义谛。若世谛中。无第一义谛者。如来说二谛。则不如其实。以如来说二谛。如其实故。世谛中应有第一义谛。问曰。若然者。便有一谛。谓第一义谛。答曰。如是唯有一谛。谓第一义谛。问曰。若然者。佛何故说二谛。答曰。以事故。不以体分。唯有一谛谓第一义谛。以事故而有差别。若以事故。名为世谛。不以此事名第一义谛。若以事故。名第一义谛。不以此事名为世谛。犹如一受。有四缘性。谓因次第境界威势缘。若因事故。名为因缘。不以此事故。乃至名威势缘。若以事故。名威势缘。不以此事故。乃至名因缘。又一受有六因性。谓相应共生相似一切遍报所作因。若以事故。名相应因。不以此事。乃至名所作因。若以事故。名所作因。不以此事。乃至名相应因彼亦如是。问曰。世谛第一义谛。为可得施设别体不。杂合耶。答曰。可得尊者和须蜜说曰。名是世谛。名所显义。是第一义谛。复次随顺世间所说名。是世谛。随顺贤圣所说名。是第一义谛。尊者佛陀提婆说曰。若说众生。如其所念相应之言。是名世谛。若说缘起等法如其所念相应之言。是名第一义谛。尊者陀罗达多说曰。世谛体相。是名苦集谛少分。

佛经说。婆罗门梵志有三谛。是婆罗门梵志谛。云何为三。婆罗门梵志。作如是说。不应害众生。如是说者。此言是实。是名婆罗门梵志初谛。婆罗门梵志。复作是说。我非彼所有。彼非我所有。如是说者。此言是实。是名婆罗门梵志第二谛。婆罗门梵志。复作是说。所有集法。皆是灭法。如是说者。此言是实。是名婆罗门梵志第三谛。问曰。此中何者是婆罗门。何者是谛。答曰。佛法外道。是婆罗门。向所说三谛。是名谛。余悉非谛。不害众生者。不杀一切众生。我非彼所有彼非我所有者。我不属彼。彼不属我。所有集法悉是灭法者。所有生法。皆当归灭。复有说者。此佛法内。名婆罗门谛者。向所说三谛。佛为对外道故说此经。外道自言是婆罗门。而逼切他。所以者何。为祠祀故。杀牛羊水牛及余种种众生。佛作是说。若逼切众生。不名婆罗门。实义婆罗门者。谓不恼害一切众生。外道自言。是婆罗门。为天女色故。而修梵行。佛作是说。婆罗门者。不应为天女色而修梵行。实义婆罗门。不为女色。不为居家。无所染著。外道自言。是婆罗门。而贪著断常见。佛作是说。婆罗门者。不应贪著断常。若知集法即是灭法。是实义婆罗门。复次此经说。三解脱门方便。不害一切众生。是空解脱门方便。我非彼所有彼非我所有。是说无作解脱门方便。所有集法悉是灭法。是说无相解脱门方便。如三解脱门。三三昧。三种身。三学。三修。三净说亦如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宣和斩妖录

    宣和斩妖录

    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正目断关河路绝。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完美犯罪
  • 中兴间气集

    中兴间气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又又爱上你

    又又爱上你

    【超甜甜宠文】Y国A大是最有名的大学,在这里的学生非富即贵,当然这里的教学制度也十分严格,这里的学生不会有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各个都是学霸学神。而简又又则是在这学霸云集的地方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一个十八岁的天才少女。她在一次校园辩论赛中与他相遇……第一次见面泽:“小朋友,你走错了吧,这是评委席。”又选择无视……两个月后泽:“宝宝这么多人在呢。”又:“你们聊你们的。”纪墨泽十分无奈地看着怀中的小奶猫。
  • 先婚后爱爱你上瘾

    先婚后爱爱你上瘾

    那一夜的荒唐,将两个毫无交集的人绑在了一起。原以为一辈子就会这样平平淡淡地走下去,可不经意间林玥婷发现自己丢了心。四段情,四段爱,是一辈子还是分道扬镳?片段一:“你这个小偷”“我偷了什么?”“你偷了我的心”片段二:“八年了真的累了”“翼璇,我爱你,真的爱”片段三:“润芝,相信我,我们会幸福的”片段四:“混蛋,我讨厌你”“我知道你讨厌我,可我偏要粘着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乖乖女遗失的眼泪

    乖乖女遗失的眼泪

    他,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刻骨铭心的爱上了她。她,从未知晓他的爱恋,而一次次的忽略身边的他。在这长校园爱情的生死恋中,她的亲姐姐付出了生命挽救了自己,前男友的不信任离她而去,前男友和亲姐姐的背叛让她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接受的事实,而一路陪伴她走过来的他,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结局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在这场漫长的大学里挥霍的青春,最终会是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