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85000000005

第5章 秦腔名师封至模(2)

1937年,芦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惊醒了国人的和平梦,先生满怀爱国激情,最早改编排演了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历史剧《山河破碎》和《还我河山》,旨在“写历史的伤痛,促民族之觉悟,震聋发聩,惊顽立懦,对现实之中国当局下一针砭。”两剧排演不久,即应华北冀察政务委员会宋哲元委员长之邀,和副社长耿古澄共同率团赴北平等地演出,慰问抗日官兵。演出时群情激昂,盛况空前。北平各报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赞誉演出盛况。

先生利用在北平演出的间隙,带领演职人员到富连成社和中华戏校参观学习,请京剧名家齐如山、尚小云、荀慧生、李万春等人给学生们授课,到各剧院去观摩学习,使易俗社在北上演出之机,不但达到了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既定目标,而且提高宣传了自己,为秦腔走向更宽阔的天地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成为秦腔史上光辉的篇章。

1938年以后,先生因故离开了易俗社,到1949年这十年间,是先生艺术成就的第三个阶段。这一历史时期先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办学育人,为京剧、秦腔界培养了一大批中坚人才,学生遍及西北五省乃至全国各地。

先生离开易俗社以后,和刘仲秋、郭建英、任桂林等人共同创办了“夏声戏剧学校”,旨在“振兴民族艺术,传扬华夏之声”,培养京剧人才。当时因为抗战不少难童流落西安,一些人便成为夏声的学生。现任上海京剧院副院长的齐蔚瑞、着名导演马科(《曹操与杨修》的导演)以及着名演员钱友忠、梁斌等人都是该校的学生。后来夏声戏校的学生到汉中演出,又辗转到了重庆,因社会动荡,山阻水隔,难以返陕,遂滞留重庆,解放后为上海京剧院的前身。由于学生的撤离,不得已夏声戏校解体,此事对先生的打击不言而喻。1941年,先生应省教育厅之邀,承办“巡回歌咏戏剧队,”后改名为“省戏剧专修科”,培养了两期秦腔学员,如刘茂森、胡文藻等。后因人事更迭被迫辞职,但痴心不改,素志难移,遂变卖家产,求亲告友,自筹资金和张翔初、张锋伯、王捷三诸人创办了“上林剧院”,目的是:“现在我们一些秦人看秦腔的历史、技术、地位、功能……不愿意任它淹没、遗失、流丧、自贬,而愿负担发挥光大的责任,联合组织了个上林剧院,尽我们的心力!”并且以“兴灭振绝,敲着高朗的旗鼓;继往开来,建起伟大的功勋”为座右铭,负担起秦腔振兴改革的重任。四年中培养了一批秦腔人才。吕凝馨、李子明、杨作瀚等都是该院的高才生。这段时间华夏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先生虽节衣缩食,苦苦支撑,仍然入不敷出。最后终因经济拮据与晓钟社合并,更名为西安私立晓钟剧校,先生任校长,继续为培养戏剧人才呕心沥血。他壑智的目光,始终牢牢盯住自己选定的坐标。

苦苦的挣扎,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解放后的二十年可视为先生艺术生涯的第四个阶段。先生欣愉的接受了组织安排,成为一名文化干部。除了从事他所种爱的戏曲教育外,还以炉火纯青的导演技艺,参加导排了《游龟山》、《游西湖》、《火焰驹》等秦腔名剧。这些剧目现在已成为秦腔的典范,学习的蓝本,供戏剧界观摩学习,被观众反复咀嚼欣赏,成为百看不厌的珍品。遗憾的是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先生导排的戏不多,他渴望的目光虽然痴痴的盯着舞台,但似乎没有人把驾驭舞台的缰绳放心大胆的交给他。透过历史的风尘,我仿佛依然能看到先生那忧郁而惆怅的眼神。但他并没有因为环境对他接纳得不够热情而消沉,勇于创造的生命决不会停止求索的脚步。他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着书立说,先后撰写的专着有《秦腔艺人考略》、《秦腔声韵初探》、《中国戏曲大词典》、《秦腔剧目汇考》和长篇论文《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浅谈念白的艺术》等。在这些着作和论文中,先生以感性的切身体验和理性的思维逻辑把秦腔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那本二十余万字的《中国戏曲大词典》,虽然未能出版,却是一部最早最全面的介绍戏曲专业知识的工具书,是先生一生致力于戏剧的总结性归纳。当我们今天捧着这倾注着先生心血的油印本遗作时,仍对先生博大精深的知识积淀和对戏剧的深层次开掘所折服。这期间先生还写了许多有关当代艺人的表演评论文章,散见于杂志报端,对现代秦腔艺人的表演作了细致入微的评论,这些文章既不同于演艺人员谈艺的纯主观性体验,也有别于评论家评戏的纯客观性分析,而是把二者相融为一,纵横评论,深入浅出,从举手投足、眉目流盼的细微处到人物刻划、形象塑造的纵深处,或浓彩重绘,或轻描淡写,无一不显示出戏剧家的大手笔。

按照整个社会大氛围来说,这一阶段先生理应有更大的建树,他集数十年演艺、编导、教学之大成,本应有一个再度辉煌期,但却没有达到易俗社时期的高峰。除了先生自身性格上的原因外。社会环境对先生接纳的程度也在客观上遏止了他的热情。当我们现在回眸去凝视一下先生所走过的道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得失还很难定论,似乎还有待于更深层次的研讨和评说。

作为一代继往开来的戏剧艺术大师,先生成就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是一位不墨守成规的锐意改革家。他所独有的创新意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极具有超前性。深厚的国学基础和多年的舞台经验使他很自然的承袭了戏曲和优秀传统,对不同门类艺术的极高的感悟力,使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奠基上博采众长,以独特的思维来构建自己理想的舞台,并不失时机把这理想的构建付诸现实。在易俗社。夏声剧校,上林剧院、晓钟剧校以及日后的戏曲研究院等,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

先生又是第一位在秦腔舞台上全面完成导演程序的人。他强化了导演意识,而他排戏的主导思想则是精品意识。对每一部戏都务求精排细导,力求作到尽善尽美,无可挑剔。比如先生早年排的《山河破碎》和《还我河山》,目的明确:“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是冲锋破阵的号角。”为了突出、强化这一效果,在《大合操》一场,让近百名演员同时上场,列岳家军方阵,服饰整齐。步履统一,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突出了正义之师同仇敌忾,锐不可挡的威慑力。真正达到了“惊顽立儒,震聋发聩”的艺术效果。而《游龟山》则风韵另具一格。从表演、唱腔、服饰、舞美各个方面无一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让观众的视觉、听觉、感觉无一不沉浸在美的氛围中。演员的举手投足、顾盼飞眸无一不经过精心的设计。使这出戏成为剧团百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厌,演员立身扬名的范本,真可谓中国戏曲艺苑里一颗璀灿的明珠。

先生一生致力于戏曲教育事业,学生遍布秦腔界和京剧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很重视学生的文化品德教育,明晰地指出一个文化素养高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艺术水准高的演员,一个有品德的演员才能使自己扮演的角色形神兼备。在习艺方面,先生给新生排戏总是先从传统优秀折子戏人手。这些折子戏多是历经几代艺人的努力,千锤百练后留下来的典范。里边的一招一式无不折射出先辈艺术家的才智和光辉,而且那些招式已成为优美的程式被广泛的采用,有的已成为演艺界的绝活儿,被观众叹为观止!这种排演传统折子戏训练基本功的效果极为显着,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所以他教的学生,基本上半年便可以粉墨登场。数十年来,先生的学生,学生的学生无以数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北地区的秦腔演员,大都是先生的学生。从老一辈的刘毓中、马平民、耿善民、雒秉华、苏育民、王天民、李正敏、何振中、宋上华等到新中国以后的李瑞芳、马兰鱼、李应真、肖若兰、陈妙华、全巧民、张咏华、肖玉玲等都聆听过先生的教诲。就连豫剧的常香玉、陈素真,蒲剧的闫逢春、王秀兰等人也都得到过先生的指点帮助。他的每一滴汗水都洒落在戏剧的园地上。

先生在戏剧理论系统化方面的成就,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早在1934年完成的《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一文,从宏观上对陕西的秦腔、汉二簧、眉胡、话剧、京剧、皮影和歌剧作了阶段性的全面总结,提出了改革新思维的新举措。这篇内涵深邃、情文并茂的论文,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它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理想的导演》一文,是秦腔剧史上最早的导演论文,为秦腔建立导演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又有《秦腔概述》问世。解放后完成了《秦腔艺人考略》、《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秦腔声韵初探》、《中国戏曲大词典》等。当我们捧着这倾注着先生心血的遗作时,仿佛是捧着先生那颗滚烫的,难于冷却的热心。

先生的超前意识还表现在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他不失一切时机地宣传戏剧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把戏剧的高台教化和寓教于乐“打入国人意识中”。“不要忘记改造观众,提高其鉴赏能力”也是先生在艺术实践中孜孜以求的。他充分利用每一次随团出外巡演的时机。或撰文或座谈宣传介绍秦腔艺术和演员,扩大了秦腔的影响和知名度。还曾与《新秦日报》举办“菊部春秋”评比演员活动,王天民和李正敏在这次评比中夺魁,分别荣获“西京梅兰芳”和“秦腔正宗”的桂冠。从此,这桂冠也就成了他们的艺术别名被传扬至今。

先生身后有点寂寞,这在他生前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他在“八十寿序”中写道:“我一生为许多艺人作序,然而有谁为我写序呢?只好自己为自己写序了……”我们不难从中咀嚼出几分苦涩,几分凄怨、几分悲凉。然而对一位曾给社会、给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引起强烈反响的人,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他的业绩,透过岁月的尘封,仍熠熠发光,仿佛岁月越久远,芳香愈浓郁,价值愈清晰。

1994年2期《西安戏剧》

同类推荐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八字算命,是我国古代神秘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对于“命”,究竟是信还是不信,自古以采就争论不休。中国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是一个坚信“命”的人。孔子学识渊博,年轻的时候就周游列国,企图干一番大事业,然而只是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到了五十之后,才恍然大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矣。”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本书包括形象解读篇、文本研究篇、附篇等三大部分,具体有《略论明代文学中女性审美形象》、《晚清小说中的中国女豪杰形象解读》等文。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热门推荐
  • 斗灵幽界

    斗灵幽界

    沙场奋战从不惧。笑傲红尘英雄去。九界天山任我走,剑震四方我惟首。傲视苍天高声吼。血落长亭刀封口。沙场男儿四方战。江山畏我一人颤。征战天涯娇妻盼。甘为天下把情断。我欲飞天化成龙。舞剑四方敢称雄。剑指苍天震苍穹。笑问天下敢不从。醉卧沙场君自傲。举世枭雄谁人道。天上地下我敢闹。只换红颜嫣然笑。五湖四海佳人游。纵横天地献歌喉。自古红尘谁无醉。佳人舞动琴声媚。浮沉醉柳枝易碎。伴琴断爱无人对。
  • 吸血笔录

    吸血笔录

    我叫林夜,是一个活了五十年的吸血鬼!五十年前,我喝下第一口人血,事后,无法相信,无法面对!五十年后,我吸干一个人的血液,事后,轻松淡然,毁尸灭迹!白天,我是英俊优雅的贵公子。晚上,我是行走在夜色中的猎食者。因为面貌不变,每隔十年,我都会转移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就像候鸟,所以,我管这种行为,叫做迁徙。而故事,就从我迁徙到这个城市,进入这所高中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孤星红尘

    孤星红尘

    天煞孤星,自古以来的孤身一人,不知是上天垂帘,还是天意弄人,竟然将他一化为二,演绎出一场亲情爱情与友情的感人故事····神秘莫测的上古四象神器,坎坷的修真人生,无情的命运之轮,他将如何面对……
  • 索之途

    索之途

    凡人界,地球,离魂少年紫冷,懵懵懂懂而活,一如既往!沧浪界,劫至,紫氏族主紫皇,入死关求生机,从此不现!。。。。。。太元界,遗世大陆,南域边境——临渊城,有乞名曰断梦,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无尽岁月,当其成“神”,曾言:“吾之道途,唯索尔!”
  • 温州情事

    温州情事

    林朗是温州城内的富二代,留洋回国后,对亡友贾成武曾经的未婚妻叶晓楠展开了追求。失意后的叶晓楠转身成为铁腕女商人,她可以头破血流向前冲,为自己打一片江山,却是感情的侏儒,自卑是刻在她心魄上的刺青,她太讲计谋,太有防范意识,太急功近利。另一面,贾成武的妹妹贾成文爱上了林朗,在一场场恶意的算计之后,两人终于结了婚,这让爱上林朗的叶晓楠饱受煎熬。林朗和贾成文离婚后,当叶晓楠打算和林朗重新开始时,却发现她身上有很多这座城市无法消化的“原罪”,她并不美好的曾经都成了她的负资产,她和林朗的母亲陷入了恶战……
  • 蓝翎沐风

    蓝翎沐风

    一直在国外念书的蓝湘翎,因为老爸的一时起意转入了传说中的贵族学院——私立银苑学院……本想着安安稳稳的做个不引人瞩目的普通人,谁知开学第一天就差点儿成了全学校的公敌,屋漏偏逢连夜雨,竟然还跟传说中迷倒万千少男少女的天才少年银沐风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眼见着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蓝湘翎忍不住哀嚎:上天啊,请把她普通人的身份还给她啊喂……1.1V1;高智商VS高智商2.女主有颜*有才*有主见*有钱*还努力的非人类稀有物种3.男主帅气*多金*IQ爆表*专情的21世纪新新好男银【本书为“银苑学院”系列第一部,第二部《萌少女的酷王子》,喜欢的直接搜书名即可。】
  • 恶女当道之废材要逆天

    恶女当道之废材要逆天

    “既然这个世界上做好人没有好报,那我就做恶人,将你们这些披着人皮的鬼刀刀斩尽,刃刃诛绝!”乐正家三小姐乐正珏,天下闻名的超级修炼废材,当她作为替死鬼时,她一死再重生。身怀异宝,不仅废柴体质不再,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令整个大陆瞩目的超级修炼天才!既然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那么她定然要那些夺走了她对这个世间信任的混蛋们,尝尝“恶”的滋味!习得《太古遗音》,驭万兽、统三军、成仙丹,翻掌为云,覆手为雨,恶女还魂,誓要将这世间搅得地覆天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