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16200000027

第27章 《史记》:形象化的兵典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发愤之作,它记录了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余年的历史,内容博大精深,包括了经济、政治、军事、伦理、宗教、民族、建筑、天文、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是对以前文化的一次大总结,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对战争的描写更是独树一帜,堪称一绝。它从政治、经济与战争的关系,变幻莫测的谋略,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形形色色的欺诈,独具魅力的将德等方面,重现狼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战争风云。它不但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军事人物形象,惊心动魄、斗智斗勇的战争故事,而且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规律,因而成为我国军事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它不仅需要有足智多谋的将帅,勇敢善战的军队,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更要有稳定、团结的政权,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什么有如此之说?因为政治、经济是决定战争胜负最关键的因素。这是经过几千年的战争所证明的千古不移的真理。我国古代的军事家和军事学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在论述战争时,首先讲到的就是政治、经济问题。例如,在政治方面,《孙子兵法·计篇》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孙子认为“道”就是百姓能与统治者同心同德,上下同欲。可见,孙子所谓的“道”就是政治问题,是如何赢取民心的问题。《尉缭子》中讲到战备问题时,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民众能否拼死效力。因此,在战前必须“举贤任能”、“明法审令”、“贵功养劳”,国家要有礼信亲爱的大义,有孝慈廉耻的风气等等。这实质是在谈政治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影响。《吴子》、《六韬》等兵书均有类似观点。由此可见,“兵之胜败,本在于政”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金科玉律。政治的关键是赢得人心、社会稳定。战争是人的活动,人是战争的主体。只有赢得民心,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甘愿抛妻别子,出生入死,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拼杀,去争取胜利。很难想象一支对统治者满腔仇恨,与之离心离德的军队能打胜仗。社会稳定也十分重要,在和平时期,它可以保证百姓集中力量从事生产,积累社会财富;在战时,可以使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而敌人无机可乘。

在经济方面,古代军事家和军事学家也是独具慧眼,见解深刻。管仲说:“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孙子也说:“凡用兵方法,驰车千驷,革车选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战争对物质的消耗非常大。战争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经济的支持,诸如军队的兵饷粮,争取盟国的支持,使用间谍活动,改良武器装备等。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些活动都难以展开。大规模的、长期的战争消耗更加惊人,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都很难把战争坚持下来,就更谈不上争取胜利了。正因为如此,历代军事家和军事学家对政治、经济问题都格外关注。《史记》中的大量战争记录也证明政治、经济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

《齐太公世家》写齐桓公掌握齐国政权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改革内政,重用贤才,大力开发鱼盐产业,发展经济,结果使齐国成为春秋初期第一个国强民富的国家,他也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被战败后,“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终于灭掉吴国,报仇雪耻。齐桓公、越王勾践都是通过修明政治、发展生活才得以挫败敌人,荣登霸主之位。分析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汉武帝之所以胆敢“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都是和当时政治、经济形势有直接关系的。《张仪列传》中,张仪劝说齐王不要与秦国为敌时,说:“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战胜之名,而有亡国之实。是何也?齐大而鲁小也。”这虽然是张仪的游说之词,但也确实说明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政治、经济的综合实力。

战争是政治、经济实力的角逐。这一点在《史记》中,还有大量的历史事实足以证明。杜甫告诫儿子:“汝欲学作诗,功夫在诗外。”同样道理,要想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先在政治、经济方面战胜对方。

战争不仅是政治、经济的大比拼,也是智谋策略的较量。正确的谋略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使敌人处于被动,自己掌握主动权,而以有利时机消灭敌人;以长击短,避实击虚,积小胜成大胜;扩大自己的同盟,分化瓦解敌人的阵营,形成自己在力量上的优势,战胜敌人,甚至不战而屈敌之兵等。其实质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以较小的牺牲,争取最大的胜利。历代军事家和军事学家都高度重视战前谋略的制定。岳飞说:“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百战奇略·计战》指出:“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诸如此类说法,比比皆是。“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理念。这些都是对谋略在战争中地位的肯定。谋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战略,一是策略。战略是为了实现总的战争目标而制定的计划、部署,它有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原理性等特点。策略是为了实现某一具体战役的胜利,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它有短期性、具体性、实践性等特点。战略、策略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在《史记》的大量战例中,都突出战略、策略的重要性。

在《史记》中,塑造了大量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战略家形象,刘邦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在楚汉战争中,敌强我弱,刘邦审时度势,着眼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正确战略计划,精心部署,严密组织,而且坚持不懈,最终打败项羽。在相持阶段,刘邦本人率领主力在正面与项羽作战,牵制项羽。同时,他派韩信征战北方魏、赵、代、燕各地,然后向东推进,占领齐地,直接威胁项羽的彭城;又拉笼彭越,命令他不断骚扰项羽的后方,切断其粮草供应;再使刘贾、黥布南下,控制楚国势力薄弱的江南地区。不仅如此,在战争最危险的时刻,他却在关中废除秦社稷,立汉社稷,册封太子,减免租税,安抚百姓。刘邦的部署确实是十分高明。韩信在北方作战,屡战屡胜,壮大了实力,给刘邦提供兵力,起到以战养战的作用。彭越在项羽后方的活动,使其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刘贾、黥布占领江南也极大削弱了项羽的实力。在后方一系列举施,安定人心,巩固了国家根本。刘邦作为最高统帅,他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开辟多个战场,使各个战场协调作战,互相配合,终于使项羽力穷势屈,被迫乌江自刎。何孟春说:“史称帝规模宏远,岂待定天下而始见之?”“彼暗恶打鼎之徒,挟妻子欲与决一战之雌雄者,固非其对”。

同时,在《史记》中,也塑造了大量用兵如神、足智多谋的将帅,其代表人物为田单。《田单列传》叙田单先后使用一系列奇谋妙计大破顽敌的过程。他用反间使惠王撤换乐毅;遗食米以集飞鸟,拜神师等稳定人心;宣言惧劓齐军降卒,掘齐城外冢墓,使燕军劓齐军降卒,掘齐冢墓而激励了齐军士气;送燕将财物约降,使燕人麻痹大意;最后使用火牛阵,突袭燕军,收复失地。田单能以数千人,打败燕国数十万军队,主要靠的计谋策略。司马迁在《田单列传赞》说:“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这是对田单策略的高度赞扬。《史记》中还有既是战略家,又是极富策略的人。如《淮阴侯列传》叙韩信拜将后,替刘邦分析天下大势,比较刘项长短,劝刘邦乘天下未定,借助人心所向,出兵关中,与项羽争夺天下,表现出其远大的志向、非同寻常的见解。后人对此评价甚高。董份说:“观信智略如此,真有掀揭天下之心,不但兵谋而已。”唐顺之也说:“孔明之初见照烈论三国亦不能过。予故曰:淮阴非特将略也。”这表现出韩信战略家的眼光和胸襟。在战场上,韩信首次指挥作战,就导演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幕,迅速占领关中,成为战争史上一个经典战例。与魏作战时,他如法炮制,佯攻临晋,暗袭夏阳,又一举破魏。在与魏、赵、楚的三次大战中,面对三条大河,韩信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兵法,大胆部署,结果均取得重大胜利。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谓之神。”韩信是名副其实的战神。垓下之战,韩信担任总指挥,向项羽最后一击,锁定胜局。在中国古代史上,很少有像韩信这样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的。因此,南宋陈亮说:“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这又表现出韩信卓越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再如《孙子吴起列传》叙孙庞斗智中,魏伐赵,齐去救赵。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田忌想率军直取邯郸,孙膑劝说:“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閱,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他的战略构想是攻其所必救,然后以逸待劳,消灭敌人。这成为我国军事史上最为经典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一。在此思想指导下,孙膑用潜藏在军中,减灶示弱,利用马陵地形等策略,先后两次打败魏军,最后射杀庞涓。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胜利,就是孙膑正确战略思想和灵活多变的策略结出的硕果。还有《陈涉世家》中,陈涉筹划反秦的设想,以及发动起义具体手法,也堪称战略与策略的完美结合。因而也为人们津津乐道,经久不衰。

《史记》对不用谋略,或者谋略失误的人,也精心塑造。同样也强调了谋略的重要性。《高祖本纪》写:在刘项相持广武之际,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这段对话不仅表现出刘、项两人的性格特征,而且也突出了战争的重要特征。战争是斗智,而绝非斗力之事。《卫将军骠骑列传》写:骠骑将军之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在论赞中,司马迁以隐晦的方式批评汉武帝用人不当,以致对匈奴战争劳民伤财,却“建功不深”。掩卷深思,就可以洞悉司马迁写这一细节的深刻用意。唐代陆贽曾说:“两强相接,两军相持;事机之来,间不容息。蓄谋而俟,犹恐失之。临时始谋,固已疏矣。”他对不战前谋划之人,予以无情驳斥,可谓是真知灼见,足以警戒后人。霍去病刚愎自用,不学兵法,以掌握战前谋略之道,想仅凭战时随机应变取胜,实为庸将之见。因此,司马迁不仅大声疾呼:“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惟在择任将相哉!惟在择任将相哉!”而且在《佞幸列传》中,司马迁也不忘插一句“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以发泄其不满。因谋略不当而失败的人,在《史记》中亦屡见不鲜。《黥布列传》写:九江王黥布反叛,刘邦问计于薛公。薛公说:“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高枕而卧矣。”而且他认为黥布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一定会采取下策。不出薛公所料,黥布采取下策。不久,黥布兵败人亡。黥布不善于详参彼己,昧于奇正变化,缺乏对战局的全面掌握。战略决策失误,其败亦在情理之中。《吴王濞列传》写:刘濞拥兵叛乱,大将军田禄伯、少将桓将军等人,先后献奇计,但却被刘濞拒绝。结果,叛乱很快就被粉碎。刘濞野心勃勃,也有一定实力,但他自己无韬略,又不能接受将军们策略,只能是死路一条。

用兵之道,先谋为本。谋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战争胜败得失,生死存亡。

在战争时期,外交活动也是战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战争爆发前、进行中以及最后结束,都会伴随着外交活动。战时外交活动在战争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历代军事家和军事学家高度重视战时外交活动,强调利用战时外交活动争取胜利的重要意义。

战时外交的一个目标是尽可能争取盟国,分化、瓦解敌方阵营,使敌人处于孤立,然后集中力量给予打击。《楚世家》中,秦惠王欲伐齐,但齐楚两大国结盟,他不敢轻举妄动。为此,秦惠王派张仪入楚,挑拨、破坏两国关系。张仪到达楚国后,先重申秦齐之间仇深似海、不共戴天,接着表达秦国对楚国的友好之情,最后以重利诱惑楚怀王,唆使其与齐国断交。愚蠢而贪婪的楚怀王被张仪欺骗,信以为真,果真与齐国断交。未等秦国对齐作战,楚怀王因受骗与秦大动干戈。秦楚丹阳之战,楚国苦战,齐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结果楚国孤立无援,损失惨重,而秦国势力大增。秦国就是通过外交活动,先拆散敌人联盟,然后攻城掠地,壮大自己的实力。战国后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使用挑拨离间、威胁、诱惑等手段,分化、瓦解敌方阵营,然后各个击破,终于扫灭群雄,统一六国。由此可见,秦国正确的外交政策是其不断壮大,并最终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战时外交的另一个目标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抛弃前嫌,达成谅解,组成一个强大同盟集团,造成力量上的优势,使敌方不敢轻举妄动,以遏制战争的发生,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形成自己在集团中的领导地位。《苏秦列传》中,野心勃勃的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正在不断蚕食鲸吞东方六国。东方六国却勾心斗角,相互掣肘,自相残杀。虽偶有联合,也是貌合神离,有名无实。在秦国强大的军事进攻下只能是割城献地,委曲求全。此时,苏秦脱颖而出,他穿梭于各国之间,游说于诸侯之中,极力建议各国合纵以抗秦。苏秦以各国有共同的利益为基础,抓住各国君主的心理,对症下药,最终说服六国参与合纵。由于六国联合,力量强大,“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苏秦以务实的外交作风和娴熟的外交技巧,把东方六国组建成一个军事同盟,形成与秦国之间的均势,遏制了秦国的进攻,暂时保证了各国的安全。《齐太公世家》中,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旗帜,组建中原诸侯联盟,讨伐不服从周天子的诸侯,对侵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给予还击,获得周天子及诸侯们的赞扬,成为春秋的第一位霸主,实际控制着中原地区。

此外,由于政治、地理、实力、历史等原因,使各国之间的利益错综复杂,相互联系,因而也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所以通过外交活动,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使其他国家相互残杀,或者把战争引向其他国家,自己从中渔利。《仲尼弟子列传》写:齐国入侵鲁国,鲁国告急,子贡奉师之命,设法保护父母之邦。子贡利用齐重臣田常谋权篡位的野心,劝其移师攻打强大的吴国以激化国内矛盾,然后乘机叛乱;在吴国,借吴王夫差好大喜功,图谋称霸的心理,唆使吴救鲁抗齐,以此挑起吴齐战端;入越后,抓住越王勾践害怕吴国,又希望吴国力量在战争中削弱的心态,使越王勾践愿意支持吴国,解除了吴王夫差的后顾之忧;然后以吴国强盛威胁晋国,劝说晋国厉兵秣马,做好与吴国决战的准备工作。后来事态的发展正如子贡所料。子贡以其对鲁、齐、吴、越、晋五国复杂、微妙关系的准确分析为基础,抓住各国君主的心理,纵横捭阖,精心布局,使各国先后介入这场冲突,最终得以保全鲁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王国各有变。”这不仅表现出子贡优秀的外交才能,也表现出外交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春申君列传》中,春申君害怕秦国灭楚,遂上书秦昭王,陈述秦与楚结仇之不利,建议秦、楚结合,而把矛头对准魏、韩。他花言巧语,好像出自一片好心,替秦国着想,实则想把战争引向魏、韩,使楚国在残山剩水之间苟延残喘。《秦本纪》中,秦晋两国大军包围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其大臣烛之武以利害关系说动秦穆公。秦穆公遂私自撤军,晋文公也只好收兵。烛之武通过外交活动,兵不血刃,保全了郑国。子贡、春申君、烛之武这种把战争祸水引向他国、借刀杀人的手法,在《史记》中是屡见不鲜、俯拾皆是。诸如《史记》中所提到的纵横家陈轸、犀首、甘茂等人均是这一方面的高手。

《高祖本纪》中,刘邦在总结自己打败项羽的原因时,认为主要在于任用三杰。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分析其外交策略,可以发现,外交政策的正确对刘邦胜利也起了重要作用。鸿门宴上,刘邦凭借能屈能伸的外交活动,逃过一劫;被封为汉王后,刘邦接受萧何建议,焚烧古栈道,以表示自己无意争夺天下,实则使自己休养生息,又使项羽麻痹大意;在项羽、田荣之间,他火上浇油,使两人厮杀,自己从中渔利;义帝被项羽杀后,为其发丧,并喻告天下,讨伐项羽。不仅提高自己在诸侯中的威望,而且使他争夺天下,出师有名;通过外交手法,争取彭越、黥布两人,又使自己实力大增。刘邦夺得天下,正确外交政策功不可没。《史记》中大量外交活动的描写,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外交活动在战争中的作用。

战争自古以来就充满欺诈,欺诈也成为战争的重要特征之一。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对此已有了清醒的认识。《孙子兵法·计篇》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指出了用兵打仗,就是运用欺诈手段,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发动突然袭击,打击敌人。后来的军事家和军事学家都有类似观点。曹操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唐李靖也说:“兵家自古诡道。”《史记》中形形色色的战例,充分证明了战争的这一规律。《商君列传》中,商鞅率军进攻魏国,写信给魏军主帅公子閲,希望看在昔日同学的情分上,进行和谈,化干戈为玉帛,避免生灵涂炭。公子閲欣然前往,却被武力扣押。商鞅乘机进攻魏军,大获全胜。《晋世家》中晋献公卑词厚礼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以唇亡齿寒为例,反对借道与晋国。虞君却认为晋国与他同姓,不会使用武力消灭自己。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手也把虞给灭了。由此可见,在战争中,友情、亲情也能成为诈骗对方的手段。《高祖本纪》中,刘邦打到閹关时,张良用重利诱使秦守将和谈,达成联兵西向的协议后,却突然袭击秦军,斩杀了麻痹大意的秦守将。刘项相持广武之际,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双方均筋疲力尽。于是,楚汉签订和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项羽刚率兵东归,刘邦就接受张良、陈平之计,尾随追击,再次挑起战端。战争中的许诺、和约多为诱敌之策,权宜之计,对此绝不能迷信盲从,以防处于被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李牧受命防御匈奴时,装出十分恐惧的样子。每当匈奴侵犯时,他都逃避不战。匈奴人以为李牧怯战,就横行霸道,肆无忌惮。这时李牧因势利导,采用诱敌之策,设伏反击,重创匈奴,使匈奴几十年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边界。《李将军列传》中,李广追杀匈奴射雕者,突遇匈奴大队人马,形势非常严峻。他却处变不惊、临危不惧,不但命令部众接近匈奴人,而且解鞍下马,佯为休息。李广神色自若,亲自射杀敌人数名,使匈奴人坚信李广等为诱兵,始终未敢冲杀,趁着天黑,李广率领大家逃离虎口。李牧、李广都是采用欺诈手法,使敌人弄不清虚实,而自己掌握了主动。其他,诸如白起藏在军中欺骗赵括;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陈平诈游云梦,计擒韩信,都是典型的欺诈手段。其实,战争中的欺诈无处不在,谋略、外交、用间,甚至在所谓的将德中,都隐含着欺诈。这里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窥视战争的规律罢了。

兵以诈立,欺诈是战争重要特征之一。战争中的欺诈与政治、道德中的欺诈相比,它不应受到谴责,而是应该得到肯定。如果不明此理,而领兵打仗,那是很危险的。《史记》中宋襄公“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陈余“义兵不用奇诈谋奇计”,都是典型教材。

孙子说:“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古代兵书《六韬·论将》中说:“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这都说明将帅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战争的胜败得失,对于将帅要精心挑选,认真选拔,切不可草率任免。那么,将帅应具有什么才能品德?历代军事家和军事学家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吴起认为将帅要“总文武”、“兼则柔”。明太祖朱元璋也提出“将者,智、勇、忠、仁信也”。总结这些对将帅个人品德才能的要求,可归纳为:智、勇、仁、严等。《史记》正是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将帅这些性格特征。

第一,足智多谋。孙膑在其兵法中说,将军“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接着解释说,“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胜而诤,此王者之将也”。这是说将帅要上知天文,下懂地理,中通人和;能赢得士卒的支持,了解敌人的情况;熟读兵法,掌握战争规律;知道该战还是不战。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这就是将帅既熟悉兵法,又不拘泥于兵法,能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适当的谋略,争取战争的胜利。一言以蔽之,将帅要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在《史记》中,塑造了大量这样的智将,如孙膑、田章、韩信等,其智谋策略已经论述,这里不再重复。第二,狭路相逢,勇者胜。将帅要英勇善战,不畏强敌,尤其在非常时期,切不可临阵畏缩,甚至逃跑。“三军之势,如人一身。大将,心也。”将帅在军中犹如人的心脏,至关重要,全军唯将帅马首是瞻,其一举一动关系着军队胜败存亡。“主将勇则三军自壮,我不爱死孰敢偷生。”将帅英勇善战,不仅能稳定军心,而且可以激励士气。因此,英勇善战、不畏强敌是将帅必备素质之一。《史记》中,项羽就是英勇善战、不畏强敌的代表人物。《项羽本纪》写秦国主力围困巨鹿,宋义率军救援,临阵畏缩不前,其他各路救兵也不敢行动。项羽挺身而出,矫杀宋义,夺得兵权。接着,“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正是项羽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才使“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最后大破秦兵,解邯郸之围,取得巨鹿大捷。垓下之战,项羽在突围中,豪言壮语,斩将夺旗,更显其勇武骁战的特征。《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赵惠文王问廉颇、乐乘能否救韩于阏与,二人皆称“道远险狭难救”。当问赵奢时,赵奢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赵奢大破强敌。此事虽已过去两千多年,但“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至今仍令人回肠荡气、激奋昂扬,激励着无数人知难而上、勇往直前。屠狗者樊哙、飞将军李广、酒徒灌夫都以勇敢无畏而闻名。

第三,体恤下情,视卒如子。将帅应该深入士卒中间,关心士卒生活,与士卒同甘共苦,建立亲如一家的官兵关系。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夺取胜利。荀子说:“士卒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孙子也说:“视率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两位先哲都提出体恤下情,视卒如子的观点,足以见其重要性。《孙子吴起列传》写吴起拜将后,深入士卒中间,与士卒同甘共苦,亲如一家。有一士卒受伤处溃烂长痈,吴起亲自为其吮吸治疗。士卒的母亲听说后,痛哭流涕。有人不解,其母说:“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所死矣,是以哭之”。《李将军列传》写:“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类似动人的情节,均说明为将之人,应该关心、爱护下属,以赢得人心。

第四,执法严明,不避权贵。一支前进不畏赴汤蹈火,撤退不为金银珠宝所诱惑,令行禁止,号令统一的军队,肯定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要令行禁止、号令统一,就必须将帅执法严明,不避权贵。这也是历代军事家和军事学家所强调的。《史记》中许多将帅治军的故事,都突出了这一点。《孙子吴起列传》写孙武替吴王阖庐训练宫中美女以试兵法,他以两个宠妃为队长,分之为两队,然后申明号令,但进行操练时,众人心不在焉,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孙武再次审明号令,众人依然是嘻嘻哈哈,不成体统。孙武要以军法处斩两个队长。吴王阖庐横加干涉,孙武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依法处斩两队长后,众宫女怵然变色,神情立刻严肃紧张起来。再训练时,“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尉缭子·武议》中说:“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喜者赏之。”孙武处斩吴王的两个宠妃,杀一儆百,震慑全军,使众宫女唯军命是从。由此可见,孙武深通治兵之要义。正是所谓兵不斩不齐,杀一儆百。孙武拜将后,“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类似故事还有司马穰苴斩庄贾,周亚夫治军细柳营。由于他们治军严明,不避权贵,所以都成为战功显赫、名垂青史的人物。

司马迁在《卫将军骠骑列传赞》中说:“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惟在择任将相哉!惟在择任将相哉!”在这里,司马迁高度肯定选择将帅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对将帅的选拔一定要从智、勇、德、严等方面综合考察,审慎选择。否则,丧师辱国,后患无穷。

《史记》中关于战争的内容,博大精深,远不止此。其中有关间谍、提高士气、利用地形等描写,亦十分精彩,不乏真知灼见。

总而言之,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史识和文学才华,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不仅再现战争史上的风云岁月,而且深刻揭示了战争的规律,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部形象化的军事理论著作。

沈传河

同类推荐
  • 上古神话演义(第一卷):文明神迹

    上古神话演义(第一卷):文明神迹

    《上古神话演义》系列四卷是文史学者钟毓龙所著的上古历史通俗读物。本卷讲述帝喾、帝挚、帝尧三代历史,从少昊氏生于穷桑、帝喾辅佐颛顼述至帝尧师事尹寿、尹寿荐举许由等四贤。其中许多故事流传至今,如共工称霸九州、女娲炼石补天、共工触不周山、后稷初生遭三弃、黄帝与蚩尤争战等。
  • 大唐小家丁

    大唐小家丁

    孙兆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居然穿越了。冰冷的雨水浇在孙兆华的脸上,让他有些迷糊的大脑瞬间变的清醒起来,两世的记忆开始融合,他知道,自己来到了唐朝,而现在他的名字叫做李健。孙兆华苦笑一声,没想到这么狗血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上一世的孙兆华是一名网络小说写手,而他上一世的死因更加狗血,他写的小说随随便便断更,然后被一个催更的读者冲到家里面给砍死的。或许孙兆华想象过无数多次自己的死法,但是这一种死法,却是孙兆华所预想不到的。“果然随便断更把自己的人品给掉光了。”孙兆华嘬着自己的牙花子,现在的他,是地主家一个小小家丁。
  • 百家时代

    百家时代

    在这个百家强盛的时代,白墨作为兵家传人,却为小说家写着小说,为墨家制造着机器,为农家创造着粮食产量。。。在兵家看来这是不务正业,在其他百家看来就是多管闲事。白墨却一步一步引导着世界的发展。其实他只是不想去打仗,
  • 皇帝陛下的成长日常

    皇帝陛下的成长日常

    朕英明神武,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后宫佳丽三千,可惜朕的丞相继承父辈之先业,一不留神朕的内库就空了,朕恨不能啖其肉,食其骨,罢其官,让其漠北吃风喝稀。只是一个哲学性问题萦绕朕多时。
  • 状元全录

    状元全录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王之越前龙臣

    网王之越前龙臣

    请注意!请注意!主角在青学,是中途转入,融入并服众需要过程,所以前期分区预赛也就是1到44章和原动漫情节类似。不过44章之后会有变化。不喜绕道。下面才是真正简介:一不小心代替了男主进入了穿越的世界,成为了龙马的哥哥,既然来了,那我就要站到世界之巅,不然怎么对的起金手指和穿越党呢?
  • 一眼确万年

    一眼确万年

    据说。。。。。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
  • 王菲有点毒

    王菲有点毒

    蛋糕盒方法和各单位是的法规的水电费的地方
  • 快穿女配之抓住那个反派

    快穿女配之抓住那个反派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宅女,苏锦歌表示自己想睡个觉,谁知道居然在睡梦中猝死了。一觉醒来就莫名穿越,还绑定了一个快穿系统要求自己拯救反派弱小的心灵,实现他们的愿望而且还要让世界女主黑化,不然就要抹杀自己。看了那么多小说,她表示谈定问题不大不慌,多大点事嘛。可事实上,“诶,你,就是你,别看别人了,过来,诶你跑什么啊,快告诉我你有什么愿望啊”苏锦歌欲哭无泪,为什么反派一看到自己就跑,难道是自己长得有点吓人?她突然觉得问题有点大,要慌。又一次让反派跑了,她怒了,你!给我站住,本小姐吃定你了!婚后,“亲爱的~你不是要吃我吗,快来啊~”,她默默摇头,不来不来,腰都离家出走了来啥。
  • 雅典娜号案件

    雅典娜号案件

    年过花甲的华尔顿夫人找到鲁文基教授,告知鲁文基教授她的儿子在一起空间站大爆炸的危机之下救助了同事,回到地球还没来得及享受成为英雄的荣誉,却因为违反了“禁止把人改造成机器”这条法律被起诉。鲁文基教授在听完整件事后决定帮助华尔顿夫人打赢了这场官司,最终华尔顿夫人解救了自己的儿子。
  • 末世重生之至尊

    末世重生之至尊

    处处杀机,步步刃!末世重生,匕尖所指,皆为吾土!****上面骗你的,其实女主一点也不逗逼。【如果喜欢本书,请多多收藏和投票票!数据好惨,让我静静~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96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