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16200000029

第29章 固迷世纷,永矣长岑——班固、崔人生道路之比较

班固和崔鶴都是东汉明章时期文坛上颇具影响的人物。二人同在太学读书,同入窦宪幕府,同以文名显于当时,作品题材也极其相似。班固《两都赋》、崔鶴《反都赋》都盛赞京城洛阳;班固《典引》、崔鶴《明帝颂》都叙述汉德;班固《答宾戏》、崔鶴《达旨》都意在明志。但是,二人的人生选择和人生结局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二人人生道路的比较,深入剖析导致他们不同命运的深层原因,进而揭示出东汉由治转乱这一过渡时期士人的生存状态。

文如其人:《答宾戏》与《达旨》功名观之差异

班固和崔鶴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二人的最终结局却不尽相同。班固及窦宪败,“先坐免官”,死于狱中;崔鶴则因屡次向窦宪进谏而见疏,“出为长岑长……,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就这样,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不解谜题:是何原因促成二人人生命运的不同?让我们从文学的视角,通过对二人作品文本的分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后汉书》载班固所著各类文凡四十一篇,崔鶴则有二十一篇,除散佚之作不论,二人现存的这些作品都不出铭、记、书、颂之体,很难展现其个人性情。相对而言,能够真实地反映二人心态的只有班固的《答宾戏》、《幽通赋》和崔鶴的《达旨》。鉴于《达宾戏》和《达旨》同属“设论”体,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笔者首先从这两篇文章出发,探讨二者细微的差别。

其一,《答宾戏》和《达旨》虽然均含有“崇汉”、“颂汉”的内容,但二者的立足点不同。《答宾戏》将战国之世与方今之世对举,以战国时代道德不存反衬如今大汉之德流播天下:“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节,侯伯方轨,战国横骛”,“游说之徒,因势合变,偶时之会,风移俗易,乖忤而不可通”;而“方今大汉洒扫群秽,夷险芟荒,廓帝閭,恢皇纲,基隆于羲农,规广于黄唐,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函之如海,养之如春”,对东汉政权给予了热情洋溢的歌颂。崔鶴在《答旨》中没有采用上述对举的方式,他将天下分为“有事之险”与“无事之平”两个时期加以区别,认为士人“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以拯“人溺”,“当其无事,则躐缨整襟,规矩其步”,以修“德让”。如此划分,显见崔鶴是将当今之世视为“无事之平”之世,视为普遍情境之世而加以歌颂的,较之班固对“大汉”这一具体情境的极力称颂,多了一份平和的心态,而少了一些感性的冲动。

这种对所处时代的不同认知与班、崔二人功名观的差异有直接联系。班固认为自己身处非常之时(太平盛世),自当建非常之功,而崔鶴则将所处之时代定义为平常之时,其功名心自然要远比班固淡薄。

其二,《答宾戏》和《达旨》虽然均以主客双方展开问答,主方驳斥客方来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但所设置的驳斥对立面不同。大体而言,《答宾戏》针对战国士风做出批判,认为战国游士“见势利之华,暗道德之实”,商鞅、李斯等人“朝为荣华,夕而焦瘁”,乃是由于他们违背了“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的行为准则。究其言外之意,则是对当世士风持乐观心态。《达旨》则将批判的对象直接当世士风,指责士人“叫呼炫鬻,县旌自表”、“暴智耀世,因以干禄”,正因为自己“耻夸毗以求举”、“恶登墙而搂处”,所以才会“嘿嘿而久沈带”,与功名无缘。

其三,《答宾戏》和《达旨》虽然都将理性思考引入情感世界中平息内心冲突,但理性思考之后选择的道路不同。在班固看来,大汉“参天地而施化”,有着坚实而稳固的存在理由,只要自己“慎修所志,守尔天符”,便终究会“时暗而久章”。基于此种逻辑,他自比为“应龙之神”、“和隋之珠”,对成就功名充满自信。相对而言,崔鶴虽不遑仕进,“譬犹衡阳之林,岱阴之麓,伐寻抱不为之稀,艺拱把不为之数”。士人身价既已下跌,而其人又耻于攀附权贵,因此只能“絷余马以安行,俟性命之所存”,在“彼采其华,我收其实”的自我肯定中,超然于大众士人将追求仕事成功作为社会活动中心的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二人的选择都是在清醒、理智的思考之后作出的。因为并非一时冲动,所以这种选择与他们实际的人生道路相符,从中也可以看出功名意识对他们的人生所产生的现实影响。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班固站在“方今之世”的立场上,对大汉帝国倾注了满腔热情,他对天下治平、帝王圣德的时代给予了充分肯定,正是这种肯定时代的心态使得他对自身才华得以施展高度自信,在强烈的功名意识的支配下,他用世之心极切,所行之事多与功名相关;崔鶴则不同,他对大汉的赞颂多了几分冷静,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当代士风,能够较为自觉地自立于追逐功名的时风之外,功名意识远逊于班固,因而能够在仕途不偶时挂冠而去。

知人论事:不同功名观之缘由

既然班、崔二人的人生命运与其功名观密切相关,那么只有深入剖析造成他们功名观不同的缘由,我们才可能准确把握导致他们不同命运的深层原因。

班固的功名意识首先来自于显赫的家世。据《汉书·叙传》记载,由班长任上谷守开始,至班固为止,班氏前后六代,代代簪缨。尤其在汉成帝时期,班婕妤入宫,其父兄皆有封赏,班氏一时名动天下,所以班固不无自豪地在《叙传》中引用了谷永之语:“建始、河平之际,许、班之贵,倾动前朝,熏灼四方。”由此可见当时班氏之显达。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赵飞燕被立为皇后,班婕妤自请供养太后于长信宫,班氏的煊赫终成历史。但曾经的辉煌无疑激起过班固强烈的仕进之心。在《幽通赋》中,班固感慨地写道:“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世业”之所以“可怀”,是因为它映照着班氏昨日的辉煌,它已经在班固的生命中凝结为一种难以释然的家庭情怀。班固的祖父作为婕妤的同胞兄弟,曾经亲自经历了那段历史,它距离班固并不遥远,故而足以激发起班固对今昔变迁的深切感受。于此,我们可以想见他渴望重振家声,建功立业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在这一愿望的驱使下,班固在“圮绝而罔阶”的现实困难中仍然顽强地表达着他对功名的渴求:“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与班固相比,崔鶴虽也生于仕宦之家,但家族史上毕竟与皇室没有姻亲关系,也没有多么显赫的历史,内心不会因为历史与现实的明显反差而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他在功名面前能够保持一种较为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崔氏家族还曾表现出主动与皇权相疏离的倾向。据《后汉书·崔鶴列传》,崔鶴的祖父崔篆在新莽与东汉交替之际曾三次辞归,其父崔毅更是“以疾隐身不仕”。祖、父两代不仕的经历,对崔鶴功名观的形成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无疑极具启蒙作用。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与崔氏相仿佛,班固先祖多行一进一退之策,这与班固强烈的功名意识似乎产生了矛盾,其实并非如此,这一点后文另有论述。

家世背景作为一种秉自家族的潜在因素,只有与个体的人生历程发生碰撞、相互契合时,其意义才会显现出来。二十岁左右时,班固的人生出现了一次转折,即“父彪卒,归乡里”(《后汉书·班彪列传》)。范晔称班彪为“通儒上才”,可见班彪在当时颇具名望。班固在太学读书时,便与崔鶴、傅毅齐名,若再有父亲援引,其成就功名应当不成问题。然而命运难遂人意,父亲的突然辞世,不仅使少年得志的班固失去了仕进的机会,而且还必须担当长子所应当担当的一切。巨大的变故使毫无心理准备的班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作于当时的《幽通赋》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曹大家注曰:“言已孤生章,微陋鄙薄,将毁绝先祖之迹,无阶路以自成也。”师古注曰:“固自言孤弱,惧将毁绝先人之迹,无阶路以自成。”因无人援引而难以进身,这是班固在失父之痛背后隐藏的另外一种痛苦。失去了可以依傍的力量,本来明朗的前景开始变得模糊不定,建功立业的目标开始变得遥不可及。在此情形下,班固因家世背景而形成的功名观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自幼便嵌入思想中的目标无法实现,在反复思考实现理想的途径时,其功名意识反而在无意中强化,突出表现在后来所作的《答宾戏》中流露出强烈的功名意识。

相对而言,崔鶴的一生远没有班固复杂。崔鶴虽然曾在窦府任主簿,但与入仕不同。他虽然曾一度受到章帝的赏识,但终因帝崩而失去了入仕的机会。所以,崔鶴虽名震当时,却终身未仕。这使他一生未曾显达,但也没有经历大的挫折。在相对平稳的人生历程中,功名未遂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但祖、父两代的示范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遗憾带来的痛苦。可以说,在与人生际遇发生碰撞、契合的过程中,班固的家世强化了他的功名意识,而崔鶴的家世则淡化了他的功名意识。

前文已经提及,班固的先人在盛极之后多行一进一退之策。《汉书·叙传》记载,婕妤供养于东宫后,其兄班伯“遂称笃”,不视事。班固的祖父班稚在立太子一事上慎之又慎,王莽秉政时他因未曾作文粉饰太平而遭人弹劾,幸免于难后自请入补管理成帝延陵的小官。对于班彪,班固则在《幽通赋》中赞其“终保己而遗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从言辞间可以看出,班固对先人的进退之道多有推崇,这种态度与他强烈的功名意识似乎产生矛盾,其实不然。

《幽通赋》旨在寻找人生出路,文章最后班固提出了“保身遗名”的观点,这表明“保身”与“遗名”处于同等地位,同样是其功名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幽通赋》中流露出的祸福无常之感,《答宾戏》中表明的“委命共己”态度,以及献《典引》以歌德避祸,都显示出他的“保身”思想。“保身”思想既与自幼浸染于家族传统有关,又与班固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后汉书·班彪列传》记载班固撰《汉书》期间曾下狱,后虽因祸得福,但《汉书》的撰写却受到皇权的直接干预。《典引序》提及明帝曾就司马迁评价秦先天下一事征询班固的意见,实际上是在暗示他著史时应当持守的立场。《后汉书·窦融列传》载窦宪“既平匈奴,威名大盛……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并以忤意,相继自杀。由于朝臣震慑,望风承旨”。皇帝的压力,权贵的淫威,下狱的经历,家庭的兴衰,撰史过程中对士人宦海沉浮的深刻体察,这一切都足以使班固对祸福的内在感受不断强化,并逐渐集聚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情感体验,对其人生选择产生影响。

“由于士人的人生自觉,相对而言,他们通常能够超越具体的存在和当前的利益来把握历史,从而追求比血肉之躯更长远的不朽的声名。”然而,当着眼于将来的“遗名”与立足于现在的“保身”发生冲突时,“保身”无疑是更为现实的选择。对班固而言,一方面是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一方面是祸福无常的深切体验,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与其“宽和容众”这种并不激烈的个性结合,使他极易选择一条以避祸求成功的人生道路。入幕窦府期间,班固未曾进一言,正是他惧祸思想与用世之心并存的具体体现。

崔鶴没有班固那样复杂的人生经历,内心自然就不会有战战兢兢的感受,不会产生反复曲折的思虑,故而能以较为冷静的头脑和超脱的心态对待功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人格的独立,即所谓“先人有则而我弗亏,行有枉径而我弗随。臧否在予,唯世所议”。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班固和崔鶴二人功名观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互渗交融、综合作用而形成的,而功名观的差异又使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班固和崔鶴的人生道路实为东汉中后期士人命运的缩影。

余绪:东汉中后期士人命运之缩影

东汉王朝自和帝以后,形成了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的局面。受到纷乱政局的牵制,东汉中后期士人的人生选择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据陆侃如先生所著《中古文学系年》,自和帝继位至诛灭外戚窦氏(永元元年至永元四年)期间,活跃在文坛上的文人有班固、崔鶴、傅毅、黄香、李尤、贾逵六人。傅毅与班固、崔鶴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晚年也曾在窦府任职,幸运的是他去世较早,避免了因窦氏垮台所受的牵连。在入幕窦府之前,傅毅担任外戚马防的司马,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马氏被诛后,傅毅被免职,可以想见,若傅毅不早卒,其结局也定会与班固相同。黄香为人谨慎,曾上书谢绝迁升,其中未尝没有担心卷入政治漩涡的苦衷。李尤在此期间行迹不见于史书,贾逵当时最负盛名,但他“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不修小节,当世以此颇讥焉,故不至大官”;其母在,章帝知道他“无人事于外”而“特以钱二十万”。贾逵专心于儒学经义,“不通人间事”“无人事于外”正好避开了政治斗争,虽“不至大官”,但最终得以享年。

上述六人面对政权之争时所持的态度归纳起来不外三种:一、谨慎周旋于帝王与外戚之间,以班固为代表;二、依附外戚,但能保持独立人格,以崔鶴为代表;三、专心治学,不问政事,以贾逵为代表。三种选择中,贾逵式的人生道路是最平坦、最轻松的,但一般士人很难接受这种选择,因为他们多有参与政治的热情。相对而言,班固和崔鶴的人生之路对东汉中后期士人的人生选择更具初始意义。班固一生谨小慎微,未曾表现出对帝王与权贵的半点忤逆之意,但最终仍不能幸免于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崔鶴虽能保持相对独立的人格,但也因此被迫辞归,未能实现自身价值。范晔在《后汉书》中对班固评以“固迷世纷”的赞语,并论曰:“固伤迁博物治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又赞崔鶴:“永矣长岑,于辽之阴。不有直道,曷取泥沈?”在范晔看来,班固虽才智开通,但其智尚不足以为自己的人生预设一个完满的结局,崔鶴以“直道”事人虽然值得赞赏,但其“泥沈”的命运同样是一种缺憾。班固和崔鶴在东汉由治转乱这一过渡时期特定的政治背景下,虽然人生选择不同,却都不能顺遂心志甚至以悲剧告终,这预示着他们之后的士人将面临两难抉择,这种两难抉择使东汉士人的心灵显得异常沉重。对他们来说,步入仕途意味着要在帝王、外戚与宦官三者的争斗倾轧中生存,那样的人生无疑苦不堪言;但隐居不仕又意味着功业无成,那样的人生同样是不完满的。尽管他们有时可以如张衡般偶思园田,也可以像马融那样暂时脱去儒之外衣,甚至不妨像党人那样慷慨激昂一次,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留存在东汉士人心间的,是永久的苦闷。

强中华

同类推荐
  • 从东汉到大魏

    从东汉到大魏

    还有比穿越后,被告知只有一年寿命更悲惨的吗。穿越成为曹冲,凭借先天优势夺嫡、延寿、改天换命。(短篇小说,字数不多,短小精悍)
  • 自创系统战历史

    自创系统战历史

    穿越成张角的儿子,难不成打算做反派?幸好还有自创武将系统在身,不过为什么我造一次武将系统就会爆五个历史人物啊!!!还限定我只能收五个历史人物啊。管他那么多了,来一个我杀一个,诸葛亮很厉害比的过空白组合吗?李元霸很强?十六娘让她看看什么叫力气,项羽很霸道?那是我义兄,左边一个管毅右边一个刚子,身前一个夏侯龙,背后一个祸魔,这天下是谁的就让我们来战一战吧!!!《新人写书更新不稳定,不喜欢求不喷》
  • 南国梦晚1944

    南国梦晚1944

    国军败退东南亚称霸一方,越南猴子、马来猴子、印尼猴子、缅甸猴子各种猴子各种调教。这还不够,我们的中南国民们还包养起了越南妹子、日本妹子、韩国妹子、欧洲妹子甚至重口味的菲律宾女佣、印度女仆、非洲马子………………书友交流群——我们的中南国1944:372391313
  • 带着农场当崇祯

    带着农场当崇祯

    平凡的小白领穿越成崇祯。有人会说,普通的小白领哪是当皇帝的料,这是噩梦难度,还是赶紧准备跑路吧。其实,小白领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要是小白领还随身带着个超级农场呢?----------------------------------求推荐,求收藏,满地打滚各种求
  • 明末之草木皆兵

    明末之草木皆兵

    公元1643年,满清无敌,大明将亡,时无一英雄能扛起汉人战旗。孤单一人没有兵不可怕,草木石皆是兵。汉奸出没,情商低难得忠心也不惊:铁卫银士至死不渝,岭南狼兵不死不休……左手生灵之力,右手恶魂碎片,掌地狱之门独战携带人间外挂的满清。战旗所指汉军所至,横扫千军所向披靡……
热门推荐
  • 回到古代当先生

    回到古代当先生

    一个中文系的大学生,因为一次运动会五千米长跑,跑进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古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书先生。和他的学生,妻子,老丈人,张无忌,朱元璋等等等等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忍俊不住的故事......战才子,斗神医,没事教教书,骗骗美女,淫淫湿,做做对,逍遥江湖......
  • 边伯贤之忘了我,爱上她

    边伯贤之忘了我,爱上她

    爱情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或许别人会对你讽刺、讨厌、厌恶,但爱情是由自己决定的与别人无关,但爱情也可能会让你迷茫,但你只要牢牢的抓住她不分开,尽管迷茫也会有人陪着你让你重新找到方向。她爱你只是因为怕毁了你而不敢说出口他爱你只是因为怕失去你而不敢说出口她说:“如果还有下辈子我一定不会遇见你。”他说:“如果还有下辈子我一定不会失去你。”
  • 愿你夜晚好梦

    愿你夜晚好梦

    我的一生有太多的不幸福,感谢你的到来像一道光芒照亮我的黑暗,让我在惶惶的夜晚也能一夜好梦,告诉我生活可以很温暖。
  • 饮剑诀:浴火重生

    饮剑诀:浴火重生

    在他的面前,神也为之惊,魔亦为之惧!在他的眼中,一切阴谋诡计不过是幼稚的玩笑,所有奸险小人都只是无知的顽童!他做起事来就像闪电,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他说出的话就像流星,哪怕星沉陨寂,也决不改变初行的方向……他,就是赵飞云!
  • 盛世天启凤凰于飞

    盛世天启凤凰于飞

    女主从平凡人攀登到权力的高峰,在这之间,女主经历过朋友的背叛,丈夫的移情别恋,丧子之痛等一系列的虐情,很值得看,不是重生也不是穿越!
  • 假面戏法

    假面戏法

    起始于火灾,燃烧的火焰让所有的一切化为灰烬,然而,错乱的命运又使他独自背负起血海深仇......一个佩戴虚假面具的魔术师,悲剧的人生引导他走向深渊——命运的织网紧紧将他束缚看不到半点希望。宁静的古恩小镇迎来命运织线所线缠绕的提线人偶......一桩桩暗藏的案件即将揭开谜底。
  • 凤舞天下之邪王的天才召唤师

    凤舞天下之邪王的天才召唤师

    最强特工,被人迫害,意外重生,沦为一代废材。咩关系,看我带着异宝修炼,分分钟成为王者,佛挡杀佛,神挡诛神!可是就在逆天之路没走多远时,一代邪王上门来,女神~求抱养!
  • 星行双子

    星行双子

    星空下的双子叶天零和叶空行,在某次意外中交换了身份也交换了世界,星空的背后,是星域的大崩坏。星空下的双生子总有一天会相遇。散漫的叶天零和严谨的叶空行之间,又会有什么故事。
  • 我的精分总裁

    我的精分总裁

    独自开了家快要倒闭的咖啡馆的文青林小戚无聊上微博摇一摇,却摇来一个骗炮高手屌丝“颠小二”,“颠小二”实际身份则是一家主题连锁酒店的总裁令狐昊,他由于陷进家族财产权搏斗,精神压力过大而不知不觉有精神分裂倾向而不自知。林小戚火速与令狐昊发生一夜情后,令狐昊却忽然提出非林小戚不娶,林小戚对这个匪夷所思的事非常吃惊,后来才发现令狐昊让人不寒而栗的另一面...
  • 碎幽

    碎幽

    九幽八荒,人暝对立,神秘势力帮助九幽欲夺八荒,这一切,与下界又有何联系?是天命使然,还是皆为棋子?究竟是天命难违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