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68100000010

第10章 书写大我的人生——人生价值的创造(1)

(一)价值与人生价值“价值”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既现实又抽象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这个问题同人类与生俱来,古老得不能再古老;说它新鲜,是因为在风起云涌的“价值热”之后,人们越来越频繁地谈论这个“价值”、那个“价值”;说它现实,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听到它、说到它、接触到它;说它抽象,是因为当我们一旦认真思考究竟什么是“价值”时,却又感到多少有些茫然。

究竟什么是价值呢?所谓价值,是特指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即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简言之,即物对人的有用性。著名漫画家方成同志曾为《通俗哲学》画了一幅插图,题为《下雨好不好?》。画面上是:下雨了,一个手持喷壶正待浇花的小女孩欣喜地说:“下雨真好!”而旁边那个拿着小足球想去玩的男孩,则沮丧地说:“下雨糟透了!”同样是下雨,为什么小女孩说“真好”,而小男孩则说“糟透了”呢?这是因为此时此刻女孩和男孩的主体需要不同。下雨能满足女孩浇花的需要,所以被认为“好”,有价值;但是下雨使男孩不能玩足球,所以被认为“糟”,无价值,甚至是负价值。

知道了价值是什么,还必须追问价值有哪些特点。价值作为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一种普遍现象,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客观性和主体性等特性。其中“主体性”是价值的特殊本性。首先,价值具有个体性。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具体表现为“是好是坏要看对谁”,即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要看对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人来说。其次,价值具有多维性。人是多姿多彩的,即便是同一主体,客体对他的价值也是多种多样的。列宁曾举过一个例子:茶杯作为饮具,它能供人喝水使用;作为观赏品,它可以具有艺术价值;作为产品,它有工艺价值;假如必要,它还可以用来做武器……茶杯的用处还可举出许多种。总之,人和茶杯之间的价值关系,虽然通常主要是在把它当饮具这一方面,但实际上随着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展开,可以形成多种价值。第三,价值具有时效性。例如,一些东西过去很有价值,今天变得没有价值了。或者相反,今天出土的古代“文物”,在当时大都是极平常的生活用品,如商代的一具陶罐,当时只是个盛水的用具,但是到了今天,它却代表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价值的变化,并非仅仅在大尺度时间上表现出来,有时短时间内价值也会变化,如“雪中送炭”和“雨后送伞”,两者效果截然不同。

事物的价值是事物与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事物是客体,人是主体。“人的价值”则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满足人的需要”,前一个“人”是客体,后一个“人”是主体。

人的价值产生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社会关系复杂多变,因此人的价值各种各样,但集中起来不过只有两种:“为我”的价值和“为他”的价值。

如果一个人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他自己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就是“为我”的价值,即“人的自我价值”。

如果一个人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自己以外的他人和社会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就是“为他”

的价值,即“人的社会价值”。

对于个人来说,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他在哪些方面为他人和社会所需要,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需要。他所能满足的越多、越大、越充分,他这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就越有价值。

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人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是“我为我”,并非是个人向社会索取。

一个人越少依赖他人和社会,越少向外索取,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追求,才越有自我价值。

总之,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物只是满足人需要的客体,而人的价值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以社会实践满足社会需要的客体,又是社会的成员,是需要的主体。因此,人生价值主要取决于人对社会、对他人的积极贡献和献身精神;同时,社会也承认和重视个人需要的满足。

(二)小我与大我每个人都有人生,那是自然赐予的,而有价值的人生则是人创造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一方面同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估计到环境的需要、规定和限制,包括价值目标的提出、价值实施的具体方案都要同社会的需要相一致,并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把握人生价值创造的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人生价值的创造也离不开创造者的主体条件,最重要的是主体素质、主体的价值取向。在衡量人的价值时,人们常常陷入困惑和争论:“人生究竟是为我还是为他?”由于社会有机体内部结构和职能的自然分化,人与人之间就有了具体的“我”“他”之分。但是,这种分化不是分裂。“我”和“他”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每一个“我”和“他”

都是同一个“大我”中的一部分,都是“大我”中的“小我”。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意识。无论为他或为小我,都不是孤立的,一切都以大我为标准。

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在人生追求中表现出不同层次的自我境界。

第一种,有人一生所关心和追求的只是饮食男女、感官之乐、眼前享受。他的自我实际上不超过个人的肉体,甚至只是某些器官,这是一种极端渺小的自我。例如,《列子杨朱篇》曰:“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从“人生境界坐标图”上看,这种自我的位置在坐标系原点的下方。

第二种,有人所关心的仅限于个人一身的一切。为了一生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可以处心积虑、精打细算无所不用;若是涉及他人,即使是自己的父母、家庭、子孙后代,也都“非所计也”,“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自我”,是一种肉体完全而在社会和精神上绝对孤立、与世界为敌的渺小的“自我”。它的位置,在坐标系上占原点右下方的一个小角落。

第三种,较多人所关心的范围,是包括自己的父母、家庭、子女在内。他的“为我”已不限于一己之身,而是包含一定的献身精神,有了更现实的社会性质。在人们生活方式和条件都受到一定局限的情况下,不少个人的眼界只能如此。这种人生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最普遍性的表现。它的位置,是在坐标系原点周围一个不大的圆圈。

第四种,更多的人以健全的、积极的态度所关心的范围,是将前一种继续放大。由自己的父母、家庭、子女到他人的父母、家庭、子女,由个人的家庭到父母之邦的故乡祖国,由现实到先人后世,从而使“为我”赋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这是一种现实的、开放的“自我”。在坐标系上,它占据着不断扩大的位置。

第五种,以第四种境界为基础,有一些人能够“更上一层楼”,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自觉地、主动地将“小我”与“大我”融合为一。他们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大我”的事业,从中体验人生的乐趣,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样的人是一个无限大写的“人”。

【事例】

“对你的生活,什么样的报酬更好?”

这里摘录美国著名物理学家,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德曼博士与青年学生的一段对话。

学生问:我工作努力,学习也不错,但是至今未在我学习的领域显出任何真正有希望的成绩。看来,我已陷入平平庸庸的人流之中。我常自问:为什么我要设法进研究生院去苦苦求读,然后进政府研究部门或其他学术研究机构?或许最好的结果只是发现一两件其他人也可能发现的东西。我何不去拿一个学士学位,然后去当一个保险统计员,9点上班、17点下班,工资又很高?

博士答:我认为,你必须自问“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假如你能想象出,一早醒来就急不可待地想去工作;假如一连30多小时的工作,是你热情的体现而不是切望得到超工时报酬;假如你是在工作中寻找真正的乐趣,而不管你在那里是一周工作40还是70小时。假如这些都是真,你仍旧需要问一问,这些“乐趣”值不值得使你因放弃做保险统计员而放弃一年两万美金的额外报酬,对你的生活,什么样的报酬更好一些呢?

我并不认为你需要超级科学家的大奖赏,集体性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享乐是带有观赏性的,你必须学会如何从别人的成就中获得乐趣。假如你通过辛勤劳动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并且得到了胜利的话,那么你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什么是连续不断的驱动力?科学本身!成功会给人带来额外的动力。

【操练】

1.“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操练目的:培养为他人服务的观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操练步骤:

(一)明确为他人或帮助他人的意义。如果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活动前班长应进行动员。

(二)作出活动安排:

①确定活动规模(班级、小组或个人);②选定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如为盲人义务服务,到儿童福利院抱一抱孤儿);③安排活动时间,必要时应事前通知和联系;④提出要求,详细规定必须达到的服务质量和要求。

(三)根据计划开展活动。

(四)召开学雷锋主题班会。学生结合雷锋思想谈谈自己参加做好事活动后的体会和感受,并且与雷锋思想相比,找一找自己的差距。

(五)教师将学生的体会与感受汇集成册,作为教育成果永久保留。学生也可经常相互传阅,不断激励自己要向雷锋学习,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为社会献爱心操练目的:通过一些社会福利活动的举行,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以培养学生“忧乐为怀,兼善天下”的道德情怀。

操练步骤:

(一)班级中部分学生可与学校附近的街道进行联系,看是否有病残、孤寡老人或生活不便者需要帮助,确定名单和帮助内容。将这些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上门帮助这些人,为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二)部分学生与儿童福利院联系,那里有许多孤儿非常渴望家庭的温暖。学生们可以抽节假日与孤儿们共度一天,或抱一抱孤儿,或帮助复习功课,或纯粹进行些娱乐活动。

(三)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在为社会服务日中走上街头,宣传文化科学知识,或为人民群众做好事。

(四)以班级为单位为希望工程捐款。捐款应从自身经济条件出发,多少不论。目的在于通过捐款,帮助贫困山区儿童的学习与成长,以培养学生友爱他人的情感。

(五)这些活动开展以后,及时总结经验,交流体会,并持之以恒。

3.“爱心活动——做一天义务保育员”问卷调查请认真、真实地回答下列问题。

(一)您原本对儿童福利院了解多少?

①一无所知②略有了解(二)您参加此次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①献爱心②责任心③好奇心④体验生活(三)进入儿童福利院,您心情如何?

①平静②激动③神圣感④其他(四)对于保育员的工作,您是如何看待的?

①劳动强度大,但劳有所得②劳动强度大,不值得③需要一种奉献精神④其他(五)说说您对责任心、耐心、爱心、细心,这“四心”的认识。(六)这次活动,给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①孩子们渴望别人抚摸和拥抱②孩子们希望有人收养他们③孩子们依依不舍地说:“你们还来吗?”

④其他(请自述)(七)通过做一天保育员,说说你的体会。

(八)对这项活动,您有何意见和建议?

第七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责任的担负(一)真正的人“责任”一词由来已久,在我国思想史上最初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臣民对君主、帝王对“天”主动尽职和效忠;二是表示个人应对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和过失负责。在西方思想史上,苏格拉底把责任看作是“善良公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应具备的本领和才能。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阐述了责任是表示人应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的思想,伊壁鸠鲁说:“……我们的行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就形成了使我们承受褒贬的责任。”从字义上说,所谓“责”就是要求做成某事或行事达到一定的标准;所谓“任”,就是担当、承受;“责任”

,即指人分内应做的事和没有做好分内的事而应承担的责罚。由此可见,人生责任就是人在社会生存和生活中所应承担的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对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所承担的责罚。这里所讲的第一层含义,是由人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一定的社会角色,就意味着处于某种社会地位的个人担负着某种社会职能或职责,就应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

第二层含义是由于个人在承担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和任务时,具有行为选择的自由而必然产生的要求。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其行为是具有相对的自由选择性,面对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每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认识,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主地选择、决定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责任。个人必须对自己在承担社会的职责和任务时所做出的行为选择负责。

(二)义务感的道德意义在西文中,“义务”一词来源于希腊文Deus(上帝),其本意是指“有约束力的责任”。在现代英语中“obligation”和“duty”都兼有义务和责任的意思,它们本身就表现了义务与责任的天然联系。人们对那些义不容辞的责任的强烈意识便构成了我们的义务感。一份契约、一个誓言、一个承诺都是义务感的外在化。

义务内容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特点。在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或社会共同体中,义务的种类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义务,其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但是,也存在一些人类共同履行的义务,如信守诺言、诚实、不伤害他人、感恩等。

同类推荐
  • 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

    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

    本书重点收录近两年高考满分作文两百多篇,由著名教师进行分析评点,剖析满分、高分作文的成功之处,撷取得分经验,梳理写作技巧。内容涵盖审题、立意、语言、结构等多种作文要素。关注作文难点、要点、得分点,为考生指出一条获取高分、满分的便捷之路。
  • 绽放: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精华版·告别

    绽放: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精华版·告别

    《绽放: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精华版·告别》结集了16-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二等奖获奖作者的优秀作品,本书作品以灵动的文字书写对逝去的人的思念,对无果等待的告别,对时光短暂的慨叹,以及对美好回忆的怀念。本书所选作品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散文、随笔等,主题独立,构思新颖,充分展现了展现新概念作文精神: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引领创意写作风潮。书中作品文字个性,构思巧妙,展现了当前青少年的文学追求与想象力,以及获奖者们的文学才华,有利于让青少年读者爱上文学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 现代公共关系学

    现代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从而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的管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学就是专门研究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规律性及工作技法的学科。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成人教育或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对公共关系学有兴趣的读者的入门读物。
  • 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教你学中长跑

    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教你学中长跑

    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学生田径与体操学习手册
  • 学生抒情性范文阅读与指导(上)

    学生抒情性范文阅读与指导(上)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热门推荐
  • 华严悬谈会玄记

    华严悬谈会玄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中不很美

    高中不很美

    一直很想写点什么纪念那一段印象深刻的高中生活,记录下那些脸庞和心里的故事。
  •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中华文明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深具智慧,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演绎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涌现出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百科全书。本书将这些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无疑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本书是一部中国历史的普及读本。采用编年体例,按历史时间顺序编写,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元,完整再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让读者直观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全面掌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光辉灿烂。
  • 万千因果

    万千因果

    某天,莫寻意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指引他走向了一个属于修士的世界,他在这里努力修炼着,一切都似乎很正常的进行着。突然有一天莫寻察觉到了诡异,他的一切似乎都在一团迷雾之中······
  • 古埃及迷梦

    古埃及迷梦

    《古埃及迷梦》叙述了一个叫伊瑟的女孩在上海世博馆参观时,藉由埃及馆的一沓纸莎草画度入古埃及的塞提一世时代的爱情故事。因为与法老塞提一世的丞相希曼女儿相貌的相似,伊瑟被卷入到埃及王宫中的王权递变与王后争夺的纷争中。伊瑟与两个王子的恋情自然成为小说的主线。这一与众多穿越小说大同小异的情节,似乎并没有太多可圈点之处,但是作者对伊瑟及众多人物的刻画却让人感受到了笔力的饱满。误入古埃及的伊瑟一开始就陷入了王子谢纳和拉美西斯的追逐中。作为塞提一世的长子与次子,一个深受法老恩宠,作为法定的接班人,干练而勤勉,又是伊瑟既定的未婚夫;一个则智慧俊朗,韬略满腹,却因与伊瑟暗恋对象相像而得到伊瑟感情的认可。
  • 陪主神度过的那些日子

    陪主神度过的那些日子

    韩浩陪主神来到了三国世界。“这是三国演义吧?”看着刘关张打算五百打五万……“坑爹呢这是?个个都这么黑,要不要来个燎原火啊!”……“要不咱们先换个世界?”“呵呵”“算我没问……”黑夜传说世界“她是月之女神瑟琳娜?”“嗯哼。”“她是吸血鬼公主索尼娅?”“答对了。”“她们还是小萝莉啊禽兽!”
  • 红尘相思,何以怨无心枷锁

    红尘相思,何以怨无心枷锁

    一曲相思如诉,却诉不过人事之间的纠缠!一个笔墨如画,却画不过人情冷暖的锁链!自古人妖殊途,你与我,还不是一样?白衣如雪,儒智温雅,手中一杯美酒浅酌。红衣似血,腹黑睿智,手中一并折扇轻摇。他和她,千年不变的情谊,却又遗忘了万年。他是一名总裁,她是一只雪狐!当妖和人共存在一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 梦境之森1

    梦境之森1

    被噩梦缠绕的青春因为引梦者的相识而踏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在诡谲的梦境中,他们的相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些梦境,于人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 爱如罂粟花开

    爱如罂粟花开

    那天,她坐在阳台上,手中握着一束罂粟花,露出一丝美丽动人的微笑,阳光下蛊惑人心,她看着他,问他:“罂粟花是有毒的,你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也做了傻瓜?”他轻轻地揽住了她:“谁让我遇到了你这样美丽的骗子?既然骗我中了毒,就别再中途放弃……没你是活不下去的了。”
  • 王源好幸运遇见你

    王源好幸运遇见你

    “王源..爱是什么..”“爱..就是我爱你..就是王源爱林子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