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06100000009

第9章 人生历程

1880年11月12日,陈垣出生在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陈垣祖父陈海学经营新会特产陈皮起家,成为远近闻名的药材商人。陈垣的父亲排行第五,亦继承父业,生意更加兴隆,但陈垣自幼无意经商,立志为学,得到了父亲的支持。陈垣5岁时随父亲到广州,6岁入私塾,14岁时得见《书目答问》,遂以此为师,摸索求书阅读,后又得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眼界更开一层,于是泛览群籍,知识面渐宽。

17岁时,陈垣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住在新会会馆。和他同住会馆的,是光绪壬辰科进士翰林伍铨萃。伍先生和他谈起学问来,发现他读书很多,对书的作者、内容、版本,都能谈得头头是道,大为惊奇。其实陈垣13岁就已经把十三经读完了,后来偶然看到张之洞的《书目答问》,眼界更是大开,渐渐学会了按照目录选购经史子集所需的图书,广泛涉猎。但可惜的是,这种博学在当时是要被指为不务正业的。

那年的试题是《冉求之艺,文之以礼》。陈垣放笔直书,信心十足。考完后回到会馆,将所做的文章情形,原原本本地说与伍先生听。伍先生认为他的文章虽好,但不合八股规范。九月初九日放榜,果未考中。陈垣懊恼离京,伍先生送陈垣到车站,握着他的手说:“文不就范,十科也不能考中!”这话对陈垣刺激很深。回到广州后,陈垣便发愤要把八股文作好。他买回了十科的《直省闱墨》,一遍遍细读,最后装订成四大册,认真体味,有的好文章甚至能够背诵。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八股文大有长进,但是后来科举却取消了。晚年陈垣回忆说:“可惜白白糟蹋了两年的时间,但也得到了一些读书的方法。”

陈垣18岁时就教过蒙馆,并且对学生不打板、不体罚,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也引起了其他私塾的注意。这可以说是他几十年教学工作的第一章。

1905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下,他和几位青年志士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以文学、图画作武器进行反帝反清斗争。继之辛亥革命,他和康仲荦创办《震旦日报》,积极宣传反清。

1906年他担任新会篁村小学教师,这是一座当时的“国民小学堂”,在学堂里他把很多课都包下来,讲国文、算学、博物、舆地等,还兼教体操和唱歌等课。课余时间,他经常带孩子们到郊外远足,并采集动、植物标本,同学们很觉新鲜,对这位“新式”老师,非常爱戴。当时学堂里的老师,上课时都穿没有领子的长褂,有时腰间还系上一条丝带,他却带头穿上黄色操衣(即制服),同学们都说他很精神,下课后都愿意找他问长问短,师生感情很融洽。

以后他回到广州,兼教振德中学的课,又在义育学堂教书。在这两个学堂里,他教国文、历史。他在课堂上经常宣传反对专制的思想,遭到两校校长的疑忌,而同学们则很欢迎。有的同学还受他鼓动,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陈垣认为中国的贫困、愚昧,挨打受欺,是和当时的教育落后、科学落后有关;认为要使中国振作起来,必须多办学校,加强教育工作,发展科技。他在报刊上写时事论说,同时也发表过宣传兴办学校、兴办女学、卫生医药、西法接生等文章。他和几个朋友集资创办了一所医学院,取名光华医学院,他既是光华的创办人之一,又是该校的理事,并且是这所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

1910年他在光华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做助教,不久,又担任了教学工作,教过人体解剖学、细菌学等课程。教材则参考日文卫生学课本,课本上有很详细的插图,他讲课注意直观教学。讲人体解剖学时,由于还没有教学挂图,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他就自己动手画挂图,上课时张贴在课堂讲解,这些挂图有些是从外文解剖学课本中临摹下来的。为了课程的需要,他常带着学生到广州郊外乱坟堆中捡拾零散骨骼,把它们洗净、拼排,作为课堂教具。同学们看见实物,且自己动手拼凑,加强了感性认识,容易记忆,印象深刻。这些都是当时其他教师没有做到的,所以同学们非常敬佩这位老师。陈垣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经常利用讲课的业余时间,给亲友、邻里的患者义务诊病治疗,随请随到。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促进了实践,实践又提高了他的教学水平。

1913年,陈垣从广州来到了北京,从此弃医学史,自学成才。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在史学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是国内外公认的史学大家。但他仍认为中国的教育不发达,国家想富强就应注意办教育事业,因此很关心教育工作。

1920年,华北地区旱灾严重,北京街头每天都有自外县灾区涌进的大批难民,许多孤儿缺衣少食。他看到这种惨状,便和朋友们商议,集资办起一所工读学校,名为“北京孤儿工读园”。第一次收容的男女孤儿有二百余人,该园除收灾区孤儿外,本市的孤儿亦可入学,随来随收。园中按文化程度分为高低教学班,教授一些基本课程,并设立各种劳动、技艺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择,参加一两个班。该园实行半工半读制,孩子们不但在园内可以得到识字读书的机会,并且可以学到一技之长,学到一两种谋生的本领。在这里,陈垣担任园长,并负责教务工作。

1921年9月,陈垣又创办了平民中学,这所中学除招收一部分本市的小学毕业生外,大部分收容的是河北灾区青年。他任校长,并兼教国文、历史和中国文学史等课程。平民中学学费低于其他中学,根据学生经济情况还可减免学费;当时该校以功课好、纪律严闻名全市。

刚到北京的几年,陈垣对时局虽大失所望,但锐气未减,还有一些设想,想担任一些实际职务,为国家办些事情。1921年,他任教育部次长,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就任的。但后来他发现工作无法开展,就提出辞职,离开教育部到各大学去授课。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历史系任教,再没有担任其他政界工作。20世纪20年代后期曾在北平师范大学担任过历史系主任,解放前后在辅仁大学任校长二十多年,解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多年。

陈垣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能只顾勤学,更要注意品德修养,注意锻炼身体。他教导学生修养、锻炼、勤奋三者不能缺一,万不可功课好,又有好身体,而为非作歹,或去为敌人服务,这是大节,要学生千万注意。陈垣从事教育工作近七十年,他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虽然他是史学界的权威,学问博大精深,但他教学时,很平易近人,平日和学生相处,如春风化雨,和蔼可亲,诲人不倦。他的学生千千万万,遍及各地,多少专家在他培育下起步,多少学者在他灌溉下成才,几代青年在他身边成长起来。

陈垣曾在一段时期内信仰宗教,故从1917年开始,他开始研究中国基督教史,于是有《元也里可温考》之作。他认为,中国基督教初为唐代的景教,以次为元代的也里可温教、明代的天主教、清以后的耶稣教。所谓“也里可温”,是元代基督教的总称。元亡,也里可温就绝迹于中国。但作为宗教史来说,它又是世界宗教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这一著作不但引起中国文学界的注意,也受到国际学者和宗教史研究专家的重视。此后,他又先后写成专著《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回回教入中国史略》。

在研究宗教史的同时,他还注意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并采用了两百种以上的有关资料,写成《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在国内外史学界获得高度评价。在研究《元典章》的过程中,他曾用元刻本对校沈刻本,再以其他诸本互校,查出沈刻本中伪误、衍脱、颠倒者共一万二千多条,于是分门别类,加以分析,指出致误的原因,1931年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一书,又名《校勘学释例》。

他在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书。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一书,“意欲为避讳史作一总结,而便考史者多一门路、一钥匙也”。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被日军侵占。他身处危境,坚决与敌斗争。在大学讲坛上,他讲抗清不仕的顾炎武《日知录》,讲表彰抗清民族英雄的全祖望《鲒埼亭集》,以此自励,亦以此勉励学生爱国。同时,他还利用史学研究作为武器,连续发表史学论著,抨击敌伪汉奸,显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在八年抗战期间,他连续写成《南宋河北新兴道教考》、《中国佛教典籍概论》等宗教史论文及《通鉴胡注表微》,都含有讽今喻世、抒志表微的用意。

同类推荐
  • 过得刚好

    过得刚好

    郭德纲亲笔作品,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迄今为止,唯一人生回顾,荣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浊自清自安然。书中的文字记录了郭德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本书有着极其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妙语连珠,文字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读之不禁令人捧腹,为我们营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这份快感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即使面对着台下无人的惨淡局面,郭德纲依然保持着他的幽默感。
  • 战国非常人物

    战国非常人物

    本书从赵毋恤写到苏秦,揭示权谋学的三个阶段,揭秘权谋家成功的手段,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景再现战国中、前期群雄逐鹿的大国战略。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完整披露张学良西安事变后几十年间幽禁经历的图书,首次出版后在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连载30天;该书1994年被台湾的先智出版公司引进出版,其“总政战部”将此书作为内部参阅,“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陆军军官学校”均将此书列为必读书之一;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也将该书列为了解中国历史的必读书目。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她的老公是大佬

    她的老公是大佬

    她清亮的瞳中映着严绍元的面庞。他定定地说,“你对我有感觉。”许晶晶手指不禁绞住衣服,有些心虚。他绽颜一笑:“你是花痴,喜欢我这种类型。”蓦地将她横抱送上车:“我想吃花,就吃你这种。”许晶晶低呼,跳车不能!他邪笑:“快点,把住址告诉我,我要见家长。”“我们不是男女朋友!”“已经是了,刚刚在你房里我们已经确定关系了。”
  • 校内青春太懵懂

    校内青春太懵懂

    她六岁那年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丧失生命,她含恨而走,十年后她会展开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报复?她六岁那年偶遇一个叫阿墨的男生,使她展开了笑颜,十年后她是否能找到他呢?
  • 夏天,不再可爱

    夏天,不再可爱

    十六岁的苏杞,阴差阳错成了夏家的大小姐,同班同学并且是邻居的余慕言居然是苏杞儿时的好伙伴,不仅身世显著,还是青梅竹马,知道真相的俩人瞬间石化了......
  • The Voice of the City

    The Voice of the Ci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桂院

    桂院

    不知自己因何而死,不知自己因何复生,甚至不能肯定自己的死期。闲乐伯嫡长女熊道枫知道的是,自己的确是死过一回,以及,不会再有下一次机会了。
  • 重生报告boss夫人又戏精了

    重生报告boss夫人又戏精了

    “今日新闻全栖影后顾南笙于今日下午在家中焚火自杀身亡,被路过的邻居发现。疑似由于工作压力太大的缘由,经各方猜测。目前,警方还在做进一步的调查。初步判断为抑郁自杀……好的现场的情况就是这样,本台将持续追踪报道。”
  • 波澜升起

    波澜升起

    自大夏一统天下已有二十五年,在这看似太平的国家里,其内部早已暗潮汹涌,在这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敏感时期帝国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此事足以影响如今帝国朝堂格局,同一时期北方四国迅速的统一建立了北魏帝国,北凉与帝国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断的上演,世子殿下回到北凉不久替父又走了一遭江湖,且看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通透,看他如何世袭罔替,且看他如何挑的起北凉重担,且看他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又如何坚守北凉防线使帝国免遭厄运。
  • 富家千金的虐恋

    富家千金的虐恋

    富家公子与富家小姐在电玩城相遇的故事.....
  • 乱文天下

    乱文天下

    由棺材中诞生,自然要往棺材中去。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无论东西,我自特立独行!秉承着父母的遗志,誓要改变这个世界!爱我的,恨我的,统统都来吧!!!
  • 落落生活随笔集

    落落生活随笔集

    生活随笔集,带你的生活去兜风,去闯荡,去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