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84800000027

第27章 如何教育自私的孩子

自私,这是许多独生子女比较普遍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固然同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伴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不当造成的。这主要表现于对孩子的关心过度、照顾过度、宠爱过度、迁就过度。这样,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逐步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

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大多是4∶2∶1,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呵护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观念增强,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耍玩高档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要求,动则耍脾气。家长一见家中的“小皇帝”抖脾气了,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顺着孩子,这就是滋长儿童自私观念的温床。

一位初中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她班上有个男生美术制图技术很高,可他却一直守口如瓶不愿为班级出力。这位男生的父亲是某高校的博导,母亲也是一名资深设计师,平常非常忙碌,几乎只能在晚饭时一家人才能碰个面,吃完饭后父母又各自忙自己的事了。父亲与他所讲的话大多是一种金钱交易,如考85分以上奖励300元,90分以上奖励500元,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反映问题,一次扣200元零用钱。父亲又给儿子增加了一个挣钱的渠道,当他帮别人画图纸忙不过来时,就让儿子帮着画,每次按工作量付给儿子酬劳。一次,学校开展黑板报评比,老师知道他美术功底非同一般,就让这个孩子与同学一起制作黑板报,并告诉他如果不参与板报组的话,他就必须负责一周包干区的卫生,两相权衡后这位男生选择了前者,最终他们的板报获得了一等奖。看着奖状,老师却高兴不起来,她困惑:只有13岁的孩子,为何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喜欢展示自己的优点呢?试想,这样的孩子对集体的事都如此冷漠,他能伸出手去帮助别人吗?

还有一位母亲,她现在非常担心孩子将来长大了会不会变得自私自利,不管妈妈和爸爸了。她说儿子有一天忽然问她为啥不和爸爸离婚,她反问儿子,生活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婚。儿子的回答让她大吃一惊:“只有你和爸爸离婚了,你才能对我一个人好。”这位母亲真的不知道儿子何时竟然变得如此自私。

孩子的自私表现在占有欲上,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比如全家人去饭店吃饭,他点的一盘菜,谁也不许动,他说那是他自己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在现代家庭中,孩子不自觉地或不知不觉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有记者曾在某小学采访时,听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观点:“孔融让梨是因为孔融聪明,先吃个小的,吃得快,吃完再拿个大的,况且他这么一让,大人们谁好意思真给他个小的!”这话多少暴露出了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生病的孩子想吃葡萄,由于是冬天,葡萄不好买,妈妈跑了很多地方,才为刚刚打完吊瓶的孩子买了半公斤葡萄。当她把洗好的葡萄放在盘子里端给孩子时,顺手拿了一颗葡萄放在嘴里,不想孩子气哼哼地说:“谁叫你吃我的葡萄的?葡萄是我的。”泪水顿时在妈妈的眼眶里打转,孩子可能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于是“大度”地说:“这次就算了,下次要经过我的允许才可以啊。”

一位小学老师对记者说,她在语文课上进行听写时,发现一个孩子坐在座位上,一个字也没写。老师问他时,他说忘了带笔盒,没有笔。老师问他为何不借同学的笔用,出乎意料的是,该学生指指前后左右的同学说:“他们都不肯借给我。”这位老师非常生气,打开他同桌的笔盒,里面排满了笔,老师拿出一支笔给了这个孩子。

自私是人的天性,但是作为家长,绝不能因此而放任不管,任由孩子的不良习性发展下去,否则,到头来必然会害了孩子。

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先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不良习性,因为自私的孩子永远都不能理解感恩的必要,永远不会对别人的帮助报以感谢。

那么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如此自私呢?专家研究认为,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或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自我中心阶段”,表现为封闭性、自私性等,这时的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二是在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逐步养成的。或是因为家长太娇惯溺爱,或者是因为孩子缺少关爱,或者是因为受到成年人自私行为的影响。孩子一旦养成了自私的习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可能会成为贪婪、吝啬、嫉妒、报复等畸形心理的源泉。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尽早重视这个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予以引导和教育,别让我们的孩子太自私。

自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纠正孩子自私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要耐心、细致。为了帮助孩子改掉自私的不良品行,儿童心理专家给出了以下几条建议,父母家长朋友可以参考着去做:

不要随便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教育专家认为,在家庭里,孩子应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衣食住行玩都应该由家长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切不可迁就他们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会导致孩子变得自私和冷漠。”所谓孩子的自私,其实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他们看来,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父母过度的溺爱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做任何事情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

不要随便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是纠正孩子的自私观念的第一步。台湾皇龙投资公司董事长黄任中,可称亿万富翁,他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一般只满足四分之一,可谓用心良苦。其实,对于孩子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家长也不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满足,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并不是万能的,欲望的满足是要经过一定的困难或者努力才能实现的。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对儿童,家长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独自一人享用,而是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则常常想到自己应该帮父母干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

纠正自己的家教观念。

专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许多孩子的自私源自于父母家教的不当。

记者曾经在一家幼儿园采访,无意间听到一个接孩子的家长问自己的儿子:“今天在班上吃亏了没有?谁欺负你了没有?”孩子的声音很小,估计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于是父亲就大声地斥责孩子:“给你说了多少次了,谁要是欺负你,你就打他。别人不打你,你就不打他;若是打你,你就狠狠地打他,打出毛病爸爸负责。在家里教给你了,怎么到了外面就忘了?”

这位父亲的话真的让人感到震惊和悲哀,而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鲜见。很多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总喜欢把自己多年生活的经验或者做人处事的方法不论对错都灌输给孩子,这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和道德细节的缺失,而这些东西往往对孩子将来的为人处世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要纠正孩子先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自私和冷漠,往往可以折射出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专家呼吁,由于现在的资讯传媒的发达,许多孩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上网、看电视等等,过早地了解社会,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因此容易被孩子所模仿或接受,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对此加以关注,不要让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风气污染了孩子纯洁的心灵。

给孩子灌输人人平等的观念。

专家提醒家长朋友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渐渐给孩子灌输一种观念:你并非上帝,你与周围人一样。家庭生活中,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要尽量不给孩子特殊待遇,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自我中心”观念。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几乎呼风得风,唤雨给雨,完全成了家里的上帝。对孩子过度的放纵,容易使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心理:我在这个家里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没有我重要。于是他们心里根本不存在别人这个概念,只剩下了自己。要想让孩子摒弃自私的心理,必须及早把孩子从上帝的角色里拉出来,让他们知道,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无论在孩子与大众之间,还是孩子与孩子之间。

孩子在幼年时最关心的恐怕就是吃的东西,为此我们首先要在吃的东西上实行一种“平均分配制度”。“这两个苹果,一个是你的,一个是你奶奶的。”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经常这样告诉自己的女儿。时间长了她的女儿就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不管什么东西,自己拿一份,也要留给别人一份,不是什么事情都只想着自己。

另外,在家务活上也要建立一种近似平等的关系。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这是自私的最突出特征。而做好事是完全替别人考虑,为别人服务,正好与自私相对立。如果能在孩子刚一懂事的时候就引导他给别人做一点好事,使其渐渐养成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宽宏无私就会代替狭隘自私。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劳伦斯·沙皮罗认为:“当无私和良知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将发现孩子们会不满足这些,而去做更有利他人的事情。”

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榜样作用很重要,父母要是有自私的行为,他的孩子就很容易模仿。有一则笑话,一对夫妇对儿子千般呵护,而对父母万般挑剔,某一天,这对夫妇对父母的恶劣态度被儿子看到了,其子大声叫喊,“我记住了。”其父母问他记住了什么,其子说“我记住了你们怎样对待祖父母,看我长大后怎样收拾你们。”父母哑然。可见身正影不斜是何等重要的。与此相反,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儿媳妇给她的婆婆端水洗脚,她那几岁大的孩子也学她的样子给她端水洗脚。可见,父母身教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所以,为人父母要想教育好子女,自己先要做到以身作则。

帮助孩子认识自私的危害。

许多孩子之所以自私,就是不知道自私的害处,反而经常因自私而占到小便宜。孩子年龄小,常以眼前利益来判断是非,这不足为怪。但是,作为家长应帮助教育孩子认识自私的危害性。比如,讲清自私与个人主义的联系,举一些因从小自私长大后个人主义恶性膨胀而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人的事例,以此来引导孩子改掉自私的毛病,逐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习惯。

鼓励支持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集体就是班级、小组、少先队、学校以及假期里的活动小组。孩子在这些集体中学习、生活,就应该同这些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团结互助。共同完成集体活动的任务,从而逐步形成集体主义的意识。但是,自私的孩子在集体中往往与他人格格不入,做事斤斤计较,而有些家长认为参加集体活动没意思,担任班干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些都是错误的。殊不知,孩子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只有在集体中才有机会培养、锻炼。而21世纪的人才,合作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家长应当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支持孩子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耐心倾听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后的感受,引导孩子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挑重担,从而帮助孩子克服狭隘自私、害怕吃亏等错误思想。

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合适的角色。

研究发现,自私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差不多都有以下特征:不关心父母和祖辈,不做或很少做家务劳动,喜欢独占好吃好玩的东西,并且总感到不满足而不断提出各种过高的要求。针对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家长应明确告诉孩子:家庭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应符合自己的身份,家长应关心孩子,孩子也应孝敬长辈,每个成员都是相互依存的。家里的事要大家做,好东西理应大家共同享受,不能一人独占。如果孩子不听,家长可尝试让他饿肚子,并明确告诉他:“你没有做你应完成的家务劳动,大人也没替你做饭,因此你就没有饭吃,只能饿肚子了。”从类似事件中,孩子会认识到家庭中是需要相互关照的,从而逐步改掉自私的毛病。

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与同龄人交流的平台。

让孩子在同学中和邻里中结交朋友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经常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伙伴们玩和看,学会与小伙伴团结友爱,养成互相谦让的好品德。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看,5岁以上的孩子是需要友情、需要伙伴的。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兄弟姐妹,邻里之间交往也很少,许多孩子终日是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玩耍。这样,孩子的心里自然也就很少考虑到他人,孤独的环境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改变这种情况,除了家长平时应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交谈、娱乐之外,还应鼓励孩子与同学、邻里发展友谊。比如,欢迎孩子的同学星期天到家里来玩耍,也鼓励孩子到同学家里去玩耍;让孩子帮助邻居取报、送信,到邻居家去借还物品等。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孩子就会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温情,从而渐渐地学会去关心别人。

当然,要纠正孩子自私的品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做到以上几点,家长还应在平常的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说“谢谢”。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性格,对于别人的帮助,要叫孩子学会感谢别人;同时,当孩子为家长服务的时候,家长也应该对孩子说“谢谢”,这样可以使孩子懂得乐于助人是一种崇高的美德,从而积极地向此方向努力。

同类推荐
  •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优秀”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习惯,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优秀的习惯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在成功路上如鱼得水!《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汇集了成功人士必备的优秀习惯,指导读者从了解和认识习惯着手,结合当代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从心态、品质、工作、思维、行为、时间、生活、学习、交际、情绪等各个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优秀的习惯对人生成功的重大意义。
  •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阐述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通过不同境遇中,面对不同机会、经历了不相同奋斗历程的人物事例,阐释机会改变人生的哲理。
  • 决定一生的8种素质

    决定一生的8种素质

    本书分析了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素质。它们包括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
  • 释然

    释然

    送你一首人生的歌名字叫作“释然”。本书是有用快乐幸福的100个散文故事,让你摆脱烦恼忧虑,重塑健康心理,抚慰心灵。查一路是一个专门教写作的教师,他的文字淡淡道出生命本质,鼓励追求从容与自在的人生,有大陆“林清玄”之称。
  • 最佳距离并非最短距离

    最佳距离并非最短距离

    本书汇集经典故事,尽释人生哲理。内容包括: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关键在于心态、寂寞是一种清福等。
热门推荐
  • 叫我鬼怪大人

    叫我鬼怪大人

    作为一个矮小丑陋肥胖的废物。怎样变成高大帅气健壮强悍的鬼怪大人。以后要记住,叫我鬼怪大人!
  • 今天还没暴富

    今天还没暴富

    所有人面前的总裁女强人,背后竟是爱财的小软妹,每天都是努力工作,争取暴富的一天
  • 大佬的反差人设有点萌

    大佬的反差人设有点萌

    沙雕作者的沙雕小说——最近作者很忙,忙着学习
  • 冥妃当道

    冥妃当道

    此文已弃更。大家自行散去吧。。。O^/-O-
  • 我每天时间一万倍

    我每天时间一万倍

    【日常,轻松,前期半压抑,后期爆发】当世界的枷锁被打破,神秘的一角悄然揭开。他从冥界归来,一手安天下,一人镇一国。盛世降临,是真实,还是幻象·····
  • 爱你从使至终

    爱你从使至终

    我不爱你,我爱的从使至终都只是她,可我爱的从使至终都只是一个你呀!
  • 那个世界之成

    那个世界之成

    未来世界危机,别有用心的人借此大做文章,终致地球人类失去家园。而新家园的建立过程又是荆棘密布,不仅要消除“恐龙”们的威胁,还要面对人类内部的矛盾,一边还在发明着各种黑科技,同时发现了地球史前人类的足迹……一群热血青年在不住地探索中终归成为新世界的“神”。
  • 恶魔呼唤

    恶魔呼唤

    神魔世界的魔王通过虚拟网络选出人类中最强的战士作为父母基因,重生于神魔世界,打败神王成为全新的主宰,人类世界也恢复了原本的和平世界。但是就算魔王把自己的生身父母送回过去,也依然无法改变他们已经被改变的命运。混世剑将成为守护、破坏与制裁的天平。而这天平掌握在一位名叫宁欣颜的少年手中。
  • 深夜厨房

    深夜厨房

    北京深夜故事:在名为“深夜厨房”的小店里,发生在老板、老板朋友以及食客间的各色故事。每人有每人的高兴,每人也有每人的困顿。但无论喜怒哀愁,所有人都努力地在这个城市里生存并生活着。有人昂扬、有人黯然、有人来到、有人离去。一碗喷香的馄饨、一碗上好的牛肉面,还有卤得味浓浓的鸡爪鸭翅香菇海带,以及应季四时各色好吃。无论尝到喜悦,还是咽下不甘,这就是生活,有歌有笑有苦有痛,终究,必须生并活着。
  • 网游之我是世界之主

    网游之我是世界之主

    创造的游戏世界,但却是要当名玩家从创造世界到当玩家,这是要有很艰难的道路!那么就看看凌羽是如何从创造世界的造物主!到如何从玩家的角度去探索自己创造的世界!从石器时代到星际战争!那凌羽是如何探知世界的背后真正的故事?那就从凌羽的五十六次轮回开始吧!非幕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