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2700000013

第13章 生命过呈的解释与对付困境的努力(1)

将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来看待,几乎已是人们的共识。但是,现代文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它以怎样的特质体现着文化身份并融入文化体系之中?怎样发挥着特殊的文化功能等等,却是需要继续研究的。其中对现代文学的文化特质的分析是一种基础工作。

所谓文化特质,是文化组成分子中最小的单位。众多的文化特质互相配合又组成文化丛,即功能上相互关联的一组文化特征群。既然认定中国现代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以文化的身份出现并有特殊功能的文化特征群,能体现自己的文化价值意义,它就必然有其作为文化的特殊要素和结构形式,有由文学所体现的最基本的文化分子单位,亦即文学的文化特质。那么,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质呢?或者说,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质中包含了哪些基本要素呢?我以为这是现代文学研究中一个有待深入的重要课题,但也是一个难题,是不能简单回答的。我试图从对文学特性的重新理解中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文化现象,既是现代中国人“生命过程”的一种艺术解释系统,也是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即特殊功能系统。前者涉及现代文学的文化特质,后者体现现代文学的价值意义。这个时代文学的发展与曲折,文学理论的分歧与冲突,大都可以由此观之。自然,这只是探讨现代文学的文化特质的答案之一。

文学是“人的生命过程的特殊解释系统”这一概念,是笔者受丹尼尔·贝尔对文化定义的启示而提出的。贝尔说:“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①“文化领域是意义的领域(realmofmeanings)。它通过艺术与仪式,以想象的表现方法诠释世界的意义,尤其是展示那些从生存困境中产生的、人人都无法回避的所谓不可理喻性问题,诸如悲剧与死亡。”②我将它引申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源于这一理论与我对文学的思考的某些契合,以及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其主要含义是,第一,人的生命过程,一方面与具体的社会、时代构成现实联系;另一方面与自然、宇宙构成深邃邈远的意义关系。人作为“历史的中间物”,也作为宇宙的中间物,其个体生命价值既可以在具体的现实社会关系中得到评价,也可以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联系中得到确认。文学对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可以在这两种“背景”及其联系中展开,它既解释人的生命过程中的现实具体问题,更要“以想象的表现方法诠释世界的意义,尤其是展示那些从生存困境中产生的、人人都无法回避的所谓不可理喻性问题”,亦即人的生命过程中遇到的普遍命题。它比一般“生活过程”的展示更便于揭示人生的本元和深层状态,也最容易具体地切近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深刻关联点,因而也更容易蕴涵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通过人的生命过程来表现现实生活“深度”和历史“细节”,是文学作为特殊解释系统不脱离现实历史又不把个人作为“工具”的极佳的视角。文学通过生命过程的解释帮助人们对付生存困境,这种“帮助”的途径、功能和价值意义是多维的,它可以为人“指路”,也可以帮人“解脱”,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消遣娱乐,可以激发情感,也可以使人沉思。更重要的是通过审美特性和艺术感染力使那些“不可理喻性问题”变得可以“理喻”,将人们从生命过程中的那些深层困境里拯救出来。从这个角度说,人文精神和现实情怀,是文学在对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中所体现的主要文化特质和价值意义。第二,文学作为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它是以艺术的特殊方式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的解释系统。不同于哲学、宗教、生物等对生命过程的“解释”,文学以其具体性、情感性、审美性对人类的生命过程提供最充分的形象化的解释。

它的解释包含关于人的生命过程及其意义的哲理思考,但不同于哲学的抽象概括和理性分析,它更重视人的生命过程的感悟和体验;它关怀人的生命过程的终极问题,诸如生死、悲剧、命运等,有宗教般的情感特征和类似的表达方式,但它表现现实情怀和人间情景,不引人脱离现实而启示人如何面对现实;它对人的生命过程的展示是具体细腻的,有“纵切面”和“横剖面”的“诊断”、“解剖”,但它着重关注的不是人的生理肌体的生老病死,而是作为社会人的存在状态和生命过程。诚如一位当代作家所理解的“小说家的思想与哲学家的思想不一样。方法论上有分野。对于作家,思想上更多的是人的基础生存,也就是说,是构成人的存在,是基础的部分,是一站一立,一递一送,一举手一投足,极度的生物化。离不开张三李四,离不开起居、吃喝,它关注的不只是人的类,而应是人的单位个体,由个体生发,个体外张,再回到个体,再由个体推及到类的可能性。作家关注的是人在你当时所生存的环境里的状态,就是说,你如何地诗意地生存,这是关键。”另外,这一概念中“过程”的意识与文学特质中的“时间性”有必然的契合。“人的生命过程”的艺术展示和解释过程,也是最能发挥文学形象化和具体性的优长和特性的过程。文学对人的生命“过程”的展示和表现不可能是“全部”的,但却是形象的、典型的和具体的,因而是“完整”的。

第三,人的生命过程作为文学的表现领域和文学家的重要视点,具有极大的创作空间和拓展余地,有价值预设的多种可能。人的生命过程本身既包涵作为社会人的精神生活过程,也包含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物质肉体的生存过程;既包含人的社会属性,也包含人的自然属性既包含人的理性,又包含人的非理性一本能、欲望、冲动、直觉、无意识等“过程”内容。这可以借用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我们的生命是无止境的,正如我们的视野是没有界限的一样。”文学表现人的生命过程的视野也是没有界限的。即使人的自然性和非理性的表现,在文学领域里,因为牵涉到诸如灵与肉、情与理等关系,同样能获得社会意义。文学对生命过程的解释具有“个别”与“全面”、“特殊”与“整体”相统一之特点,这是由文学的艺术概括性和典型化等特点所决定的,是其他任何领域所无法比拟的。

第四,“个体”含义。人的生命过程总是具体的、感性的、个体的“生命过程”。文学的特性决定了它如果真正地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命过程,必然从个体出发解释人生。它从个体入手,却在“人类”的层面展开“生命”过程的描述。它包含阶级性、社会性但又超越了阶级性、社会性,而具有更大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鲁迅译)中说过,“生命者,是遍在于宇宙人生的大生命。因为这是经由个人,成为艺术的个性而被表现的,所以那个性的别半面,也总有很大的普遍性……在那样的生命的内容之中,即有人的普遍性共通性在。换句话说,就是人和人之间,是具有足以唤起生命的共感的共通内容存在的。”“将生命的内容用别的话来说,就是体验的世界。”这就是说,艺术领域的“生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这种普遍意义的获得正在于艺术的特性是通过个性表现普遍性、共通性,通过作家的个体体验表现人类性。正是在表现人的生命过程这一层面上,文学才在具有民族性的同时具有人类性,文学家才在整体上体现出冲突中的统一,也在相似中表现出区别。所以,文学作为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的概念,有助于文学与人的关系的调整,也打开了文学理论更大的思维空间,同时也拓展了文学的表现领域。

第五,人的生命过程自然包含“生存状态”,因而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人的生命质量和意义不仅取决于自然环境,更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人的生命过程的展示,必然同时伴随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展示,其社会批判性和思想倾向性在对人的生命过程的艺术解释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它不会限制和隔绝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却可以以人的生命过程状态为轴心而深入辐射社会和时代的方方面面。

文学是“人的生命过程的特殊解释系统”的概念,会使我们想到一个非常熟悉、被广泛运用的概念,这就是文学“为人生”。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有所联系,但具体内涵却不相同。众所周知,作为中国新文学真正开端的“五四”文学,其重要标志是“人的文学”的产生。然而,对于“人生”和文学“为人生”的具体理解,实际上长期以来是约定俗成的,但却含义不明,因为人生本身是多方面的,文学应根据自己的特性将重点放在人生的哪些层面,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这如同“文学是人学”的概念一样,它用来反对蔑视人的文学的现象或某些思潮倾向是有具体针对性的,是有效的,但用来指导具体文学实践却需要进一步理解和界定。文学“为人生”习惯上被理解为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和表现,对人生状况的客观观察和真实描写等等。这虽然大致不错,然而如果进一步追问,文学怎样具体表现人生,或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人生,则不能不关注具体的个体生命过程,通过具体生命过程的展示表现人生状况和社会现实。文学的特性决定了它表现的“人生”,其具体所指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对人的研究是有区别的,它如果不是全部,至少应该主要对“人的生命过程”进行艺术的解释。

可以说,“人的生命过程”属于广义的“人生”,但不等于“人生”。“人的生命过程”与“人生”的概念并不矛盾,但它更适宜作为文学表现对象的概念。中国现代文学对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是与人的重新发现和“五四”新文学对普通人生的重视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命过程的艺术解释可以理解为“人的文学”的深度体现。

鲁迅等对生命过程的艺术解释

文学作为一种解释系统,也许是人们容易认识和接受的;但是,文学作为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特别是将中国现代文学特质之一看作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却可能存在分歧。这使我们必须首先把目光投向中国新文学奠基期的那些奠基性作品,重新审视它们的精神特质和“基因图谱”。

对人的自然生命过程的“解释”,最直接的也许莫过于医学。但是,在中国近现代,医学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的解释系统和所做的努力,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一鲁迅从医学向文学的转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先兆性。主要不是从生物的意义而是从文化精神的意义思考中国人的生命过程,是鲁迅对中国现代“人学”思想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狂人日记》就是对中国人的生命过程毫不掩饰的揭示和形象概括,是对中国人生命过程作出的历史性的文化哲学解释。“人吃人”是鲁迅创造的第一个触目惊心的生命过程意象,也是历史上中国人的生命过程的缩影。自己被人吃,自己又在吃人,这是何等惨烈的生命过程。然而,“铁屋子”中的人们还在梦中昏睡,而且“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①《呐喊》自序。到就死的悲哀”。于是,振聋发聩的“呐喊”就迫切而必需,惊醒他们,正视自己的生命过程,“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就成为鲁迅“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文学的具体体现;而“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创作动机,又将危害中国人生命过程的病根追究至封建制度和文化,其“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目的不言自明。从此以后,鲁迅沿着这一思路“一发而不可收”,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生命过程。在一般民众人物身上,他十分悲愤地描绘了生命意识的愚昧生命过程的盲目和生命感受的麻木(《药》《故乡》《阿Q正传》《祝福》等)。在知识分子身上,特别是“新”知识分子身上,更加悲痛地揭示了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无奈和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悲剧,写了生命过程重归无聊)无价值)无意义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

录写了华小栓无意义的短暂的生命过程,写了肉体的无可救药,这固然令人同情和可怜,但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华老栓们精神上的无可救药,这使我们想到作者的愤激之言,这样的人“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作品深层意蕴还在于揭示出夏瑜本来有意义的生命,在遭遇统治者的屠戮与“受惠者”的亵渎双重“否定”之后的无意义和无价值,他的生命过程壮烈却“无效”,其悲剧性令人深思。接下来的《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祝裰等,分别写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的生命过程的悲剧性。孔乙己的生命过程的悲剧性在于,他是一个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期待寄托在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上的失败者。一个本来极为自尊的有生命意识的人,最终在极端贫穷、受侮辱、被嘲笑中无声地结束了生命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庸众对他人生命的无情、冷漠和残酷。在《故乡》中,我们看到少年闰土生命的鲜活,也看到中年闰土生命的萎靡,在前后的对比中看到中国人生命过程的艰难困苦和简单“重复”,看到生命过程怎样变为低级的求生过程,生命力怎样在“过程”中萎缩。《祝福》中的祥林嫂,其生命过程普通却更令人震惊。

她的生活片段代表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许多不幸,而最使人不能平静的是,一个劳动妇女,其生命过程中精神的痛苦超过了肉体生理的痛苦,超过了她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她饱尝了丧夫、被卖、失子的不幸,在“现世”咀嚼了精神的苦汁,又被“来世”的恐惧心理所缠绕。她的生命过程不但无幸福、无意义、无价值,简直是一个“负增长”的过程。HQ的生命过程,是作者“眼中所经历过的中国人生”的写照,使人们从中看到了“国人的魂灵”和自己的生命过程,特别是在“困境”中怎样“造出奇妙的逃路来”。小说始终暗含主人公面对困境如何对付的问题!阿,一生的“事迹”,或者说他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弱者面对“外界”困境步步败退的“应对”过程。比起闰土、祥林嫂和孔乙己来,阿!所经历的“生命过程”要复杂得多,包含的典型意义也丰富得多。

同类推荐
  • 曹雪芹访谈录

    曹雪芹访谈录

    电视连续剧《手机》里,费墨有过论断:曹雪芹要是活过来,肯定拿大耳光抽所谓的红学家。台词很有趣,的确是,从某种角度看,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但作者构思得更妙,曹雪芹还魂了,不但抽不了红学家,还得被红学家们集体驱逐。书中有段很经典,“红学大师”对想出全本《红楼梦》的曹雪芹喊道:“在我们百多年的耕耘中,《红楼梦》已经成了文学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还有哪部作品能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重要吗?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会比现在的《红楼梦》伟大吗?残缺状态下是不是更加理想,对你还是对我们?
  • 捕光者

    捕光者

    《捕光者》内容包括:2012捕光者、三秒钟的祈祷、送别诗、天黑、回忆、偶寄、沉香、偶尔之诗、生日之诗、立秋之诗、中年之诗、西南贾、绝句、明月引、春渐近、捕光者、乌鸦、今夕何夕、向右一寸、春眠不觉晓、楚歌,给项羽、天籁、一个午后的冥想、极其安静等。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星光

    星光

    本书为陈思和教授的人物特写散文集,所收文章分为三辑:第一辑追忆巴金和贾植芳两位先生;第二辑广泛涉及作者交往和见闻的文坛、学界人物,比如冰心、施蛰存、柯灵、朱东润、章培恒、王瑶等人;第三辑聚焦我国港台地区及海外的学者和文化名流,比如陈映真、夏志清等人。
  •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作者阿飞以犀利的男性观点,通过理智、温暖的字句,写给那些被爱伤过、为爱流泪,却仍人愿意相信爱情、勇敢再爱一次的人,陪伴着你一起找回追爱的勇气。64篇睡前治愈文字,陪伴你度过那些无眠的夜晚。作者跟你分享的不是爱情操作手册,也不是爱情操作手册,而是可以跟你面对面谈话的“立体爱情疗愈书”。放下一段伤心的感情,并不等于原谅对方,而是放过你自己。不要因为早该过去的过去,连累了将来应该要幸福的你。只有“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最好的爱情”。
热门推荐
  • 高冷萌妻,boss快接招

    高冷萌妻,boss快接招

    女主本来是高冷女神,却没想到遇到坑货失忆,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帅气的萌妹子,男主被女主在小时候弄得失忆了,一直都是懵逼中伤害女主,当男主再次恢复记忆时,却发现女主为了男主做了好多。(这是一本搞笑形的小说,入者需谨慎!以防笑喷,请勿喝水!)
  • 韩娱之怪盗零

    韩娱之怪盗零

    闻名天下的作案零失手——怪盗零,偷的不仅是宝石,他还偷女人的心。书友群:291566099
  • 我要把你养胖胖

    我要把你养胖胖

    关于高中生的恋爱日常,谁说我们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玩没有未来,我们一样也可以努力,不要看不起高中生的爱情我们一样也可以很甜,分享小凝【作者】和小江的恋爱日常
  • 我姓钱

    我姓钱

    梦里,有人拿走了我的心,在我耳边轻语——人无心,则无畏.....
  • 未之旅

    未之旅

    第七执法者青鸾最近很苦恼。第一个世界,“什么?要和主角作对?!”青鸾瞪大眼睛,天哪,就不能让她好好做个任务吗?第二个世界,“额..我把主角的光环给抢了?”青鸾表示自己真的很无奈很无辜。第三个世界,青鸾盯着面前的男子,十分认真:“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几个大字!”“什么?”“无法攻略!”
  • 全职天仙

    全职天仙

    灵气入侵,重启修仙。高考失误的周元,误打误撞融合神秘古印,从此逆天改命,书写传奇……
  • Hi,电竞大神要抱抱!

    Hi,电竞大神要抱抱!

    新书〖萌翻黑界夫人别浪〗,谢谢支持!“顾神,你不要嫁给江神好不好!”某个粉丝拼命大喊。顾南笙摇摇头,坦然说:“我比较贵,他养的起。”【电竞场】解说员问:“江神,请问你的女朋友标准是什么?”江远歌微笑:“一个字。”解说员:“啊???”江远歌挑眉:“浪就好~”解说员:……“那么,顾神的男朋友标准是什么?”顾南笙咬着糖,“一个字。”解说员:“啊???”顾南笙轻笑,“浪就好~”解说员:“……”没错了,这就是有奸情!【今后,我与你共进王者巅峰!】
  • 通往永生世界

    通往永生世界

    简介这是这是一片神秘的大陆,大陆自诞生以来一共经历过四个遥远的时期荒古时期,远古时期,上古时期,末世四个时期。自荒古时期开始天地间一共孕育出十八把古神兵。每把神兵都是毁天灭地的存在,据传说集齐十八把古神兵就能打开传说中的永生之门。
  • 逢雨忆云

    逢雨忆云

    风雨骤起夜,睹物思人。那一个个天下第一,那一个个风华绝代。楚玉言是大侠,虽然他自己没这么认为过,但当时江湖上皆奉其为尊,他一生自问对得起武林,对得起苍生。可他做错了一件事,也许不算错,可是却引发一系列的麻烦,因为一个女人,失了兄弟,失了家室,失了在武林中的地位,在如此的困境中,他不知道自己是变了,还是默守陈规。
  • 意外旅行团

    意外旅行团

    58岁生日这天,艾瑞丝失踪了!这完全不在特里的计划内。她为艾瑞丝准备了蛋糕,给艾瑞丝的朋友打了电话,从养老院接上了痴呆的父亲,兴冲冲来到艾瑞丝的家,打算为她庆生。可是,房间里一切都静止了,衣柜、浴室空空如也。一张轮渡预约表躺在电脑里,两只白色信封上面是艾瑞丝又大又浮夸的字迹:我最最亲爱的特里,你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是你什么也做不了。我已经下定决心。艾瑞丝已经下定决心,特里却还抱着一丝侥幸。意外之外,特里带着父亲,追上艾瑞丝,驶向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