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2700000029

第29章 内倾型作家与抽象性作品(1)

心理类型与作品特质

某种文学现象的发生,除了客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文学活动参与者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审美倾向、艺术追求等等这些较易为人们了解和把握的因素之外,还有不易被了解和把握的深层心理方面的因素,包括人格类型和心理倾向诸多因素的作用。德国美学家沃林格曾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认为所有艺术现象的最根本和最内在的要素就是人所具有的“艺术意志”,“每部艺术作品就其最内在的本质来看,都只是艺术意志的客观化”。他认为艺术意志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内心要求,它来自于人面对世界所形成的心理态度(①把艺术本质全部归结为艺术意志也许有些极端,但是作家的“艺术意志”确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极易被忽略的领域。

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曾经说:“当我们审视人类历史的时候,我们看见的仅仅是发生在表面的东西,甚至就连这些东西也在暗淡的传统之镜中受到歪曲。甚至发生的事情往往逃避着历史学家追寻的眼睛,这是因为,真正的历史事件总是深埋在地底,所有的人都能体会到它,却没有一个能够观察到它。一场场战争、一个个朝代、一次次动乱、一次次征服、一种种宗教……所有这些仅仅是那隐秘的心态的表面症状,而这隐秘的心态甚至不为那拥有这心态的个人所知。也不被历史学家所传达。”荣格的这种看法直接运用到人类历史研究中去,或许在给人以许多启示的同时也会产生某种偏颇,一西方现代新史学所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其中包括将历史名人心理特征等“潜在的”因素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将荣格的这种看法应用到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与人的心理有深层关联的文学研究中来,却有相当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当我们审视文学历史的时候,人们较易注意到的也是发生在历史过程中的表面的“症状”和形态,这些表面的东西也容易在“传统之镜中受到歪曲”,而容易忽视的恰恰是决定着表面形态的作家的隐秘的心态和人格倾向。

这些心态和人格倾向甚至不被作家个人所意识,也容易被文学史家所轻视和忽略。对此,分析心理学理论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将文学历史现象的研究与有类同性的作家群体心理倾向的分析结合起来,确有许多可以拓展的领域。

将分析心理学用来考察作家的人格,有内倾与外倾的划分;用来考察文学的创作与欣赏,则有移情与抽象的区别。内倾型人格对应于抽象性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外倾型人格对应于移情型作品的创作和欣赏。

这里说的作家内倾与外倾的人格,并不仅指作家的性格,还特别指主体在客体面前所表现出的心态、心理能量释放的指向和所采取的“对策”。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有“内倾”与“外倾”两种不同的途径,外倾指人的心理能量投注于外部事物,内倾指人的心理能量经外部事物折射而返回到主体自身。在对象面前,作为主体的作家的心理倾向如何,他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及其态度如何,它是进取的还是退缩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等,自觉不自觉地直接影响到作家艺术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表现对象的选择、艺术处理的特点和价值定向、美学趣味等等。对这种现象,仅仅视为“风格”类型显然还不够,而应注意到人格类型,特别是心理类型的因素。这种不同心理倾向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中,在一定程度上近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谓“出世”与“入世”、“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关系。“近似”而又不同,是强调它的核心是一种心理特征而主要不是行为态度,或者行为态度中深层心理的制约作用。

“艺术意志”所支配的两种指向不同的表现“形态”,是内倾与外倾人格的具体体现。按沃林格的观点,抽象与移情是人的两种不同的本能冲动,也是艺术运动的两极。艺术意志既表现为移情冲动,也表现为抽象冲动。沃林格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他对艺术现象的分析,而他的这种理论也同样适应于文学现象。文学中的抽象,不仅是指抽象性的表现对象、抽象手法,更主要的是指作家追求抽象性的意蕴,诸如抽象的人性问题、“永恒”性主题等等。对“抽象”的偏好有其心理动机。按照分析心理理论的观点,抽象是把外在对象抽象为某种固定的思想或形式,以解除对于外界的恐惧。移情是把自己的情感外设于对象中,在对象中感受、欣赏自我。“移情”就是外倾的一种形式,移情是“我在一个不同于我的客体中对象化”(里普斯),“以致他觉得他自己仿佛就在对象之中”(荣格)。因为“移情作用预先设定对象是空洞的并且企图对它灌注生命与之相反,抽象作用却预先设定对象是有生命的、活动的并且企图从它的影响下退缩出来”。

抽象型人的态度是向心的即内倾的(中国传统文人似乎多偏向内倾),而移情型的人则充满信心地面对世界,即外倾。

当然,内倾与外倾、抽象与移情也并非截然对立,并非某种类型绝对只属于某种人群。“在任何对于对象的欣赏和艺术创作中,抽象和移情两种形态都是需要的,两种都出现在每个人身上,虽然在大多数情形下两者的分化是不相等的”。②这就是说,不同类型的人格和文学现象的区分只是相对而言的,是对一些具有倾向性现象的概括。

“内倾型”与“抽象性”

依据以上理论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家在心理类型上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倾向。一部分作家对于现实,对于外部世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关注、把握、分析和再现现实,并投入和参与其变革过程他们将文学活动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将生命意识贯注于所创造的艺术成果中,其创造性潜能体现在所作过程中,体现在对于现实的参与和“应战”中,人生价值最终体现在对于外部事物的改造中。在对象中体现自身,也在对象中“欣赏”和肯定自身,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有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外倾型的心理特征,一种对外界持“克服”和试图“改造”的姿态。这就是外倾型作家及其移情性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有一批作家及其文学活动,构成人所共知的、与上述情况相反的文学景观他们的创作在艺术方法上各具特色富于个性与创新,在作品意蕴上则追求永恒性、抽象性和超越性,有意无意表现出与时代生活主流的疏离,因而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往往受到质疑。他们信守思想的自由和艺术的独立,故而引人注目也颇多争议,其典型人物有周作人、梁实秋、徐志摩、沈从文、废名、张爱玲等作为类似倾向的文学派别则有小说方面的“京派”和诗歌方面的“新月”派等。他们的创作具有这样一些相似特点一是一般选择便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情思的体裁方式,如散文、诗歌、短篇小说,而较少用长篇小说和大型话剧这样的样式来反映重大的事件,因为他们要表达的意蕴一般似乎不需要过于庞大的载体。二是他们的创作题材多从有切身感受、体验和思索过的方面着眼,关注那些带有普遍意义和超越具体时空界限的对象。三是他们作品的主题一般具有抽象的哲理意味,追求对于“永恒”问题的表现,其中特重对于人性的发现和揭示。四是在作品的价值观上,他们不特意去追求作品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而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灵的需要。对于这类作家及其作品,以往有过从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及道德观念方面着眼的评价和分析,也有过从人生情趣、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方面的重新评价和分析。这些分析和评价都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这些由作家相互之间的类似性构成的文学现象,还包含有相似的心理倾向和人格类型方面的因素。可以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群典型的内倾型作家,他们的创作活动及其作品具有抽象型特征。

首先,这些内倾性作家对客观外在世界的变化,尤其是社会历史的转型和剧变,表现出某种疑惑、迷惘甚至恐惧感,这种潜隐心态透过他们躲避具体现实问题而专注永恒课题以求心灵宁静的艺术目光和视野而折射出来。他们的情感不特别显露,而以一种较为超脱的心态静观外在世界和人生现象,并将这些现象的感受、直觉、体验蕴蓄为特殊的情绪或意象加以表现。他们没有移情于外物,而是把外物、把生活现象抽象为某种固定的、“超凡”的人生艺术并予以形象的外化,在寻求“永恒”、“不朽”中觅得心理的安宁。因此他们宁可去观照一些远离时代中心的生活现象或某种人生片断,体悟某种人生况味,而不大对现实的具体的人生状况做出及时和过多的反应。可以说,对某些抽象的、永恒的、普遍的事物具有浓厚兴趣,是内倾型作家的共同特点。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关注的是这样的对象,男人、女人、孩子、中年、老人,代沟、友谊、生死、时间、生命、好汉、谦让、握手、下棋、麻将、俭、勤、廉、懒、馋,闲暇、沉默、废话、健忘、梦、快乐等,这些表现对象本身就具有恒定性、普遍性和抽象性,对它们的沉思和表现,可以发现其中的“秩序”和永恒不变的“形式”。

这一过程就是作家的心绪躲开“现象世界的流动和混乱”从而找到一点安宁的过程。周作人在20年代后的创作也体现了大致的情景。沈从文在论冯文炳的创作时附带对周作人的创作评价道:“周先生在文体风格独特之外,还有所注意的是他那普遍趣味。在路旁小小池沼负手闲行,对萤火出神,为小孩子哭闹感到生命娱乐与纠纷,用平静的心,感受一切大千世界的动静,从为平常眼睛所疏忽处看出动静的美,用略见矜持的情感去接近这一切。”

沈从文说周作人表现的是“僧侣模样领会世情的人格”。他认为冯文炳作品所显现的趣味与周作人有相似之外,冯的作品“是充满了一切农村寂静的美”;作者所显示的神奇,是静中的动,与平凡的人性的美”。①沈从文对周作人的“僧侣模样领会世情的人格”的描述可谓一语中的。他揭示出其人在面对外部世界时所保持的矜持的人生姿态,他的内倾型人格特征,他在艺术趣味中所透出的求静的心理倾向。而冯文炳“原来是很热心政治的人”,后来“终于是逃避现实,”“躲起来写小说乃很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这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便是由先前对乡村纯朴人性的赞美和安逸闲适的田园风光的诗意描画,变为以“隐逸”的心态静观、甚至主观虚构人情风物,来表达他的抽象的理想和对人性的思考,逐渐透出“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内倾型作家喜好抽象并不仅仅是对于某种题材的偏爱,而有直接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和目的。抽象的目的,是要把无秩序的、变化无常的事物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因为“在抽象型的人看来,世界充满了危险的,强有力的对象,这些对象使他感到恐惧,使他意识到自身的软弱无力。他从与世界的任何过分地亲昵的接触中退缩回来,以便编织那些思想和形式,通过这些思想和形式,他希望能够在这个世界中站稳脚跟,他的心理因而是一种战败认输的心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内倾型的人有退隐的意识的心理原因。

同类推荐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有间文库:老舍四大经典小说

    有间文库:老舍四大经典小说

    包括: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正红旗下,茶馆。《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是老舍作品中最长的一部,也是写作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大、完成过程最艰难的一部作品。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屈辱折磨和苦难生活,最后逐渐觉醒,并奋力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骆驼祥子》讲述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 梅朝荣品诸葛亮

    梅朝荣品诸葛亮

    诸葛亮已经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他是五行八门中,智的代表、慧的楷模。可是他的智慧掺杂了多少权术,揉进了多少虚伪,拼凑了多少狡诈,埋藏了多少阴谋。他是智不是大智,他的慧不是聪慧。
  • 哨位旁的那棵枇杷树

    哨位旁的那棵枇杷树

    本书收录蔡扶欣:热血化干城、邹自国:热血与忠诚、黄健:大山一样的情怀、戴照平:热血铸军魂、郑玲:用爱撑起半边天、钱队长治鼾记等。
  • 二弟的碉堡

    二弟的碉堡

    杨遥写底层写可怜写卑微,写小人物的“小”,常常避开艰辛或苦难,喜欢在他的“小制作”中变换不同的角度。他的叙述比较放松,并不制造复杂的情节,也不介入人物的纠葛,把自己当成一个故事现场外面的旁观者。无论什么题材,无论笔下人物多么普通,杨遥总是努力使他们鲜活起来。他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在寻常群体中挖掘不同寻常的异类,让他们进行非同寻常的表演,并把表演的“现场”推至虚幻的情境当中,在这方面,他的想象力和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热门推荐
  • 厉少宠妻:我的神秘女友

    厉少宠妻:我的神秘女友

    这个世界有着光明的一面,自然也有黑暗的一面。她,生在黑暗里,而他,却生光明里,当他遇上她。他们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喂,你能不能别跟着我了?”。“不能,救命之恩应当以身相许,女人,我要娶你。”开始她不信,直到他把她宠得无法无天。她的心一点点沦陷。有一次,男人静静的看着怀着的小女人,说,“我爱你,你爱我吗?”怀中的女子抬头看着他,轻轻地说,“爱,深爱。”可是,他们的身份,家族的羁绊,能否让一对恋人相依到老。看两座冰山1V1,本文轻虐,希望大家会喜欢!
  • 中小学英语诵读名篇(英文朗读版)

    中小学英语诵读名篇(英文朗读版)

    在中小学《语文》课本,外国文学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曾经反复诵读的那些经典名篇,曾经带给我们心灵的感动、激发我们对文学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至今,我们也忘记不了其中的一些名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热爱生命》、《皇帝的新衣》、《最后一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这本《中小学英语诵读名篇》从英语学习的角度,参照历年中国《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外国文学目录,共精选了65篇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原文,并按文体分为童话、小说、随笔、诗歌四个部分,供英语学习者诵读使用。品读这些经典原作,我们会感觉它们是多么熟悉,甚至能回想起学生时代上课时的情景。
  • 天不从人愿

    天不从人愿

    上天总与她作对,自从发现老公有了小三之后,她就一直没有顺利过!穿越,被刺杀,被迫开青楼,被权贵潜规则!但是,坚强的女主是什么都不怕的!咱现在有钱,有轻功,啊,对了,小弟还给她摸来了一本《朱氏修仙秘录》。请看小女子怎么在尘世中修仙,怎么在逆境中顽强成长为合格修真者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倾九天:绝色神医五小姐

    凤倾九天:绝色神医五小姐

    她,华夏医药世家掌门人,异世穿越,惨遭毒打,打不过怎么办——跑。他是身份神秘的国师大人,风华绝代,狂傲腹黑,唯独对她与众不同。第一次相见,他救了她。第二次相见,他对她动了心。开始想方设法攻她心,再慢慢占她身,从此以后,上穷碧落下黄泉绝不负她。修罗在手,天下我有,神兽开道,相公护航。
  • 邪王宠妃太宠了

    邪王宠妃太宠了

    一个人华华丽丽的重生了,遇上腹黑王爷,不幸刚开始恋爱时却遇到六界混乱。先穿越到魔界,在一直穿越中。
  • 妖兽附魂

    妖兽附魂

    猫:速度,狐:魅惑,蛇:毒药,鹰:飞行,狼:凶猛,鱼:戏水。豹,蜘蛛,乌龟,仙鹤,麒麟,凤凰,龙……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动物,将动物的灵魂抽取,另动物的能力为己所用。“在我的体内有两个灵魂。若我战胜不了你,我就将变成一只人形兽类;若我战胜你,我便可毁天灭地,逆天修行。势要与天地同寿,才肯罢休!”
  • 重生之乐界

    重生之乐界

    复仇,是她重生的动力,可面对他为什么心会那么痛。
  • 太虚太魂

    太虚太魂

    少年陆铭,为了青梅竹马的约定,毅然而然的闯进一片强者汇聚的天地,在那片天地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 异界重生之病娇存活手册

    异界重生之病娇存活手册

    异界重生,陌生与相识摇摆不定,主宰与迫害模糊不清,地处绝对的黑与白间的灰色地带,是选择遵循正义,追随光明;还是选择放弃思考,自甘堕落?位于被暴风雨眷顾的海的中心,能否找到正确的方向,重回现实?“嘛,你好,我叫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