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9800000010

第10章 2~2岁半宝宝早教启蒙

现在宝宝能走得很好了。他的步子更加协调连贯了,宝宝已经掌握了大人们使用的从脚跟到脚趾的落地动作,他在跳跃、举手过肩扔球、自己刷牙、洗手擦手等方面也做得更好了。

宝宝发育水平

身体发育

体重:男孩约13.2千克;女孩约12.2千克。

身高:男孩约91.7厘米;女孩约90.3厘米。

头围:男孩约48.8厘米;女孩约47.7厘米。

胸围:男孩约50.2厘米;女孩约49.1厘米。

牙齿:18~20颗乳牙。

语言能力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关键期”的,这个“关键期”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或“最佳年龄”。在关键期内,孩子的心理发育最迅速、学习知识的兴趣大、接触事物的敏感度高、掌握也牢固,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虽然也能学,但学起来较费劲。

幼儿学习语言也是有关键期的。2~3岁是幼儿学习口语的关键期,因为这个时候,随着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孩子好奇、好问、好模仿,样样想尝试,对周围事物的兴趣特别高,学说话最快,是获得词汇的高潮时期。如果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口语发展遇到障碍,以后要进行弥补将会出现困难。因此,家长应重视这一点,在孩子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儿童口语的发展是在与人的交往中通过模仿学来的。因此,发展幼儿口语首先要注意正确发音,成人要用标准语音和孩子说话,对孩子发音不清楚的要及时加以纠正。可教孩子讲故事、说绕口令、看图说话等,帮助幼儿练习语言。

另外,发展幼儿的口语,还应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广泛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在和人们的交往说话中发展和丰富词汇。父母可结合各种具体事物教孩子说各种词语,把一些词连成一句话教孩子反复念。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孩子谈话时,应启发孩子多用词并准确用词。还可以利用看图讲述、复述故事、编故事结尾等方式来发展孩子连贯语言。

2~3岁是儿童掌握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要努力培养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发育

幼儿在认识物体时,几乎都是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选择,而不是注意物体的颜色,说明此期幼儿认识物体,首先注意的是物体形状而不是物体的颜色。开始出现想象力,但比较简单,只是实际生活的简单的重现,如在家用娃娃当宝宝,自己当妈妈,送娃娃上幼儿园等。但想象力能使幼儿作出超越当时现实的反映,心理现象可以更为活跃丰富。

此阶段,幼儿的思维方式仍明显地带着行动性。思维与行动密切联系。能分出物品大校能模仿画横线、竖线。口数数能数6~10.与周围人们有广泛复杂的交往,促进了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出现高级情感的萌芽。如成人给予他简单事情做,完成后会感到“完成任务”的愉快。和小朋友相处,会引起友爱、同情等情感体验。认识简单行为准则,如“对”或“不对”或“不可以”。

动作发育

2岁至2岁半的宝宝,家中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其活动范围,因此非常渴望外出,可借此机会,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如,扶着宝宝,让宝宝走马路牙子等。

感觉发育

2岁至2岁半的宝宝已经能分清两种以上的颜色了,对大小等概念也非常明确。

心理发育

喜欢听故事,自编小故事,爱玩游戏,攀摇物体,喜欢给妈妈当助手,能复述5个数,数数能到8~12,会认识冬夏穿的衣服和主要食品,能在本市地图中找到自己的家。

智力发育

宝宝现在已经对外界的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家长应多带宝宝接触社会,扩大视野;多带宝宝到公园、绿地、河边等有益身体健康的环境中,丰富宝宝的生活内容,让宝宝感受外部世界的多姿多彩。

利用宝宝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动手愿望的有利时机,为宝宝提供可锻炼大脑、发展动手能力的益智玩具,如积木、拼图、橡皮泥、球类等,并和宝宝一起玩,以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创设学习环境,时时处处为宝宝打开知识的门窗,激发宝宝的求知欲望,培养宝宝的联想、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宝宝更聪明、更可爱。

2~2岁半宝宝早教参考

宝宝能力培养

有人认为还离不开妈妈怀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只能接受大人的照顾,其实,孩子在3岁以前就具备许多能力了。例如,2岁以后,孩子就能清晰地分辨并且记住生人和熟人的面孔。听觉神经的成熟,使得孩子能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甚至能分清自行车的声音和汽车的声音。2~3岁的孩子会跟成人对话,还能随着音乐起舞。这说明3岁以前婴幼儿的视、听、味、嗅、触觉甚至运动觉都发展起来了。

2~3岁的孩子,由于会走了,就会把各个角落、柜橱里的东西拖出来看看,把花草拔出来,把瓶子盖拧开等等。许多孩子还会拿起大人的劳动工具,模仿大人们扫地、敲钉子等等。由于好奇心、求知欲和自我表现的愿望,孩子会闯许多祸,因为实际上他没有具备像成人一样的能力。为此,许多“淘气”的孩子没少挨打,可实际上他们是在练习做事,是在认识各种东西,在给自己积累各种生活的经验,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家长打他可能会伤害孩子求知的自信心。

2~3岁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小孩子逐渐学会了说一些简单的话。细心的家长会注意到,孩子听懂的比说出的更多。如果家长能够耐心地与孩子多多交谈,鼓励他,哪怕是还不尽完美的发音,孩子就会说出更接近成人的语言。

3岁以前的孩子的能力都还处于初级水平,但发展的速度是最快的,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多多地鼓励他们,并创造让孩子进行各种尝试的环境,让孩子有自信心地干好他所能做的一切事。

自理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是让孩子掌握自我服务的本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各系统功能的成熟,他能逐渐学会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随着语言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也会表现出愿意独立自主地自我服务的倾向,这是幼儿时期的共同特性,家长要因势利导,从小培养孩子自己料理生活方面的独立性,防止依赖性。

2岁的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能力,喜欢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从这时就要注意宝宝的自理能力培养,如教孩子自己用勺吃饭,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学着洗脸洗手等。孩子开始学习做事时,手的动作还不协调,有时会搞得乱七八糟,家长不要责骂他,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首先应加以鼓励和表扬,如说“宝宝真能干,会帮助妈妈做事了”,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和“认可”,然后再教他怎么做,并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如穿衣服时,先把上衣给孩子披上,让他自己伸手穿袖子,以后让他自己学会两手抓住衣领往后一披再穿袖子。

这样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更激励他主动学习,独立探索。如家长嫌孩子慢、麻烦,而一切代劳或过分溺爱,过分照顾,就挫伤了孩子独立性的萌芽,使他们养成一切依赖于别人的习惯,这对孩子是害而不是爱。

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锻炼技能的过程,是培养劳动观念的过程,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业和生活,对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

正确对待宝宝的独占行为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独生子女的问题也日益增加,对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大多数人认为独生子女自私,独占行为强。其原因是:

(1)与家长的教育有关

有的孩子独占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比如有的家长去买东西,买回来看见孩子说“宝宝,我给你买好吃的了”,这个“给你买”的概念一旦形成,买来的东西在孩子看来就是自己的了,还给别人分什么,时间长了就养成了独占行为。

(2)与家长的行为有关

2~3岁的孩子模仿性强,经常模仿大人做些事情。因此成人对孩子的态度以及成人自身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家庭比较强调秩序,严格区分家人的私有物品,严格区分孩子的日用品,不允许别人使用,还有的父母自己就不愿与别人分享合作,这些做法都可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强化孩子对“我的”概念的理解。认为我的东西只能我来支配,我来用,不愿与别人分享,慢慢养成了独占行为。

(3)与家庭成员结构有关

现在的家庭中大部分是一个孩子,一家三口人,或是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从小没有兄妹和他分享东西,如买来的玩具、吃的东西等,加上长辈对他的溺爱和迁就,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独占行为。

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与别人分享的行为,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家长要及时给予语言上的表扬。另外,吃东西时可让孩子把吃的拿给爷爷、奶奶,大家一起分着吃,把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等。让孩子懂得共同分享、礼让别人,防止孩子养成自己优先、自己独占的习惯。

善于对孩子说“你行”

孩子出生后最先开始的教育要提倡说“行”,反对说“不”。当孩子出世后,你开始尽心尽力地进行哺育,问题也开始产生了:喂饭时,孩子的小手要抓饭勺;高兴时,小手要挥,要抱住小脚丫往嘴里送;稍大些,孩子会手脚并用了,一有机会,就爬来爬去。此时大人可别说“不”。不用担心汤勺扎了嘴,责怪说“不许抓”;不要害怕乱爬摔下床,制止道“别爬了”。

教育学者认为,这一个个“不”,会传达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号:我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行。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活动性,父母要做的,是支持、辅导,提供机会满足他的活动欲,而不是简单地制止。

当孩子语言接受能力逐步提高,基本可以听懂成人的话语时,他们会以成人为准,甚至用成人的言行推翻成人的教育。比如,你教育孩子不准说谎,但你千万别让孩子见到你找借口

为提高孩子倾听的精确程度,还要训练孩子集中精力安静地倾听。父母可以和孩子做5个字的传话游戏以表达传语无误,使孩子的倾听技能逐渐加强和提高。骗人。如果孩子发现了,他会不接受你的“不准说谎”的教育,反而自己也学着骗人。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不要任何时候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说“不行”。当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会为自己尽可能多地争得“自由”。他们不再对大人的要求百依百顺,不再认为自己不行、不好;相反,他们会更多地认为大人不对、不好,大人的许多要求、限制是“不合理的”。

如何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

1岁幼儿的视觉发育尚未完善,他们能接受单幅、不连贯的图片,但对图片上的东西还没有分析能力。他们喜欢色彩丰富、生动有趣的插图。父母可以选择一些色彩清晰、图案简单、描述日常生活或孩子熟悉的事物的图画书。

2岁幼儿因为视觉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眼睛已能注视一样东西,并且掌握物体或图形的轮廓以及分辨不同的形状。父母可选择画面清楚、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图片,比如看图辨物之类的书或图片。

图书内容应贴近生活,而题材最好能引起亲子间的对话和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3岁幼儿已经能与父母或熟悉的人用语言沟通。视觉也发展到能够掌握图画及物体的大小和远近,对立体知觉也逐渐能够理解。这些前提条件决定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开始对儿歌和韵文感兴趣了。3岁孩子也有了顺序的概念,父母可以依照图片顺序给孩子讲故事。选择简短、容易上口的儿歌或儿童读物更适合3岁的幼儿。另外,父母可以利用单一图片训练孩子的推理能力。

孩子性格的功能性鉴别

性格的功能性是指以人的性格结构中何种心理功能占优势来划分性格类型。这种鉴别方法把人的性格分为敏感型、情感型、思考型和想象型四种。

(1)敏感型特征的孩子精神饱满,好动不好静,做事快,但行为有盲目性;与其他孩子交往会拿出全部热情。但受挫时又容易消沉和失望。

(2)情感型特征的孩子情感丰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父母很容易知道孩子的情绪变化;对新鲜事物有兴趣。但与其他孩子交往时容易冲动。

(3)思考型特征的孩子善于思考,逻辑思维发达,做事持之以恒;爱整洁,做事有条理。但这类孩子创新意识较少,喜欢纠缠于细节。

(4)想象型特征的孩子想象力丰富,爱憧憬未来,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生活中不太注意小节。但可能不易合群,难以相处。

孩子为何起床后不高兴

有些孩子早上起床后高高兴兴,说个不停,也有些孩子一早起来就闹别扭,耍小脾气。任何一个人,包括成人和孩子,偶尔闹点情绪是正常的。2岁的孩子开始用说“不”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父母们很容易把这看成是不听大人的话或闹脾气的表现,其实并不然,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往往会有喜怒无常、过分敏感的表现,这也是相当正常的现象。

如果孩子一向早晨起床后精神很好,现在却变得爱耍小脾气了,这说明他可能出了什么问题:如睡眠不足、身体有病或者精神紧张等,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解决孩子习惯性的早晨闹脾气有以下几种方法:

(1)置之不理的技巧

运用这个策略时,对孩子闹脾气的事要只字不提。当孩子试图高兴起来时,要尽快对他进行表扬。

(2)调整起床时间

有些孩子起床后闹情绪是因为他们总是在睡得正熟的时候被喊起来。所以,你要根据情况把叫醒他的时间提前或推后一些时间,也可以用闹钟或放音乐的方法让孩子慢慢地醒过来。

(3)帮孩子改变情绪

你可以同孩子开个玩笑,帮助他摆脱坏情绪。讲个轻松愉快的笑话,大家笑上一阵,就一切过去了。但是必须承认,有时候开玩笑反而适得其反,使孩子的脾气更坏。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情况,立即终止这种做法。

(4)让孩子明白行为后果

小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经常闹些小脾气会影响其他人的情绪。你在孩子发过脾气情绪好转后,要同他好好谈一谈,让他想想当时的样子。你们可以一起读有关的书,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一个人闹脾气会把大家的情绪都弄得很糟,请孩子自己说他准备怎样改正这种行为。

(5)限制时间

告诉孩子,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闹些小脾气,但不能超过5分钟。让家里人遵守这个规定,家里所有的人想埋怨、发牢骚、闹脾气都只限于5分钟。

(6)讲明原因

对大孩子说你要把他当作大人对待,你理解每个人都会抱怨,但这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使别人也不愉快。因此,不要影响别人,而是大声宣布:他现在情绪不好,但他正尽力克服。

(7)使用排除技巧

让孩子走开,等他感觉好些了再回来,但是一定要给孩子铺好下台的台阶。例如,你可以说:“你自己呆一会儿可能更好,等你觉得好些了,请快点回来,因为我们会想你的。”

怎样预防“大舌头”

让小孩经常闻饭香。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来以后,先不要着急吃,让孩子闭上眼睛闻闻今天是什么饭菜?今天的饭菜香不香?把乒乓球放在一盆水里,把乒乓球从一边吹到对边;不要让孩子老吃流质的食物,多练习咀嚼;多练习舌头的舔、弹力,多教给小孩弹舌,不要小看这种练习,这与小孩能否说出完整的话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小游戏在小孩几个月时就可以开始做了,这样能使小孩言语更清晰,那么就不会等到小孩四五岁时还说话不利落,发音不清楚。

妈妈自己说话的语速要慢,吐字要清晰,让小孩有一个正确的判别声音的来源。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妈妈自己说话语速快,小孩子跟不上,也会出现语言方面的问题。

如果发现小孩在3岁时还吐字不清晰,就要做耳鼻喉的全面检查。如果这一切都没有问题,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孩良好的语言习惯。看图片发音时,要求妈妈本身发音清晰、语速慢,让小孩多看妈妈的口形,模仿妈妈的发音。

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

由于孩子任性的表现千差万别,因此解决任性的方法也要因人因时因事加以实施,宗旨是给孩子适当的约束,增强其心理自控能力,可参照以下几种方法: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如一个跟着母亲购物的儿童,在商场里玩得很上瘾。母亲急着赶回家,可他就是不愿意走。如果母亲说:“我们回家吧。”他可能坚持要在商场玩;如果母亲说:“走,妈妈带你去坐汽车。”他可能愉快地答应了。然后妈妈领着他坐公共汽车回家。

(2)在情绪上表示理解,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的约束

如吃饭的时候,孩子忽然想起爱吃的菜今天没有,就生气地拒绝吃饭。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亲也不应该迁就孩子给他做,应明确表示饭菜准备好了,就不应该随便更换。如果孩子继续闹,可以让他饿一顿,等他感到饥饿时,自然会找食物吃。

(3)有时可以采用暂时回避的方法

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这时,家长可以暂时不去理他,让他感到哭闹的方法是无效的,他就会停止哭闹。事后可以与他坦诚地交流,让他说明原因。

当然,解决孩子任性的方法还很多,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优良个性的养成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老一辈人经验的总结,很有科学道理。它揭示了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高低,以及个性的好坏,3岁就已经奠定了基矗如果父母能在3岁前,对幼儿个性上的优点,有意进行培养,对幼儿个性中的缺陷和弱点,有意识进行矫正,就可以使这些缺点和弱点被掩盖而不显现,这对塑造幼儿的良好个性是十分重要的。

个性特征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础上产生的。儿童出生后就有气质即神经类型的差异,如有的婴儿活泼或灵活些,有的则沉静或呆板些。这种先天气质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不断发生改变。到3岁前,幼儿的个性特征就明显表现出来。

例如在好奇心的强度方面,有的幼儿有强烈的探索环境的兴趣;有的则对外部的环境很少或不关心。在独立意识方面,有的儿童什么都要求自己来,甚至东西掉在地上,成人帮助拾起来,他硬要重新丢在地上,自己再去拾起;有的儿童则什么都要“妈妈帮我……”,有明显的依赖性。在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的容易合群;有的经常处在哭泣、告状等防御地位。还有在情绪稳定性方面,有的即使不给他喜欢的玩具,他也能安静地玩别的玩具,有的不给他所要的玩具就哭闹,甚至拒绝要别的玩具。

做父母的应当重视幼儿最初形成的这些个性萌芽。因为,它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它是未来个性形成的基矗在一般情况下,个性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例如,个性比较顺从的幼儿,容易遵照成人的吩咐和集体规则行事,以后将仍然稳定形成与人和睦相处、守纪律的个性。

而最初形成的任性萌芽,要求别人处处依从自己个人的愿望,父母如果迁就他,任性的个性特征也将日益巩固而最终定型。因此,父母应抓住幼儿的个性萌芽时期,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不要纵容孩子,要特别注意利用幼儿有明显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以利于最初的个性特征。

鼓励孩子表现自己

几乎没有几个父母是有意识地损伤自己孩子的自信心,或损伤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但不幸的是这种无意识的伤害俯拾皆是。

从幼儿时期,我们的孩子们就表现出他们要干自己的事情的欲望,婴儿自己去抓勺子是因为他想喂自己吃饭,我们常常害怕他们把衣服、桌子搞得一团糟而不许他自己试一试。我们这样做,其实是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了对自己的能力的怀疑。事实上,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比重新树起他们的勇气容易得多。

只要孩子显示出要为自己做事情的意愿,我们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要比我们想象的多。他可能需要我们的帮助、监督、鼓励和训练,我们必须向他们提供这些服务。我们没有权利去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也没权利制止他们做事的热心。在孩子的出生阶段,在婴儿的幼年时期,面对着大千世界,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他们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要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使自己能够融入这个世界中。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无意之中给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而不是帮助他们。

我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我们的意识中已形成一定的偏见,如一个2岁的孩子,如果帮助我们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这样你可以保存好那个盘子,但是你的举动在他的信心上投下了阴影,而且推迟了他某种能力的发展,或许你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产生。

大人们常常不经心地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有魄力、有气力。我们的每一句话,像“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这类话,都会向孩子们显示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是多么的缺乏经验。我们这么做就会使他们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忘记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闯荡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孩子到了某种年龄,才能做这类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个时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但是我们却人为地推迟了他学本领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减弱他们的进取心。这种消极影响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作用。

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这时做父母的要有意识地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勇气,同时并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和成人一样有勇气去犯错误,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对于父母来讲,我们自己就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

要想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原则是:不要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顾及到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逆反心理也有正效应

许多父母都觉得儿童的逆反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不利,其实,儿童的逆反心理也有正效应。

(1)儿童教育弊端的曝光

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程度,对孩子要求过高,或让孩子承受过重的学习任务;也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所具有的独特资质、潜能、兴趣和爱好,为孩子过早地定向,长时间地对其强制训练。这些弊端自然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和反抗,因此,逆反心理事出有因。

(2)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其实儿童的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只要引导得当,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将有可能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人才,从而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3)能防止其他不良品质的形成

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不满意的时候,敢于发作,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不至于长期滞留于心中得不到释放;不会有畏缩心理、压抑心理及懦弱、保守、逆来顺受的性格。父母应善于发现、利用儿童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

孩子脾气大怎么办

对大发脾气的儿童,家长应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绝对不要斥责或体罚孩子。

二是紧紧拖住孩子,不要让孩子撒野毁物和自毁。

第一个原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斥责等于火上加油,适得其反。特别是家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样子,等于是孩子发脾气的“榜样”。须知,柔能克刚,而刚却克不了柔。

第二个原则的着眼点,在于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愿望,帮助孩子控制难以自制的情绪,让他一动不动地呆上5分钟,爆发的情绪就会平息下来。

待孩子发过脾气过后,应同孩子谈心,教育孩子认识发脾气的危害,学会以理智驾驭感情。平时,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应主动地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满足,怎么撒野也不行,让孩子明白:凡事必须讲道理,无理寸步难行。

告诫家长:对脾气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的口径必须一致;教育务必坚持,坚持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好转。

让孩子少吃零嘴

孩子不但具有好奇心,而且从众心理也比较强,因此容易受广告的影响。

于是,许多厂商靠广告把产品说得天花乱坠,或是在小食品中夹带玩具,包装上印上孩子喜爱的人物等吸引诱惑孩子购买食用。

此外,不少产品虽然在包装上赫然写着营养和健康等字样,而实际上营养组成往往并不平衡。例如一些广告宣称果冻美味营养,但却几乎不含果汁,仅仅是食用胶质加上香精、色素和糖制成的,这不仅没有增加营养的作用,反而对一些营养素的吸收有不利影响。

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要做到:

(1)积极乐观的心态

幽默的心理基础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怕失败,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悲观失望。

(2)培养孩子的自信

真正幽默的人,不怕受人嘲笑,而且非常善于自嘲,这种自嘲实际上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之上。

(3)敏捷的思维能力

幽默常常需要机智,而且幽默的人观察事物有自己的角度,不因循守旧,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观点新颖。因而常常出语惊人。

(4)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

真正的幽默,需要用心体味。孩子要能欣赏别人的幽默。

(5)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的词汇有助于表达幽默的想法。如果词汇贫乏,语言的表现能力太差,那也无法达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孩子的词汇。

父母在希望孩子具有幽默感的同时,请别忘记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比较活泼,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所表现出的幽默感的形式也会有不同,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幽默来自人丰富的内涵,随着知识面拓宽,阅历增加,举止谈吐自然会有所改变。

父母们不要操之过急,要耐心地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幽默是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千万不要为了幽默而幽默,变成冷嘲热讽,或者变得油嘴滑舌。

让宝宝“聚精会神”

音乐与美术有微调大脑的能力,可促进大脑更加专注于其他种类知识的学习,且无论年龄大小,孩童均能从音乐与美术的学习中受益。2岁的孩子兴趣变化非常快,前一分钟还在玩积木,后一分钟已经在拔电视的插销了。虽然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点,但是爸爸妈妈们也并不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任其随意发展。其实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持久一些,慢慢地培养他对事物的专注的能力,这对以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有好处的。

(1)为什么兴趣转移得那么快

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说:“他一会儿问我可不可以去喂狗,一会儿他又跑去踢球,然后又回来荡秋千。我被他折腾的简直要筋疲力尽了。”

专家认为,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他们吸取到最丰富的知识。各种不同的经历有助于形成大脑内神经中枢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儿童可以由此不断得到新的信息。正因为这个原因,孩子对某件事的兴趣可以很快就消失,对任何事情的关注都不会超过15分钟。

(2)如何让孩子的兴趣长久一些

在认识到孩子对所有事情的5分钟热度后,我们也完全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孩子,让他的兴趣停留的时间更长久些。这样不但可以让你得到休息,而且在以后上学时也有助于他在课堂上提高注意力。

①不要一次性提供过多的选择

一次只给孩子几个玩具,而且每次也可以提供不同的玩具来提高孩子的新鲜感。

②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玩具

任何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都会令他很快放弃,转而去关注其他的东西。记住:有趣的并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一位父亲就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我给2岁的儿子买了一个电动小汽车,他在上面坐了一会儿,但发动引擎以及把脚放到踏板上对他来讲都太难了,所以不久他就再也不玩了。”即使玩具说明书说该玩具适合所有的学龄前儿童,你最好也要根据自己的了解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③选择运动型活动

专家说,那些让孩子动起来的活动更容易吸引他们,比如随着音乐跳舞或在院子里踢球等。

④确保足够的睡眠以及健康的饮食

缺少睡眠和不健康的饮食会影响到大人的关注能力,对孩子亦是如此。

⑤控制看电视时间

专家说,如果1~3岁的孩子每天多看1个小时电视,他到7岁时出现注意力方面的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将近10%。

⑥增加趣味性

为了鼓励孩子延长他对某件事的关注,你可以设定一个时间,然后察看孩子是否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如果这个方法行不通,也不要气馁,总有一天孩子可以学会对自己选择的活动或玩具保持兴趣。

⑦切忌“疲劳轰炸”

虽然宝宝的注意力需要耐心地培养,但是每次让2岁的宝宝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是在学习几分钟之后,给他几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而且要经常更换让宝宝注意的内容,以便能让宝宝有更高的兴趣,把“注意力”坚持到底。

孩子说谎怎么办

孩子的说谎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类。

无意说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年幼的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线,希望用语言描述某种幻想的东西。

有意说谎,通常带有明显的欺骗目的,它容易变成一种习惯行为。对于孩子的无意说谎,家长不必过于追究,因为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而对于有意说谎,则要严肃对待。首先,家长要在家庭中形成宽容的氛围,不要过于苛求和责难孩子,更不能用体罚来对待孩子的过错,不要让孩子形成恐惧感。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用事实真相来揭穿谎言,让孩子懂得说谎是要受批评的,从一开始就堵住孩子说谎的企图。

怎样对待倔孩子

倔孩子是个坚持自己的看法和是非观的人,而这些看法和是非观,通常是在家庭教育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的,主要还是和父母的教育相关。同时孩子的心理和认知的不成熟也是原因之一。要从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入手去引导孩子,而不要错怪孩子。

(1)帮助多于指责

当孩子的行为有违成人的是非观时,不要轻易地指责孩子,应好好和孩子谈谈,让他明白他的行为为何是错误的,引导他考虑别人的看法,帮助他辨别是非。这时候,推理论证的方法比惩罚效果会更好,要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说出“对不起”,而不是迫于成人的意志。

(2)创造冲突环境

家长要给孩子安排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做游戏或玩玩具,这样有利于他们经历一些自然的是非冲突并练习如何解决纷争。

(3)讨论道德难题,淡化绝对的是非观

选择一些带有道德方面内容的故事,和孩子们谈论故事中的人物,把谈论的重点放在做错事情的人身上。让孩子逐步认识到人不会永远都是好的,也不会永远都是坏的。

(4)主动鼓励改变规则

在玩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时,鼓励他们改变规则,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这个游戏。要向孩子们强调:只要所有参与游戏的孩子都同意,那么规则的改变是可以接受的。

(5)支持参与表演

表演有助于孩子们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且可以培养他们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

(6)要不吝啬表扬

要让孩子们明白,帮助别人的举动能够促进团体的发展。对于把他人的需要置于自己需要之前的孩子要不吝啬表扬,鼓励孩子多去帮助别人。

理解孩子的泛灵心理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泛灵心理,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感情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一个时期,宝宝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因此,我们常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与枕头“谈心”,与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讲话”。

孩子的这种泛灵心理,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年轻父母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1)巧妙回答孩子所的“棘手问题”

孩子是好奇的。从2岁末期开始,宝宝就会对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这个时期的宝宝心理水平难以理解的,但是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又不能不回答,否则宝宝提问的次数就会减少,甚至会使他对事物失去应有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心理特点,采用拟人化的方法间接地回答。

①问题1:“月亮为什么跟着我走?”

“大概是月亮喜欢你,所以跟着你走。”这样的回答,总比你对孩子说“你还太小,妈妈告诉你,你也不懂”更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②问题2:“鱼为什么会有鱼鳞?”

“就像你在游泳时要穿游泳衣一样,鱼在水中游泳也要穿游泳衣——鱼鳞就是鱼的游泳衣。”

③问题3:“太阳为什么会落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从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上回答,或者是用动力学原理来科学准确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个时期的孩子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但是你可以这样回答:“一到晚上,动物们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也到山的那边去睡觉了。”这样的回答同样可以使得孩子得到相应的心理满足。

(2)培养宝宝的爱心与同情心

比如,父母可以将物“拟人化”,以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使之产生移情心理,进而理解和形成相应的良好习惯。例如,教育孩子不要把墙壁搞脏,不要把小凳子弄坏,你可以说:“小凳子如果被摔了,一定会很痛的;如果把它的腿弄断了,走起路来多难受啊!”孩子听了以后,一定会非常注意,还会擦擦凳子,掸掸墙壁上的灰尘。这样,孩子爱护物品、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就很容易养成。

再比如,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爱护其他小朋友,我们都可以利用其泛灵心理,使之对相应的人或物产生移情心理,进而形成同情心,使其爱护他人和物就像爱护自己一样。

平时不要给孩子讲有恐怖情节的故事或看恐怖的影视节目。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受泛灵心理影响,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他们往往把画册、影视、故事里的鬼怪、猛兽、机器人的故事情节或形象和现实生活混淆,对恐怖的画面内容尚缺乏分析能力,以为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影视节目或故事中的妖魔鬼怪,因而产生不该有的恐惧心理,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幻觉。

我们除了应在语言、图画等方面删除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被伤害的内容外,还应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带有恐怖镜头的影视节目。这样将有益于发展孩子勇敢、大胆、无畏的品质,进而有益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不要有意无意地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来为其行为的过错推卸责任。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不小心被木条绊倒,带孩子的成人往往会一边抚慰孩子,一边指使孩子或帮孩子去“打”或“骂”将其绊倒的木条。由于受泛灵心理的影响,一般的孩子都会在“惩罚”木条“报仇”后,逐渐恢复内心的平衡。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因为这等于为孩子推卸责任,不利于他们责任感的形成。因为孩子跌倒不是“木条碍事”而是他自己不小心,应受到责怪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木条。

培养孩子自己的是非观

“不!我不能分给别人玩。”一个3岁的孩子试图把所有的积木都揽在他的小胳膊里,他大喊大叫,声音里透着绝望:“我要它们!”他是一个自私的、淘气的孩子吗?他被宠坏了吗?不一定。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他只不过是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方式做事而已。你可以说他“倔”,但不能说他“坏”,因为这种想法和做事方式真实地体现了他心目中的是非观念。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学龄前儿童处于强制道德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心中的是非观和其认知水平相关,有其自身的特点。

(1)容易绝对化地看待人和事

对是与非的看法黑白分明。

在孩子看来某一个行为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中间没有灰色地带,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蛋。好人永远是好人,坏蛋永远是坏蛋。

(2)坚信规矩,但是又以自我利益为原则

对规矩的神圣性坚信不疑。孩子认为规矩是不容破坏的,哪怕只是一个游戏规则。破坏规矩就是错的。但是,如果这些规矩和自己的利益发生了冲突,他又会很自然地把规矩抛在脑后。专家把这种自我中心称为“相对快乐主义”。

(3)界定是非看是不是会挨骂

如果父母经常靠惩罚来进行教育,并且没有耐心把惩罚的理由说清楚,孩子也就会通过某一行为是否会带来惩罚界定是与非。比如,孩子知道拿走别人的玩具车是错的,如果这样做的后果是被罚去坐冷板凳的话。一种行为带来的惩罚越严重,孩子对这种行为的看法就越不好。

(4)不体谅别人的感受

不太容易接受他人的想法,或者难以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考虑他自己的观点。一直到孩子上小学以后,他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到了更大一些的时候,他才能理解多种观点。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当孩子对世界和人生的概念还只局限在家庭和个人时,很难会自然地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5)不通“情理”而只看后果

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时,倾向于忽略行为动机,他是从一个行为是否造成实际上的破坏来考虑这个行为的对错,而不论这个行为本身是否故意。

我们恐怕很难说服一个幼儿,让他相信别的小朋友碰倒了他搭的积木或者踩了他的脚趾头真的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地方太拥挤。

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平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也有很大的联系。很多时候,由于孩子不小心而给大人带来麻烦时,大人常常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孩子,责骂孩子,甚至惩罚孩子。

这种忽略行为动机,只看后果的教育也就造成了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采用这样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冲突问题。

教孩子要“输得起”

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每次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只要我赢了他,他就会很不开心,闹着不算,硬要重来……”“我们家的孩子不会交朋友,游戏、比赛只能他赢,不能输,现在没有孩子愿意和他玩……”胜败其实乃兵家常事,可一些孩子偏偏不懂这个理,争强好胜,赢了就满心欢喜,输了就大哭大闹,面对这样“输不起”的孩子,父母如何开导,让他坦然面对输赢呢?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人前或是在集体活动中,一旦不如人,输于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孩子“输不起”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些孩子面对挫折、失败,他会采取回避的态度,逃避困难。比如,妈妈批评孩子学钢琴不认真,不如隔壁的孩子弹得好,听到这话孩子索性就放弃了,干脆就不弹了;另外一种,性格急躁的孩子一旦在游戏中输了,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以示宣泄。在幼儿园,老师们常会遇到因为抢不到“发言权”而委屈哭泣的孩子。

(1)两大原则引导孩子

虽然说好强是孩子正常的心理,但是,如果孩子的得失心过重,每一次输赢都让他耿耿于怀的话,这就会影响到他与人相处的能力。面对“输不起”的孩子,父母需要费点心思,帮助孩子排除这种心理障碍,让他逐渐跨越输赢的问题,体会做每件事所带来的各种情感经验。父母在引导孩子如何面对输赢时,有两大原则需要注意。

①端正心态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些父母往往喜欢将孩子的成功当作自己的“门面”,赢了就夸孩子聪明、能干,输了就指责和埋怨孩子笨,这种教育方式是最不可取的,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失败了就爬不起来,要么就争强好胜,非赢不可。

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在孩子个性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输不起”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平衡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孩子的失败。当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受挫时,父母应该教育他克服沮丧和悲观的思想,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建立积极的心态对待暂时的受挫。

②积极鼓励

幼儿阶段,父母应该以尽可能地协助孩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为主。但是失败在生活中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让孩子将之视为另一种情感体验,在孩子情绪低落时,父母要积极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积极面对挫折。比如,当孩子在绘画课上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就可以善意地告诉他:“我们不可能每次将事情都做得最好,上一次的唱歌比赛,老师就表扬你很棒,虽然这次画画比赛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也能做到最好。”父母这样说,既告诉了孩子失败和受挫是他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要遇到的事情,同时也鼓励他积极面对。

(2)三种方法教育“输得起”的孩子

①增强孩子受挫折时的承受力

虽然要尽可能协助孩子成功,但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过分刻意地为孩子排除一些在正常环境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难,当孩子遇挫时,父母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给孩子自己面对失利的空间和机会。比如,孩子用积木搭一座高楼,可不巧,快成功时“楼”塌了,看着孩子沮丧的表情,父母尽量不要直接替他解决问题,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引导孩子去思考,然后让他自己去执行解决的办法。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和动机常来自于遭遇过的挫折,当他的经验足够丰富时,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②集体活动中提高耐挫力

在集体游戏中,孩子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这些失败的痛苦经历让他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发展他的内省智能。他一方面要学会如何欣赏别人,和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合作;另一方面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集体中的这些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③游戏中平衡输赢心态

大人和孩子游戏时不要经常故意输给孩子,适当的时候玩一些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当然奖励的前提是说出输的原因。关心孩子的知识技能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孩子能输能赢、乐观处事的健康心态将会让他受益终身。

帮助孩子渡过父母离异关

当今时代,夫妻离婚已不算什么大事,然而这种家庭结构的转变,亲情的拆离,不仅会在孩子的心灵中荡起痛苦、哀怨、消沉的涟漪,甚至会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毁掉孩子一生的转折点,给他们留下刻骨铭心的遗憾。面对这离异父母的声声哀诉,专家们有什么办法呢?除了陪同哀叹之外,也只能呼吁他们,特别是打算离异的父母,把孩子放在考虑的首位,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做好工作,把他们的心灵创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1)适当交代

一旦你们已经做出离婚的决定,就应该早一点告诉孩子,尽管这是件不容易的事。孩子最怕突如其来的打击,父母双方应该一起向孩子心平气和地讲述,就像平时一家人商量周末去哪里旅游那样,让孩子不感到突然。暂且把你们之间的愤怒和愧疚放在一边。尽管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谈话的内容方式会不一样,但都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内容:“爸爸妈妈过去很相爱,在一起很幸福,但现在我们认为分开后两个人会更幸福。不管我们之间发生什么,我们都会永远爱你,照顾你。”谈话时,感情要温和,不兜圈子,尽量接近事实,既让孩子对未来的变化做一点心理准备,又不要让这即将来临的变化把他吓坏。请记住,孩子并不需要对细节知道很详细,重要的是让他知道,父母只是分开了,但是谁也不会在孩子的世界里消失。

要强调,你们的不愉快与离异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要让一个懂事的孩子感到内疚并去责备自己。

(2)好说好散

孩子最怕家庭暴力战争。父母的争吵充满敌意,不但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还会给他树立反面的典型。你们也要避免争吵和暴力,要和风细雨,好说好散,任何一方都不要用孩子作要挟;更不能教唆孩子参与战争。不要把你们的恩怨强加在孩子身上,煽动他们做出伤害亲情的举动。要知道在家庭暴力冲突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也很难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婚姻问题。

(3)理解孩子

掌握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十分重要。要知道,在父母离异这件大事面前,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反应是不同的,甚至男孩女孩的反应强烈程度也大有差别。你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去对症处理:

①拒绝生疏面孔

2岁以内的孩子要求生活秩序的稳定。如果过去主要照顾他们的人换了,他们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两个熟悉亲切的面孔只剩下一个,或更换了一个,他一时难以对更换后的角色产生信任。表现出来的是哭闹增多、吃的习惯改变、睡眠不安易惊醒、离不开唯一的单亲等。这时需要用双倍的爱去抚平幼小心灵的创伤。

②最怕被抛弃的年龄

3~5岁的孩子要求来自父母的持续的照顾。随着他们记忆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能力也在强化,他会把自己与父母的亲情看得很重,怕被父母任何一方抛弃。任何一方消失改变都会令其惴惴不安、诚惶诚恐,甚至改掉的坏习惯又复发,像吮大拇指、尿床、撕碎自己心爱的书画等。这时你千万不要用教训的态度去管教,那样会加重他的失落感,无异于在他心灵的伤口上撒盐。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不间断的语言交流,你千万不能因为情绪低落、苦闷或移情新欢而冷落了孩子,让他失去宝贵的语言速进期。

③要求相同的爱

6~8岁的孩子已经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但同时还要求一定的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以便确定他们是被父母喜爱的。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开始分辨对错,懂得公平,他们可能要求和父母有同样时间的接触,保持相等的距离。

失去任何一方的爱,对他们都是劣性刺激,会使他变得自卑、忧伤、孤独,在学校不愿交友、易怒、富于攻击性、学习成绩下降。

你不要忘记,这可是塑造孩子人格和性格的最佳时期,你不要把大人情感的波澜,注入孩子的心灵,把可塑性极强的孩子变成脾气古怪、不合群、不友善、焦虑多疑的孤僻者。

宝宝语言训练

春天到

目的: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背诵儿歌,并能手口一致地表演动作。

准备:有关春天的图片,“春天”“蝴蝶”“蜜蜂”字卡及相应图片。

方法:①妈妈拍手说儿歌《春天到》,鼓励宝宝一起拍手,一边跟着说儿歌。之后妈妈问宝宝:“谁来这首儿歌里做客了?”(蜜蜂、蝴蝶,还有小鸟。)

②妈妈说两遍儿歌后,让宝宝学习重点词句及动作:

“春天到,空气好。”——双手上举,左右摆动。

“草儿绿,鸟儿叫。”——左右拍手。

“花儿朵朵开口笑。”——双手手腕相合。

“蜜蜂蝴蝶齐舞蹈。”——学小鸟飞。

③妈妈表演儿歌,遇到重点词句时速度要慢,动作要夸张。

手指谣

目的:①学说拟声词“吧吧吧、刷刷刷、嘭嘭嘭、嗒嗒嗒”。

②知道每个手指的名称。

准备:指偶5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挂图5幅。

方法:①请宝宝依次看挂图一,说出“爸爸会开汽车,吧吧吧”;看挂图二,说出“妈妈会洗衣服,刷刷刷”;看挂图三,说出“哥哥会踢足球,嘭嘭嘭”;看挂图四,说出“姐姐会打电脑,嗒嗒嗒”;看挂图五,说出“小妹妹在看图画书”。

②妈妈与宝宝一起看图,多念几遍。当宝宝有一定印象后,再说“大拇指是爸爸”,并帮宝宝给拇指套上“爸爸”指偶,然后依次套完4个指偶。最后再做动作,念几遍手指谣。

③妈妈念手指谣,请宝宝用手势表演。

建议:①刚开始,宝宝不会完整地说出儿歌,也不会与儿歌同步出示指偶,家长应耐心地引导宝宝反复练习。可以由家长念儿歌,宝宝只出示指偶,过渡到只发拟声词,再过渡到说出完整的儿歌。②家长可通过玩猜手指游戏,来帮助宝宝记住各个手指的名称。

儿歌

爸爸会开汽车,吧吧吧;

妈妈会洗衣服,刷刷刷;

哥哥会踢足球,嘭嘭嘭;

姐姐会打电脑,嗒嗒嗒;

小妹妹在看图画书。

小手

目的:让宝宝认识、了解小手的作用,会朗诵表演短儿歌。

准备:手的图片,字卡“手”“拍”“摆”“藏”。

方法:①妈妈出示手的图片,让宝宝说这是什么,同时认识“手”字。

②请宝宝伸出小手,拍拍妈妈的大手。妈妈可让宝宝做合拢、放开等动作,以活动宝宝的小手。

③学习儿歌《小手》。

④妈妈给宝宝加动作,让宝宝表演儿歌。

⑤识字:手、拍、摆、藏。

建议:

①妈妈在教宝宝学习儿歌之前,先做洗脸、吃饭、画画的动作,让宝宝猜一猜,学一学,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我用小手洗洗脸。”

②为培养宝宝的灵活性,可加手指操:“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大个子睡了,老四睡了,小不点儿也睡了。咯咯咯,公鸡叫,小不点儿醒了,老四醒了,大个子醒了,你(食指)醒了,我(大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

儿歌

小手小手拍拍;

小手小手摆摆。

小手小手藏起来;

小手小手伸出来。

小兔拔萝卜

目的:培养宝宝对色彩的兴趣。

准备:小兔玩具或图片,3种颜色(白、灰、黑),字卡“小兔”“萝卜”“白”“灰”“黑”。

方法:①妈妈问宝宝:“谁的耳朵长长的?谁的尾巴短短的?谁的眼睛红红的?”宝宝回答:“小兔。”再问:“这3只小兔都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灰色、黑色。)

②“妈妈呀,今天要给宝宝讲一个关于小兔的故事,宝宝要认真听。听完后告诉妈妈,故事里有几只小兔子?它们都是谁?”讲述第一遍时,速度放慢些。

③妈妈讲述第二遍时,问宝宝:“谁给小兔当拔萝卜的裁判?3只小兔分别拔出什么颜色的萝卜?”

④当宝宝熟悉故事内容后,再讲故事时,妈妈说上半句,可让宝宝接下半句,例如:妈妈说:“小白兔拔了一个——”宝宝接:“红萝卜。”

故事:

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准备进行拔萝卜比赛,请牛伯伯来当裁判,看谁最先拔出萝卜。

“一二、一二、一二,哎哟哟1小白兔最先拔出了一个长长的红萝卜,小灰兔接着拔出了一个圆圆的绿萝卜,小黑兔也拔出了一个大大的白萝卜。

但3只小兔一点儿都不高兴,它们拿着萝卜去问牛伯伯:“为什么我们拔出的萝卜颜色都不一样啊?”牛伯伯笑着说:“这没什么奇怪的。你们看看,你们身上皮毛的颜色也不一样嘛。”

3只小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抱着拔出来的萝卜笑起来。

小妹妹,爱刷牙

目的:①认识牙刷,知道牙刷的用途。

②学习儿歌,教育宝宝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准备:牙刷实物或图片,字卡“牙刷”“白花花”。

方法:

①妈妈让宝宝猜谜语:“一把小扫帚,个头不算大,早晚来清洗,牙齿白又亮。”提示宝宝,答案是牙刷。

②妈妈出示牙刷,让宝宝想一想,牙刷是干什么用的?(刷牙。)

③学习儿歌《刷牙》。妈妈在教宝宝儿歌的过程中,可自创动作,加深宝宝对儿歌的印象。

④妈妈可用手指教宝宝刷牙的方法:前面上下刷,里面左右刷,打开门儿横着刷、竖着刷。

⑤识字:牙刷、白花花。

儿歌

小妹妹,爱刷牙,

嘴巴小,牙刷大,

刷呀刷,刷呀刷,

刷得小牙白花花。

看谁的小手最干净

目的:教育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关于节约用水的图片,关于讲卫生的图片(饭前便后洗手),字卡“洗手”“干净”。

方法:①妈妈拿出图片,教育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

②在学习儿歌前,准备一些有关节约用水的图片,教育宝宝要节约用水。

③教宝宝学洗手的步骤:①用水沾湿手;②打上肥皂;③搓手心、手背、关节、手腕;④冲洗干净,甩3下;⑤擦干。

④识字:洗手、干净。

儿歌

自来水,哗哗哗,

洗一洗,擦一擦,

饭前洗手讲卫生,

看谁小手最干净。

剪指甲

目的:教育宝宝养成勤剪指甲的好习惯。

准备:两个宝宝的图片(一个讲卫生,剪指甲;一个不讲卫生,指甲长了也不剪),字卡“指甲”“长”“细菌”。

方法:①在讲故事之前,妈妈可准备相关故事图片,给宝宝讲故事。例:有两个宝宝,一个勤剪指甲,讲卫生;另一个贪玩,指甲长了也不剪。他一会儿摸玩具,一会儿玩沙土,长长的指甲里面藏进了细菌,结果和蛋糕一起吃进了肚子里,生病住进了医院。医生讲了长指甲的危害。

②宝宝听完故事后,妈妈启发宝宝认真剪指甲,然后教宝宝念儿歌。

③识字:指甲、长、细菌。

儿歌

手指甲,长又长,

小小细菌里面藏。

常剪指甲讲卫生,

宝宝长得胖又壮。

多吃蔬菜

目的:培养宝宝从小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准备:萝卜、青菜实物或图片,字卡“萝卜”“青菜”“健康”。

方法:①妈妈向宝宝介绍萝卜、青菜的外形、颜色和营养,教宝宝学习儿歌。

②宝宝进餐时,妈妈可向宝宝介绍今天吃什么菜,它是什么颜色的,多吃它有什么好处。

③在复习儿歌时,可让宝宝说一说,这两种蔬菜的名字叫什么?它们长什么样子?各是什么颜色?进一步加深宝宝对这首儿歌的印象。

④识字:萝卜、青菜、健康。

儿歌

红萝卜,绿青菜,

红红绿绿营养在。

吃萝卜,吃青菜,

身体健康人人爱。

红娃娃,绿娃娃

目的:教育宝宝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时丰富宝宝的词汇。

准备:相应的水果、蔬菜若干种,红娃娃、绿娃娃布偶或图片,字卡“红”“绿”“水果”“蔬菜”。

方法:①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图片,并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叫丁丁,它长得又瘦又小,小朋友们都不愿意和他玩?他为什么长得又瘦又小?”(不吃蔬菜、水果。)

②讲故事《红娃娃,绿娃娃》,表情要丰富,语速要慢。

③妈妈通过提问,让宝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丁丁不吃水果和蔬菜之前,长得怎样?(又瘦又校)丁丁吃了水果和蔬菜之后,长得怎样?(又高又胖。)

④让宝宝分别品尝苹果、西红柿、青菜等,告诉宝宝,多吃水果和蔬菜,身体才会健康。

⑤识字:水果、蔬菜。

故事:

丁丁不吃水果和蔬菜,长得又瘦又校有一天,地面上钻出两个娃娃,一个红娃娃,一个绿娃娃。红娃娃一挥手说:“变1变出许多苹果、西红柿、红萝卜。绿娃娃一挥手说:“变1变出许多青菜、黄瓜、菠菜。两个娃娃说:“丁丁,这些水果和蔬菜送给你吃吧,吃了你会变得又高又胖的。”从此以后,丁丁天天吃水果和蔬菜,果然长得又高又胖了。

太阳公公起得早

目的:培养宝宝从小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准备:宝宝在早晨的太阳下做操的图片,字卡“太阳”“早”。

方法:①妈妈出示图片,问宝宝:“图中都有谁?这是什么时候?宝宝到哪儿去了?宝宝在做什么?天上有什么?”

②妈妈出示字卡“太阳”“早”,让宝宝认识。

③妈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太阳公公起得早。”——双手上举,左右摆动。

“它怕宝宝睡懒觉。”——双手相合,放在脸的一旁,做睡觉状。

“爬上窗口瞧一瞧。”——做张望状。

“咦,宝宝哪儿去了?”——做疑问状。

“一二一二做早操。”——两臂伸直,上下轻微摆动。

④识字:太阳、早。

儿歌

太阳公公起得早,它怕宝宝睡懒觉。

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宝宝哪儿去了?

一二一二做早操。

睡觉

目的:培养宝宝安静睡觉的好习惯。

准备:夜晚的图片,小宝宝睡觉的图片,字卡“睡觉”“公公”“婆婆”。

方法:①妈妈出示图片,问宝宝:“图中有谁呀?它们干什么呀?”(月亮出来了,天黑了,小花猫睡觉了。)

②妈妈说:“小宝宝睡觉也要像小花猫一样,静悄悄地。”

③学习儿歌《睡觉》。

④宝宝每次睡觉前,妈妈都可念儿歌给宝宝听(语速要轻、慢)。

⑤在学习儿歌时,重点掌握短语“静悄悄、眯眯笑、像花猫”。让宝宝有表情地念出来,体会语言的表达。

⑥识字:睡觉、公公、婆婆。

儿歌

大地公公睡觉,静悄悄。

月亮婆婆睡觉,眯眯笑。

小娃娃睡觉,像花猫。

贪吃的小刺猬

目的:学说短句,认识颜色红、蓝、绿。

准备:小刺猬图片,红色字卡“花儿”,绿色字卡“森林”,蓝色字卡“天空”。

方法:①妈妈出示图片,说:“小刺猬饿了,它去了一家商店,看看它吃了什么?”讲述故事,分别展示三种颜色让宝宝辨认。

②提问:“故事中有谁?”“小刺猬来到商店做了什么事?”“油漆是做什么用的?”(提醒宝宝不能乱喝东西。)

③学说短句: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

④识字:花儿、森林、天空。

故事:

有一天,小刺猬走在大街上,肚子有点饿了。它走到了一家商店,看见了红红绿绿的瓶子,就打开红颜色的瓶子,“咕咚”喝了一大口。“呸呸呸!红颜色真难喝。”又打开黄颜色的瓶子,“咕咚”喝了一大口。“呸呸呸!绿颜色真难喝。”这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惊讶地说:“呀,谁在墙上画了这么好看的画儿呀?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原来小刺猬喝的是在墙上画画用的难闻的油漆。

他们在干什么

目的:让宝宝通过模仿小动物,掌握简单的动词,如滚来滚去、跳来跳去、飞来飞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等。

准备:小刺猬、小白兔、花蝴蝶、小金鱼头饰或图片各一,字卡“滚”“跳”“飞”“游”“跑”。

方法:①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图片,并让宝宝说一说,图片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在做什么?

②妈妈边念边表演儿歌《他们在干什么》。

③妈妈和宝宝可带动物头饰来表演,一起说儿歌并模仿动作,同时拿出相应的字卡教宝宝认字。

④妈妈可采用问答的方式教宝宝学习,比如,妈妈说:“小刺猬——”宝宝答:“滚来滚去。”

⑤识字:滚、跳、飞、游、跑。

儿歌

小刺猬,滚来滚去;小白兔,跳来跳去;

花蝴蝶,飞来飞去;小金鱼,游来游去;

小朋友,跑来跑去。

摇篮

目的:让宝宝认识蓝天、大海。

准备:蓝天上有星星、大海里有鱼儿的图片各一,字卡“蓝天”“大海”。

方法:①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图片,让宝宝知道星星在蓝天上,鱼儿在大海里,宝宝在妈妈的怀抱里。

②表演儿歌《摇篮》。

③识字:蓝天、大海。

建议:妈妈可摇着宝宝讲儿歌,这样更加形象,也可在宝宝入睡前讲儿歌,还可让宝宝抱着布娃娃说儿歌。

儿歌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拍手歌

目的:①让宝宝有节奏地拍手说儿歌。

②通过学儿歌,让宝宝掌握数量1~5.

准备:孔雀、小鸡、大雁、熊猫图片若干,字卡“1”“2”“3”“4”“5”“孔雀”“大雁”“熊猫”“小鸡”。

方法:①妈妈出示图片:孔雀(1只)、小鸡(2只)、大雁(3只)、熊猫(4只),让宝宝认识并说出名称。然后提问:“它们分别有几只?”

②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地拍手表演儿歌,可让宝宝边说儿歌边模仿小动物。妈妈和宝宝说儿歌时,语气要慢,要有节奏感。

③妈妈可准备其他实物,要宝宝动手数1~5.

④识字:孔雀、大雁、熊猫、小鸡。

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鸡做游戏。

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

你拍四,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

你拍五,我拍五,我们大家来敲鼓。

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量词歌

目的:①通过学习儿歌,掌握一定的量词,如“架”“辆”“条”“只”等。

②培养宝宝的朗诵能力。

准备:飞机(1架)、汽车(2辆)、小鱼(3条)、小鸭(4只)、青蛙(5只)实物、玩具或图片,字卡“架”“辆”“条”“只”。

方法:①妈妈准备各种实物与图片,让宝宝根据妈妈说的物品,从中找出来。然后妈妈提问:“它们分别都是几件?”让宝宝数一数。

②教宝宝念儿歌《量词歌》,边说儿歌边表演动作。妈妈可提问:“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飞(跑、游、跳)?小动物分别怎样叫?”让宝宝边说边表演。例如,妈妈说:“一架飞机——”宝宝接:“在天上飞。”

③通过《量词歌》,让宝宝数数1~5,并能认识简单、常见的量词。识字:架、辆、条、只。

儿歌

一架飞机天上飞,

两辆汽车路上跑,

三条小鱼水中游,

四只小鸭嘎嘎叫,

五只青蛙蹦蹦跳。

小猫为什么哭了

目的:①让宝宝能安静地听故事。

②教育宝宝出门时要经过妈妈同意。

③培养宝宝乐于助人的品质。

准备:小猫、小狗图片或头饰,字卡“小猫”“小狗”。

方法:①妈妈扮演小猫,让宝宝猜猜看:“谁来了?喵喵喵。”(小猫)然后,妈妈做哭泣状说:“小猫为什么哭了?让我们来听故事。”

②讲述故事《小猫为什么哭了》。

③妈妈和宝宝可戴头饰表演故事,让宝宝分别学小猫、小狗的叫声。

④妈妈通过提问方式,使宝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如:“谁和谁在草地上玩?”“小猫为什么哭了?”“最后,谁把小猫送回家去了?”

⑤识字:小猫、小狗。

故事:

一天,天气很好,小狗和小猫在草地上玩。小猫出门的时候忘了跟妈妈说一声。天黑了,狗妈妈接走了小狗,猫妈妈却没有来接小猫。小猫哭了,“喵喵喵”。大象伯伯听见了,赶快跑过来说:“小猫,别哭了,我送你回家。”

小猫家到了,猫妈妈正着急地找小猫呢!小猫说:“是大象伯伯送我来的,谢谢大象伯伯1大象伯伯说:“不用谢了。下次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跟妈妈说一声。”

小兔上幼儿园

目的:通过故事让宝宝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准备:有关幼儿园活动的挂图或图画书,玩具小兔,字卡“幼儿园”。

方法:①妈妈说:“宝宝,你长大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跟你玩,还能学知识。现在小兔就要上幼儿园了,让小兔先带我们去幼儿园看一看吧。”

②讲故事《小兔上幼儿园》。

③识字:幼儿园。

建议:有条件或时间的话,家长可带宝宝去幼儿园看看。

故事:

小兔长大了,妈妈告诉它:“宝宝,你要上幼儿园了,到幼儿园里要听老师的话。”

小兔问:“幼儿园里全是小兔子吗?”

“不,”妈妈说,“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

第二天,小兔来到幼儿园,进了小班。正像妈妈说的,这里有许多小朋友,有小羊、小狗、小鸡……

吃饭了,小朋友们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小碗、小勺。幼儿园里的饭真香啊!

幼儿园里还要上课。上图画课时,小兔学会了画太阳;上音乐课时,小兔学会了唱歌。接着,老师给大家讲故事,领着大伙儿做游戏。小兔在幼儿园里还得了一朵小红花,它可高兴了!

傍晚,妈妈来到幼儿园接小兔。妈妈问:“幼儿园好不好?”小兔说:“好,明天还要来1

宝宝常识训练

认识嘴巴、耳朵

目的:让宝宝了解嘴巴、耳朵的用途,引起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兴趣。

准备:嘴巴、耳朵图片,字卡“嘴巴”“耳朵”。

方法:①妈妈摇铃鼓,引起宝宝的注意:“咦,宝宝你怎么知道妈妈摇铃鼓了?你用什么听见的?”

②告诉宝宝:“哦,原来耳朵可以听声音,它在脸的两边。”

③妈妈手拿苹果问宝宝:“宝宝,你想吃大大的苹果吗?你告诉妈妈,用哪里吃苹果?”

④告诉宝宝:“哦,原来嘴巴可以吃东西,它在鼻子下面。”

⑤反复认识五官的位置,如:眼睛下面是鼻子,脸的两边是耳朵。

⑥识字:嘴巴、耳朵。

建议:①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地玩“指五官”游戏,比一比,看谁指得又快又准。

②反复了解五官的用途。

认识鼻子、眼睛

目的:让宝宝认识鼻子、眼睛的用途,探索五官的特征。

准备:几种味道不同的液体(牛奶、可乐、醋、酱油等),鼻子、眼睛图片,字卡“鼻子”“眼睛”。

方法:①准备几种味道不同的液体,让宝宝去闻一闻。

②提问:“宝宝,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气味的?”让宝宝回答。

③告诉宝宝:“鼻子在脸的中间,它可以闻气味。”

④妈妈手里拿着东西,问宝宝:“你怎么知道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用什么看见的?”

⑤告诉宝宝:“人都有两只眼睛,眼睛可以看东西。”

⑥反复认识鼻子和眼睛的位置,并让宝宝正确指认。

⑦识字:鼻子、眼睛。

建议:家长和宝宝玩“指五官”游戏,可反复进行。

认识杯子

目的:①让宝宝认识杯子,知道它的用途,并动手用杯子喝水。

②培养宝宝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准备:一个杯子,字卡“杯子”。

方法:①妈妈用布盖住杯子,让宝宝通过触觉来感知杯子的特征。(有把手,圆圆的。)

②妈妈说:“宝宝摸一摸,它是什么样的?它硬硬的,是圆柱形的,上下一样粗。”

③待宝宝把杯子的特征明确地感受到时,把布去掉,让宝宝看杯子,并重新了解一下它的特征,看看和摸到的是否一样。

④让宝宝了解杯子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喝水、喝果汁等。(妈妈指导宝宝动手喝,注意不要洒出来。)

⑤识字:杯子。

父母可以在休假时给孩子挖些黄泥来和孩子一起玩泥巴,可以和孩子一起用泥捏成各种小动物、小植物、小玩具等,在玩这些东西时,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认识碗

目的:让宝宝认识碗,知道它的用途。

准备:一只碗,一块布,字卡“碗”。

方法:①用一块布盖住碗,让宝宝先通过触觉感知一下它的特征。

②妈妈讲解:“摸一摸这是什么?它硬硬的,上面大,下面小,是圆形的。”

③拿去布,让宝宝摸一摸碗,看一看,并对宝宝说“这是碗”。同时认识“碗”字,告诉宝宝,碗可以用来吃饭、喝汤。

④让宝宝说出碗的特征。

⑤识字:碗。

建议:①在宝宝触摸时,一定要宝宝反复感受碗的特征。宝宝对碗的特征已经十分明确和巩固后,再去掉布,用视觉来感觉。

②用碗盛一点儿食品,教宝宝用小勺试着吃。

自助餐

目的:①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②让宝宝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准备:藕粉糊、桂花糊、绿豆汤、牛奶、豆奶、小点心等等,碗、碟。

方法:①把各种糊糊、奶、点心分别放在保温桶里。家长带着宝宝一起端碗、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点心和糊糊。

②宝宝选择后,家长帮宝宝把碗、碟端到桌前,和宝宝一起吃喝。

③要求宝宝一手拿勺,一手拿点心自己吃。吃完后还想吃的话,再去选择。

建议:宝宝选择点心和糊糊时,家长不要盛得太多,要提供机会让宝宝尝不同味道的食物。吃的时候,也可以教宝宝说“甜甜的”“香喷喷的”等词语。

蚕豆和绿豆

目的:①通过感知与观察,让宝宝认识蚕豆。

②利用比较法,找出蚕豆和绿豆的异同。

准备:装有蚕豆、绿豆混合物的塑料大容器一个,供婴幼儿使用的小塑料容器若干,字卡“蚕豆”“绿豆”。

方法:①引导宝宝随意摆弄各种豆子。当宝宝抓、捧时,妈妈要问他手里抓、捧的是什么,并告诉他哪些是蚕豆,哪些是绿豆。

②让宝宝自由玩弄容器内的豆子,可用手抓、捧、捏,也可用小容器舀或倒。在宝宝兴趣浓厚时提问:“你手里抓的是什么?哪些是绿豆?哪些是蚕豆?”启发他观察、比较,找出蚕豆与绿豆的异同。

③儿歌总结:“蚕豆大,绿豆校大的是蚕豆,小的是绿豆。大大小小千万别弄错。”待宝宝认识蚕豆、绿豆后,再做分类练习。

④宝宝听指令捡豆豆,把蚕豆和绿豆分别装入小容器内,看谁捡得又对又快。

建议:①在活动中,如果宝宝不能准确地说出蚕豆和绿豆的异同,家长不要急于告诉他,而应尽量启发宝宝自己说。

②在家中,家长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教宝宝认识其他豆类。

认识水果和蔬菜

目的:让宝宝认识水果和蔬菜,并能正确区分水果和蔬菜。

准备:水果(苹果等)、蔬菜(大白菜等)若干种,字卡“水果”“蔬菜”。

方法:①妈妈问:“宝宝,妈妈给你买了好多东西,看是什么?”出示苹果:“看它圆圆的、红红的,吃起来又脆又甜。”

②再出示菜:“这是白菜,它的叶子一层裹着一层。它不能生吃,煮过、炒过以后才可以吃。”并告诉宝宝,刚才看到的苹果是水果,水果可以生吃。和宝宝一起说:“苹果是水果,白菜是蔬菜。”同时拿出“蔬菜”“水果”字卡让宝宝正确指认。

③分别出示其他水果和蔬菜,对宝宝讲一讲它们的特征,并学会区分水果和蔬菜。

做个好妈妈

目的:①使宝宝愿意重复去做与生活相关的事情。

②让宝宝体验与同伴或成人交往的乐趣。

准备:录像带,娃娃家务用具:小锅、小铲、小碗、小勺等。

方法:①妈妈引导宝宝看成人做家务的录像,或观察成人的实际操作,如:洗碗、炒菜、扫地等,妈妈一边做一边向宝宝解说。

②引导宝宝模仿成人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③在与宝宝玩的过程中,经常提示宝宝:“你在干什么?”“妈妈是这样做的。”以丰富游戏的内容。

建议:①在家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宝宝观察家长在干些什么,是怎样做的。

②在这项活动中,宝宝通过模仿、操作,可以丰富生活经验,同时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

认识小兔

目的:让宝宝了解小兔的基本特征。

准备:小兔实物、玩具或图片(要大一些),字卡“小兔”。

方法:①出示图片,把兔子的眼睛、耳朵、嘴巴、尾巴分别用纸盖住,让宝宝观察:“宝宝你看,这是什么呀?”引起宝宝的注意。

②“来,让妈妈把盖住的纸撕掉,看看它是什么?”妈妈边说边撕掉其中一张纸。例如,撕掉盖住耳朵的纸,露出耳朵,问:“宝宝,这个长长的是什么?”

③以此类推,撕去盖在兔子身上所有的纸:“原来是只小兔1妈妈说出动物的名字,并强调指出:小兔的眼睛红红的,小兔的尾巴短短的,小兔是个三瓣嘴。

④让宝宝正确指认小兔的五官,学会发音:长长的、红红的、短短的。

⑤识字:小兔。

认识长和短

目的:发展宝宝的观察力,学会区分长、短。

准备:松紧绳一根(不要太长),长短实物若干(如长短纸条各一张、长短笔各一支),字卡“长”“短”。

方法:①妈妈手里拿着松紧绳,让宝宝观察绳子的长短,并认识松紧绳。

②妈妈和宝宝面对面站着,妈妈把松紧绳的两端抓在手中,再慢慢拉长,让宝宝观察和刚才看见的绳子有什么不同,并和宝宝一起说出“绳子变长了”。然后慢慢松手,让宝宝说出“绳子变短了”。反复拉动松紧绳,和宝宝一起说“长”与“短”。

③出示一长一短两支笔,让宝宝看,并说出哪支笔长,哪支笔短,同时认字“长”和“短”。(在教宝宝说“长”和“短”时,注意口形要夸大,以加深印象。)

④让宝宝在屋子里找长短不一的物品,同时出示字卡“长”和“短”。

认识白天

目的:让宝宝分清白天、黑夜,并知道白天人们干什么。

准备:关于白天的图片一张(天空中有太阳、白云、小鸟,人们上班、上学,商店开门营业,大街上人来人往),字卡“白天”。

方法:①妈妈指着图片对宝宝说:“宝宝看,天亮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公鸡喔喔地叫人们起床呢!小朋友们上学了,大人们上班了。现在是白天。看看,白天的天空中有什么?”(太阳、白云、小鸟。)“白天的人们在干什么?”

②让宝宝看图,找出白天的景物特征,并知道白天是人们活动的时间。

③识字:白天。

建议:家长也可以带宝宝外出,在街上、公园、动物园等处观察白天的特征。

认识黑夜

目的:让宝宝分清白天、黑夜,并知道黑夜的特征。

准备:关于夜晚的图片一张(宝宝睡觉了,月亮出来了,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眼睛),字卡“黑夜”。

方法:①让宝宝认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在干什么,问:“宝宝什么时间睡觉呀?”(晚上。)“对了,黑夜到了,宝宝睡觉了。再看看黑夜天上有什么?”引导宝宝观察图中夜间的特征。(月亮出来了,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眼睛。)

②识字:黑夜。

建议:可将白天、黑夜两张图片反复对比,反复练习巩固,以加深宝宝的印象。

认识夏天

目的:让宝宝认识夏天,了解夏天的基本特征。

准备:有关夏天特征的图片若干张,扇子、小裙子等,字卡“夏天”。

方法:①出示图片,问宝宝:“宝宝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哦,他们在做游戏呢1

②“看旁边的小哥哥在干什么?”“哦,他在扇扇子1

③“宝宝,你什么时候玩游戏?什么时候用扇子?”“天热的时候是什么季节?”(夏天。)

④“夏天人们都在干什么?”(夏天可以游泳,吃雪糕,穿裙子,用电扇等。)

⑤识字:夏天。

建议:让宝宝到户外亲身感受夏天的气候特点及大自然的特征。

认识冬天

目的:让宝宝认识冬天,了解冬天的基本特征。

准备:有关冬天特征的图片若干张,字卡“冬天”。

方法:①出示冬天的图片,让宝宝观察树、房子、大地、天空和现在的有什么不一样。

②提问:“大地、树为什么是白色的?”“白色的东西是什么?”“什么时候下雪?”“冬天宝宝穿什么衣服?”

③让宝宝知道下雪、寒冷是冬天的特征。冬天小宝宝们要穿棉衣、戴帽子和围巾,北方的小朋友们可以滑冰。

④识字:冬天。

建议:①如果季节合适,可以带宝宝参加冬天的体育活动,如滑雪、打雪仗、堆雪人、冻冰花等,同时让宝宝比较一下冬天与夏天的不同。

②冻冰花的方法:在透明的器皿底部放上鲜艳的糖纸或颜色纸,注入凉水,放在窗外或冰箱的冷藏室里结冰后拿出来。

认识国旗

目的: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特征。

准备:国旗实物或图片,字卡“国旗”。

方法:①出示国旗图片,让宝宝观察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②提问:“宝宝,国旗上面有什么?五角星是什么颜色?有几颗五角星?几颗大,几颗小?在国旗的什么位置?”

③告诉宝宝,国旗是中国的象征,我们见到它时要向它行注目礼。

④识字:国旗。

建议:可带着宝宝去参加升旗仪式,让宝宝体验升旗时的庄严气氛。

宝宝计算能力训练

认识早和晚

目的:能区分早、晚,初步掌握时间概念。

准备:起床、洗漱、晨练的图片,晚上看电视、睡觉的图片,字卡“早晨”“晚上”。

方法:①妈妈出示起床、洗漱、晨练的图片,请宝宝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时候?”(早晨。)

②妈妈向宝宝展示全家人看电视、哄宝宝睡觉的图片,请宝宝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时候?”(晚上。)

③妈妈可在相应的时间段里,利用文字或照片,帮助宝宝记录家人的所作所为。通过这项活动,使宝宝逐渐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④妈妈手拿图片,并向宝宝发出指令:“天亮了,小宝宝要起床了,是什么时候?”请宝宝回答:“早晨。”妈妈继续发出指令:“月亮出来了,妈妈要哄宝宝睡觉了,是什么时候?”请宝宝回答:“晚上。”

认识三角形

目的:让宝宝认识三角形,并在生活中找出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作用。

准备:三角形娃娃、小旗、大小三角形组成的松树图片各一张,字卡“三角形”。

方法:①妈妈出示三角形娃娃,让它和宝宝做朋友,再让三角形的“兄弟姐妹”小松树、小旗也来和宝宝做朋友。

②让宝宝观察:三角形长得尖尖的,像个帽子,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③妈妈让宝宝找一找,家里哪些物品中包含三角形,并指出来。

④折纸:妈妈手拿正方形纸一张,先折成三角形,再折成小帽子给宝宝戴上,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宝宝和妈妈一起动手把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再折成小猫、小狗等动物,进而知道三角形的作用。

⑤识字:三角形。

认识正方形

目的:认识正方形,找出生活中的正方形。

准备:三角形、正方形娃娃(上面画有五官)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图片各一张,小手绢,字卡“正方形”。

方法:①妈妈出示正方形娃娃,让宝宝和它握握手,亲一亲,再让正方形的小手绢也来和宝宝做朋友。

②让宝宝观察正方形:长得方方正正的,像块饼干,有4个角和4条边,4条边一样长。

③让宝宝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并一一指出来。

④把三角形、正方形摆在宝宝面前,让宝宝找出正方形。

⑤识字:正方形。

认识圆形

目的:认识圆形,找出生活中的圆形。

准备: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各一张,皮球,字卡“圆形”。

方法:①妈妈出示圆形图片一张,告诉宝宝这是圆形,让宝宝知道圆形长得圆圆的,像个大皮球。

②妈妈手拍皮球,告诉宝宝,圆圆的皮球会跳舞,圆圆的皮球会滚动;并总结:球是圆形的。

③妈妈拿积木给宝宝做实验:先把积木扔出去,积木无法滚动;再让宝宝一手扔积木,一手滚动皮球,从而发现圆形的特点: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积木不是圆形物体,所以无法滚动。

④妈妈拿着宝宝的小手在桌子上练习画圆,熟练后,可让宝宝拿蜡笔在纸上画圆。

⑤把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摆在宝宝面前,让宝宝找出圆形,并找出室内的圆形物品。

⑥识字:圆形。

复习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目的: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认识。

准备: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积木或图片各一,字卡“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方法:①妈妈同时出示3种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圆形,让宝宝听口令指认,并说一说3种图形的特点。

②妈妈手拿一种图形,让宝宝找出相同的图形,并举例说出和图形相近的物品(如圆形像皮球,方形像手绢等)。

③玩游戏:妈妈可以把三角形、正方形及圆形作为3种小动物的嘴巴,请宝宝为“小动物”喂“饼干”,把相应的图形投入相应的嘴里。

④玩“图形妈妈找宝宝”游戏:妈妈出示一种图形,宝宝就在屋内找到相似的物品,并把图形卡片贴到相似的物品旁边。

给图形分类

目的:按形状、大小给图形分类。

准备:大小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个。

方法:①按形状把所有的三角形、圆形及正方形分别归类。妈妈首先把其中一个图形如正方形拿出来放到一边,然后请宝宝把所有的正方形找出来,和拿出来的正方形放在一起,以此类推。

②听口令,请宝宝按指令找图形。

③让宝宝把大、小图形分别放在两个筐子里。

④妈妈可利用多种游戏帮助宝宝学会给图形简单分类。

小兔吃萝卜

目的:认识多少,知道哪些多、哪些少。

准备:塑料篓若干,萝卜、白菜若干,绒布小白兔、小黑兔各6只,布置一个有草地、蘑菇房、萝卜地、白菜园的场景。

①妈妈以讲故事的形式,从蘑菇房中请出1只小白兔、5只小黑兔,然后问宝宝:“哪种颜色的兔子多?”当宝宝说出“黑兔多”后,妈妈立即说“白兔少”。

②妈妈继续讲故事:

“小白兔、小黑兔到草地上做游戏,它们玩得累了,肚子也饿了,于是决定到萝卜地里拔萝卜吃。小白兔拔了一个萝卜,小黑兔拔了两个萝卜。”问宝宝:“哪只兔子拔的萝卜多?”当宝宝说出“黑兔拔得多”后,妈妈立即说“小白兔拔得少”。“小白兔拔了3棵白菜,小黑兔拔了两棵白菜,宝宝,哪只兔子拔的白菜多?”当宝宝说出“小白兔拔得多”时,妈妈立即说“小黑兔拔得少”。

建议:①开始教宝宝认识多与少时,所比较的实物数量差距要大些,便于宝宝加深印象。

②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让宝宝玩“比多少”的游戏,并逐步增加比较的难度,如3个和2个的比较。

宝宝体能训练

学接抛球

目的:锻炼体格和协调动作的能力。

方法:在2岁之后,宝宝先学会接滚过来的球。经过常常做户外运动,宝宝也会接从远处扔过来先着地后反跳的球。由于球先落地,已经得到缓冲,再接球时已做好准备,所以较容易接祝现在宝宝可以再进一步学习接直接抛来的球。

开始练习时,2人距离越近越容易接祝抛球也是限于直接抛到宝宝预备好的双手当中,使宝宝能马上接祝这种练习逐渐增多后,宝宝的技巧也会熟练,距离可渐渐增加,可以达到一米左右。

注意:球的落点可以在宝宝的肩和膝之内,使宝宝有时要将双手抬高,有时要略微弯腰才能将球接祝

同类推荐
  • 妊娠方案

    妊娠方案

    本书针对初次怀孕的准妈妈,量身定做了妊娠方案,告诉准妈妈各阶段需要准备什么,补充什么,什么阶段补充能达到最佳效果,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和胎儿,告诉准妈妈什么是临产征兆、分娩流程以及如何应对孕期所面临的并发症,让准妈妈做到信心百倍地去迎接自己未来的宝宝。
  • 如何做孩子才爱听:父母与孩子快乐沟通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爱听:父母与孩子快乐沟通的秘诀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家长为“不听话”的孩子大伤脑筋。家长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自己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一心希望孩子好,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家长沟通的态度和技巧上。由于教育不得法,往往造成孩子不服管教,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总是和家长“对着干”。那么,究竟该怎样和孩子沟通,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呢?本书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出发,引导家长们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并且提出了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一些科学方法和注意事项。另外,就如何对孩子加以赞美和批评、激励和惩罚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 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面对可爱的女孩,父母大都会对她娇惯不已。其实,这不是爱女孩,恰恰是害了女孩。我们应该让女孩拥有良好的内涵气质、人品素养、好的性格,让她拥有独立的资本,等等。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把握培养女孩的重要原则——不娇不惯。本书从不娇不惯是一种教育智慧、发现女孩的成长秘密、从心灵上呵护女孩、培养女孩的好品格、对女孩进行挫折训练、教女孩学会立身、表扬批评讲艺术、培养女孩的财商、培养女孩的好性格、培养女孩的好习惯等11方面,全面总结了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更有若干实用的方法来解读这100个细节。
  • 产孕妇禁忌全书

    产孕妇禁忌全书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你会教孩子吗IV-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你会教孩子吗IV-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本书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读物,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注重对如何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了详尽的讲解。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热门推荐
  • 影帝大人请签收

    影帝大人请签收

    “离婚,还老娘自由。”看着眼前的男人,她终于还是受不了了,叉着腰说。“你说什么?”他抬眸问。“离婚,还,还我自由......”她一脸的坚定。“行,车子,房子,都归我。”他不紧不慢的说着:“除此之外,我还有个条件。。”话落,她爽快点头:“可以,说吧!”勾唇一笑,他幽幽吐出三个字:“我归你。”闻言,她差点没背过气去......她是他的初衷与光明,他亦是她的救赎与希望。他们都曾以为,那段青春岁月不过是一首插曲,却没想到那是羁绊一生的开始......只是当一切圆满的如梦似幻时,意外却开始悄然靠近......ps:作者简介废,正文更精彩~
  • 现实动漫世界

    现实动漫世界

    一个平凡的少年,在回家的路途中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变成了她,她获得了一个现实动漫系统,从此她的人生将在只有动漫才会发生的事件中前行着。她就是每个动漫的女主角,她将在自己的世界中上演属于她自己的综漫!“夏娜酱和我一起洗澡吧!”“十香,跟我去约会吧!”“姐姐大人!黑子我忍不住了!”“来宝贝女儿,试试这件衣服!”———————————————————————主角在现实变身各个动漫女主角,并在现实上演一段与动漫相似的剧情故事。Q群:119080238
  • 绝命天师

    绝命天师

    一个不小心掉电梯井摔死见到了西装革履的地府工作人员;又一个不小心被处级干部阎王爷忽悠成了逗比天师;——我就不明白,我一个没勇气没智慧的宅男怎么就成了男一号。
  • 王俊凯沫栀十年

    王俊凯沫栀十年

    月凉初“沫汐初恋,琪韵漫天”第一部小说《王俊凯沫栀十年》林沫:每个人都有自己遥不可及的他,你忽远忽近,让我难以接触,不过我还是爱你,默默的爱着,不会轻易放弃的爱着,永远……
  • 谁又会及你好

    谁又会及你好

    那天,童遇安留了张纸条,被风吹走了。她出城,拿到定制的婚戒。那天,林泽回到家,空无一人。他出去寻她,逢人就问看到他老婆没有。每个人都说没有。他咬牙切齿,想过就此与她一刀两断。日落西山,好心人告诉他,看见他老婆在家门口派喜糖。那晚,童遇安面对沙发上那座冰山瑟瑟发抖,将功补过,做好饭,给他夹菜,大气不敢出。林泽把饭吃到底,就是不吃她夹的菜。童遇安不想浪费,把筷子伸过去,又被他一个眼神吓退。入夜,房间没开灯,月光照亮了一室。她默默地将她的女戒戴到他的左手无名指,并在耳边说:“你娶我吧,我一定是个贤妻良母。”男人仍是静默,风从窗口绕了进来,暖暖的,吹着他发丝眉眼。
  • 特工总裁夫人超可爱

    特工总裁夫人超可爱

    女主顾清欢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弱女子(女特工),某一天,组织要派她去暗杀A市的沈爷。但是,不料,没暗杀成功。只能男扮女装混进去当卧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总裁宠妻无度爱

    霸道总裁宠妻无度爱

    韩逸深情的看着躺在自己怀里不老实的人,亲了一下额头暗暗道,“你只能是我的”。
  • 夏天不是枫的季节

    夏天不是枫的季节

    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特殊时期偶遇的善良纯纯的爱,购房风波中遭遇渣男纠缠,无奈独身走天涯,身无分文打工创业,痴情网恋成就才女强人。得几番贵人相助事业小成,最终贵人远行,而遭遇小人暗算重跌谷底。。。。。。
  • 幽明劫主

    幽明劫主

    少年楚云尚在襁褓时,就身负血仇,被异宝带飞,意外重活一世。当他好不容易站在了大陆的顶端时,却发现头顶的星空波云诡谲,酝酿着大阴谋。生与灭的纷争,光与暗的较量,站在星海的风口,他又该如何抉择?幽明劫出,谁又是应劫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