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03100000012

第12章 辛弃疾其人其事(2)

正当岳家军节节胜利,使得兀术已经惊惶战栗、准备从河南撤师北返的时候,秦桧和赵构竟也同样地惊惶战栗起来了。他们害怕岳飞在战场上建立了大功,不受朝廷的制驭;他们又害怕河东、河北境内的忠义民兵在和岳家军合力战斗中壮大起来,成为南宋政权的威胁。因此,他们便从各个战线上把宋军撤回,使得岳家军深陷在敌军从正侧两面夹击的情况当中,处在如不班师便要丧师的情境之下,岳家军终于不能不放弃它的所有战果而撤回到鄂州去了。

1141年赵构和秦桧几次派人到兀术的军营中去进行卖国的谈判,无耻地向敌人表示态度说,如果对方不再以兵戎来临,肯让南宋小朝廷在东南半壁存在下去,不论对方索取任何代价,都是在所不惜的。于是,到这一年的冬季,双方便订立了“盟约”:南宋向金国世世称臣,并且把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县西南)以北之地,一齐划作金国的属地了。

3屯田军进驻中原,完颜亮迁都燕京

金国在1130年就已经侵占了淮水北岸以及陕西五路之地,然而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始终是此扑彼起,使女真统治者在这一区域不能顺利进行其统治,而且南宋的军事实力也在日益坚强壮大之中,随时都有进军中原的可能。因此,在当时,对于究应采取什么方式对华北以至中原地带进行其控制和统治的问题,金国的统治者一直还是处在举棋不定的状态之中。也因此,金国的首都一直还是放在僻远的会宁府(故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他们长时期不敢考虑到迁都的事。

在南宋政府的卖国集团正式把淮北和陕西地区出卖给金国之后,金国的统治者便把迁都华北的问题放在议程之上了。

作为迁都的先决条件,是先要把华北以至淮北的社会秩序搞得“安定”一些。在“盟约”订立前后,金国便开始实行一种用屯田军驻防的办法。屯田军以女真族人为主要组成人员,也包括奚、契丹等族的人员在内。他们从东北迁徙到大河南北,在各地的村落之间建筑堡垒,群居其内。为数如在几十户以上,便设置百户长,如在几百户以上便设置干户长,以相统辖。堡垒棋布星列,屯田军户便也和汉族百姓杂处。这一举措的意图是:把汉族人民全放在他们的监视之下,使汉族人民不可能起而“图谋不轨”。每个屯田军人都是挈带全家同行的,在到了驻防地区之后,由政府计其户口,收夺当地的上好民田分配给他们。

到1149年完颜亮杀掉金熙宗而自即帝位之后,更迫不及待地派遣人员去增广燕京的旧城,营建了一些殿廷和宫室,到1153年便明令宣布以燕京为首都了。

4女真侵略者掠夺华北农田和

欺压华北人民的罪行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便大量地把女真族人编成屯田军,一批接连一批地向华北和中原地带移徙。从燕京以南到淮、陇以北,单是设置千户府的地方已有一百三十多处,单是屯田军的人数(不包括其家口)已有五六万人之多了。

在把屯田军大量内徙的同时,金政府更派出了大量的官员到各个准备安置屯田军的地方,名义上是去检查“官田”、“荒闲牧地”、“逃绝户地”和僧尼道士所占有的土地,把这样一些土地分授给屯田军。事实上,这般官员所到之处,并不真去检查什么“官田”、“牧田”、“荒田”之类,而是专门挑选大片的最肥沃的土地,不问其原来归谁所有,都强行收夺,整片地拨归屯田军。不但地面上原有的汉人坟墓井灶之类全都由他们任意铲毁,连汉人所养的牛马杂畜和所有的农作工具或家具之类,也被他们任意掠夺。原业主缴验凭证或提出交涉,概不受理。即使某地区所拨土地过多,在分配给屯田户以后还有剩余,也绝不再把剩余土地归还原来的业主。

女真族的贵族和权要之家,也凭借其政治力量在这些地区大肆侵夺,有一家而占地八百顷的,有全家每口人平均占地三十顷的。

不论是女真贵族或屯田军,对于所霸占的土地,不但不亲去耕种,连耕耘收获的事也根本不去注意。他们有的把土地交给自己的奴隶去耕种,但绝大多数则是强制租佃给当地的汉人去耕种,而令其缴纳租课,有的甚至令其预缴两三年的租课。

女真侵略者这样一些罪恶的掠夺行为,使得中原和华北地区的汉人,除掉极少数甘愿作女真统治者的帮凶和奴才而外,不论哪一阶层,都对这般侵略者怀有深切的仇恨。因而,不但原来忠义民兵的山水寨中总是此仆彼起、相连不断地聚结着一些武装反抗力量,而且随时随地,特别是每逢女真侵略者向当地汉人加派一些兵役、徭役或无名苛敛的时候,总激使汉族人民爆发一些规模大小不同的反抗女真统治的斗争。

这就是说,在残暴落后的女真侵略者统治下的华北和中原地区之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已经完全交织在一起,而且已在日益汹涌激剧之中了。

5完颜亮的南侵,华北人民群起反抗金的统治

完颜亮迁都燕京的用意,不只是要加强对于华北和中原地区汉族人民的镇压力量,而且还要继续对南宋进行军事的侵略,希图把南宋政权根本消灭。因此,在他迁都燕京之后,即又着手经营开封,而且签发中原的壮丁,征调民间所有的马匹,并把军队向黄河以南集中,从种种方面为其军事侵略进行具体的准备。1161年夏,完颜亮认为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便把金政府再由燕京迁到开封。到这年九月,便以号称六十万的兵马,分为四路,大举南犯了。

由于完颜亮在出兵之前对华北和中原汉族人民的勒索更加苛扰,遂致在他出兵的同时,在潼关以东和淮水以北的反金武装也风起云涌,有的攻占城镇,有的保聚于山泽之间。只要有几十人凑拢在一起,便必然要设法给予女真侵略者以打击。

这时驻守大名府的女真屯田军万余人,在千户长完颜福寿的统领之下逃回辽东去了。接着,在大名地区之内,有一个人名叫王友直,起来号召群众对女真统治者进行武装反抗,起事不久便聚众十多万人。

在海州,这时有魏胜领导的起义,在胶东,有开赵领导的起义,每人所领导的群众也都是十多万人。

济南府有一个名叫耿京的农民,在女真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之下不能生活,也在这时结合了李铁枪等六七人共同起事,在聚集了几十人后便攻占了莱芜和泰安两个县城。其后起义军的人数飞跃发展,在极短时期内,便发展到二十万人以上,成为当时各地起义军声势最大的一支,连大名府的王友直也派人前来,表示愿受耿京的节制①。

耿京是出身于陇亩之中的,在他起事之后,虽然大量的劳动人民都极其踊跃地前来参加,但一般出身于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却还在彷徨观望,不肯参加到起义军中去受这个农民首领的领导②。

然而,毕竟还有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是并不如此的。这个青年不但自身投归耿京的军营当中,而且还带来他所纠合的两千多人;不但在投身耿京军营期内有过极英勇的表现,而且在此后四十多年的民族斗争战线上还有过不少次英明而勇敢的表现;不但在此后的一些军事斗争和行政措施上表现了他的卓越的天才,而且在诗歌文学的创作方面也同样有突破前人的划时代的成就,并且以爱国词人著称于当代和后代。

这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名字叫辛弃疾,号叫幼安。

校勘记

①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九,绍兴三十二年一月十八日记事。

②此据辛弃疾《美芹十论》中的《详战》第十。

起义以前的辛弃疾

1少年英俊

北宋时候,在山东济南城郊,有一个名叫四风闸的地方①。四风闸有一家姓辛的住户,是在很久以前就已定居在这里的。当北宋政权被女真侵略者所颠覆的时候,这辛姓人家的户主名叫辛赞,是一个已经在科场中取得了功名的人。因为家中人口多、资财不甚充裕,一直到刘豫投降了金人、济南沦陷在金人手中时,辛赞还依旧住在济南,没有考虑挈家迁徙的事。又由于辛赞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地主阶级中人,为这众多家口的温饱之计,需要去营取升斗之禄,因而在山东和中原地区相继沦陷后的某些年代当中,辛赞且还先后做过谯县和开封等地的地方守令②。

辛弃疾是辛赞的孙子,是在1140年的五月十一日诞生在济南的。当辛赞在亳州的谯县做县令时,辛弃疾已经到了读书的年龄,也跟随辛赞在谯县任所。亳州有一个名叫刘瞻的人,长于作田园诗,在当地颇负一些时名,辛赞便叫辛弃疾去拜他为师,受业于他③。

刘瞻的门生为数很多,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表现得最为聪明颖悟和记诵敏速的,却只有辛弃疾和党怀英两人。党怀英比辛弃疾大七岁,但他们两人同学之后不久,亳州的读书界便已认为辛、党两人的才华不相上下,因而在把“辛党”相提并称了。

少年的辛、党虽则有同等的才名,但在以后,不论在志气和节操、事功和业绩等方面,两人却都截然不同;二十岁以后的辛弃疾便英勇地投身于反抗女真侵略者的民族战场上去,在长期的斗争锻炼当中,遂以爱国志士、爱国词人、英雄豪杰而著称于时;而党怀英却混进金国的统治集团中去,虽然也是以写字写得好、文章作得好而驰名,却只是心甘情愿地对残暴的女真统治者做一些帮忙、帮闲以至帮凶的工作了。

校勘记

①田雯《古欢堂诗集》卷三,《济南分题十六首》,其第九题为《四风阐访辛稼轩旧居》。

②见辛弃疾《进美芹十论札子》。

③此据元好问编《中州集》卷二《刘内翰瞻小传》及卷三《党承旨怀英小传》。

2两次燕京之行

辛赞在沦陷地区做官,自己也认识到这对祖国、对同胞是一件犯罪的事情,因而心中始终在作着反正的打算。他在等待着这样的一个时机:能对准女真侵略者的要害而给予它一些打击,能对祖国有所报效。

辛赞每逢闲暇的时候,常常带领辛弃疾和另外的一些儿孙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说明哪些地方曾经作过战场,哪些地方可作起事的凭借,等等。这些事,给予辛弃疾的印象异常深刻。

金主完颜亮于迁都燕京之后,也仿照唐宋两代的科举制度,定为每三年举行一次进士科的考试。1157年,辛弃疾已经十八岁了,由于在学业上有了一定的造就,应乡试中选,便被送到燕京去应试。

对于辛弃疾之获得去燕京的机会,辛赞也是非常高兴的。高兴的原因,不在于他孙子的此行有获得科名的可能,而是因为,辛弃疾可以借此深入到河朔之地,深入到女真的政治中心,仔细窥察女真侵略者的军事部署和政治局势。因此,在辛弃疾启行之前,辛赞特别向他提出了一些应当注意之点,要他好好地利用这次机会,才算不虚此行。

辛弃疾受到他祖父的指教之后,凡他所经过的地方,首先注意其山川形势和官府仓库等等的所在。到燕京后,他首先刺探女真统治者内部自相矛盾的情况、政潮的起伏和部队的调动等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确已完成了辛赞所交付给他的那些任务。只是在科场当中,辛弃疾却没有得到胜利。这不但不使祖孙二人感到失望,恰恰相反,这倒等于替辛弃疾准备了再去燕京的借口。在1160年,又正是金政府考试进士的一年,辛弃疾便第二次作燕京之行。在燕京,在沿途,辛弃疾对前次所注意的一些事项又作了一番更深入的考察。

1161年金主亮匆忙迁都到开封,并大量调动人马,征集粮饷,举兵南犯。这使得中原和华北地区整个陷于纷扰不宁的情况之中。辛赞所长久等待的起事反正的机会果然到来了,然而辛赞却不幸在这年之前已经去世。在他长期培养教导之下的辛弃疾,这年正是二十二岁,文才和武略都能胜人一筹,打击敌人、报效祖国的责任,他英勇地担当了起来。就在这年,他组织了两千多人的一支队伍,在济南以南的山区起义了。起义军中的“掌书记”

1追擒叛徒义端和尚

山东的郓州,也叫东平府,也叫天平军,西境濒临梁山泊,东境傍泰山之麓,是山东地区的一个军事要地。耿京所领导的起义军日益壮大起来之后,又进而攻占了兖州和郓州,便自己取了一个名号,叫做“天平军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辛弃疾起义以后,就率众投归耿京。因为他是起义军中仅有的一个负有文名的人,耿京便委任他掌管全军的书檄文告一类的工作,职名叫做“掌书记”。

在济南附近,还有一个名叫义端的和尚,也在这时集合了一千多人,自树一帜,起而反金。义端是和辛弃疾有过一些过从关系的,辛弃疾归入耿京军营之后便去劝说义端,使他也来隶属于耿京。然而没有好久,义端忽然又从起义军营中逃跑了,并且从辛弃疾处偷走了耿京的节度使印(因为印信是归“掌书记”保管的)。既然是窃印而逃,当然是要奔向金人的军营,要向他们立“献印”之功了。义端是经辛弃疾拉拢到起义军中来的,而印记又是从辛弃疾处偷窃去的,耿京在知道义端窃印潜逃的事情之后,大怒之下,立即要以军法从事,要把辛弃疾杀掉。辛弃疾向耿京要求说:

请你给我三天的限期,到期如不能把义端擒获,我情愿就死。

估计义端是要逃往女真军营去出卖起义军中的虚实的,辛弃疾便向着那一方紧追下去,果然把义端追获了。义端央求辛弃疾说:

你的长相像青兕,你的力气能杀人,求你不要杀我。

辛弃疾不听这些废话,当场斫掉他的头,提还军营交与耿京。这事件,表明辛弃疾是一个“下马能够草檄”、“上马能够杀贼”的文武全才的人,这就使他格外得到了耿京的器重。

2决策南向”①

金主亮在1161年九月亲率大兵南犯,宋高宗赵构听说之后极为惊惶,马上又打算逃往海中去避难,后以主战派的劝说,才勉强亲到建康去督师。

金兵的主力想从采石渡江,遭到宋兵的迎击,未能得逞,便转往扬州。这时金的辽阳留守完颜雍已自立为帝,进据燕京;而在中原地区起义的民军声势日益壮大,如泗州、陈州、顺昌、邓州等地全已被起义民军所占领,前线上金兵的斗志大为动摇。这时完颜亮却下了紧急命令,限大军三日内必须渡江。这道命令激起了内部的叛变,军士们杀死了完颜亮,派人去与南宋议和,大军撤离扬州北归。

从1141年赵构、秦桧与金人签订了丧权条约之后,南宋政府的统治集团只是在自行摧毁其国防力量,销铄其士气和民心,二十年来从未做过抗战的打算和准备。故对这次金兵的南下,虽也仓猝应战,自问却无必胜把握,因而,能得到金军内讧而自动撤离的结果,已算莫大之幸,再也不能利用金国的混乱局势,和黄河南北的起义民兵紧密配合,作进一步的反攻之计。而金国方面,则在完颜雍进据燕京之后,立即着手于中原和山东地区的“安定”工作:一方面下令大赦,说是“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企图借此分化山水寨中的忠义军,使其自行瓦解②;另一方面则调集大兵,要把继续反抗的忠义军各个击破。

同类推荐
  • 太行奶娘

    太行奶娘

    日寇侵华,八路军奋勇抗敌。一群朴实的太行山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八路军将士的儿女。面对血腥的屠刀、身处艰苦的环境,她们无私地奶儿、养儿、护儿,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之歌。作者遍访以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为中心区域的太行山革命老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忠实记录了数十位曾经哺育过八路军将士儿女的奶娘的事迹,从而将一个鲜为人知的光荣母亲群体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本书是小说家张楚的一本散文集,由“野草在唱歌”“窥书窥心”“风行水上”“人与事”4辑27篇文章组成。内容涉及对青年时代的回忆、对读书交友的回望、对创作历程的回顾;语言流畅平和,平和之中又饱含深情。
  • 记忆辛笛

    记忆辛笛

    本书为纪念我国现代文学史“九叶诗派”领军人王辛笛仙逝一周年而出版,全书分“怀念篇”和“友情篇”。辑入诗人的亲人、好友及我国著名诗人、学者、评论家在诗人生前及逝后撰写的各类文章。
  •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普希金诗选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普希金诗选

    《金色俄罗斯丛书(11):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普希金诗选》精选300余首普希金诗选。普希金在俄罗斯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等美誉,而他生活的年代也被后世看作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许多研究者认为,正是普希金的出现,不仅使纯正的俄罗斯民族文学得到了确立,而且使俄罗斯语言也获得了标准,如果说此前的罗蒙诺索夫在理论上为俄语阐明了方向的话,那么可以说,普希金的文学实践使这一理论得到了真正的贯彻和完善,他“一个人完成了两项在其他国家需要一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以上才能做到的工作”。
  • 中国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中国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本书收录了这一百多篇优秀作品,并在吸纳当代专家学者评析的基础上,对每篇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介绍了现代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隋唐我来了

    隋唐我来了

    用真心体味历史,用真情追忆先人,用平淡的语言写波澜的隋唐之交。
  • 袖手天下

    袖手天下

    她不小了,甚至比他还大上六岁。男人三十建功立业,女人三十……徐娘半老……看着他从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慢慢改变,对天下之势若弈棋操纵在鼓掌,最终成为一统天下睥睨世人的王者。届时大权在握,美人在抱,还记得他身后曾有一个面上烙了墨印的女囚吗?
  • 妖孽的快乐江湖

    妖孽的快乐江湖

    “我不是魔族,只是长得有点像而已”他舔着自己的恶魔爪子,笑得无耻。“你们是不是在练功啊?跟我打一场?以武会友那种……”对面站着几位风度翩翩,仙气飘飘的伪君子。妖孽的江湖行注定不会平坦,还好他并不介意。
  • 半生烟雨半生甜

    半生烟雨半生甜

    万雪晴发现自己怀了二胎,满心欢喜的去找丈夫的时候,发现丈夫正抱着秘书欣赏珠宝……
  • 开局签到筑基境

    开局签到筑基境

    重生掌握万界签到系统,普通人也有春天。“叮!上古遗迹签到,奖励上古鹅爷。”“叮!玉虚宫签到,奖励五品炼丹术。”“叮!剑宗签到,奖励大河之剑天上来。”你以为这样就完了,找回前二世的记忆,开启万界征途。我第一世是平行世界大秦的大将军,还是最初的修炼者?我是一体多魂,我前二世的记忆都在我记忆里?我嘞个乖乖,那不就赚翻了。什么?来了个一男一女,给我一个炸弹般的消息,其实我是仙界之主,天帝禁的孙子,以后的继承人?你问我为什么运气这么好,我只想说,我就只是开局就抢了先。【永远不断更的玄幻新书《有请小祖宗》火热连载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予你三生情缘

    予你三生情缘

    中二死宅意外重生异界:天生废渣,只能耕地?呸!什么叫做隐藏天赋懂不懂?分明是“柔弱”小女子,却一身蛮力,修为更是开火箭一样蹭蹭蹭↑↑↑!废铁开光,斩尽一切忤逆!驱使恶鬼,叫人闻风丧胆满地跑!“等等,等等!他是谁?为什么要纠缠我!自带光环的男神?呸呸呸,明明就是超级无敌大坏坏!救了我一命,就一口一个小娘子,不要脸!洞房?吃我一记——拔腿就跑!”坑品保证!完结姐妹篇:《帝尊你怎么又着火啦》,欢迎宰书!!!
  • 灭灵师之异界

    灭灵师之异界

    杀戮背叛血祭蛊怪 “”九灭,你可知道我是谁?”“”从今天起,你不再只是你”从远古时代遗留了这么一代代人,他们不是人也是人,绕其血脉绵延的是一股力量与枷锁。成年后的他们将会受到洗礼与教化,秉承自己的执念行天下,这是为了天地?为了自己?为了成为自己?“”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许你也不是你脖后第九段是我的封印与另一个世界你好啊,新世界
  • 言神纪

    言神纪

    作为一个作家,居然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里?这是极其丢脸的,还不能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面活得好好的?那就更加丢脸了。漫游九洲踏八荒,自诩万古第一狂阅遍世间吾未老,暮然回首已成王
  • 末日系统之赛博创世纪

    末日系统之赛博创世纪

    铁血战士穿越到末世,邂逅末日系统接下拯救人类文明的重任。且看他在赛博朋克的世界中完成创世纪的壮举。(十万字未签约,停更)
  • 今天是个适合穿越的日子

    今天是个适合穿越的日子

    现代大学生唐糖糖,一觉醒来无缘无故的穿越了,并且还是来到了一个一望无际的沙漠。唐糖糖:这个男人好奇怪,为什么要在这么热的大沙漠,穿的这么厚,他不热吗?库枯绔:这个女人真不要脸,居然穿的衣衫不整的就出来乱转…唐糖糖:哇!这个男人的名字好奇怪,居然叫苦苦苦……库枯绔:嗯,这个女人的名字竟然叫糖糖糖,是个可以和我中和八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