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1800000040

第40章 试为刘大杰先生辩白

鲁迅对于刘大杰古文断句错误的批评,是现代文坛上历时已久而没有澄清的一件公案。

1934年11月,北平《中华日报》刊出过曹聚仁的《标点三不朽》一文,列举了刘大杰等人校编《袁中郎全集?广庄?齐物论》的断句错误。10天后,同报再刊出了鲁迅的《骂杀与捧杀》一文,也是说这个问题。那段古文是:“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在书中被错误地标点作:“色借,日月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鼓借,枯竹窍借……”。这桩公案由大记者率先发难,再由大作家推波助澜,牵入者均是名人,是非所系,关注甚多。此后曹聚仁又作过《我和林语堂吵了嘴》一文,再度提到这段旧话。

《袁中郎全集》由刘大杰校编,林语堂、阿英同阅,书中出了错讹,刘大杰成为第一被告。此案发生后,有过漫长的“真空期”,到1992年才又被重新提起,这既是因为早前刘大杰已经公开出面担当了责任,也是与以往政治和学术气氛不无关系。越10余年,此案再度被人提起,成了跨世纪的话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中确凿地写道,“当时刘大杰标点、林语堂校阅的《袁中郎全集》断句错误甚多”(第5卷586页);“刘大杰……他标点的《琅嬛文集》、《袁中郎全集》中却有不少错误”(第6卷161页)。而且2005年新版《鲁迅全集》的注释,仍然沿用了这个说法。

《袁中郎全集》的断句错误是确凿的,但是错误的责任究竟归属何人,尚存在有待辨明之处。涉案的议论文章,笔者未必都能看到,或可尽其大意而已。如果不算当事人刘大杰、曹聚仁和鲁迅,今人基本可以分为持冤案说和持铁案说两派。持冤案说者有刘大杰的学生陈四益,文见《臆说前辈?关于刘大杰先生》;有魏邦良,文见《刘大杰和曹聚仁:失去勇气之后》。持铁案说者有倪墨炎,文见《现代文坛短笺?刘大杰与〈袁中郎全集〉的标点》;有史建国,文见《刘大杰的“怯懦”》;又有两个版本《鲁迅全集》注释的支持。另在网上见过某君作《也谈刘大杰》,不仅持铁案说,更牵出若干贬损刘大杰的其他传言。

陈四益先生的依据,是听说得来:“……一位明白底里的朋友告诉我,那本由时代图书公司印行的《袁中郎全集》的标点,其实并非出自大杰先生之手,而是一位从事革命活动的朋友(也是一位文化界名人),因生活无着,借大杰先生之名,标点此书,弄几文稿费谋生的。”陈先生说到的文化界名人,是指阿英,即钱杏邨。冤案派的论据相同,而据之论及刘大杰的人品,却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陈誉之为虚怀若谷,魏贬之为性情怯懦。

倪墨炎先生的依据,是对刘大杰和阿英的走访得来。然而,相关的走访恐怕并不成功,因为被访者阿英一方虽然态度明确,刘大杰一方却语多含糊。倪是这样转述刘大杰的说法的:“我和阿英是老朋友,过去一直是互相帮助的。他既然这样说,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你们看着办吧。”话中的保留和无奈溢于言表,是无需品味也能听出的。但是倪先生写道,“……事情的真相最终还是弄得清楚的,因为这部《袁中郎全集》本身就是铁证。”笔者对这句话感到不解——倘若“事情的真相最终还是弄得清楚的”,“弄清”的过程应能令人信服才是;倘若仅将《袁中郎全集》指为“铁证”,那么所有的争论就都是无谓的了,鲁迅著作编辑室也不必委倪先生等人去走访了。相形之下,笔者比较欣赏倪先生后来的另一句话:“……读了四益兄《乱翻书》的读者,也能见到本文。两种说法,供他们抉择”。至于陈、倪以外的诸人,虽然各持己见,但对于刘大杰断句案本身,并未掌握直接或间接的依据。

出于两点理由,笔者对于“铁案说”持有疑问。其一,倪先生走访阿英、刘大杰两位先生的时候,并未取得足够明确的答复,其中显见的原因,是后者囿于私人情面,囿于当时的政治和学术氛围,未能畅所欲言;其二,由于偶然发现了刘大杰致唐弢、唐弢致王仰晨的书信,敦促笔者从旁观者站入持“冤案说”的一派,因为这些书信支持和补充了陈四益先生听到的情况。

1976年,刘大杰曾给唐弢写信,专为说明此案。有关标点《琅嬛文集》与《袁中郎全集》的情况,在信中是分别陈述的。关于《袁中郎全集》,信中是这样写的:

另外,关于《袁中郎全集》标点事,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向您说明一下。四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向人说过,知其详者只有郁达夫,他又早死了,可惜。

“袁中郎全集有不为斋丛书刘大杰校编林语堂、阿英同阅”这是印在书面上的。

此书共六册,标点人如下:

第一册,尺牍;第二册,游记、杂文、广庄,林语堂点。

第三册,传记、书序,林语堂约阿英点,后阿英不点,由我担任。

第四册,第五册,诗歌,郁达夫点。

第六册,一部分诗,郁达夫点,其余由我担任。

我当时担任之工作,为抄写全书,汇合各集性质相同之作,依照年代次序,加以编定;再校勘各本不同之文字。当时所用版本,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潇碧堂集、梨云馆本、四十卷本等。凡书中之注及校记,俱是我作。书面上写我“校编”不写我标点,原因即在于此。书出版后,受到曹聚仁之批评,集中于一、二册。林语堂看后,非常紧张。希望我出来承担责任,并约郁达夫和我吃饭,再三致以歉意。我当时为“友情”所动,在报上发表一篇短文,承认错误由我负责。我当时所以这样做,一面由于自己还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视此为寻常小事;同时也没有想到鲁迅先生会以此为题材来写文章。……回顾前事,已有四十余年。今年已七十,事过境迁。有破旧立新之意,无文过饰非之心。承您关怀,略陈真相。知我谅我,幸何如之。(5月20日)刘大杰先生的这封信条理清楚,笔者看不出疑点。提要概括他的意思就是,《琅嬛文集》是由阿英标点的,《袁中郎全集》出了毛病的一、二册则是林语堂标点的。案发之后,刘大杰完全是在代人受过。笔者绝难相信,当时年届七十的刘大杰会用谎言去洗刷自己。同年里,唐弢曾两次致信王仰晨论及此案,下面摘录部分段落:

……关于刘大杰标点袁中郎文章的问题。上次游长城时,延边大学一位女同志提出:她在上海,刘大杰面请更正,说这书是阿英标点,而用他名义的,我记得当时您也在场。后来刘大杰写了一封信给我,说书的底本是他的,阿英曾向他借钱买旧书,后来林语堂要出这书,阿英就写信向刘大杰借这本书,代为标点,用刘名义,并将标点费送给刘,作为还书债云云。此信我留在北京,大意如此,但据我所知,三十年代时传说标点此书另有其人,并非阿英,这事复杂得很(请勿外传),我问过刘大杰,有否别人代庖,他说他不知道,要问阿英本人。所以,我个人意见:最好访问一下阿英,告诉他刘大杰的意见,要求更正。如果阿英愿意承担责任,就更正;如果阿英不肯承担责任,那就无法,只能照旧。……此事万勿外传,您可根据延边那位女同志意见向注释组提出访问阿英问题。(9月22日)我的意见仍如上信所述。阿英如肯承担责任(关键在是否阿英本人标点),说明里可让他分担一些,否则有点困难。此事请与原注释单位(《且介亭杂文》、《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二集》三书)协商一下。刘大杰提出这个要求,如何处理?这封信仍是写给我个人的,但我不能擅自作主。而且他最初是向《二集》注释单位提出的。我的任务就是转这封信。(10月1日)唐弢先生是旧时上海文坛的过来人,对文坛掌故非常熟悉,他在上面的信中说,“但据我所知,三十年代时传说标点此书另有其人,并非阿英,这事复杂得很”,他的说法不应是空穴来风,并且也可以支持刘本人的说明。

鲁迅著作编辑室派员走访阿英和刘大杰,是在1977年。也就是说,时间上略晚于以上通信。对于这件断句标点的公案,唐弢没有说明他自己的看法,只是两次叮嘱王仰晨不要外传,想来王先生也谨慎地照办了。可以看出,后来鲁编室的工作人员或借调人员走访钱、刘二人之时,并不知道以上的通信的内容。鲁编室进行的走访,没有取得能够翻案的证据,所以在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中,刘大杰继续成为被告。鲁编室和唐弢没有接受刘大杰的解释,可能是有几方面的考虑:一、刘是当事人,说服力打了折扣;二、另一当事人阿英未有改口;三、虽然唐也听到此案另有隐情,但不能确知或不便说明;四、彼时言路未开,对于鲁迅著作的注释,学术考虑肯定是要服从于政治考虑。遗憾的是,2005年问世的新版《鲁迅全集》,在相关问题上仍然沿用了很有疑问的原注释。

笔者的看法是,刘大杰致唐弢信所说,即是事实真相,至少是最接近事实真相。也就是说,《琅嬛文集》与《袁中郎全集》的断句错误不是出在刘大杰身上。也可以提出一种假说即是:《袁中郎全集》的断句错误首先不是出在刘大杰身上,又可能不是出在钱杏邨甚至不是林语堂身上,而是另有其人,这当然有待证实。前面引用过的倪墨炎先生的那句话,也许可以稍加修改后在这里套用:希望读了《乱翻书》和《现代文坛短笺》的读者,也能见到本文。三种说法,供他们选择。

提出更多的线索,表面上可能使案情更加扑朔迷离,实际上会使事实比较接近于澄清。我们经历过不能给每个人提供平等说话机会的时代,但是它终将过去,刘大杰先生是知名学者也是一位公民,他的冤情在生前已经背负了四十年,没有理由让他在身后一直背负下去了。

补记:发现刘大杰和唐弢两位先生的信,事出偶然,却不料偶然之后又有偶然。日内翻捡旧书,忽然又看见了刘大杰的名字,手上的书是《初中学生文库——注释历代小品文选》,书分上下两册,刘大杰编选并注释,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民国廿四年十月初版。书中选入由晋至清十八人小品文一百六十二篇,其中并有袁宏道(中郎)十五篇。这多少可以说明,在刘大杰“案发”以后,中华书局对他仍有信心。因见史建国与魏邦良二先生文中,有对刘大杰“古文底子”的探讨,录来备作参考。

还想多唠叨两句。笔者以为刘大杰、阿英或林语堂中的任何一位,本来都可以胜任为袁中郎集断句的工作,之所以出现了毛病,应属疏漏,或也不排除将工作委以他人完成的可能。另外,三人中唯林语堂自幼就读教会学校,恰是“古文底子”略逊的一位,问题出在他身上似乎多一些合理性,而且也与刘大杰致唐弢信中所言一致,这可以算是一种想当然的看法吧。鲁迅先生在这上面做文章,表面是嘲讽提倡古文的人读不通古文,其实恐另有用意。刘大杰先生也说:“鲁迅当日写此等批评文章,并不在于一两句古书之断句,其精神实质,是反击在当日国事危急时期,林、周诸人宣扬晚明消极文风,麻痹青年革命意志,引导青年走上颓废道路(致唐弢信)”。

刘大杰先生后来离沪赴川,他自己说也是要离开林语堂,既然产生了这样的认识,或许在他内心,对自己所受的冤枉已经比较看轻了吧?笔者这样臆测。

2005年9月

同类推荐
  •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散文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散文

    徐志摩以诗闻名,但梁实秋认为,徐志摩的散文成就更高。作为一个唯美主义作家,徐志摩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韵味。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宣泄情感,营造意境,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他注重散文语言的音乐性,使语言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诗意盎然;他还在白话中加入一些欧化文句,从而形成散文语言的一种奇特的景观,读之使人经久难忘。本书包括“云游心踪”“人生随感”“风雨故人”“日记书信”四个部分。
  • 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读书随笔

    本书是毛姆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里面有他开列的书单和他对欧美作家的评点和梳理,是一本不错的阅读指导书。
  • 永远的小城

    永远的小城

    本书是作者与父亲相伴的点点滴滴,那些善良的、悲悯的、慈爱的情意,那些倾力的关怀、鼓励与鞭策,作者都将它化成了文字,写成了一个个的小故事,其中,有父辈时代的风土人情,他们的悲欢离合、情感纠葛。作者对这座本无多少好感与情感的小城也在逐渐生出怀念之情。
  • 南方有沉香

    南方有沉香

    《南方有沉香》书稿收录了相关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主题性创作的代表作,因此,其可资讯程度极高。我想正是这股力量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清新、冷静的思考,激扬着对人的历史和人本身纯粹的精神前行!
  • 唐诗之美

    唐诗之美

    本书作者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并附有原作欣赏、诗人小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瞑殇

    瞑殇

    问茫茫众生修真之顶点,皆在于长生,一个资质平凡的少年,一段不平凡的修真之路,斗神斗魔斗苍天,以情为引,终成大道。
  • 开在异世界的神奇糖果屋

    开在异世界的神奇糖果屋

    佟元在原先的世界正准备享受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却是被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有着精灵,地精,狼人存在的希尔大陆。别人开局金手指,我的居然半路夭折?正绝望时,遗留下来的子模块出现,让他售卖神奇的糖果。矮人大师吃了水果硬糖锻造武器腿不疼,腰不酸了精灵族的公主吃了软糖竟然瞬间提升了魔法修为地精一族的笨蛋地精吃了一颗糖,居然成了建筑大师。重伤的兽人战士被一颗酥糖救过来了,满血复活。从此,希尔大陆上到处都有着神奇糖果屋的传说。
  • 逆天修仙高手

    逆天修仙高手

    用尽一生等你归来却不料你已将生死度外归来时你还记得我吗?
  • 疯狂丫头:小子,我娶你吧!

    疯狂丫头:小子,我娶你吧!

    开学第一天,班里转进来了一位高冷校草南宫泽阳,听说他不食人间烟火,女生送情书、礼物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丢进垃圾桶里,只要是他在的地方那温度零下零零度,可是独孤冰萍却偏偏不信,于是独孤冰萍就进行了死缠烂打的模式。“喂!小子,我娶你吧!你愿意吗?”独孤冰萍拿着一朵快谢了的花说道。“不愿意”“好吧,不愿意就不愿意,我都追你这么长时间了,但是,以后我都不会再缠着你了。”独孤冰萍伤心的哭了。南宫泽阳却转身拿出戒指,单膝下跪“冰萍,嫁给我吧!”
  • 从约战开始的守护者

    从约战开始的守护者

    穿越诸天,只为寻找逝去的记忆,并守护她所珍惜、重要之物,她又将何去何从呢?这是作者第一部作品,也不知好不好,就看着办吧不出意外,小说应该全免费,男主比较后面出约会大作战一一斗罗一一斗破一一神契幻奇谭一一...............
  • 皇都六卫

    皇都六卫

    大宣帝国,皇都六卫,各司其职,危机四伏。
  • 九爷请自重

    九爷请自重

    初见时,她语气轻挑:”小哥哥,我觉得你长的好像我下一任男朋友啊~“某只被强吻的大魔王一见倾心:“既你已招惹我,就莫怪我不放过。”重生前,她被明星白莲花闺蜜害的家破人亡,坠落悬崖而死。重生后,看她怎么撕碎白莲花的嘴脸!大明星算什么?抢她未婚夫又算什么?反正某只大魔王会替她讨回来~
  • 无尽虚游

    无尽虚游

    一切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呢?邵垣不止一次的想。其实到了现在他才发现,或许他才是个NPC。某位设定狂魔的设定记录笔记
  • 王牌宠溺:三世妖妃惑天下

    王牌宠溺:三世妖妃惑天下

    一世为人,二世为将,三世为妖。她魂穿异世,乃金厥国第一女将。奈何城破国亡,她立下血誓若有下世定要颠覆江山。再次重生她是妖界公主,兄疼妖宠,万人敬仰。意外重返人间,魂附将军府嫡小姐之身。她惊才绝艳,蛊惑皇子,整治恶女,潜入皇朝,步步为谋,只为当年血誓。冷艳将军,温柔四殿下,腹黑三殿下,痴情狼妖,忠心狐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她眼里只有他?且看她如何定江山,平定混沌三界?【女强男强+美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