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6800000015

第15章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在皇帝身边做事情并不是很容易的。古代那些睿智的谋士们为了帮助帝王出谋划策,往往需要殚精竭虑,穷尽所有的心智。他们往往善于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和锦囊妙计帮助帝王摆脱困境,帮助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以一谋定江山,实现其人生价值。

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出生于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后先后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阳(今河南洛阳)。虽足智多谋却不好读书,后来在赵匡胤的劝告下开始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被赵匡胤视为手足。

赵普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他的父亲赵迥为避后唐赵德钧战乱,迁居到洛阳。赵普读书不多,自幼学习吏事;成年后,被聘为永兴军节度使刘词的幕僚;后举荐于朝廷,与赵匡胤同为后周世宗柴荣部下。

公元956年,柴荣攻打南唐的淮南。赵匡胤部破滁州后,命部下清乡,当时抓到一百多名乡民,说他们都是盗匪,意欲斩首。其他人对此无有异言,只有赵普出来反对。赵普还去一一讯问他们,结果多无证据。于是,他向赵匡胤禀告,除了确有赃物可以定罪的外,其余全部释放。乡民们非常高兴,都称赞赵匡胤仁慈而明察。

赵普的细心、周到和先见之明给赵匡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匡胤后来又数次拜访赵普于村中私塾,有疑难问题也时常向他请教。赵普对这位志向不凡、威武英明的将军也格外敬重,一心效忠,知无不言。于是二人交往日密。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这次也随周世宗出征。他奉命夺取了扬州,后留韩令坤据守,自己领兵来到滁州城里。不久后,赵弘殷生起病来。赵匡胤早晚在侧侍奉。

忽由扬州传来警报,说是南唐大军来侵,要求救援。世宗也有诏书到来,命赵匡胤速往六合,兼援扬州。赵匡胤内奉君命,外迫军情,不能坐视;但见父亲病势日重,又不忍远离。公义私情,交织心头,使他进退两难,难以决断,当下找来赵普商议。赵普说:“君命不可违,请公即日前往。如果考虑到尊翁,我赵普愿意代公尽孝。”

“这事怎么敢烦劳你呢?”赵匡胤有点过意不去。

“公姓赵,普也姓赵,彼此本属同宗。如果不嫌我的名位,公父就是我父。一切嘘寒问暖及进饭奉药等事,统由普一人负责。请公尽管放心!”赵普说。

赵匡胤见他说得这么诚挚,非常感激,拜谢赵普,说:“既蒙顾全同宗之谊,此后当视为手足,誓不相负。”

赵普连忙答礼:“我是什么样的人呢?怎敢受此大礼?”

赵匡胤于是留赵普据守,把公私各事都委托给他。赵匡胤此行大败南唐军,班师后回到滁州,对赵普再次拜谢。

赵匡胤回到汴都后,世宗大加犒赏。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他趁机向世宗引荐赵普。世宗封赵普为节度推官,由赵匡胤分管。这样一来,赵普也成了赵匡胤的幕僚。

公元959年4月,周世宗从沧州进兵攻辽。益津关、瓦桥关、莫州均降。5月,瀛洲又降。

周世宗非常欣喜,便欲一鼓作气进攻幽州,谁知途中染上寒症,一病不起,寻医问药后依然不见起色,遂班师回朝。

宰相范质等人因世宗病未痊愈,请立太子以正国本。世宗便立儿子宗训为梁王。宗训才7岁,不懂国事,只不过挂个虚名罢了。这一年,皇后符氏去世。世宗又册立皇后的妹妹为继后。不久,世宗的病又加重了;没过几天,急召范质等人入受顾命,重言叮嘱,让他们好好地辅佐太子。当天晚上,世宗驾崩。范质等奉梁王宗训即位,尊符后为皇太后。一切典礼皆遵旧制。

赵匡胤被任为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兼检校太尉;以慕容延钊为副都点检。延钊和赵匡胤交情笃厚,人称莫逆,这时又同在殿廷共事,格外亲切。

第二年春,北汉王刘钧联络辽兵入侵,声势浩大。小皇帝年幼无知,朝中大乱。符太后遂命赵匡胤会师北征;慕容延钊率领前军,先行出发。

延钊领命,选好精兵即日启程。赵匡胤调集各处镇帅。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等,陆续到来。于是,赵匡胤祭旗兴兵,分队进发。

赵匡胤率领大军,按驿前进。兵到陈桥驿已是傍晚时分,太阳将要下山。赵匡胤命各军扎营,住宿一晚,第二天再进。他同将领们一起用过饭,因多喝了些酒,便早早进寝室休息去了。江宁节度使高怀德站出来对众将说:“主上新立,况且又很幼弱。我等身临大敌,虽出死力,何人知晓?不如顺天应人,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众将对幼主的确无信心,而对赵匡胤素来拜服,所以,一经高怀德挑头,便一同响应。

赵匡胤这时还没起床。高怀德已捧进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擅披黄袍已是死罪,众将校又一律下拜,三呼万岁。赵匡胤由此顺利地夺取后周政权。

接着,由群臣商议,称周王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下令周宗正郭圮祀周陵庙,仍令岁时祭享;改定国号,称之为宋朝,赵匡胤即为宋太祖。纪元建隆,大赦天下。赵匡胤封赏赵普为枢密直学士。为安定政局,赵匡胤仍让周宰相范质依前任司徒兼侍郎,王溥仍任司空兼门下侍郎,魏仁甫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均为同平章事。

夜读《论语》,天下能打下,更要治好。

赵普出身小吏家庭,书读得不多。但宋太祖依然非常信任他,让他当了宰相。这之后,宋太祖就劝他读点书。赵普每天处理完公务以后,回家就关起门来读《论语》。因此,人们称赵普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有天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前去看他,一进门,见赵普正在挑灯夜读。赵匡胤见他读的是《论语》,十分奇怪,就问他:“《论语》是儿童们读的书。你怎么还在读它?”赵普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全在这本书中。我只用半部《论语》为你打天下,现在,还要用半部《论语》为你治天下,就能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死后,用一部《论语》为自己陪葬。赵普读《论语》读了一辈子,可以说他对《论语》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实践,并使其成为他治国、平天下的资本。

在封建时代,不乏新王朝之开国君主杀功臣、夺兵权之事。赵匡胤深知自己是部将拥立的,他不能采取武力来解决权臣的问题。这个时候,赵普一再以石守信等执掌禁军为忧,并说细察石等皆非能统驭部下之将才,一旦部下也来个黄袍加身,情况就不妙了。宋太祖对赵普的话颇信,并询以和平解决和长治久安之策。于是,赵普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方针。赵匡胤是个触类旁通的君主,听其言后,就制定出一整套加强君权、牵掣和削弱方镇权力的政策与策略。首要的任务当然是要解决拥兵以自重的将领问题。

一日,赵匡胤留下石守信等将领叙叙兄弟情谊。有点醉意之后,他向将领们吐露做皇帝的苦处:“夜不能安,防范变乱,不及你们做臣下的高枕无忧。”当石守信等表示誓死效忠时,他又说,“假如你们的部下谋求富贵而起兵叛乱,该怎么办呢?”又说人生在世所重者不过多积金钱、田宅,为子孙立不可动之产业,多置歌妓美女,饮酒作乐以终天年;并且表示愿与这些大臣结为亲家,以此打消彼此的猜忌。这一番话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于是,众将领第二天纷纷辞去军职,交出兵权,到地方做节度使去了。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历史故事。赵普献策之功自然是不能抹杀的。所以在公元962年,赵普被升任为枢密使、检校太保。赵普深知巩固君权才刚刚开始,他为太祖建功立业、谋取富贵的前途也是无量的。

“杯酒释兵权”只是削解兵权的第一步。中唐以来方镇弄权的隐患和新执掌禁军的弄权问题,仍是太祖面临的当务之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把赵普提出的方针精神渗透到朝廷和地方的职官建制中去。

在赵普的参与下,一套改变了过去权力结构中的独立性,而使其能依附君权运转的相互制约的职权体制被制定出来了。

中央设副相、枢密副使与三司,以分宰相之权,使其互相制约。枢密使直属皇帝,掌指挥权,而禁军之侍卫马、步军都指挥和殿前都指挥负责训练与护卫。为防军队为将领所私有,实行“更戍法”,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公元963年,太祖用赵普的献计,罢掉王彦超等地方节度使和削去数十异姓王之权,委以他任;另以文臣取代武职,使武臣方镇失去弄权的根基;另一方面,收厢兵之骁勇和天下精壮充当禁军,使天下精兵皆归枢密院统率。

在地方上,则以文人出任的知州和副职通判为行政官员。重要文件需会签才有效。通判是皇帝督察知州的耳目。此外,朝廷又在地方设转运副使,主管将地方钱粮的大部分输送中央,以限制地方的财政粮饷权限。这样,就形成了干强枝弱并且内外上下相互制衡的体制。

坚持原则,不惧龙颜。

一天夜晚,天下着大雪。二更时分,赵普正准备上床休息,忽听家丁禀报:“皇上驾到!”赵普慌忙出迎,只见赵匡胤和皇弟赵光义伫立在风雪之中。赵普连忙拜伏于雪地之上,把皇上与皇弟迎进府中。赵普命家丁在堂屋内铺上厚毡子,燃起炽热的炭火。赵普的妻子上前把酒。赵普和皇上、皇弟围炉而坐,边饮边谈。赵普恭敬地问:“深夜极寒,陛下何不珍重自己的身体而冒此风雪呢?”太祖说:“睡榻之外都是人家的地盘,我怎么睡得着呢?”接着,他们就商量起平定南北方诸国的大事来了。由此可见,宋太祖对赵普的信任和信赖。

尽管极受宠信,但是赵普并不是一个马屁精,他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太祖不同意。第二天,赵普继续上奏请求,太祖还是没同意。第三天上朝时,赵普又呈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太祖把赵普的奏章撕碎扔在地上。赵普跪在地上,埋着头,不慌不忙地把奏章的碎片捡起来。退朝回家后,赵普把奏章粘接好,过了几天,又将它默默地呈给了皇上。太祖见赵普态度这样坚决,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见。

又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被对提拔的人没有好感,发狠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赵普冷静地说:“赏罚是国家的赏罚,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呢?”宋太祖听了赵普的话,气得一甩衣袖往内宫走。赵普紧随其后。太祖进了内宫,不发话。赵普也不好跟进去,便伫立于宫门外等候。卫士见宰相站在宫门前不走,只好向宋太祖禀报。这时候宋太祖的气已消了,就叫太监通知赵普,说皇上已经同意他的请求,让他回家。

赵普当了10年宰相。日子久了,他的政敌就诋毁他或者贿赂他。吴越王钱俶派使者送信给赵普,还捎带了10个坛子,说是“海产”。赵普将10坛“海产”放在堂前,还没来得及拆信和查看坛中究竟为何物时,正好宋太祖到了。宋太祖看着堂上的10个坛子,就问赵普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说是吴越王送来的海产。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王送来的海产,一定不错。那就打开看看,让我也饱饱眼福吧!”坛子打开了,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原来坛子里装的并不是海产,而是一块块金子。太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赵普急得满头大汗,走到太祖面前请罪说:“皇上,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信,实在不知道坛里放的是什么东西!”宋太祖冷冷地说:“他们以为国家大事都由你决定。他们给你,你就收下吧!”

不久,又有人告发赵普违反朝廷禁止私运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大木的禁令。原来,赵普为建造住宅,曾到秦、陇运回一批大木。他的属下乘机冒用赵普的名义,私运一批大木回京城贩卖。这件事又牵连到了赵普。太祖大怒,非要治赵普的罪不可。这时,其他大臣为赵普说情。宋太祖尽管没治赵普的罪,但是于开宝六年(973年)撤了他的宰相职务,擢升其政敌卢多逊为参知政事。

迫害廷美,成为政治污点。

公元976年10月,宋太祖驾崩。按照杜太后的遗嘱,晋王赵光义即位。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宋太宗。

赵光义即位后,封弟弟廷美为秦王,封太祖的儿子德昭为武功郡王,德芳为兴元尹、同平章事。此时,赵普的地位已远远不及太祖时代,颇受压抑和冷落。由于赵普是太祖旧臣,所以太宗对赵普自然心存猜忌。然而,因赵普是开国元勋,太宗要安抚人心,自然需要利用这样的元老重臣作为政治上的装点,所以对赵普仍然非常客气。赵普沉浮宦海几十年,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身家性命随时有危险的情况下,他的政治态度很快发生变化。于是,当太宗向他询问皇位传承的问题并问他传位于廷美之事时,赵普心知太宗心意,便说:“自古帝王传位乃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陛下今日还要再错吗?”这句话大获太宗赏识,坚定了太宗传子的信心。此后,赵普在太宗传位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都得到太宗封赐。太宗征辽时,德昭跟随他出征幽州。宋攻辽的高粱河之战,宋军惨败。当时军队溃乱,太宗和士兵侍从们失去联系,一个人骑着驴逃脱。因为太宗不知所终,所以有人商议立德昭为帝,统领军队。结果,太宗回来了,此事便作罢。班师回朝后,太宗认为此次北伐不利,便很久不对此前平定北汉的将士赏赐。将士们不免议论纷纷。德昭便为将士们请赏,认为即使与辽作战失败了,还是应该赏赐平定北汉有功的将士。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地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此言一出,德昭惶恐万分,低头垂泪,默然退出。

德昭所处地位本就微妙,听到太宗的话又饱含讽刺,回来后便自杀身亡。太宗对其下令厚葬,追封魏王。德昭死时年仅29岁。两年以后,德芳也奇怪地死去,年仅23岁。太祖所留下的两个儿子对赵光义皇位的威胁消除后,剩下的就是他的弟弟廷美了。按照杜太后“金匮之盟”,太宗应该把皇位传给弟弟廷美。在这件事上,赵普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迫害廷美是他政治生涯中较大的污点。

宋太祖时代,宰相卢多逊和赵普是政敌。卢多逊为人机警,知道太祖喜欢读书,经常到史馆来取书,就让小吏每次都查看太祖所取何书,再告诉他。等到第二天召对时,太祖问起大臣们书中的事情,只有卢多逊一个人应答如流。他以此获得太祖赏识,拜为宰相。他跟赵普一直不和,好几次在太祖面前诋毁赵普。由于赵普本人专权、贪财,为很多大臣所忌,并被人抓住把柄,结果被罢相。当时有人跟太祖反映赵普非议皇弟光义,其实这也是卢多逊所为。赵普上表自诉说:“皇弟忠孝,我怎么能够轻议。这是外人的离间之词。何况当初太后临终前的遗命我亲目所见,并做了记录呢。希望陛下明察。”太祖将赵普的上表一并藏在金匮里。太宗继位后,卢多逊怕赵普复起,就跟太宗说赵普当初反对太祖传位给他。太宗对赵普更为嫉恨。

后来有人揭发秦王廷美阴谋造反。太宗将信将疑,就问赵普的看法。赵普趁这个机会向太宗表白,说自己为权奸(指卢多逊)所害,并详细说起杜太后的金匮之盟以及自己的上表等事。太宗认为是自己被卢多逊所惑,于是对赵普加官晋爵。但不多久,太宗君臣都意识到了“金匮之盟”所存在的隐患,而这也决定了廷美的悲惨结局。

没多久,赵普就查到了卢多逊私遣堂吏交通廷美之事。赵普马上向太宗皇帝报告,说卢多逊盼太宗早日晏驾,好尽力侍奉廷美;廷美表示满意,还送卢多逊弓箭等物。太宗大怒,借题发挥,严惩卢多逊及其同党。大臣王溥等74人联名上奏卢多逊及廷美大逆不道,宜正刑典。卢多逊被削夺官爵,其同党不少被处死;廷美勒归私第,其儿女不得再称皇子。

赵普借卢多逊交通秦王案,既打击了政敌卢多逊,又获得太宗信任,可谓一箭双雕。但是廷美的悲惨命运并未至此结束。赵普更进一步挑唆开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上书说廷美不思改过,反而常常怨恨。于是,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太宗所命之人看管非常严苛。廷美两年后便死在房州,年仅38岁。赵普怕李符泄漏秘密,寻找理由,将他远远贬黜。

廷美死后,太宗和赵普对外宣传称廷美是乳母陈国夫人耿氏的儿子,不是杜太后所生。这样就彻底地将廷美排除在皇位继承系统之外了。“金匮之盟”所留下的皇位传承问题被完全消除。太宗以赵普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职衔。赵普遂成为首相,后又封为梁国公。

公元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诏慰留,并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是年七月,赵普走完了生命的历程,终年71岁。宋太宗派员治丧,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谥号“忠献”。

赵普一生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50年。他恢弘治道,勇略见长,深谋远虑,克敌制胜,佐开国之君于草创,拯倒悬之民于水火,成就大业,建立奇勋,垂名当世,贻范后昆。作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重要谋臣和宰相,他为人识大体,足智多谋,奠定了宋代三百年的基业。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他是比较有远见的。他所佐治制定的巩固中央君主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于结束长期政治动乱、实现中原统一是有贡献的;但也留下了宋朝重文轻武,因兵弱而多受外族欺凌的隐患。

同类推荐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福特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福特白手起家,用内燃机尝试制造了内燃机车,并且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百姓用的T型车。福特从一个打工崽到把汽车工业推到顶峰,在成长过程中,福特也像一个平常人一样经历过失败、沮丧等种种不可避免的挫折,福特的成功不是运气,与他做人的思路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福特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二部)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二部)

    中学起,立志文章报国;“一二九”,誓言献身抗日。七七事变,阻断了求学之路;带笔从戎,起步于台儿庄战场通讯。在邹韬奋、范长江引领下踏上新闻之路,做国新社记者、为“青记”早期会员。就读武汉大学,加盟大公报社,以战地通讯员入职。一篇《豫灾实录》,触怒当局,酿成大公报停刊事件;亲历中原会战,目击国军惨败;几遭逮捕,笔耕不辍。深入西康、岷江流域,采写鲜为人知的大后方彝族地区、战时工业,留下宝贵历史记录。
  •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成功全集

    曾国藩是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竞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后人有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对其高度赞誉。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本书从修身、处世、治国、治家、识人、用人、为官、养生等方面,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本书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研究曾国藩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曾国藩的权威资料,是喜欢曾国藩的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值得大家珍藏!
  •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由商传编著。讲述了朱元璋可以说是成功的历史人物:他出身于贫寒之家,自幼父母双亡,自己从社会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要饭的小和尚,不懈奋斗。
热门推荐
  • 我能无限许愿

    我能无限许愿

    王朝末年,钢筋铁骨,以一敌万铁血江湖,横击天下,无敌于世鬼怪世界,气血如龙,横行无忌……花费气运,即可无限许愿!纵横万千世界!新书开启,欢迎阅读、推荐与收藏!
  • 时光倒流之重回大佬的怀抱

    时光倒流之重回大佬的怀抱

    上一辈子,姜小瑜遭遇闺蜜设计与人私奔,和父母反目,让邻居大佬对她寒心。一辈子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重回十八后势要抓住邻居大佬,改变自己的人生......宋哥哥:我妈做了莲子糕拿来给你尝尝......宋哥哥:下雨我没带钥匙,能去你家避个雨吗?姜小瑜心虚的握紧手中的钥匙。宋禹寒冷眼看着隔壁家的作精,傲娇的说:不能。原来大佬也重生了......
  • 皇后本为丞

    皇后本为丞

    她一味的脓包一味忍让却换来被除之而后快,看她如何断案如神,重审旧案,除乱党,安后宫,搅动天下风云,一步步坐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以前她被称阴司女判官是因她无才无能,胡乱判案。后来她被称阴司女判官那是她为死者洗刷冤屈,让逆臣贼子闻风丧胆。他猩红着双眼狠狠的盯着她,“天下众人追捧,让你忘了做朕女人的本分!那朕就让你刻在心里永不忘记!”不久,丞相叛乱被赐斩腰之邢,众人哗然。她笑的不可一世,一头华发,随风而舞,她言:“得不到便将其毁灭,这才是真正的你,我却一直不肯承认。”行刑当天,她被推至午门,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那个风云六国,智谋过人的丞相被残忍斩腰。却不想当她醒来依旧处在深宫之中,他掐着她细致的下颌道:“风云六国的丞相已死,现在你记清楚,你是朕的女人!”皇上终于封后,皇后为一小国公主。皇后体弱多病,鲜少有人见过,但却深得皇上宠爱,传言美貌更胜第一美人。平阳国抓去了她,他表面镇定,但看着被铁索吊在城门上的她时,却因害怕那微微颤动的眼角,泄露了他的心思,她第一次看懂了这个时刻警惕防备别人,权势滔天的男人。他竟然在害怕,是因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她?
  • 阮籍集

    阮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偏偏喜欢你的眼

    偏偏喜欢你的眼

    沉浸在被感情挫伤中无法自拔的莫小砚,扬言天下男人都是骗人的,逛夜店,泡酒吧,撩男人,是莫小砚生活的全部乐趣。某天,高冷的珵圭邪笑着对她说:“咱们打个赌。”莫小砚:“怎么赌?”珵圭:“赌喝酒。”莫小砚:“赌什么?”珵圭:“赢了你跟我回家,输了我跟你回家。”莫小砚:“……”某天,珵圭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软萌萌的声音,“听说,你喜欢莫女士,今天莫女士被她的小情人气哭了,你快来哄哄她开心。”珵圭挂个电话给莫小砚,“带着你的小情人回家,我来帮你修理他。”莫小砚:“……?”
  • 花枝澪

    花枝澪

    你…被爱人背叛过吗?被爱人伤害过吗?而且还牵连到自己的亲人吗?为了钱……真的可以舍弃一切吗!
  • 我在火葬场上夜班的那几年

    我在火葬场上夜班的那几年

    我叫李冰河,为了赚钱,我做起了火葬场的夜班司机。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直到我有一天遇到了一具美丽的女尸,从此生活不再宁静……
  • 漫威奈非天

    漫威奈非天

    一场天灾夺去了无数家庭,也摧垮了一颗勇敢的心。他所捍卫的一切在自然的宏伟之力面前支离破碎。也使得它荒度了多年光阴,如同行尸走肉。他穿越到了漫威世界,一个自称世界之石的系统带给了他希望,又让他彻底失望。系统邪恶的教唆令他犯下无数罪恶,也令他彻底迷失。而命运的巧合却再次唤醒了他,赋予了他新的使命。他将代替已逝之人,做一个便宜老爹。带一个,托尼.斯塔克都要吹口哨的美丽女儿。身份不明的邪恶系统究竟有何目的?多灾多难的漫威世界又当如何生存?
  • 元气骑士异想

    元气骑士异想

    这部小说是我的处女作,包含了我对元气骑士的一些奇思妙想。欢迎大家评论,希望你们会喜欢我的作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