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6800000017

第17章 张居正——救时宰相

张居正,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他拯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主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遭人非议,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

甫展才华,令人刮目相看。

公元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江陵。幼年时期,张居正就聪颖过人,并且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公元1536年,张居正报考生员,其机敏伶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并且嘱咐他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4年之后,才高气傲的张居正又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湖广巡抚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张居正说:“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人。”

公元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二甲进士,被授庶吉士,步入官场,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作为一个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新科进士,他还无法左右当时的政局。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奸臣当道,尤以严嵩为首。张居正并未得到重用,有些心灰意懒,于是在公元1554年以请假养病为由,毅然离开北京回到故乡江陵。

公元1557年,张居正怀着革新政治的理想,由江陵再次回到北京,投入到争斗激烈的政治漩涡中。公元1559年,徐阶晋升为吏部尚书,次年又由少傅晋升为太子太师。张居正也由翰林院编修晋升为右春坊右中允,兼国子监司业。高拱为国子监祭酒。这时严嵩与徐阶的矛盾日益激化。由于严嵩年事渐高,工作中常常出现漏洞,令明世宗颇为不满。严嵩逐渐失去宠信。之后,当御史邹应龙上疏揭发严嵩父子罪行时,明世宗便毫不留情地把严嵩罢职。

严嵩垮台后,徐阶继任为内阁首辅。张居正大喜,因为张居正任庶吉士时,徐阶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在翰林院的名分上,可以说是张居正的老师;而且他对张居正的为人处事和聪明才智也很赞赏,并且寄予很大的期望,视他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张居正自然是竭尽全力辅助徐阶工作。公元1566年,明世宗去世后,徐阶和张居正又以世宗遗诏的名义,革除弊政,平反冤狱,颇得人心。

明世宗去世后,隆庆帝即位。次年二月,张居正晋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政务。这时高拱因为与徐阶不和而离开内阁,所以朝廷大事总体上均由徐阶和张居正处理。张居正如鱼得水,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尽情发挥,令朝中官员另眼相看。

公元1567年,张居正入内阁参政后,鞑靼首领俺答汗率军直逼山西中部。北京危急。虽然后来敌兵在大肆掠夺之后又退了回去,但皇上和大臣都认识到边防需要彻底整顿了。当时任内阁首辅的是徐阶,而张居正是徐阶所重用的人。在内阁中主持整顿蓟、辽,巩固边防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张居正身上。张居正从整顿边防着手,才正式开始了他酝酿已久的改革事业。

明朝开国以来,一直与蒙古处于敌对关系和战争状态。张居正接手边防后,一方面整饬边防,大胆地启用了一批才智双全的将领,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且委以重任,使有才之士都愿意为他所用。他所重用的谭纶、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方逢时等人都大显身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经过几年努力,长期以来边防松弛的局面终于得到扭转,战斗和守备力量大增;蒙古犯边之事也逐年减少。另一方面,他们与蒙古和睦修好,积极寻求改善蒙汉关系的途径。他命令沿边将帅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同蒙古的友好往来;只要有一线和平的希望,就不要轻易兵戎相见,一切为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生活安宁着想。总督王崇古多次派遣同蒙古有关系的人深入蒙古内部,发放文告:番汉军民凡由蒙古投奔汉族地区者,一律以礼相待,接纳安置。这在蒙古地区果然引起巨大反响,投奔人口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边防废弛的局面得到改变,蒙汉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

公元1568年,徐阶被迫辞官。高拱入阁兼掌吏部事,执掌了内阁大权。但是,高拱为人傲慢,刚愎自用,又不听取下级意见。因此张居正虽然有幸在内阁任职,但有高拱在他之上,他想施展才华、大干一场,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好在形势不久就发生了转折。

公元1573年,隆庆帝去世。太子朱翊钧继承帝位后,大太监冯保因此得势。冯保与高拱素来不和,因而与高拱展开了一场暗中较量。他向皇帝推荐张居正,贬低高拱。在冯保的左右下,张居正不断得到提拔。在高、冯斗争中,张居正乘机联合冯保,挤走高拱,循序升为首辅。他本是小皇帝的老师,又是唯一健在的顾命大臣,因此得到皇帝的完全信赖。在他以后主政的10年间,实际上掌握了明朝的大权,这为他实行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条鞭法”成功背后的危机。

张居正从公元1573年出任内阁首辅开始,便掀起了一场以整顿吏治、财政,巩固边防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浪潮,从而使本已衰颓的明王朝统治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

张居正的改革是在明王朝统治机构接近解体、财政濒于破产的局面下,进行的一场挽救王朝统治危机的运动。他力主进行经济方面的改革。经济改革主要有赋税制度和土地改革。明朝初年的赋税以粮为主、银绢为辅,分夏秋两季征收;此外,还规定农民要服各种徭役,并交纳特殊的土贡等等。繁复的赋税制度使得民力殚竭,不得安生。私家日富,公家越来越穷困,到了非革弊整治的时候了。

“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也是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所谓“一条鞭法”,是把国赋、徭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杂征、杂差统统合为一体,依据各家各户的具体境况重新核实编定,将有丁无粮的编为下户,有丁有粮的编为中户,粮多丁少和丁粮都多的编为上户。在总数确定后,按照丁、粮比例,将所有赋役摊派到丁、粮里面,再统一征收。公元1581年,张居正采纳了张四维和吕调阳的建议,正式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一部分户丁银摊入地亩征收,减轻户丁征派,加重土地负担,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在地主制经济高度发展的明代,土地绝大部分在地主手里,户丁绝大多数在农民一边。把户丁银转入土地摊派,实际上是由对劳动力的直接榨取转化为对地租的再分配,也就是从地主收取的地租里分一杯羹。

这样使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直接控制,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一般工商业者并不占有土地或很少占有土地,也就摆脱了繁重的征派。“一条鞭法”推行以后,商业资本向土地投资的现象大大减少,很多人就算有闲置资金也不买田产。“一条鞭法”关于赋役折银缴纳的规定,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它还正式肯定了白银在赋役征收中的法定地位。“一条鞭法”的推行,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财政经济状况也有不少改善。所有这些,最终都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

明中叶以来,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吏治的腐败,地主豪强和地方政府互相勾结,大量隐瞒土地,逃避赋税,使朝廷的赋税大量流失。

张居正看到这一点,责成户部尚书张学颜亲自主持清丈,对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全部进行丈量,限时3年完成。所丈量的土地,除皇上赐田外,一律按地办纳粮差,不准优免。

由于清丈田亩触及了官僚、贵族、豪强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了他们的抵制和反抗。有些地方官在清丈田亩时很不认真、很不得力,有的甚至公开庇护豪强,迟迟打不开清丈局面。张居正运用考成法,严厉督查各级官员认真清丈,对妨碍清丈的宗室、豪强严加惩治。最终清丈田亩工作冲破重重阻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张居正的改革使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国防力量也得到了加强。但由张居正个人主导的这场改革的成功,也预示其身后隐伏的危机。

越是卓有成效的改革越容易树敌。张居正的改革无疑也触动了贵族阶级的利益,自然得罪了不少人。他们千方百计要与其作对。也有的人与张居正政见相反,甚至嫉妒他的才能和权力。他们认为张居正以宰相自居,事无大小,都要听他的命令,实在专横霸道。种种不满和矛盾不断地困扰着张居正,给他的改革带来了相当的阻力。

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逝后,神宗下诏罢朝数日,并追封他为上柱国,赐谥文忠。在赐谥时,神宗对于张居正的功勋业绩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然而,张居正尸骨未寒,时局却急下逆转。没过几个月,明神宗的态度就大变,在反对改革的官僚和贵族中引起强烈反应。那些受过张居正斥责的人乘机告状,原来巴结张居正的人也都反咬一口。明神宗听了朝中这些人的话,下令恢复那些被张居正在改革中废止的旧东西;并于公元1583年下诏收回张居正的上柱国封号和文忠赐谥,撤销他儿子张简修锦衣卫统帅的职务;之后又下令查抄张宅,查收所有的金银财宝。张府十余口人被活活饿死,长子张敬修自杀,三子张懋修投井未死,保存了一条性命。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明神宗时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这时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挺身而出。他以其非凡的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进行税收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焕发生机。张居正也因其显赫的功绩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是中国税赋制度史上继唐代两税法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它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不但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而且限制了官吏的舞弊,还使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张居正的改革是为了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促进了经济发展。

同类推荐
  • 外国名人快读

    外国名人快读

    本书用精练的文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在外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努力向前!解读名人,穿越时空,遍览那一幅幅生动、精彩的人生图景!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本书以中国首例自然怀孕、自然分娩的五胞胎,从出生到成长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真实、细腻的描述,详实记载了围绕五胞胎发生的爱心故事,展示新时期汕头人乐施好善、扶危济困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中国探索生命科学的成就,展现了一个温性关爱的中国,一个人文关怀的中国。
  • 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天道财神

    天道财神

    天分九重,但是一场横祸却使得仙凡两隔……九阴绝脉,是否是应天而生?天道阁是否将成为天下敛财之极致?丁不问,一个凡世的公子,是否真的如他的名字一样,不问天,不问地,只问自己?钱,在修真界没有用,但是!当钱拥有到一定的程度,却是万能的,就是仙尊!我也能用钱砸死!且看丁不问传奇的登峰造极的故事,一个把手伸到仙凡两界的牛人!
  • 混沌宇宙星神

    混沌宇宙星神

    一位掌控宇宙的星神被下面的人暗算好在她有着前一代两代三代五代星神以前自己这一代星神的巨作一本书一支天剑十字枪堕落到了一个小小的世界位面中与一头狼一个天地奇物开始一段奇妙的冒险。并预定夺回星神之位。
  • 重生我是阿斗

    重生我是阿斗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刘皇叔中年得子,小名阿斗,本书主角为后世之人,因为一次意外,重生成了阿斗,且看主角能否改变历史,成为扶的起的阿斗。
  • 李壮实行侠记

    李壮实行侠记

    在李家村有个孤儿,从小就比同龄人高大,所以村长就给他取名李壮实。
  • 穿书后我开始养男主

    穿书后我开始养男主

    (深坑,慎入)某金融大佬穿书后,成了乡扬侯府的二小姐。为了摆脱角色在书里的既定命运,宁清舒开始赚钱,赚钱,赚钱……一不小心,就成了首富。好吧,那就提前过上首富奢侈的退休生活吧。谁想,生命里却出现一个意外?穿书醒来的当天,男主就提刀杀来。……N天后。某男主:娘子,你最爱的人是我鸭~宁清舒:是的,我最爱的人是你。(几分钟后)某男主双眼通红:宁清舒,你说你最爱谁?!你又背着朕跟别的野男人海誓山盟了?!说,那个男人是谁?别忘了你是朕的皇后!你又想逃走了是不是?!宁清舒:……天啦,要命了!她家夫君脑子有病,竟然自己吃自己的醋!……双重人格狂吃醋男主VS冷静穿书大佬女主(女主发家致富,男主争夺天下。本书又名《穿书后我不小心成了世界首富》)
  • 落花不及流水深

    落花不及流水深

    年少的我们,懵懂的感情,最美的年华,拼凑成一个难忘的青春。顾夏:我想要的感情,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苏洛:我喜欢你,只因为你是你。韩毅: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林萧:我说过,我会一直在你身后,那个一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 我的二次元后宫

    我的二次元后宫

    统天下,逆苍天。宙斯算什么?咱在弑神者里虐他!后宫算什么?咱是二次元后宫!能和我比吗?能与我匹敌吗?哼,哥随便找个能力就能把你虐得半死!
  • 暗恋你那些年的时光

    暗恋你那些年的时光

    十九念:那时候,我们的青春就像一颗消失在宇宙的星星。在无边无际地宇宙里仿徨着,再也找不到回银河系的路了。扶风冷咳:说那么文艺干什么。一句话,简单明了。十九念扶额,无奈地问他:所以?扶风坏坏地一笑:青春不易,我能怎么办。所以我也很绝望啊!
  • 兰若仙踪

    兰若仙踪

    宁采臣是我祖父,燕赤霞是我师父,编故事是我的爱好,卑鄙无耻是我的本事,找妖魔鬼怪打打架,和仙子姐姐调调情,混迹这乱世,我自当无所不用其极
  • 天赋好到爆

    天赋好到爆

    一次火急火燎的天赋测试,从此让世间多出了一位无敌的守护!无论炼丹,炼器,还是武技,一学就会。灵术,符文,信手沾来。国家危难,魔人入侵,生灵涂炭?不用怕,有他在,就足够了....(放心收藏,吐血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