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08700000012

第12章 农具四题

翘扁担

扁担是农人劳作的重要工具之一。烧饭的柴草要靠它往家里挑,成熟的作物要靠它往场上担,交给国家的公粮要靠它往仓里装。扁担,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释义是:“放在肩上挑或抬东西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做成,扁而长。”然而,我在插队那阵却见了不少的翘扁担。

翘扁担不好担,没掌握要领,没一定的技巧,扁担一压重量就会“反白”,轻则挑担人会被扁担掴上一巴掌,重则扁担拦腰断裂。所以,那些姑娘、大嫂们用的都是扁而平的竹扁担。两头重量一压,扁担就往下耷拉,挑着担的模样煞是难看。但那两头微翘呈拱形的扁担,挑着就不同了。一压重量,扁担平了,挑担人迈起轻快的小步,两头的被挑物在空中一甩一甩的,富有弹性,又有节奏,看着很是潇洒自如。

那些血气方刚、艺高胆大的小伙,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美感,则非翘扁担不用。尤其是那些想要赢得姑娘芳心的小伙,总是以拥有一根称心的翘扁担为荣。他们会在雨天歇工的时候上山仔细寻找可以成材的小树,然后背回家,用柴刀砍削,用“鸟刨”细刨,精工细作完成后,就会拿出来向同伴们炫耀。要是有心仪的姑娘在一旁,他的嗓音顿时会高上八度,并且夸张地足之、舞之、蹈之……

出工时,当一溜的小伙挑着担过来,扎成一堆的年轻姑娘们就会私下里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对他们评头论足一番,而后会洒落一串既友好又放肆的笑声,紧接着又爆发出一阵带着羞涩的推推搡搡。往往某个姑娘对某个小伙的爱慕就是在这样的推搡中萌芽了。

阿春就是被阿强的那根翘扁担给勾走魂的。我们全队的翘扁担就数阿强的那根漂亮。青柴的料,正面留着斑驳的树皮,背面刨得精光滑溜,泛着寒寒的青光,两头翘起恰似一弯新月。用它挑柴,一百八十斤的柴捆挂在两头如挂着两盏大灯笼,晃晃悠悠,用它挑谷,每头一百斤的箩筐会欢快地跳跃。长得健壮魁伟、黝黑敦厚的阿强,就是这样慢慢攫住了阿春的心。

阿春是我师傅的女儿,我那时就住在她家。有段时间她心里灌了蜜似的,有事没事总哼着电影《春苗》的插曲,“翠竹青青吆披霞光,春苗处处吆映朝阳……”人也变得特勤快、特干练、特随和。阿强呢有事没事老往我那跑,今天给我挑来了柴,明天又给我送来了菜。邻村晚上有放露天电影了,他总是第一时间约我同行。于是,在阳光融融的山岙里,时不时会闪现他们的身影;于是,在露天电影散场后,我会找不到同去的阿强和阿春;于是,在晒谷场上,在插秧的田头,传开了他们相恋的传说。

翘翘的扁担,一头挑着阿春一头挑着阿强,在人生的道路上忽闪着,忽闪出一路的快乐,一路的幸福!

拔秧凳

有长凳、方凳、圆凳、靠背凳,现在恐怕很难觅到拔秧凳了。顾名思义,这就是干农活——拔秧时坐的凳子。在我插队农村时,一般农人的家里都有拔秧凳,又名“秧地矮凳”。

要插秧先得从秧地里把秧拔起来捆好,再挑到耙平整的大田里插下去。拔秧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很累人的活,双脚深陷在灌满水的烂泥地里,人蹲着,双手不断地左右旋转忙乎。这不仅需要腰力,还需要腕力。把大地绣上一片新绿的稻苗,就是这样一小把一小把从秧地里被拔起来的,拔秧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蹲久了,屁股就渐渐下沉和水亲密接触起来。于是,为了轻松,为了能长时间坚持劳作,自然就有了“秧地矮凳”。

一般凳子都是四条细腿顶个凳面,拔秧凳是粗壮的独腿顶个凳面,而且腿的底部呈尖形类似陀螺。在旱地这种凳子坐不住会倾倒,在水田它既不会深陷又可以四周自如地转动和轻易地向前移动。如果仅是为了加大压强把拔秧凳的腿做成大圆平面,会深陷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转动和前移就费劲费事多了,甚至还可能被泥水吸住而拔不起来。所以,别看这么个简单的东西,里面也包含着许多前人通过实践积累的智慧。

一般拔早稻秧时农人很少用“秧地矮凳”,这是因为早稻秧地比较烂而且稻秧小根须也浅短,拔起来相对轻松。拔晚稻秧就不同了,秧田相对硬,稻秧也高大且根深,拔起来就费劲多了。这半天一天的拔下来,人的腰和手都酸痛得要命。于是,“秧地矮凳”就用上了,它虽然不能让你正襟危坐,但至少可以歇歇力,以利长时间劳作。

我们知青一般都没有“秧地矮凳”的,累了急了也便急中生智了,找三块砖头叠起来,下面垫上一节刚收割来的早稻草,就这样往秧田一按,一把简易的“秧地矮凳”就做成了。虽然屁股是泡在水里的,但是热天,人却凉快也轻松多了。

现在这“秧田矮凳”快成古董了吧。

种田绳

插秧,在我们宁波的农村叫“种田”。为何如此叫,我无从查考,想必也是约定俗成。插下去的秧要保证方向一致、笔直,犹如木匠取直线需要墨斗弹直线,插秧也需要拉一条直线来规范,于是这种能使插下去的秧保持直线的农具,便也顺理成章地叫种田绳。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于农历二月下乡插队,正是农闲的时候。我看见在乡亲们的堂屋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一个木制的,形似三国虎将典韦使用的短戟那般的东西,和短戟并排挂着的还有一大圈彩色的细细的塑料绳。从书本上知道农具有锄头、钉耙、镰刀、犁铧……这个兵器般的物什是什么,又有什么用?我寻思了好一番。好奇的我,悄悄地请教师傅的女儿,她告诉我这是种田绳,用来种田的。“白脚梗,介笨。”作为不耻下问的代价,我遭到了她的一番嘲讽。

“清明下秧,不用问阿爹阿娘。”秧籽撒到秧田里,要不了10天就会舒展出盈盈绿意,紧接着就呼呼地往上拔。稻秧壮了就该种田了。农人从墙上取下歇了一秋冬的短戟,将细细的塑料绳洗净晾干,齐齐整整缠绕在短戟张开的两翼上。妇女和孩子就拎着短戟来到田头一字排开,削得尖尖的戟柄深深地插入田塍固定好,人一拉塑料绳,短戟就如陀螺般欢快地转动起来。早已耙得平整如镜的稻田里,立马被切割出一条条一米见宽的长廊,就如运动场上的跑道,种田的男男女女就被框在其中开始插秧。行与行排与排都是一直溜的。在种田绳的规矩下,大地就是如此一块一块被绣上了绿色。

现在有了插秧机,也有的地方改插秧为抛秧了,种田绳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稻桶

稻桶不是容器,而是一种用来脱粒的农具。早半个世纪,在田野铺满金黄的秋收时节,总能看到有农人围着一个木桶在甩打稻谷。这木桶就是稻桶。

稻桶,四方形,齐腰高,底小口大,四角安有拉手,底部装有两根粗壮的平行木档,称“泥拖”,为的是方便在稻田拖行。稻桶,俯视颇像一张张开的大方口,倒扣又有点像古戏文中硕大的方官帽。在没有出现脱粒机之前,它是农人给稻、麦脱粒的主要农具,千千万万斤稻、麦就是靠农人一甩一甩给甩下来的。那劳动强度之大不言而喻。

上世纪70年代我下乡插队的时候,脱粒机已经面世,除了脚踏的,许多地方还用上了电动的。但是,稻桶还是有用武之地。那些散落在山脚、山岙几分、几厘的小梯田里,因为脱粒机搬运不便,就轮到稻桶显身手了。

稻桶体积较大,分量也较重,要搬运上山也不易。但农人有智慧。他们把稻桶倒过来,往桶内斜撑一条扁担,这样稻桶就稳稳当当地被担在肩上了。人被罩在桶里,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方木桶自个儿在山坡跋涉。到了田头把稻桶安放停当,再往里面放上稻桶床。所谓稻桶床就是一个嵌有多条弓形竹片呈梯形的一个架子,是专为方便脱粒而制作的。桶的上方,除一面留作甩稻用,其他三面用竹篾编成的稻桶罩作围屏,以防打稻时谷粒溅出来。如此这般,就可以把已经割倒的稻子脱粒了。

我曾经用稻桶脱过粒。我的二分自留水田在山岙里,待秋收时我就担着稻桶去收割。双手紧攥一把稻,向上挥过头用力向稻桶床甩去,“嘭……刷拉拉……”稻谷落下。在寂静的山岙间,那声音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很是悦耳。然而,这样诗意的感觉没持续多久。机械地重复,使劲地甩打,很快我就汗如雨下,气喘吁吁了。将近两个小时收获了100多斤稻谷。因为从没有干过这活,虎口和指尖都磨出了血。这以后我就在这二分地里改种旱作了,再不想受这份苦了。

现在,这种古老的作业方式应该早就绝迹了,在田野上奔跑的是收割机,稻桶作为原始的脱粒工具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也难觅它的踪影了。就是有,我想肯定也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稻桶了——桶里放进了谷粒,成了容器了。

同类推荐
  • 名家散文:少年今日初长成

    名家散文:少年今日初长成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在美国大学任教的80年代著名校园诗人程宝林,被海外媒体誉为讲流利英语的“农民作家”。作家的成长道路,伴随着中国社会开放和进步的脚步,从乡村出发的少年,经历了怎样的乡情,亲情的濡染和熏陶?对自己的儿子——在美国长大的少年,有怎样的父爱关怀?一卷在手,关注中国乡村与农民的海外知识分子的内心情怀,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 人生如饴,代码如歌:一个非典型码农的北漂生活日记(南瓜屋故事)

    人生如饴,代码如歌:一个非典型码农的北漂生活日记(南瓜屋故事)

    这是一篇篇敲代码手所白描的故事,这是一幕幕活在北京的码农悲喜剧。这里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刻骨铭心的亲情、天马行空的想象、生而为人的无奈,所有的一切,只为还原这个职业群体眼中最真实的世界。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是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集,精选了林徽因历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其中的书信部分,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多姿多彩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所思所感。而在小说、诗文创作方面,则鲜活地反映了林徽因独特的才情和不凡的文学创造力。
  • 山之南水之北

    山之南水之北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心如雪

    初心如雪

    十年未曾谋面,韩茹雪再见初恋男友来延昊,是在大学同学聚会,大学里,韩茹雪和来延昊是同班同学,日久生情,成为同学们羡慕的情侣,郎貌女才。腹黑的韩茹雪室友林斐然,处处设置障碍,使他们的情路坎坷,误会重重,爱恨纠葛……
  • 偷一颗星

    偷一颗星

    《Stealastar》是月遥遥千里.所著作品,讲述了单亲家庭的女孩林词烊在失去父亲后独自在G市生活,奶茶店打工意外遇到了同为16岁的女孩黎玖。两人在沉重的生活与学习压力下互相救赎的故事。
  • 诸天最牛店主

    诸天最牛店主

    诸天万界之中,存在着一家神奇的小店——诸天楼。诸天楼楼主行走诸天万界,搜集位面资源,同时也留下仙缘,让诸天万界之人疯狂。“萧焱,你渴望仙缘吗?”“不,我渴望变回天才。”“我有一枚凡人世界的筑基丹,能让你恢复天赋,但是你需要付出宝物与我交易。”“什么宝物?”“你手上的戒指。”
  • 灾变体

    灾变体

    一成不变的日子终将被打破!原以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可能是我一辈子都无法碰到的,但‘它’真的发生了……我想去见我的亲人,他们还好吗!我仅有的朋友你过的还好吗!还活着吗……原先那些遥不可及的人物和理念,在这一刻!他们也变得如尘土一般,无助的在空中摇摆!巨龙降临的时刻,天启开始了!灾变体到处蔓延,导致许多生物发生了变异!没有人能够抗拒……我是一个普通的底层人,为了能在看一眼家!我决定要活下去……
  • 鬼夫上门

    鬼夫上门

    七月半,活见鬼,本来是给老爸上坟,却意外勾搭了个色鬼回来,从此生活大变。“你大爷的,上来就想睡老娘?”苏晓怒骂道。紧跟着,光怪陆离,人妖恋,白尸怨婴,子母阴煞,纷至沓来。”老娘只想过个正常生活,你们为什么非得找老娘?“苏晓忍无可忍怒骂道。可后来,苏晓发现,貌似……自己才是主角,这个漩涡已经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 三途川之长歌倚楼

    三途川之长歌倚楼

    相传在连接生死两界的交汇处,存在着一条名为三途川的河,具有转世轮回之功效,且会根据人生前的善恶改变自身流速。三途川旁生长着一颗绒花巨树,以魂魄的喜怒哀乐为食,存在于盘古开天时期。若是两心相悦的恋人在正月十五那天对着巨树祈愿,在树干上留下自己的夙愿挂牌,并与冥界巡检司签订契约,那么,在不远的来世,他们终将续缘。若是对某人心怀怨念或对人间羁绊太过深沉,巨树就会发出指引,将他们带到朔月掌柜手中,了结这一世的夙愿。命运之轮转动,前世今生的钟声已然敲响,序幕揭开……
  • 猜猜你恋上的人是谁

    猜猜你恋上的人是谁

    三个人保守一个秘密除非其中两个人死了,回来那个人还是原来的那人吗,如果爱上了怎么办?
  • 他说救赎

    他说救赎

    两年前,她是优秀的心理学研究生两年后她是游轮上不起眼的服务生本该前途一切光明的她回到南京侦探科协警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反转,暧昧短暂而深刻的那个男人消失在谜一样的世界里。再次相遇,她用诚心的手腕给了这个恶魔般的男人沉痛的报复,也把自己困在无比痛苦的深渊。变态而偏执的情愫,一段充满压抑计谋的婚姻,囚禁和窥探,掌控与脱身,相互陪伴的金融才子成明,无数个渴望被救赎的灵魂该何去何从... “我梦到那年秋天,也梦到我们漂在船上,等待那个叫尊应的男人来救你,而我永远被小沭救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