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07800000016

第16章 意大利散记

威尼斯

“威尼斯”这个地名一点也不陌生。年少的时候,就知道了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后来读书多了,又知道了到过元大都的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人;再后来知道威尼斯有“水城”之说,因为有人把我们的苏州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到了威尼斯才知苏州根本与之无法相比,倒是从桂林到阳朔去的漓江码头放船的情形与到威尼斯去的亚得里亚海滨码头有点相像。那一片的等待上船人,那一片的等待出航的船,场面委实壮观。

四周为海洋,只有西北角有一条与大陆相通长堤的威尼斯岛,有纵横交错的171条大小河道。这些河道将岛分割成120个小岛,因此威尼斯又有“百岛之城”之称。如果我们把河道当成老北京的胡同,那么紧临河道楼房就是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这里的楼房大多为三、四层,或四、五层,只有少数建到六、七层。威尼斯人和外来的游客都可以乘坐平底而狭长的黑色的首尾尖翘的单桨名为“贡多拉”的船。据说威尼斯的各种轮船、汽艇5000多艘,最盛时的贡多拉有1万余艘。坐贡多拉穿胡同,“游车河”,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我们坐的贡多拉可乘6人,撑船的是一位高个子的年轻小伙,身穿红色横格的衣服。他举止文雅,不像我们印象中的船夫。贡多拉靠后边的一侧有一个弯勺形的支木,其上方的凹槽里可以放木桨;支木的下方内外都有凹口,是用于改变船的行进方向和进退的。

船在“小巷”中漫游,穿过许多曲曲折折的“街巷胡同”和小桥。巷有宽有窄,两边的楼房有的只相距一两米,两户楼房里的人站在阳台上,伸手就可以握手寒暄。水巷两边的房子都有开向河道的门,门前就是登船、运货的“码头”。有的船带装卸用的小吊车,可以搬运较大的物品。岛与岛之间还有桥,多达400余座。

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奉为保护神。其标志为狮子,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巨狮抱着《马可福音》书。相传公元828年,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的亚利山大把圣·马可的遗体偷运到了威尼斯。

圣·马可广场四周坐落着昔日的王宫、执政官官邸、拿破仑王宫,但最著名的当是罗马—拜占庭式的圣·马克大教堂。大教堂的门前,朝拜者排着络绎不绝的长队。

但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高98.6米的钟塔,而是那时落时飞的千百只鸽子。它们啄食着游人洒在地上的食物,有时还旁若无人地落在游人的肩上或头上、胳臂上。它们是众人瞩目的明星,引来多少照相机的争相拍照。广场一侧和沿海的街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摊儿,卖各式各样的纪念品—面具、人像铜牌、衣服等。面具是用于“狂欢节”的,各式各样,有戴在面部的,有手持的,还有缩小了的玩具样的和配着钥匙链的。

在圣·马克广场的旁侧,王宫和监狱之间有一条河,河上架着一座拱式廊桥,连通了王宫和监狱。据说这桥是昔时的死刑犯走向刑场的必经之路,他走过这里的时候,可以看见河船上或廊桥一面等候着的诀别的亲人。因此,这桥就被称为“叹息桥”。许多人桥的前面照相,甚至还有身穿结婚礼服的新人—那大概是示意一生一世在一起吧。

在威尼斯岛上吃午饭,进的是一家意大利餐馆。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面条,并没有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印象深的是,吃面条时口中不能像在中国吃面条那样发出唏哩胡噜的声音,否则就会被视为粗俗,或者对别人没礼貌。知道这个规矩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谨小慎微地吃着,尽量不发或少发小发声音。这样一来,反倒少了几分乐趣。

在码头附近,我看见几位身穿白色衣裙的女孩在跳舞,据说她们是吉卜塞人。在意大利,特别是对外来游客来说,大有闻吉卜塞而色变的人在。原因很简单,导游们常以此来提醒游客别丢东西。

几年以后我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威尼斯酒店里,又一次见到了“贡多拉”。巨大的威尼斯酒店楼厦组合的空间上空,是铺天盖地的人造天幕,其上白云袅袅,令人叹为观止。天幕下的广场上,有一条人工河,河上有桥。歌声传来,河中驶来了一前一后的两头翘的贡多拉小船,船上分别站着一男一女的船工,划着小船,唱着美妙的意大利歌曲迎面而来。这时候,我仿佛又见到了威尼斯风光。

比萨

比萨,以比萨斜塔而闻名于世。据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就是在这斜塔做的。

到比萨需要交进城费,但交了进城费以后乘坐公交车是免费的。下了公交车,还须走一段路。路边都是卖东西的小摊,其中最多是大大小小的瓷质或金属制的斜塔模型。有许多黑人在卖10欧元一支的手表及打火机。穿过摊棚林立的路径,向西一拐,便可见夕阳下的比萨斜塔了。

这座高54.5米的8层圆柱形斜塔,被比萨大教堂围绕着,并没有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它是由大理石建造的,重1.42万吨,塔内有螺旋式楼梯294级。已经建了电梯,我们来的时候正好停运。腿部的毛病使我不能登梯而上,再说规定的时间里也不可能悠哉而上。旅途之中,守时是必须的,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让同行的人去等,也许是一种不道德。

比萨塔是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楼,以“斜”而著名。据说在1174年动工后不久,也就是刚刚建到第六层时,因造基不慎它就出现了倾斜。我们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有推倒重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停建一个世纪以后又在倾斜的基础上再建。直到1350年,当它落成以后,塔顶的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竟达2.1米。此后的600年中,塔身不断向外倾斜,并以其“斜”而得名,并名传四海。到了1918年,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已达4.4米。就是这么一个危危斜哉的塔,在1972年的大地震中,依然是屹立在比萨的蓝天之下。前几年见报载,经过科学论证以后,有关部门已经对比萨斜塔的倾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不由得想,如果它不“斜”,它还会如此著名,还会引得人们从世界各地赶来看它吗?这大概就是独特或者奇特的魅力吧。

地中海之夜

这天晚上下榻在地中海海边的一家旅馆。

地中海岸边,是旅游胜地,每到夏天都会住满人。由此沿海岸的一带,开辟了各式各样的度假旅舍及商店、咖啡店、酒吧。

虽然下着小雨,我还是约了导游严虹去酒吧。除了中国话其他语言一概不懂的我,不敢一个人在外边瞎溜达。

这是一个充满意大利民间风情的酒吧,伴随着类似迪斯克的音乐,一些意大利本地人在那里喝酒。有可坐几个人的大桌,有两个人对面坐的小方桌,我和严导坐在柜台旁的高凳上。

柜台内有一个欧式的火炉,炉火烧得正旺。年轻而漂亮的意大利女服务员跑出来问话,但她似乎只会说意大利语,英语大概懂一点,可能跟我差不多,只能说几个不连贯的单词。连说带比划,她还是跑了进去,叫出一个比她年龄稍大的女孩。

我们先用夹子夹了几样免费的小点心,有土豆和鸡蛋做的咸味小块点心,有小块的意大利饼,有几枚黑橄榄、几枚青橄榄。我们每人要了4欧元一杯的加冰块马蒂尼酒。这酒中加了两种不知什么的饮料,一种可能是白水,一种可能是类似雪碧一样的东西,酒喝起来有些甜味。严导说,这是女士酒。对我这个不胜酒力的人来说,正好。

意大利女孩指着我的烟说什么,严导告诉她是中国烟,然后递给她一支。女孩高兴地接受了,我给她点火,她示意不能在柜台内吸烟,要到后面去吸。这女孩的皮肤是浅棕色的,高高的鼻梁,胳臂上绣着一只蝴蝶。她进到后厨不久,里边又出来一个身穿白衣服的男子,看样子是厨师。他指了指烟,我马上递过去。这就是意大利人的性格。有人说,德国人的工作精神和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是最好的组合。

喝酒聊天,我问严导在国外是否有寂寞感,我想中国人在国外很难融入那里的主流社会。严导摇摇头。她说德国与中国不同,那只是我们中国人的感觉。其实她说她已经加入德国籍,属于是“外国人”了。不过她有时也会有外国人不是外国人,中国人不是中国人的感觉。在国外生活的时间长了,她已经有点不太了解中国了。她原本是天津人,在国内学的德语,多年前到德国来读书,学的是大众传媒。她现在的家安在了汉堡,爱人是她在德国上学时的中国同学。她曾经在一家编织花边的德国厂打工,每月1000马克,合500欧元。但她只干了一个月,因为和工头发生了冲突。那个工头什么都不干,只检查,却将其他人做的部分活算在他自己头上。她断然不干,找到经理理论。她胜利了,但下一个月就没有得到聘用。她去介绍所找工作,填了表以后那里的人就让她回家去等。她回说自己没什么事,就在这里等吧。结果是过了一会儿就给她安排了工作。

说到德国的哲学和德、意两国的差异。严导说,德国多阴雨天。在阴雨天里,使许多人呆在家里。在家里可以静静思考,所以德国多出哲学家。意大利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阳光灿烂,所以他们要出来,到室外,需要展示自己。意大利的皮鞋、皮衣、皮包漂亮,也自在其中。气候决定性格,意大利人热情、开朗,不拘小节,也比较散漫。打仗的时候,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要不就投降。意大利人住的房子,比起德国和奥地利差得很远。德、奥的“乡村”,就像童话里的小屋,意大利的房子就像停留在中世纪,显得很古旧。和中国相比,意大利的房子大多为红砖房,薄薄的屋顶,房子呈方块状,也就是几间或十几间组合在一起,四面或三面有窗,多为二三层。

一个意大利老头拍起了吧台,发出了砰砰的声响。他见我们回头看了他,便又扭动着身体跳起舞来。他看见我们带了相机,招呼我们给他照相,我给他拍了一张,吧台里的女服务员跑出来,和严虹合了一个影。

走出酒吧,夜已经很深了,雨却还没有停。闪着灯火的小镇静悄悄,阵阵海涛声不时传来。地中海,正是风高浪急时。

佛罗伦萨

在拉丁文中,佛罗伦萨意为“鲜花盛开的殖民地”,转义为“繁荣”。一个鲜花盛开的繁荣之地,当是美丽无比。

佛罗伦萨有老城和新城之分。外来观光者,自然要到老城去寻古探幽。进老城之前,汽车把我们带到了城外的一个高地,高地上不仅可以俯瞰城市的远景全貌—建筑群中,最显著的是圆顶的大教堂和高耸的塔楼;还可以首先领略建在高地上的大卫像塑。当然是仿制品,但却属于1:1的比例,这已经是以假乱真了。对于从未到过意大利的人来说,会以为大卫像就是站在这里的。懵懂之中,你见大卫站立在高地上,凝视着脚下的城市,就像佛罗伦萨的保护神。

阿隆河从比萨一直流向佛罗伦萨,到了这里就叫做“亚诺河”了。沿着亚诺河的河岸,我们走向佛罗伦萨的老城,迎面的河上有一座带桥廊的石桥。这石桥名叫“旧桥”,其两端有名为“乌菲斯”和“皮提”两座美术馆,内有拉斐尔的《圣母像》、提香的《佛罗拉》、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名画。最具浪漫色彩的是出生在佛罗伦萨并以《神曲》闻名世界的大诗人但丁的故事。他就是在旧桥上第一次遇上他终生热恋的女子贝娅特丽齐的,如今的古城里,依然保留着但丁的故居和贝娅特丽齐的住宅。这一故事,足以引人在桥上漫步遐想。

英国画家豪利迪,在1883年作画《但丁和贝娅特丽齐》。该画以红为底色,画面的聚焦处是佛罗伦萨亚诺和廊桥(旧桥)拐角处,身着白色套裙的贝娅特丽齐在一身穿红色套裙女子(可能是使女)的陪同下,从亚诺河的右岸(北岸)走来。身穿长袍,头戴红顶白边帽子的但丁,一手扶着桥栏,直呆呆地望着迎面走来的贝娅特丽齐。贝娅特丽齐的目光则瞥向了一边,似乎根本就没看见呆立在前面的但丁,她身边的红衣女子却是带着几分傲气地审视着但丁。在贝娅特丽齐的身后不远处,是一身着蓝色套裙的女子,不知是跟随的使女还是偶然路过的人,但却是望着但丁的,神情难测。人物的旁侧,诺亚河的河水和两岸古香古色的建筑。画家在但丁逝后将近500年的时候所画的画,自然也是想象。但有情诗人与终身情人相遇的一瞬间,被永恒地“捕捉”下来了,使我们的想象更加丰富。

从亚诺河边向右手方向拐,穿过楼墙构成的“胡同”,到达西尼奥列广场,其旁有建于13世纪的碉堡式的旧宫。旧宫侧翼的兰齐走廊,曾经是教会和行政官发布文告的地方,其两旁排列着许多尊塑像,其中有但丁,有同样出生在佛罗伦萨的写有世界名著《十日谈》的薄伽丘。走廊和它连通着的广场,是一座大雕塑博物馆,其中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复制品,有班迪内利的赫拉克里斯和卡科斯雕像,有贝韦努拉·切利尼的帕修斯雕像,有海神波塞冬喷泉塑像。

走出广场,在不远的小巷子里,可见一座碉楼式的石头房子,墙上有但丁的头像,这就是诗人的故居。但丁是这座城市的荣耀,不仅兰齐走廊和但丁广场有但丁的塑像,就是一些饭店的门前都有他的塑像或头像。在佛罗伦萨,我感觉但丁是这座城市的最受尊崇的历史名人。

小巷当中,我们又发现了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住过15年的小楼,这老屋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但它的墙上也只有文字说明的牌子,并不对外开放。据说佛罗伦萨当局也曾想把这里办成雕塑家的纪念馆,只因私宅不可侵犯,只可挂一个牌子了事。

走过楼墙组成的巷子,建于1296年的百合花大教堂就在眼前。它那建于14世纪的钟楼,高达84米,是由牧童出身的佛罗伦萨大艺术家和建筑师乔托设计的。

佛罗伦萨是许多艺术大师的故乡,它本身就是艺术之城。据说在1506年,意大利文艺复兴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曾聚会在这里,成为艺术史上的美谈佳话。而圣克罗切教堂,则是伽利略、米开朗琪罗和作曲家罗西尼的长眠之地。

街头集市,当地的一些商贩见到中国人就打招呼,说:“马马虎虎!马马虎虎!”这话引得中国旅客大笑,他们就喊得更高兴:“马马虎虎!”这样的话不会是当地人杜撰的,肯定是某位中国游客教唆的。也有的商贩指着羊皮衣说着中国话向中国人招揽生意,但我们听到的语音却是:“羊屁!羊屁!”

在佛罗伦萨吃午餐,进的是一家设在老房子里的餐惯。进门处,是一尊大卫塑像,圆的屋顶上画着半裸体的人像。我们用餐的第一道是加番茄酱的意大利面条和面包;第二道是加番茄酱、奶酪的比萨饼和蔬菜沙拉。蔬菜沙拉的蔬菜有绿有紫,绿的像是生菜,紫的应该是紫洋白菜,再加橄榄油;第三道是加佐料的鸡块。此外还有红葡萄酒和瓶装的白水。

佛罗伦萨的旧译为“翡冷翠”。诗人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纯粹是爱情抒情诗;他的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也没有写“翡冷翠”的城市景物。不知徐志摩先生笔下的“翡冷翠”是不是佛罗伦萨。

罗马

从意大利北部南下,走过山间的高速路,便进入了丘陵地区。丘陵地带虽然不像平原那样开阔,但却给人带来了层次感。在远处的山丘上,不时会看到古堡,不由让人想象起古罗马军团在原野上行进的情形。意大利与德国和奥地利不同,前者的建筑往往建在山丘顶上,而德、奥的建筑物则从山谷里建起,然后依次向山上建,一直建到半山腰;或者只建到山体的下方,还少建在山顶。德国莱茵河两岸的山顶上也时常能见到古堡,据说那是古代税收的衙门所在。

一进罗马,就可以感受到大城市的气息。车多起来,车速开始缓慢。我们的大型旅游车不能进入罗马城内,只能换乘当地的中巴。司机是一名意大利小伙子,他对意大利充满自豪。他根本就瞧不上法国大菜,认为意大利面条才是世界第一的美食。这话当然是导游翻译给我们的,谁都有家乡的自豪感,谁都不会对意大利小伙子的话进行反驳。

罗马有“七丘之城”的说法,因为它建在七座山丘之中。台伯河从城中穿过。罗马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和都城,名胜古迹和古建筑的断壁残垣比比皆是。相传希腊以“木马计”攻破特洛伊城之后,特洛伊王子逃到了意大利,成为罗马人的祖先。王位传到里亚·西尔维娅的时候,其叔父谋篡,西尔维娅被害死。她的两个装在筐里的儿子,被扔进了台伯河。河水将筐冲上了岸,两个孩子被一只母狼哺乳长大,后为母亲报了仇。公元前753年,为母狼养大的兄弟俩在台伯河畔建城。兄弟俩其中一人名“罗英洛”,后演变为“罗马”。从那以后,母狼哺婴的图案,成为罗马城的城徽。

有人说罗马有“三多”:教堂多、喷泉多、叫花子多。我以为还有桥也多。台伯河是最美的古桥,当为两侧有12尊石雕的圣天使桥。教堂多不假,据说罗马全市有天主教堂300多座,修道院300多所,还有天主教大学7所。喷泉就更多了,有3000多个,最著名的为建与1762年“特雷维”喷泉。其泉的中央立海神塑像,两侧是象征富饶和安乐的女神。喷泉水在阳光下溢彩流光,引来无数游人流连忘返。“叫花子”多,不知是不是从前的事情,我在罗马却是没看见一个,只是在人群熙攘的街头看见过身披斗篷而看不清面容的人,据说那是吉卜塞人。

古罗马城的中心—罗马市场的东边,那最醒目的建筑物是建于1世纪的古罗马竞技场(或称“古罗马斗兽场”,也有称之为“斗狮场”)。它的外围是高48米分四层的圆形墙,下三层排列着圆拱门和柱子,上一层是长方的小窗。据说这里原本是演戏的地方,后来改成斗兽场。建筑物的第一层是罗马皇帝和贵宾坐的包厢,第二层是罗马贵族的专用地,第三层坐政府官员;最上层坐平民,这平民当然是“自由民”,不包括奴仆。据说当年这里可以容纳四五万人,或说可容八万之众。在第一层的包厢下边,有奴隶—角斗士和野兽的出入口。圆形看台围绕着的场地,就是角斗士与凶猛野兽或角斗士与角斗士相互残杀的地方。那搏杀的场面,我们在电影《斯巴达克》及《角斗士》中看到过。据说取得胜利的角斗士,可以获得自由。那当然是以殊死搏斗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现今的场地里是一道道颓毁的墙基,那贵族的包厢也没了形状。在斗兽场外,有身穿角斗士或者罗马兵团战服的人招揽合影生意,一次5欧元。

斗兽场的南面,有昔时的卡拉卡拉浴场。据说古罗马人非常讲究洗澡,贵族的家里都有浴池,公共浴池或浴场比比皆是。古罗马人到浴场,不仅仅是洗浴、消遣,而且还来这里谈天说地,谈生意,解诉讼等,如同我们中国人到茶馆。如今的卡拉卡拉浴场只留下一片黄土废墟,但从人们模拟出来的图画看,它昔日曾经辉煌一时,可同时容纳1600人洗浴。规模之大,超乎想象。

当下的罗马城固然呈现一派古香古色,但它还是到处都留下了现代气息,特别是电影《罗马假日》,著名女明星赫本去过的地方,如今都成了旅游胜地。少女喷泉聚集了许多人。据说来人背在喷泉把钱币扔到泉池内,意味着此人可以重返罗马。少女喷泉的街角,有一双飞人像,其下有人在吹萨克斯管,乐曲是《重返苏莲托》和《天鹅湖》。西班牙广场每年都有时装展览会,其旁一座五层的黄色楼房,是英国诗人济慈住过的地方,其门旁有标注的木牌。广场前是船形的喷泉,拾级而上,据说上边的第三层台阶就是赫本坐过的地方。她坐过的台阶,自然成为很多游人流连的圣地。还有男明星派克把手伸进石兽口中吓唬赫本(影片里的公主)的地方,游客排起了长队。

赶上星期日,街边的商店大多歇业,只有咖啡馆什么的才开门营业。在法定的休假日,意大利人选择的都是休息,如果老板要求,那就是违法。在街上走的时候,有人对我说英语,听的出来,那是跟我要香烟。我忙取出一支,送给他。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意大利人,也可能是外来的游客。

临到离别时,我想起了我们国人都知道的那句话:条条道路通罗马。

同类推荐
  • 大师讲堂:蔡元培讲中国伦理学史

    大师讲堂:蔡元培讲中国伦理学史

    《蔡元培讲中国伦理学史》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32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民国时期影响国人的大师著作)》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附录中列叙了戴震、黄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学说。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听取蛙声一片

    听取蛙声一片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随笔集,全书分“忆往事,抒情怀”“看世界,散怀抱”“觅情趣,悦心智”三部分,收录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各类文章50余篇。既有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也有对人物和风景的描写;既有感性抒发,又有知性叙述。弘扬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在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还是被亲朋好友催婚,焦头烂额?或者被工作折磨得痛不欲生,恨不得对着老板说fuck?信用卡过期却忘记还款,电视机终于在被敲了N次之后彻底罢工,好不容易从超市买回来的榴莲回家发现烂了一半,连平时3分钟一趟的地铁也等了半个小时才来……的确,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可难道因为这些就要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吗?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脸上始终会带着柔和的微笑。将世俗中种种不堪与险阻,在微笑中稀释、溶解。她知道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享受一杯红酒,也知道如何为爱人下厨做一碗羹汤,越是懂得生活的女人,越接近朴素的生活真理。
  • 创造辉煌:华北油田开发与建设

    创造辉煌:华北油田开发与建设

    本书介绍了华北油田开发与建设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发现油田、勘探会战、建设高潮、生产开发。
热门推荐
  • 灭世妖王

    灭世妖王

    父亲被害,母亲遭到诬陷,年少的曾天昊被逐出家门,来到妖的领地。面对着重重磨难,他是选择保留人格?亦或是歃血为妖?面对着昔日亲人的追杀,他又能否报仇雪恨,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荣耀?
  • 探索未知-漫谈植被

    探索未知-漫谈植被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魔法师拉斐尔传

    魔法师拉斐尔传

    天使颂歌之年秩序开始崩乱,规则发生改变。这是混乱之始是危险与机遇共存的年代,是英雄迸出的年代,即便神祗也会沦落,蝼蚁也可翻身封神!骚年,你是否愿意拿起你身旁的武器随我一战?(YES/NO)(好吧,我想要注册的名字每次都被提前注册了。我把名字改了又改,实在都不怎么喜欢。索性简单点,好记点。)(本人有过一本百万字完本小说冥书,人品保障,放心入坑。绝对坑品!不过依旧粉嫩新人不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比较慢热,挖坑多。嗯,就这样。)
  • 机关大圣

    机关大圣

    一步可跨山岳,一拳可破虚空,天地万般道法化作身躯,亿万妖魔奈何不得,卷起毁天灭地的风暴,穿越仙魔十界,只为了守住内藏的一方净土,那里有青山流水,有牧童渔翁,有巨树环抱,有无数的果木精灵,打造理想中最完美的天堂,最完美的家。
  • 完美少女叛逆者

    完美少女叛逆者

    从她出生在这个家族起,就注定不能像个平凡人一样生活。有人曾经问她:“出生在那样的家族里后悔吗?对自己的亲人失望吗?”她放下手里的书,淡淡地说:“后悔没有一点儿用,至于失望?我从未抱过奢望。”是啊,没有奢望,何来的失望?
  • 晴空一片萌动

    晴空一片萌动

    在她的世界里,最美的事是遇到那个她心心念的他。在他的格局里,最想做的事是无限制的宠着她。在青春时光里,看萌动小学妹一步步陷入腹黑学长的温柔陷阱,看学长怎样俘获小学妹萌动的小心灵。雪夜微明,晴空一片萌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尘埃未及

    尘埃未及

    事件全因一把金色埃及匕首,开启了在神明所在世界的旅行
  • 万界神君

    万界神君

    这世间凡人,终难逃一死!诸天万界,部洲地界,东胜神州一少年姬君煌,重生地界人族寒暑十五载,先天血脉腐朽,难修武道。清虚天上界天人道:“没有灵根源泉,蝼蚁命,不可修习天术。”他得《乾坤榜》,修炼《封神决》;以一介凡人蝼蚁命,终踏上前往“十万妖山”的大道征途,问鼎万界,睥睨诸天,成就不朽神君尊位。乾坤榜,封天印地,敕封诸天万界神位。
  • 收魂天师

    收魂天师

    天命所归的凡子,现实生活的屌丝,且看二逼青年吴旭如何一步步崛起已逐渐中落的天师神职,站住人间巅峰,笑看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