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07800000017

第17章 旅欧杂记

欧洲各国的居民住宅,大多不设防护网,也不安防盗门。我所见到的楼房阳台,没有一处是安装了玻璃窗而封闭起来的。欧洲人喜欢敞开阳台,享受自然风景和空气。但意大利有些不同,我在罗马看到的一些住宅,在一层安装了防护网。当然只是在一层,其他层的窗子就见不到了。

法国巴黎多单行线,街头停车也是单一地停在靠左的一侧。巴黎的街口大多不像中国街口呈十字型,其路口往往连接着五六条路,凯旋门那里,竟然连接着十二条马路。巴黎街头最具特色的不是咖啡座,而是四处飞的鸽子,它常常漫步在人行道上,离人几步远的地方。在“老佛爷”商场的门外,我看见许多身材苗条且个子不高的年轻的女孩站在那里吸烟。

在巴黎,中国人最集中的地方是埃菲尔铁塔。那天我们去观光,在排得很长的队伍里,可以看见许多黄皮肤的国人。走在街头的国人很容易辨认,男的穿西式制服的多,但不一定带燕尾。另一个就是国人大多套头斜挂在背包,那是防备被人抢了去。

在埃菲尔铁塔北侧的一条街的路北,有一家中国游客常光临的香水店。香水店的斜对面,有一家专为中国旅客开办的中餐馆。中午时分,参观完铁塔的人就会到这里来吃饭,一时间屋里会挤得满满当当的。

在欧洲,我们旅行团的早餐都是自助餐。一般有凉牛奶、热咖啡、果汁、煮鸡蛋或摊鸡蛋、面包片、小盒的草莓酱、蜂蜜、黄油、奶酪等。我们的午餐和晚餐多在中国餐馆用餐,有土豆、豆腐什么的,那味道自是很一般的。在意大利,我们吃过两次以意大利面条为主的意大利餐,在德国吃过一次德国餐。德国餐的主食是每人一个很大的猪肘,佐餐的是很浅的一盘白米饭粒和一盘蔬菜沙拉,外带一杯啤酒。据说法国人用自助餐时自己煮鸡蛋,只煮3分钟,捞出后并不剥皮,而是去掉一头,然后用勺掏着吃。

在罗马,我特意看了一下在街头进午餐的“老外”。他们只是站在快餐店柜台的旁边,全部饭菜是:一个热狗、一盘加沙拉的蔬菜(或什么作料的蔬菜)、一瓶白水或一瓶啤酒。在中国人看来,这饭就是没菜。不过我不大赞同哪国菜最好的说法,各国的菜是各国生活习惯的产物,各国的菜有各国的特色。否则的话,全世界就只有一种菜了。世界上没有好吃不好吃的饭菜,只有你爱吃不爱吃的饭菜。

罗马街头随处可见漂亮的意大利女孩和小伙子。他们大多个头不高,但鼻子却像雕像一样。男孩子多穿牛仔裤,身上背着我们常能看见的北京学生背的那种背包。女孩子也多穿蓝色牛仔裤,不过头发的颜色各异,有黄色的,有黑色的,有褐色的。这与德国人不同,比较标准的德国人多为金黄色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眸。

德国是“奔驰”车的产地,但却很少能见到我们常说的“大奔”。德国街头和马路上的奔驰很多,却多为“小奔”,就是和其他车的车型、大小相仿的。那里的人似乎没有开“大奔”招摇过市的习惯。

罗马街头有很多摩托车,它的出租车多为白色的“菲亚特”牌小轿车,有的还是三排座的。还有一种小型公共汽车,车内只有前后两排座,每排4个座位。

我所走访的欧洲几国,都没有交警和刑警之分。他们的警察是“全能”的,可以处理一切治安和交通情况,而且大多随身携带步话机,有的还带有手枪和手铐。

不过我在欧洲的几个城市里很少会看到警察。在法国的凯旋门前,我见到了一男一女的警察;在埃菲尔铁塔下,见到了两名荷枪的特警在巡逻。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闹市街头,站着两名身着制服的警察,但他们没戴帽子,一手扶着自行车,一副悠闲的样子。不过与之不远的花街上,我却看到了骑马的警察在巡逻。在德国慕尼黑皇家啤酒馆附近的街市旁,一名不戴帽子、身穿便装的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不是他腰间别着的手枪,根本就不会想到他是警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比萨和佛罗伦萨,我都没看到警察的影子,只是乘车行驶在通往罗马公路是,我看了一个车队—前边开道的是一辆警车,后面车上的人身穿迷彩服、胳臂上戴在红色袖标,再后边则是卡车运送的装甲运兵车。一进罗马,警察就多了起来,街头、路口,都有他们的身影。意大利的警察比其他国的警察要威风的多。他们都穿正装,制服笔挺。

在法、比、荷、德,从一开始就在机场接我们的导游一直是我们的“导游”;到了意大利就不行了,虽然她一直陪伴着,可导游的事情必须交给当地的“地陪”。在威尼斯、佛罗伦萨都是这样。当然,这些“地陪”都是黑头发的原中国人。佛罗伦萨的那位中国长相和能说流利中国话的大约30岁左右的男“地陪”,他走路匆匆,并不向我们介绍什么,只听他把薄伽丘称作卜加丘。在大卫像前边,他只给我们15分钟,在但丁故居前连个照相的时间都没有。到最后时刻,他把我们带进一家大商场,说半个小时以后在商场外边的小广场集合,然后他就不见了,再也没露面。大概他已经从这块旅客蛋糕中切割完了一块。一问才知他又接其他团去了。

在法、比、荷、德、意街头的厕所都是收费的,3~5角欧元不等,有的有专人在门口看守,也有的无人看守,全凭自觉。而商店、酒吧、旅馆内的厕所是免费的。从威尼斯到比萨的途中,所有的厕所门口都不设收费盘,也没人看守,也不用交费。

威尼斯的汽车“入城费”原为每辆160欧元,我们去的时候已改为180欧元。佛罗伦萨的入城费则是265元。其实带我们的汽车都不能入城,威尼斯岛自不必说,无论比萨、佛城还是罗马,我们的车都须停在城外。比萨提供的是免费公交车,佛罗伦萨的老城根本就不能通行汽车,只能步行;罗马很大,但需要换乘当地司机开的当地汽车。那当然要另花钱。

相比之下,德国的公路质量最好,路上行驶的汽车也非常遵守规矩。那些大型车,永远在三道的中间道走,不管其他两道有没有车辆。车在公路上排起了长队,顺序前行,见不到有车来回穿插,或者见缝插针。一次在途中赶是堵车,路边的停车线道上基本上没有车辆驶进去,偶有也是执行公务的警车。

一进意大利,汽车一会一颠,原因是它的公路柏油铺得不好,隔不多远就有一个明显的凸起的接头。德国人的精细,意大利的马马虎虎,由此可见一般。可佛罗伦萨的商贩偏偏见了中国人就喊“马马虎虎”。不过意大利的高速公路设施还是挺人性化的。公路两侧,不远就会有“SOS”的标牌,上有两个黑色按钮和一个红十字形的按钮。不难猜测,按红十字按钮,示意有伤员或病号,是召唤救护车的;黑色按钮,大概示意抢修车等。不时还可以看到画着勺子和叉子的标记牌,那是提示就餐地的。公路旁的加油站,都附设停车场、商亭或有休息设施的商店,卖饮料、咖啡、巧克力和其他旅游商品。当然还有厕所。

一路上,德国境内的莱茵河畔景物非常优美。一条大河,在山谷中缓缓流淌,河中时有轮船开来,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河岸边,是连成一串的别墅样的红顶房子,从这个城市连到那个城市,几乎不断线。也可以说,它的城市和城市是连在一起的,或说那里的乡村和城市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乡野间的“村落”,现代化的水、电、路俱全,对于居住在那里家家有汽车的居民来说,一切都方便。河这边或那边的山顶,不时可以发现古城堡,令人怀古遐想。

那天,我们的汽车停在莱茵河边上的一座德国小镇旁。小镇干净、整洁,静悄悄,很少能看见路人,即使见到本地人,也看不到好奇的目光。街头两边是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小住宅和小店,使人感到进入了童话的世界。

在巴黎,我们乘坐的是法国司机开的车。这司机光头,下巴有一抹胡子,长得很像法国国家足球队守门员巴克斯。离开巴黎的时候,我们改乘由德国司机开的一辆可乘20余人的奔驰客车。这司机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但脸色却是白中透红。他既不懂中国话,似乎也不会说法语和英语。他和女导游都是用德语交流的。我们中的人想打听司机的年龄,导游说在欧洲刚一接触时,不能问年龄,女人不能问,男人也轻易不能问。后来导游才告诉我们,司机已经53岁,家在德累斯顿附近,那里原属东德,他有两个孩子,已经抱孙子和孙女了。两德统一以后,他开了一个车行(汽车公司)。后来他把车行卖掉了,现在替朋友开车。从出巴黎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陪伴我们,一直到罗马。他是一个严谨的德国人,每天早上都是按时把车开到我们所住的旅舍门前,帮我们往车下的行李舱内装箱包。旅途中,他开的车稳稳当当,非常守规矩。一路上,我只见他发过一次火。那是在意大利境内,当他见到意大利司机乱超车和闯红灯的时候。

在罗马,我们乘坐的是一位意大利司机开的中巴。他31岁,会说英语,所以经常与我们的导游用英语对话,导游也经常把他说的话翻译给我们听。他说他不喜欢法国人,因为法国人太傲慢。他说法国大餐不如意大利面,意大利的面有许多种做法。巴黎再繁华,也没有罗马古老。

我们在欧洲的最后之行是到天主教教廷梵蒂冈。梵蒂冈在罗马城的西北部,实际上是一个只有0.44平方公里的国中之“国”。它的正式人口是365名神职人员,其余则为雇员,包括身穿竖条衣服的瑞士籍警卫。圆穹的圣·彼得大教堂前有三层方型建筑—左右连体的是廊柱构成的建筑,方型建筑和廊柱建筑上都有人像雕塑。大教堂的穹顶有如同王冠的尖塔。进入大教堂,穹顶下是金经坛,其旁侧有分经坛。镶金或镀金花纹的四壁、屋顶的圣经人物雕塑、长着一双翅膀的小天使肩披轻纱的女天使,令大教堂呈现一派金碧辉煌,同时也显透着人间的气息。

在旅欧的途中,我一直思索着这块土地和生活这里的人们,也想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法国和德国无疑是最大和最强盛的国家(俄罗斯地跨欧亚,在传统上不被视为欧洲国家),但他们却几次交恶,甚至亡国。法国一度被德国法西斯占领,而德国法西斯也自食其果,在盟军的打击下“第三帝国”彻底毁灭。但在短短的60年的时间里,他们又重新站立起来,成为欧洲最具实力的国家。如今的法国,人口大约在6000万左右,德国人口大约在8000万左右。奥地利也曾经是欧洲的一等强国,但在对拿破仑的战争中终于被削弱了,奥匈帝国也分崩离析。低地国家荷兰,应该算一个小国,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国也曾在自强不息中称霸海上。从荷兰脱离出来的比利时,竟然成了“欧洲的首都”。据说法、德,包括曾经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的小国都意识到,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带来灾难。现代世界,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经济问题;而解决经济问题的出路,就是和平、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发展。欧盟的诞生,使一个千百年来困扰欧洲的死结迎刃而解。我们这次旅行,一路畅通,穿行各国,根本就不用办手续过“海关”。欧元是通行货币,但各国的欧元又有所区别。比如欧元的硬币,一面是统一的标识,另一面则是不同国家的个性图案。买东西的时候,人们不必看个性化的一面,只认统一的面值就行。个性化的一面,让喜欢收藏钱币的人和外来的游客更感兴趣。对于德国法西斯的兴起,政治评论家们有这样或那样的分析和说辞,但我依然闹不明白,一个产生了伟大诗人和许多哲学家的民族,怎么会让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主义风行一时。

旅途上,经常和导游严虹接触,特别是在汽车长途行驶的时候,我向她提了很多问题,其中也听她讲了一些自身的经历。她已经入了德国籍,但是她还是讲起了和“老外”打交道的感受,这就是:冷—热—冷—热—冷的过程。刚开始认识,对方并不会热情。这可以理解,从陌生到熟悉都有个过程。经过交往,互相接受,你才会感受到热情。但很快你又感到距离,因为“老外”不像中国人那样,朋友就可以不分您我。再交往,友谊加深,你再次感到了“热”,但最后还是觉得“冷”,因为中华文化与欧洲文化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消除。融合需要时间,甚至需要一两代人的过程。

严虹的爱人,也来自中国。在国外,同胞更容易沟通。他们的爱情,或说从友谊到确定终身,始于一次冒险活动。当时他们住的地方,有一座荒凉的古堡,似乎许久没人居住了。她想在某个夜晚到古堡中去探险,但男朋友却不想去。失望的时候,一个德国男孩自报奋勇和她同去。这天晚上,在夜幕的掩护下,俩人悄悄地摸进了古堡。里边的房子很多很大,寂静的空间给人带来几分恐怖。忽然间,他们听到了嗵嗵的脚步声。他们吓坏了,躲在一边,极力屏住呼吸。一个人影上来了,吓得她惊叫一声。这时候她在对方的手电光在发现,来人不是鬼,而是拒绝同来的男朋友。刹那间,一股感动的暖流冲击着她的胸膛。从那一刻起,友谊升华了。

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使旅途更加美妙。

离别的时刻终于到了,但原定早上8点10分从罗马达·芬奇机场起飞的飞机直到10点35分才启动。从罗马到北京,需要飞行9个多小时。“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我的心已经飞向北京,飞向自己的家。那乡情,只有较长时间出门在外才能感受得到,才会更加强烈。

同类推荐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口头文学,也就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各民族认知世界、传达情感、传承文化的利器,也是探寻民族共同记忆极好的凭证,回族民间文学也是如此。对于每一个回族人来说,他(她)们都拥有自己的民间文学知识,尽管这些知识不是经过专门的训练获得的,但却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脉里。所以,当你走进一个回族村落,与回族老人“谝着闲传”(西北方言,意思“聊天”),向他(她)们打听民间故事的时候,他们都会热心地给你讲述“阿丹与好娃”、“龙女与曼苏尔”、“尕豆妹与马五哥”的故事。或许,在你不经意间,还会听到从空旷的野外,传来悠长、嘹亮的花儿,那花儿或欢快,或悲伤,犹如天籁,震撼人的心灵……
  • 浮石绘·话

    浮石绘·话

    喧嚣浮躁的社会里,总需要一种声音来针砭时弊,笑谈人生百态,恰如本书。30年沉浮彻悟,汇成50幅水墨画作,沉淀的是一种宠辱不惊、从容豁达的人生智慧。一面是恣情写意的浮世画卷,一面是睿智犀利的经典段子,雅俗共赏在这里得到完美的阐释。画中有故事,言语中有机锋,寥寥几字便说透事理,道尽人心。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以一言而识万人心,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岂不尽在掌握之中?生活即段子,段子即人生。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秋月春风不等闲度过,用水墨段子和这个世界谈谈,笑看云卷云舒的背后不是消极和无奈,而是一种自信和洒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不正是如此吗?
  • 北欧现代作家作品评述

    北欧现代作家作品评述

    本书生动介绍了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力图对世界文学常识作以全面的普及。
  • 感悟父爱

    感悟父爱

    本书由上百篇催人泪下的中外情感散文所组成。 爱可以悄无声息,让繁忙的世界不易发觉。
  • 绝唱天宇的中国诗歌(下)

    绝唱天宇的中国诗歌(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热门推荐
  • 苏夏追夫记

    苏夏追夫记

    苏夏对陈琛是一见钟情。由此展开了漫漫追夫路。第一年,陈琛完全无视苏夏的存在第二年,陈琛和别的女生有说有笑第三年,苏夏契而不舍地从一个城市追到另一个城市第四年,陈琛痛骂苏夏不要脸第五年,苏夏心灰意冷第六年,苏夏决定忘掉陈琛,相亲成功第七年,陈琛胡子拉碴跪在苏夏面前第八年,苏夏嫁给陈琛第九年,陈琛成了护妻狂魔第十年,陈琛向苏夏和盘托出他藏了十年的秘密。
  • 你的星球好美

    你的星球好美

    容易感动可怜弱小,虚作的世界上,她爱我????
  • 青春溜走的那几年

    青春溜走的那几年

    我.....郑彤温从小学记事起就被同班同学孤立学习一般运动一般性格一般长相就更一般了...但是就这样一般的人内心自己不敢触碰的“公主梦”
  • 摸鱼少年的虚度日常

    摸鱼少年的虚度日常

    灵能与科技齐头并进发展的时代,人类即将迎来光明的未来。但是,偏偏有人在这美好时代不干正事。一有空就摸鱼,一有空就划水,一有空就神游,一有空就作死,即便上的是全联邦最优秀的灵能学院,但他依旧浑浑噩噩,日夜虚度。有什么比网游和作死更快乐的呢?恐怕没有。
  • 大宋女侦探

    大宋女侦探

    金莎莎,上官如言,王雪和姬娜四个是好朋友,一次意外,无意来到宋朝。金莎莎成了包拯的干女儿,王雪成为公主,上官如言掉在妓院里,姬娜掉在海边因此被人救。各有专才的美女,误打误撞地卷入了一桩桩悬念迭生的古代大案,她们各展所学,于凶险离奇的环境中联手包拯侦破了。成为四手妙弹的女侦探
  • 醉笑风月

    醉笑风月

    青春校园,多主角多场景,男主女主相互倾心但当时却没能在一起,多年后的相遇是否能圆满?足球与诗词元素贯穿风月始末,愿青春有遗憾的完美,也有完美的遗憾。
  • 狂步天下

    狂步天下

    十年前经历灭门惨案,却遇到天大机缘…十年后三尺青锋横扫,修仙一途无止境…人比人心机丛生强大万分,天比天宽阔无边何处尽头?不入仙途凡为安,一入仙途必为峰!且看一十三少年,追寻仙途尽头的故事…且看那仙途尽头,凡人不可为知的秘密…
  • 修得桃花开

    修得桃花开

    严修,上市公司年轻董事。含之桃,保研非网红校花。男主真·铁树开花。女主真·怦然心动。女主网恋(不是)经验技能即将点满时,男主出现。恋爱技能重头再来。故事主人公在爱情,友情,亲情中互相串场。边爱变成长。-------------------------------------------严修:“之桃,我有这个耐心,等你完成你的梦想。”之桃:“可是我舍不得呀。”“严修,我们结婚吧。”作者以一杯奶茶的名义发誓,加珍珠不加糖也很甜。
  • 星球末日重生

    星球末日重生

    一次旅行改变了人身面貌,由普通人类进化成新生人类。他她超越了人的生命和智慧。长生不老,史前恐龙,外星生物,宇宙飞船,超级进化,人类起源……一场场翻天覆地的毁世大灾难,完全改变了地球真面貌,使之死后重生。大难不死必有来生,人人已经今时不往日,伟大的使命即将来临。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爱护地球珍惜人生。
  • 墨上夕

    墨上夕

    我叫紫夕,是夕族的公主,你是谁?我叫墨,你还记得的我吗?好熟悉的眼神,和他好像。一段错爱,被算计的权谋之争,她到底该怎么不辜负她身上的骄傲,如果爱错了,可以从头再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