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31300000044

第44章 初入职场,“谦”字当头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

中国人一向视谦虚为美德。说到谦虚,西汉的开国谋臣张良曾留下一段佳话。元代作家李文蔚以此为题材,写下一个杂剧,叫《张良圯桥进履》。

张良的先世是战国时期韩国人,他的祖父和父亲曾在韩国做过五代国君的相国。秦始皇灭掉韩国之后,张良发誓要报仇。他图谋刺杀秦始皇,但没有成功,结果被秦朝官兵到处捉拿。张良没有容身之地,只好四海为家,逃亡避难。天上的太白金星见张良有忠烈之心,就化成一个老头,指点他到下邳(今属江苏)暂住,告诉他那里会有良师助他成就一番事业。

张良到了下邳,寄居在富户李仁家中,一住就是好几年。李仁常与张良一起谈天说地,看出张良志向远大。这天,李仁与张良一起喝酒,席间,李仁说圯桥边来了一位算命先生,能够断生死祸福,十分灵验,他建议张良也去算上一卦,看看命运如何。

其实,这位算命先生是上天福星所化,特奉玉帝之命,前来为张良指点迷津。所以,他一见张良,就直呼其名。张良非常吃惊,赶忙报出自己的生辰八字。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认为他久后必然大富大贵,而且眼下灾星已去,福星照临,当天中午,他就会遇到一位高人,得到指教。张良刚想问个仔细,算命先生却不见了。

张良满怀惊异,一路回来。当他经过圯桥时,忽然前面走来一位须发全白、精神矍铄的老人。只见老人缓缓走上圯桥,把鞋子脱下来,丢到桥下,然后转身对他说:“张良,你去把我的鞋拾上来,我就收你做徒弟。”张良觉得这老头实在无礼,但转念一想,他毕竟年纪大了,应该尊老爱幼,给他捡鞋子也算不得丢人,于是老老实实到桥下取鞋。看着张良拿着鞋子走上桥来,老人又伸出脚,对张良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为他拾了鞋,好人做到底,穿就穿吧!”于是,他又恭恭敬敬地帮老人穿上鞋。老人连声称赞道:“此子可教!”便和张良约定,五天之后,再来圯桥等候,到时收他为徒。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便急急忙忙来到桥上,谁知老人已先他而到。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相约,反而比老人晚到,这怎么能行呢?过五天你早点儿来等我!”说完,就走了。过了五天,天还未亮,张良就早早向圯桥奔去,可这次又落在了老人后面。老人大怒,说:“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早一点儿来!”又过了五天,张良想:“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迟到了。”于是,半夜时分就在桥头等候。过了一会儿,老人才缓步走了过来。见到张良,老人露出了笑容。张良马上跪倒在地,求老人指点。老人说:“年轻人就应该如此!”说着,拿出三卷天书,告诉他:“这是世上少有的奇书,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传授,现在我把它传给你!读了它,你就会有远大的谋略,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张良满心欢喜,叩问老人的姓名。老人要他得志之后,去济北古城下,找到一块黄石头,那就是师父了。原来,这位老人就是黄石公,他传授的是《太公兵法》。

张良得到黄石公的传授之后,每天刻苦攻读,很快就将天书上记载的兵法妙义全部领会贯通。然后辞别了李仁,前往咸阳,投奔沛公刘邦。从此,张良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

随后,剧本又讲了张良与韩信、萧何及众将军配合,巧用计谋,擒住西洛申阳及陆贾,立下大功。

这个剧本前半部分所讲的张良拾鞋、得授兵法的故事,基本上与历史记载相符。后半部分可能经过了明代人较大的增删改动,情节近乎杂凑,条理也不甚清楚,我们就一笔带过了。

历史上的张良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屡立大功,被封为留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张良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成功既有赖于历史大舞台提供的机遇,也离不开个人具备的诸多优秀品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谦虚。

其实,张良还真有些值得“不谦虚”的本钱。论家世,算得上是名门之后;论胆略,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堪称英雄豪杰。这样的人物,能够为一位“无礼”的老人拾鞋、穿鞋,不仅谦恭有礼,而且虚心求教,甚至在受到批评之后,也不骄不馁,这的确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张良还有更谦虚、更明智的行为。作为汉朝的开国元勋,汉高祖刘邦评价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功劳不可谓不大。刘邦曾主动提出要赏给他三万户百姓的封地,张良断然谢绝,并谦虚地说:“我与陛下相会,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陛下用我的计策获得成功,这只不过是我的运气好而已。没有陛下,就没有我张良。”表面上看,张良推掉了一场富贵,实际上,正是他的谦退,使自己免除了君主的猜疑,给自己留下了后路。反观与他一起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等人,得天下后居功自傲,争地盘、要王位,结果遭到刘邦的猜忌,被逐一铲除。

统观张良的一生,可以说,谦恭的态度使他得到了师长的青睐,谦虚的胸怀使他获得了学习的机会,谦退的为人使他在功成之后能够全身而退。在一个“谦”字上,张良体现出了过人的智慧。

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谦虚的重要性。《周易》六十四卦中,讲的都是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和做人的方法。每一卦爻中,有凶有吉,独有谦卦,每一爻都吉祥。谦卦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凡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凡谦虚的,就会使他滋润不枯。就像地势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它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让他享福。做人的道理,大家都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另外,《尚书》中也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名言。

时至今日,谦虚仍不过时。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谦”字当头,尤为重要。

谦虚表现于外,就是一种谦和的风度。谦虚的人,为人低调。他们不夸海口,踏实做事,尊重他人,容纳批评。这些品质在工作中尤其重要。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往往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和见识,稍不注意,就会说过头话,做过头事。比如对单位现有的规章制度有看法,对同事为人处世的方式不能认同。这时,谦虚就表现为管好自己的嘴巴。要意识到,作为一个新人,你首先要做的是适应环境,而不是发表异议。如果你觉得必须发表意见,那也一定得注意场合和表达方式。否则,不仅容易给人留下骄狂的印象,还可能在单位内部树敌,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另外,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也不必吹嘘夸口。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业绩是必要的,但也不必把米粒大点儿的成绩到处宣传,因为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没有人会对你的能力和成绩视而不见。如果自吹自擂,别人注意到的是你吹牛的本事,却忽略了你做了什么。第15届奥斯卡影后格丽亚·嘉逊在领奖时高兴过头,站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了足足5分钟,事后人们讥讽她说:“嘉逊的演说比她的台词还要长。”而传奇影星马龙·白兰度在初次登上奥斯卡领奖台时只说了一句:“没有许多人的帮助,哪有我的今天?”话虽谦和,但谁又能否定他出神入化的演技和对电影事业的贡献呢!除此之外,接受批评的雅量也很重要。一个人在受到责备之后,仍能保持谦虚,那才是真正的谦虚。对于新人来说,犯错误是正常的,是成长道路上必然的经历。这个时候有人能够指出,不论态度如何,客观上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即使对方的批评有失公允,也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听取。年轻人难免气盛,又爱惜面子,很容易听到一点反面的声音就急于辩驳,或是千方百计地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这样就会给别人留下自高自大或者不负责任的印象,从而失去很多机会。试想,如果张良对于黄石公的批评甚至刁难不是虚心接受,而是暴跳如雷或者拂袖而去的话,他的一生恐怕就要改写了。

谦虚不仅是外在的风度,更是内在的修养。谦虚的人,胸怀远大。他们自知不足,虚心学习,不懈追求,精益求精。张良与黄石公初次相见的时候,并不知道对方是高人,也不清楚自己能够学到什么,但仍然对老人谦恭有礼,就算遇到老人的反复刁难,也不骄不馁。张良的修养与气度确非常人所及。在这气度后面,我们看到的是张良对成功的不懈追求。正是这种追求,使他自知不足,从而有意识地寻找一切可能的学习机会。今天的年轻人并不缺乏对成功的渴望,缺少的恰恰是这种虚怀若谷的修养。年轻人的优势在于知识新颖、观念超前,但这些优势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协调各种关系、如何解决具体问题,都还需要不断地学习。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的长处我们努力学习,别人的缺点我们注意克服,防止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能做到“谦”字当头,多看、多听、多思考,每个人的优点吸收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就会越来越优秀。这样的话,与成功相约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麦穗越饱满,它越低头;越是有知识的人,越知道自己的不足。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同类推荐
  • 中学生心灵历练宝典

    中学生心灵历练宝典

    本书针对当今中学生的实际现状,通过案例对中学生在品德修养、情感升华、人格塑造、心灵净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引导。
  • 新跳槽时代

    新跳槽时代

    北京姑娘苏美美大学毕业前夕选了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搭界的工作,之后又闪电般地离职。在父母的“逼迫”下,进入一家国企。终究无法忍受国企的体制,瞒着父母,再度离职。两次就业的失败使得苏美美开始反省,开始定位自己的职业,之后经历了DM时尚杂志主编、网站编辑、图书公司总编等职业,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从大公司跳到集团公司,从小职员跳到中层管理人员,先是自己跳,后来猎头公司请她跳,几经浮沉,一步一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国内顶尖级传媒公司BBR的金牌策划总监。
  • 方圆大智慧

    方圆大智慧

    谁都渴望人生幸福、凡事成功,每个人也都在倾一生之光阴去无怨无悔地追求幸福与成功。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充满了激烈竞争,人们愈发疲惫忙碌。人生到底是什么?成功是否可望不可及?成功是否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成功真的要付上很大的代价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能够巧妙带来成功?
  • 李开复的18堂职场经营课

    李开复的18堂职场经营课

    由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混乱,中国的年轻人大多没有特别清晰和明朗的人生规划,也没有适当的职场定位和职场心态,一味地追求事业成功。却很少有人知道具体如何执行。作为“青年导师”的李开复,用他的一言一行,一课又一课地教导着年轻人该如何把握职场心态,收获职场成功。让年轻读者在学习职场技能、提高职场素养的同时,有更为清晰的职业规划,更宏观的职场意识,最终取得不俗的成绩。每个年轻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有所作为,面埘职场的风起云涌、暗流潜伏,作为职场新人的你,该如何应对?
  • 智读三国谋略高手

    智读三国谋略高手

    本书从以上四方面立意、引证的史料简洁而生动,同时辅之以现代社会的事例,力求做到史有所出,论有所证,例析结合。品读三国,借鉴古今。以此你可以获得一个历练人生的机会。历史的追述与人生的体悟在这里可以重合,可以结晶。
热门推荐
  • 鬼道神踪

    鬼道神踪

    一段尘封的往事,一个惊天的阴谋,一个峥嵘的岁月,一段段看似诡异的事件,看似独立,却暗藏联系!传说中的妖精是何模样?口口相传的鬼魂是不是那么腹黑?常常被人们忽略的怨气会发生怎样出人意料的影响…这是一个时代的绝唱,也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
  • 甜妻攻略:BOSS,玩个心跳

    甜妻攻略:BOSS,玩个心跳

    “哥哥,你干嘛……”“例行检查。”男人俯下身,将检查进行得彻底又深入……他是她名义上的哥哥,却在他19岁生日那天,狠狠的夺走她的初吻!“裴牧凡,你要是再敢亲我,我就……我就缠死你!”他低头,再次吻了上去,顺带上下其手。裴涩涩傻了!她抖着两条小白腿,到底……是缠还是不缠?
  • 随身带着全能系统

    随身带着全能系统

    本是社会一闲人,被人辞退被人辱。偶得外挂傍在身,风来雨来化蛟龙。外挂本是神奇物,万般技能随流意。黑客技能显神通,报复仇人不含糊。绘画技能受人瞩,功成名就大宗师。360行,行行技艺样样精通。而当别人都以为他这就是啊的全部本事的时候,他笑眯眯的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传承一栏上....剑仙、厨神、冒险家...位面商人什么鬼...
  • 大叔来势汹汹

    大叔来势汹汹

    结婚三月,老公因病去世,她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众所周知名门周家大少爷,病入膏肓,根本无法行夫妻之事,一夕之间她成了人人唾弃的荡妇。当她成为众矢之的,百口莫辩时,他立于她的跟前,看着她的眼睛,幽幽的说:“我的。”他眼里明明带着讥讽,却依旧向她伸出了援手。她心悸,却无从选择,即是万丈深渊,当下也不得不跳。从此她的人生开始步入另一个轨迹。据说,周五爷的神秘小娇妻,八面玲珑,温顺开朗。却在产后性情大变,成了善妒心狠手辣又不择手段的女人,将周家搅的鸡飞狗跳。有人说她恃宠而骄;有人说这才是她的真面目,冷血无情,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步步为营,他不过是她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可归根结底,究竟谁才是居心叵测的那一个
  • 木槿花开,孤女成凤

    木槿花开,孤女成凤

    梦醒穿越——还能不能再狗血一点!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况且还有个绝色王爷当夫君,她这现代才女学霸也不亏。“冷无御,沐槿什么都没有,你可曾在意?”“只要槿儿心中有我,身份、权势本王都可抛弃。”只是因为月下他许下的诺言,她便决定要与他厮守终生,无论世道如何变迁。
  • 我只想做回咸鱼

    我只想做回咸鱼

    被认回全氏的全楠霖开始了他奢靡腐烂的生活不久,他过腻了富二代这样的生活,在他具备了继承人的资格,在他努力后变得十分优秀了。当他站在万人瞩目的高台上,他无奈地说了句:“我只想做回咸鱼……”
  • 忘川永殇

    忘川永殇

    世人皆知,莫羡妤是折梨门主李临渊的软肋。却无人知晓,越光国主才是清欢圣女的浩劫。因为他,她家国毁灭、生父被杀、挚友惨死,就连他承诺的越光王后的头衔,也被他当成一件交易品送给了另一个女人。从青梅竹马到不共戴天白骨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终究不过公子忘,红妆亡。“所以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一个疯子从意欲复国到拱手江山;一个傻子从纵情浪荡到为爱痴狂一个哑巴从为兄护航到负了高堂,哦,对了,还有一个姑娘,从众星捧月到被世人遗忘”“这都什么玩意?结局是啥?”“人走茶凉。”
  • 志摩的诗

    志摩的诗

    桑楚主编的《志摩的诗》收录了徐志摩的经典作品,分为诗歌和散文两部分,“诗歌篇”精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集子中最唯美的作品,“散文篇”精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等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注意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意其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相信读者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充满睿智的徐志摩。
  • 我的魔界历险

    我的魔界历险

    夜凡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在某一天,家族遭人灭门!自此,背负血海深仇,踏上强者之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问天地间谁与争锋……
  •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经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在尊崇原著体例,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对原著中的篇目进行了适当地删减,力图将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以突出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史实,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更能从中学到做人处事的无穷智慧和高深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