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99600000034

第34章 “渔隐”词(1)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这里将陆游的“渔隐”词独立出来,做进一步研究。“渔隐”词,指描写“渔父”形象和生活,表达隐逸闲适情怀的词。词人有意塑造张志和笔下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西雨不须归”的“渔父”形象。但是,陆游从小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无法成为真正的“渔父”。实际上,词人身心俱未隐,“渔隐”只是他的一种情结,一种精神寄托。

陆游自号“笠泽渔隐”、“渔隐”、“渔隐子”、“笠泽渔翁”,“渔隐”词大多是罢官闲居时所作,这当然与他当时的生活环境及心境有直接关系。

陆游词中被作者自称为“渔歌菱唱”的“渔隐”词有二十首之多。此类词多咏渔父垂钓生活,以山水为背景,写放浪林泉,寄情烟波的乐趣。包括《渔父》五首,《长相思》五首,《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等三首,《采桑子》(三山山下闲居士),《菩萨蛮》(江天淡碧云如扫),《鹊桥仙》(华灯纵博)等二首,《真珠帘》(山村水馆参差路),《点绛唇》(采药归来)等。词中,作者把自己塑造成“渔父”形象,犹如超脱于尘世的“仙人”。但词人有时又牢骚自嘲,不时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陆游的渔隐词按其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身隐心亦隐,其中以《渔父》五首中的第二、三首和《长相思》五首中的第一、二首等为代表,写的是像张志和那样真正的隐士生活。另一类称之为身隐心不隐,如《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鹊桥仙》(华灯纵博)等。此类词中隐隐透露出他的隐是被迫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隐,陆游心中仍然装着国家,关心着收复失地,爱国之情隐然可见。

早在中唐时期,张志和的《渔父》就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陆游的《渔父》五首亦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渔父”形象。如其三、四、五云: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湘湖烟雨长莼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长安拜免几公卿,渔父横眠醉未醒。烟艇小,钓车腥。遥指梅山一点青。

这组词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当时陆游在家乡闲居五年之后,重新被任用,任严州军州事。早在乾道二年(1166),陆游始卜居镜湖之畔的三山,宅院依山临水,风光秀美。他数次被免官后闲居于此。故乡的美景抚慰了词人一颗受伤的心,词人泛舟镜湖上,边饮酒边垂钓,说不出心中有多么惬意。宽广和清澈的湖水荡涤了词人心中的烦恼。

又如《长相思》云: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樽谁与同?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到时闻暮钟。

词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八月,时作者已六十四岁,任严州军州事满,于七月十日回到故乡,认为从此不用再出仕,故选取《长相思》词调,采用连章体,表明今后将逍遥于青山绿水之中,过悠然自适的隐居生活。词人月明垂钓,饮酒闲眠,烹莼丝,听松泉,俨然超尘绝俗的隐者。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宁静纯朴的农家生活,词人生活其中,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慰藉和解脱,一改前此爱国诗词中抗金复土的英雄壮士形象,而展现其潇洒闲散的一面。

词人在水乡平凡而淳朴的生活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灯红酒绿,也消失了城市的喧闹,更没有官场的肮脏和市侩的铜臭气。因此,在城市樊笼和是非圈中羁绊大半生的词人,一旦重返乡村,心中自然而然产生亲切的感觉。

这时的陆游,既无“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的慷慨激昂,也无“秋晓上莲峰,高蹑依天青壁”(《好事近》)的飘逸清高,而是拈棹舞,拥蓑眠,作水仙,醉不知,甘心终老于水云乡,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地畅游,暂时摆脱了尘世间一切羁绊,做一“无名渔父”。

乾道二年(1166),陆游罢官归里。于镜湖三山写下了《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世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无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起首二句写居住环境之优美,接下写自己生活之闲适,动静行止无不惬意。过片写词人贪恋这种旷达生活的情趣,任凭终老田园。但结句陡然一转,“老却英雄似等闲”,表达了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词中极写隐居生活的萧散闲适,但抑郁不平之气仍按捺不住。因此,表面看来,在优美环境中生活得那么自由自在,其实内心深处充满着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可以说,这是英雄一时屈身,而不是隐士追求的遁形。

古代士人的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的方式途径是“隐”。“隐”与“仕”是相对的,与孟子所说的“穷”与“达”相近。陆游前后蛰居山阴的日子都是广义上的隐,而不是张志和真正意义上的“隐”。陆游对此是很清楚的,《寓叹》其二云:“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他的隐只是休官之后的“小隐”而已,这“小隐”只是他生存状态的外在表现,而他的灵魂深处,还继续燃烧着那团抗金复土的不灭之火,他尽可以把一切身外之物统统忘却,但这团火,不属于身外之物,而是他的灵魂所在。

陆游“渔隐”词从创作时间看,绝大部分作于后期,即淳熙五年(1178)出蜀东归之后。这一现象的出现,固然与中年以后心态渐趋平淡的自然规律有关,但更主要的还与作者的生平遭际有关。

在陆游一生中,有两次比较大的挫折。第一次是乾道初年的罢归。据《宋史·本传》,陆游于绍兴二十三(1153)、二十四年因两次考试名列秦桧之孙前而遭秦桧的黜落,一直到秦桧死,始赴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后孝宗即位,因史浩、黄祖舜举荐被赐进士出身,开始受到重视。这时,朝中主战派占上风,陆游也热心于抗金事业,颇有用武之地。但不久张浚北伐失败,主和派重新抬头,陆游被调离京城,未几又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贬回故里。这对满腔热血、一心报国的陆游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第二次是乾道八年(1172)王炎的离川回京。之前,陆游曾应王炎之召,从夔州到南郑,加入王炎幕府,直接参加抗金斗争。《宋史·本传》说他积极为王炎出谋划策,认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其间上与王炎宾主相期,下与士兵习武打猎,度过了一生中最充实,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但好景不长,是年九月,王炎被召回临安,旋被罢免。陆游也回到成都,任成都安抚司参议官。以后虽调任几处,都是远离前线的地方小官。陆游颇感请缨无路,报国无门,遂日益颓放。终于在淳熙五年(1178)五十四岁时离蜀东归。

经过这两次打击,陆游的思想与情绪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尽管爱国之情仍在他心底炽烈燃烧,但才无所用的现实又使他十分丧气。因此干脆在山水风光里寻求寄托,用平和淡远的隐逸生活和“渔隐”词作来医治内心流血的伤口。可以这样说,就陆游本意而言,他并不想真的隐逸乡村,流连山水,只是现实政治使他一挫再挫,无奈之下,只能以“渔歌菱唱”来发泄与掩盖自己的失意与不满了。这种复杂的心情在词中也有所流露,如《洞庭春色》: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词中正话反说,怨气甚浓,清楚地表明了作者钓竿渔艇、笔床茶灶的真正原因。这首词作于淳熙八年至十三年间,正是陆游东归后在山阴老家闲居时期。作于同时期的还有一首《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也能说明陆游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心中不太平;另一方面又努力“身闲心太平”。陆游在闲居生活中,充满了这种矛盾与痛苦。反映到创作中,就是深隐的用世思想与隐逸的出世之词了。这也可以说是陆游“渔隐”词的最大特色。

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六十二岁时,再次被起用,知严州。辞别之际,孝宗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当然,两年后严州任满,陆游并没有改变什么,他依然在作“渔隐”词,依然感到内心苦闷,而且比起以前来,更多了几分伤感与苍凉。其《长相思》五首便作于此时,例如:

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从今心太平。

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词人有一种心有不甘的牢骚,只能以“悟浮生,厌浮名”的态度来聊以自慰。其实就陆游生平志向来说,他一直是积极入世的,这点看他的诗作就可一目了然,他“死去原知万事空”,还“但悲不见九州同”,几时真的忘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呢?以此反观他的“渔隐”词,也必须把握这一点。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他七十岁前后作的三首《谢池春》了,现录一首: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从词中可推断他创作渔隐词的根本原因和渔隐词的本质精神。不妨这样说,陆游的渔隐词是他生活遭际、思想矛盾的曲折反映,是发泄对当时政治不满的一种特殊形式。

再探讨一下渔隐词的创作渊源。就此而言,陆游受影响最深的是唐人张志和与南北宋之交的朱敦儒。

张志和是较早的文人词的作者。他的《渔父》词五首尤其是第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影响深远,历代不乏仿效者。五代花间词人和凝、顾复、孙光宪、李殉,南唐的李煜都有模仿他的作品。北宋苏轼、黄庭坚恨其曲度不传,又加数语以《浣溪沙》、《鹧鸪天》歌之,苏轼还效韦应物体把它改造为《调笑令》。历代词人,只要创作隐渔词,几乎无一不学张志和者,陆游当然也不例外。

张志和的籍贯,一般据颜真卿所撰《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以为是东阳金华(今浙江金华)人。陆游于绍兴元年(1131)七岁时随父避居东阳,至绍兴三年由东阳返里。以陆游之家庭环境,幼承庭训,在张志和的故乡听到有关词人的逸事,学习词人的作品,是很自然的事。

张志和与陆游的故乡亦有密切关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太平广记》卷二十七所引《续仙传》均云张志和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此说可信度不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张志和曾在会稽居住过较长的时间。据颜撰《碑铭》记载,其兄鹤龄恐他浪迹不还,曾在会稽东郭买地结茅斋以居之,他闭居竹门十年不出。又据《宝庆会稽续志》记载,宋高宗有和玄真子《渔父》词十五首,并序云:“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十五首,戏同其韵,赐辛永宗。”按:绍兴元年,正陆游避难东阳时。可见张志和的词在会稽影响也很大。无论在东阳,还是回山阴,陆游学习张志和并受其影响都是最合情理的事。陆游《入蜀记》中曾记载湖北“大冶县道士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词》所云者”。亦可见他对张志和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当他出蜀东归后,在严州(治今浙江建德)任上时,官闲无事,寄情山水,嘲咏风月,晚上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于是创作了《渔父》词五首,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两人所不同者,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是真隐士;陆游自称是“无名渔父”,并未成真的隐士。张志和飘逸出尘,有神仙风致;陆游虽潇洒超拔,但仍未忘机。陆游的悠然世外只是对壮志未酬的苦闷情绪的暂时慰藉,他从未甘心做一名隐士。两人词作相较,风格清新雅洁一致,思想情调则有差别,需从字外去体会。

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朱敦儒是典型的“隐逸”词人,陆游的渔隐词也受他的影响。朱敦儒于绍兴十五年(1145)六月以左朝奉郎到会稽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时年陆游二十一岁,陆游诗中自述“少受知于朱公”,当在此时。《澄怀录》云:

陆放翁云:朱希真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顷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室中悬琴、筑、阮成之类。檐间有珍禽,皆目所未睹。室中篮缶贮果实、脯醢,客至,挑取以奉客。

由此知陆游曾从朱敦儒游,亲炙其旷逸之风。陆游词受朱氏《樵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卜算子·咏梅》与朱氏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相较,颇能窥见其模仿的痕迹。尤其是渔隐词,两人有许多相似处。朱氏有《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词序云:“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陆游有《渔父》五首,同是学习张志和者。朱氏有《好事近·渔父词》六首,是典型的渔隐词,陆游则以《好事近》六首为游仙词。风格上恬淡闲远、清旷疏放,一扫绮靡香艳的习气。刘克庄论陆游词“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顽”。当指这类词而言。从渔隐词的影响上看,陆游不及朱敦儒,从成就上看,则各有千秋。

陆游的渔隐词是“隐”的产物,自有它消极的一面,成就和影响不能与爱国的豪放词相比,故不应过高评价。但它是陆游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创造的恬淡飘逸的风格开辟了放翁词的新境界,而且“屏除纤艳”之功亦不可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肯定它。

【注释】

①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毛晋《宋六十名家词》第1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③吴梅《词学通论》第9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胡适《词选》第232页,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⑤王易《词曲史》第176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同类推荐
  •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铁屋中呐喊

    铁屋中呐喊

    这本书不是宽容的,它可能会得罪一些老前辈;这本书也不是成熟的,它通篇充满了反叛与偏执。然而让我们一起重温鲁迅先生的教诲吧——“以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
  • 香山情恋

    香山情恋

    《香山情恋》,一部充满着热爱家乡才情横溢的书。我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你就会领略自然造化之美,感受祖国山河之美,陶醉于华夏文化艺术之美。
  • 远去的人

    远去的人

    本稿为纪实作品,通过记录父亲老年痴呆症之后的两年时光,从一个老人最初的失忆,一日日走向完全失智,从一个健全的老人,直至成为一个不认识任何亲人,不记得任何往事的“痴呆者”,讲述了老龄化社会中的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一代人的命运与价值观走向。
  •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汇集了张鸣、曹文轩、陈舜臣、韩美林、洪峰、王蒙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无时之殇

    无时之殇

    一个看似柔弱的少年,那么羸弱不堪,毫无威胁。但当他下定决心,收起犹豫的眼神时,他会露出仍然锋利的獠牙,毫不犹豫撕碎挡在道路上的一切阻碍。
  •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

    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

    朱平柾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明未崇祯十五年,还光荣的成为了蜀地朱氏子孙。让小朱同学泪奔的是蜀王这一系被张大胡子在崇祯十七年八月就把人头给抢完了。不过幸好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张大胡子,李驿卒,大辫子。都在本王的脚下颤抖吧!
  • 后来我们都笑着遗忘

    后来我们都笑着遗忘

    原本是替闺蜜送情书的夏绿,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被不可一世的乔磊看上,并拿下。如果不是那次邂逅,夏绿或许就不会发现男朋友劈腿自己,和闺蜜搞在一起。也是因为双重背叛的剧烈打击,夏绿彻底沦为了经常出入酒吧的不良少女。在一次机缘巧合中,突然出现的一个人把她从危机解救出来,等到第二天夏绿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孤身一人躺在上宾馆的床上,身上的衣服已经换成了浴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鲛行天下

    鲛行天下

    “父亲,我一定会护住爹爹和弟弟的。”秦青桐摸了一把脸上的泪水,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虚弱的男子,伸手擦去少女脸上的泪水,笑着点了点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我没有TA

    你我没有TA

    不愿意回忆过往的男主遇见同样不想去回忆过去的女主,原本男主以为遇见上天怜爱的馈赠。却不想到,女主和他只是同病相怜,相互取暖。原以为,两个悲伤的人在一起会是幸福的模样,却因为距离的拉近演变成相爱相杀。
  • 打怪升级当魔妃

    打怪升级当魔妃

    她喜欢的人视她为棋子,她想独善其身,却没想到自已是个香勃勃。在完成一次任务后,她突然被魔神拉入到异世,她凭着开挂的本事,一路打怪升级到魔王,却在某日她被魔神声宣,她是他的魔妃。我靠,怎么可能!她和他之间明明只有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