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6000000016

第16章 微电子学研究所的几件事

从1956年在无线电系筹办半导体专业至今,已过去44年;从1980年微电子学研究所成立至今,也已整整20年。我一直是一个与微电子所有较多渊源的“局外人”。有不少印象很深的事,记录几件,表达我对微电子学所成立20周年的真情和祝愿。

一、感谢与怀念

我们特别感谢校外四位老同志对半导体专业建设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北大黄昆教授(后调到中科院),中科院王守武教授,原四机部部长王诤和副部长、十院院长孙俊人同志。

当然,我们同样感谢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各级领导同志,以及兄弟学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同行们,包括很多校友们,给予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我们深切怀念过早离开的梁培虎、龙辉、徐葭生、费圭甫和庄同曾同志,他们为半导体专业和微电子所的建设奉献了全部心血和各具特色的才华。

二、硅材料、器件和集成电路

李志坚同志在苏联留学毕业前,南德恒等同志就正式函请他来清华工作。1958年他回国当天即到学校,很快投入工作,与提前抽调的青年教师和本专业同学进入了“大跃进”年代。1959年,30岁的李志坚任教研组主任,主持专业建设的全面工作,白手起家。在起步阶段,以他为主导解决了专业发展的两大问题。首先是冷静而机智地对待了“大跃进”刮起的“浮夸风”和“批判风”,没有干什么蠢事,又始终保持了自力更生的充足干劲;更重要的是在起初“全面开花”的许多学术发展方向中,选定国际上刚起步的硅材料和器件技术为主导的学科建设方向,规划师资队伍,抓好实验室建设。确立这个方向是很正确的,又是很不容易的。1963年我校即酝酿发展硅集成电路,1964年开始研制。四十多年过后回头再看,当时的选择使学校在微电子领域的人才质量、学术水平、研究成果一直处于国内前列,是何等重要,对专业和研究所长期的顺利发展有决定意义。李志坚同志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三、微电子所新的征程

1978年绵阳分校撤销后,专业的主力回到了清华园,与留京的半导体车间合并。今后怎么发展,这是一个对专业、对学校都关系重大的事情。当时半导体专业的领导骨干南德恒、李志坚、杨之廉、徐葭生等都要求干大事,而学校很有远见。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世界微电子学迅速发展的形势,学校十分珍视经过“文革”劫难仍然保留下来的可贵的高素质队伍和正确的研究方向,决定:第一,建设新的高标准的微电子实验研究大楼,这是在“文革”后建设的第一座7000平方米的科技基地;第二,成立微电子学研究所,承担国家有关研究任务和培养研究生,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学任务也由研究所承担,而其他教育管理工作仍在无线电电子学系,这是一个妥善的安排;第三,通过可能的渠道,引进1~1.5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和其他精神仪器,当因种种原因,已确定的经费迟迟没有拨下来,使引进的某些重大设备受阻时,高景德校长几次明确表态“当了裤子也要办”,经过张孝文副校长对国务院几大部委有关单位卓有成效的工作,这笔钱最终拨到了学校。

80年代中后期,微电子学研究所在国内有关单位和同行中甚为瞩目,得到上级的支持和关注,当然在社会上也有各种议论。当遇到非议和怀疑时,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常不无自豪地说:“国内有哪个单位花那么少的钱,建成了这样的实验室,引进了这些设备;有哪个单位由那么少的人,干了这样多的事,出这样高水平的成果。”有时有这样的情况:外面某些单位在与外商谈判时,对方提出超高的价格,他们就请外国人来清华微电子所参观,让外商知道中国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落后,我们不是傻瓜。这成为谈判“砍价”的重要筹码。这些都是微电子学所员工夜以继日高水平工作的效果。

90年代以来,微电子学所的工作继续蒸蒸日上,领域逐步扩大,水平日益提高,国际交流有很大进展。我在1994年底离休,这几年对微电子学所的三件事印象颇深:一是在长期预研的基础上,完成了新器件的开发,如硅集成微马达、微型泵、非接触式IC卡芯片等;二是与IBM建立合作关系,并由此带动某些跨国公司对我校的支持,获得了一批可配套的亚微米工艺和检测设备,建立了0.5~0.8微米工艺线,并可开发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三是第二座新建实验大楼虽未能落实,但原有大楼中心空间加盖两层共1000平方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科研、办公环境。

我衷心希望微电子学所继承和发扬“严谨、精深、前瞻、创造”的学术传统,在改革和发展中水平更高、实力更强、贡献更大。

同类推荐
  • 雷公根笔记

    雷公根笔记

    本书的短诗,涉及诗歌的多种主题、题材、语言方式和思维向度,取名为《雷公根笔记》是以雷公根,这种伞状的野生植物,纤小坚韧,朴实自然,自由散漫,生机盎然,星星点点长满了南方的野地。雷公根的这种特性,与这部诗集的追求有某种暗合之处。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 商市街

    商市街

    本书是萧红完成于1935年5月的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特色,但同时具有社会风情画的特点。生动而真实描写了城市里的贫富悬殊与对立,下层百姓境遇的悲惨,知识分子求职的艰难与谋生的不易,热血青年的忧伤、欢笑和对人生道路的探寻与抉择。今天看来仍是一部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散文作品。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势无双

    权势无双

    林毅穿越了,好吧,穿越就穿越呗,反正无牵无挂,但是别人穿越不是附身商贾之家,就是投胎豪门巨族,而我们的主角林毅却穿越成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林毅看着一贫如洗的家,既然咱没有成为富二代的命,那咱就成为富一代,谁让我比他们多活了一千多年呢?
  • 女仙严清秋

    女仙严清秋

    这是一位低阶仙女在天界不断爬向高阶的故事,最终历经磨炼成长,达成梦想。(最近不会更新,我突然意识到许多问题,故事部分内容我会进行修改。)
  • 东方天尊

    东方天尊

    王晨,华夏神农后裔焦家养子,自幼无法修炼,熟读焦家藏经阁全部书籍,后进入商界,被称为五十年来最为传奇的商业天才,被刺杀后灵魂转世于天玄大陆,觉醒后凭借前世所记载的功法,和商业才能成为大陆最强者并且创立了大陆最强商会,飞升后进入原始仙界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成为东帝于仙界几位最强者共同守卫仙界
  • 九拳之下

    九拳之下

    方武:“大叔,我要学武!”张雄:“好!”方武:“大叔好难啊!不学了!”张雄:“可以!”然而到最后,方武发现这个世界很危险!只有自身的武力,才是最可靠的武器!同时他也开始遇到了各种东西,能量装甲,道种灵修,神通武者,佛门修士以及各种异域生命!新书《金属事记》已发,西幻,想看的读者大大可以来看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戏开发设计师

    游戏开发设计师

    一个游戏设计师的人生一个讲作游戏的故事最后能做游戏,真好(这只是一个做游戏的故事,仅此【认真脸!】)
  •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有其自身的品格、特点与坚守。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的诗歌又取得了重要成就,涌现出了一批重要诗人和优秀诗作,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诗歌现象和流派主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论述、研究和总结,以利于上海诗歌更好地走向未来。本书便想做这样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书中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诗歌分为三个阶段:一、改革开放之初(1978-1989);二、困顿与涣散(1990-2000);新世纪的曙光(2001-2018)。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诗歌发展状况,书中对上海的旧体诗词创作、散文诗创作、网络诗歌,乃至一些重要的诗歌批评家及其诗歌批评家队伍的形成,也都分别列有专节论述,从而更完整地体现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诗歌发展的整体面貌。
  • 孟婆桥前奈何路

    孟婆桥前奈何路

    今生的错过,输了前世的誓言奈何桥畔,等你千年眼眸交错时,我已形同陌路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彼岸之后;你还有留恋吗……
  •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洪武二十五年,天下大治,风调雨顺。那一年,巡抚陕西返回南京的皇太子朱标同学,抑郁二十年后离开人世;那一年,被夸了二十年圣孙的朱允炆同学,终于被立为皇太孙;那一年,镇守滇南十余年的沐英同学,谥“昭靖”,侑享太庙;那一年,滇南地主家痴傻了二十年的宝贝儿子,终于开窍了。不要脸的沈宝库抱着聚宝盆开始攒钱,准备谋反……不,是准备靖难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