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4100000023

第23章 读书札记与序言点评(2)

2、原理分析:

人的心理对外界的刺激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有一定的承受限度。当某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人的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则是刺激“超限”,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3、实践应用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时有发生。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会一次、两次,甚至多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教育实践中,聪明的教师或家长都懂得这个规律,学生犯一次错误,就只批评一次,绝不对同一学生的同一错误,重复同样的批评。若要批评,则会变化个角度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一再“穷追不舍”,就不会产生厌烦、反抗心理。

同时,有经验的老师、家长也不会用成人的标准批评孩子,或用成年人的空洞道理(大道理)对学生(孩子)施加教育,因为这种说教缺乏针对性和适切性。

4、教育启示

(1)留点空白: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指的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教学强调点拨,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或反思)的机会、空间。

(2)过犹不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注意“度”,如果“过度”会出现“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把握“尺度”、“火候”、“分寸”很重要。

(3)认知超载

教师依学情确定学习目标(任务),不可过多、过杂、过滥,注意不断激励学习的热情和潜能。如一节英语课,学习5个或6个单词,学生会学得认真,有兴趣,如果学习20个,则学生听了,会立即叫起来,产生厌烦情绪。

下课了,老师不宜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不宜津津乐道。务必注意,人在接受任务、信息、刺激,都有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

因此,向学生讲述某个知识、道理以及布置作业时,在任务和数量上注意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否则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强调“一课一得”,学生学得认真,掌握得扎实,值得借鉴;另外还有“少则得,多则惑”也是讲的这个道理。提醒“好心”的教师,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多多益善”,不关注学生情绪和学习效果是缺少教育智慧的表现。

(三)沉锚效应——学会利用信息

1、案例再现:要一个还是要两个

有两家靠街紧邻的小吃店,生意均很红火。然而,每晚关门结算时,王老板的小店总比旁边张老板的小店多出两百多元,天天如此,是何原因?张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王老板的小店,每进来一位顾客,服务员都会热情地问:本店的煎鸡蛋外黄里嫩,味道极好,您是要一个煎蛋还是来两个?“爱吃鸡蛋者会要两个,不爱吃的也会要一个,不要的客人,很少。而张老板的店接待客人情况就不一样了:“本店的煎鸡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要不要尝一尝?”结果,有的说要,有的说不要,大概各占一半。”

2、原理分析:

上述案例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如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锁定下来,将思维固定在某一处。这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沉锚效应”。

中国有成语“先入为主”,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先入为主”如果成为一种习惯,则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分析和决策时的科学决断。

3、实践应用

沉锚效应在现实中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可能是同事无意中的一句建议或报纸上的一个小信息,激发了你做某事的兴趣或愿望;

听某老师讲课用了某种教学手段,你也想尝试一下;

市场营销中常见的“沉锚”是先例启发或市场需求趋势。如豆浆机最早的有“九阳”,其他厂家从“先例”(九阳)得到启示陆续有“美的”、“步步高”等。

市场策划人员在制定销售计划时会参考去年的计划,再参考其他因素,不去一味依赖原有的数字,那去年的信息就不会是“沉锚”了。

4、教育启示

(1)教学中选择典型案例解决问题,案例就成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锚”。

(2)数学课上学生遇到难题,需要教师给个“锚”。教师举出与这道难题相关或类似的但又稍微容易些的例题,通过分析例题,学生就容易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既利用“沉锚效应”,又预防“沉锚”的消极效应。

(3)作文教学,有了题目,或写作指向,教师提供好的例文,就是一个“锚”,可以给学生很多启示,再激发学生在例文基础上进行发散思考,开扩思路。这种做法,既发挥了“沉锚效应”,又避免了“沉锚”的负面效应。

同时要避免“沉锚陷阱”

(1)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要一味依赖第一个想法。

(2)有困惑向别人请教之前,自己先精心考虑出一个思路,不要完全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3)小组交流互动,不急于评价,特别是对第一个发表的意见不急于评价,应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在众多意见中去发现,去生成,形成在当时条件下的最优化方案或思路。

三、教师如何把心理规律运用于教育之中

(一)罗森塔尔效应——心理暗示和期望

1、案例再现: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交往。罗森塔尔教授这才对相关老师说,自己对这些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实际上,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

2、原理分析:

谎言何以成真?是“暗示”和“期望”发挥了作用。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本人将这一实验结果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来源于一则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神话故事表达了爱和真诚的期望总能创造奇迹的思想,尤其在孩子身上。

就罗森塔尔效应来看,首先是心理学家带有正面导向的心理暗示:名单和语言;而后是老师们接受了这一心理暗示,不断对名单上的学生给予好的期望和关注,最终产生了奇迹。

3、实践应用

(1)发明大王爱迪生,仅在小学上了三个月就被退学,理由是智力低下.但其母亲坚信孩子绝不是傻瓜,经常鼓励小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妈妈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而且还不断鼓励儿子在探索中发现。经过不懈努力,爱迪生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我们今天使用的电灯、电影、录音机不仅受惠于他的发明,更受惠于他的母亲无意中运用了罗森塔尔效应所产生的神奇的力量。

(2)祁宏是国家足球队的年轻队员,他不仅有“九五”申花夺冠的“三剑客”之一的名誉,而且是国足队员中名副其实的“影子杀手”。祁宏19岁时就已展现了他“天才少年”的英姿。他不仅有冷静的气质,而且捕捉战机的能力也非常出色,无论在球场上打哪个位置,他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当他还是以“超级替补”队员的身份出现在国家队时,他幸运地遇到了主教练米卢。米卢经常拍着祁宏的肩对同胞老彼得说:“他是最好的球员!”米卢称赞祁宏是“最好的”,正是一种发现和期望,更是一种鼓励和培养。米卢用智慧在祁宏身上产生了独特的罗森塔尔效应。如果不是米卢,祁宏起码不会这么快闪现出他足球天才的光辉。

4、教育启示:

早在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特瓦,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经常告诫自己,提醒自己,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不断地积极地对学生抱有期望,并努力地为这一期望去工作,必定会有非凡的成绩和新的发现。其实,每一位教师都能创造出奇迹,“真实的谎言”每天都可以上演!

王涛放学回家,进门就高兴地对母亲说:“妈妈,什么是创造性呀?今天数学课发单元卷,最后一题是加分题,加10分,别人都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做对了。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做的题有创造性。”

“那你考了多少分?”母亲关心的还是考试结果。

王涛满怀喜悦的回答:“66分”。

“不算加分题,你才考56分呀,还创造什么呢,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蒙对啦。”母亲很不以为然。孩子红着脸嚷起来:“不是蒙对的,老师都说我做的题有创造性。”从此以后,王涛每天都要让母亲给他找难题做,一直坚持下来。

“创造性”究竟是什么?孩子也许说不清楚。而老师为了一道偶然作对的题表扬他的话,竟变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着他去努力学习。经过半学期努力,他从一个差生变成了第四名,从此成了数学爱好者。

(二)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

1、案例再现:

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2、原理分析

马蹄铁上丢失一个钉子的微小变化,影响到长远的结果,使一个帝国灭亡。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有些条件下又是可能的。

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花瓣上轻轻煽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心理学上借用这种自然现象说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形成要有三个要素:

第一,蝴蝶成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引起杠杆作用。

由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引起了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它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第二,蝴蝶开始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因此有机会暗暗“滋长”。

如果蝴蝶一开始便是引人瞩目的,那么它就有可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就失去了得到发展的机会。

第三,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

3、实践应用

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写下的名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证明了这一原理。

正如古语讲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又如名言所云:“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

4、教育启示

(1)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孩子)的教育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因为学生(孩子)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

(2)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或家长的一句赞扬、鼓励的话;一种习惯性行为或令学生感动的宽容;脸上的一个灿烂微笑或一种冷漠的态度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蝴蝶效应。

(3)案例:给了她命运支点的老师

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北大学子回母校作报告时,将自己今天的成就归于老师一次偶然的宽容和理解。

上初二时,她很平常,常和社会上打工的女孩子混在一起,不知自己的明天再那里,一次期中考试前,好友给了她这次考试的数学试卷。她几乎把试卷背了下来,按她的真实水平,她只能考40多分,但她那次考了全班第一。她的朋友只背过其中一部分,考了70多分。所有人都怀疑她作弊了,但就是作弊也不可能考98分啊。

但是,只有老师相信并鼓励了她,说她进步很快,以后肯定还会考出好成绩,那一刻,她差点流了泪,没想到老师这样相信她,加上同学们对她的羡慕让她体会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和兴奋,原来,学习好了可以如此自豪!

从那次以后,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为了对得起老师对她的信任和鼓励,她开始拼命地学习,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久,她的学习成绩跃居全班第一。一年后,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年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几年后,她去美国留学了。是那次偷试卷的偶然机会改变了她的命运。而那个考了70多分的女生朋友最终去了一家饭店打工。

同类推荐
  • 树人文库-温暖一生的亲情故事

    树人文库-温暖一生的亲情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本书主要从说课准备、精心设计与组织说课材料、幽默为教法服务、情感学法说课、辅助教学程序、互动教学目标、应对说课失误和总结说课经验等八个方面来进行铺垫和阐述。其中,听课和评课作为说课的后续工作,没有单独作为一章列出,而是补入最后一章,这样更显得本书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我们站在说课者的角度,多层次地模拟了说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教师在说课中少走弯路,对于日后的说课教学能起到更大的帮助。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 基础教育新视点(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基础教育新视点(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点、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要点、进一步普及“义务教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学校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与规范办学、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中的师德建设等。
热门推荐
  • 亡者自述

    亡者自述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提心吊胆的活着,不是吗?我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我不在乎怎么活着,我在乎的是如何更有价值的死去。每次危险都是一次机遇,无论生死都是我的成功。
  • 魔缘飘渺

    魔缘飘渺

    这是一个美女云集的世界,有各色各样的美女,让人应接不暇,既爱又恨,且看主角吴天在这个世界如何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衣。冥冥之中是一切自有天数的注定,即所谓的命运,还是上天的一个明显失误,让一个平凡少年的人生轨迹发生逆转,从而踏上虚无缥缈的仙途。这是一个以红玉而引发的故事。一块红玉石,历经万亿年终修成仙胎,得以脱离石体,命运的齿轮也由此缓缓开始转动起来。故事,就发生于平凡的少年挂起本不属于他的那一块红玉开始……
  • 重生之雪落凡尘

    重生之雪落凡尘

    11,魂穿,重生,架空历史,兄弟情节,11,间或虐一下,结局HE,可能会生子。小攻两只,小受一只。一个是当今武林的少盟主,一个是曾经的无情杀手,一个是没有过去的孤。命运到底是怎样将他们卷入历史的漩涡之中?他,到底情归何处?
  • 梅花落海洋

    梅花落海洋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会爱上他,他们共同拥有的这些温暖瞬间,虽是片刻,却已永恒……你承诺我,你会陪我去看千山万水……你说哪天我离开了,我们约定在北冰洋见面。你知道吗?我以为我不会爱上你了,我在心里打了个赌,我不会爱上你了,可最后我放下所有的自尊和骄傲去爱你,而你心里已有个她,我想让她来替我照顾你……你是我大海的岛屿我是你心湖的独舟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梦无痕

    夏梦无痕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陈默,以外发现自己的身体里藏着另一个自己,或者说是,另一个人格…… 高中生涯只有一个学期,陈默和他的第二人格在最后日子又能做出什么决策? 短短几个月,却是最艰难,最留恋的几个月。高中的生活,从这个夏天开始,也从这个夏天结束。三年高中,夏梦无痕。
  • 触梦

    触梦

    “妈......妈......”陆成良跪在母亲面前,头顶着母亲膝盖一直不抬起,他抽泣着,极力压低自己的声音一声声的咆哮着。母亲用衣领擦了擦眼泪,双手将儿子扶起。“出去外面了多吃点好的,多买点衣服打扮一下自己,别省着了。有适合的女孩子就带回来”。陆成良出生于广西一个小村庄的一户农民家庭。初二就辍学到广东打工,四年前在广东贩毒被抓,判了三年。一年多前出狱后一直在家里务农。三年的牢狱能否改变一个人?这次远赴广东又所为何事?是否重蹈覆辙?
  • 江湖旅者

    江湖旅者

    人生逆旅,不论是忠是奸,都只能被大江大湖携带着忙碌。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试图跳出。却少有人成功,不是人没有办法逃脱,而是总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想跳出,那就只能当自己是过客,是旅者,身处江湖的人不知,岸边的人才能看清。
  • 众神遗世

    众神遗世

    这是一个神奇而混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诸神陨落,英雄匿迹,半神叛逃;人类绝望,妖魔霍乱,入侵者虎视眈眈。千万年前诸神未曾完成的职责,如今将落在凡人的肩膀上——于是,手无寸铁的他们,毅然负起守护世界的任务……“倘若世界再无曙光,那我们便杀出一个黎明!”ps:生活艰苦,希望我书里的每一幕,都能喂你一口甘甜,为你充一份电!(?,,?ω?,,)?
  • 星际神修

    星际神修

    五行灵根同修,最终修成混沌之体,成为神界之人,最终达到永生,机缘的巧合使他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修练永生之路,神器的锐利,各种灵宝让他的修真之路充满险阻,五行同修成就神人之体,达到永生境界。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为了信念和承诺去努力奋斗的修真之人。。。相信在这会看到一个奇幻的修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