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4900000021

第21章 人物篇(5)

记得那是一个阴雨霏霏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到图书馆借书、还书。办完这些手续后正准备出门的我,无意在一个书架前看到一本《微型小说集》,因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一本装帧精美的小书,我不觉好奇地拿起来随手翻看了几页,没想到书中的一则征文启事一下吸引了我。记得征文启事的大概内容是: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征集百字微型小说,题材要新,内容要感人。看完征文启事后,我一下动了心,当时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别人能写我为什么就不能试试?有了这个想法后,我立即将那则征文启事记下来,回到家便找出纸和笔试着写起来。我原以为初高中语文基础极好的我,写篇百字微型小说应该没问题,没想到想想容易下笔难,我整整苦思冥想了一个晚上,竟没写出几句完整的话。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图书馆将那本《微型小说集》借回家,到家后便迫不及待地将小说集中的作品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觉得不过瘾又将写得特别精彩的小说看了第二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似乎是有了灵感,便提起笔一口作气将我脑海中闪现的那些人和事写了出来,写好后反复修改了几遍,觉得像篇小说了,我便按照征文启事的地址邮寄了出去。没想到三个月后,就在我快要忘记征文这件事情时,竟意外地收到了征文办公室寄给我的一封信。拆信的情景,至今难忘。记得那天,我正帮一个师傅洗化验器具,办公室主任过来跟我说:“我刚去厂办,门卫说有你一封信我就给你带来了,好像是北京的一家文学征文办公室寄来的,快打开看看。”一听主任说这话,我兴奋得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计,一把接过主任手中的信,心情激动地走到自己的办公桌边,在化验室所有同事惊讶、不屑和好奇的目光中我慢慢撕开了信封。一张鲜红悦目的获奖喜报赫然跳入我的眼帘,我惊呆了。就在我愣神的片刻,我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一把抢过获奖通知单大声念了起来:“兴华先生(女士),在秉承以‘文学至上,质量第一’以及‘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宗旨下,您的作品《谎言》,语言优美、精辟、结构严谨,凭其实力和特色,最终被征文活动组委会评为‘优秀作品奖’。特此来函向您报告,并深表祝贺。”同事念完后,办公室一片哗然。而我呢,面对这突然间飞来的喜讯竟变得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办公室主任老道,经验丰富,他听完喜报的内容后,立即在全体职工面前表扬了我,并鼓励我坚持写下去。这之后,单位同事再看我的眼光竟大不一样了。以前同一时间几个人吩咐我做事的现象戛然而止。这样的情况下,我便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去看书学习。一年后,陆续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几篇小小说,接着我趁热打铁报考了中国文学函授大学,学制三年。学习之余,我又广泛地阅读了许多中外名家精品文集,同时将《新华词典》从头至尾学习了两遍。一年时间,我的写作水平竟有了很大的提高,接二连三有文章发表在区内外的报刊杂志上。厂宣传科领导听说我不仅在全国文学征文活动中获奖,而且有作品不断发表在省级刊物时,竟破格将我从化验室调到宣传科做专职通讯员,至此我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在宣传科工作的一年中,由于我的勤奋与好学,厂里的许多先进人物与事迹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市级报纸及电视上。有了一些名气后,我意外地又被一家机关单位领导看准调去做文秘工作。至此,我的工厂生涯,仅持续了两年半便宣告结束。文秘工作与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到机关工作后,为了写出一篇上乘的领导讲话稿,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我不厌其烦地阅读各种各样的公文写作书籍,不辞辛苦地跑图书馆,跑新华书店。记得某一天,我竟上了四趟图书馆,弄得一位借书的熟人还以为我调到图书馆工作了。调入机关做文秘工作后,我依然坚持文学写作。十几年间发表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约百万字,有多篇文章被选入国家级刊物并获奖。

现在,我已是市级文化部门的一位专职作家了。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看着书、品着茶,滔滔不绝地和文友畅谈着文学、畅谈着人生时,我内心都会涌上一股幸福感,觉得窗外的天空是那样的蓝,身边的同事是那样的亲,我们的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如果说今天的我还有那么一点点成就,那我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您:是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是书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感谢书籍!

父亲是我的藏书阁

我的父亲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虽不和共和国同龄,但却和共和国一起长大,一起以崭新的生命,迎接旭日东升。

1964年,我父亲从吴忠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乡(现今的叶升镇)教委工作。在教委工作的一年中,因为工作出色、有朝气,同年底被调往广武乡小学任校长,父亲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育战线工作的近十年中,我父亲所任教的每一所学校都是全乡教学质量最差、条件最艰苦的学校,调离时,每一所学校又是全乡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因为父亲的出色与能干,1974年调任乡政府做文秘工作,至此父亲弃教从政直到退休。在父亲30多年的从政生涯中,我耳闻目睹最多的便是关于外界对父亲的评论。记得上初二时,一天,我的一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中试讲,下课后我到老师办公室拿作文本,语文老师说:“你的作文写得很有深度,看起来不像是个初中生所作,以后多读读书会有潜力的,看来你还遗传了你父亲的一些天分,你父亲可是我们县有名的笔杆子啊!”语文老师的话使我兴奋不已。也就在那一天,我喜欢上了写作,并知道我父亲在外界竟然有着那样高的声誉。此后,我便成了一个有心人。父亲从政30年,先后担任过乡长、乡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这30年中慢慢长大的我,最早留意到的是父亲无论何时、无论任职何单位、无论何材料都是自己动手写,同时,父亲业余时间还从事文学创作。父亲最爱写的就是社会调查报告、纪实性报告文学以及诗歌。父亲的文章大多发表在《宁夏日报》《吴忠日报》和《中国政协报》上,其中有篇名为《难忘大包干》的文章居然还获得了《宁夏日报》征文二等奖(一等奖缺席),这在和父亲同时任职的那些领导中是绝无仅有的。父亲不仅文笔好,还修炼了一副好口才。也许人都有两面性,在我心里父亲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个不苟言笑、很严肃的人,但我却常常听到与父亲共过事的领导或是父亲单位的干部说:“你父亲读的书就是多,不论多大的场合,不拿手稿竟能出口成章,而且还诙谐风趣,真是博学啊!”真正了解父亲是我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后。1997年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后,父亲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做任何事情要有始有终,既然开了头,就要努力有个好的结果。”我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因为有了好的开头,父亲再看我时眼里竟满是期待,而我也觉得父亲比过去慈祥了许多。随着发表小说篇幅的增多,我内心慢慢竟有了一种压力。以前每完成一篇作品都有一种满足感,而现在竟完全没了初学写作时的那份自信与轻松。许多作品完稿后,往往不是觉得作品主题不够鲜明,就是觉得文章题目不理想,甚至作品中某些段落的标点符号都推敲不定了。我将内心的这种疑虑跟父亲说了,觉得自己可能就不是搞文学的那块料。父亲则说:“你能有这样的感觉,表明你在不断进步,要想消除内心的这种恐慌,从现在起必须大量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从古至今,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一些仁人志士。”父亲的话像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在我向文学跋涉的这条路上,父亲不仅是我的精神支柱,而且还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藏书阁。从我喜欢上文学创作后,我发现家中的书突然多了起来,从外国名著《茶花女》《呼啸的山庄》《简爱》,到《鲁迅文学作品集》《汪曾祺小说集》《巴金作品集》《唐诗》《宋词》《元曲》、古汉语等,往往是这本还没读完那本书又摆到了床头。父亲除了不断地给我买书,还敦促我每天的新闻和报纸必须坚持看。父亲说:“作为一个写作者,不看新闻,不看报纸,不了解国家大事,不了解民情民意,如何能写得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好作品?”父亲的话,我铭记在心。2002年,父亲从领导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父亲成了我名副其实的藏书阁。创作中每当我遇到问题,若是问到父亲知道的,父亲片刻间就会给出我正确答案。若是父亲不知道的,他会像变戏法似的一下能给我变出一本可供查阅的书籍。父亲究竟有多少藏书我没统计过,但我却知道在我的文学创作道路上,离了父亲我的跋涉会更艰难。没退休前,父亲常常是利用开会或是出差机会到书店一边参观一边购书。退休后多半是到一些小书店或是地摊前选购一些旧书收藏。我印象很深的是父亲曾花40块钱买了一本定价是3.8元钱的《毛主席语录》。为这事母亲跟我嚷嚷说你父亲简直脑子有病,花40块钱买本旧书。母亲不懂父亲,但我懂。父亲一边不断地收藏书,一边依旧坚持看书写作,虽然发表不是很多,但父亲过得很充实。父亲的藏书五花八门,而且还从报刊上剪辑,很丰富。无论何时、无论我查什么都能从他那里找到答案。有时我甚至惊讶父亲的藏书居然比电脑还要全。父亲不仅是我的藏书阁还是我的一个校对师。我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大到作品的主题思想、题目、作品中的人物,父亲都要一一推敲,父亲认真的程度有时让我很吃惊。正是由于父亲的无私奉献和对学问的一丝不苟,才使得我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1997年创作至今,我发表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约计百万字,有多篇小说与散文被选入国家级刊物并转载。2006年我加入宁夏作家协会,2009年被中国国际作家联合会吸收为会员。2007年,与朋友合著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小说集《“骆驼”的罗曼史》。我希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父亲这棵精神之树永远不倒,永远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藏书阁。

为你开门

十几年来,每当看到有人无意为别人开门,或是正赶上我前脚进门身后又紧跟着一个人,而我刻意又为那人留着门时,我心底总会涌上一股异样的感觉。为别人开门,别人为我们开门,其实都是无意识的一个动作,可就是那样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或许会挽救一个因跟丈夫赌气离家出走,而欲轻生的妻子;挽救一个因跟父母怄气,欲觅短见的孩子;挽救一个因孩子不争气,而绝望出走的母亲。10多年前,就因为一个陌生人无意为我开门,瞬间打消了我已有的轻生念头。

10多年前的一天,吃过晚饭,我像往常一样问老公:“今天发工资了没有?”老公神情不安地看了我一眼,说:“发了。发了就交账嘛,还犹豫个啥?”我一边快言快语地说着,一边习惯性地伸手就要掏老公的衣兜,哪知一向很温顺的老公此刻竟像碰到刺猬,看我伸手过来,立即躲闪了一下。我呆住了。要知道自与老公相识直至结婚的三四年间,他可是头一次这样对待我,我不由生气地转过身就要走。似乎意识到什么,老公急忙一把拉住我说:“老婆,不要生气,听我解释好不好?”我没吱声,只是拿眼睛直勾勾盯着老公看,但心中却有了很不好的预感,觉得此刻老公要跟我解释的事情肯定与钱有关。我和老公结婚时间不长,没什么积蓄。每月老公仅有的100多元工资,加上我的80多元,就是我们的全部收入了。因为工资低,我把老公的钱看管得很紧。每个月我雷打不动地要给女儿买奶粉,交水电费、物业费、电话费,同时月月还要咬牙抽出15块钱存到银行,凑够整数就立即取出来用以偿还结婚时婆婆分给我们的外欠账。开支完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也就剩个零头了,而这个零头才是我们的生活费,零头的零头我则辛苦地慢慢积攒着,想攒够30块钱,买一件我整整梦想了有大半年之久的长风衣。凑巧的是,我心中梦想的那件长风衣,几天前正巧在一家时装店里被我发现了。那衣服的颜色、款式真是让我喜欢的不得了。当时试穿完毕,我就下定决心要购买,可等问清老板价格,我却有些发晕。老板告诉我那件衣服的售价是50元,要知道50元可是我半个月的工资呀,而我辛辛苦苦积攒了半年的零头尚不足30元。唉!真是一毛钱难倒英雄汉。话虽这样说,不过当时我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等老公发工资了,抽出20元一定要豪爽地把那件衣服买到手。没想到我沉着在胸的计划,竟让老公无情地给粉碎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 纪伯伦全集:蓝色火焰

    纪伯伦全集:蓝色火焰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内容丰富,意境宽广,信手拈来,无拘无束。有工作上的深度思考,寄托着对民族工业振兴的诚挚期盼;有对田园风光的深情回忆,流露着对乡土生活的无限眷恋;有郊游中的观感与遐思,抒发着热爱生活的丝丝情怀;有宾朋相聚时的即兴而作,透射着情同手足的拳拳之心;有对异邦求学之子的谆谆教诲,蕴含着殷殷的乱犊之情;有月下独酌时的心灵独白,散发着惬意而真实的独特馨香……整个诗稿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民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表现了对祖国、对事业、对故乡、对亲朋、对生活真诚而炽热的爱。它既是生活的感悟,更是生活的记录。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张值诗选

    张值诗选

    真正好的诗歌,完全就只是一种纯个人的文本。纯个人文本的含义指向有二:一是文本的个人趣味;二是指个人的文本意图。就具体的写作而言,在创作欲出现的当下,诗歌写作形而下地表现为码字、分行、标点应用甚至字体选择。写作过程中的“诗意”更大程度上表现为各种要素因偶然组合而展露出来的可遇不可求的生趣。我常常对那些故意玄化诗歌写作的理论或经验嗤之以鼻,一些人在描述写作经验时总是把写诗搞得像行为艺术。某种意义上,写作过程中文字和其他元素随机组合呈现出的可能性才是诗人的鸦片。而书写时的直觉、语言惯性和临场处置能力就成为决定诗人段位高低的最可靠的标准。
热门推荐
  • 斗魔大陆之混世浊神

    斗魔大陆之混世浊神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一边是魔族一边是灵族一边是人类一边是神族而此时的大地正被魔族统治曾经美好的天国大陆不复存在看英雄傲世谁主沉浮
  • 救赎指南

    救赎指南

    作为一只鬼,还是一只有职业操守的鬼,方涣下定决心要成为业绩王,得到老板的青睐。一路升职加薪顺带嗑嗑老板的爱情瓜,但怎么就这么难呢?方涣回首做人的时光,想着人都是会犯错的吧?那鬼呢?高高在上的神呢?犯错是件特别容易的事,难的是你如何为你的错误做出选择。在这一场错误百出的故事里如何完成救赎——救赎自己、救赎别人。
  • 血域魔尊

    血域魔尊

    肖璃茉亲眼所见至亲至信的人惨死在自己的面前,但她只能记住那刻苦铭心的仇恨,努力修炼不为别的只为她心中永远也磨灭不了的复仇火焰。待到她将这怒火焚尽仇人的尸骨时,看这天下还有谁敢与之争锋?
  • 仙武独尊

    仙武独尊

    星极宗弟子凌天,天资有限,苦修三年却始终无法突破先天之境,受尽冷眼!一只能够洞悉未来的神秘纸鹤,让他自逆境中看见一丝希望!从此他要逆天改命,夺机缘,闯秘境,战强敌,凭手中长剑,凌驾九霄之上,傲啸诸天万界!
  • 嫡女盛妆

    嫡女盛妆

    她是黑道独女,呼风唤雨,却惨遭未婚夫背叛,意外穿越古代,却成了人善可欺的相府嫡女。嫁入王府,成亲当日,她就独守空房。守空房,行,她自己过的逍遥自在;百般折辱,可以,她也不是吃素的;你是王爷,算了,她去找皇帝总行了吧。任你位高权重,权倾天下,不过她依然可以,左手翻云,右手覆雨,这天下,也不过如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两只魔偶

    两只魔偶

    一个灵魂残缺,感受不到情绪的少年。两只性格迥异,相依为命的魔偶。九座鼎立群州,蕴养万物的宏碑。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成长史……物极必反,这是一部废柴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的故事。
  • 大荒猎魂使

    大荒猎魂使

    简介:一个是富绅家的公子,一个是茅厕中的弃婴,相同的成长轨迹,但两个人的人生却因一次意外彻底改变。谁能在魔鬼当道的江湖中挺身而出,惊动天地,名扬四方。多年以后,浪子薛隐如是说:“功名随缘去,侠义在心中!”
  • 易碎品

    易碎品

    要看两遍!第一遍在反转中背脊发凉,第二遍在伏笔里细思极恐!《易碎品》为2007年轨迹奖、英伦奇幻奖获奖短篇小说集。尼尔·盖曼集28项重磅文学大奖于一身,更凭一己之力4次斩获科幻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本书中收录的《绿字的研究》为雨果奖、轨迹奖双奖作品,好评如潮,惊艳世界。当福尔摩斯遇见远古神祇,当《黑客帝国》的矩阵里出现外星人……翻开《易碎品》,在尼尔·盖曼的世界里感受真正的细思极恐。一个个世界闻名的超级IP,在盖曼笔下重获新生,成为让人细思极恐的故事。玩梗达人尼尔·盖曼更是在每一个故事里留下了出人意料的反转与伏笔,让读者汗毛倒立,却忍不住高呼神作,一遍遍阅读,试图找出小说中更耐人寻味的细节和彩蛋!在克苏鲁神话设定下的维多利亚时代,福尔摩斯的对手不再是人类……觉醒于《黑客帝国》矩阵的普通男子,在时间的不断重复中加入与外星人的殊死战斗……夜幕落下,十二个月份围坐在篝火边,分享着不可思议的见闻。少年闯入噩梦般诡谲的派对,少女在幽深丛林里慌不择路。这里有死后依然游荡人间的行尸走肉,还有神秘莫测诱人性命的马戏团,更有周而复始的莫比乌斯环式地狱……翻开《易碎品》,在尼尔·盖曼的世界中感受真正的细思极恐。
  • 大明星的近身强者

    大明星的近身强者

    魂淡师父明明说让我来做保镖的好不好?放屁,本大明星找得是狗腿,佣金合同都办好了,违约十倍赔偿!那……狗腿是什么?狗腿?呵呵!狗腿就是低等下人,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麻辣皮的!老子先干了你!
  • 爱在荼蘼花季

    爱在荼蘼花季

    【爱在系列五部曲之三】这是一场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他是她的足球王子她是他唯一的球迷许君忻说:我们十六岁就在一起,希望八十六岁的时候依然在一起蒋菡墨说:我们的爱情虽然没有完美的过程,但我希望在生命的尽头,能迎来最完美的结局【群号:390667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