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6100000011

第11章 诚信篇(1)

诚信,就是要诚实,要守信用。这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最根本的道德。

诚信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光明磊落,清正廉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表里如一,以诚相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信守诺言,拾金不昧。

与诚信相对立的是虚伪、贪婪、自私。有些时候,诚实守信反而会吃亏,而虚伪、自私的人却会占尽便宜。但这是暂时的,具有这种坏品德的人迟早会遭到大家的唾弃。只有诚实守信,才是一个正直的人应当努力做到并终身坚持的人生之宝。

尾生守信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尾生的读书人。

有一天,尾生从外地回家。他离开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很想念父母。他想,父母也一定很想念他。因此,他的脚步走得特别快。

终于,快到家了。忽然,不远处的桑园里传来一阵动人的歌声,原来是一群采桑叶的姑娘们干完活,正高高兴兴往家走呢。她们的歌声穿过桑树林飞了过来:桑树茂盛满桑园,采桑姑娘采桑忙。

采得满筐桑叶绿呀,我们唱着歌儿回村庄。

尾生不由得被这美妙的歌声吸引住了。他向歌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姑娘们拎着柳条筐,又说又笑地从绿油油的桑园里走出来。整个桑园因为有了她们显得生机盎然。

姑娘们说说笑笑地从尾生身边走了过去,她们当中一个身材苗条、面容姣好的姑娘,不时地回头看尾生。她看到这个年轻书生憨厚,朴实的样子,心中不禁对他产生了几分好感。尾生看着这位美丽可爱的姑娘,也不由得有些发呆。其他的姑娘们回头看见他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尾生这才愣过神来,一下子羞红了脸。

尾生回到家里,眼前总是闪现着那位姑娘的身影。这一天,他神志恍惚地在小道上散步,竟不由自主地又走到了那片桑园。看看太阳快落山了,他想:姑娘们大概该结束劳动回家了。于是,他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希望能再见到那位姑娘。

果然,事如人愿。没过多久,桑园里又传来了采桑姑娘的歌声。姑娘们如那天一样,有说有笑地走了过去。而尾生钟情的那位姑娘也像猜透了尾生的心思,她放慢了脚步,落在了姐妹们的后面。尾生和那位姑娘一见如故,情投意合。

天色已经晚了,尾生依依不舍地送姑娘回家。他们相约:下个月的同一天,在村边寺庙前的大石柱旁边再次相约。

自从那天分手后,尾生真是度日如年。他日夜思念那位姑娘,一天天地数着相约日子的到来。

相约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尾生想起他并没有和姑娘约定具体时辰。他想:既然约定是今天,那我就要守信用,一早就去大柱子那儿。于是,尾生起了个大早,梳洗完毕,匆匆吃了点饭,也不管天亮不亮,就上路了。

走在路上,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尾生感到清新凉爽,无比舒适。大约是太阳刚露出山头的时候,他已经到了寺庙前的大柱子那里。雨渐渐地大了起来,路上的行人很少。零零星星有人到庙里来供香火。人们看到尾生浑身上下淋得透湿,却一动不动地站在大石柱旁边向村里张望,也不到庙里躲一躲,都感到很奇怪。

一位老伯走过去拍拍尾生的肩膀说:“小伙子,瞧你全身都湿透了,也不知道到庙里躲躲雨,在这儿呆望什么呀?”

“老伯,我在这儿等一个人。我和她约好了在这儿见面。”尾生对老人说。

“那你在庙里等着,也能看到外面啊。”

尾生认真地说:“老伯,圣人们总是教我们要重信守约。我和人约好了在石柱这儿等,我怎么可以不守诺言,跑到庙里去呢?再说,虽然我可以从庙里看到外面,可人家远远地见石柱这儿没有人,以为我不守信用,也就不会来了。”

老伯见尾生如此说,深深佩服这个小伙子诚实、守信。

再说那位姑娘,她也一直在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她也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在采桑叶的时候和尾生约会。可是,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母亲对她说:“今天下雨,就不要去采桑叶了,在家纺线吧。”

姑娘听母亲不让她去采桑叶,心中非常焦急。可她又不敢跟母亲明说,只好耐心地等着,盼望着雨过天晴。

可是,雨却越下越大。毛毛细雨已经变成了瓢泼大雨,狂风夹带着雨点打在门板上“啪啪”作响。姑娘一边摇着织机,一边闷闷不乐地想:天公真不作美,偏偏今天下雨!冲了我和尾生的约会。雨这么大,尾生一定不会去等我了。

可是,尾生却一直站在柱子旁边忍受着风吹雨打。雨水重重地打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都睁不开了;狂风吹着他冰冷的衣服,冻得他瑟瑟发抖。

老伯在庙里冲他喊:“小伙子,雨这么大,你等的人不会来了。快来避避雨吧!”

尾生听了这话,心中一阵难过。他想:做人应当守信,爱情应当忠贞。

如果她是个好姑娘,如果她真的爱我,她就应该来。

我今天要用我的行动来证明我的诚实。我绝不离开这个石柱一步!

雨继续下着,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忽然,有人喊:“山洪暴发了,快跑啊!”只见人们纷纷向房顶、向高处爬去。

老伯拉着尾生的手说:“傻孩子,快走吧,不然会被淹死的。守信用重要,还是性命重要啊?”

尾生说:“人的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有品德,人有操守。高尚的生命才重要。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即使杀了他们也不足以弥补他们的罪过,他们的生命还重要吗?所以说,人的诚信比生命更重要。老伯,谢谢你,你快走吧。”

老伯无奈,只好先走了。这时,水已经漫过了尾生的膝盖,冲得他摇摇晃晃,不能站稳,他就用两手紧紧抱住石柱。

山洪似脱缰的野马奔腾而来,水渐渐就要没过尾生了。他仍然死死抱住石柱,双眼望着远方的山路。任山洪怎样咆哮,也不能把他冲走……几天过去了,雨终于停了,水终于退了,寺庙前又恢复了本来的模样。尾生仍然死死地抱着石柱,站在那里,睁着双眼,直瞪瞪地望着远方。他已经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诚实守信做出了最完美的注解。

人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尾生的双手从石柱上分开,但他的眼睛却怎么弄都不肯闭上。直到这时,大家才想起,应该找到那个与尾生相约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死者瞑目。可是,到底谁是尾生舍命等待的人呢?

雨一停,姑娘就跑出家门,急匆匆赶往约会的地方。

可她远远就看到白茫茫一片洪水,寺庙前的石柱只露出一点头,根本没法靠近。姑娘满心焦急,恨老天太不成人之美,却只得退了回去。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的有情人就在那水下,在他们相约的地方,正瞪大眼睛,等着她,盼着她。

尾生死不瞑目,姑娘又怎么能独自活在世上呢?她真恨自己,为什么就失约了呢?下了点小雨,母亲不让出门,这算得上什么!正是自己的失约失信,害死了老实的尾生……姑娘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憎恨自己,她终于不顾羞怯,挺身出来,为尾生抚合了眼睛。趁人们不注意,姑娘一头碰在石柱上,狠狠地惩罚了自己。

尾生抱柱,以死践约的故事流传到后世,后人把尾生树为诚实守信的典范。

祁奚荐贤

祁奚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老将军。他做了几十年晋国的中军尉,带领军队东讨西伐,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很受老百姓的爱戴和国君的信任。

这一年,祁奚已经七十好几了,晋国军队也好几年没有打仗了。一天,祁奚又骑上战马,去训练军队。下马的时候,他的腿一不小心被马背挡了一下,差点摔下马来。回到家里,祁奚望着镜子中自己花白的头发和须眉,不禁感慨岁月不饶人。他想:自己已经这么大的年纪了,如果还不让位给年轻人,培养年轻人指挥作战,将来万一打起仗来,自己老得动弹不得了,年轻人又不会指挥打仗,那岂不是误国害民吗?

第二天一早,祁奚就进宫晋见国君晋悼公。他说:“陛下,您一向很器重我。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您还放心地把军队交给我指挥。我也很想再为您效劳,可是,人老了,胳膊、腿也不听使唤了。我怕自己再做中军尉会耽误国事,所以,我是来向您辞职的。”

晋悼公看着须发雪白的祁将军,想他奔波疆场,戎马一生,为国家建立了巨大功勋,如今年纪大了,也该卸下盔甲享享福了,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晋悼公问:“中军尉是个很重要的职位。你认为你退下来以后,谁来做中军尉比较合适呢?”

祁奚毫不迟疑地答道:“解狐是个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晋悼公一听,不禁感到万分惊讶。朝廷上下,谁不知道祁奚和解狐是私敌呀?他们两人经常因为观点不一致在朝堂上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晋悼公疑惑地问:“解狐不是你的私敌吗?你俩到了一起就争吵,你怎么会推荐他呢?”

祁奚说:“陛下,您问的是谁可以做中军尉,而不是问谁是我的私敌,我并没有答非所问吧?我和解狐虽然政见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希望尽心尽力,富国强民。实事求是地讲,解狐勇敢、果断而又十分机智,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如果找适合中军尉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那就非解狐莫属了。”

悼公听了他的话,频频点头称是,心中暗暗称赞祁奚品德高尚,能够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恩怨,诚实无欺,不愧是当朝贤臣。于是,晋悼公当即下令,任命解狐为中军尉。

可是,就在解狐准备赴任之时,他却忽然染上了重病,从此一病不起。不久,解狐去世了。这样一来,中军尉这个职位又空缺了。

这天,悼公召见祁奚,问他:“祁将军,解狐一死,中军尉又没有人当了。你看,接下来选谁担当此任比较合适呢?”

祁奚胸有成竹地告诉晋悼公:“祁午最合适不过了。”

晋悼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祁将军,你怎么推荐起自己的儿子来了?你不怕别人说你心存私念吗?”

祁奚微微一笑:“陛下,您问的是谁可以做中军尉,而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自从解狐死了以后,我就开始考虑谁可以做中军尉。我推荐祁午的时候,并没想到他是我的儿子,我只是根据我的观察,实事求是地讲。”

祁奚接着说:“俗话讲,知子莫如父。我应该是最了解祁午的。他从小就守规矩,学习刻苦而不浮躁。长大以后,就立下了宏伟志向,一心一意要报效国家。到了中年,祁午变得更加成熟了,质朴稳重,勇敢机智,处变不惊。有时,祁午处理一些重大事宜,比我处理得还要好。我之所以要先推荐解狐,是因为解狐比他更有经验。现在,解狐去世了,在解狐之后,只有祁午可以担当中军尉一职了。”

晋悼公听了祁奚一番话,深深叹服他的公正无私,忠诚求实。他赞许地说:“祁将军推荐中军尉能够内举不避子,外举不避仇,唯才是举,秉持公心,实在令人佩服。”

大臣们听了祁奚荐贤的事也都深为感动。人们都说,祁奚光明磊落,既不排斥异己,又不拉帮结派,而是一心一意忠实于国家。要是所有的大臣、官吏都能像祁奚那样,那么晋国早就兴旺富强,称霸于天下了。

果然,祁午当上中军尉以后不负众望。他治理军队严明,使将士们武艺高强,作战勇敢。祁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指挥军队训练、作战,屡建战功,使晋国的军队成为各诸侯国中一支劲旅,敌人不敢贸然进犯。

看到祁午的成绩,人们都不禁夸赞祁奚任人唯贤的高尚品质。

季札赠剑

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国君的弟弟,他有一把祖传的神奇宝剑,他对这把剑爱不释手,天天佩带在身上。季札的剑术也非常高明,每当他舞起剑来,只听得耳边生风,只看见寒光闪闪。

有一次,吴国国君派季札作为吴国的使节出使到另外一个诸侯国,途中要经过徐国。徐国国君是一个乐于交友、很讲义气的人,季札对此也早有耳闻。于是,季札决定先到徐国去拜见一下徐君。

徐君听说季札要来徐国,心中非常高兴。他早就听说季札为人诚实正直,人品高尚,才学出众,也正想结识他呢。徐君下令准备盛大宴会,为季札接风洗尘。

季札和徐君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在一起开怀畅饮,纵情叙谈,成了非常知心的朋友。

徐君也是一位剑术高明,爱剑如命的人。他和季札席间谈话自然少不了谈剑。

这天清晨,季札刚刚练剑完毕,徐君就来看望季札了。季札见徐君腰中佩着剑,就说:“早就听说你剑术超群,这几天听你谈论剑道也很有独到的见解。可是,我还没有亲眼见识过呢。今天,你舞一次剑,也让我饱饱眼福吧。”

徐君也特别有兴致,他二话不说,抽出剑来,在庭院中舞了起来。只见徐君身轻如燕,剑光翻飞,一招一式都矫健挺拔。季札见了不由得连连拍手叫好。

徐君收回剑,对季札说:“下面该你了吧?让我也一睹你的高明剑术。”

季札双手拱拳说:“那献丑了。”说完,他从腰间抽出那把三尺宝剑挥舞起来。这把宝剑在季札的手中如翻飞的银蛇,闪着凛凛的寒光。季札喊了一声:“落绢!”只见他的一个侍从立即爬到树上,从上面扔下一块薄如蝉翼的白色丝绢。徐君知道,这么轻软的东西,即使是利剑也难以在空中把它斩断。可是,只见季札人跃剑飞,“嗖嗖”两道寒光,那块丝绢在空中翻飞了一下,立刻变成细碎的丝片,像雪花一样,纷纷落地。

徐君看得眼都直了,以至于忘了赞叹。

季札收住剑,对徐君说:“这把剑是我家的祖传之物。

它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不仅锋利无比,削铁如泥,而且它还能把最柔软的东西斩断。”说着,他把手中的宝剑递给徐君观看。

同类推荐
  •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 华夏黄帝:中华文化探源

    华夏黄帝:中华文化探源

    从历史渊源、民族血缘、文化根脉,证实黄帝的真实存在,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从河图,洛书的视角,探究中华文化的起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人家》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上海外国人家》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上海特色餐厅》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方向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墨西哥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墨西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系统逼我读书

    系统逼我读书

    “我就是死外边,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去读书。”“叮,恭喜宿主获得读书抽奖系统”“请先阅读100本书激活该系统”“当前进度(0/100)”......“真香!”
  • 月上海棠色

    月上海棠色

    前生,月小令作为倒霉蛋公主被和亲出去,最后还随着大晏的消亡而被炮灰。临死前,还连累一代权臣孟临寒,站在大火绵延的城门前,被万箭穿心。重生后,月小令不愿意再拖累孟临寒,她选择独自走上这条长满荆棘的夺权(女帝)路。但她想的容易,那人那会让她如意。孟临寒前生被万箭穿心都没有等到她,变成孤魂野鬼都没有等到她。这一世好不容意重生,他怎会让她如愿!黑夜里,孟临寒摸着月小令的脸低声轻呢:“小令儿!三百年了。我们终于见面。小令儿我们注定生生世世在一起!”白天中,孟临寒看着月小令温和笑道:“姑娘你好,初次见面。在下京都孟临寒,字镜泉。不知姑娘芳名?!”当前生的谜局,这一世被一一解开后,他们又所归何处?当前生的暗恋,这一世被一点点揭开,他们又会是如何?前生:倒霉无权公主VS一代炮灰权臣这世:高高在上女皇VS不知何系犬臣
  • 带着世界去修行

    带着世界去修行

    李然带着一个正在成长的小世界穿越修仙界,踏上修仙之路。原本李然只打算种种田,来个广积粮,筑高墙,缓称王。但现在,李然看着自己手中小世界刚诞生的先天之宝,只想说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 天书剑典

    天书剑典

    元封初年,天启大陆上有人发现一陨星内存有无字石书,人因观之得悟剑之大道,开启剑修时代。而那石书则因而得名----剑典,并成立剑宗,用以供奉剑典。几千年后的开皇年间,林暮来到这个世界,拥有着众多拳皇人物技能。为了活下去,他以拳入道,走上一条逆天之路
  • 我的创作人生

    我的创作人生

    我有一个世界的创意,在一个与地球同平行时空的位面里,开始了我的创作人生。
  • 活人死亡禁忌

    活人死亡禁忌

    一切的故事,从一个死亡禁忌开始,人死灯灭,可灯灭,人死
  • 风去叶留木

    风去叶留木

    记忆中的他留给她最深刻画画——是他穿着黑色的校服,晚上牵着她回家的时候。错落有致的短发,白皙的面容总是淡淡的,身上带着冷漠的气息。走在黑夜里,削瘦身形无端的透着一抹悲凉,颀长的背影静静的远去……而另一个他,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似乎永远透着活力。笑的时候,总爱眯着眼睛,像是月牙一样,阳光般的笑容,憨憨的面容……
  • 沈星移之花有重开日

    沈星移之花有重开日

    花有重开日,星移又少年。《沈星移之花有重开日》,开始连载
  • 风掠山河

    风掠山河

    大顺平怀十五年,三年一度的武林盟大会将在昆仑山举办。届时,天下英雄齐聚此处,切磋武道。然大会开始前,各门派均有弟子死于非命......昆仑山脚落花镇,各路英雄豪杰汇聚在此,却遭到杀手频繁的骚扰。淮南陆家刀传人陆英前来赶赴武林大会,在花前月下酒楼遭到杀手袭击,不敌之际被神秘老板赫连风所救。赫连风,陆英,及偶遇的沉月公子,三人一同上路,为了各自的目的,寻找背后掌控之人,无意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这场江湖道义与朝堂漩涡的争斗,就此拉开序幕。
  • 影子之城

    影子之城

    影子之城,是一个高度规则化的世界,在这里存在,要付出“影子”以及“自由”为代价,获取实现愿望的可能性,“道具”“源道具”“影术”“影力”“世界”“国度”“规则”......一切的不可能,在这里将成为可能!当绝望之人的命运之线与世界的背面交织之时,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