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99000000037

第37章 瑶族有影响的人物(1)

第一节古代有影响的人物

一、周渭

周渭(922~999年),字得臣,恭城人,原籍连州。幼孤,在叔伯及邻居救济抚养下长大成人。因上书陈述时务,被召应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白马主簿。后又徙右赞善大夫、永济(今山东冠县)知县、兴州(今陕西略阳)通判、棣州(今山东惠民)知州。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任广南诸州转运副使,官至监察侍御史。后历任扬州知州、殿中侍御史,两浙东西路转运使、监铁判官、侍御史,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和宋州(今河南商丘)知州加职方员外郎,益州(今四川成都)转运使等职。他一生廉洁,执法如山。在南汉国军刘钊盘踞在五岭时(恭城属地),赋税繁多,民不聊生,周渭两次率数百乡民逃往湖南,沿途遇盗贼袭击,后只身突险北上。建隆初(960年),北上的他受北宋城汴梁的枢密使学士、户部侍郎薛居正赏识,其治国之策被荐与宋太祖。得宋太祖召见,并赐进士,授白马主簿。在任白马主簿时,依法处斩作奸犯科的县吏,被破格提升为右赞善大夫。宋乾德年间(963~967年),周渭任兴州(今陕西略阳)通判。当时辖区内驻有守军,监军骄横狂放,放纵其部下残害百姓。周渭先对守军以理待之,并严惩带头扰民的几个军官,使全军慑服,严明军纪。《宋史·卷三百四列传·周渭》记载:渭在郡,以简、肃称,及还,吏、民遮道泣留。

周渭廉洁严明,入中原为官期间,其妻一直带着两个儿子留在乡下,以种植桑蚕勤俭为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周渭在任广南诸州转运副使后,才有机会回乡探望家人。得知恭城百姓仍受当时盘踞在五岭(恭城是其属地)的南汉国君刘钊所定的苛捐杂税之苦时,他立即奏请朝廷减免。后办学,造福家乡。周渭在岭南任职6年,后调任扬州知州。后因侄子招兵买马之事受到株连,被贬为彰信军节度副使。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赞许周渭的节操与才能,欲再启用周渭,岂料诏书刚下,周渭不幸病故,享年77岁。他死后,史书载其“上闵其贫不克葬,赙钱十万”。可见周渭一生廉洁,后被敕封为惠烈御史周王。恭城百姓为周渭建庙塑像,历代崇祀。

现今,恭城县仍保有老周王庙和新周王庙,并被列为桂林地方历史廉政文化及历代清官展示馆、中国共产党反腐历程展示馆、时代先锋及廉政成果展示馆以及图文并茂的自古到今腐败案警示教育展馆等等。

二、蔡结

蔡结(?~899年)史称“蛮酋”,瑶族。湖南江华县,唐朝末年湖南瑶族地区起义军首领。

唐后期,阶级矛盾严重激化,最后爆发了以推翻唐王朝为目标的黄巢农民大起义。唐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农民军挥师北代,从桂州(今桂林)乘大筏沿湘江顺流而下,途经零陵,点燃了这里的农民起义烈火。黄巢军北上后,永、道二州一带先后兴起了以蔡结、唐行旻为领袖的两支农民武装。

唐广明元年(880年),蔡结与何庾(道州人)率众起事,得到汉族贫苦农民的响应。是年,攻克道州城。此后,结寨深山密林,多次挫败官军。为了更加沉重地打击官军,他们与因病留在南方的黄巢部将鲁景仁相倚仗,结成军事联盟,攻取连州(今广东连县),军威大振。唐王朝鞭长莫及,直到唐光化二年(899年),唐节度使马殷采取坚壁清野、纵火烧山等手段,蔡结、何庾等被俘杀,起义失败。

三、秦再雄

秦再雄,生卒年不详。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宋军压境湖南。赵匡胤得知辰州瑶人秦再雄身高七尺,武艺超群,有谋略,为少数民族所信服,便召见秦再雄,并授他为辰州刺史。秦再雄亲自训练3000苗瑶精兵,个个都能够披甲渡水,历山飞堑,像猿猴一样敏捷。秦再雄不动兵刃,招抚武陵五溪各地少数民族,湘西一带地连五州(溪、辰、锦、奖、叙州)赖以安定。宋朝平定了湖南,朝廷嘉奖秦再雄,改授团练使。秦再雄坐镇辰州15年,殚精竭虑,恪尽职守。

四、侯大苟

侯大苟,生年不详,广西桂平县罗峒田头村人。

明朝是历史上统治阶级对瑶族镇压最严重的时期之一,明代洪武至天启年间,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大藤峡地区爆发了瑶民起义,侯大苟是其中的领袖之一。

侯大苟自幼以砍柴烧炭、打猎为生,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加入瑶族蓝爱贰领导的大藤峡起义,由于作战勇敢,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很快就被拥戴为起义军的领导人之一。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土司勾结广西总兵官柳溥,偷袭了义军,蓝爱贰等十余人被明军千户潘智杀害。侯大苟闻讯逃脱,幸免于难,从此担当领导义军的重任,前后浴血奋战20多年。

侯大苟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避实就虚、化整为零的作战方针,带领起义军凭借山险,以“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兵来我去,兵去我还”的作战方针,利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与敌周旋。明正统十年(1445年),侯大苟两次召集瑶族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接着攻陷广西重镇梧州。此后几年间起义军遍及两广,相继攻破了化州、泷水、德庆、荔浦、浔州、柳州、庆远等州县,声威大震。官军“围剿”连连失败,明朝廷发布悬赏令:凡能捉拿侯大苟者,赏一千金,升官一级。然而一年后,仍无应者。

侯大苟率领的起义军令明朝廷大为震惊,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派浙江参政左佥都御使韩雍及都督征夷大将军赵辅等率北京、南京、江西、湖广官军16万人,分兵5路镇压起义军。官军沿路烧杀抢掠,断绝起义军的人力、物力援助。在敌人强大的攻势下,起义军顽强作战数月,用滚木桑石、镖枪、毒矢等武器据险固守,令敌人伤亡严重。同年十二月,义军粮食短缺,缺乏外援,天气严寒。土官覃千户纵火烧山,同时派上千名官兵爬上山崖。起义军四面受敌,侯大苟等700多名义军被俘,惨遭杀害。

侯大苟起义军被镇压后不到一年,大藤峡义军又起,韩雍只得奉令再次征讨。他进剿5年而不能平定,终于被明宪宗撤职问罪。

如今在大藤岭四方山的半腰悬崖绝壁上,侯大苟的头像保存在他曾经为之顽强守卫的土地上。

侯大苟牺牲后,起义的烽烟不断,给明王朝以不断的打击。大藤岭的王牛儿、侯郑昂等人于1466年在大藤岭起义,壮烈牺牲。侯公丁于1538年率众起义,遭到镇压。胡扶纪、胡扶龙兄弟又于1627年率领瑶族、壮族人民在大藤岭起义,惨遭镇压。

五、赵金龙

赵金龙(1779~1832年)是清末广东和湖南一带瑶族人民起义领袖。

赵金龙是江华锦田乡,今码市镇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一月,为反抗官役和汉族地主的暴虐,他招聚广东和湖南常宁等地的瑶族百姓六七百人,以赛神为名,在江华锦田起义。赵金龙率众杀会党、官役20余人,攻占两河口地区,并改道光十一年为“金龙元年”。次年正月,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军,乘胜进击蓝山、宁远边境,队伍发展到两三千人。广东、湖南等地瑶民纷纷响应,加入起义队伍。接着,又在祠堂圩大败清军,击毙提督海凌阿和宝庆协副将马韬,声势大振,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上万人。当地流传有“金龙出大洞,海马归池塘”的传说和歌谣。此后,赵金龙率军攻克新田县城,杀死知县王鼎铭,令清军损伤惨重。道光皇帝亲自下令湖广总督卢坤、湖北提督罗思举,将起义军诱至山外分兵“围剿”。四月,清军步步进逼,在常宁洋泉镇投掷火弹击毙起义军千余人。赵金龙在突围中,中弹牺牲。

六、女书创始人

关于女书的造字者,江永县流传三种说法。

女书传人义年华写过一篇女书《要问女书何处来》:“只听前人讲古话,九斤姑娘最聪明,女书本是姑娘做,做起女书传世间。”

流传的一种说法便是九斤姑娘造字。古时候,江永县桐口村一个姑娘生下来就有九斤重,大家都叫她九斤姑娘。九斤姑娘爱唱歌,精通女红,与很多姑娘结老庚(老庚,即志同道合的人,往往“同年”的人结成老庚)。老庚之间不认识汉字,学习汉字也非常难,不能通信沟通感情。九斤姑娘根据纺织、女红图案创造了一种文字,即为女书。

另一种说法是盘巧造字。很久以前,江永桐口村有一个姑娘叫盘巧,会唱歌,擅长女红,喜欢结交老庚。有一年,盘巧在山上砍柴时被道州官府的猎队抓走,关在道州城关。盘巧用纺织和刺绣的图案创造了一种文字,写信藏在猎狗身上,传回到家乡。姐妹们读出了这些图案字,看懂了信的内容,亲人们去道州城关救回了盘巧。这种图案字在当地女性中流传开来,成为女书。

还有一种说法为女妃造字。某个朝代,江永县一个美丽的姑娘被选进皇宫。她身处深宫,寂寞孤单,于是根据家乡的女红图案创造了一种文字,写信托人带回家乡,向姐妹们倾诉自己的情感。

发现女书的宫哲兵教授认为这三个传说讲的是一个人。造字者名叫盘巧,是江永县上江圩乡桐口村人,因为出生重九斤,外号九斤姑娘。她擅长唱歌、女红与结交姐妹,经历了远离家乡、亲人、姐妹的痛苦,用纺织、刺绣图案创造了一种记录土话的文字,后来大家在使用中又借用了许多汉字。盘巧造字的可信性大些,而女妃造字的编造性明显,可能是盘巧造字的传说演化成了女妃造字的故事。

第二节近现代有影响的人物

一、吉文远

吉文远(约1825~1854年)广西桂平人,瑶族。太平天国初期着名大将,太平军北伐军统帅之一。

1851年6月,吉文远在广西象州新寨封御林侍卫。次年12月,克湖北汉阳,升后副侍卫。

1853年1月,占武昌,升土官副将军。3月,攻南京,升殿右六指挥。4月,加封春官副丞相,率部攻六合及沿江一带。曾奉命与林凤祥、李开芳等率军北伐。吉文远自浦口出发,占安徽凤阳。6月10日,抵亳州,林凤祥、李开芳所部大军亦至,遂合为一军。旋北上河南,占归德,攻开封未下,西进朱仙镇,同林凤祥、李开芳等派人带密奏返天京(南京),报告入豫战况。并在汜水、巩县间觅得船只渡过黄河。7月,进围怀庆,后自济源入山西,复折回河南,旋入直隶,夺临洺关,击溃直隶总督讷尔经额部,乘胜北进至张登镇,清廷大震。10月底,达杨柳青,攻天津遇阻,驻守静海及所属独流镇。

1854年2月,经大城、束城、献县南撤。3月9日,占阜城。3月23日,英勇战死。1863年,被追封为殿前秋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详王洽千岁。

二、凤福山

凤福山,生卒不详,瑶族,桂北现代史上最大一次瑶民起义的领袖。

新中国成立前,瑶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遭受统治阶级以及汉人中反动阶层的重重压迫和剥削,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瑶民为反抗压迫和剥削,爆发了多次起义,其中最大的是1933年凤福山领导的桂北瑶民起义。

1926年大旱,汉族地主向瑶民勒索,派款要粮,加租加税。瑶民无法生活,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出生穷苦的凤福山等人,决定号召同胞们起来抗争。他们采用“打蘸”(一种瑶族祭祀)的方式进行宣传,组织起义军。从1930年到1933年,先后在桐木江、沙罗源、五龙庙以打“开天蘸”“太平蘸”“宝蘸”等形式聚集兵力、打造兵器、操练队伍。

1933年农历二月二十日,凤福山等人召集兴安六源、全州十二源和灌阳二十八源等地四十六源的瑶民于灌阳县西山瑶族乡盐塘村五龙庙召开誓师大会,竖起“纛”字大旗,高唱“五龙庙前誓师征,展开红旗冲上前,打倒地主分田地,打倒官僚得太平”的歌谣,宣布起义,凤福山为大统领。这次起义以灌阳为中心,以兴安、全州为犄角,共计五六万人参加(据国民党广西第七军《年刊》记载),席卷了龙胜、灵川、临桂、永福、阳朔、平乐、荔浦、恭城、蒙山、鹿寨及湖南道县、江华、永明等县。国民党政府大为震惊,遂派桂军第七军会同桂林区民团和灌阳民团进行“围剿”镇压。起义军内部分化,起义只坚持了近3个月就失败了。凤福山改名换姓,潜伏起来,准备再次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凤福山先后任灌阳县第七届至十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桂林专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三、李涛

李涛(1905~1970年),上将。原名李盛才,曾用名李湘民,瑶族。1905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延寿乡新坡村。祖父李禧泉和父亲李树鸿均是晚清秀才,父亲终生以教书为业。李涛7岁入本村私塾,9岁随父到延寿乡达德小学,后转到县立模范小学。他天资聪颖,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李涛13岁时父亲病故,祖母和几个叔叔凑钱继续供他上学。

1926年初,李涛在郴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汝城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李涛当选为县总工会委员长,并兼任工人纠察队队长。

1929年4月,李涛担任赣西游击大队政治指导员、党代表。1930年春,李涛任红六军一纵政治部宣传科长,后任红六军二纵八支队政治委员。同年秋,李涛任红三军七师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军委委员。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抗日英豪

    重生之抗日英豪

    一个现在特种兵的精英任务失败,重生到了抗日的年代,英雄与爱恨情仇相交,一个血与泪的赞歌,看主角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一步一步的崛起,创造一个不朽的神话。敢犯我中华龙威者——虽远必诛!!!!
  • 皇权的斗争

    皇权的斗争

    他才华横溢,本不想与世无争,信奉道家。奈何皇权最高只许不允许任何人眷顾。家园毁他拯救国家,国家混乱让他下决心救百姓,兴国家。
  • 魂萦边城

    魂萦边城

    十字路口,那没过军队的街道,也并没好到哪儿去,同样满是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人流。拉着顾客的车夫们奔跑的速度本已不慢,而车上坐着的顾客却还在催促他们再快些。
  • 狗皇帝纳命来

    狗皇帝纳命来

    “你们都给老子听着!停止你们的恶作剧,让老子回家!不然我弄死你们!”跪在地上的颤颤巍巍地说着话。“嗯?‘老子’朕知道,可是恶作剧是何物?”“回皇上,奴婢也不知道啊,殿下原话是这么说的啊……”
  • 无上王侯

    无上王侯

    姜凡是包拯眼里的异类,包拯却不得不让自己的独子拜他为师。姜凡是苏轼的挚友,但苏轼十几年的沉浮却由他注定。姜凡还是王安石和司马光眼里的阴谋家,即使斗得你死我活,也不得不遵循着姜凡为他们定好的路一步步走下去。大宋的天空晴朗许多,阴霾只在人们心里,无论是皇帝还是臣民。姜凡觉得,这样的世界需要一股血液,一股新鲜而狂热的血液。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当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人物如此清晰的站在眼前,姜凡只叹千秋青史难书,栋梁也好,奸臣也罢,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能够阻止我的人。
热门推荐
  • 诸天之最强附身

    诸天之最强附身

    海贼中,梅利奥达斯站在千手佛像上,淡定的说道:我让你两只手如何。鬼灭中,梅利奥达斯一剑划破整个天空,这才是真正的剑术。………这是一个在诸天万界抽取诸天人物的小说。
  • 我们从不再见

    我们从不再见

    我们不说再见,我们不再见,青春就是如此,硝烟弥漫。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有人十八岁。上天似乎不眷顾林安冉,她从小就被妈妈抛弃,爸爸从不理会她,但只要林安冉使他发怒就会开口大骂。失落的友情,无法圆满的爱情,这让这场战斗的所有人无处可逃。青春就这样。
  • DNF之血焚阿拉德

    DNF之血焚阿拉德

    当穿越的热潮带上了王义顾,他却发现自己在2357年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无从下手,不是说穿越者都有金手指的吗?不是说穿越者都各种奇遇的吗?可惜他只有关于曾经DNF的十年回忆,而在这个DNF记录全部清除的时代,王义顾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DNF里赚到钱,赚很多很多的钱。然而这个阿拉德好像并不是自己当初熟悉的那一个……
  • 烟花绽放过后

    烟花绽放过后

    人的一生很漫长吗?只不过是一瞬吧。闭上眼不听不看不想一切都消逝了。……爱从不知晓自己的深度,直到别离的时刻。
  • 苏琬记

    苏琬记

    “如果我不曾遇见你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一袭暗红色蹙鸾华锦长袍曳地,乌黑的发丝随风微起,她只是伸出手,指尖轻轻一点落下的雪,她又闭上眼睛,仿佛一切都未发生,她不是卿华国的主,而他也没有离开。她扬起了一个自嘲的笑容,陪伴她多年的寂然拿了一件披风披在她身上轻声说:“小姐,小心身体,这整个卿华都是要靠您来撑着的。”她却没有回,而是低下头,任由泪水滑落,然后茫然的说:“华殷,这卿华我帮你撑着了,可是你怎么还不回来”
  • 我的莫先生

    我的莫先生

    人人都说楚妍捡了狗屎运,能够嫁入豪门,可却没有人知道,她是被逼无奈。结婚三年,她不曾和便宜老公见上一面。换来的,只有无数的白眼和一纸离婚契约书。她微笑提笔,潇洒写上自己的大名,从此海阔天空,你我山水不相逢。莫成坤有个摆设妻子,直到离婚的时候他都没有看过一眼。在他的心里,这个妻子一直都是个爱慕虚荣,贪图荣华富贵令人厌恶的女人。他和楚妍的第一次见面,狼狈异常,鸡飞狗跳。第二次见面,他是考官,她是应聘员,彼此针锋相对。第三次……第四次……直到最后,楚家为了利益……从此,纠缠不休,你的生活有了我,只愿不再让你颠沛流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转角一抹光

    转角一抹光

    受伤的少年。。在转角,碰到了一抹属于他的光。鬼灵精怪的她。。。在转角,看到了一个心动的他。。光。。是相互的。。她给了他希望。。他给了她宠爱。。。孤独的我。。愿为你孤注一掷。。。
  • 史上最弱的神

    史上最弱的神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世畀只有这么丁点大?”当陆游知道自己成为一个世界的神之后,原本感觉还是不错的。不过现在,他看着面前这块勉强足够站立的土地,表情有点不对劲~
  • 大有人在

    大有人在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人性既是天性好人难做
  • 中夏传之帝歌

    中夏传之帝歌

    当他离开了帝都,背着皇命去向七族借宝。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可能再回来了,他在和大太子的斗争中输的一败涂地。十年之后,新帝登基之日,他却带着七宝又一次踏入了帝都。他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谱出了自己的一首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