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49400000021

第21章 胜人篇(2)

三、“将者宜五德备也”

曹操在为《孙子兵法》作注时,在注孙子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句话时说:“将者宜五德备也。”

“惟才德兼备者贤士也”

《尚书》有“任官惟贤才”语,《论语·子路》有“举贤才”语,《墨子》有“尚贤者,政之本也”语。这些话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任人唯贤”的由来。何谓“贤”,按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法:“惟才德兼备者贤士也。”有才有德的人是贤士。

曹操所说的“将者宜五德备也”这五德,智信仁勇严,实际说的就是德才问题。信、仁、勇、严,说的是“德”的问题;才,说的就是“智”的问题。用人就要用德才兼备的人。

我还认为“德”“才”相较,“才”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是“德”统率着“才”的。借用司马光的话说:“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当然,这样说,丝毫不意味着“才”不重要。“才”也十分重要,没有“才”,你纵有报国愿望也只是一种虚幻向往而已。司马光还说过:“才者,德之资也”(《资治通鉴》)。孙武讲将的素质,就把“智”放在首位去说,其下才说“信”、“仁”、“勇”、“严”等几个素质。

何谓 “德”。“信”、“仁”、“勇”、“严”为德,爱国为德,忠于事业为德,遵纪守法为德,讲道德为德,积极做好工作为德。何谓“才”。“智”为才,知识为才,能力为才,具有报效祖国的能力、报效事业的本领的就是“才”。

这里,我讲一个观点,讲“德”讲“才”时,在用人中,千万别把“德”的标准拔高了,非怎么怎么样才算是德;但对“才”的要求,却应该是越高越好,知识越高越好,才华越高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当然,这是从一般意义去讨论的,但具体在直接使用人时,其用人要求必须讲适当。用人中大材小用不好,因为这是浪费人才,同时也提高了用人成本。小材大用也不好,因为他胜任不了这个工作。用人还是讲能位相称为好,什么职位用什么素质的人,既不浪费地用人,避免出现高射炮打蚊子式的用人现象,也不低就,用与其职不相称的人。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曹操重视人才

我们再说曹操,曹操重视用人,十分重视才。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与袁绍一起讨伐董卓,在此期间,两人在一次讨论得天下者靠什么问题时,发生了争论,袁主张靠军事实力取天下,曹的观点却相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三国志·武帝本纪》)。曹操这里所说的“智”就是指谋臣,所说的“力”就是指武将,所说的“道”指政治方针。曹把获胜的保证寄托在正确的政治方针上,选用好文臣武将上。袁讲的有没有一定道理呢?有;军事实力重要不重要呢?重要。但是,军事实力还是靠“智力”,靠“道”去实现的!曹的见解明显地高于袁绍。

曹操重视用人,他发布过《求贤令》,多次向天下求贤。他针对在选官问题上的一些弊端,如只讲“德行”、“名节”、“门第”等陋习,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明确地提出要惟才是举,只要有才,不管他是否卑贱,即使有某些偏短都可录用,用其长,用其能。

鲁迅在1927年在广州的一次学术讲演会上,讲演题目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讲到了对曹操的评价问题。鲁迅就肯定了曹操的用人观点,说曹操用人是:“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

曹操确实讲过这样的话。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发布《求贤令》说:“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明确地提出了“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主张(《三国志·魏武帝纪》)。公元214年,曹操在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又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三国志·魏武帝纪》)公元217年,时年63岁的曹操,思才之心更切,他又发布了一个《举贤勿拘品行令》,令中说:“韩信、陈平,负侮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还要求管人事工作的人,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魏武帝纪》)

说曹操用人不重德,只要有才就行,对这个看法,我想补充地说些话。我认为,用人是必须讲德讲才的,曹操用人并不是完全地忽视德,曹操反对的是儒学中迂腐的所谓“不仁不孝”那些说教,反对过分地注重那些德。

可以举两例作证明。

一以曹操对蔡瑁、张允的使用作说明。蔡、张两人都是从刘表那儿投诚过去的。曹操刚起用他们时,谋士荀攸就提醒曹,说此二人乃谄佞之徒,不应重用,曹操答:“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姑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三国演义》第41回)

二以曹操对许攸的态度作说明。许年少时是曹操朋友,后为袁绍谋士,官渡之战中他向袁绍献计未被采纳,又被人陷害,弃袁投奔了曹操。投奔曹操后,向曹献计断袁乌巢之粮,使曹获大胜。后来许攸因与许褚发生了一点矛盾被许褚杀,曹操获知此事后,并不太计较,只是对许攸厚葬了事。曹所以对许攸较冷漠,是考虑了许攸是背叛故主二次投诚曹操的人,无忠义之名,死了就不值得太张扬。(第33回)

曹操用人才,重智,重才,重能,重技,那是完全正确的。对那些只讲虚伪道德的迂才,没有本事的庸才,没有主见却唯唯诺诺的奴才,就不使用。

用“德知能绩”四个素质的人

在现代管理学中有这样说法,说用人要用有德、能、勤、绩素质的人。德,品德,政治素质,信念理想,情操觉悟;能,才能,知识素养,技能技巧,业务能力,如理解力,决断力,应用力,表达力,交往力,协调力,统率力,记忆力,体力素质等;勤,工作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绩,绩效。这个说法很好,说得比较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但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会议上关于人才素质问题所说的更科学。胡锦涛同志讲人才素质也讲四点:品德,知识,能力,业绩。这里明确地提出了“知识”这个词,而前面说的所谓“德、能、勤、绩”素质,没有提“知识”,而“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再说,“德、能、勤、绩”这个提法中的“勤”,实际应归属于“德”的范畴之中。

当今,我们提倡“品德”,指的是具有社会主义品德的德,如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工作中积极、认真;提倡“知识”,是指现代社会所需的知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管理、法律等知识;提倡“能力”,是指认识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思考问题能力,正确决策能力等;提倡“业绩”,指工作业绩,绩效,如完成工作数量情况,质量情况,效率、效果等。

四、焚间书与用人之忌

关于用人要“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在《三国演义》故事中也有论及,且很多,有些还讲得很精辟,如说用人要不避仇,要赦小过,不求全,不计门第,不嫌相丑,不拘资,不惟学历,贵年轻,落实任务要专一等。现在我分四个节题逐一来讨论上述《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那些“忌”。本题讨论用人“不避仇”与“赦小过”这两个“忌”。

“不避仇”

曹操在《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赞赏陈平、吴起、苏秦、韩信等人,他们都是事过二主的人。曹操在现实用人中也不计较这些,用了不少从敌营转过来的人,如用许攸、徐晃、张辽、张郃等。

曹操用人“不避仇”,有这样一则故事很说明问题。《三国演义》第34回说:曹操与袁绍作官渡之战,曹操劫乌巢烧袁绍粮后,在清扫战场时,在“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这则故事,反映出曹操在待人问题上的宽容态度。曹操这个用人宽容态度有四个好处:之一,宽宏能团结人。曹较之袁绍,在当时,敌强我弱,力不如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人家作投靠他人之策,可以理解,概不追究,这样可团结很多人;之二,宽让使队伍合作。当时,曹虽然取得了官渡之胜,但袁绍并没有彻底失败,他还占有着大量的地盘,还有力量,再刘表、刘备、孙权等在各地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与曹相抗衡,此刻,计较这类事,势必造成自己队伍内部混乱,何必不网开一面呢?之三,宽松不使人才流失。“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其中有人才,若计较私与他人通书之人,实行严惩政策,弄得不好,人才将会流失,起码人家绝不会好好出力,现在如此处理了,涉及的那些人,必然感恩于曹操,会更加卖力于曹操;之四,宽政能招募到更多人。曹当时如此做法,给人留下开明的美名,宣传开来,当时河北及其他地区的贤人,纷纷投靠,岂不是好事。

刘备“不避仇”

刘备也能宽厚地对待敌营中的人。如法正是刘备的一个重要谋臣,为刘备出过很多好主意,此人原来就是敌营刘璋部下的一位军议校尉。还有,许靖原为刘璋的蜀郡太守;董和、黄权、李彦等是刘璋的部将;吴懿、费观,原是刘璋的儿女亲家;彭原是刘璋手下的人,任益州任书佐,后遭谗被刘璋摈弃;刘巴原是刘璋的谋士;还有黄忠,马超,颜严,王平,姜维等,他们原本也是其他阵营中的人,这些人按理说都是蜀之敌,但在他们来到蜀后,刘备都给予重用,发挥了他们所长。(第65回等)

吴国也有这样例子,如孙权用原黄祖手下的大将甘宁。(第38回)

敌者仇者,原是对我有仇恨之人,只要敌者仇者不是坚定地反对我,能皈依到我方面来,接受我的领导,均应纳之化敌为我。纵然对方反对我很坚定,若是人才,我也要尽力争取他,弃仇相纳,为我服务。

“绝缨”故事

曹操上述待人处理,深明大义的英明之举,这方面的事,在中国古代人才使用的故事中还有很多,举一例,很精彩,叫“绝缨”的故事。战国时期,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平定一个叛乱后,设宴庆贺,群臣参加,庄王爱妾许姬也参加了,并为群臣把酒致意。席间,一阵风吹灭了堂内蜡烛,人们处于黑暗中,有某臣利用这个黑暗,趁机调戏许姬拉许衣袖,许不从,并把调情者的帽缨扯了下来,并报告庄王,要求在重新掌灯后追查帽子上没有帽缨的人。庄王为此大笑,并要求所有在场大臣摘除帽缨,以尽情欢宴畅饮。当庄王命人重新点亮灯光时,群臣帽缨皆无,群臣中已分辨不出究竟谁是不轨者了。宴后,许姬问庄王,为何不追究此事,庄王答,酒后狂态人皆有之,若追究,必伤国士之心。后来,在楚与吴兵交战中,有人杀敌特别勇敢,为保卫楚国立了大功,此人姓唐名狡,就是那位被许姬扯下帽缨的人。这则“绝缨”故事,在《三国演义》中也被提及,是在貂蝉问题上,董卓谋臣李儒在劝董卓应该正确对待吕布时说及这件事的。(第9回)

季布故事

再举一例,楚汉相争,汉胜楚败。楚中有一位著名将领季布,刘邦打败项羽后,刘悬赏重金捉拿季布,但就是抓不着。原来季布不仅有很好的将才,且人品极好,有很好的诚信品德,赢得世人拥戴,有如此美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成语“千金一诺”语典出此)季布被人们保护下来了。后来刘邦知道了季布的情况后,不仅撤销了对季的通缉令,还纳敌为我,重用季布。

现实也要用好人

讲一点现实,现实中上述类似情况也有,有这样一个例证:美国人亚柯卡原是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在福特任职六年,把公司办得很好,获净利润35亿美元。但遭福特的董事长福特的嫉妒与不容,排挤出福特,演化为敌对的人。亚柯卡后来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所用,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使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走向复苏,并成了福特强劲的竞争对手,福特生产遭困难。福特的失败是不善用人之败。关于这个事例,我在本书“文德篇”中讨论“制怒”问题时也有说及,可参阅。

“赦小过”

“赦小过”是孔子语。鲁国季氏家臣一次问孔子,如何管好政事。孔子答:“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是说,管好政事,首先要用好官吏,赦免他们的过失,选用好人才。

人们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即使圣人也不可能没有过错,如孔圣人。孔子也讲过错话,如说“畏天命”;也做过错事,如鄙视女人。所以要宽宏地对待他人,赦人“小过”。“赦小过”是处理人生事物时经常遇到的事。

在用人上有两个方面要“赦小过”:对未用待用的人,赦人小过,看大局,看大节,不计较小过用人;对已使用了的人,发现该人有小过,体察,宽解,帮助,教育,容人过,继续让他施展才华。

同类推荐
  • 赢在执行力

    赢在执行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跟世界上的顶尖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的企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展望未来,我们要想继续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就必须更加关注企业的执行能力。许多企业常常是策略、目标一大箩筐,议而不决,光说不练,流于“口号管理”;策略、目标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计划上,目标、执行方法也没有时间表;更没有根据达到的程度订立赏罚标准。向了死亡。
  • 稻盛和夫为何能不断成功

    稻盛和夫为何能不断成功

    作为当今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是持续的和惊人的。一直以来,他的哲学思想和经营理念都被人们奉为圭臬。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稻盛和夫成功法则的清晰解读,而且用翔实的资料告诉读者,稻盛和夫是如何从他的精神导师西乡隆盛那里继承了“敬天爱人”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营哲学和人生哲学。稻盛和夫在刷新自己传奇人生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的理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而这些对于所有渴望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员工来说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 雷军:让创业回归简单

    雷军:让创业回归简单

    本书选取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进行解读,立足于时代、社会、产业、公司与个人的多维角度,提炼出企业家在创业、商战、管理等领域的哲学智慧,通过翔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剖析企业家哲学智慧的实用性与科学性,给读者以启迪借鉴。设计等十几个板块划分,选择符合企业家共性与独具个人特色的内容,提升图书的实用性与可读性。
  • 刚柔之道

    刚柔之道

    中国家电企业用不到30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花100年才能完成的飞跃,其残酷程度、淘汰速度、变革力度不言而喻。美的和格力一个“刚强霸道”,一个“柔情似水”,究竟何种模式才是当今商界王道?本书全方位、深层次解读两位家电领军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你揭开中国式商道管理的神秘面纱。
  • 谁搞垮了美国

    谁搞垮了美国

    金融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刚刚过去,华尔街又开始了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美国的坠落仍将持续。最可怕的不是苦难,而是吃了苦头之后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美国人不长记性,这不妨碍中国人反思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以避免自身的金融危机。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一眼万年

    你是我的一眼万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江唯遇的执念,便是林寻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冷漠的人,可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那个叫林寻的女孩子一次记者会,记者问:“请问江总,林小姐是怎么打动您的呢?”他的眼底像是揉进了璀璨的星子,顾盼生辉,温柔至极,“不,是我对她一眼万年。”记者:“哇!真让人羡慕呢!那么请问林小姐,您……”“不好意思!”江唯遇直接打断记者的提问,他看着林寻,心里眼里都是她,“我家阿寻体质比较弱,不能太劳累,有什么问题,我代她回答。”确定关系之前,人前人后,他总喜欢叫她“阿寻”确定关系之后,他习惯性的在“阿寻”前面加上“我家”*一日,江唯遇和好兄弟吹捧……“我家阿寻最贤惠了,总喜欢亲自下厨为我洗手作羹汤。”林寻端着一小盆面粉,可怜巴巴的站在厨房门口,“唯遇,我想做手擀面给你吃,可是我不会……你能教教我吗?”江唯遇立即起身,快步奔过去接过面盆,“看着,我亲自给你示范一遍。”又一日,江唯遇和好朋友夸赞……“我家阿寻最体贴了,平日里我的内衣都是手洗。”林寻抱着衣筐站在洗手间门口,嘟着小嘴,“唯遇,咱们家洗衣液找不到了,你看到放哪里了吗?”江唯遇立即奔过去接过衣筐,“我知道,你躲远一点,小心水溅你一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主你夫君又跑了

    女主你夫君又跑了

    “我因对神的信仰,让爱我的人魂飞魄散,不能轮回。我后悔了……不管多久,你都能等我吗?我会找回你。”“我为了最爱的人而消散在这世间,可我不恨她,我恨那被人类视作至高无上的天神。我会等她,等她找到我,再续前缘。”(男女主双洁,有玻璃渣,慎入)感谢支持!作者玻璃心,不喜勿喷,谢谢!
  • 精英律师:咖啡与藿香正气水

    精英律师:咖啡与藿香正气水

    当巧舌如簧的律师遇上淡定的女孩,爱是棋逢对手。我以为你的职业早该教会你一个基本的技能,那就是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和克制。现在是多巴胺控制了我的行为,而不是职业素养。
  • 俏农女

    俏农女

    她本是聪明机灵的现代千金,不想一朝穿越竟成了五岁小村姑,开始了贫寒奋斗史!爹爹竟把她许给放牛娃,婚姻大事我做主,居然招来了小金龟定亲。她坚强勇敢自强不息,挖野菜,做刺绣,养池塘。上孝长辈,下供哥哥读书,照样活得风生水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南往故人归

    EXO南往故人归

    日落,黑暗的世界。叶子,默默的掉落。春去秋来,无限循环。听南方鸟鸣依旧,看北方大雪纷飞。叶落总无声,南往故人归。不知什么时候,就悄悄的,爱上了那个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说我家徒弟是面瘫

    谁说我家徒弟是面瘫

    姜淮挽其人,天生面瘫脸,常常心口不一。作为一国太子,且还是一位模糊了性别的太子,只有她的父帝、母后知道她是女子,额,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没有发育完整的“少年”。于是,这个少年出于‘自(借)卑(口)’【其实是懒】常不与他人接触。但是呢,一次与好友的发现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奉命与好友乔装成普通人前往帝国学院。姜淮挽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师尊是一个话痨,还是一个看起来翩翩君子实则是一个痞子的二货。——我于地狱归来,见君青衫依旧,心中满是喜悦,愿君不复当日,盼君鲜衣怒马,我仍心悦于君。淮挽,我…愿你一世安好!——牧南昔【面瘫徒弟与话痨师尊携手一生】
  • 少年真修俗世行

    少年真修俗世行

    一位五根俱全、三脉贯通、天赋异鼎的修真少年,在成功踏入“金丹大道”之后,为了突破修炼瓶颈,奉师父之命踏入红尘历练心智、积攒功德。杀贪官、除恶霸、斗邪修、收妖怪,在维护人世间“天道”之余,还经营慈善事业、救助弱势群体,演绎了一出精彩绝伦、丰富多彩的都市人生。
  • 我的掌中有一片宇宙海

    我的掌中有一片宇宙海

    穿越异界灵气复苏时代,掌心出现一片宇宙,掌控掌心宇宙,在灵气复苏时代掀起一场风暴。在掌心宇宙,望着延绵数十亿光年的星系群,他的双手张开,无数灭世神雷,灾厄力量,因果力量和天罚降下。片刻后,前方化为一片虚无。“总有一天,我会掌控这片宇宙海的全部规则,成为这十二万九千六百座宇宙的掌控者。”元易在心中说道。群号:631624566,欢迎来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