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33900000016

第16章 战乱(16)

九莲不敢看黑川,这是个日本人,这个日本人的眼神黏黏的,和蛛丝一样,缠得人紧紧的,太厉害了。

黑川起身接过茶盏,眼睛依然不依不饶地看着九莲右眼皮上的那粒红痣,九莲觉得脸都红得疼起来了,那粒痣似乎被日本人的眼神剜下来了。

“谢谢,袁夫人,”黑川说着,放下茶盏,反客为主地说九莲,“请坐。”

袁和尚在旁狐疑地看着九莲,心想,这闺女红了脸,还就是好看,比搽了胭脂还好看。

九莲的窑洞里弥漫着一种温香,脂粉的腻香也细若游丝,却能牵制人的鼻息。

黑川坐下说话,九莲悄悄把手伸到腋下去摸了摸扣襻,扣襻紧紧的。

九莲明白了,不是自己心虚,是日本人的怪眼看的。想到这里,偷眼嗔恼地去瞪黑川,居然又和黑川的眼神撞上了:那是什么怪眼,看得她又难过又舒服。她赶紧回心转意,已经来不及,日本人的怪眼就钻进她的眼窝,顺着她的脖颈前胸,缠住她的心窍,接着,她的身体居然激灵了一下。

黑川长得一表人才,白净斯文,架着圆片细腿的金丝眼镜,黄军装干干净净的,高筒皮靴油黑发亮,桥堰镇是地地道道的无风三尺尘的煤乡,同样在一个地界,黑川却干净光鲜的跟个新女婿一样。不像桥堰人一个个灰眉怪眼的邋遢相。就算袁和尚那样穿绸甩缎、一天到晚不劳动的人,他的鼻子眼窝耳朵眼里,也一样窝藏煤灰,随便拿手指头一抠一旋,就一溜一块全出来了,怎么打扫都干净不了。

黑川把桥堰镇最阔气的人比下去了。

日本人也有好人才?九莲把黑川看了个满眼满心。

袁和尚见黑川和九莲眉来眼去,过来躬请黑川看家具,黑川才把眼睛从九莲身上收回来,打量九莲屋子里的陈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窑掌中央悬挂的那副“挑三”:中间的画轴三尺宽,画上是仕女曲廊赏春图,黑川将画中人与九莲比着看了一下,然后才诵读左右两条字轴上的联句:“梅梁分曙霞留影,松牖回春月转光”。读毕,自己抚掌感叹,“妙人,妙句,天作之合。”

袁和尚恭维:“太君还是解诗人,好啊。”

那边的九莲听了黑川清晰的吟诵,心里特别愉悦。

袁和尚请黑川继续看家具。“挑三”两侧对称摆着两只竖柜,竖柜的木料是红木,竖柜顶上各摆一个描金彩漆的帽盒。竖柜门上雕刻着梅、兰、竹、菊,刀工细腻,花样精细。柜门中央,设置有合缝挂锁的地方,两面抛光细腻径可八寸的半圆铜镜,严丝合缝地对嵌其上,状若满月,既避免了铜锁碰伤雕花,又和柜门上的花草融为一体,匠心独运,煞费苦心。柜腰是两个暗屉,鎏金錾花的铜把手,下面的两扇柜门,雕刻着圆团团的万字莲,黄灿灿的八只柜脚一律包铜,和铜把手上下呼应,和透进屋子里的天光辉映,一派堂皇的气象。

黑川和刚才一样连连摇头,又连连点头,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意思。

梳妆台摆设在靠里炕沿,黑川转头去看,梳妆台的木料是上好的紫檀,幽暗的本色,散发着沉沉的自然木香,一面亮晶晶的鹅蛋水银镜,依势就形,镶嵌在花团锦簇的雕刻中,无论花茎叶蔓,无不因繁就简,起收自然,雍容华美。台面上有两层四个小抽屉,安放簪钗脂粉等散碎物件。绣锦墩的四面撑帮都做了空心镂雕,分别刻着桃杏、荷莲、金菊、腊梅,图案严谨,象征四季,上下坐板四下刻卯,嵌牢撑帮,坐板上安着絮棉的丝绒垫,黑川欠身坐上去,他怕自己压垮这个绣溜的工艺品,他的臀尖感触到丝绒坐垫温柔泡胀的质感,想到它就是屋子里这个漂亮女人每天早晚起坐的地方,禁不住一阵麻热,转眼去看九莲,九莲垂头,只能看见她光溜的发髻。

黑川站起来,弯腰对着镜子正了一下衣领,从镜子里看见九莲抬起头,偷偷觑他,眼波闪闪,不胜娇羞。

黑川说不出的喜悦,转过来,夸奖袁和尚,你的家具好,高贵,美丽,漂亮。

袁和尚赶紧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的确是好东西,太君要?我让人套车,给你拉到二营盘。”

黑川摆手,彬彬有礼地和九莲告辞。

黑川出门,九莲坐在炕沿上恍惚了好一会儿,自从嫁进袁家,九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极少和外人交言搭语,过去她也没见过几个外头人,见过的也没几个中意的,倒是这个日本人,让她觉得心有所属。黑川夸奖家具的话,字字落进九莲的心里,这不分明是拐弯说给她听的嘛。黑川看她时,那直勾勾的眼睛,黏坠坠的,黏得她的心轻软无力,就和蛛网上挣扎的小飞蛾一样。

袁和尚送走黑川,踅进来说九莲:“改天我把那两张官帽椅搬你这边来。”

九莲还在恍惚,怔忪了一下,问道:“为啥?你看我这里哪还能盛下?”

袁和尚说:“叫人重给你摆设一下,下次日本太君来家,就领到你这边。”

九莲粉脸生晕,不高兴地说:“你咋还要把他往这里领?我不让!”

袁和尚笑道:“那边大娘念经,要清净,不好安排。”

九莲见袁和尚这样说话,真不高兴了,说:“那我搬到厢房里,你想咋摆,由你。”

袁和尚说:“他又不是常来,你还看不出,他是看上这里的家具了。那咱就好好陈设一下,把你这里弄得和金銮殿一样。”

九莲撇嘴,奚落袁和尚:“生就你是个公猪,把你推到金銮殿里也成不了公主。”

袁和尚坦然一笑,温和地道:“我当公猪没啥,你就给咱当公主。”

第二天,黑川不请自来,当着袁和尚的面,掏出一根簪子要给九莲当见面礼。九莲粉面通红,却不敢接,袁和尚替九莲道谢,赔着笑脸说:“小家子气,快谢太君的美意。”黑川把簪子顺手放到妆台上,又在绣锦墩上坐下,盯着九莲不发一言。袁和尚见状,推说备饭,嘱咐九莲陪太君说话,然后躬身出去,带住风门。

屋里剩下九莲和黑川,九莲窘迫得气不敢出却喘不过气,黑川见九莲娇羞可爱,起身拿起簪子,笑着插到九莲的发髻上,然后拉了九莲的手,一起回到梳妆镜前,九莲浑身发抖,却本能地往镜子里瞟去,她想看戴在头上的簪子,镜子映照的却是两张耳鬓厮磨的热脸……

九莲和黑川有了来往,得到袁和尚的默许,她只好也默许袁和尚近身,后来互相默许就成了他们遵守的规矩。九莲不再去想爹为什么那样骂她,为什么不辞而别把她抛弃,为什么会得那么一场让她死心塌地的大病,正是那场大病把她从生不如死的屈辱和苦痛中解脱出来,她的身上哪里都是活色生香的,惟独心是一块死掉的冰石,心是摸不到的。

袁和尚总是送走黑川后才进来,九莲就闭眼想黑川,有时也想起初夜时徐卯泰的锐利,九莲越这么想,身上的袁和尚就离她越远,她就非常疲乏,这种疲乏每每让她想起一幅画,她还记得小时候看过一册《芥子园画谱》,里头有她想起的这幅画,画面是一座山,山路弯弯,陡峭,都是锯齿一样的小台阶,路上画着一个和尚挑水上山的背影,和尚像是悬挂在锯齿上,山背后画着一个飞檐,那意思就是寺庙。九莲看那幅画时,就觉得挑水的和尚特别特别累,因为她每次翻开看,挑水的和尚老是挂在那儿,山腰那儿,后来九莲一看那幅画自己就疲乏了,有时也感觉画里的和尚在蠕动,却永远到不了寺庙,那担水也永远挑在和尚的肩上倒不出来,大段的空白上,那细小的蠕动几乎微不足道,只能催眠。

袁和尚如果盘桓太久,九莲甚至能小睡片刻。

袁和尚的想法和九莲大不一样,他喜欢琢磨事,想得更多,更远。

13

民国二十八年阴历七月,桥堰的上空弥漫着灼人的炉灰,白炽炽的毒日头把弥漫的煤尘点着了,吸进的空气燎得鼻毛一股焦臭。往徐家堡去的椿树坡路两边,芜杂的野草都蔫巴了,这个季节本是它们的青春期,它们却宁愿冬天降临。粪堆上有一些晒褪绿色的蔫薄的黄纸,拣起来再看才知道是西瓜皮,底下麇集着继续争水的臭虫蚂蚁甚至油煎一般焦脆干爽的蜈蚣,它们一见明晃晃的天日就大叫一声,“刷”地转移到背面。

暴晒之下的椿树叶子也黄了,酷日逼烤出臭椿树腻人的臭气,倒是这种臭气容易让人想到椿树浓绿时的繁荫,于是,鸡狗先来了。果养的五六只草鸡都跳到椿树墙下的土里打“凉窝儿”,草鸡们打下半尺深,刨出来的土都快把自己活埋了,可倒腾上来的还是干燥的虚土。徐家的看门狗卧在椿树的根兜上,吐着猩红的舌头,绝望地瞅着树荫下草鸡们,看它们在土坑里起来卧下,卧下起来,爱莫能助地听它们咯咯、咕咕商量死法。

远嫁天津的徐佩芝突然回到桥堰投亲,身后还带着丈夫儿女,二凤跑到铁场给徐丑泰报信:“俺姑姑来了。”自从天元走了,泼辣的二凤就跑进跑出,成了爹娘跟前的使唤。徐丑泰让二凤去喊三个叔叔,自己搁下营生就走。

巳时的日头已经十分暴烈了,徐丑泰低了头匆匆往徐家堡赶,脚下身影晃里晃荡,显得凌乱匆忙。兵荒马乱,千里迢迢,佩芝突然跑回来做甚?徐丑泰的影子跟着他转来转去,慌慌张张。让他心里发毛的还有天元那桩事,现在佩芝回来了,而且毫不知情,老婆只要一问,他的谎话就拆穿了。

徐丑泰进了院门,就见屋檐的荫凉地里站着五六个人,大人小孩身上都结着大大小小的包袱,一看就是逃难的。徐丑泰心酸,亲爹亲娘没了,二娘就不知道出来先招呼一下。徐丑泰把妹妹一家接到自己屋里。见老婆不在家,徐丑泰松了一口气,转头去问大凤,大凤在家给自己做鞋脚,说妈妈早起就带着三凤串门去了。说话工夫,其他三个兄弟赶回来,都进来问候。还是有泰有眼色,悄悄叫过儿子天兵,让他出门叫卖西瓜的搬几个瓜来,自己出去割肉打酒,准备待客。

徐佩芝的丈夫鸠面鹄形,瘦骨嶙峋,头发油腻,脑门尖窄,面目枯槁,猴腮鼠须,满嘴黑牙,穿着一件脏不拉几的长衫,前襟撩起掖在一边的裤腰上,斜肩驼背鸡胸歪胯,细长的外八字腿,活像一根散了股的大麻花裹在了破抹布里。进门就用天津话说:“我的妈呀,可算到家了。大哥,您这地儿可真难找哇。”徐丑泰头一次见妹夫,就觉得到底是大地方来的人,不生分,赶忙招呼坐炕喝水。回头才看亲妹妹,徐佩芝也是粗糙黧黑,蓬头垢面,坐下就抓住徐丑泰的手,哭哭啼啼地说,上个月天津市区被大水包围,天津地面七八成被淹,灾民成千上万,房倒屋塌不计其数,浮尸漂荡,瘟疫流行,再加上日本人糟害,强迫商人使用伪钞,百姓们又都不认伪钞,弄得物价上涨,吃喝无着。——佩芝没有带来团聚的喜气,却把远处的饥荒和战争的噩耗带回了徐家堡,徐家人听了只有连连叹息,国破家亡,覆巢之下,无所幸免。

徐丑泰听妹妹哭诉,想的却是天元,嘴里又问徐佩芝的公婆和生意,徐佩芝指着丈夫,咬牙切齿地说:“公婆让他气死了,生意被他败完了,加上这场大水,本来快被烟鬼败完的家底,一转眼就泡汤了。”

那烟鬼妹夫却大大咧咧地说:“哭嘛?哭嘛?走到哪里也不让老子消停。大哥,甭听臭娘们儿那胡说,你听我说,要我说呀,鬼子来得还真是及时,要不她就把这烂账全扣我这脑门子上了。”那妹夫抬手捋了一把油头,露出他瘪窄的脑门子,徐丑泰没有看见扣上去的烂账,只有龌龊。烟鬼妹夫说:“我的妈呀,这油汪汪的,身上不长膘,全从毛眼里滋出来了。大哥,我先迷瞪一会儿,等一会儿咱连喝带说。这一路赶得我的妈呀。”徐丑泰皱着眉头,徐佩芝看出哥哥不痛快,说:“他起小就这德行,娇生惯养。”那烟鬼转过脸诞笑道:“你甭说了,老子听得明白。大哥,咱家里有没有膏子,就是烟土,我抽一口解解乏,要不我睡不踏实。”徐丑泰说:“徐家没人动那东西。”那烟鬼坐起来问:“咱家没有,那这地儿总有人会吧,干脆吧,你趁给我几个钱儿,我出去找找。我就不信,偌大个镇子没一个好这的。”徐佩芝实在气不过,也不顾大家的脸面了,用天津话骂道:“贼×不要脸的东西,当这是你王家,刚落脚就跟人借钱,你的脸是抹布啊!”烟鬼受辱,奋起,动手,徐丑泰一把捏住他的肩胛,烟鬼的嘴角就抽到耳根底下:“大哥放手,哎哟,大哥好说。”徐丑泰松开手说:“两口有话,等回家说。哪兴在大舅哥面前打媳妇?你们天津兴这?坐下,困了你就睡下。”烟鬼乖了,抻了抻袖子,躺下了。

徐丑泰拉了佩芝,到旁边悄悄说话,佩芝听着听着,就皱了眉头。丑泰如此这般叮嘱一番,又叫二凤坐锅热水,招呼外甥们洗涮,好容易安顿下来,有泰和天兵就抱着两个大瓜进来了。

佩芝接了一牙儿哥哥们递过的红瓤西瓜,没有吃,先自黯然落泪,说:“娘在世常说,养我的亲,我养的亲,斗来大的西瓜凉不了心。看见这瓜,我就想起咱娘。”

烟鬼稀里哗啦吃着瓜,还不忘报复一句:“你就是个事儿妈,吃瓜还要说话。”

徐丑泰看了烟鬼一眼,心想这卫嘴子是够他娘讨嫌的,不知这多年妹妹怎么跟他过的。

快到晌午,丑泰老婆才领着三凤回来做饭,进门看见炕上地下坐了一屋子人,又看见佩芝,当时脸色就变了,——人堆里没有她的儿子。马上就问徐佩芝徐天元的事,徐佩芝已经听徐丑泰说了,就说去过,鬼子进城前,他去了大同投奔二爷爷了。烟鬼听见要作声,徐丑泰说烟鬼:“刚才的瓜沙不沙。”徐丑泰这一打岔,烟鬼就说西瓜去了。

同类推荐
  • 偶识此道

    偶识此道

    一九三一年四月里,在那个不可思议的早晨,那潮湿而又阳光映照的空气便已令人心旷神怡了。它像丝光糖那样香甜、清凉,滋润而鲜亮,这是过滤后的春天气息,未搀假的臭氧,而且就在斯特拉斯堡大街,人们也意外地闻到了抽了芽开了花的草地和大海散发出来的香味。
  • 斯大林的失误

    斯大林的失误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之初,强大的苏军损失却十分惨重,对此世人疑惑不解。作者利用近年解密的苏联档案资料、政治局文件和苏联高级将领的回忆录,以畅销作家的文笔,通过对苏联高层决策的内幕、红军指挥系统的僵化及战争场面等客观的叙述,再现了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书中配有数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
  • 湘西鬼事档案:赶尸客栈3

    湘西鬼事档案:赶尸客栈3

    赶尸客栈3讲述了传说中详细赶尸匠的故事。每次赶尸前,“先生”都要作法——设坛、点香、烧纸,“处理”过的尸体,才可以出发上路。“先生”每摇一下铃,尸队就向前慢慢地走一步,赶尸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小径,每当差不多天亮的时候,就要找一个专为赶尸人服务的小旅店,打尖休息……
  • 并州迷雾

    并州迷雾

    《并州迷雾》:冷酷理性的西式推理+广阔瑰丽的大唐风情+充满个性魅力的人物角色=2010年最引人入胜的狄仁杰探案故事东方的古典浪漫与西方的冷静理性之完美统一。新浪原创悬疑类年度代表作!环环相扣、匪夷所思的悬难疑案,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边关战事,诡谲多变、勾心斗角的政治阴谋,以及他自己那魂牵梦萦、黯然神伤的情感过往……试看狄仁杰怎样在这九九连环的迷局中破雾而出!该部讲述了狄仁杰在武皇的授意下致仕,带着他的侍卫李元芳回到家乡并州,遭遇到一系列扑朔迷离的事件,并面对直接针对他们自身的重重危机和各种磨难。狄仁……
  • 母性

    母性

    Y县Y市某住宅,一位母亲发现高中生女儿在家坠楼身亡。自杀或是他杀,原因不明。尽己所能疼爱女儿的母亲,无法相信女儿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世间的女性只有两种:母亲和女儿。我带着母亲的爱来到这个世界,在充沛的母爱下长大,把母爱分给肚子里的新生命,孕育她长大直到降临这个世界。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虽然其实是不幸的开始。“为什么我尽己所能地爱我女儿,悉心照料她长大?”"在只能救一个人的状况下,到底该救生我、养我的人,还是救我生下的人?”“我的世界没有色彩。”山坡上,充满鲜花和芳香的曾经美丽的家,究竟发生了什么?“母亲”究竟是什么?接下来的事太残酷,我没有自信可以写出来……
热门推荐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党建工作实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眸,背后灯火璀璨

    回眸,背后灯火璀璨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是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之一,《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精选了作者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随笔数十篇,《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中这些作品无论是随笔还是散文,或抒写人间大爱,或展现美丽风光,或揭示生活哲理,或写实社会万象,从不同角度给青少年读者以十分有益的启迪。
  • 享受巅峰的经历·心理战略

    享受巅峰的经历·心理战略

    本书是一本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书。主要内容侧重帮助高三学认识高考、理解高考,通过心理上的自我认知自我辅导,规划人生、快乐迎接高考,取得高考成功。全书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以心理学基本常识为指导,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帮助方法,和一些心理辅导的操作手段,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而且很实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发展、激发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调整不良心态、提高学习自信、培养成功心理素质、引导制订复习策略,等等。是一本适宜高三考生阅读并实践的指导性书籍。
  • 执手今生,终不悔

    执手今生,终不悔

    上一世,她付出真心换来的却是他的刀剑刺心。重生归来,她誓要得到他的心,将它摧毁!便步步为营,精心设局。快要事成之时,她却迷茫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另一个男人频频出现在她的生命中。谁知,却掉进了一个更深的温柔局里……“寒陌央,你夺了本王的吻,看了本王的身,就不打算对本王负责了吗?”寒陌央看着眼前的那张俊脸,忍着想揍一拳的冲动,挤出一个笑容,“那摄政王,要什么呢?”某王爷邪魅一笑,“本王要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配大人好威武

    女配大人好威武

    她本是楚家的大小姐,却被那个她当成替身的男人害的家破人亡。她死后却成为了那个自称系统的蛋的主人。一次又一次的为炮灰女配逆袭。楚陌雅:为了岩,我忍。本文不虐。
  • 桥是那座桥

    桥是那座桥

    五年后我回到那个小镇,和兄弟林宸重聚,期间得知了他和木洛的所有故事及其他传奇的五年岁月。家庭、爱情和现实的历练中林宸好似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人,但这并非其所愿,他和所有人一样在现实与自我中不断挣扎,后来发现看似洒脱的他竟然得了难以治愈的疾症。。。。。。我又去到杭州见了木洛,他和林宸一样,想念着对方却也不再有念想。但最后我还是看到了林宸和木洛站在那座桥上。。。。。。
  • 系统逼我逆天回归

    系统逼我逆天回归

    重生以前的顾兮,任人宰割,弱小无比。是大家都公认的废物。重生后的顾兮,放下了以前的天真善良。携系统,化身为黑暗里的修罗,冷血无情,令人恐惧。重生后的顾兮,亲人不再是她唯一的软肋,秉承着,你若欺我辱我,定叫你终生后悔,生不如死......本以为在这条道路上,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再苦再累都是她一个人。可是,直到,有那么一个人出现了。他宛若救命稻草一样从天而降,抱住了她,细声说道“兮兮这次换我保护你……”从此他们携手一起,虐渣男,斗庶妹......
  • 铭罪记

    铭罪记

    “我一直坚信,那些随意玩弄生死之人,他们的罪会被自然铭记。”——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