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6100000011

第11章 价值概述(2)

二、中外思想家对价值的不同理解

价值范畴是价值哲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石。在价值哲学发展史上,对什么是价值,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中外思想家和学者都提出过不同的见解。

在西方价值学说史上,思想家和学者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观点有很多种,概括来讲主要有十一种观点。

一是满足需要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认为“善的本质,简单说来就是满足需要”。他所说的善,就是道德价值,也泛指一般价值。所以,他认为价值就是满足需要。德国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文德尔班认为“每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引起某种快感的东西”。他认为价值就是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能使人产生愉快体验的东西,他是从满足主体需要或使主体产生愉快情感的角度去理解价值的本质,认为价值是主体意志与情感的产物,完全是主观的东西。

二是兴趣说。这种学说认为,价值依存于主体的兴趣,美国新实在论者培里在其《一般价值论》中指出“一切价值的最初根源和不变特征是兴趣,而兴趣则属于本能、欲望和意志等感情生活方面的东西”。又说“是兴趣对象的任何东西事实上都是有价值的”。他认为,价值由兴趣决定。苏联学者图加林诺夫也说“价值就是人民所珍惜的东西”。培里认为人的兴趣是不会包含邪恶的,而事实上,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不正当的、有害的和邪恶的兴趣是客观存在的,倘若人们满足不健康的需要,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是负价值。同理,人们珍惜的东西也并非必然具有正价值。

三是欲望说。奥地利哲学家艾伦菲尔认为,价值的基础应该到欲望或企求的领域中去寻找。他认为,价值决定于欲望。一种东西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我们对它们有欲求,而我们欲求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事实上,人们的欲求和诉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表现为相互冲突、相互对立,有些则是与社会与他人有害的。

四是情感说。西方许多学者都认为价值是情感的产物。如前所说,文德尔班就认为,价值是由情感、意志决定的。他认为不论是肯定方面的价值或者是否定方面的价值都绝不可以作为对象本身的特性,如果脱离了人们的心灵,抽掉了人们的意志与情感,就不会有价值这个东西。奥地利哲学家迈农认为,使我们快乐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善;使我们悲哀的东西就是无价值的,就是恶。这就是西方价值哲学中的情感说。

五是心灵赋予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说:“我们周围的世界似乎具有的那些价值、兴趣或意义,纯粹是观察者的心灵送给世界的礼物。”这是一种极具有典型性的主观价值论,把价值理解为人们的主观偏好,人们的心灵指向。

六是情感主义。这是把价值理解为情感、态度的情感主义价值论。逻辑实证主义者罗素认为:“关于价值的问题完全是在知识的范围以外,那就是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即认为价值不是事实,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情感主义在西方价值哲学领域居以统治地位,这个时期虽然也产生了功能价值论、系统价值论、自然价值论等新的观点,但在价值哲学界影响都不大。

以上几种观点是主观主义价值论的观点。这些观点把价值看成主体情感、欲望、需要、兴趣或意志的产物,或是一种情感和态度的表达,认为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偏好。这些观点显然是唯心的,它们以主体的心理状态和感受,以主体的实际利益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作为规定价值的尺度,以是否使自己产生快感、是否满足欲望、是否符合自己兴趣来确定价值的倾向。它们由此否认了价值的客观性,也就失去了对价值进行科学研究的客观基础。而且这种把价值理解为人们的主观偏好的主观价值论,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阿根廷哲学家方迪启曾这样批评道:“如果价值只不过是主体愉快、欲望或兴趣的投射,一定会造成价值的混乱,因为欲望和兴趣因人、因地而有不同。”若此,人们尽可以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按照各自的欲望和兴趣行事。其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混乱甚至危害也就势在必然。

七是超验意义说。德国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认为:“关于价值,我们不能说它们实际上存在着或不存在,而只能说它们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在他看来,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意义,而意义既不是物理的现实,也不是心理的现实,是不存在的,而是一种先验的、抽象的意义。这种观点同样使价值哲学研究失去了客观基础。

八是客体属性说。这是英国哲学家摩尔提出的,他认为许多东西本身就是善的或恶的,即认为价值是事物自身固有的性质。

九是先验性质说。德国哲学家舍勒认为价值是独立于其载体和评价者之外的先验的性质。

客体属性说和先验性质说的观点,肯定了价值的客观性是对的,但前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忽视主体的作用,是一种机械论的观点;后一种观点既忽视主体的作用,又忽视客体的作用,把价值看成是先验的、独立的、绝对的性质,也是一种机械的先验的观点。它们都不能真正科学地理解价值,它们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真正准确有效地解释复杂的价值现象。

十是完形说。阿根廷哲学家方迪启认为,价值是一种完形性质,是综合主观和客观的优点,并且在具体的人类情境中才能存在并具有意义。强调价值存在于特定的情境中。他指出了价值存在的条件,但并未说明价值到底是什么。

十一是功能说。日本学者牧口常三郎认为“价值应为它是同人类生活相关的客体的固有属性与评价它的主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功能”,“价值意味着在客体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正在起作用的‘力’或‘功能’的状态”,即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功能和影响。他从功能去理解价值,是有意义的;但他又认为价值只存在于价值体验之中,这又走向了主观性,是其不足。

在中国价值学说史上,思想家和学者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是满足需要说。这种观点对一般价值的解释为,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是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适合、接近或一致,由于客体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因而客体才具有了价值属性。

二是意义说。这种观点一般意义的解释为,价值是指外界客体对主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一种积极的作用或意义,或者消极的作用或意义。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三是效应价值说。这种观点对一般价值的解释为,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一种特定效应,换言之,价值是客体属性与功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功效或效应,价值是主客体价值关系的一种结果,一种现实效应。价值是价值关系的一种特定效应,是客体对主体的功效,是客体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效应。

四是人道价值论。这种观点对一般价值的解释为,价值是人们所赞赏、所希望、所追求、所期待的东西。

五是评价结果说。这种观点对一般价值的解释为,价值是人对物的评价,是看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对这种价值的评价是看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否满足了人的需要。

六是客体属性说。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这种观点对一般价值的解释为,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那些功能和属性。它只强调事物自身的存在和属性,突出其客观性而未能说明或解释价值中所含主体的主观要素,即片面强调了价值的客观性而忽略了价值的主观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价值?应该从什么角度来把握价值的本质呢?

三、价值的本质

如前所述,价值论所说的价值,不是单指使用价值,也不是单指人的价值,不是单指其中任何一种特殊价值现象,而是它们的共性、普遍性的内容,指在各种场合下都适用的“价值”本身。就共性来思考,似乎是一种只在哲学中才能办到的抽象思考,其实并非如此。哲学的能力是来自生活的。“价值”这个概念的抽象形式和表达方式,在人类对自己生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现象中早已在人们的关心和思考中形成了。

什么是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最普遍、最经常、最重要的事情呢?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人们口头语言中使用最多的,除了一些并无独立意义的连接词和代词以外,恐怕就是“好”与“坏”了。把好与坏变成一个哲学术语,就是价值问题。“好坏”就是口语中的“价值”,“价值”就是学术化的“好坏”。

“价值”这个词的来历,马克思曾专门考证过。这个词起源于古代的梵文中一个词wal,意思是“掩盖、加固”;后来传到欧洲,它和拉丁文中的“堤、护堤”汇合在一起。护栏和堤岸,是人所建造的,它们起的作用,就是对人和人的财产保护、维护和加固的作用。这个词的本意就是指对人起保护作用,有掩护和巩固作用。以后又进一步引申,“价值”就成了一个专用词,指对一定人的“好处、益处、有用”等。由此看来“价值”就是“好”的意思。成为学术用语后,单说“价值”,就是指“好坏的价值”,是个中性概念。其中“好”的这一面,可以叫做“正价值”,“不好”或“坏”的一面,则叫做“负价值”或者说没有价值。

可见,“价值”与“好坏”之间,是完全相通的。不管人们是否知道“价值”这个哲学术语,人们却一直在普遍地、实际地谈论它、接触它。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价值并不神秘,它就是我们现实生活最常见、最普遍、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通过上述的种种研究和考察对“价值”的含义就比较好理解了。但是要做出理论的表述,必须首先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客体和主体。我们看到,凡是人们说好或坏的地方,都是要有一定的对象,说“它”是好是坏、有无价值和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个对象“它”在哲学上就叫“客体”或“价值客体”。客体是一个及其广泛、灵活的概念,它可以指人同它打交道的任何事、现象和关系。甚至当人自己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时候,自己也是自己的对象、自己的客体。什么是价值客体,就看它们是否是什么人的对象,是否同什么人有价值关系。总之,凡是有好坏问题的地方,凡是价值,就一定有客体。没有客体就无所谓好坏,也就无所谓价值。

同时,我们又看到,客体并不等于价值,对象并不是好坏本身。“有益的东西”不等于“有益”,药品不等于治病,食物不等于吃饱。好坏和价值离不开主体。任何价值都必须是对“谁的价值”而言。离开这一根据,就无法谈论价值。

所谓主体,在这里就是指判断好坏、体验好坏的人,就是指客体对其有用或有益与否的那一方。客体是好是坏,是否有价值,并不是客体本身怎样,而是它对主体怎样。具体地说,就是它是否能使主体某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否同主体的需要、能力等等相一致,是否为主体服务。如果是,则主体会感到它好,说它有价值;如果不是,那么主体就会说它不好,说它无价值。

“主体”也是个非常广泛、灵活的概念。我们说的主体一定是人,而不是物、不是神、不是野兽之类。个人、集体、阶级、民族、国家、社会、人类等等,都是人的一定现实形态或组织化形式,它们都包括在“人”之内,因此它们都可以是主体。但是,并非所有情况下所有的人都一定是主体。什么人是主体,要看它是否是一定对象关系中的行为者。价值主体是指价值关系中的主动活动者,即评价者、创造和享受价值的人。如果这个人并未进行某种对象性活动,那么,他虽然是人,但却不是这里的主体,就像不劳动的人也是人,却不是劳动者一样。

主体既是这样一个广泛的、灵活的概念,那么现实中的主体一定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的。张三去赏花,张三是主体;李四去赏花,李四也是主体;张三和李四在赏花时的相互关系,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张三是医生,给李四看病,李四就成了张三诊治工作的对象;李四去找张三给自己看病,张三则成了李四求医的对象。总之,主体是非常多的,并且是随时变化的,唯有从具体的对象关系中,才能确定谁是主体。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由于主体不同,人们说好说坏的情况总是不同,价值判断总是有差别。张三说菊花不美,因为他不喜欢黄色;李四说菊花很美,因为他喜欢黄色。这就像有人说40码的鞋不能穿,是因为脚大于40码;而有人说能穿,是因为脚不大于40码一样。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价值。但是不管怎样,价值总是一定客体对一定主体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其实就是同主体的需要、能力等等是否相一致,这一点在各种场合下都适用。

在理解了“主体”、“客体”基本概念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主客体的关系,给价值下一个定义:所谓价值,是特指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内容,这种内容是指: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肯定的答案,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即正价值;否定的答案,则是我们所说的“坏”,即负价值。简而言之,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关系。

同类推荐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旨在从名、实、相的立视角度,全面介绍这一重要群体,以期解决介研西方文化中人物译名混乱、生平事迹难查、艺术表现费解三大难题。本书收290条目,以中、英、法、西、德、意、俄七种语言的异名互相参照,统一中文译名。每条目对人物记其传略,对事件指其出典,对象征作出说明,以提供异名之下的实质性信息。本书选印有关西方艺术精品544件,既辅助文字以形象,又得文字作阐述。
  • 孔子家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孔子家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该典藏诵读版对原典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对部分内容配有朗诵音频,便于读者全方位品读赏析。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宇宙疑云、文明探秘、自然异象、历史迷雾、科学谜团、艺术迷踪、军事秘闻、离奇悬案、考古传奇、名人奇事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热门推荐
  • 火影之灵魂归处

    火影之灵魂归处

    当灵魂沉沦幽深的旋涡,当彗星划过暗蓝的星空,彼岸之花徐徐绽放,命运的轨迹发生了诡秘的变化。李轩魂穿火影世界“血雾之里”雾隐忍村,成为素有“死神遗脉”“疯狂家族”之称的天造寺家族后裔,觉醒了灵魂类血继限界“盏伊握”,拥有了通过拘役灵魂而封印并夺取他人血继秘术为己有的特殊能力。而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残酷的忍校毕业考试,凶险的忍者任务,无情的家族倾轧,莫测的权力角逐,血腥的忍界大战。他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这片大地的腥风血雨也与他无关,他只想找到回家的路。而“鬼人”桃地再不斩、“鲛肌之主”河豚鬼西瓜山、辉夜一族、三代水影、木叶忍者村、“冷君”大蛇丸、“黄金闪光”波风水门、长门、黑绝、宇智波斑,乃至同为天外来客的大筒木一族......都将是他需要走过的坎、爬过的坡、翻过的山!于是,李轩像小时捡起木棍一样捡起了剑,以天造寺·幸生之名,行走忍界。“我不存心伤害任何人,但无论是谁,要想挡我的路,就请直面我的剑!”“我考虑着,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
  • 现代生活百科:茶道

    现代生活百科:茶道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①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
  • 梦境游戏策划师

    梦境游戏策划师

    沈牧穿越到古代世界,成为一名造梦师,能够将普通人的梦境,改造成虚拟现实的游戏。他决定利用好前世各种氪金大作,用心创造快乐,给异世界的老百姓一个惊喜。第一个游戏《隔壁老王的逃亡》,魔改《神庙逃亡》。 ——— 粉丝群:19598726
  • 永念长安

    永念长安

    浅衣,多么奇怪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正如她一般,让人琢磨不透。前一刻,她可以和你谈笑风生,下一刻,就可以剑指心间。你永远不知道,对面这个看似盈盈体弱的少女,却有着极深的城府与智谋。匡扶幼弟,执掌大卫王朝;弑叛乱兄弟,灭侵犯敌国······她的名字,犹如一道符咒,压着诸国。有婧长公主在一日,卫王朝不灭!且看她如何搅动风云,与他并肩而立,看遍世间山河。
  • 道友你学历

    道友你学历

    “道友,你修为如何?”我……初中。“在下今年本得以破境,成就无上大镜,奈世态良多……”
  • 珍珠少女绮丽谭

    珍珠少女绮丽谭

    来自奇幻世界的超级可爱少女,居然拥有可以左右世界的力量,意外成为其主人的普通男高中生,能解开少女与奇幻世界的秘密么?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热闹喜剧在此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悬梦之除尸日记

    悬梦之除尸日记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唯愿仙道成。不愿人道穷。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束诵祅魔精。斩馘六鬼锋。落落高张。明气四骞。梵行诸天。周回十方。无量大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八零农家小厨娘

    八零农家小厨娘

    前世等了那个知青老师一辈子,却到咽气那天也没等到他的迎娶,重生后的许欣欣表示我上辈子是脑子瓦特了吗?趁着商业改革发家致富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