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3800000007

第7章 北宋的建立与宋初政治(5)

此语固不乏溢美之辞,但多少还是反映了一些现实。据史籍记载,当时各级政府的用刑比较审慎,太祖在严厉镇压各种反抗活动的同时,为匡正吏治,对贪官污吏的打击尚称有力,官吏犯赃罪严重的多被处死,如建隆二年(961)四月,商河县令李瑶,坐赃罪被杖死,左赞善大夫申文纬也因坐失觉察除籍。次月,供奉官李继昭坐盗卖官船罪弃市。八月,大名府永济主簿郭,坐赃罪弃市。终太祖一朝,官吏因犯赃罪而被弃市者达到二十余人,对贪官污吏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七、对农民起义的防范

宋代为防止农民起义,采取了软硬兼施两种方法:在硬的一手上,就是派遣禁军全力加以镇压与剿灭。在软的一手上,一是推行荒年养兵的政策。

太祖曾说:“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这一政策,实际上是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将可能成为起义军力量的农民转化成预防和镇压起义军的力量。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冬,杜庶知扬州,适遇射阳湖饥民“啸聚”,他立即“遣将招刺,得丁壮万余,戮止首恶数人”,迅速平息了可能酿成的起义。这说明荒年招兵的政策,终宋之世都在执行。二是推行招抚政策,即只要有农民起义爆发,先进行镇压,镇压不成,便行招抚,特别是收买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镇压与招抚两手的交替使用,往往可以瓦解那些斗争意志不够坚决,或本身没有想推翻宋政权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一般来说,北宋前期军事力量相对比较强大,多以镇压为主,自北宋中期至南宋,由于内地兵力不足,军事镇压常常受挫,招抚政策就实行得更多一些。别看招抚政策是对农民起义军的一种妥协,实际上往往比单纯采用镇压手段更为奏效。

八、对宗室和外戚的防范

太祖兄弟一直将历史上宗室篡权的例子作为一面镜子,从中吸取教训,尤其当宋太宗自己以不合法的手段夺取帝位以后,对宗室的防范更是达到空前严厉的程度。自太宗朝起,近亲宗室子弟的待遇虽然优厚,但所授之官,从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郡王到诸卫将军,皆为虚衔,俸禄虽高却不领实职,禁止他们参与朝廷政事,也不允许交通大臣,即使皇太子也不能领兵出征。正如苏轼所说:“自建隆以来,不以吏事责宗子,虽有文武异才,终身不试。”为了防止宗室的“图谋不轨”,自太宗朝以来,先后颁布了《宗室座右铭》、《宗室善恶宝戒》、《宗室六箴》等文书,“意在规谏宗室之良也”。

北宋前期,尚未制定出专门性的宗室法令,遇到事涉宗室近属的案件,一般都由皇帝亲自作出裁决。如端拱元年(988)闰五月,御史中丞因事劾奏太宗次子、开封尹、许王赵元僖。元僖便向太宗求情道:“臣天子儿,以犯中丞故被鞫,愿赐宽宥。”太宗回绝了这个要求,说:“此朝廷仪制,孰敢违之!朕若有过,臣下尚加纠擿,汝为开封府尹,可不奉法耶?”最后赵元僖仍“论罚如式”。至于对太祖一系的子孙、皇弟廷美及其子孙的防范就更是无所不至。

到神宗朝,宗室繁衍日多,已不可能一一授官,所以对非袒免亲宗室子弟,虽允许其通过科举踏上仕途,但仍不准其出任宰执大臣,这种情形,除南宋宁宗朝初年的赵汝愚是一个例外以外,终宋之世皆得到遵行。正由于对宗室防范甚严,所以整个宋代没有发生过一起近支宗室图谋不轨的事件。

外戚由于与皇帝的特殊关系,一旦大权在握,逼宫、篡权之事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可是整个宋代却无“汉王氏之患”。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自太祖以降对外戚的防范非常周密,所采取的措施几与对宗室相仿,特别是不让他们私自出入宫禁,交接大臣,出任宰执、两制(翰林学士、知制诰)、三京长官等重要职位。外戚一旦得罪,虽几多宽恕,但也给予一定惩罚。如杜审肇为昭宪杜太后之兄、太祖之亲舅,太祖虽命他以右骁卫上将军出知澶州,但对他还是放心不下,“乃命司封郎中姚恕通判州事,以左右之”。再如王继勋乃孝明皇后之亲弟、太祖之妻弟,虽官至保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后来因大量的罪行被揭露,“诏削夺官爵,勒归私第,仍令甲士守之”。太祖对外戚的这种防范和严厉执法的态度,对以后各朝影响很大,若外戚稍有假借或不法事,台谏往往起来弹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戚势力的发展和对政治的危害。进入南宋,情况也一样,故光宗以为:“祖宗家法最善,汉唐所不及,待外戚尤严。”宁宗朝曾任吏部侍郎兼侍读的彭龟年也说:“祖宗待外戚之法远鉴前辙,最为周密。不令预政,不令管军,不许通宫禁,不许接宾客。不惟防禁之,使不害吾治,亦所以保全之,使全吾之恩也。”

九、对宦官的防范

唐代后期,宦官势力极度膨胀,他们掌管禁军,执掌机要,负责宫禁,直至操纵帝王的生杀废立之权。自顺帝朝以后诸帝,有二帝(宪宗、敬宗)为宦官所杀,八帝(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为宦官所立,一帝(顺宗)为宦官所废。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对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宋初统治者来说,必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为防范宦官干政,除禁止其交通大臣以外,还作出了必要的制约。其主要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限制宦官的升迁。宦官的迁转,除了要按正常的磨勘程序以外,升到供奉官(从八品)以后,要历任五年才能加带御器械(武臣荣誉性加官),再历五年,才可迁转为入内内侍省都知、押班(正六品),而且还受须经历边臣,“非年五十以上,历任无赃私罪者弗除”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否则,必将受到台谏官的弹劾。宦官一旦升为入内内侍省都知(从五品)后,已经达到“极品”,最后止于遥郡观察使(品位视所带阶官)。

二是外出法。由于御药院承受各地投下文字,进呈皇帝,或承旨传宣,职任最为亲近,若不防范,“岁久则权势太重,不可制御”,故宋初多以官阶较低的宦官领其事。待该宦官迁转至内殿崇班(正七品)以后,则须出为外官,以防范他因侍奉皇帝日久,趁机弄权。后来司马光称颂宋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是“此乃祖宗深思远虑,防微杜渐,高出前古,诒谋万世者也”。

三是不让宦官主兵。哲宗朝官员曾肇说:“本朝承平百有余年,政出于一,群臣奉法遵职,外戚奉朝请,宦寺供扫洒而已。”在宋初三朝,此说当为事实。又据两宋之交人邵伯温言:“太祖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内臣主兵。’”此说是否可信,今人虽有不同看法,但是至少在仁宗朝以前,除王继恩于淳化年间(990-994)曾领兵入川镇压过李顺起义以外,基本上没有宦官主兵之事发生。此后偶一行之,群臣便交章论奏不息,如英宗差内侍王昭明等四人为陕西钤辖,台谏官吕诲、傅尧俞、赵瞻等人便相继论奏,数年后,“卒罢之”。煕宁九年(1076)冬,神宗命宦官李宪措置煕河边事,又遭到以御史中丞邓润甫为首的大批台谏官的猛烈反对,他们以为,“祖宗震起于欃枪扰攘之中,所以安宁者,亦自多士而已,未闻此属有与焉”。

不过,宦官毕竟是帝王身边最为亲近之人,在君主独裁的体制下,皇帝对臣下的不信任和猜疑,势必造成对宦官的依赖性,特别是随着帝王自身统治力量的转弱和腐朽性的加深,自仁宗朝起,宦官用事就逐渐增多,到徽宗朝终于达到十分嚣张的程度。但是,终宋之世,宦官势力即使在最猖獗的时候,也没有能威胁到皇权,究其原因就是朝中官员凭借“祖宗故事”、“祖宗之法”,不断与之展开斗争,最终得以遏制宦官势力的恶性发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太祖的建都政策。北宋继后周定都汴京以后,太祖以他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眼光,及时察觉到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守,长此以往,并非是理想的建都之地。开宝九年(976)四月,太祖决定迁都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河南府(洛阳),进而迁往长安,为此他向群臣解释迁都目的:“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可是太祖的这一计划遭到许多官员的反对,起居郎李符上书,以为迁洛有八难:“京邑凋弊,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太祖不听,他趁前往洛阳祭祀之机,“尚欲留居之”。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又对太祖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揺。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太祖仍然不听。

后来由于晋王赵光义的“叩头切谏”,这个迁都计划才没有实现。从后来北宋历史的发展来看,太祖的建都政策确实颇有远见,可是由于李符、李怀忠等官员的短视,尤其是赵光义贪图于汴京繁华,不愿重建西京,遂使一个半世纪以后,金兵迅速攻陷汴京,酿成靖康之祸。

第三节 “金匮之盟”与赵普其人

一、所谓“金匮之盟”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太祖暴卒,在位十七年,享年五十岁,其弟赵光义(939-997)继位。光义原名匡义,因避太祖之讳而改名,即位后,再改名为炅,是为太宗。十二月二十二日,改当年为太平兴国元年。有关太祖的死因和赵光义即位是否合法的事,是宋代的一大公案,不仅在两宋士大夫中有不少人心存疑窦,就是在今天也众说纷纭,而搞清这一问题对宋代政治史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两宋皇位的传承问题和统治政策的变化。

赵光义所以能继承皇位,向有三说:一是太祖属意说。据《宋史·太祖三》记载:“(太祖)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意谓早在太祖生前,已有将帝位传给其弟光义的意向。李焘《长编》也有同样记载。二是“金匮之盟”说。据《三朝国史》、《太祖新录》记载,建隆二年(961)六月,杜太后在临终前遗命太祖,嘱其将帝位传授给光义,并立下了“金匮之盟”。三是“烛影斧声”说。以为是太宗趁太祖病重,加以谋害以后才夺得帝位。但是,这些记载都有值得探讨之处。对于第一条记载,一眼就可以看出纯粹是空穴来风。按太祖实录有两部,一为《旧录》,一为《新录》,《旧录》修成于太宗朝前期,因为当时尚无“金匮之盟”一说可以假借,故有关史官不得不制造太祖生前的这段谈话,以为太宗合法继承帝位张本。但传位是一件大事,怎可凭类似一句小说家之言,就轻易授予?所以依常识判断,完全不可凭信。而所谓“金匮之盟”说,则为国史和《新录》所载,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也有类似记载,后来又被收入《长编》,成为太宗继位的最重要根据。但是,人们只要稍作推敲,就可以发现这个“金匮之盟”说破绽很多,也难以使人相信。至于第三种“烛影斧声”说,意为是太宗弑兄夺位所得,这同样是一种猜测,不能成为定论。对于这后面两说,本书有必要作些辨析。

按太祖生有两个儿子,一名德昭,一名德芳,在他死时,德昭已有二十六岁,德芳也有十八岁,从年龄上来说,若称帝都已不是幼君。可是为什么他却要弃子而传弟呢?对此,据说是因为有“金匮之盟”的缘故。据《长编》卷二,建隆二年六月甲午条载:(杜太后)疾革,召(赵)普入受遗命。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对。后曰:“吾自老死,哭无益也,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耶?”问之如初。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三朝国史》、《太祖新录》、《宋史·后妃上》、《宋史·宗室一》和《涑水记闻》卷一都有类似记载。

那么,“金匮之盟”的可靠性又是如何呢?我们认为其中的矛盾很多,简直不能自圆其说,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后来赵普与太宗一起捏造所致,其理由如下。

一是关于签订“金匮之盟”的人员有问题。从《长编》所载可以看出,当时只有太后、太祖、赵普三个人在场。《宋史·后妃上》的记载同《长编》,而《三朝国史》和《太宗新录》以为还有太宗,这是矛盾之一。

二是关于传位的次序有问题。《长编》卷二和《宋史·后妃上》只言传位“汝弟”,即太宗,而《涑水记闻》以为太后对太祖戒曰:“汝万岁后,当以次传之二弟。”就是说,先由太祖传光义,再由太宗传廷美(按当时廷美十五岁,小太宗八岁)。可是《长编》卷二二和《宋史·宗室一》则以为:“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这样就有三种传位方式,这是矛盾之二。

同类推荐
  • 振夫纲

    振夫纲

    谢邀人在大魏,刚刚起飞长相彦祖,一米八五穿越必备,博古通今自问自己已经很优秀,但奈何妻子是大魏骠骑大将军,一代老拳师,叶问能打十个,她能打十个叶问。有感于夫纲难振,发发牢骚,毕竟平日里只能做个纨绔子弟点点科技树。没办法,将军府赘婿的日子就是这么的索然无味,且枯燥…………分割线…………评论区戾气太重圈内人士太多利益相关匿了侵删(本书又名《关于我在将军府吃软饭这件事》)简介与文无关
  •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95010223(满了)全订QQ群:375380021(最好这个)酱油群:397441818(这个有位置)二群:418928396(这个也有)
  • 异世大宁

    异世大宁

    天尚可偷,地尚可盗,人心为何不可窃?“我可以被逼着做道士,因为我想着道姑的清丽;我突发奇想赚的第一笔钱,居然是这个世界最大的11的;我捉弄的第一个人,居然会是牛哄哄的镇国府小姐……”他,一个为了寻找那份失去的父爱,无数次去寻找方法穿梭于时空的人;他,无数次失败后,因突现的北斗易位,南方将明,天象旋转的星璇,而误入一个同明时代的人;他,明知道自己是一枚棋子,被一个个不同的势力利用着,摆布着,可是作为棋子,却不曾退后过一步的人;在这个同明时代,他究竟是怎样一次次地摆脱命运的束缚,怎样做一个偷心的贼圣,怎样找出幕后那带着熟悉气息的推手?且看一枚棋子如何窃得天下归心,窃得盛世太平。
  • 昏君志愿

    昏君志愿

    要做有原则、有品味、有情趣、有生活、有追求的五有皇帝;──昏君就是最佳选择!======================================推荐某和尚力作:《武道天涯》书号1031230昏君QQ群,欢迎各方好友加入:70227248(呜谢caesar89兄提供)
  • 曹魏天子

    曹魏天子

    南方的孙权依旧枕戈达旦,姜维准备继承来自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而曹芳看了看站自己身旁一脸慈爱的司马懿与右边一脸关切的曹爽,而在他们身后则站着面色各异的文武百官。曹芳从嘴里缓缓挤出几个字“诸卿皆是我大魏的忠臣肱骨啊!”内有权臣弄政,外有强敌窥视!站在高平陵之中听着来自洛阳的惨嚎声,他知道,他改变了一切! 书友群:371122968
热门推荐
  • 通灵战神

    通灵战神

    穿越的刘天明坚信,只要他够努力,自己就是最强的!日月为天,阴阳为明,我要创造属于我的传奇!
  • 人一生不可不想的事

    人一生不可不想的事

    本书从生命、信仰、抉择、舍得、婚姻、成功、磨难、职场等最受人们关注的人生关键问题着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精彩分析和诚恳深入的解读,使读者在黑暗中找到一盏明灯,不再对生活感到恐惧和紧张,也使读者的内心变得更加宁净、成熟和坚强,对生活更加充满热爱和向往。
  • 网游之牛的不行

    网游之牛的不行

    剑士,以灵巧的招式和犀利精准的反击为傲。但是一旦遇到无法突破的防御或者是更加灵活的存在,他就会陷入下风。赵瑞带着2年的游戏记忆,回到了开服的前一天。为了自己的妹妹……为了往后的生活……他毅然再次进入龙族!因为一枚神奇的吊坠,赵瑞作为一名剑士却拥有刺客的特性。隐身血舞拔剑刺杀——无限剑制!狂风骤雨般的连击,神鬼莫测的技巧与经验,永无止境的暴击和必杀!他被誉为第一指挥家、第一剑神、第一富豪、第一神级玩家。一帝、四王、八绝、十六侯!一百零八名人堂……所有顶级游戏高手皆尽败于他手!腥风血雨,一路杀戮……赵瑞以手中之剑杀出一个黎明!瑾以此文缅怀传统网游文……
  • 彼岸妖精:单夭夭

    彼岸妖精:单夭夭

    单夭夭是谁?南区妖精是也。她拥有最精致完美的容貌,也拥有最冷漠最强势的心。眼角的彼岸花纹身是她的标志,当她挥舞着砍刀的时候,那朵血色彼岸花就会从她的眼角慢慢显现,她是黑道上不可忽视的一朵绝美彼岸花,且看她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女成为一个令人惊惧的地下女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韩娱之韩流始祖

    韩娱之韩流始祖

    他的演绎生涯,就是我们大韩民国娱乐圈的发展史---《首尔日报》在韩权佑宣布退出娱乐圈之后,在写给韩权佑的专题最后,写下了这一句话。(新人,实在是不会写简介啊——)
  • 我的异界佣兵团不可能这么逗逼

    我的异界佣兵团不可能这么逗逼

    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会让人想到什么?刀剑与魔法的碰撞?鲜血与荣耀的辉煌?亦或是异界风土人情的神奇?奇幻山川间的冒险?当然,在考虑这些事之前,林登万貌似需要解决自己怎么才能在作为一名炮灰的条件下在冷兵器时代战斗之中活下去。林登万:“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暴科技我一个文科生又不会暴,只有成立一个小小的佣兵团才能维持得了现在的生活。”林登万:“每次回到团里就像是回到家里一样,这里面个个都是人才,打架又厉害,说话又好听,我最喜欢这里了!”
  • 都市阴阳先生传奇

    都市阴阳先生传奇

    一个出身阴阳先生世家的年轻人如何在都市里与那些隐藏在黑暗处的仙魔、鬼妖打交道的故事。
  • 罪无眠

    罪无眠

    偶遇纨绔恶人骚扰人气小明星,龙新宇仗义出手,却陷入连环血案,难以抽身。意气风发的年轻警官饶羡负责调查案件,却被挟裹进案情中进退两难,痛失爱人。以为是一场复仇,却牵连出二十二年前的杀人纵火焚尸案,面对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陨落,龙新宇自问,如果罪恶向你伸出魔爪,是战,是逃?
  • 上古万神谱

    上古万神谱

    一位特种兵队员带着一部上古留下的神秘卷轴转世到了一座无比广阔的世界,什么绝世天才什么无上神灵,在他面前统统成渣。于是,一段上古隐秘徐徐展现在他的面前…………
  • 炼神风暴

    炼神风暴

    成功在于坚持,胜利在于勇敢。有时候,勤奋也是一种天赋!哪怕再微小的沙粒,也有发光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