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24300000043

第43章 新的开端——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及其“回声”(2)

在这样洞察的基础之上,阿伦特开始针锋相对地解决问题。如果说极权主义剥夺了人们的存在感,那么人们怎么才能恢复自己是存在的那种感觉?如果说极权主义把人归于无效和瘫痪,那么人怎样才是有效的和有力的?如果说极权主义把人黏在意识形态的罗网上,用虚假的承诺来制造列车正在行驶的那种幻觉,那么怎样才能使人重新回到地面上,将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的基础之上?而人们之所以吊在空中,不敢接触地面,宁愿采取虚假的说辞,是因为他们无法应付现实世界造成的那种不确定、不安全的感觉,这种封闭的心态如何打破?所有极权主义现象是由极权主义政治启动和造成的,但是它们发生的领域却不仅是政治的,而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因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不能只是停留在政治领域。尤其不能只是局限在权力运作领域,不能只是向社会的权威们建议如何改进他们的做法,如何完善现存的制度;相反,应是面向那些深受极权主义毒素浸淫的人发出吁求,诉诸他们的存在、感受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的思想具有一种真正的草根或者基层的性质。在她复杂晦涩的表述背后,是从分析基本的生活形态开始试图调整现代政治结构的框架,是返回到人类生活的基本状况来为政治建构提供依据——说到底,政治不应该凌驾于人类生活之上,更不能与人类生活为敌,而应是符合人类生活的条件和要求的:人们在什么情况下生活,他们就在什么情况下展开他们的政治活动;人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性质,他们的政治生活就可能拥有什么样的性质。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阿伦特总是将她的表述架构在政治和非政治之间,她的“政治”概念为什么与“公共空间”、“公共领域”这些概念混作一处,其中同时交织着有关个人的自我彰显、他人在场的“共同世界”及其永恒性、言谈的力量等,所提供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它们首先是非政治的,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但是作为政治的背景、根基和原型,它们尤其是针对极权主义销毁真实的个人和社会的,从而拥有一种完全是政治的意义。

写于1958年的《人的境况》就是这样一本非政治的政治理论著作。居于这套表述中心的是“多样化”(plurality),依次呈现在这个维度上的是这样一些东西:

1.“人的出生”。人的诞生的事实表明他是一个“主动的存在”,一个开端,而“行动”的最初含义就是和“开端”相重叠的,一个出生就意味着一个行动,意味着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2.行为的自发性。与极权主义的全知全能相反,实际世界中的行动者并不完全清楚自己所从事的事情的意义,行动有其自身的生长空间。“(行动)这个词的字面意义,”阿伦特指出,“其含义是由一位科学家偶然揭示出来的,他严肃地指出‘基础研究就是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毫不知晓的情况下正在做的一切’。”

3.行为的不可预见性。“由于行动可能不知从何而起,它进入一个导体,于其中每一个行动都会变成一个行动的链条,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新过程的原因,因此,这些行动的结果是无限的。”一般理解行动的“无限性”只是在参与人数的无限性上面,但是就一桩行为对他人影响可能产生新的行为而言,它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圈子中进行,不可能固定于两个参与者之间。在这个意义上,“人数上的无限性可能遭到忽视,因为人数的无限性会使得人们顺从于一种有限的、可以抓在手中的环境;而在限制性最强的环境中一项最不起眼的行动,也会得出同样的无限性的结果,一个举动,甚至哪怕是一个词,就足以改变每一个星座”。

1960年,在《什么是自由》一文中,阿伦特热情赞美行动的开创性质,就它对僵化的自然过程是一个“中断”而言,它是“奇迹”:“每一个行动,不是从其代理人而是从其发生于其中的框架和打断自动性而言,都是一个‘奇迹’——是一种不可能被事先预料的东西。如果行动(action)和开始(beginning)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随之而来的是,展示奇迹的能力必定也是在人类的范围之内。这听上去有点儿奇怪,但实际上的确如此。每一个新的开端(new beginning)都是作为一种‘无限的不可能性’而破入这个世界的,这是它的固有本性,但正是这种无限的不可能性实际上构成了我们称之为现实事物的经纬。说到底,我们全部的存在,就建立在一连串的奇迹之上。……由于这些奇迹的因素出现在所有现实之中,所以不管我们怀着恐惧或希望如何期待,当它们降临时还是给予我们巨大的冲击和令我们感到惊奇。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事件永远不可能得到全部解释,它发生的事实从根本上超越了所有期待。经验告诉我们奇迹的事件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深奥的,相反,它们是最自然的,在普通生活中是平凡的常识。”

所有这些表述和哈维尔的表述何其相似!虽然情况有所改变,哈维尔把自己所处的环境称之为“后极权主义”,它的不同在于“行刑室里的拷打声已经由建设工地上的歌声所替代”,但是种种控制——从政治、经济、社会到精神、文化、出版仍然是无所不包的,“一元化”领导仍然是这个社会的核心,压制采取了更微妙和更精致的形式。对持异议者的迫害和尽可能地推行消费,使得当时捷克人陷入了精神上的屈从困顿和政治上的冷漠症之中。哈维尔不止一次必须回答西方知识分子这样的问题:你们人数这么少,你们目前所做的全部只能为你们带来迫害和牢狱之灾,又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你们觉得真可以改变事情吗?哈维尔不想否认这些提问者的良好动机,但是,显然发问者和被要求回答者身处不同的环境当中,西方的持异议者完全不能明白东方“同行们”行为的动机和意义。对哈维尔和他的同伴们来说,他们采取的行为首先是一个“中断”,是感到事情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是自己的忍耐到了尽头,是将自身作为一个起点和支点,试图冲破令人窒息的极权主义罗网,撬动极权主义的铁板一块。而在这之前,控制的力量也是通过包含他们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默默忍受而完成的。所有的人都参与了这个制度的创造,每一个人的参与构成了“常规”,迫使其他人就范。但是某一天我们中的某个人突然不干了,他不再去投票站投票,他明白那不过是一场闹剧;在开会的时候,他也不跟着海阔天空、胡言乱语。事情就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变,转变的原因并非复杂深奥,仅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东西——他的被压抑的良知。当他被割断和自己的良知的联系时,他感到自己是枯竭的和无聊的,他的生活是缺少尊严的。假如这样的人不止一个,采取同样行为的还有剧作家、教授、医生、演员、律师、工程师、天主教教徒和前共产党员,他们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身份的人走到一处,就是“七七宪章”运动。显然,当时没有人能够估计到这场声援(对象只是想唱自己喜欢的歌而被捕的少数几个人)后来所引发的一系列更为严重的事件和那个更大的巨变,于那个特殊的时刻仅仅是“中断”就够了。在一篇题为《七七宪章的意义》的文章中哈维尔交代了一个伟大开端的诞生:“很多人已‘厌倦了自己的惰性’,开始意识到不能老等待别人来改变现状;很多人已不能忍受总是被动地充当历史的客体,重新感到有必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历史的主体;很多人感到社会避难所里的沉闷空气令人窒息,从而感到为改变共同命运所应承担的共同责任。”“七七宪章”并不像听上去那样是一个组织,它甚至不具有一个组织形式,凡是在最早的那份宣言上签名的人都被认为是宪章派,人数上没有任何具体的限制;它同时还是一个大“篮子”,许多分享同一理念的人分头写成的文章,都不具名地放进“宪章文件”这个篮子里,让需要的人们读到。在考虑这样一种组织形式时,哈维尔回忆道:“问题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我们应该试图去做更长远目标的事情,而不是坐在一起写出一个草草了事的宣言。每个人从最初也都明白,无论最终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在本质上必须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派别,无论多么强大,都不能在其中扮演一个领导作用或在宪章上打上自己的‘印记’。”最终,哈维尔他们把自己的活动命名为“公民的首创性”(citizens" initiative),这是一种比起我们此前知晓的任何运动的形式,距离最远的东西。

从表面上来看,从道德方面提出问题与阿伦特的理论相差甚远。阿伦特反对仅仅从道德立场来解释政治问题和作出反抗,应该说,她在这方面的论述同样具有针对性和富有洞见。在阿伦特的表述中,“良心”是一个更为私密的存在,“良心”所遵循的是主观原则,因而“不能被普遍化”。根据自己的“良心”行事的可称之为“好人”,但他们的出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好人只在危难关头才会现身,仿佛从虚空中冒了出来”。从“良心”出发可能导致一种“善行”,同时这种善行本质是隐而不显的,因此,“良知是非政治的”,它处在“公共领域的对立面上”。哈维尔也曾经提到,有一种人在私下里对他们个人表示善意,但是对他们的公开活动却避之唯恐不及。当遇到这样一种复杂难缠的问题时,记住那个美国人杰弗里·艾萨克说的一句话是很有意义的:“当米奇尼克或康诺德告诉我们某些重要的事情时,你不要以为他们把这个话题说完了。”撇开“生活在真实中”这种说法背后那些隐藏的层面,至少对哈维尔这些人来说,他们公开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是站到一个亮起来的公共舞台之上,是用言辞对周围环境作出有力的回应。他们的动机是道德的,但是,当他们把自己交付于看得见的行为,公开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让更多的人听到和看到时,就构成了这些行为的阿伦特意义上的政治性质。实际上,阿伦特在另一篇论文《真实和政治》中对说真话如何成为一个政治因素就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只有当一个共同体开始固定地从事一种有组织的谎言,而不仅仅是在具体问题上撒谎时,真诚本身,没有权力和利益的歪曲性力量作其后盾的真诚本身,才能够变成一种最重要的政治因素。在每一个人于每一件重要事情上都撒谎的世界上,真理讲述者就开始了行动,无论他是否知道自己已经开始了行动;他同样也是使自己投入了某种政治事业,因为只要他幸运地没有灭亡,他的存在本身就会开始改变这个世界。”这可以看作是“反政治的政治”的更早表达。阿伦特在公共场所中亮相的思想,被人称为具有一种“剧场性格”。正在为哈维尔写传的美国人约翰·肯尼把哈维尔形容为一个始终的“剧场诗人”,某种剧场效果并不是人为造成的,也不是巧合,而是某种困顿和瞬息万变的历史境遇所致。阿伦特说:“在政治领域中准备和期待‘奇迹’。灾难越是深重,自由的行为越是显得富有奇迹性质。”与此相关的哈维尔表述是:“我们必须得先沉到井底,然后才可能看见星星。”

1989年之后,哈维尔还在重复那些“良心先于政治”的话题,但说到底并不奇怪。哈维尔对后极权主义的分析,是建立在阿伦特对西方现代社会批判的基础之上的,阿伦特批判西方政治的“无人统治”、“官僚化”、“科层制”、“例行公事”这些表述,对哈维尔来说,不仅非常熟悉,而且也是他建立自己视野的出发点。关于当今社会政治(及政治家)越来越失掉了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失掉了与人类责任感的联系,切断了通往一个更大资源的道路,不能有效地与生活“隐藏的层面”对话等,哈维尔曾经临时用了一个“后民主”来形容它们。割断和取消与人类经验相联系的政治,在哈维尔看来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和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将一种人性的尺度带进政治领域,赋予现代政治以人性面貌,将政治带回到非政治的源头,阻止它在少数人手中变得枯竭和虚无,其意义不仅对剧变前后的东欧地区,而且对世界其他地方,包括西方自由民主社会,也是一个有力的警钟。当哈维尔说“极权主义是对当代文明的一个提醒”时,其背后所包含的全部丰富的议题是,阿伦特的非政治的政治理论已经由哈维尔,经由东欧这个地区,再度传到西方而焕发出异彩。

同类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不与醉汉讲道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与醉汉讲道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移动互联网,信息过载,泛阅读,消费主义,娱乐至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手机中获得短暂的、透支性的快乐,代价是感官的钝化、身心的失衡、判断力的丧失与事后的加倍疲劳,如同醉酒。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试图与醉汉讲讲道理,将他们从习焉不察中拉出半步,以避免沦为习惯与观念的奴隶,作者姬中宪在这本书中嬉笑怒骂,用时下最流行的语言,传递最反流行的观点,是醒酒汤,也是一剂猛药。
  • 非漂

    非漂

    本稿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非洲的工作及生活经历,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生动地讲述了华人及华人企业在非洲的发展,真实地反映了非洲当地的经济社会状况。作者在肯期间,在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努力经营企业的同时,支持参加华人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当地和华人公益事业,为促进中肯两国的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本稿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有较强的价值和意义。
  • 国韵飘香幸福萦绕

    国韵飘香幸福萦绕

    幸福教育是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本书是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三小学项莉校长办学理念的论述。共分四章:办幸福教育,做幸福儒娃,做幸福教师,做幸福百姓。本书的出版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使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人格。
  • 将军与红颜

    将军与红颜

    本书是一本小说散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包含中篇小说《将军与红颜》《大地是小姑》、短篇小说《红莲》《水牛》以及散文《永远的怀恋》《旅美散记》等文章。这些小说和散文讲述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琐事以及与家乡亲人之间的故事,语言朴实,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上帝之心

    英雄联盟之上帝之心

    他重生了,踏上了他热爱的LOL职业之路,他与队友并肩作战,利用自己的上帝之心洞悉对手的想法,拥有上帝视野,从国内两年奋战,一路崛起,站上国服之巅,一路横扫世界级对手,却在最后一刻,被队友在LOL世界总决赛上抛弃,被人顶替,心灰意冷的离开战队,而少了他的王者战队,却在总决赛上一败涂地.2年后的某一天,一名神秘的国服玩家,在韩服遭几大王者狙击,却依然登顶韩服,震惊国服韩服,一时间,韩服国服混战开始.
  • 辰之雨夜梦销魂

    辰之雨夜梦销魂

    苏琉霏昨晚做了个梦,她梦见自己父亲的公司破产,弟弟与母亲相继被人谋杀,父亲因为别人追债,迫不得已走了。琉菲也因此从千金大小姐变成了职场的小职员,还和自己的上司换了身份.........
  • 八月慌

    八月慌

    一个少女被恋人所害变成了鬼,被狐族收养,唯一的愿望就是可以找到恋人并且报仇,她每天守候在自己死亡的地方,二十一世纪,她找到了自己等了将近六百年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有战道

    天有战道

    碧落一扫群魔尽,天有战道我为君。……无何乡的广莫之野上,迷茫的魂灵日夜游荡;广垠海的深渊有黄泉的喷涌;遥远的九天不时传来诸神的怒吼;远古至尊的遗迹有无尽的诡异……十年绝域闯荡,昔日太岳门金章弟子今朝归来,又是何样传说……
  • 混灵破乾坤

    混灵破乾坤

    这是一个以灵为主是世界,没有矮人,没有精灵,没有巨人!只有人与兽,杀戮与黑暗,在这个强者为尊,弱肉强食,对于强者没有任何法律的世界里,看看主角是怎么扼杀一切阻碍,顺我者生逆我者亡,谁若敢惹我朋友,杀杀杀!谁若敢动我朋友,必定让你尸骨无存!
  • 超级炼金师

    超级炼金师

    以下属于‘死者’的丰功伟绩。“他白手起家,十六岁还是位流浪者,到二十三岁时却光照了整个玛法大陆。。。。”“他天资纵横,二十四岁年纪轻轻便以一把名为‘噬灵’的超阶魂器成功踏入令我等昂视的十阶炼金天师行列”“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更是传奇的一生。“他不能修炼魔法斗气,但谁都不可否认,他是千百年来,最接近神的男人。”四千年后,这位不能修炼魔法斗气的超级炼金师重生了。。。小小的一阶炼金术士,在皇城某角落为生活挣扎,直到他得到。。。“封面来自小无的封面铺子”感谢!
  • 相忘于青丝风马

    相忘于青丝风马

    这是一个大架构与小架构并存的大脑洞···
  • 花灵少女

    花灵少女

    一个成绩低下的小女孩叶小仙,有两个姐姐,但从来没想过她们拥有的是一种世界没有人拥有的力量。
  • 炎王绝宠:双面狂妃太难追

    炎王绝宠:双面狂妃太难追

    她,来自末世,被人背叛,被妹妹欺瞒,跳崖而死,却意外变成了凤家小姐凤九天?五岁时测试天赋被认为是废柴?我呵呵你一脸!音煞派掌门是她师傅!她的天材异宝压死你全家!当她识破妹妹时,两人是否会和好如初?本来要和亲朋们愉快玩耍的她居然脑子抽风答应了师父去顶级大陆做王者?她的闺蜜淡定表示,且看某王如何追到情商负数的倾城妃!单身狗们,捂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