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55300000004

第4章 分

这时曹操的军队在汉中休整。他的丞相司马懿曾建议,要他抓住时机进攻益州。曹操鉴于西蜀守备不易攻破,且自己后方还不稳定,因而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不久,他把原驻守在长安的大将夏候渊调来驻守汉中,自己领兵回到了中原。

汉中的地理位置对于刘备、曹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西川东北的门户,曹操占据汉中,可以使益州北方无险可守,这对占据四川不久的刘备无疑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汉中如果被刘备占据,那么刘备则进可以攻关中,退可以守益州。因此,刘备决心将汉中夺回自己的手中。

公元217年,刘备亲率主力进攻汉中,留诸葛亮守成都,负责军需供应。刘备大军进攻阳平关,想攻下这一战略要点。他选精兵万余轮番攻战,始终没能得手。双方在阳平关相峙一年有余。

公元219年正月,刘备经充分的准备与策划,决定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长期相持的局面。他率军避开地势险要、防守严密的阳平关,南渡汉水,沿南岸山地东进,一举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定军山是汉中西面的门户,地势险要,刘备占领了定军山,就打开了通向汉中的道路,并且威胁着阳平关曹军侧翼的安全,夏侯渊被迫将防守阳平关的兵力东移,与刘备争夺定军山。为防止刘备进军和北上,曹军在汉水南岸和定军山东侧建营垒,修围寨,设鹿角(一种栅栏式的防御工事)。刘备军夜攻曹营,火烧南围鹿角。夏候渊命张合阝守东围,亲率轻骑往救南围。刘备军又急攻东围,并派黄忠率精兵埋伏在东、南围之间的险要地段。张合阝不支,夏侯渊又急忙率军回援东围。黄忠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突然攻击行进中的夏候渊。夏侯渊军毫无防备,战败溃逃,夏侯渊本人也被黄忠斩杀,张合阝率军退守阳平关。

夏候渊死后,曹军由张合阝统领。曹操得知汉中战场失利,亲率主力从长安出斜谷,迅速赶赴阳平关前线救援汉中。这时,蜀军士气旺盛,刘备通过定军山争夺战改变了以前的被动局面,也信心十足。他对随从的部将说:“曹操虽然再来,也将是无能为力了,汉中也必然归我所有。”待曹军到达汉中后,刘备利用有利地形,据守险要之处而不与曹操决战。同时,刘备遣游兵扰袭曹军后方,劫其粮草,断其交通。

曹军攻险不胜,求战不得,粮草缺乏,军心恐慌,兵无斗志,士卒逃亡不少。一个多月后,曹操不得不放弃汉中,全军撤回了关中。刘备如愿占据了汉中,不久,他派刘封、孟达等攻取了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等地,势力得到了扩大与巩固。

汉中争夺战以刘备的胜利而告结束。

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提出,用兵作战最困难之处在于争夺制胜条件。从刘备、曹操争夺汉中之战中,确实证实了孙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交战之初,曹操据汉中,扼守阳平关这一军事要地,打退刘备军队的多次进攻,使得刘备处于长期顿兵坚城要塞之下而毫无进展的被动状态之中;而后来,当刘备抢占了另一更为有利的军事要地定军山时,形势便完全发生了逆转。刘备从被动变为主动,由受制于人变为制人———能够以逸待劳,调动曹军,使曹军疲于奔命,来回奔走,以至于最后陷入了求战不得,进退两难的境地。从曹、刘两军前后所处的截然相反的地位中,可以看出争夺制胜权的重要。

刘备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使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初战失败不利的情况下,刘备放弃了以硬碰硬的作战方法,通过长途迂回,占领了另一军事要地定军山,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后,刘备便反客为主,调动曹军并在运动中设伏歼灭了曹军。最后,刘备面对曹操的援军,采取以主力守险不战,以游兵扰其后方的战略,迫使曹军撤出了汉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刘备运用了孙子“迂直之计”成功地夺取了汉中。

变不利为有利春秋时期,楚国遭遇荒年,戎族乘机争夺其西南领土,占领阜山,部队集结大林;又争夺其东南领土,夺占阳丘,继攻訾枝。庸国率领各部落反抗楚国。麇人率百濮部落集结于选地,准备攻打楚国。楚国怕中原动乱,不敢把配备在申、息地区的部队南调增援,因而考虑要把与各民族作战的部队撤到险要的地方。蠫贾建议说:“不能这样做。我军能到达的地方,人家也能到达。与其退不如去攻庸国。麇与百濮认为我国遇到饥荒不能作战,所以才来攻打我们啊!若我部队主动进攻,他们会恐惧而逃回,百濮部落会四零五散,回家为民,谁还顾得及去谋取人家的利益。”于是发动进攻,半个月,百濮就溃败了。楚庄王乘车驰往临品指挥,分两路攻打庸国,令子越率领部队从石溪前进,令子贝率部队从仞地前进。于是秦人、巴人闻讯顺从了楚军,一些民族与楚签订和约。楚遂消灭了庸国。

明智的将军在不利的情况下,不是消极悲观,而是积极争取,把不利变为有利,能巧妙地导演出以患为利的胜利活剧。

孙膑围魏救赵公元前453年,晋国终因内部新兴势力的发展导致赵、韩、魏三家分晋。魏国因分得了晋国原来最根本的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西地区。凭借地理位置优越、生产发达,再加上魏文侯英才大略,内修政治、外连与国,很快成为战国初年秦、燕、齐、楚、赵、韩、魏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魏文侯死后,新君武侯和惠王,随意更改文侯既定国策,持续半个世纪的称霸地位渐渐衰落下去。为挽回颓势,公元前361年4月魏惠王迁都大梁后,向四方大动干戈,弱肉强食,以武力迫使鲁、宋、卫、韩等国屈服于己,新一轮争霸战便在新形式下展开。魏国的主要对手便是齐国。

公元前386年,齐国田氏贵族政变夺取政权后,对内整饬吏治、肃立纲纪,国力不断强大。尤其是公元前356年齐威王登基后,修政整军,实力与魏国已不相上下,与魏国较量一番,品尝霸主滋味的野心也迅速增长。当赵国邯郸被围后,赵国情急之下,便派使者求救于曾经会盟的齐国,齐威王立即准备出兵救赵。

毕竟魏为强国,且曾经打败过齐国,齐相邹忌主张不可轻举妄动,以不去救赵为稳妥。齐大夫段干朋则认为,既为盟国,见危不救将被视为不义,损害齐国的威望。他向齐威王解释说:“事情很清楚,如魏国占领了邯郸,对齐国决无好处。”他建议:可以暂不出兵救邯郸,可等魏、赵两败俱伤之后再出兵攻魏;先用部分兵力联合宋、卫南攻襄陵(今河南睢县西),牵制魏国,以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齐威王采纳了段干朋的建议后,邯郸渴望齐国直接救援的计划便被拖延下来。

赵、魏两军在邯郸相持将近一年之久,邯郸已被困得奄奄一息,不得不在公元前353年的秋天再次向齐国请求援助。这时,齐威王和谋臣们一致认为时机已到,决定立即发兵救赵,并选派着名军事家孙膑为大将,指挥全军。孙膑辞谢说:“我是受过刑的人,做大将会被人家见笑,还是请大王选别人吧!”这样,齐威王便改派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有篷的车子里出谋划策。

孙膑是齐国人,是春秋时期着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子孙。他少年孤苦,成年后曾与庞涓一起拜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他学习刻苦,废寝忘食,日夜不停地研究背诵,在名师指教下,终于掌握了当时较为系统的军事理论。鬼谷子高兴地称赞说:“孙武子后继有人了。”

然而,孙膑不凡的兵法韬略和才能,引起庞涓的嫉妒和恐惧,开始在魏惠王面前陷害他。庞涓给孙膑捏造罪名,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魏惠王虽然没有杀掉孙膑,可还是剔下了他的两个膝盖骨,脸上刺了字,让他永世不得见人。可怜的孙膑得知被害的真象,只好装疯卖傻,像猪一样睡在猪圈里。后来他终于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出了庞涓的魔爪。而这一次二人就要在战场上一决高下了。

田忌统帅十万大军出发了。当时邯郸的情况非常危急,田忌决定率领大军直接到赵国邯郸,包抄魏军后路,配合赵国里外夹击,来解决邯郸的危机。孙膑说:“这不见得是一条上策。”田忌说:“赵国都城都快保不住了,除了直接去解救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孙膑向田忌做了详细的分析。他说:“要想解开一团乱麻,只能用手慢慢地去理,不能一把抓在手里,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人打仗,只能从旁劝说,不能自己插身进去打。解围的道理就是这样,只能采取迂回的策略,因势利导,问题就可以解决。现在,魏国正在全力攻打赵国,把精锐部队全部调到邯郸了,魏国境内只剩下少数老弱残兵。所以,我们不如率军迅速直扑魏都大梁,占领魏国交通要道,冲击它空虚之地,庞涓必然放弃围攻邯郸而回军自救。这样既可以解救邯郸之围,又可以调动魏军,迫使他们两头奔跑。然后,再选择有利时机来消灭他们,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田忌听了孙膑的透彻分析,高兴地采纳了这一作战计划。率领齐军,浩浩荡荡,向大梁进发。谁知就在这时邯郸陷落。

齐军已开进魏国边境,逼近大梁。魏军由邯郸南撤,急急回救。

田忌、孙膑得知魏军果然听从“调遣”,气势汹汹地一路南下,立即下令全军撤出魏境。孙膑料定庞涓必走桂陵,于是选择了一有利地形。三军各布成方阵,中军居后、上、下军居前两侧,严阵以待,准备出其不意,给魏军一个迎头痛击。

桂陵(今河南长县西北。一说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北走相魏,当济兖之道,控汴宋之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齐军刚布阵完毕,魏军已来到军前。魏军统帅庞涓下令全军停止前进,亲自观察齐军阵地的兵力部署。当他仔细看过齐军阵营,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对手就是被自己嫉妒并陷害过的同学孙膑,只是对齐军布阵的严整有序感到棘手。不过他还是故作镇静,表现出一种不屑一战的神情,下令全军分为三个攻击纵队,分头向齐军阵地中央和两翼同时展开攻势。他自己自率精锐中军,向齐军中央阵地猛扑过去。

当时就总兵力而言,双方各有十万,大致相当。不过魏军刚刚攻拔邯郸,加上庞涓的刚愎骄横、目空一切,全军士气正盛,所以交战一开始,庞涓的中路军直冲而前,居然也略有进展。但左、右两军尽管拼力冲杀,仍无法冲破齐上、下两军的抵敌,双方渐成对峙之势。20万大军在桂陵犹如激流漩涡,突来转去,尘烟蔽日,喊声如雷,几乎无法区分彼此。就在这时,魏中军突破了齐中军第一线,齐军纷纷向两侧移动。庞涓见状,以为战机出现,立即下令所率精锐全军压上,生死成败在此一举。魏军一时千骑万乘,如狂潮奔涌。突然,退往两侧的齐军又返身杀回,在金鼓笳铎一片鸣响之中,齐军各色旗帜,纷纷移动。庞涓深感惊疑,稍有犹豫,转瞬之间,魏中军已无法辨认冲击的方向,更不知哪一面是齐军的主要力量。情况已很清楚,魏中军陷入了重围。这时魏军两翼已被齐军死死钳住,无法援救中军。在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里,魏军死伤遍地。庞涓心下着急,可已无能为力,只得硬着头皮督军死战。正在这时,他猛然看见齐军阵中一面大旗,上书“军师孙”,顿时心里凉了半截,他明白今天碰了死对头,知道颓势已难挽回。主帅的沮丧使困境中的魏军将士士气如遭霜打,马上一派混乱溃散。在齐军的四面猛攻之下,魏军死伤凌替、溃不成军。

庞涓见势已危机,纵马落荒而逃。魏中军精锐全军覆灭,而左右两军也伤亡惨重,纷纷败走。魏军桂陵一战,元气大伤,不久庞涓尽撤邯郸之兵,败回大梁。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围魏救赵”之计。

赵奢的迂直之计公元前269年,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围困阏与(今山西省和顺西)。赵王派大将赵奢率兵解围。赵奢巧妙地运用迂直之计,先用种种手段麻痹秦军,使秦军失去警惕,然后昼夜兼程,急行军抢占有利地形———北山,“后人发,先人至”,大败不可一世的秦军,解救了阏与之围。这是古代战争史上运用迂直之计取得胜利的成功战例,是《孙子兵法·军争篇》基本思想的重要史证。

战国中后期以来,秦国在不断胜利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齐国已经不是它的对手了,楚国也多次在战争中失败。战国后期还有力量和秦国进行较量的,只剩下了赵国。当时,赵惠文王在位,他任用蔺相如、廉颇、赵奢、乐毅等人,外拒强秦,内安百姓,使“民富而府库实”。赵国又不断攻占了齐、魏的土地,这段时间里,赵国“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战国策·赵策三》),成为秦国的主要对手。

公元前269年,秦国大军进攻赵之阏与。赵玉召集诸将研究战局,讨论是否派兵解围。大将廉颇和乐乘都认为,从赵国都城邯郸到阏与之间,路途遥远而地形险狭,难以取胜,所以不宜出兵。赵王又询问赵奢的意见,赵奢作出了不同的回答:道路远又狭窄,这就好像两只老鼠在洞里相斗,只要将帅勇敢有谋,就能取胜。赵王十分欣赏赵奢的识见和魄力,于是派他率领大军前去解围。

赵王对赵奢的信任不是偶然的,赵奢在当时的赵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将领,声望和廉颇相去不远。他早年作过赵国的田税官,不畏权势,曾惩办过不守法令拒交租税的赵国贵族平原君家的管事9人。

后来,他又曾主持整个国家的田赋管理工作,使赵国百姓富裕而国家府库充实,大大增强了赵国的国力。可见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赵奢同时也是一位很好的将领,他领兵为将,能够做到和士卒同甘苦,治军严谨,军队战斗力很强。正是具备着多方面优秀条件,赵奢才能临危受命,去同秦军决一死战。

赵奢带领军队出了邯郸城,往西刚走了30里地,就下令停止前进,就地驻扎下来。同时还不断增修工事,以示长期驻守、无心去救阏与的意向。赵奢还下令全军:“有谁上书言与秦军战者斩!”

秦军进至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附近,多次大擂战鼓向赵军挑战,鼓声都震动了武安城内的屋瓦,这时,赵奢军中有一人要求迅速出兵去援救武安,赵奢立即下令斩杀该人。赵奢按兵不动28日,秦派奸细窜入赵军营中刺探虚实动静,赵奢优厚地款待了奸细,不加丝毫的防范,有意让他了解赵军坚守的情况。秦军奸细返回营寨后,将赵军坚壁不出的情况向秦将作了详细的汇报。秦将闻之大喜,说:赵奢的军队离开国都30里就停止前进,而且还在继续增强防御工事,看来阏与这个地方是不会再属赵国所有了。遂对赵奢大军失去了戒备。

赵奢在放走秦军奸细之后,下令全军卷起铠甲,轻装急进,奔赴阏与。赵军避过正面的秦军,只用了两天一夜的功夫,就到达了离阏与仅50里的地方。在那里赵奢修筑工事,并部署善于射箭的士兵把守,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秦军。

当赵奢这边军营壁垒建成以后,秦军才得知消息,秦将赶忙率军队向闹与开进。这时赵军中有个名叫许历的军士,表示要向赵奢提出迎战秦军的建议,赵奢请他入帐细说,许历遂建议说:“我军这次出敌不意地开到这里,秦军一定恼羞成怒,气势一定很凶猛;将军必须严整军阵,集中兵力把守阵地以等待秦军,不然就会失败。赵奢对许历的建议深表赞同。许历根据赵奢原先定下的军令,认为自己提出了关于作战的建议,应该被处死,于是请求伏法。但是,赵奢却说,现在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应该执行新的军令,而不必墨守旧令了。秦军马不停蹄向赵军扑来,两军之间的厮杀迫在眼前。这时许历再次向赵奢献计:北山的位置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制高点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谁先占领谁就能处于有利的地位,否则就难免失败。”赵奢马上命令赵军一万人急速登上北山,抢先占据了这一险要地形,秦军迟到一步,见赵军已占领北山,就下令全力进攻,企图从赵军手中夺回北山,赵奢见秦军争山,便命令赵军居高临下勇猛冲杀。秦军由于是被动应战,所处地形又极为不利,结果被赵军打得大败,死伤惨重,被迫退兵。赵奢从而胜利地解救了阏与之围。

赵奢大军凯旋返回邯郸后,赵王为了奖励赵奢的卓着军功,封他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位禄相等。赵王还任命许历担任国尉。

阏与之战使秦蒙受到一次战国以来少有的严重挫折。阏与之战后也被称为“示缓而先据要地”取胜的成功战例。

赵奢在这场战争中,首先采取在离邯郸30里处坚壁固守的做法,从而造成了秦将误认为他不敢去救援阏与的错觉,达到了麻痹敌国的目的,为绕道急行,抢占有利地形创造了条件。这就如孙子《军争篇》中所说的:“兵以诈立。”为了确保己方作战意图的实现,赵奢严肃军令,诛杀违背军令随意要求开战的军士,这是孙子“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精神在治军中的反映。待秦军上当后,赵奢又“以迂为直,以患为利”,避开敌人,越过险阻,轻装急进,神速地抢先占据了有利阵地,做到了军队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的要求。最后,在正式交战之前,赵奢又能虚心听取部下的建议,首先占领险要难攻的北山阵地,完全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辉煌的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就在于赵奢真正理解了“迂直之计”的奥秘,并在实战中予以巧妙的运用。

田畴献计破乌桓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此地经常遭受乌桓族人的骚扰,田畴的乡里有许多人被杀,因而他经常想讨伐乌桓,却力不能及。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进兵之前,派人先来迎田畴。

田畴随使者来到曹操军中。当时正值盛夏,雨水不断,河水奔腾,道路泥泞不通。而乌桓兵则把守险要地势,阻挡曹军的前进。曹操非常忧心,问田畴该怎么办?因为这里是田畴的家乡,他对地理比较熟悉,便说:“现在走的这条道,秋天和夏天的时候经常有水。说水浅吧,车马都过不去,说它深吧。又没法驾舟使船。这种样子已经很久了。但是,除此道外,还有另一条道可走。北平郡原来的都城在平冈,从平冈出发,经过庐龙可以到柳城。自光武帝建武年间以来,这条道便荒废不通了,至今已有200年。但仍有小路可以通过。现在,敌人认为您的大军必走无终,过不去便只好退兵,到时他们的防备便会松驰下来。如果您利用敌人的这一心理,伪作退兵,走庐龙,越过白檀之险,便是敌人守备虚空之地。路近而且方便,可直进兵到敌人面前,从而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可战胜乌桓之兵。”曹操听后,认为他的计策很对,便引兵后退,并于路旁树立起一块大木头,上刻“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数字,以宽懈敌人的防守之志。然后便以田畴为向导,登徐无山,出庐龙,过平冈,上白狼堆。距离柳城只有200多里了,敌人方才知道。蹋顿单于匆忙来战,被曹操杀得大败而散。曹军追至柳城而还。

田畴之计使曹操避开乌桓正面主力,走捷径,长驱直入,直捣龙潭,出其不意,顺利地打垮了乌桓的力量。

司马昭斩杀诸葛诞魏甘露二年(257年)4月,司马昭欲以司空官位将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召还魏都,解除其兵权。诸葛诞识破此计,拒不从召,并于5月率10余万大军据守寿春(今安徽寿县)。6月,司马昭亲率25万大军,挟魏帝曹髦东征诸葛诞。司马昭鉴于寿春城坚粮足,一时难于破寿春,便先遣一部分兵力进攻驻扎在城外的诸葛诞援军朱异所部,朱异军溃败。7月,朱异再次领兵救援寿春,司马昭再次击败朱异,并乘胜出击,烧毁敌军粮草,逼迫诸葛诞的援军退兵。次年1月,寿春城中粮草断绝,守城将士多无斗志。司马昭乘机率军围攻寿春,斩杀诸葛诞,寿春城破。

刘蠬釜底抽薪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长史杜叔宝认为官府的军队驻扎历阳(今安徽和县、含山县一带),进军不能过急。待辅国将军刘蠬军队到来时,全军将士极为恐惧。这时建武司马刘顺才率军开始进击,且仅带一个月的粮食。刘顺军与刘面力军相对峙不久,刘顺军粮尽,杜叔宝即派5000精兵押1500辆粮车补充刘顺军。刘面力得知此消息,采纳了部属吕安国的中途袭击敌军粮车,使其不战自溃的建议,选精兵千人,由小路绕到刘顺军后面,到横塘地区(今江苏南京市)袭击杜叔宝的运粮车队。刘面力军设伏于粮车必经之道。当粮车到伏击地,千余精兵一拥而上,烧毁全部粮车,杜叔宝仓惶逃窜。刘顺军在援粮车被袭的情况下,弃城逃遁,刘面力乘势追击,围杜叔宝军于寿阳。

朱元璋统一南方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市),改称应天府,作为反元的根据地。此后,朱元璋以集庆为中心,分兵向南发展,历时四年,相继攻克了江苏的镇江、常州、江阴、扬州,浙江的婺州(今金华)、衢州、处州,安徽的广德、安国等地,为统一南方,扩大了根据地。

朱元璋之所以能迅速统一南方,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充分认识到辎重在战争中的作用,他们采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中,把辎重放在重要地位。在建立江、皖、浙一带根据地后,他把发展生产、储备军粮、扩建军队放在首要地位。此后,经过几年的征战,朱元璋便统一了南方。

雅克萨战役雅克萨本来是属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一座小城,被沙俄军队无理侵占。为了收复失地,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之后,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沙俄的侵略野心,扞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清军在第一次雅克萨战斗中收复了该地后,主动撤出,沙俄不甘失败,闻讯后,又派托尔布津和拜顿率领大队俄军卷土重来。这次他们出动了670多人(后增至800人),带着5门铜炮、3门铁炮和大批枪支弹药,一举进占了雅克萨,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俄军再占雅克萨,清政府不得不再次出兵。1686年清军出动数千人,在将军萨布索的带领下来到雅克萨,揭开了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的序幕。

清军依仗人多势众,包围了雅克萨,通知托尔布津撤走。托尔布津不但不撤,反而凭借武器上的优势与清军开战。双方打了4天4夜,俄军战败回城。托尔布津在塔楼指挥,被清军一炮打断了左腿,不久便伤重而死。俄军其他官兵战死约130多人。清军初战告捷,接着便强攻雅克萨城。然而由于俄军防守工事坚固,火药充足,攻击未能奏效。

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清军指挥官下令停止强攻,决定采取围困的战术来对付敌人。他们派大军驻扎在雅克萨周围,在雅克萨城外修了堡垒,挖了壕沟,切断了雅城与外界的联系。由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得不到武器与粮草的补给,困守在雅克萨城内的俄军处境越来越艰难。储备的水与粮草严重不足,饥饿时时刻刻威胁着全军的生存。许多伤员经不住干渴和饥饿的折磨,大批地死去。到了这一年年底,城中的俄军只剩下150多人,而且不少人得了败血症,能站岗放哨不过40—50人。指挥官拜顿向上级报告说:“目前,我和哥萨克们生活在恶臭的横尸当中,……即使现在允许安葬,也已无人筹划此事。”而到1687年初,拜顿手下只剩下66个患着马腺疫、败血症的士兵了。清军的围困战取得了重大的效果。

然而,就在清军围困战即将取得全胜的时候,沙俄政府派出信使乞解雅克萨之围,并表示俄国愿意和谈。于是清军解除了对雅克萨的包围,开始与俄国进行和平谈判。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终于签订了中俄间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围困战是在古今战争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战法。粮秣饮水,武器弹药是任何一支军队生存的最起码的物质保障。困战就是用军事封锁的办法,切断对方的后勤供应线和与外界的联系,破坏对方生存的物质条件,使对方陷入没有粮食、没有饮水,弹药得不到补充,伤员得不到治疗的绝地,极大地消弱其战斗力,以微小的代价换取最后胜利。

楚军诈败骄敌有一年,楚国发生大饥荒。戎人趁机攻打楚国,庸国人率领蛮人背叛了楚国,麇国人也率领百濮人准备攻打楚国。在这众多的敌人中,最主要的是庸人。

此时,楚国有人提出把国都迁往孤高。大夫蠫贾极力反对。他说:“我们能迁过去,敌人也能追过去,不如发兵攻打庸国。至于麇国和百濮,只是认为我们遭受了灾荒,不能出兵,才乘机攻打我国的。如果我们出兵,他们必然因害怕而回去。百濮人散居各地,他们必然各自逃回居住的地方,谁还有时间来攻打我国。”

楚庄王采纳了蠫贾的意见,立即起兵伐庸。15天以后,麇和百濮人因惧怕楚军而撤兵回去了。

楚军伐庸一路极其艰苦,到达庐地时,携带军粮已经用尽。因此,打开地方粮仓,取出仅有的一些粮食,军官和士兵都吃着同样的饭食。

军队行进到句澨,驻扎下来后,便派大夫鞛梨领兵向庸人进攻,但在方城遭到庸人的袭击,楚将子扬窗被俘。过了三天,子扬窗从庸人那里逃回来,对楚将们说道:“庸人的军队很多,又与群蛮联合,力量强大,我们不如回去会同王室军队然后再进攻。”

楚大夫师叔反对这一意见,并提出了一条制敌的计策。师叔说:

“庸人容易骄傲轻敌,我军姑且继续和他们交战,以便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等敌人骄傲,我军斗志高昂时,再挥师出击,就可以一战而胜。先君蚡冒就是用这种方法征服晋国陉、隰两地的。”

于是,楚军仍然用小股部队与庸人交战,接连打了七仗,楚军都伪装失败。果然,庸人不再用主力对付楚人,扬言:“楚军已不堪一击了。”并不再设防。

楚庄王接到庸人轻敌麻痹的报告后,乘着驿传车赶到临品集结军队。他将楚军分成两支:一支从石溪出发,一支从仞出发(两地都在今均县)夹击庸人。秦人和巴人的军队也同越军联合。群蛮见楚军来势凶猛,就脱离庸人而与楚人结盟。轻敌又无准备的庸人不但陷入了孤立,而且四面受敌,楚军就一举把其灭掉了。

楚国灭庸后,解除了西部的威胁,同时把地盘扩大到与秦国接壤,从而方便了楚国与秦国的交往。庄王安定了后方,国力强盛起来,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北方。

诈败佯输以骄敌实际上是一种“欲擒故纵”的谋略。诈败佯输是纵敌、诱敌,以达到擒敌、制敌的目的。将此列入攻战计,表明此谋略看似被动挨打,实为主动应敌的奥妙。

贾的诱敌之计晋、楚城濮之战后,夹在晋楚之间的郑国见晋国打败了楚国,便背楚向晋,投降了晋国。因郑国是楚国进入中原的台阶,因此楚穆王知道后,又心疼又恼火,但惧于晋国的霸主地位及其军队的威势,又不敢轻举妄动。晋文公去世后,晋襄公接任不久,也去世了。晋君新立,众大臣相互争权夺利,国力日下,霸主的地位已岌发可危。楚穆王觉得时机到了,便命令斗越椒为主帅,蠫贾为副帅,率战车300辆征郑。他又亲自率领精兵,驻扎在郑楚交界的狼渊,为征郑大军的后援,以策照应。

斗越椒和蠫贾攻人郑境,郑穆公大惊,一边派遣使者火速赶往晋国求救,一边急令公子坚、公子兀、乐耳三人为主将,领兵前往边境拒敌,并嘱咐他们坚守勿战,等待晋国救兵。

三人领命,率领大军来到边境,谨遵穆公嘱咐,固守待援,不与楚军交战。

斗越椒连日派兵挑战,郑军都按兵不动,很为恼火,与蠫贾商量道:“我军远来,宜求速战。但现在郑军不战不降,那意思不外是要等候晋军的援救。如果晋军来到,我们就被动了。不知蠫将军有何妙计破敌呢?”

蠫贾沉思片刻,说:“元帅说得是,我们得在晋军到来之前,用诱敌之计把他们引出来与我们决战,乘机把他们打败。”

斗越椒大喜:“蠫将军打算怎样把他们引出来?”

蠫贾凑近斗越椒轻声耳语一会,斗越椒连连点头头边说:“好,好,就这样决定。”

稍后,斗越椒就对全军将士说:“看来郑军是想等待晋军来援,目前是不会与我们决战的;正好我军的粮食不够了,各部队迅速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将士到附近的郑人村落劫掠,自行解决粮食。”命令一下,各队将领迫不及待地带领部下到附近村落大肆抢掠去了。斗越椒则和蠫贾留在大营内饮酒取乐,全不过问打仗的事。

很快就有人把这消息报告给在边界接应的楚穆王。楚穆王不知他们胡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即奇怪又心急,很想派人告诉他们:我军远征,宜速战速决,应尽早把握战机,打败郑军。大臣范山劝阻他说:

“斗元帅为人谨慎,蠫将军则多智善谋,他们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大王且请宽待数日,看看情况如何再作决断,说不定会有捷报传来呢!”楚穆王便不再干预此事。

再说郑军几员主将连日来不见楚军将士前来挑战,好生奇怪,便派人去侦察了解。很快就得到回报:“楚军四出抢掠粮草,两位主帅日夜在帐中饮酒取乐;而且每当饮醉酒。就骂天骂地,还骂楚王供给粮草不及时,不充足;又骂我们郑人无用,胆小如鼠,只会等待晋国援军,不敢跟他们厮杀。”

公子坚闻报大喜,说:“楚兵一定是粮草不足了。他们四出抢掠,营中肯定空虚;二位带兵的主帅日夜饮酒,军心必然松懈。如果我们趁此机会前去劫营,肯定能大获全胜!”

公子兀也说:“有道理有道理!而且还可以让楚人看看我们郑军是不是只会等待救兵的无用之辈。”

乐耳也连声称好。于是便研究起偷袭楚营的具体计划。

公子兀说:“我们可分作前中后三队渐次前进,也好有个接应。”

公子坚反对说:“劫营不同于对阵,它是要发动突然袭击的,只可分作左右两队,同时给对方以夹击,以求一击得逞。如果分为前中后三队,后军行动缓慢会贻误战机,无法实现同时袭击的目的。”

公子兀和乐耳都认可了他的分析,即决定把队伍分为左右两队,同时并进。当晚,全军饱餐一顿,即乘夜出发。将到楚营,见营内果然灯火通明,笙歌嘹亮。公子坚大喜:“斗越椒这次活该要吃败仗了!”即命令全军同时冲入楚营杀敌。

可是,郑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杀进去了,楚营却没有一点动静。公子坚心里暗暗称奇,禁不住自己也冲了进去,只见奏乐的楚兵正四散逃走,中军帐内,只有斗越椒一人孤零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他越发奇怪,走近一看,不禁失声大叫:“不好,中计,快后退———”原来这个斗越椒是稻草扎成的,却被戴着斗越椒的衣冠,远远望去,就像真人一般。

可惜郑军已来不及退却了,只听得营外炮声隆隆,震耳不绝,一员大将威风凛凛地从营外杀进来,仔细一看,正是货真价实的斗越椒!

不消片刻,郑军已全部陷入楚军的反包围中了。率先冲入楚营的公子坚左冲右突都无法逃脱,幸亏公子兀和乐耳冒死杀进来接应他,三人集中在一起,乘夜色深沉,楚军认不得他们是主将,才得以杀出一条血路,逃出了楚营。正侥幸死里逃生,慌不择路地狼狈逃走之际,忽然炮声又在前面响起来,迎面一员楚将正拦头杀到,一看,竟是蠫贾!是预先埋伏在这里等候截击他们这些死里逃生的败军的。

三人失魂落魄地正要调头逃生;却见斗越椒已领着大军追杀过来了。面对两员虎将的前后夹击,郑军的败将逃兵只有束手就擒了,公子坚等三人也被俘,全军覆没了。

郑庄公的声东击西之计卫、鲁、蔡、陈、宋等五国曾联合攻打郑国。地处中原,位属大国的郑庄公平息了这场战乱后,仍很气愤,觉得这几个小国之所以胆敢进犯郑国,全因宋国从中搞鬼,便决定攻打宋国。这天,他召来群臣问计。

祭足分析当时的形势说:“卫鲁等五国既然曾经联合攻打我们,现在我们一旦攻打宋国,他们也必然会联兵救宋的。这几个国家虽然小,但联合起来的力量也不能小觑。以一敌五,正如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掌,我们恐作不容易取胜。”

“无论如何我都要狠狠地教训宋国一顿,让它知道我们郑国不是好欺侮的,否则,以后它还会兴风作浪。请各位多给我想想办法!”郑庄公气咻咻地打断祭足的话。

祭足沉思片刻,说:“大王一定要攻打宋国,不如先与陈国结盟,再用重金收贿鲁国。这样,剩下的卫蔡两个弹丸小国,就算它们援救宋国,也不足为虑了。只有用这样的离间方法,破坏他们五国的联盟,把宋国孤立,我们才能稳操胜券。请大王三思。”

郑庄公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派使者到陈国,要跟陈国结盟。陈侯知道郑庄公为人老奸巨猾,不能轻信,便拒绝了郑国的结盟要求。

郑庄公又按照祭足的计谋,首先指使将士在两国边界频频惹起争端,乘机入侵陈国,大肆掳掠陈国的人和物,借以恐吓威迫陈侯;随后又再派遣使者到陈国,把原先掳掠的东西全部还给陈国,以示联络通好,最后终于用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陈国与之签订了盟约。接着又用重金贿赂收买了鲁国。结果,原先的五国之盟就只剩下卫蔡宋三国了。

于是,郑庄公打着周王室的旗号,联合了齐、鲁两国,三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大举进攻宋国。双方在边境交战几场后,宋军大败,三国联军长驱直进,兵分几路攻打宋国几处重要城池。宋国境内一时烽烟频起,楚歌四奏,宋殇公吓得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急召群臣问计。当下众大臣议论纷纷:有说分兵迎敌的,有说外请救兵的,有说投降的……掌管全国军政重权的司马孔父嘉力排众议,说:“我们原先的五国联盟中,除了陈鲁两国被诱迫而附从了郑国外,尚有卫、蔡两国与我国保持友好关系。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关系,以重金为酬,说服卫蔡援助我们。郑国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在这里,国内必定空虚,如果能借助卫蔡的力量去袭击郑国,一定能够成功。而郑庄公闻知本国受困,也一定会停止对这里的进犯,赶回去解国内之围。郑军既退,齐鲁两国就自然不会再留在这里了,我们也就可以不必与敌人死战了。”

宋殇公闻言虽喜,却仍忧心忡忡:“你的计策虽好,但如果不是你亲自前往卫国,卫宣公也未必肯出兵帮助我们。”

孔父嘉慨然应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臣愿领一支精兵前往卫蔡求取救兵袭击郑国京城荥阳!”

宋殇公十分高兴,立即调遣精兵,命孔父嘉为将,携带黄金碧玉锦缎等重礼,连夜奔赴卫国求援。

卫宣公受了宋国的重礼,兼之与宋国的盟国关系,立即派遣大将率精兵随同孔父嘉,取小道出其不意地直逼郑国的京城荥阳。郑国留守的太子和祭足不敢出城接战,急忙传令加强防守,并派人飞报郑庄公。

孔父嘉见郑太子不敢应战,又生一计,率宋卫两国精兵在城外大肆掳掠,所抢劫的人和物不计其数,以激怒郑太子下城应战。郑太子果然被激怒了,披挂妥当,就要出城,却给祭足死死拦住。

卫将见郑国毫无反应,便要一鼓作气攻打荥阳,孔父嘉却劝他说:“大凡偷袭,只不过是乘人不备而侥幸成功;稍有所获,就应当知足而退。而且我们此次的目的是逼郑国退兵,而不是与他们交战。如果郑将出城与我们决战,我们尚可与之一战;如果我们在这里强攻,荥阳是郑国的都城,固若金汤,守备精良,更兼有祭足这样老谋深算的人守城,我们能轻易攻进去吗?万一郑庄公的大队兵马撤了回来,那时,我们就处于腹背受敌的绝境了。反正我们来偷袭郑国,已大有所获,不如见好就收,取道戴国,全军而退,顺便打戴国一个措手不及。估计我们离开郑国时,郑军也应该离开宋国了。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啦。”

于是他们率军离开了郑国,转而围攻戴国。郑庄公统帅三国联军在宋国攻城掠地,连战皆捷忽然接到国内告急文书,大惊失色,急忙下令班师。齐鲁两国军队杀得兴起,正欲乘胜前进,却闻郑庄公要退兵,十分困惑,便问郑庄公何故。老奸巨滑的郑庄公没有向他们透露本国京城受困的消息,只是说:“我们这次攻打宋国,仰仗贵国的兵威,已取占城掠地之利,足以惩戒宋国了。我们是周天子辖下的仁义之师,就不要斩尽杀绝了。”

于是,三国分别退兵,宋国之危得以解决。

宋、卫两国合兵围攻小小的戴国,满以为一战可胜,焉知戴国军民奋力抵抗,致两军呈相持状态。统率联军的宋将孔父嘉又向蔡国借兵,三国大军把戴国围得水泄不通,眼看破城在即,忽闻:郑国派遣上将公子吕领兵救戴,已被戴侯(即戴国君)接进戴城去了。孔父嘉大怒:戴城本已唾手可得,现在则不但难以获胜,而且还得准备迎战戴、郑两国联军的反攻,郑庄公太可恶了!他十分气愤,立即与卫蔡两国将领一起前往前线阵地,观察戴郑两军的动静,部署对付戴郑联军。

就在这时,却听得戴城连声炮响,眨眼间,城楼遍插郑国旗号,公子吕戎装披挂,正在城头拱手大声说:“有劳三国将士连日苦战,我主庄公已取裁城多时了。多多致谢!”

原来郑庄公闻三国联军伐戴,即设计:令公子吕率兵假装救戴,庄公则混在军中,骗得戴侯开了城门,他们就杀进戴城。戴军已跟三国联军激战多日,战斗力大为减弱,而且一心以为郑军是真正来救援的,从心理到防御都没有跟郑军作战的准备。结果,郑军入城后,立即倒戈杀向戴军,其势如破竹,打得戴军溃不成军。随后,把戴侯驱逐出境。这样,庄公浑水摸鱼,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一个传了几百年的戴国轻易吞并了。

公子吕一番话,把孔父嘉气得把头盔狠狠摔在地上,大怒道:“今天誓与你郑庄公决一死战!”

宋将公子丑说:“庄公是大奸雄,最善用兵。如果他在我军后面埋有伏兵,我们就被前后夹击了。”

孔父嘉正在气头上,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你太胆怯了———”话未说完,士兵就来报告:郑国派人送来战书。孔父嘉当即批复:明天决战!

为了不至被郑军从城中突然冲出袭击,他指挥三国联军后退了20里地,与卫、蔡两国将领分左中右三营驻扎,每营间隔3里左右,结成互为倚角之势,自己居中,好及时照应救援左右两侧。到傍晚时分,三军刚分立营寨完毕,兵将还未解下兵甲,战马也未除下鞍鞯,就闻中军寨后一声炮响,接着火光冲天,兵车隆隆,似有千军万马杀将过来。士兵慌张来报:郑军杀到了。孔父嘉立即登车迎战。他才出营房,那火光车声却突然消失,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孔父嘉四处巡查一番,仍不见任何动静,只好吩咐回营。

谁知刚入营门不久,又闻左营炮声震耳,火光冲天,杀声不绝,仿如两军混战得难分难解一般。他暴跳如雷,立刻又领兵往左营救应。

焉知出得营来,还没走得多远,左营刚才的炮火又已经烟消云散,刚才的一切又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似的,把他气得嗷嗷大叫。吸取上次的教训,他派遣将士分散四处警戒,准备随时给干扰的郑军以迎头痛击。

岂料他刚部署完毕,右营那边却又传来隆隆炮声,熊熊烈火又起,人喊马嘶声也隐约从树林深处传出。

孔父嘉明白:这是庄公的疑兵之计。他当即下令:“各路兵马不得乱动,违令者斩!”

不一会儿,左营火光重现,杀声震天。他冷笑道:“庄公老贼,任由你疑兵四布,我就是巍然不动,看你能奈我何!”就在这时,土兵来报:左营蔡军被劫。

“立即去救!”孔父嘉立即传令驾驭的士兵把战车驶往左营。战车甫动,右火光又起,喊杀声惊天动地,地动山摇,也不知多少兵马在混战。驾驭的士兵停了车,征询他欲往何处。孔父嘉两眼喷火,大声喝道:“别理右营,只管往左,一定要与庄公老贼决一死战!”焉知驾驭战车的士兵方寸大乱,竟晕头转向地把战车往右边驶去。

路上恰遇一队兵马,已被庄公的疑兵弄得无名火起却又无处发作的孔父嘉立即命令向对方发动进攻,双方当即厮杀起来。混战了近两个小时,才发现对方原来是卫军。只是到了这时,双方均已精疲力尽,损兵折将不少了。从卫将口中,孔父嘉才知道,在左营的蔡军遭郑军劫营后,一片混乱,很快就被郑军打得一败涂地,主将身亡,几乎全军覆没,所剩下的一些散兵游勇也逃回蔡国去了。孔父嘉闻讯恼恨交加,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把两军合为一军,欲回中营,中营却又已被郑军袭取。孔急令回军,可是已经迟了,早被郑军从左右两边夹攻。孔父嘉只好与卫军主将分兵迎敌。不一会儿,卫军主将阵亡,卫军溃散。孔父嘉见大势已去,再也无心恋战,拚死杀出一条血路,狼狈而逃。到彻底摆脱郑军时,天已黎明。检点一下随从自己杀出重围的士兵,只剩得二十多人了。

至此,郑庄公用声东击西之计,击败了宋卫蔡三国联军,大获全胜。

刘邦暗渡陈仓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在当时项羽所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中,刘邦的力量最强。项羽把他封到汉中,也正是为了防范他。即使刘邦到汉中就国,项羽也一定会在关中驻重兵监视刘邦。

正当刘邦率军向南出发就国途中,张良命士兵烧毁了栈道,断绝了由汉中通向中原的出路。张良对刘邦说:“我焚烧栈道是为了向项羽表示我们不出汉中的意向。项羽必然会放松对我们的警惕,而我们却可以修缮甲兵,积极备战,一遇时机,出奇制胜,取得中原。再说,大王的兵士,都是中原的人,栈道断绝了,他们也就没有了逃归的道路。现在,大王可以高枕无忧了。”事情果然不出张良所料,一个月以后,各路诸侯反抗项羽的战争爆发了。刘邦用韩信的计策,暗渡陈仓,平定了三秦,从而,取得了与项羽抗争的根据地关中。

张良、陈平以言和划界诈项羽放人刘邦、项羽于广武对峙以来,几十天过去了。因为韩信所率大军未到,刘邦一时难以与项羽决战;项羽军中粮食将尽,也有撤兵的意思。张良、陈平两位智囊一合计,觉得这时是和项羽讲和并救出刘邦的父亲、妻子的最后时机,便向刘邦建议派人去向项羽讲和。刘邦顾虑重重:“项羽性格暴躁,一句话谈不拢就要翻脸,找谁去呢?”话音刚落,只见一人挺身而出:“臣愿往。”刘邦一看,是洛阳人侯公,此人以善于说话而着名,刘邦同意了。

侯公来到项营,毫无惧色,从容向前行礼:“大王是想战还是想退?据我看,战是下策,胜负难料。况且相持已久,双方兵力都已疲劳。今天我就是为罢兵讲和而来的。”

“说吧,有什么条件?”项羽将信将疑。

侯公和盘托出:“一是楚汉两国划定地界,互不再战;二是把汉王的老父妻室释放,使之骨肉团圆。”

项羽一笑:“你家主公想保全骨肉,才派你来骗我么?”

侯公却把这场打了数年战争的根本原因,都归之于项羽扣留了刘邦的父、妻所致。他说:“人情无不念父母,顾妻子。就是因为要把老父妻子接来同住,汉王才到彭城一战。以后他们被大王拘留,汉王又和大王累战不休。现在双方如果无意言和,大王继续拘留他们还算回事。既然要商议讲和,何不将他们放回?”接着,侯公便给项羽大讲人伦道义:“如果把他们放回,汉王必定知大王感恩戴德,从此誓不东行。天下诸侯知大王如此仁德,必然争相仰慕,歌功颂德。如果继续拘留他们,则道理在汉王,理屈在大王;反之,汉王食言背约,则道理在大王,理屈在汉王。古人说得好:理直气才壮,理曲师必老。大王直理而行,必无敌于天下。”

项羽既是个粗人,又喜欢听好话。见侯公在颂扬他,心里极为舒服,于是把项伯找来,与侯公商议地界。项伯与刘邦早已定为儿女亲家,和张良又是好友,乐得做这件好事。于是,双方商定以荥阳东南20里的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归汉,并同意释放刘邦的老父妻子。

刘邦是个讲信用的人,他见父、妻归来,便要下令让队伍西归。

正在这时,张良、陈平又进来了:“大王不想统一天下了么?为什么要西归呢?”

刘邦说:“双方已修和约,划定地界,我还留在这里干啥?”张良、陈平异口同声地说:“议和无非是为了太公、吕后。现在他们回来了,正好和项羽再战,连最后一点顾虑都没有了。天意亡楚,现在项羽已兵疲食尽,众叛亲离,不趁此灭楚,岂不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么?”

熟读兵书的张良、陈平,是以言和划界来诈项羽放人的。目的已达到,岂有真和之理?这就是兵不厌诈,对项羽这种不懂谋略的主帅,不是更要搞诈和么?项羽天真地自投罗网,只能说是他的悲哀和不幸,因为他不具备当一个主帅的必要素质。范增被他逼走后,更是这样了。

狄青出奇制胜公元152年,南方的依智高叛乱,占据了昆仑关,宋仁宗派狄青率兵征讨。狄青进驻宾州后下令将土,坚守营寨;又令屯积十天粮秣,以备军需。贼将以为狄青不会最近出战,毫不加以防备,不料次日清晨,狄青忽下令即刻进兵,直迫敌营下寨。

当时正是正月十五,老百姓家家庆度元宵。狄青也下令军中,大张筵席,邀宴全体将士,事先宣布:第一夜邀请高级将佐,第二夜邀请中下级军官,第三夜犒赏全体士兵。

第一夜邀宴将佐时,饮酒行令,尽情欢乐,毫无拘束,宴到天明才散。

第二夜欢宴中下级军官时,酒至半酣,狄青猛然起来,向众人说:

“身上忽觉得不舒服,待稍休息后,再来奉陪。”过了一会,里面传出话来,说病还没有好,请副将孙沔暂代敬酒。众人尽情的吃喝,直到天亮,忽有军卒驰报说:“元帅已攻破了昆仑关。”原来狄青连夜欢宴将士的消息,已被敌人间谍探明回报贼将。贼将大喜,也大排筵席犒赏部下。加上那几天,大风大雨,气候特别寒冷,狄青便乘机挑选部分悍将和勇敢的军士,趁敌人不备,偷袭敌营,敌人措手不及,险要的昆仑关落入官兵之手。

刘备取汉中刘备兵进汉中,曹操自领大军前来防御,两军于汉水两岸隔河相对。诸葛亮查看地势,见汉水上游有一片丘陵地带,可以埋伏1000余人。便回到营房中吩咐赵云说:“你可以带领500人,携带战鼓号角,埋伏于上游的丘陵地带。无论何时,只要听到我军营中炮响,便可擂鼓扬威,只是不许出战。”赵云领命,带兵埋伏去了。第二天,曹兵前来挑战。蜀军只是不出,连弓箭也不放。曹兵无奈,只好回兵。

到了晚上,诸葛亮见曹营灯火熄灭,军兵已经休息,随即放响号炮。

赵云听到,立即下令鼓角齐鸣。曹兵以为敌人前来劫寨,急忙奔出准备防守,却哪里有一个蜀军人马,折腾了半天,刚想回营再去休息,只听一声炮响,鼓角又鸣,蜀兵呐喊之声震天动地,山谷齐应。曹兵彻夜难安。一连三夜,夜夜如此。曹操心里发怯,便退后30里扎营。

诸葛亮遂请刘备亲自渡汉水,于水边扎起大寨,并嘱付他如何行事。

第二天,曹操见刘备背水结营,便领兵前来交战。蜀将刘封出马,曹操命徐晃出阵。刘封敌不住徐晃,打了几下拨马便逃。曹操指挥大军追来,蜀兵尽望水边逃走,丢弃营寨,军器马匹散落满地。曹兵争相拾取,不战自乱。曹操一见,知道中计,急忙下令鸣金收兵。

正在此时,只见诸葛亮号旗举起,刘备领兵返身杀回,黄忠、赵云也从两边杀来。曹兵大败而逃,蜀兵连夜追赶。曹操欲回守南郑,到了城下一看,南郑已被蜀将张飞、魏延攻占,只好仓皇逃到阳平关去了。

刘备来到南郑,问诸葛亮说:“曹操善于用兵,这次前来,怎么这么快就败了呢?”“曹操为人多疑,虽善用兵,我以疑兵迷惑他,他必然疑惧,所以不敢勇战以致速败。”刘备说:“现在,曹操退守阳平关,你用什么办法去退他呢?”诸葛亮说:“我早已想好了。”于是,便派张飞、魏延去截断曹操的粮道,又叫黄忠、赵云分兵两路去放火烧山。四位将军各自领兵去了。

再说曹操退守阳平关,急令哨兵外出打探消息。不久,哨兵回报。说蜀兵已将远近小路全部阻断,山里砍柴的地方全被敌人放火烧尽。曹操正在疑惑,又有人来报告,说张飞、魏延分兵两路,已把粮草劫去了。曹操大惊!因为粮草被劫,则军中的后勤供应成了问题;山野被烧,无处砍柴,则部队的生火问题也出现了困难。曹操无奈,只好领兵出关来战,希望凭一战之功杀遇蜀兵。这次曹军出阵的仍是徐晃,蜀兵出阵的也仍是刘封。刘封打了几下又连忙败走,曹操领兵来追。突听蜀营之中炮声不断,鼓角齐鸣。曹操怕有埋伏,急忙下令后退。曹兵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死伤极多。曹操退回阳平关,刚刚歇定,蜀兵已赶到城下。他们虽不攻城,却于东门放火,西门呐喊,南门放火,北门擂鼓,不知搞什么名堂。曹操心中大惧,阳平关是不敢呆下去了,急忙弃城出逃,在蜀兵的一路追杀之下,逃到斜谷界口去了。后来,曹操驻扎斜谷界口,见蜀兵又跟杀过来,心知此关也无法保住,勉强出战,又被魏延一箭射中,打掉了两颗门牙,只好索性放弃斜谷界口,整个汉中算是不要了,急忙逃奔许都而去。

刘备进攻汉中,诸葛亮的几番用计都非常精妙。他先是布置疑兵,鸣角击鼓恐吓敌人,疲惫敌人,迫使曹操自动后退30里,继而,又过河背水结营,引诱曹操前来进攻,然后设伏兵杀敌。曹操退守阳平关,诸葛亮又釜底抽薪,放火烧山,抢劫粮草,然后故计重演,于阳平关的四座城门外放火的放火,呐喊的呐喊,击鼓的击鼓,弄得敌人心慌意乱,遂使曹操胆气丧尽,被迫又放弃了阳平关,最终又放弃了斜谷界口,使得整个汉中之地全部归入刘备的手中。

诸葛亮火烧“藤甲军”

蛮王孟获和蜀汉丞相诸葛亮交兵,屡战屡败,只好向乌戈国兀突骨国王求救。兀突骨国王说:“我出动本国的兵马,为你报仇。”孟获连忙拜谢。

兀突骨国王身高一丈二尺,不吃五谷,专吃活蛇猛兽。他手下的将士,都穿藤甲,这些藤子都是生长在洞中,盘在岩石上。乌戈国人砍伐了这些藤子,浸泡在油中,半年后才取出,晒干后再泡。这样反复几十遍,才可以制成盔甲。军士们穿在身上,渡江不沉底,淋了雨不湿,刀箭都不能穿透,因此号为“藤甲军”。更为奇特的是,乌戈国有一条江,叫桃花水,两岸有桃树,别国的人饮桃花江水必死,只有乌戈国人喝了,精神倍增。

兀突骨国王带兵三万,向着东北方向而来,来到桃花水扎寨,等待诸葛亮的蜀汉兵马。

孔明带领蜀汉大军,进到桃花水畔安营扎寨,隔岸望见乌戈国兵,十分凶恶。孔明已请教当地人,说桃花水有毒,不能喝。诸葛亮下令退后五里下寨。

第二天,兀突骨率领一支军队杀过河来,蜀兵用弩箭射敌军,箭射到了藤甲上,但是不能穿透,都落到地上。刀砍枪刺,都透不进去,而敌兵使的都是利刀钢叉,蜀兵怎么能抵挡呢?只有大败而归。

诸葛亮命令赵云、魏延守寨,不许轻易出战。第二天,孔明乘着小车,到桃花水渡口北岸的僻静处观察地理。这里山岭险峻,车子无法行走。诸葛亮下车步行,进入一山,山谷形状好像长蛇盘踞。诸葛亮问:“此谷何名?”向导说:“这里叫盘蛇谷,谷前名叫塔郎甸。”

孔明十分高兴:“天助我也!”然后,他按原路回营寨。

诸葛亮回营后,对马岱说:“你准备几十辆黑油柜车,再准备竹竿几千根……再让你部人马守住盘蛇谷两头。给你半月期限,你要按计行事。”马岱领计后走了。诸葛亮又对赵云说:“你去盘蛇谷后,把守住三江路口,你要如此……一定要按计行事。”赵云领计后走了。

诸葛亮又叫过魏延:“你领本部人马在桃花路口下寨,如果敌人藤甲军来打,你就丢了营寨,望着插白旗的地方撤,限你在半个月之内连败十五阵,丢掉七个营盘,如果输十四阵,也别来见我!”

魏延闷闷不乐,心想:我打了这么多年仗,也没打过这样的仗!

但是,丞相的命令,他又不能违背。

诸葛亮又叫来张翼,让他带一支军队,按照自己指定的地方建筑营寨。

再说孟获与乌戈国王兀突骨说:“诸葛亮诡计很多,极会设埋伏。凡是林木多的地方,我们都不要轻易去。”

二人正在商议,手下兵士来报告: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建立了营寨。兀突骨率藤甲军出寨,与魏廷战斗。打了几个回合,魏延败走。

第一天,乌戈兵怕中埋伏,并不追击,第二天,魏延又来挑战,兀突骨国王率军出战,魏延又败走。这次乌戈国王见蜀寨中并无动静,便率军进人空寨,在寨中住了下来。再说魏延引着败军往前走,前面有一面白旗,那里早有一座空寨,他知道是诸葛丞相事先安排好的,就领着士兵住了进来。第二天,他又返回来向乌戈国藤甲军挑战,再次败走……这样,一共交战十五天,败了十五阵,就丢了七个营寨。兀突骨国王记着孟获大王的嘱咐,凡是林木茂盛的地方,都不敢进,后来发现林中果然有蜀军的旗帜。兀突骨国王说:“果不出孟获大王所料!”

孟获也十分得意:“大王连胜他十五仗,夺了七个营寨,看来诸葛亮已没什么办法了。只要再一进军,就大功告成了!”

到了第十六天,魏延再次引败兵来与藤甲军作战。兀突骨国王骑着大象,率先追击,蛮兵们跟在后面,魏延很是慌乱,拨过马头就跑。

魏延撤入盘蛇谷,兀突骨的藤甲军追进山谷之中,见谷中没有树木,兀突骨心想,这里不会有埋伏的,便放心追赶,大军全都进入谷中,可谷中哪里有魏延的影子啊?

一个蛮兵回来向兀突骨报告:“这里是蜀军运粮道,谷中发现几十辆黑柜车。”

这时,忽然听到惊天动地的声音,从山上滚下许多滚木石头,将盘蛇谷的两头堵死。

兀突骨下令,搬开石头前进。

这时,前面的几十辆装满干柴的小车燃起了大火。兀突骨下令后撤,发现后面的谷口也堵死了。小车上的火烧着了黑柜车,黑柜车发出山崩地裂般的爆炸声:原来黑油柜车中装的全是火药。乌戈国藤甲军身上的藤甲,沾火就着,乌戈国的士兵们哭喊着无处藏身,结果,三万藤甲军士兵,连他们的兀突骨国王,全部被烧死在盘蛇谷中。

再说孟获正在寨中等候兀突骨的音信,突然有上千名蛮兵来报信说:“乌戈国大军把诸葛亮围在盘蛇谷中了,大王快去接应。我们都是过去不得已降蜀的,今见大王来到,特来助战。”孟获一听,十分兴奋,连忙带领一支军队前往盘蛇谷。

来到盘蛇谷前,见谷中火光冲天,臭气难闻,知道中计,刚要退兵,左有张嶷、右有马忠杀出。回来报信的蛮兵也杀向孟获,把孟获带的人一一抓获。原来,报信来的蛮兵多数是蜀兵装扮的。盂获杀出重围,向山路逃走。

突然山凹里闪出一支人马,推出一辆小车,小车上坐着诸葛亮,摇着羽毛扇。诸葛亮大声喊道:“孟获,这回你降还是不降?”

孟获还想夺路而走,但四周全是蜀兵蜀将,他措手不及,被马岱活捉了。

张巡智守雍丘公元755年冬,管辖今河北、山西、辽宁一带的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战争,很快攻占洛阳、长安。叛军一路烧杀抢掠,引起中原广大官民的强烈愤慨。他们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下,进行着艰苦而顽强的抗击。这里讲的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安禄山占领洛阳以后,雍丘(今河南充县)县令令狐潮,投降叛军,做了安禄山的部将,替他攻城掠地。而与雍丘相邻的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县令张巡仅有军队千余人,不但不投降,反又招募了1000多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领4万叛军前来进攻。兵力相去悬殊,但张巡和雍丘将士奋勇抗击,打退了叛军300多次进攻,杀伤叛军一大半,使令狐潮不得已退兵。

第二次,令狐潮补充了兵力,又来攻城。双方相持了多天。这时候,长安已经失守,唐玄宗逃亡到蜀中去了。由于雍丘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张巡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令狐潮得了确讯以后,十分高兴,觉得招降时机已到,写信给张巡,说是大局已无可挽回,不如早降。

张巡接信后,将情况告诉了大家。于是有六名将官认为形势不妙,都动摇了,对张巡说兵势不敌,况且皇帝死活不清楚,不如投降逆贼。张巡一听,肺都气炸了,但是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答应明天跟大伙一起商量。第二天,他在大堂上摆了天子的画像,带领将士朝拜之后,把六位要降贼的将官拉出来痛加斥责,然后推出斩首。原先打算投降的将士面临这一突然的情况,都很激动,异口同声地表示:坚决抵抗叛军到底。叛军不断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用乱箭把叛军逼了回去。可防守时间一长,城里的箭用完了。守城御敌,弓箭最是厉害。没有了箭,如何守城呢?为此,张巡坐卧不安,万分焦虑,苦思对敌良策。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黑压压一片,忽然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士兵,沿着绳索爬下墙来。这件事被围城的士兵发现了。令狐潮得知,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士兵向城头放箭,一直放到天色发白。此时叛军才发现城墙上所挂的全是草人。草人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令狐潮方知上当。张巡利用“草人借箭”之计,得箭几十万支。补充了城里箭的不足。

又过了几天,还是像前次夜里一样,城墙上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感到又气愤,又好笑,认为张巡又来骗他们了,谁也不理睬,也没报告令狐潮。他们哪里知道这次城上吊下来的并非草人,而是张巡派出的500名敢死队员。这些队员乘叛军不防备,突然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猛烈袭击。令狐潮正在酣睡,忽报有唐军来袭,吓得睡意顿消,忙下令集合人马,但仓皇之中,已来不及组织抵抗。几万军队失去指挥,被唐军杀得四散奔逃。令狐潮纵马一直逃到十几里外,才喘了口气,待惊魂稍定,查点人马,死伤竟有几千人。

令狐潮接二连三中计,处境十分狼狈,气得咬牙切齿,又增加了兵力返回攻城。张巡的部将雷万春站在城头上,指挥守城。叛军突然朝他乱箭齐发,雷万春未及防备,身中六箭。可是他为了稳定军心,忍住了剧痛,仍旧站在那里发号施令。叛军将士见到这种情况,还以为诡计多端的张巡一定又弄了个什么木头人来欺骗他们呢。

后来,令狐潮从细作那里得知,那个屹立不动的“木人”就是雷万春将军,不禁大吃一惊。他在城下喊话,叫出张巡说:“我看到雷将军的勇敢,知道你的军纪确实严明,只是可惜你不识天命啊!”张巡冷笑一声:“你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天命!”说完,就命令将士出城,猛冲过去。令狐潮慌忙拨转马头,没命地逃跑,他手下的14个叛将动作稍慢,都被张巡将土活捉了。

令狐潮屯兵在雍丘北面,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经常有几万人,张巡的兵不过几千人,但张巡坚贞为国,英勇不屈。采取虚虚实实的办法,用假象欺骗敌人,并乘敌困惑不解之际,适时化假为真,化虚为实,化无为有,给敌以出其不意的攻击,如此先后歼敌达12万人之多。

李尽忠反唐公元696年夏,李尽忠和孙万荣领导契丹人民进行了一场反抗唐朝地方官吏暴政的起义斗争。

武则天派28员大将出兵镇压。两军在西峡石黄獐谷(今河北昌黎县西)展开一场恶战。李尽忠以饿俘瘦马诱敌深入,他假意声言:

待官军一到,立刻投降。唐将曹仁师轻信中计,丢下步兵,率领轻骑孤军突进,一心想立头功。不料李尽忠伏兵四起,左右截击,横冲直撞,使得官兵演不成军。

李尽忠缴获官兵军印后,又巧施计谋,诈写书信,通令被俘唐将署名签字,然后送交营州官兵总管燕匪石和宗怀昌等人。信中诈称:

“速来接应,否则一旦契丹打败官兵,将因其失陷营州而对营州将士—一问罪。燕匪石得书后大惊失声,急忙带兵匆匆赶去接应,李尽忠早已在途中设下埋伏,疲惫的官兵不堪一击,契丹大获全胜。”

铁木真虚张声势1204年,铁木真率部众向乃蛮部太阳汗发动进攻。两军在杭爱山相遇。一天,铁木真营中的一匹哨马受惊,突入乃蛮营内,被兵士们捉住。太阳汗见那匹马很瘦弱,就与众将商议道:“蒙古人的马匹很瘦,我们若退兵,他们必定尾追,那样一来。他们的马力更乏,我们再与之战,定可制胜。”但是,太阳汗手下的一员勇将火力速八赤却认为这样做是怯懦的表现。他对太阳汗说:“你的父亲亦难赤汗,生平临阵,只向前进,从没有过马尾巴向着敌人。”太阳汗为其言语所激,遂放弃诱兵之策,指挥全军向铁木真发起猛烈攻击。

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胜负未分。当天晚上,太阳汗刚刚睡下,疲劳了一天的士兵们也渐渐睡熟,忽然哨兵前来报告:铁木真营中火光四起,了如明星。太阳汗不知蒙古军到底有多少,恐怕铁木真要来劫营,急忙发出命令,让士兵们立即起身,赶紧布防。到了半夜时分,敌营方向却毫无动静。乃蛮士兵刚要回帐休息,哨兵复来急报:敌营中又有火光。太阳汗不知铁木真的虚实,不敢再睡,只好坐以待旦,营中也喧喧嚷嚷地闹哄了一夜。第二天天刚明,铁木真军就发起了进攻,疲惫的太阳汗望着精神抖擞、列阵整齐的蒙古士兵,心里非常胆怯,命令自己的军队一退再退。与乃蛮部结成联盟的札木合见太阳汗如此胆小,知道没有取胜的希望了,就暗中派人与铁木真联系,将乃蛮的军情报告给铁木真。铁木真得到札木合的密报,心中大喜。

原来,铁木真见自己的兵力少于乃蛮军,硬拼会加重士兵伤亡,于己不利,于是就想出主意:在夜晚命令一部分士兵们在营外一人点起五堆火,用火光虚张声势,威吓敌人。乃蛮军不知铁木真的用意,从而上当,不仅一夜没有休息,而且心中充满了疑虑,军心涣散。

当夜幕再次降临以后,乃蛮士兵们因昨夜失睡,困倦难忍。他们见铁木真营内毫无动静,就四下散开,倒卧在阵前山坡上进入了梦乡。就在这时,铁木真大军悄悄地包围了乃蛮驻地,铁木真又派精锐部队乘虚而人,偷偷地摸进乃蛮营中,突然,一声号令,顿时杀声四起,不少乃蛮士兵还在睡梦中,就糊里糊涂的做了刀下之鬼,残余的士兵被蒙古军追杀得无路可逃,只好纷纷跪地乞降。太阳汗也身负多处伤,躲在山崖旁,被蒙古士兵俘虏,不久,因伤重身亡。

自古“兵不厌诈”。铁木真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采取虚张声势的做法,迷惑敌人,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一举获得了战斗的胜利。

毕再遇抗金1206年,南宋兴师北伐,多路兵马均被金军杀败,唯有毕再遇统帅的部队屡建奇功,因为他善施巧计,智出百端。

毕再遇负责山东、京东等地军事时,金军常常施放“水柜”冲散宋军阵势。他详细了解了“水柜”的特点,决定设假阵破之。他命人在半夜将身穿甲胄,手持旗戈的数千草人排成阵营,列于城前,然后暗伏兵马于四周。清晨,擂响战鼓,金兵抬眼望去见旌旗飘扬,枪戈林立,以为宋军杀来,慌忙施放“水柜”,滚滚波涛冲入草人阵,草人很快就被冲垮了,赶上前来的金兵一看,才知全是假的,气得哇哇大叫。

这时,埋伏在附近的宋军将士突然冲出,金兵被杀得七零八落。

对付金军的骑兵,毕再遇也有奇招治之。有一次,他指挥部队出城挑战,一会儿冲向前,一会儿退向后,如此反复多次,敌兵人困马乏。待天色昏暗下来,毕再遇令人沿途洒上用香料浸拌过的豆子,再次向敌阵冲杀一阵子,佯作不敌,退败下来。金兵乘胜追逐,战骑早已饥肠漉漉,忽闻得一片豆香,纷纷驻足不前,争相吃豆,金兵无论怎样催赶,也无济于事。宋军这时却掉过头来冲杀,金军人马死伤无数。

有时,两军对垒,毕再遇感到实力不如金军,就趁夜间休战,迅速拔营而去,却留下许多旗帜仍插在营寨之中,同时,还捉了几只山羊绑在战鼓上,将羊的两只前腿放在鼓面上,山羊一挣扎,战鼓就咚咚敲响了。金兵便以为宋军仍在营寨中。相持了几天,只闻鼓鸣不见人影,派兵试探,才知道中了“空城计”。而这时宋军已撤离很远了。

朱元璋智败陈友谅徐寿辉的部将陈友谅,略通文墨,加上作战英勇,带兵有方,逐渐掌握了兵权,徐寿辉亦受到他的挟持。他挥水师占据太平城后,自称大义皇帝,自恃兵强将勇,容不得朱元璋在金陵称雄天下,遂调集水师杀气腾腾地奔应天府杀来。只见沿江舳舻蔽空,旌旗掩日,首尾相随,蜿蜒数十里。

朱元璋闻讯后,立即召集诸将商议军情。众将议论纷纷,有的主和,有的主撤,惟谋臣刘伯温力排众议,胸有成竹地说:“我军要以逸待劳,后发制人取胜。”说着对朱元璋耳语了几句,朱元璋听罢,连声称善,遂即升帐发令。令胡大海等率军直捣信州,牵制陈友谅后路;又命常遇春、冯国胜等伏兵石灰山侧;徐达率兵伏南城外,见黄色旗麾兵杀出;杨璟驻兵大胜港;张德胜、朱虎率水师把守龙江关;最后派陈友谅旧友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诈降。康茂才派人把书信送到陈友谅军前,陈友谅看后十分高兴,对来人一再叮嘱,请康茂才届时作内应。康茂才往报朱元璋,朱元璋拍手笑道:“友谅中计了”。于是亲自督兵到卢龙山扎寨,等候陈友谅军到。

陈友谅果然率舟师东下,当行至大胜港水域、发现港口狭小,通行不畅,又遥见岸边杨璟重兵把守,恐遭袭击,遂退师寻至江东桥。

陈友谅派人按约定暗号连呼老康,与康茂才接头,谁知任凭呼声大噪,就是无人答应,陈友谅方知受骗中计。遂下令舟师向龙江进发,船抵龙江,派兵士立栅扎寨。这时忽然天空黑云四起,下起了倾盆大雨,朱元璋乘机命将士冒雨下山捣毁栅栏,陈友谅见状急麾军死守。

风停雨止后,朱元璋的各路兵马纷纷杀出。常遇春挥军从左边杀过来,徐达率军从右面杀出,把登岸的近万名陈军士兵统统赶入水中。陈友谅慌忙麾舟渡军过江,恰巧张德胜、朱虎又领舟师水军杀到,陈友谅支应不暇,被杀得大败。数百艘战舰因江水落潮,一概胶住浅滩,不能移动,陈友谅无计可施,只得改乘小舟飞桨逃命。朱元璋得到陈军军舰百余艘,战舸数百余艘。陈友谅所乘的龙舟也被缴获了。

陈友谅部将见主帅乘小舸西逃,忙率大军从陆路来寻,至采石方会合一处。这时,廖永忠,华云龙又率军杀到,经过激战,陈军大败,陈友谅弃甲曳兵,狼狈逃回江州。

周亚夫平乱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拜周亚夫为太尉,命其率军迎击叛军。

周亚夫统军后,稍事修整,立刻秘密出击,大军经蓝田、出武关,直抵洛阳,然后攻入荥阳的武库,行动迅速而隐蔽,犹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前线,使叛军大感震惊。

周亚夫知道自己虽然师出有名,但兵力寡弱,与叛军硬拼难以取胜,于是决定聚兵河防,长期坚守,待挫敌锐气后再做打算。

此时,吴楚叛军正在猛攻梁国,梁国危在旦夕,梁王数次派使者到周亚夫处请求援兵,周亚夫都假作不理地拒绝了。在拒不出兵的同时,为了寻求更好的决战姿态,周亚夫派出一支轻骑兵,直趋东北,占领了昌邑,然后筑起又一道防线,加强了防御的纵深。以利于长期坚守。

梁孝王多次向周亚夫求救不成,恼羞成怒,转而上书景帝,请景帝下圣旨逼迫周亚夫离开现在的防御阵地,前去解梁国之围。汉景帝碍于亲兄弟的情分,不得已,只好下旨,令周亚夫迅速发兵前去解梁国之围。

汉景帝的使者来到周亚夫的兵营后,高声宣读了圣旨,然而周亚夫只是将圣旨接下,丝毫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使者气恼地质问道:

“周亚夫,你敢抗旨吗?”

周亚夫恭谨地答:“不敢。”

“那你为什么还不赶快发兵救梁呢?”

周亚夫从容不迫地说:“陛下命我率军抗敌,给我的是指挥权,而军队如何调配,则应视战场上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梁国所处的危急情况我是知道的,梁国尚有5万守军,粮草也充足,不出大错,应该再坚守十日。我大军虽然士气高昂,但远道而来,军力疲惫,且敌军强大,不宜决战,因此先行休整,待寻得良机后,再行出击。”

使者不满地说:“难道圣命你都可以置之不理吗?”

周亚夫决然地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请圣上明鉴。”

使者见周亚夫死不出兵,只好回去复命了。

周亚夫拒不出兵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上下的军士,也传到了吴楚叛军将领的耳中。叛军将领以为周亚夫怕死惧战,于是便不再对他严加监视,而是放心地猛攻起梁国来。

周亚夫乘叛军疏于防范的当儿,调动一队精兵切断了叛军的粮道,焚烧了叛军的粮秣。吴楚联军失去了粮草,这才心中恐慌,感到了周亚夫统军的厉害。叛军失去了粮草,不能持久,自度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便调回头来,摆开阵势,要与周亚夫的军队决一死战。

此时,周亚夫已经数次调动了敌人,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并深知此时叛军是狗急跳墙急于做困兽之斗。于是坚持不与交锋,避不出战。数日之后,使得吴楚叛军欲战不能,欲走不甘。周亚夫便巧妙地利用敌军粮草短缺,军心不稳的弱点,多次派出轻骑兵于夜间对叛军进行袭扰,从而使得叛军士气低落,斗志尽丧。

周亚夫见决战的时机已到,却仍然避不出战,而是使自己的部队假装造成编制混乱,防御松驰的假象,引诱叛军主动进攻。吴楚联军的统帅早就急于进攻,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现在忽然看到机会来了,于是便整顿军马,乘夜间杀了过来。企图一举奠定胜局。

周亚夫知道自己的大营原本设在营西北,而叛军却虚张声势地向营东南进攻,肯定是声东击西之计,于是便不动声色地将精兵埋伏在营西北,而以老弱病残在营东南,烟尘滚滚,两军将士都在进行全力搏杀,叛军以为周亚夫中计,于是突出奇兵,杀往中军大营里来,谁想,叛军的行踪犹如飞蛾投火,被周亚夫的伏兵候个正着,一时间万箭齐发,杀声四起,叛军立刻陷入重围。

叛军原本斗志已丧,再加上粮草不足,浑身乏力,如今又陷重围,根本无心恋战,只想夺路突围。于是各自求生,队形大乱,有的在阵内互相残杀起来。经一夜激战,吴楚联军遭受到毁灭性的重创,吴王刘濞见大势已去,只好拔剑自杀了。

梁国之围遂解。

刘秀的以逸待劳计公元36年12月,东汉将领吴汉率军3万从夷陵沿长江逆流而上,入蜀讨伐公孙述。

汉光武帝刘秀告诫吴汉说:“成都有10万多军队,不可掉以轻心。应坚守广都,等待公孙述出兵来攻,不要与他争斗。如果公孙述不敢来攻,你可推进营寨逼近他,等到公孙述部队疲惫时,才能发动进攻。”而吴汉却率步兵和骑兵2万进逼成都,放弃了广都。距城10多里,在江北宿营,相距20多里。光武帝得知后大惊,责备吴汉说:

“我告诫你千条万端,为什么遇事燎乱!你既轻敌深人,又与刘尚分别设营,若有紧急情况,不能互相接应。敌人如果出兵进攻你,又以大部队进攻刘尚,刘尚被击破,你也就失败了。现在幸亏没有发生危急情况,要迅速率部队返回广都。”诏书未到,公孙述果然派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率军10万攻击吴汉、又派1万多人攻击刘尚,使其不能互相救应。吴汉激战一天,失败,退回营寨。吴汉召集各将领勉励说:“我们历经艰难险阻,转战千里,深入敌军腹地,到达敌人城下。现在与刘尚两处遭受包围,互相不能接应,其祸患难以估量;打算秘密突围到江南靠拢刘尚部队,合兵抗敌。如大家齐心协力,人自为战,定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如不这样,势必失败。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在此一举。”吴汉统一全军思想后,改善士兵的伙食,增加马匹、粮草,关闭营寨,三天不出战,并插了很多旗帜,使烟火不断。乘夜,令部队悄悄地与刘尚会合。谢丰等没有发觉,第二天,派一部兵力阻击江北的汉军,亲自率军攻击江南的汉军,吴汉以全部兵力迎战,从拂晓激战到黄昏,大破公孙述,斩杀了谢丰、袁吉。于是引兵退还广都,留刘尚部队防御公孙述,把上述情况如实报告了刘秀,并深刻地责备了自己。刘秀答复说:“你回广都,非常合适,公孙述决不敢忽略刘尚而进攻你。如果公孙述进攻刘尚,你从广都率步骑兵行进50里奔赴增援,正当公孙述疲劳危难的时候,肯定能打败他。”自此,吴汉与公孙述转战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胜,并攻克成都。

刘秀告诫吴汉坚守广都,采取的是以近待远的作战策略,吴汉开始未采纳,轻敌深入,结果两面受敌,后来用以近待远的方法,连连得胜。

曹玮李代桃僵,以逸待劳北宋时,名将曹蛊领兵和党项羌族作战,党项军初次交锋受了些挫折,为避免损失,主动撤退。曹蛊想同敌人决战,以求全胜,但也没引军追击,而是见敌走远后,让自己部队将缴获的牛羊和军需品带着,缓缓回返,部队松松散散,很不整齐。这时已撤退几十里地的党项军,听说曹蛊军贪图牛羊之利,队伍散乱,急忙乘机回兵还击。曹蛊得知后非但不慌,反而命令部队更加放慢速度,待到一有利地形之处,停下整军迎战。当敌军接近后,曹蛊又命人告诉他们的首领说,你们远道赶来,一定很疲劳,我们不愿乘你们疲困之际打仗,请你们休息一会儿再战吧。党项兵听了很高兴,他们那里知道,休息片刻之后,心劲一松,锐气大减,曹蛊率军冲杀,党项军很快溃败,而曹蛊军却整军凯旋。宋军士卒不理解这次制胜的奥妙,曹蛊说:“敌军撤去,我以贪图牛羊辎重的假象,引敌再返回来寻找我作战,他们这一去一返,连续走了近百里路,已经相当疲劳了。如果马上交战,敌人的锐气尚未完全消失,取胜还需付出大的代价。你们知道,走远路的人,如果稍微休息一下,顿时就会感到双足麻木,腰酸腿疼,打仗的勇气也就跟着消失了,这时我们再与他战,那自然如虎趟羊群一样。”

铁木真智败札木合铁木真成为蒙古部首领后,招携怀远,举贤任能,势力一天比一天强盛起来。曾与铁木真结成盟友的札木合对此心怀不满,寻机与铁木真一决雌雄。

铁木真的叔父拙赤居住在撒阿里川一带,他经常令部众到野外放牧马群,一次,一群马被人劫走,放马人不敢与劫马者抵敌,前去报知拙赤。拙赤甚为愤怒,只身一人追赶马群。傍晚时分,拙赤追上劫马者,悄悄弯弓搭箭,把为首的那个人射倒,然后乘乱将马群赶回。

原来,拙赤射中的那人正是札木合的弟弟秃台察儿,札术合闻讯悲恨交加,遂联合塔塔儿部、泰赤乌部及邻近各部,共13部,合兵3万,杀奔铁木真营地。

铁木真得到消息后,立即集合部众,得3万人,分作13翼,做好迎敌准备。战斗一开始,铁木真的部队抵挡不住气势汹汹、强悍敢死的札木合军,且战且退。札术合指挥大军紧紧追随,直逼至斡难河畔。铁木真各部相继退入山谷中。在商议军情的会议上,博尔术认为:“‘敌军远道而来,气焰方盛,利在速战,我军则应以逸待劳,等到敌军师劳力衰,再一齐掩杀,定获全胜。”铁木真采纳了博尔术的意见,集众固守。札木合几次遣军进攻,都被博尔术从军中挑选的弓箭手一一射退。

本来,草原各部兴兵,不带粮饷,专靠沿途掳掠,或猎些飞禽走兽,充做军粮。此时札木合军与铁木真在斡难河畔的山谷中相持,无从抢夺,军粮成了大问题。士兵饥饿难忍,就四处去觅野物,整日不在军营中。博尔术得到报告,登高了望,见敌军相率游猎,东一队,西一群,势如散沙,立即入大帐报禀铁木真。铁木真认为时机已到,遂命各部作好战斗准备,一声号角响过,将士们一齐奋力杀出。

札木合正在帐中休息,听见号角声急忙出帐探察。哨兵报告说:

铁木真大军已杀到营门。札木合急令集合部队,速出抵御,可是部下正四出捕猎,来不及归回,无法成军。这时,铁木真大军已如潮水一般,涌入营门,四下砍杀,札木合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其他12部的主将见大势已去,率部争先逃走。札木合军也无心再战,四下溃散。

铁木真部下13翼人马,已养足精力,士气旺盛,锐不可当。混战中,札木合拣了一匹快马,在亲兵的护卫下狼狈地从帐后逃跑了。战斗很快的就结束了,铁木真大获全胜,各部杀敌数千,仅俘虏就有数千名。此后,铁木真在蒙古草原上声威日振,附近部落纷纷前来归附。

“以逸待劳”是重要的军事计谋之一,铁木真在与札木合的军事较量中,能够听从正确意见,审时度势,既保护了自己的力量,又消耗了敌人,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九变篇第八周亚夫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能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反,汉景帝遣太尉周亚夫率兵击叛军。

亚夫至霸上,赵涉拦住去路对周亚夫说:“将军东诛吴楚,胜利则国家安固,不胜则天下危急,不知能否听听我的建议?”周亚夫下车,施礼后请教。赵涉说:“吴王素富,养一些为他拚死的人。听到将军东去,必埋伏那些歹徒于崤山一带的险要之地,而且军事贵在神秘,将军为什么不以此向右去,走蓝田,出武关,到达洛阳,时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战鼓,诸侯知道了,以为将军自天而降呢!”周亚夫按其计行事,安抵洛阳。

夫概王机动灵活公元前506年11月,吴、楚两军在柏举摆开阵势。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王早晨请求阖闾说:“楚国的囊瓦不仁,他的臣下没有拚死的决心。我们抢先进攻,他们的士兵一定奔逃;然后大部队继续上去,必然得胜。”阖闾不答应。夫概王说:“所谓‘臣下合于道义就去做,不等待命令’,说的就是这个吧。今天我拚命作战,楚国就可攻进去了。”于是带着他的部下五千人抢先攻击子常的士兵,子常的士兵奔逃,楚军乱了阵脚,吴军大败楚军。吴军追击楚军,到达清发,打算发动攻击。夫概王说:“被困的野兽还要争斗,何况人呢?如果明知不免于死而一起拚命,必然打败我们,如果让其先渡过河感到可以逃脱,后边的人羡慕他们,就没有斗志了。渡过了一半才可以攻击。”听了他的话,吴军又一次打败楚军。

荀彧计败袁绍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接连打了几仗。曹操守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袁绍围攻曹军。曹操粮用完,写信给荀彧,和他商议准备回许都,并以此引诱袁绍。苟彧说:“现在军粮虽然缺乏,总还不象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相持时的那种程度啊。那时候刘邦、项羽没有谁肯先退的,先退的就居于劣势了。您拿以一当十的兵力,选定阵地阻击固守,扼制着咽喉要地,使袁军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眼看袁绍的力量已经用尽,形势必将发生变化,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候,不要失去良机啊!”曹操就打消了退回许都的打算。于是曹操用奇兵袭击袁绍的贮粮之地,斩杀了他的大将淳于琼等,袁绍终于败退逃跑。

刘康祖认决死而被杀公元450年秋,魏永昌王库仁真率八万骑兵与宋将刘康祖相遇于尉武。刘康祖仅有八千人马,军副胡盛之欲附山依险,与敌相对峙。刘康祖大怒,说:“吾受命肃清河、洛之敌,今敌自送,不再远劳王师,敌人虽多,吾兵精器练,离寿阳不过数十里,援军随时可至,有什么疑虑呢!”遂结车营而进。魏军从四面攻上来,大战一日一夜,杀伤其万余人。魏军分兵为三,且休且战,正值日暮风急,魏用马驮草烧车营,刘康祖颈中流矢而死,余众不能战,遂溃败。魏军掩杀过来,溃逃的宋军几乎罄尽。

桓玄以必生而遭惨败公元404年,刘裕遣刘毅率军追及桓玄,在降快洲交战。毅军尚不满万人,见桓玄军容甚盛,各有惧色。刘道规麾众前进,刘毅等方鼓棹随行。桓玄畏惧,常添轻舸于船侧,以备战败时逃遁。又兼玄众本无斗志,刘毅又乘风纵火,大火冲来,毅军奋勇争先,玄众散舟大溃。

司马懿不以敌辱失理智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调动十万大军由斜谷攻魏,到了郧县,驻兵在渭水的南面,后移驻在五丈原。司马懿同诸葛亮相持100多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总是不出兵。诸葛亮就拿妇女使用的头巾、发饰和衣服送给司马懿。司马懿恼怒,向魏帝上表请求出战。魏帝派遣卫尉辛毗为军师持着符节去制止司马懿。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拿着符节来到,敌人不再出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来就不想作战,所以请求出战的原因,是向士兵表示用武而已。将领在军中,可以不听君主的命令,如果他能打胜我军,难道需要远隔千里而请求作战吗!”

韩信背水杀敌楚汉相争时,汉大将韩信,在平定魏国以后,又率兵进攻赵国。

赵王歇和他的将相成安君陈余,广武君李左车率领大军20万,守住井陉口(在今河北巨鹿西,即井陉关),准备上前迎击韩信。

李左车向陈余献计,劝陈余深沟高垒,坚壁不战,而他自愿率领三万人马从小路插到汉军背后,阻断汉军粮道,截其辎重,断其归路。

那时汉军进退不得,不出十日,必自溃散。

成安君是个脑筋不会变通只知道死读书的人,以为用兵要讲仁义道德,不可用阴谋诡计,同时他认为韩信的兵力,虽然可称数万之多,实际上只不过几千而已,又从千里迢迢之外赶来,一定会疲倦困乏不堪,像这种情形,再逃避他而不进攻,未免被人取笑胆小,所以没有接受广武君的意见。

韩信探听得广武君的计划没有被采取,快乐的很,便大胆的带领部队,直奔赵军而来,在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营。

到了半夜,韩信突然间发出一道紧急命令,要军中选出轻快的骑兵2000人,每人带着一面代表汉军的大红旗,从小路登上山,绕道到井陉山后,埋伏在丛林中,注意偷看赵国兵营的动静,并且警告军士说:“赵国军队发现我国军队后,我军立即退回,对方必然空营来追击我国军队,那时候,你们赶快奔进赵军营里去,把赵国的旗子拔下来,挂上我们汉军的大红旗子。”那些人立即出发而去。韩信接着吩咐手下副将,叫做饭的吏卒准备供应一些餐点给士卒们吃,而且很快去做,随即宣布说:“这只是临时弃饥,等到明天打败了赵军,大家再回来吃个饱。”将士们听了,都不相信,嘴里勉强答应了一声“是”。韩信随后派一万人马,背着一条叫绵蔓水的河流,排列成即将作战的样子,赵兵远远看见对方背水布阵,大家觉得很好笑,隔天,互相攻打了一阵,汉军突然把旗鼓都抛弃了,装做一副失败的样子,退回河岸。

赵军看见汉军惨败而退,于是空营而出,追赶上来争先恐后的抢夺旗鼓。

汉军既然已退到背水阵上,知道后面是河,不能再退,大家便拚死到底,这时,山上埋伏的汉军,早已按照韩信的指示,奔进赵营去,把赵军的旗子尽行拔去,竖起了2000面红色的汉军旗帜。

赵汉两军在混乱的战争中,战了很久,赵军难以得到胜利,想退回本营,不料回头一看,营区已经遍地竖起了汉军的旗帜,大吃一惊,以为汉军已经俘虏了赵王和将士们,击破了赵军。于是在战场作战的赵军,立即纷乱起来,各寻生路,部将虽也严密阻拦,但是完全不起作用,汉军因而能两面夹击,赵军大败,韩信把成安君捉住,将他杀了,把赵王歇和李左车也俘虏了。

事后诸将问韩信:“兵法上说,要尽量避免水泽在作战上发生不利之影响,现在你反而背水布阵,竟然获胜,是什么道理?”韩信说:

“在兵法上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说法,我就是利用现在的情势,使将士们能人人各自奋战啊!”

可见,韩信是孙子兵法所说的那种“通于九变之地利”的杰出的军事家。

冯唐持节赦魏尚汉文帝与老臣冯唐谈论为将之道,谈到高兴处不禁感慨地说:

“我为什么得不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人做将军呢?”冯唐接着说:“陛下纵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一定懂得任用啊!”文帝一听很生气,站起来,转入禁中,不再跟冯唐谈什么了。不久匈奴入寇,在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大肆掳掠,朝廷因此将该郡守魏尚下狱论处。汉文帝在事后又召见冯唐,问他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从前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毂,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交将军裁决。一切赏罚都由您在外决定,回来报告一下就是了”。这并不是无稽之谈。现在魏尚做云中郡守,把早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还拿出私有的钱财,每隔几天宰一次牛,以改善部下的生活,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这次魏尚出击匈奴,据说记录斩敌首的战功与实际相差六级,陛下就将他交给执法官吏治罪,消除他的官爵,并判他一年徒刑。谁不知那些边防士卒,都是由田野间来从军的,他们只会拼命杀敌作战,根本不了解尺籍和伍符的事情;而作为一郡之长,大敌当前,只有一心一意指挥作战,哪有功夫顾及记录战功的小事呢!由此说来,陛下纵使得到像廉颇、李牧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文帝听完这番话,当即派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魏尚,恢复他的郡守职位。

班超通西域公元73年,汉明帝派大将军窦固带兵去讨伐匈奴。班超投到窦固门下。班超作战勇敢,屡打胜仗。一次,班超率领一支军队去进攻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带)。他进军神速,很快就打败匈奴军队,不仅占领了伊吾,而且把匈奴的军队一直追击到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

窦固觉得班超是个人才,报请汉明帝批准任命班超为假司马,并且派他出使西域,去完成争取西域诸国与匈奴断交,与汉重新结盟的任务。从此,再次通西域的任务就由班超承担起来了。

班超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重大的任务。他带领36人,经过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首先来到鄯善国(今新疆鄯善县东南戈壁中)。

鄯善王得知班超一行是汉朝的使者,开始的时候对他们很礼貌很恭敬,招待得十分周到。可是过了几天,忽然态度变了,对班超一行疏远、怠慢起来。

班超召集部下商议,他说:“鄯善王对我们的态度变了,你们看出来了役有?我看这一定是匈奴的使者也来了,鄯善王对于自己到底归附汉还是归附匈奴举棋不定,所以不敢对我们太亲近了。”他又说:

“聪明的人在事情未发生以前应当有所觉察,何况现在已经看出苗头了呢?”

为了摸清匈奴来到的真实情况,班超召见鄯善国派来侍候他们的人。他装出十分知情的神态,诈唬侍从说:“匈奴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现在你要说实话,匈奴人到底来了几天了,住在哪里?”鄯善侍从见班超如此气势汹汹地逼问他,心里十分害怕,又想班超已经什么都知道了,便连忙回答:“已经到了三天了,他们的住地离这儿30里路。”这位侍从还将匈奴人来的目的和活动,都如实地告诉了班超。

侦得详情后,班超把鄯善侍从关在一间小屋里。然后立即召集36名部下,一起喝酒。当大家喝得正来劲的时候,班超突然站起来,激昂地大声说:“弟兄们,你们跟我远离家乡,来到西域,原本是为了建立大功。现在匈奴的使者来了,鄯善王很可能把我们抓起来,献给匈奴处置。到了那时候,恐怕我们的尸骨也会被抛弃荒野喂豺狼了。”

“你们看,这件事该怎么办?”

“现在我们已经陷入了绝境,我们大家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36名部下异口同声地说。

“好!”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是,趁着黑夜对匈奴使者的住所发动火攻,使他们摸不清我们的底细而大乱。”

“他们一乱,我们就迅速把他们全部干掉。消灭了这些匈奴使者,鄯善王才可能服从我们。”

众人完全赞成班超的意见,但有人提议将这件事与从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说:“是凶是吉取决于今天。郭恂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让他知道这件事,他一定感到害怕而把我们的计谋泄露出去,那我们就全完了。”大家都认为班超的分析很有道理。

班超说干就干。当天夜里,他就率领36人直奔匈奴使者的住地。当时正好狂风大作。班超令十个人拿了鼓,埋伏在匈奴使者住地的后边,同他们约定:“你们见到大火烧起,马上一面擂鼓,一面大声喊叫。”班超又令其余26人,都拿了刀枪弓箭,埋伏在匈奴使者住所正门的两边,一见匈奴使者冲出,就截住厮杀。一切布置停当,班超就命令顺着风势放火。刹那间,火光冲天,火顺风势蔓延,鼓声、喊杀声立即响成一片。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匈奴人惊慌失措,有的乱成一团,有的四处逃窜,企图夺门而出。班超身先士卒,冲上前去,手起刀落,杀了三人。他的部下在他的带领下英勇无比,一起奋勇冲杀,一共杀死匈奴30多人,烧死100多人。

第二天,班超才把事情告诉从事郭询。郭询对班超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很不高兴,听后也十分惊怕,转而又面带怒容。班超看透了郭询的心思,便说:“你虽然没有与我们同行,但我班超岂能做出独占功劳的事情呢?”听了班超这最后一句话,郭询才转怒为喜。

然后,班超派人把鄯善王请来,叫他看匈奴的首级。鄯善王一看,吓得面色煞白,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此时的班超却不急不忙、和颜悦色地开导鄯善王,叫他认清形势,不要跟着匈奴反对汉朝,要和汉朝建立友好关系。这种情况下,鄯善王没有别的选择,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同汉朝结好。为了表示诚意,鄯善王还决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都洛阳去做人质。

把这所有的事情都办妥了之后,班超才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向“顶头上司”窦固报告。窦固是个重结果轻过程的人,对班超的“先斩后奏”不仅没有批评,反而认为他处事灵活果断,有胆有谋,感到很高兴。窦固立即替班超向汉明帝请功,同时请求明帝继续选派使者出使西域,争取更多国家与汉朝结好。

汉明帝听说班超如此足智多谋,胆大心细,也很高兴。遂下令奖励班超及其随从,并提升班超为军司马。汉明帝还立即给窦固下了一道诏书。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像班超这样的官吏,为什么不派遣呢?”他要窦固命令班超继续完成通西域的重大任务。

窦固向班超传达了汉明帝的决定,叫他继续出使于阗,还表示调拔更多的士兵归他指挥。班超再次受命出使西域,但他拒绝增加兵马。他说:“我只要上次跟随我出使的36人就够了。人多了,如果有意外不测之事发生了,行动反而不方便。”窦固表示同意,并祝愿他继续走运、立功。

于阗在鄯善西边,国势比较强。于阗王刚刚打败了莎车国的军队,由匈奴使者监护国政,在南道称雄。

班超等人到了于阗,向于阗王转达了东汉朝廷对于阗国的友好愿望,希望他能与汉朝建立友好的关系。于阗王因为害怕匈奴,对班超等人十分冷淡。于阗国还有个风俗就是迷信巫师。有个巫师利用这种风俗向于阗王出主意说:“大王千万不能与汉朝结好!如果与汉朝结好,神明就会发怒。汉朝使者有一匹黑嘴黄马,不如把它要来杀了祭神,神明会保佑大王的。”于阗王相信了巫师的话,果然派人向班超要马。

班超对上述情况掌握得非常清楚。当于阗的大臣向他要马时,他不动声色,表示同意,但提出要巫师亲自来取马。大臣回报情况后,于阗王同意班超的意见。巫师神气活现地同大臣一道来牵马。

班超二话没说,当场斩了巫师的头,打了大臣几百鞭子,并责备于阗王不友好。

于阗王看到这种情况,不由得倒吸了几口冷气。如今他想起班超在鄯善国的所作所为,心中十分害怕。他感觉到汉朝的确强大,不归顺不行,于阗杀了匈奴使者,表示愿意和汉朝友好。班超用好言抚慰于阗王,并且送了许多礼物给于阗王和他的大臣们。

班超出使西域,又获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班超率领36名军士,继续出使西域诸国,先后又和疏勒、车师等国结成了友好关系。

他还发动这些国家的兵马去进攻那些跟着匈奴敌视汉朝的国家,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西域50多国全部归附了东汉。

由于班超出使西域有功,东汉朝廷任使班超为西域都护,封他为定远侯,居于龟兹,专门负责监视匈奴,保护西域诸国。

这样,从西汉末年起被阻塞了几十年的东西交通大道,又重新畅通起来,汉族地区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又继续沿着这条丝绸之路频繁地展开了。

李靖大败东突厥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突厥颉利可汗入犯唐河西各洲,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反击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遂部署讨伐:以行并州都督李世责力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吴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诸军10余万人,受李世责力节度,分道出击。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今山西朔县)进至恶阳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南),颉利可汗不意李靖猝至,继而又认为,唐军若非倾国而来,李靖决不敢孤军来此。李靖则乘其惶惶之机,夜袭定襄(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得手,颉利可汗被迫退兵,途中又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遭唐将李世责力截击,损失惨重。二月,李靖又于阴山重创颉利可汗,颉利可汗逃至铁歧山(今内蒙古阳县西北),尚有余众数万。颉利可汗权衡利害,决定向唐太宗谢罪,派部将人朝请罪,并请求举国内附。唐太宗即派唐俭前往抚慰,同时又命李靖和李世责力迎接颉利可汗人长安。李靖受命后,即率军北进,于白道同李世责力部会师。李靖认为,颉利可汗外为卑辞,内实犹豫,欲俟草青马肥,再逃漠北。他对李世责力说:“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走度漠北,与九姓联合,仍为朝廷大患。如今朝廷使者已在颉利营帐,其必不加戒备,如果选精骑一万,携带20日干粮,出其不意,突然袭击,颉利可不战而擒。”李靖的副总管张公谨说:“朝廷已诏许颉利内附,唐俭又在颉利的牙帐,我们怎么能发兵攻击呢?”

李靖回答说:“这就是韩信被齐的方法,唐俭又何足惜。”于是勒兵夜发,李世责力大军继至。将近颉利牙帐,李靖便命部将苏定方率200骑为前锋乘雾而行,在距牙帐7里时,才被突厥骑兵发现,颉利急乘千里马落荒而逃。李靖挥军继至,突厥无暇应战,溃不成军。颉利欲亡走漠北,被李世责力伏兵所阻,转向西逃,途中就擒。此役,俘突厥10余万口,牲畜数10万头。以颉利为首的东突厥至此灭亡,自阴山至大漠的大片土地悉为唐所有。

刘仁轨东征高丽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二月,东征高丽的唐朝大将苏定方久围平壤不下,又逢大雪天寒,便撤围回国。同时,朝廷又给在百济国内策应苏定方作战的唐将刘仁愿和刘仁轨下诏书说:“一城不可独固,宜开拔至新罗国(新罗国臣服于唐),若新罗请卿留镇,就暂留新罗,若其不需,则宜泛海而还。”军中将士得此消息,一时归心似箭,军心浮动。刘仁轨却无南还之意,于是向将士们解释说:“作为人臣应为公家之利而献身,有死无二,岂能首先念及一己的私利!皇上欲灭高丽,故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虽然余寇充斥,守备森严,但我厉兵秣马,出敌不意,也没有攻不克的堡垒。克捷之后,士卒心安,然后分兵据险,开张形势,飞表奏报,请求增兵。那时,朝廷知我有成,必定命将出师,作为声援,凶丑自灭,海表永清。如今平壤之军已撤,我如果再开拔新罗,那么,百济的残敌余烬,不日更兴,高丽逋寇,何时可灭!况且,我现在所据之城于敌中央,如果妄动,必成擒虏。即便进入新罗,也是羁縻之客,或许难得称意,悔不可追。况且百济大将福信凶悖残虐,君臣猜离,行相屠戮;我正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军不可动。”刘仁轨高瞻远瞩,分析透彻,赢得了将士们的支持。百济王丰与诸将见唐军孤城无援,便遣使对刘仁轨说了些何时大军西还,百济当欢送之类的话。刘仁愿、刘仁轨见百济不以唐军为意,设备松弛。七月,便乘其无备,攻拔支罗城及尹城、大山、沙井等营栅,分兵据守。百济大惊,福信急忙加固真岘城的守备。唐军视其稍懈,乘夜攻城,于拂晓攻拔此城,打通了新罗至百济的粮道。接着,刘仁轨上书朝廷,请求援兵,朝廷遂发七州之兵在百济登陆,九月,再定百济。

曹操按兵不动曹操攻下张鲁的老巢———南郑以后,谋士们纷纷进言,劝曹操乘胜进兵,直取益州。主簿司马懿说:“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盖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谋士刘晔也说:“司马仲达之言是也。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

按照司马懿和刘晔等人的分析,当时的战略态势似乎对曹操进兵西川十分有利。但曹操却认为,夺取益州的时机并未成熟,他以“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为理由,一直“按兵不动”。曹操考虑到三国鼎立的战略态势已经形成,刘备虽然刚刚夺取成都,但军力强盛,士气正旺。另外,尽管孙、刘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但如果曹操的拳头一旦伸得过长,腹背出现空虚,那么坐山观虎斗的孙权是断然不会失此良机的;且荆州又有关羽领重兵把守,这时孙权势必会弃荆州而袭许都。后来形势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因此,曹操在西有刘备、南有孙权这样一种战略环境中,不得不瞻前顾后,慎重从事。

曹操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在胜利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控制取胜后的激情,做到恰到好处,见好即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刘随机应变五代时期的后梁末年,魏州驻军叛变,胁迫节度使贺德伦投降了晋,晋王李存勖进驻魏州城。后梁大将刘寻阝率兵在莘县布下防线,增修营垒,加固城防,并且疏浚河池,在从莘县到黄河边修筑了一条运粮甬道。梁末帝催促刘寻阝进攻李存勖。刘寻阝说:“晋军并不容易攻打,我正在观察敌情,一旦有了机会再迅速出击,我哪里敢拖延时间偷享安逸而招致危难呢?”梁末帝于是派人视察询问刘寻阝战胜敌军的办法,刘寻阝回答说:“我也并没有什么奇特的策略。只要能给我部下每人十斛粮食,待吃完了这些粮食敌人就会被打垮。”末帝闻知大怒,说:“刘寻阝是用粮食来治疗饥饿病的吧?”又派人催刘寻阝出战。刘寻阝对部下说:“大将远征在外领兵主战,即使皇上的旨意有时也可不接受。同敌军交战中,要随机应变,哪能事先决定作战的方法呢?现在根据敌情来看,还不能轻易出兵,我们还是先商议一下再说。”各位将领要求出战,刘寻阝默默不答。有一次,刘寻阝把各位将领召集到帐前,每人发给一碗水,让他们喝下。大家迷惑不解,有的喝了。有的没有喝。

刘寻阝说:“喝一碗水都这样困难,那滔滔不尽的河水又怎能一下喝完呢?”各位将领听了,大惊失色。当时正碰上李存勖率兵进逼刘寻阝的营地,刘寻阝仍按兵不动。末帝又屡次派人责成刘寻阝作战,这才亲率万余名将士冲进李存勖的营帐,俘获了很多敌军。不久,李存勖的援兵赶到,刘寻阝便命部队退回去。后来又在故元城交战,刘寻阝因被李存勖和李存审前后夹击,被打得大败。

东都之战公元620年4月,李世民率唐军击败刘武周,收复太原后,剩下的反对力量主要还有河北的窦建德起义军和洛阳王世充集团。他们占据黄河、淮河间的广大地区。如何对付他们?李渊采取远交近攻,先王后窦,各个击破的战略:一方面令李世民率军出潼关攻打东都(洛阳);一方面派使者拉拢窦建德,使其保持中立。

李世民遵照其父李渊的指示,于公元620年7月1日率10万大军向东都进发。为了保证后军主力部队的翼侧安全,李世民令李建成屯兵于简州,令礼部尚书唐俭防守并州。

此时,王世充约有6万人马。他得知李世民领10万大军前来攻打东都,立即策划防御方案。首先是加强对洛阳周围城池的防务,他令齐王世恽守南城,楚王世伟守玉城,太子玄应守东城,汉王玄恕守嘉城,鲁王道循守曜仪城。同时,又令魏王弘烈镇守襄阳,荆王行本镇守虎牢,宋王秦镇守怀州。王世充自率3万精兵于洛阳城内,准备对付李世民的进攻。

李世民认真分析了王世充的兵力部署,果断地决定下了“先外后内,孤立洛阳”的作战决心。他命令各军立即对洛阳外围诸城发起进攻,自己则率主力于北郊(今河南洛阳北)待机而动。到9月,唐军先攻占了洛阳外围要关,逐步形成了对洛阳的包围之势。

洛阳被围,使中原的诸多州郡纷纷归顺唐军,从而使洛阳城更加孤立。

为了消灭处于孤立的王世充集团,李渊又派使者去拉拢河北窦建德。

王世充害怕孤立无援被围歼,慌忙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然而此时的窦建德怀有二心:一方面答应王世充发兵相救;另一方面派人请李世民解除对洛阳之围,从而使自己避免伤亡,保存实力。李世民扣留了使者,对窦之请求置之不理,并于公元621年2月13日,移军于青城宫(洛阳西禁苑内),做好了攻城的一切准备。王世充得知李世民的军队进入青城宫,立即率2万兵马自方诸门(东部入禁苑之门)前出迎击立足未稳的唐军。李世民率领一支精骑在北邙观察王世充的行动。他对他的将领说:“‘王世充已经陷入困境,他此番行动,企图靠奇袭求胜,为自己的部队鼓一把士气。我们必须对他教训一下,刹刹他的威风。这样他就不敢再出城作战了。”说罢,便令屈突通领5000步兵渡谷水攻击王世充部,并规定在与敌交手后以施放烟火作为信号。李世民见到烟火后,亲率骑兵直攻王世充军之侧背,与屈突通合力夹击,给王世充造成重大杀伤。王世充军拼命与唐军作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李世民则挥兵在后追杀,一直杀到洛阳城下,歼敌7000余人。王世充见势不妙,不得不下令坚守城池,以待窦建德的援军到来,再作计议。’

经过了一番准备,到了2月下旬,李世民下令攻城。唐军从四面八方对洛阳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由于洛阳城的城池坚固,唐军攻城手段有限,连攻十余日未克。此时,唐军内部有人建议撤兵,但李世民认为,洛阳已是孤城一座,势不能久,功在垂成,不能半途而废。他对将士明申:“洛阳不破,师必不还。”

李世民指挥唐军在洛阳周围掘堑筑垒,进一步围困洛阳,使洛阳陷于更加困难的境地。城中粮食奇缺,草根树皮食尽。老百姓没有吃的,士兵也无吃的,不少士兵身体浮肿,虚弱不堪,不时有饿死人的消息。王世充无计可施,只有强打精神,一面组织部队坚守孤城,一面连连向窦建德求援,希望窦能在紧急关头救他一命。

然而,此时的窦建德正率兵攻打周桥(今山东曹县东北)的孟海公起义军,所以无暇援救王世充。他兼并了孟海公起义军之后,立即回头援救洛阳。因为窦心中明白:他和王世充都是唐军的大敌。如果现在不出兵救王,唐把王消灭了之后,必然会来攻打自己。于是,窦建德亲自率10万大军,西援洛阳。

窦援王,战场形势骤变。李世民赶忙召集将领,研究对策。许多将领认为,王世充据洛阳坚城,军队精锐,其唯一的困难是缺乏粮草,窦建德来援,如果让王、窦联兵,窦以河北粮食供王,就会使战争延长,统一天下将遥遥无期。因此,应以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洛阳,主力占据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阻窦军西进,并伺机消灭窦军,届时洛阳不攻自破。另外一些将领认为,洛阳城坚,不易攻下,而窦军乘胜之师,锐气正旺,更不易消灭。如果唐军去打窦军,将会招致腹背受敌的危险。因此,唐军应据险而守,待机而战。诸将众说纷芸,莫衷一是。默不作声的李世民一边倾听诸将的争论,一边权衡各种意见的利弊。他想:王世充已兵疲食尽,上下离心,洛阳指日可破;窦建德虽人多势众,锐气正盛,但唐军还是有力量阻其于虎牢,使之不得西进;只要唐军攻克了洛阳,士气就会倍增,回过头来定能消灭窦军。想到这里,李世民作出决定:命令李元吉、屈突通继续围困洛阳,自己亲率精兵3500人,于3月15日先期赶往虎牢,阻止窦军西进。

李世民到虎牢的第二天,便率500精骑东出20里侦察窦军情况。他令一部分士兵埋伏在道旁,自己带数名骑兵向窦建德营前进。

在距窦营三里处,李世民有意暴露自己。窦见此情况,立即派五六千骑兵追击。李世民调转马头向西而去。窦军不知是计,在后紧紧追赶。当窦军进入唐军的伏击圈后,唐军突然杀出,窦军惊慌失措,阵脚大乱,四处奔逃。唐军这一仗,歼敌300余人,并生俘2名窦军将领。

此后,李世民多次用计诱击窦军,不断袭扰窦军,窦军连连失利,士气低落,被阻于虎牢东一个多月,不敢西进。

此时,王世充频频派人告急,窦建德从自己的长远利益出发,决定直接援救王世充。他对众将说:“唐军这一个多月不断袭扰我营,其人疲马乏,粮草用尽,不久定会到河北牧马。到那时我们乘机上虎牢,解救洛阳。请诸将回去作好准备。”

李世民得到了这一重要情况后,决定将计就计,再次诱杀窦军。

一天,李世民率一部分兵马,南临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观察窦军情况,并故意留1000多匹马在河渚放牧,当夜李世民悄悄返回虎牢。

第二天,窦军果然中计,全军出动,摆出宽达20余里的兵阵,准备进攻虎牢。面对窦军的这一阵势,有些唐将担心抗不住窦军的进攻。李世民向大军分析了窦军的情况,认为窦军从未经过大战,现在冒险进犯,有轻我之意,其部队临阵纪律混乱,只要我们先按兵不动,等其疲惫后再行出击,定能战而胜之。随后,李世民一面组织部队严密防范,不给窦军以任何可乘之隙,一面秘密将留在河北的人马召回,以加强防卫。

窦军轻敌,先派300骑兵过汜水向唐军挑战。李世民派部将王君廊率长矛兵200人迎战。两军数次交锋,不分胜负,各自退回本阵,出现对峙局面。当时正值骄阳似火的季节,到中午,窦军士卒因饥渴疲乏,出现混乱,士兵纷纷席地而坐,开始争水喝。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况,立即派出300骑兵经窦军阵前,向西南迂回,对窦军进行试探性骚扰,并指示说:“如果窦军严整不动,你们立刻回军;如果窦军军阵有动,你们可以继续前进。”300骑兵来到窦军阵前,窦军阵势果然出现混乱。李世民见状,立即下令全线出击。于是,唐军如猛虎下山,向窦军冲去。窦建德正在召集群臣议事,对唐军突然袭击毫无戒备,顿时阵脚大乱。群臣纷纷后退,挡住了窦军骑兵的道路。窦建德急令群臣为骑兵让路,但为时已晚。唐军已冲入阵内,窦建德被迫向东撤退,唐军紧追不舍。李世民见窦军东退,即派部队迂回拦截。

经过一番苦战,唐军追击30余里,俘获5万余人,窦建德也因负伤坠马被俘,其余窦军大部溃散,窦军主力被歼。

李世民在虎牢歼灭了窦建德的军队以后,立即回师洛阳。早就被围得困苦不堪的王世充,原希望能被窦建德解救出来,可窦已先被唐军所歼,求救的希望成了泡队但是,他并不愿意束手就擒,决定向南突围。然而,王世充手下的诸将对突围完全失去了信心,他们都认为“虽得出,终必无成”。王世充见大势已去,无可奈何,献城投降。

李世民东都得手,为唐统一全国起了重大作用。

从东都之战可以看出,李世民作战能活用兵法,灵活多变,善出奇兵。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从年轻时就筹天下大事,颇得用兵的关键。每次观察敌人的战阵,就可以得出对方力量的强处和弱处。我常用我方的弱兵去对付对方的强兵,用我方的强兵去对付对方的弱兵。对方在战胜了我方的弱兵之后,往往追逐我军不到几百步就止兵不前,因此我方的弱兵并未全部崩溃,而我方的强兵在战胜了对方的弱兵之后,必定要冲到对方战阵的背后,然后转过身来攻打对方,敌人没有不因此而全军崩溃的。”可见,李世民深得孙子兵法之要领。

王恢劝汉武帝征匈奴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匈奴向汉朝廷请求和亲,汉武帝让群臣讨论。大行王恢熟悉匈奴的情况,提议说:“汉和匈奴和亲,大概总是维持不上几年,他们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同意和亲的要求,发兵攻打匈奴。”御史大夫韩安国说:“匈奴经常迁徙,如同鸟飞一样,很难制服他们。自上古以来,历代圣王都不把他们看作自己的臣民,现在如果汉军远征千里之外,与匈奴争强斗胜,就会人困马乏,匈奴以逸待劳,那是很危险的。所以不如与匈奴和亲。”群臣大多附合韩安国的意见,武帝就允许与匈奴和亲。其后二年,雁门豪强聂壹通过王恢,向武帝提议诱击匈奴于塞下,武帝再次让群臣讨论。王恢说:

“现在凭陛下的神威,又有天下一统的优势,但匈奴的入侵仍持续不断。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使匈奴感受到汉朝的军威。我私下认为征伐匈奴对国家有利。”韩安国说:“我听说高皇帝曾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昼夜没能吃上饭,等到解脱围困返回京城后,却没有复仇雪耻之心。圣明的君主应该有包容天下的气度,不应该因为自身的私怨而破坏天下的至公,所以高皇帝派刘敬与匈奴和亲,至今已为五世的人带来益处。我私下认为不攻打匈奴对国家有利。”王恢说:“不对。高皇帝当年身披铠甲,手执利器,征战十九年,他不向匈奴报复被困平城的怨恨,并不是因为力所不及,而是出于让天下人休养生息的仁爱之心。现在边境经常受到匈奴侵扰,死伤的吏卒很多,内地运载棺木的车辆络绎不绝,这是仁人志士引为悲痛的事。所以说征伐匈奴是理所应当。”韩安国说:“不对。我听说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让自己的军队以温饱等待敌人的饥饿,严明军纪等待敌人的混乱,安居军营等待敌人的疲劳。所以一旦交战,就会全歼敌人;一旦进攻,就会攻破敌人的城防;经常安稳不动,就能迫使敌人俯首听命,这是圣明君主的军队。现在如果轻易对匈奴用兵,长驱直入,难以成功;孤军深入,就会遇到威胁;齐头并进,就会后继乏力;如果进军太快,就会缺乏粮食给养;进军缓慢,就会丧失有利的战机,军队还没有走出千里,就缺乏粮草,按兵法上讲,就会被敌人擒获。所以说不攻打匈奴为好。”王恢说:“不对。我现在所谈的征伐匈奴的方法,本来就不是征发军队,深入敌境,而是利用单于的贪欲,引诱匈奴进犯我们的边境,我们挑选骁勇的骑兵和冲锋陷阵的壮士,暗中埋伏以防备敌人,同时谨慎地据守险要的地势,以加强作战的力量。我们的部署完成以后,有的部队攻打匈奴的左翼,有的部队攻打匈奴的右翼,有的部队阻止匈奴前进,有的部队断绝匈奴的退路,这样肯定能擒住单于,大获全胜。”武帝最后采纳了王恢的主张,拉开了大规模征服匈奴战争的序幕。

李固招抚交趾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交趾蛮族首领区怜率众起事,同官府对抗,交趾州郡官府合力讨伐,不仅没有取胜,反而受到区怜的围攻,援兵和粮秣都无法接济。汉顺帝召集文武百官,询问对策,大家都主张派遣大将,征发荆、扬、兖、豫四州士卒各一万人,前往交趾增援。李固驳说:“现在荆州、扬州并不太平,两州的盗贼结合在一起,不肯离散。武陵、南郡的蛮族反叛,还没有得到平息,而长沙、桂阳的士卒又被多次征发,如果再去征调他们,就会引起新的祸乱。这是不可征发的第一个理由。充兖、豫州人民突然被征入伍,远征万里之外,没有归期,而诏书紧急催促,必然导致叛乱和逃亡,这是不可征发的第二个理由。南方各州郡水土潮湿,气候炎热,加上瘴气盛行,以致军队死亡的人占十分之四五,这是不可征发的第三个理由。军队长途跋涉,行程万里,士卒疲劳不堪,等到达岭南,已经没有战斗力,这是不可征发的第四个理由。按照规定的正常速度,每天行军30里,而到日南郡有9000多里,需要行走300天,才能够到达,按每人每天用粮5升计算,需要60万斛米,即使让士卒随身携带,费用也太大,这是不可征发的第五个理由。战争必然造成大批的人员伤亡,如果无法制止敌人的进攻,势必再次征调援兵,这就好像挖心腹去补四肢,这是不可征发的第六个理由。九真、日南两郡相隔千里,征发当地的吏民,尚且不堪忍受,何况调集内地兵役,使人们忍受万里远征的苦难?这是不可征发的第七个理由。实际上,朝廷派遣大将没有益处,而州郡官员是能够胜任的。现在应该选派既勇敢、又有谋略,既仁慈、又懂军事的人,担任州刺史、郡太守,命他们驻守在交趾郡。”

日南郡兵力单薄,又缺少粮秣,战既不能战,守又守不住,可以暂时放弃它,把当地吏民迁移到交趾郡,等平定动乱后,再让他们返回故土。

“交趾州郡官府应招募和收买蛮夷,让他们互相攻杀,朝廷则供给金帛,作为资助;如果有人能够打入蛮夷内部,斩杀其首领的,朝廷则许以封侯,赐以食邑。这样有助于平息蛮夷的动乱。”汉顺帝表示赞同,并根据李固的提议,任命张乔、祝良分别为交趾刺史、九真太守。张乔到任后,对蛮人开展安抚和诱导,蛮人全部投降或解散。祝良抵九真,当即单独乘车,进入叛军大营,给他们指出生路,并示以威力和信誉,蛮人有数万归附,还帮助郡府修筑宫舍。从此,五岭以外地区恢复和平。李世民反隋隋未,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隋政权摇摇欲倾。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亦借机在太原起兵反隋。之后,李渊率3万大军南进,在贾胡堡(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遭到隋将宋老生和屈突通的阻击,时值大雨不止,粮草不给,大军南进受阻。李渊便派沈叔安等回太原运粮,使刘文静到突厥请兵,又致书李密,卑辞推奖,以求联合。刘文静出使突厥未归,便有隋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联兵突厥,欲攻袭晋阳的传闻,李渊一时进退失据,便召诸将商议。裴寂等人说:“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难以短时攻下。李密虽然答应联合,实则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图。而刘武周实际上已归附突厥。太原为一方都会,而且义兵家属均在太原,不如先还救根本,再图后举。”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听了诸将退兵的建议后,大为反感,驳斥道:“现在禾菽遍野,何忧乏粮!宋老生轻浮急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不谋远略。刘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刘武周虽远觎太原,但岂可近忘马邑!既举义旗,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就应先入咸阳,号令天下。”

“如今遇小敌便急忙班师,恐怕从义之徒一朝解体,退守太原一城之地,何以自全!”长子李建成亦持同论。但李渊不以为然,仍决定引兵北还。入夜,李世民于李渊帐外号哭,声闻帐中。李渊惊醒,召李世民进帐,问其何故号哭,李世民回答说:“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李渊豁然醒悟,问李世民:“大军已经开拔,该如何办?”李世民说:“右军严整而未发,左军虽去,但料也未远,请让我去追他们。”李渊应允。李世民和李建成连夜追回左军。此时,云散雨住,沈叔安亦从太原运粮归来,士气得振。李渊命沿东南山脚小道直指霍邑,击败宋老生,开通了南进之路。

唐且劝秦援魏战国时,齐楚两国相约来攻打魏国,魏安王派人去秦国求援,使者往来不绝,冠盖相望,而秦国却不发救兵。这时唐且已年过九十,还来请求魏安王准许他去游说秦王,魏安王就准备好车子送他往秦国去。唐且来到秦国,觐见秦昭王。秦昭王说:“老人家不顾疲劳,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实在是太辛苦了。魏国来求援有好几次,寡人已经知道魏国的处境。”唐且说:“大王既然知道魏国的危机而不发兵去救援,臣以为是出谋定策的臣下无能啊!那魏国也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然而西向侍奉秦国,接受秦国所赐的冠带,是觉得秦国的强盛值得结盟通好啊!现在齐楚的军队集结在魏国的领地上,大王还不派兵援救,也许是还没等到魏国万分紧迫吧?倘若处于万分紧迫状态,魏国将割让土地而盟誓合纵,那就不需要大王援救了。”

“这样大王将失去魏国的侍奉而使秦国的敌对势力增强。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好处呢?”秦昭王听了,立刻派出军队,去援救魏国。魏国由此复归安定。

张仪拆散齐楚联盟秦惠文王欲用兵山东六国,又深患各国联合抗秦的合纵战略,因而派张仪出使楚国,游说楚怀王,以割断齐楚联盟。张仪拜见楚怀王说,只要楚国背离齐国而亲近秦国,秦国愿奉送商、於之地600里给楚国。楚怀王信以为真,当即与齐国断交,并派逢丑父去秦国接收土地。逢丑父到秦都咸阳后,张仪谎称足疾,三个月不与他见面。逢丑父投书秦王,秦王回复说:“张仪如果有言在先,理当践约。不过,听说齐楚尚未真正断交,假若急于献地,怕上当受骗。”逢丑父把情况告知楚怀王,楚怀王就派人到齐国去辱骂齐人。彻底断绝了齐楚关系。齐宣王为此很气愤,就派人约请秦国共同伐楚。直到这时,张仪才在朝门会见了逢丑父。逢丑父重申前约,张仪却回答说:“这恐怕是您们听错了,我只是说可献我自己的俸邑6里,怎会是600里呢?”

逢丑父回报楚怀王,楚怀王大怒。当下出兵伐秦,结果大败而归。这样,张仪以欺人的手法,彻底拆散了齐楚联盟,瓦解了山东六国的合纵方略,从而加快了秦统一中国的步伐。

郦食其劝田广归汉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郦食其出使齐国,打算说服齐王田广归顺刘邦。田广问天下人心归向于谁,郦食其说归向汉,进而解释说:“汉王和项王原先约好先入咸阳的就为关中王,可汉王先入咸阳,项羽却只让他到汉中称王。汉王听到义帝被害的消息,就带兵攻下三秦,向项王责问义帝的下落。汉王收抚天下的军队,替各诸侯立下后嗣,如有人以城归降,就封他为侯;如得到馈赠,就拿来给部下分享。所以天下的英雄豪杰都乐意效劳,诸侯的军队都从四方来投诚。而项王却有背弃盟约的恶名,又有新杀义帝的罪行;对有功劳的人总是记不得,对犯错的人却不会忘记;在他手下打了胜仗也得不到赏赐,攻下城邑也受不到封官晋爵;不是项家人就不会取得信任。由此招致天下人心的背弃和英雄志士的怨尤,没有人愿为他卖力。所以说天下人心归向汉,是很容易推测出来的。而今汉王平定三秦,越过西河,用上党的军队,攻下井陉,诛杀成安君,拔取三十二城。这简直就像黄帝、蚩尤之兵,不是人力所能致此,必是老天保佑的关系啊!目前汉王已占有敖仓的粮食,把持成皋的险阻,据守白马津,控制蜚狐口,可以说胜利在望。天下诸侯如不臣服于汉,必将最先自取灭亡。因此,我希望您尽快臣服于汉,那还能保住齐国社稷;否则,齐国覆亡的命运是很快就会临头的。”田广以为郦食其说的有理,就听从他的意见,决定归附于刘邦。

李恢劝马超投刘备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出奔汉中,投靠张鲁,张鲁只给马超很少兵马,让他攻打凉州,经过几次交战,马超失利。这时刘备得知马超的处境,派李恢劝说马超来降。细作报与马超,马超设刀斧手埋伏于帐内,然后与李恢相见。李恢知马超是盖世英雄,不晓以真情,难以说降,因而进帐后便直言是为刘备做说客的。马超厉声说道:“如说的不好,我便杀你。”李恢镇定地说;“我听说春秋时越地有美女,即使善于说坏话的人,也不能不承认她的美貌;战国时齐地有丑女,即使善于美化她的人,也不能掩盖她的丑貌。太阳升到中午就开始偏西,月亮到正圆就开始缺损。这是天下的常理。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与陇西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备之面。四海难容,一身无主。倘再有渭河的失败,你还有何面目见天下之人呢?”刘备目前进据益州,深得民心,过去曾和令尊约定共讨曹操,将军应该继承先父遗志,和刘备合军一处。这样既可以报杀父之仇,又可以立大功于天下,何乐而不为呢?

一席话说得马超心中大喜,急忙扔掉手中的利剑,下定决心,与李恢一起去投靠刘备。

“李德裕平刘稹之乱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方镇名,治所潞州,今山西长治市)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秘不发丧,逼监军崔士康向朝廷奏称刘从谏患病,请以刘稹为留后。唐武宗决意发兵讨伐刘稹。五月,”朝廷制削刘从谏及刘稹官爵,以成德节度使王远逵为泽潞北面诏讨使,以魏博(方镇名,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节度使何弘敬为南面招讨使,以武宁节度使李彦佐为晋绛行营诸军节度招讨使,与河阳、河东、河中节度使等全力进讨。八月,王远逵军前锋已抵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一个月之久,何弘敬却迟迟不肯出师,还为刘稹奏报鸣冤。王远逵亦屡屡奏报朝廷,说何弘敬实怀两端。何弘敬拥兵不进,打乱了整个战略部署,朝廷忧心如焚。宰相李德裕建议说,忠武军(方镇名,治所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节度使王宰年轻有为,且有谋略。朝廷可下诏给弘敬说:河东为山险所隔,对刘稹未能迅速进讨,以致叛军屡次出兵焚掠晋、绛,特命王宰率忠武军径趋魏博,向磁州(治所滏阳县,即今河北磁县)开进,以分叛军之势。这样,外镇兵入魏博境,断非何弘敬所愿,迫于外兵,何弘敬就不敢再滞留不进。

朝廷采纳了李德裕的建议,命王宰选精锐部骑经相州、魏州,向磁州进军。何弘敬闻讯,唯恐忠武军入魏境后引起动乱,便迅速发兵渡漳水,直趋磁州。何弘敬率军开进后,河阳军在科斗寨(今山西晋城南)为昭义军薛茂卿部所败,李德裕担心河阳军败,沮丧军势,震恐东都洛阳,便建议朝廷命王宰之忠武军不趋磁州而驰援河阳,这样,不惟扦蔽东都,兼可临制魏博。若虑全军供饷难给,且令发先锋5000人赴河阳,亦足张声势。唐武宗依计而行,命王宰全军向河阳挺进。由于李德裕全局在胸,指挥有方,调度得当,很快即将刘稹之乱平息。

马云计败纳哈出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十二月,故元太尉纳哈出侵犯辽东。

同类推荐
  • 如何管员工才会听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如何管员工才会听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在本书中,作者依据多年的管理咨询和培训经验,围绕中层干部识人、选人、用人三大主题,提炼了16条必修的管理法则。这16条法则的内容涵盖了价值观的统一、规章制度的执行、授权管理、教育培训等中基层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内容上,旨在指明管理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纲领及其实践应用方法,全书言简意赅,对中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
  •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在讲述每一个营销创新策划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经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该体系包括:经典回眸:从精选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巧手点金:提升你营销创新策划的动手能力和行动能力;思维创新:激发对现实营销难题的思考能力;实战要点:点破策划营销方案的关键新点;情景再现:在模拟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营销创新潜质。
  • 游戏江湖:陈天桥向左·史玉柱向右

    游戏江湖:陈天桥向左·史玉柱向右

    网游“江湖”,群雄纷争,谁与争锋?陈天桥和史玉柱无疑是最闪亮的两颗星。一个是“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甫创业就开启了中国网络游戏的繁荣之门;一个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一出手即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免费模式。两大模式的争锋也凸显了中国网游业的发展与彷徨。本书全方位介绍了这两个网游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的传奇历程。
  •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为何越是领导眼中的优秀下属,就越容易黯然离职?为何许多员工即便尽职尽责,工作业绩仍无起色?在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企业当中,普通员工的能力与工作热情都很容易被各级管理层施加的压力所影响,不能被充分激发或施展出来,员工甚至因此变得士气低落。这就是挫败感产生的根源。它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受雇佣者反映:他们受工作环境所限,不能像自己本可以做到的那样富有成效,从而感到挫败。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合益集团推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揭露了阻碍员工业绩增长的隐性障碍——并非员工敬业度不足,而是组织支持度匮乏,并据此给出了解决良策。
  • 按制度管事全集

    按制度管事全集

    本书主要内容有:战略企划管理制度,企业物资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市场营销管理制度等。
热门推荐
  • 新辛德勒名单

    新辛德勒名单

    窦鹏带着妻儿踏上澳大利亚的移民之路........................................................................
  • 炖魔手记

    炖魔手记

    自我修能的世界,无数爱的围绕,打通心灵的通道,大家一起创造。
  • 旺田

    旺田

    现代宅女穿越成战国小农妇,战火硝烟,穷途末路。孙琴暗叹命苦,家里穷得叮当响,上有老,下有小,当爹当妈当保姆;吃不饱,穿不暖,有了上顿没下顿,卷着锅碗瓢盆到处逃命,还时时当心会不会被从天而降的火药炸死。孙琴摸摸鼻子,抓抓锄头,带着全家自力更生,好不容易日子稍微好了,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找上门来了。什么?说她贪财?拜托,她这是致富;指她好色?笑话,她这是博爱;骂她小器?谬论,她这是持家。她不守妇道?等等,孙琴彻底晕了,眼前的这一排闪瞎她眼睛的帅哥是要闹哪样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
  • 武以振魂

    武以振魂

    义字当头,行事之中言必信、行必果,扶危济困。这是一个有点儿老气的江湖。
  • 炎黄纪元

    炎黄纪元

    女神结婚日,备胎穿越时。梁云穿越到一个满是名人的世界,这里的历史名人,却都是毁天灭地的大能。“你别说你跟我学过书法,别说我认识你!”王羲之炸毛道。“我说了很多次了,徒儿啊,这针不能随便扎,会出事的……”华佗着急道。“没错,我的道,就是王霸之道,我的枪,就是王霸之枪!”项羽自豪道。“终有一日,我要普天之下,都是我的臣民!国号:炎黄!”——蹲在门槛下啃着馒头的梁云说道。
  • 穿越战地系统

    穿越战地系统

    不标准宅男:秦锐,天降穿越系统,于是,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夹起加兰德,成为战场死神
  • 源起X无限的尤可特拉希尔之叶

    源起X无限的尤可特拉希尔之叶

    【尤克特拉希尔】,巨枝上布满的每一片白蜡树绿叶即为一世界。当枯叶从枝间掉落,表示世界的陨落,相对,这也代表新的世界诞生。黄昏与黎明的交替间,尤克特拉希尔永无止境地循环,直到…“你就是尼德霍格。你的存在就意味着尤克特拉希尔——世界树即将迎来诸神的黄昏。"世界的破坏者假面骑士Decade,此时,他的眼眸究竟看见了什么?(此书永不完结,致曾想成为英雄与有过美好幻想的你,纪念令和与平成的交接)(贝阿朵莉切,同时也是献于海猫鸣泣之时的镇魂曲)
  • 千载录

    千载录

    人能断石破壁,飞天遁地这样的奇异本领,都是通过引用自然的能量,人都是一个微小的个体,通过不断的修行,为的都是能够驾驭更多的自然能量,通过对原生能量的开发和不同利用,形成世界各种各样的奇能异术,有的能利用兵器练得一身无上神技,有的靠一身强健的体魄变得刀枪不入,有得专攻手腕腿脚灵巧,千机百态,踏雪无痕,所以各种门派都没有固定的武学典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武学修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