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92000000020

第20章 (4)

高宗皇帝和武后得知获此舍利后,便命急速奉迎到京师长安。奉迎之时,京邑内外,从长安到法门寺二百里大道,两旁僧俗信众连接不断,往来相续,都以能瞻观舍利而为荣,大都口念佛号,从内心感谢佛的恩德。佛指舍利被奉迎到长安后,由朝廷出面组织了盛大的礼瞻活动。佛指舍利被各大寺院轮流供养,广大信众扶老携幼前去观瞻礼拜。当然,高宗皇帝和武后亦率后宫嫔妃前去礼瞻,其场面之大,是任何佛教法事活动都无法比拟的。

回到皇宫,武后便问高宗皇帝是否从佛指舍利上看到什么东西,高宗皇帝此时正值目眩病重之时,他说未曾看见什么,只是感觉到眼睛清爽多了。武后称自己从佛指舍利中看见了一片光明,光明中佛像忽隐忽现,甚为异样。在这种情况下,高宗皇帝和武后决定佛指舍利暂不回归法门寺,他们要驾幸东都洛阳,要把佛指舍利带到东都洛阳宫中去供养一番,以多为他们自己祈福。

就这样,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佛指舍利被高宗皇帝和武后奉迎到了东都洛阳,被直接安置在洛阳宫中供养。为了显示对这枚佛指舍利及整个佛教的尊崇,高宗皇帝及武后还特召高僧大德若干前往洛阳宫中诵经,以示对佛指舍利供养的重视。当时,这枚佛指舍利被安放在一个石臼中,随驾的佛教律宗大师道宣和尚向高宗皇帝和武后建议说,佛指舍利不应该置放在如此简陋狭小的器具之中,应该按照最繁华最尊贵的礼节安放。高宗皇帝和武后相商后决定,按中国传统葬俗,命人为佛指舍利造雕一个九重金棺银椁,将舍利置放其中,武后还特别为佛指舍利施舍了衣帐等物,使供养场面及规格都大大提高了一个档次。

此次奉迎佛指舍利的活动持续达三年之久,直到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二月,高宗皇帝和武后才使智琮等人将佛指舍利送还法门寺。在送还的过程中,亦是热闹非凡,最后举行仪式将佛指舍利藏于宝塔地宫石室之中。

一般认为,武后在这次奉迎佛指舍利的活动中,还是半隐半现隐藏在幕后,与她刚刚开始垂帘听政的身份相符合。但是,在实际上,她是这次奉迎佛指舍利的首创者。所谓首创之义,主要是指开示地宫后奉迎,而不是在法门寺开示。不但奉迎,而且是奉迎到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两个地方,时间长达三年之久,这就为以后唐诸帝逢三十年一开示并奉迎佛指舍利到京城开了先河,其中也包括三十年后武则天称帝时的一次奉迎。另外,此次奉迎活动,正值武后垂帘听政开始之时,其中蕴含的意义、作用、影响亦非同一般,实际上是她在为自己从幕后走到前台创造条件。此次奉迎中,高宗皇帝和武后的九重宝函及衣物等赏赐,也开创了以后每次开示即行赏赐施舍的先河。

奉迎佛指舍利活动,是武后介入政治生活的开篇之作,可以说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但是,就在这较为圆满富有成效的开篇之作的同时,她还是要面对尊崇的那枚佛指舍利从内心进行忏悔。

因为,她要超度自己外甥女的亡灵。

武后根本没有预料到自己正式参预朝政和隆盛崇佛的时候,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便是她的两个外甥都背叛了她,首先是外甥女。

这两个外甥即是她的胞姐的一双儿女,贺兰敏之与贺兰敏蓉。她的胞姐韩国夫人消失之后,武后对这一双儿女所怀抱的一直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情,也许是因为其中某种难以启齿的愧疚。她在各种佛事活动中从内心默默诵经超度自己胞姐的同时,对胞姐的一双儿女,贺兰敏之和贺兰敏蓉给予了莫大的关怀。她看着这一双儿女一天天地长大成人,她还通过力所能及的手段,尽量给予他们能够得到的一切。应该说除了自己的孩子们之外,武后最疼爱的血缘至亲就是贺兰敏之和贺兰敏蓉了。

姐姐的一双儿女长大了。于是武后让高宗皇帝封贺兰敏蓉为魏国夫人,而那个贺兰敏之,武后要他继承他外公也就是自己父亲武士彟的全部爵位,并将贺兰敏之改为武敏之,这样便使一个小小少年,一跃而成为了周国公,还被授予了太子弘文馆学士兼大散骑常侍的高官。武后看着他们在显赫的封号和官位下一天天长大,出落成英俊的少年和美丽的少女。她还不止一次地在母亲杨氏夫人面前夸奖他们,说武家的后代是杰出的。

最初是那个美丽的外甥女。随着慢慢长大,慢慢成熟,被封为魏国夫人的外甥女开始懂得漂亮的含义了。她在开始发育的同时,也开始着意打扮自己,她学会了化妆,越来越喜欢穿那些袒胸露背的衣裙,将她那青春的乳房半裸着,每日在后宫飘来飘去,自然不能不引起男人们的注视。真正能够注视和占有这位少女的男人,在皇宫中只有高宗皇帝。高宗皇帝在这位苗条秀丽、肌肤光洁的魏国夫人身上,犯了如同在她母亲韩国夫人身上犯下的一样的错误。他亦称有病,躲在深深的寝宫中,并且不时召御医进去。武后在帮这个皇帝丈夫处理完政事后,匆匆前去探望他,她推开门,看到的竟然是她曾经看到过的一幕,魏国夫人正慌乱地离开高宗皇帝,她的头发是零乱的,衣裙是不整的,而且脸色绯红,浑身颤抖不止。武后明白了刚刚发生过什么事,什么话也没有说。魏国夫人在慌乱中离开后,高宗皇帝和武后相互对视了一会儿,却没有说话。但是,高宗皇帝心里非常清楚此事的后果,这个后果是要落在刚刚离去的那个少女头上的,自己倒不会有什么事。武后好象在梦中一样,她没有责备高宗皇帝,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无论如何还是一国之君,他所做的一切,根本没有超过他应该做的,尤其是和女人;那么,要责备谁呢?武后突然间觉得很费解,同时她又觉得不用解释什么了,一切都好象是命中注定的一样,是无法躲过去的。

这时,她不觉在心中开始默念佛号。

在还未来得及过多思考外甥女贺兰敏蓉与高宗皇帝的暧昧关系时,朝廷上下又围绕佛教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武后得意地在其中当了一回调停人。这是她不失时机地利用国母的身份伸张了佛教,结果是使更多的佛教高僧大德臣服在了她的脚下。

事情还是由佛教沙门是否应该礼敬父母这个问题引起的。早在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曾下诏令佛教沙门礼敬父母和尊长,当时佛教沙门慑于皇权威力,不得不奉诏行事。但随着佛教中一些高僧大德与皇室关系不断亲密发展,佛教沙门又开始不礼敬父母及尊长了,他们以皇权为靠山,以佛典为依据,用行动否定了太宗皇帝当初的诏命,并在朝野中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特别是朝中的一些大臣,从维护伦理纲常和先帝权威的角度,不断向佛门提出诘难,并向高宗皇帝直接上书,晓以利害,希望高宗皇帝能出面予以干涉。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四月,高宗皇帝在朝臣的建议下,发布了《僧尼不得受父母及尊长礼拜诏》和《令僧道致拜父母诏》,要求佛教沙门不但不能接受父母及尊长之拜,而且还要礼敬父母,当然也包括出家的道士在内。这两道诏书颁发后,佛教沙门非常不服气,而道士则静观其态。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沙门一致推选道宣和尚出面与高宗皇帝的两道诏书抗争。这道宣和尚,乃是当时佛门知名人物,是中国佛教律宗的创始人之一,俗姓钱,润州丹徒(今江苏丹阳)人,十五岁出家,十六岁落发,隋炀帝大业年间师从智首律师受具足戒,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撰写了《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次年又撰写了《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后他遍游各地寻访佛教律学,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入主终南山丰德寺,一度曾为长安城中西明寺即高宗皇帝和武后为皇太子李弘祈福改宅为寺的那座寺院的上座,还参加过玄奘法师的译场,主要负责译文的润色。由此可见,这道宣和尚与唐皇室的关系非同一般,由他出面与高宗皇帝的两道诏书抗争,佛门算选准了人。但是,就佛教沙门礼敬父母这个问题,以及在高宗皇帝申张先帝圣意的情况下,道宣和尚并未敢贸然出击,而是采取了一定的策略。

首先,道宣带领约二百多名和尚,来到蓬莱宫,表明要晋见高宗皇帝。高宗皇帝听说道宣带领二百多名和尚来要求晋见,一下子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身边的武后自然知道这道宣和尚等人的来历,她对佛门采取这种方式也感到惊异,但她觉得这种方式给当事人或旁观者施加的压力,是无法处理的。她建议高宗皇帝提起精神,会一会道宣和尚一干人,并说有自己在帘后,还怕他什么。道宣和尚入见高宗皇帝后,便又将佛教沙门不能礼敬父母及尊长的理由引经据典地论证了一番,高宗皇帝在他们冗长的引证中已经昏昏欲睡,直至道宣和尚大声呼喊万岁时,才睁开了眼睛,但不知如何作答。就在这时,帘后的武后对高宗皇帝说:“此事佛门亦有些道理,何不再行商议呢?”高宗皇帝按照武后的建议,对道宣和尚等人说:“此事再为详议。”道宣和尚等人知道这是武后的主意,便欣然领命,退了出来。在这次上庭抗争中,道宣和尚率二百余和尚的气势,给高宗皇帝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种行动无形中还得到了武后的认同,和尚们的第一个目的基本上实现了。

其次,道宣和尚在领得了“再为详议”的君命后,便着手写了两份书信,一份名为《白朝宰群公启》,分别送至亲贵权要的府上,请这些人帮助说话。道宣在这份信中指出:“现今将佛法削同于儒家伦理,但佛门中人不是俗人,如要出家人下拜父母尊长,那么僧人就没有或失去了被俗人尊敬的地位了。现在儒道都是人们尊崇的,儒家道家经典比佛经还要尊崇,这种结果真是使人费解。”另一份书信只写给一个人,选择这个人的确使道宣等人费了一番心机,他们选择了武后的母亲荣国夫人,在这份《上荣国夫人杨氏启》的书信中,道宣大声疾呼:若使佛教沙门致敬父母尊长,就会使佛门沦丧,因而请杨氏夫人“特垂恩庇,不使凌夷”,否则佛教威仪、法门规式都会被一扫而光。杨氏夫人见到道宣和尚的这份书信后,对于自小就笃信佛教的她来说,自然要将这些意思转达给身为皇后的女儿,她也的确佩服这群和尚们的心机。

最后,道宣和尚在暗中准备,等待他们设计好的辩论。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杨氏夫人的作用下,通过武后的决策,高宗皇帝于同年五月下诏,召集文武官僚九品以上和部分州县的主管共千余人,在中台都堂议佛教沙门致敬父母事,道宣和尚带三百余僧人在场。这场大会,名义上是议事,实际上变成了辩论会。道宣和尚先入为主,引经据典地先行表白了一番,千余文武官员听了道宣的表白后,议论纷纷,莫能取得一致意见。阎立本、李淳风、吕才等大臣力主佛教沙门必须礼敬父母,而王玄策、令狐德棻等大臣则力主佛教沙门不能礼敬父母。两种意见相左,争论甚是激烈。

这种结果是道宣和尚事先就预料到的,当然也是武后希望的结果。这种莫衷一是的结果,对于最后决定者高宗皇帝来说,真是十分难办,他真的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武后自然就要出面了,她充当了一个表面上的调停人,她对高宗皇帝建议,既然群臣也议论不出个结果,交给皇帝亲决,作为皇帝,偏向任何一方都有难处,所以,还是以多数人的意见为主吧!所谓多数人,就是指那些不同意佛教沙门礼敬父母的人,这些人大都是佛教的狂热崇拜者,在朝野颇有势力。高宗皇帝听了武后的建议,觉得似有一定道理,打心眼里对武后处理如此大争纷的机敏和能力感到钦佩。

不久,高宗皇帝便再行下诏,命停止使佛教沙门礼敬父母事。此事不了了之。道宣和尚和佛教沙门们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和出现这样的结果,和武后的作用分不开,应该感谢武后,有武后这样身份的人在其中调停,实乃佛门之大幸。忽然间,道宣等人觉得武后便是当世的弥勒佛,是佛的化身。

武后沉浸在成佛的感觉之中。这对于她来说,既是眼前这唯我独尊的地位,也好象是一场正在酣睡中的梦。理想和现实几乎要完全吻合了,现实距梦境相去不远了。

但是,就在这时,她遭受到了一次严峻的挑战,差一点使美梦成为泡影,差一点丧失了现实中得到的一切。

这几年,为了独霸宫闱,武后开始对道家的房中术感兴趣,所以特准一个名叫郭行真的方士自由出入后宫,为自己传授房中术。高宗皇帝虽然在武后那里得到了相当满足的床第之欢,但不知武后习房中术之事。唐律规定,任何人不准参与巫术左道,并将此定为十恶之一大罪。道士出入后宫事,很快便被反武后的朝臣知道了,他们聚结在废太子梁王李忠附近,欲借此事把武后彻底搞垮。就这样,一个原在梁王府服侍的宦官直接将武后召道士入宫行巫术事,向高宗皇帝作了报告。这时的高宗皇帝,也正为自己处处受武后挟迫控制感到十分不满,她不但要干涉朝廷大事,垂帘听政,就连自己和别的女子发生关系也要控制。高宗皇帝在这种感觉的支配下,未多作思考,认为这是甩开武后的一个借口,便急召宰相、中书省侍郎上官仪来讨论处理这件事。

同类推荐
  • 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一个行踪不定的网络黑客,一个神秘莫测的解密网站,引爆了外交界的“9·11”,颠覆了世界旧秩序。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马克·吐温自传

    马克·吐温自传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热门推荐
  • 火燎无垠

    火燎无垠

    无尽的宇宙深处中,一场时空风暴席卷无数个星际,意外下,一个名唤古武大陆武者为尊的星球与和一个名唤炎黄大陆科技发达的星球在空间的的扭曲下连接在了一起。孤儿林磊受尽冷嘲白眼,感情一波三折,且看少年如何在两方世界里笑傲群雄,执掌天地奇炎,携手红颜称霸洪荒。
  • 天干十道

    天干十道

    轩辕界,一个在上古界乱中屡受创伤,濒临崩溃的世界。‘她’是天干道尊、地支灵母、龙皇、雀尊、武神、剑魔……一个个绝世枭雄引以为豪的家园。曾几何时,无数强者为了‘她’,放弃一切私人恩怨、个人欲望,拼尽全力去抵挡、驱赶着入侵者,皆尽所能的修复着‘她’的创伤。数万年后,那些曾经被强者们耗尽所有才封印的界桥废墟上,时而泛起一道微弱的光芒。他,秉承天干道尊遗志的男人,是否能赶在下一次界乱前完成先贤们的遗愿?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恋上校花的吻

    恋上校花的吻

    当上官家的千金遇上南宫家的公子,两人会擦出怎么样的爱情火花呢?
  • 同桌校花女王

    同桌校花女王

    平凡的叶月学习成绩不好,朋友也很少,但有一天却飞来横福,收到校花的主动示好。校花竟成为了他的同桌,故事由此展开。在日常交往中,叶月开始对校花渐渐产生情愫,为了她而努力学习,誓要上演一场屌丝逆袭记!而与此同时,他却不知道另一个校花也在向他靠近。叶月顿时成为众人焦点,与两位校花相伴,谈笑间,殊不知这两位校花都已对他倾心。一段段美丽纯真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仅以此书纪念我们如梦的青春,希望留个纯白的记忆。梦叶书友群:196647762,由于本书已在一起看签约,所以这边不能更新,要看的进群吧,这里有本书的最新情报。
  • 半仙重生之逍遥至尊

    半仙重生之逍遥至尊

    重生的他脚踏四方,坐揽星月之光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剑离手,山川皆倒,你跟我说,杀戮太多?不好意思,得罪了我的人,必定让你株连九族。
  • 独宠嚣张小王爷

    独宠嚣张小王爷

    顺手救了小王爷,不料被他缠上,威胁利诱恐吓齐上阵,嚣张至极,“本王要娶你为妃!”顺手偷了皇后的东西,被太子瞧见,桃花树下,他温柔浅笑,“我要你做我的太子妃。”顺手推了妖孽七王爷一把,被记恨在心,“败花,你不该惹我。”而她心心念着的人,却用冷漠将她冻伤,回首低喃,“我此一生,已无回头之路。”在重重阴谋与追杀之中,她终于看透自己的真心所向,可最后还是迟了。是生,是死,没有你相伴,又有何重要?末路回首,不倾城,不倾国,却倾其所有。【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吞噬神话

    吞噬神话

    噬灵真身,仙侠至尊。大道无痕,吞噬天下!
  • 海底捞内部讲话

    海底捞内部讲话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人们未曾想到会有人将大众化的火锅做成了高端品牌,不仅席卷了中国,还冲出了国门。海底捞创造了餐饮界的一个传奇,它引起的决不是反应,而是轰动。三伏天,海底捞依然门庭若市。为什么这么热的天人们还排队来吃火锅?因为这里的服务好到无可挑剔:怕眼镜被火锅熏得模糊,他们免费提供眼镜布;怕手机被弄脏,他们免费提供“包丹袋”;怕长头发影响吃饭,他们免费提供头绳……排队怕什么?这里有免费的零食、点心和果盘,还有免费的美甲和擦皮鞋服务等。
  • 淘气娘亲乖宝宝

    淘气娘亲乖宝宝

    她,百里家族的嫡长女,天生废柴。未婚先孕,被逐出家门,身死异乡。当她再次睁眼,惊才绝艳,倾国倾城。他,一代邪尊,风华绝代,生杀予夺尽在手中,是为天下正派之公敌。当她遇上他,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