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92000000026

第26章 (3)

不久,雍王李贤又被立为太子,即史称的章怀太子。当时后宫繁多如蚁的宫女们都传说李贤不是天后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而是她姐姐韩国夫人与高宗皇帝偷情的结果。对此,天后武则天也说不清楚。记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则天拖着身孕顶风冒雪随高宗皇帝去谒拜太宗皇帝的昭陵,就在这一天,她生下了一个不足月的儿子,小婴儿生命垂危被急速送回长安救治。当她从昭陵返回长安,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送到了她的怀中。不过,就在这时,她听说胞姐韩国夫人也偷偷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却夭折了。如果调换儿子是事实,天后武则天有可能被蒙在鼓里,或可能佯装不知,因为多一个儿子对当时的武则天来说,就多了一份争夺皇后宝座的资本。高宗皇帝对这个儿子却是宠爱有加,破开荒的刚满月就封了个亲王头衔。在天后武则天的四个儿子当中,李贤天份最高,小小年纪就能诵读《尚书》、《礼记》、《论语》等儒家经典,而且过目不忘,常常让高宗皇帝惊异不已,倍加钟爱。

22岁的李贤被立为皇太子后,高宗皇帝和天后武则天也就一门心思地去培养这个儿子,多次命他监国辅政。而李贤本人处事明审,积极有为,不仅言行符合一个储君的道德轨范,而且每次上朝也不觉得那些繁琐礼仪的苦闷和单调,表现出了比坐在自己上方的天皇天后更有耐心。这也就更使高宗皇帝和天后武则天欢喜无比。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天皇天后特褒奖太子李贤,特许他召集一批学者注释校订《后汉书》等。然而,这一特许却成了太子李贤广集政治羽翼的借口,这些羽翼们还敢公然和武后的北门学士对着干。

这就违背了天后武则天内心深处的那个能够君临天下的标准。天后武则天慢慢地觉得太子李贤也越来越不顺从自己了,她为了训诫和控制这个儿子,也为了挽救母子感情,命北门学士那帮文人撰写了《少阳正范》和《孝子传》,专门送给太子去读,而且自己还多次亲笔写信规劝儿子。可能是李贤似乎也听到了后宫风传他是韩国夫人的儿子,若有所悟,更加重了他与天后武则天的对立情绪。当他收到《少阳正范》和《孝子传》的时候,便认定天后武则天已将自己视为不孝之子了,开始对母后怀有了戒心。

这时,一直崇信佛教的天后武则天,被一个名叫明崇俨的巫师所蒙蔽欺骗。这明崇俨来自洛阳城外的偃师,据说能用所谓气功医治百病,被高宗皇帝引入内宫,还封了个五品的正谏大夫。可能是出于骗子的本能,这明崇俨在掌握太子与母后有隙的情况下,神秘兮兮地向武则天预言她的三个儿子的前程。他认为李贤身为太子,但长了一副不堪帝位的穷相,而英王李显和相王李旦倒是有帝王的贵相。天后武则天当时并未相信这类胡诌。但消息传到太子李贤的耳里,他顿觉忧惧不安,十分痛恨这个明崇俨。几天后,这个明崇俨遇刺身亡,天后武则天便怀疑这是太子指使人所为。也就是在这时,有人告发太子颇好声色,与家奴有同性恋关系。武后由此便使高宗皇帝派员去东宫调查,结果在太子的马厩里发现了几百套盔甲,于是被断定为谋反的证据,加之东宫的宠奴在严刑逼问下承认自己受太子指使杀害了明崇俨。高宗皇帝对太子造反的罪行显然还是半信半疑,准备宽宥他。但天后武则天却认为:“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这样,高宗皇帝被迫于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八月下诏,废太子李贤为庶人,押回长安监禁,太子党羽全部被或杀或贬。不久,李贤又被押往巴州(今湖南岳阳)监管。高宗皇帝去世后,天后武则天便派人去巴州将李贤杀了。此乃后话。

废除太子李贤的悲剧症结所在,并不是他是否是天后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而是他被立为太子后的所做所为,从根本上违背了天后武则天内心形成并把握的那个君临天下的标准。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君临天下的人,必须是弥勒佛的化身,既要有大慈大悲的心肠,又要有魔鬼蛇蝎般的狠毒;既要能杀人,又要能度人;既要有君临天下的威严,又要有怯懦无能的性格;既要有儿女情长,又要有铁石心肠。说穿了,要既是佛祖,又是魔鬼,是正义与邪恶集于一身的人,是光明与黑暗交织在一起的人。

天后武则天作为母亲,无论李贤是否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但30多年的母子情份,以及付出的养育辛劳,她都觉得对不起这个儿子。

她在为儿子的悲惨命运忏悔。

但她绝不会对一个皇太子的悲惨结果去忏悔!

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八月,高宗皇帝和天后武则天决定立英王李显为皇太子,改元当年为永隆,并大赦天下。这李显初名李哲,也就是当年受玄奘法师戒的那个佛光王,被封为太子后即改名为李显。这李显被立为太子实属幸运,自己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好象是一只无形的巨手将他推上了太子宝座。他还沉浸在这个意想不到的幸运的喜悦之中。

这时,天后武则天已经57岁了。

大约从咸亨年间(公元670年至674年)开始,高宗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除头晕目眩之外,又患上了风疹病,这就为武后处理朝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为身体有病,且每况愈下,高宗皇帝便不断听信身边人的建议,延请道士为自己治病,并按道士要求开始食服饵药。当时身为皇后的武则天也投其所好,不断召请道士入宫,为高宗皇帝治病。在这种情况下,高宗皇帝本人开始对道教越来越感兴趣,而对佛教则越来越冷淡。他给道教的始祖老子增加了许多显赫的新头衔,命令各州资助建立道观,汇编道教经典,并把道士归于皇家宗正寺的管理之下,正式承认皇室与老子之间虚构的亲缘关系等。这一切,似乎向天下表明高宗皇帝及武后要放弃佛教了。其实不然,这只是一段插曲,一段围绕主旋律的变奏曲。

当时的皇后武则天十分明白这段变奏曲出现的意义。除高宗皇帝个人原因之外,客观上这些年对佛教的尊崇,使佛门的高僧大德们忘乎所以了,他们曾几次提出不服从世俗法律、佛门弟子的地位要高于道士、佛教沙门可以接受父母及尊长的礼敬、高僧大德可以不向皇室成员致敬等问题,不但引起了佛、道的激烈冲突,而且还大有目空一切的姿势。这是高宗皇帝及武则天特别不能容忍的。尤其是武则天,作为佛教的忠实信徒,她希望佛门能隆盛发展;但作为一个皇后或政治家,她只是在利用佛教而已,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所以才促使高宗皇帝去扶植佛教,自己也表现出了归心佛乘的姿态。但是,佛教的发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服从朝廷,服从皇帝,更要服从自己的安排,绝不能无原则地发展,更不能目空一切。当年武则天作为才人侍奉太宗皇帝时,太宗皇帝就是这样对待佛教的。因此,武则天认为抬高道教压一压佛教的气势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这些都没有影响武则天对佛教的一贯态度。她在压制佛教的同时,还在通过佛教来祈福、树功德、种福田。高宗皇帝及皇室成员也都没有放弃对佛教的尊崇。

从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开始,到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年底高宗皇帝去世时,高宗皇帝和武则天为佛教建寺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个期间,他们共在长安和洛阳两地敕命所建的寺院有太原寺(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千福寺(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光宅寺(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以及福先寺(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等,其中太原寺是武后为亡母杨氏夫人追福所建,就是在修建这所寺院时,她既超度亡人,又下令贬杀了那个贺兰敏之。而光宅寺的修建,却是因为一段离奇的传说。

光宅寺位于长安皇城东宫墙外大明宫南的光宅坊。当时有一个看风水的阴阳先生说,光宅坊有一股吉气,直冲云天。高宗皇帝和武后闻知后,便令人在此地开掘,不久便掘得石函一个,函中存有佛舍利骨万余粒。高宗皇帝和天后顿觉奇异,便命在此地建光宅寺。光宅寺建好后,为了安置石函中的佛骨舍利,天后武则天又命在寺中建七宝台以存放那些舍利。据载,这七宝台甚是宏伟,登上七宝台,长安城尽收眼底,成为当时长安城中的一大景观。传说七宝台底层还存有名画家吴道子的名画,一时观瞻者不可胜数。

除两京之外,全国各地大肆兴建寺院也并没有停止,而是愈加兴盛。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五台山寺院的修建。五台山位于并州(今山西)境内,属北岳恒山山系,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方圆数百里。这里层峦叠障,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广,犹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其东台称望海峰,南台称绵绣峰,西台称挂月峰,北台称叶斗峰,中台称翠岩峰。五峰的形状,被前人喻为东台如立象,南台如卧马,西台如孔雀舞,北台如共命鸟,中台如雄狮。五台山东、北、中、西四台并列成一弧线,相距较近,唯南台较远。五台山也被称为清凉山,到唐代时已被佛教比附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晋译佛典《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七《菩萨住处品》中,有“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的记载。为了寻访这一记载的真实性,高宗皇帝曾于龙朔年间(公元661年至663年)派京师长安会昌寺僧人会颐与内侍掌扇张行弘等人,前往五台山“检行圣迹”,并绘制了五台山图记小帐,编写了《述略记》一卷,带回长安,禀报高宗皇帝和武后。

武后对文殊菩萨显灵五台山道场的传说十分感兴趣,她在观览五台山图记小帐和《述略记》后,又专门把会颐等人请入后宫,详细询问了五台山的圣迹情况,并表示一定启奏高宗皇帝,使重视五台山的寺院营建。当时的武后留意五台山和文殊菩萨,在一定程度上是她对文殊菩萨的名号和象征性感兴趣。按佛教说法,这文殊菩萨,全名为文殊师利,略称文殊,意为“妙德”或“妙吉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者,专司智慧。他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其像多骑狮子,寓意智慧威猛。尊崇文殊菩萨,在当时的武后看来,就是追求智慧,追求威猛,追求锐利果敢,因此她对五台山特别感兴趣。

在武后的建议和怂恿下,高宗皇帝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命一位名叫俨的禅师在中台建造了一座寺院;次年,又派玄奘的弟子窥基共五百人前往五台山,在中台又建造了一座寺院。也就是在这一年,并州僧俗信众发现高宗皇帝与武后高度重视五台山寺院的营建,主动集资雕造了一座铁塔,大约有一丈多高,送至五台山,置放于窥基所建寺院中。经过这段时间的营建,五台山作为佛教胜地,初具了规模,奠定了五台山后来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并名扬海内外的基础。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由皇后变为天后的武则天,并未忘记广泛招揽高僧大德的行动。招揽高僧大德的目的,表面上看或是召入宫中供养,或是使其翻译佛典,或是为高宗皇帝、为自己以及诸皇子公主祈福;但在实际上,武则天并不是仅仅把这项活动的目的放在表面上,她是在以招揽高僧大德的形式,为自己集聚社会力量的支持,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咸亨四年(公元673年),武后召万回禅师入宫供养,并以皇后名义赐万回禅师锦绣袈裟一领。这万回禅师在当时甚为神异,传说贞观年间玄奘法师从西域归来时,曾对人们说起自己在天竺(古印度)遇到的一件事。玄奘法师在天竺见有一石藏寺,便虔诚地进去礼拜,但进去之后,只是一间空房,因而问住持该寺的高僧大德到哪里去了,人们告诉他说,这个寺院的住持和尚因缺席法事,被罚到东方去了,那个地方的国名叫震旦,地名叫阌乡,离天竺这里有万回之远。玄奘法师归国后,听说有一神异之人叫万回,又是虢州(今河南卢氏)阌乡人,自幼白痴不语,父母也觉得很不吉利,而且还常常被其他儿童欺侮,也不与之争斗,但他一开口说话便说自己是佛门释子,名叫万回。传说这个万回在出家前,不知寒暑冷暖,见贫不欺,见富不恭,东西狂走,终日不息。大约在十岁左右,其兄被朝廷征召远戍安西(西域,今甘肃、新疆大部地区),去了之后很长时间无有音讯,母亲甚是挂念,经常在家里烧香拜佛,为子祈求平安。万回见母亲如此虔诚,便对母亲说:吾兄极是平安,根本不用您担心。说罢,将母亲供佛的素斋打了个包裹,出门去了。到了晚上,万回手持其兄书写平安的家信回到了家,母亲甚为惊异,不敢相信万回已是去了安西一趟。后来其兄返家,说起这件事,详细叙述了弟弟万回远来安西,兄弟见面并吃了素斋的情况,全家人都感到惊异不止。不久便使万回受戒出家,归依佛门。

玄奘法师听说了这个万回的各种传说后,便亲自登门去拜访。这时的万回还没有出家,只对母亲说:快准备素斋,有大和尚来访。母亲还没有准备好,玄奘法师已到家门口了。万回见到玄奘法师后,便随便问起了天竺石藏寺的情况,所问问题犹如亲自到过那里一样,玄奘亦是感到奇异。最早将万回神异的消息传给武后的就是那个道术之士明崇俨,他不止一次地向武后说起万回的神异情况,并十分肯定地说万回是一个神僧。所以,武后才将他召来后宫供养起来。

同类推荐
  •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三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三

    为青少年写书,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轻松。萌动这个念头,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古”、“洋”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彭斯

    彭斯

    彭斯,苏格兰诗人。1759年1月25日生于艾尔郡阿洛韦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里劳动,辛勤20年,而家庭经济始终困难。他自幼爱好诗歌,1783年开始写诗。1786年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原想以诗集的收入作为旅费移居西印度群岛,不料这部新作以其纯朴的农村题材和清新的风格得到广泛的好评,作者被邀去爱丁堡,成为名公贵妇的座上客。但他保持农民本色,在苏格兰西北部作短期游历之后仍回故乡务农,后为税局职员。他除继续创作之外,又替两个丛刊收集并整理民歌,使许多即将失传的民歌(总数大约300首)得以保存。1796年7月21日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 吴梅村传

    吴梅村传

    吴伟业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其诗才在清初堪称第一流。本书作者为国内研究吴伟业的第一专家,文笔流畅,叙述细腻。全书将配插一定数量的图版,以求图文相生。
  •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恋上霸气宫主

    恋上霸气宫主

    她们三姐妹是苏氏三公主寒宫三位宫主苏涵冰苏涵薇苏涵诺他们三兄弟是安氏三公子冷宫三位宫主安逸辰安圣奕安元殒则安圣奕和安元陨是安永康十年前知道的两个儿子是安永康的初恋所生的双胞胎但是三兄弟感情特别好然而三位公子和三位公主和寒宫冷宫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敬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烟雨笔录

    烟雨笔录

    一个学生,乘着暑假期间来到欧洲,来拜访从未见面的哥哥
  • 研究生学风实录——自然情境下的互动与归纳

    研究生学风实录——自然情境下的互动与归纳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研究生学风问题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应该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针对研究生学风现状及相关要素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为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机制提供量化数据。以“走向成功之路”。“学业为何搁浅”为题,分别就学风优良和学风存在问题对研究生进行了个案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研究当前研究生的学风状况及其成因,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以作为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工作依据和发展目标。
  • 续婚特别条款

    续婚特别条款

    一个新的婚姻特别条款被发布,“凡结婚满十年的,结婚证自动作废”。老男人欣喜若狂,终于有机会有机会摆脱现在的老婆,与心中的女神重新开始生活.......
  • 初二那年

    初二那年

    女主初二的生活~这一年她经历好多,经历了第一次恋爱(虽然只是暗恋),第一次被人伤的痛不欲生,但在其中还有几个好朋友与她相伴……第一次写!希望给大家一个好印象~
  • 冷眸一视:傲世女神瞥天际

    冷眸一视:傲世女神瞥天际

    在一年一度的布卡学院招生中,凌默阳背上行囊开始老爹所说的锻炼。在途中遇到了偷跑出来的李灵儿,多年不见的小伙伴——俞非,还有废话大王沈铭,责任心强的冷语,以及卷入了一场异变事件中……然而魔兽深林究竟藏了什么秘密?然而在布卡学院还遇见了天赋超群的罗青青,电脑高手安以成,还有沈薇、叶里等一群人……见识了学生会的一群没事干的家伙……整天以嘲笑对方为乐,了解到任务发布会的作用。对此,凌默阳不禁想到:这样的生活将会有趣吧。
  • 一品御夫:悍妃吃定你

    一品御夫:悍妃吃定你

    某女:“你知道你特别适合用大宝吗?”某男:“嗯?”某女:“因为,大宝,天天贱!”………如果慕容记知道抢玉石,烧寝宫,偷亵裤的后果是每天要面对风华绝代太子爷的毒舌碎碎念,那她宁愿青灯古佛,老死西陵。作为一个志在回到现代的穿越未婚太子妃,却被逼上了一条斗前任,打小三,踢飞好基友的撕逼大战道路中。既然如此,就莫怪老娘个手下不留情。前任,滚的远远地。小三,死的妥妥的。基友,收的乖乖的。至于,你,毒舌高冷绝艳太子爷,本妃要你三更睡,岂敢磨蹭到五更?
  • 天山火焰之圣者遗物

    天山火焰之圣者遗物

    祸起东方,为何决胜天山?人间祸难,如何拯救苍生?
  • 星辰大帝的重生之路

    星辰大帝的重生之路

    在永夜大陆星辰大帝被自己最忠诚的手下与魔人族大帝连手下毒偷袭星辰大帝用最后的力量打开了次元黑洞穿越到地球附身到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身上就这样星辰大帝在地球开始了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