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3200000010

第10章 敦煌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3)

在我小学的时候,我陶醉在唐代诗人创造的迷人诗境之中,当时我就幻想,如果能够回到那个时代,亲身感受那些伟大诗人的生活环境该有多好。后来读了一些史书,我又有些疑惑,这些记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的真实,能不能回到那个时代去验证一下呢?当然,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傻念头。不过,历史有时也给了我们机会,使我们可以重窥古老的过去。大约一千年前,敦煌的藏经洞被封闭的时候,时间在藏经洞内便停止了。在藏经洞外,社会巨变,陵谷沧桑,风风雨雨,发生了多少天翻地覆、惊心动魄的故事。在藏经洞内,几万卷古代藏书就那么安静地堆放着,没有受到一点儿惊扰。直到藏经洞被打开,人们进入了藏经洞,仿佛进入了一千年前的历史,呼吸到一千年前的空气,看到一千年前的藏书。这些藏书和传世典籍有什么区别呢?绝对的震撼!传统学术的各个领域,都从敦煌遗书中获得了新的资料和新的灵感。所以人们说藏经洞的发现震动了国际学坛。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诗歌和散文都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韩愈、柳宗元这样杰出的古文家,这也正是我从小迷恋唐代文学原因。可是敦煌遗书使人们对唐代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了过去从来不知道的事实。原来在唐代诗人行吟天下的同时,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在民间却正在流行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广泛的文学活动,那就是讲经、转变和其他形形色色的说唱表演,并在晚唐五代期间达到高潮和成熟的阶段。而这些形形色色说唱文学发展演变的自然结果,便是形成了中国文学史后半期的波澜壮阔的通俗文学的主流。这样看来,唐代文学的伟大之处不仅在把传统文学推向了顶峰,同时也在于它为中国文学的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这正是敦煌文学给我们的启示。

在敦煌文学中我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宗教文学原来在中国曾经是如此发达。我们过去从未注意到的唐代白话诗派,本质上就是一个佛教的诗派。唐五代民间形形色色的说唱文学活动,都和宗教的传播活动密切相关,正是这些广泛流布的通俗文学,捏塑了中国普通民众的意识形态。然而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几乎没有宗教文学的地位,这一片广漠的土地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垦。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许多固有观念。敦煌文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过敦煌文学研究者们似乎还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没有进一步思考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文学全局的意义,使它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升华。而居于主流地位的传统文学的研究者,似乎对敦煌文学研究成果还有些隔膜,并没有意识到后者对中国文学研究的珍贵价值,从而与这一份珍贵的财富失之交臂。我相信,随着中国文学研究进一步推进,这两方面的研究终究会汇合起来,从而改写中国文学史,展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新面貌。

漫谈敦煌遗书

方广錩

方广錩,1948年7月生于上海,江苏邗江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同院世界宗教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图书馆工作,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论著有《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敦煌佛教经录辑校》、《敦煌学佛教学论丛》、《英国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目录(斯6981号—斯8400号)》,主编有多卷本《藏外佛教文献》等。

说起来,从1983年参加兰州的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至今,我与敦煌学也算有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缘分,但现在来做这篇命题作文,仍有不知从何处下手之感。在此就几个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谈谈看法,以求教于同好。

一、敦煌遗书的名称与价值

对敦煌藏经洞出土的这批纸质文物,到底怎样命名?学术界至今尚未统一。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指出,并主张规范名称。如林聪明先生的《敦煌文书学》在罗列了历来出现的种种名称后,主张称为“敦煌文书”,故将自己的大作,称为“敦煌文书学”。但林先生的提议,看来并没有得到敦煌学界的普遍认同,所以,“敦煌文书”这个名词,除了使用在一些社会经济文书、世俗文书上之外,没有成为藏经洞这批纸质文物的通称。除了林聪明先生,还有其他先生也提出并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命名法,但也都没有被敦煌学界普遍认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敦煌学界逐渐出现一种趋向,很多人用“敦煌文献”来指代这批文物。例如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藏敦煌文献(非佛经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俄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以及北大、上图、上博、津艺等单位所藏敦煌遗书的图录,均以“敦煌文献”命名。此外,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浙藏敦煌文献》、甘肃人民出版社的《甘肃藏敦煌文献》也均以“敦煌文献”命名。但我在编目工作中总觉得“敦煌文献”这个名称用着别扭,不如传统的“敦煌遗书”好用。于是把参与主持的北京图书馆的图录,命名为《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曾有朋友批评:大家都用“敦煌文献”,就是你用“敦煌遗书”,为什么要这样特立独行呢?

其实,我还真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般的情况下愿意随大流。记得90年代的某一天,邓文宽先生说:他们几个人闲聊,觉得“敦煌文献”这个名称好,建议大家以后都用这个名称。我此前并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所以当时就答应了。并且在随后不久的文章中使用“敦煌文献”这个名称,这就是1993年在香港的一个会议上发表的《敦煌藏经洞封闭年代之我见——兼论“敦煌文献”与“藏经洞文献”之界定》。听说这篇文章后来结集到会议论文集中,在台湾新文丰出版。但我始终没有见到样书。后来,我把那篇文章收入论文集《敦煌学佛教学论丛》,这时,已经认识到“敦煌文献”这个词不好用,所以把文章的副标题改为《兼论“敦煌遗书”与“藏经洞遗书”之界定》。

现在就讲讲我为什么主张用“敦煌遗书”这个名称。

先举一个编目工作中的实际事例:

比如:BD00490号(洪090号,缩微胶卷号:8619),正面抄写《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背面抄写《阴阳六十甲子》,应如何著录这一遗书呢?如果采用“敦煌文献”这一名称,目录的“多主题文献著录项”就应该著录为:

本文献包括2个文献:(一)《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44行,抄写在正面,今编为BD00490号。(二)《阴阳六十甲子》,17行,抄写在背面,今编为BD00490号背。

“本文献包括2个文献”,这种表述法是否很别扭?如果采用“敦煌遗书”这个名称,把上句改为“本遗书包括2个文献”,就没有这种别扭感了。

行文的别扭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在于对敦煌遗书的命名,涉及我们对敦煌遗书价值的认识。

敦煌遗书是古人因废弃而无意中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无价的文化瑰宝。当然,对于古人到底是因有难藏匿而有意保存,还是因无用废弃而无意留下,学术界尚有争议,这里不谈。它是一份文化瑰宝,则大家都没有疑义。那么,这份瑰宝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对我们来说,它有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文物研究价值,第二、文献研究价值,第三、文字研究价值。

先说第一点,敦煌遗书是古代的典籍。讲到古代的典籍,在敦煌遗书问世之前,由于传世写本甚少,人们注重的是宋刻本、元刻本。其实,用黄永玉先生的话来说,所谓宋刻本,大多不过是当年小学生书包中的课本。不过因为年代久远,被保留下而已。而敦煌遗书,最起码也是北宋初年的,甚至有早到东晋的。它的文物价值,当然非宋刻本可以比拟。讲到文物价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经济价值与研究价值。文物的经济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不谈。文物的研究价值,则是永恒的。对我们研究者来说,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它的研究价值。比如不同时代的敦煌遗书,纸张差异很大,从中可以研究不同时代的造纸术。比如写经的风格,有端庄、潦草之别,可以窥见写经人的心态。比如轴与轴头,千姿百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制造工艺。比如界栏的种类、雌黄等涂改物的使用,如此等等,无不给我们研究古代文化保留了无穷的信息。即使那些虫茧、鸟粪、鼠啮、人剪、油污、火烧、烟燎、水浸的痕迹,也为我们诉说着它们饱经的历史沧桑。至于敦煌遗书中出现的粘叶装、缝缋装,以往只在日本的古书中见过,现在知道,它们原本是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敦煌遗书中经折装、梵夹装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古书装帧的知识。可以说,由于敦煌遗书的出现,中国古代书史,已经需要完全重新改写。世有所谓“版本学”,专门研究木刻本的版本。敦煌遗书的出现,为我们建立“写本学”提供了充分的资料。有志于此者,一定大有用武之地。以前,我们的研究者,大抵注重对敦煌遗书上所抄文献内容的研究,而忽略了对敦煌遗书本身文物价值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希望将来能有学者补上这一缺陷。

第二、文献研究价值。这一点,我想就不用在这里多费笔墨了。

第三、文字研究价值。关于这一点,也不用我来饶舌。

敦煌遗书有文物、文献、文字三个方面的研究价值,如果单单以“文献”来命名它,难免“以偏概全”之讥。而采用“遗书”一词,则可以把上述三种研究价值统一融贯在一起。这就是我主张使用“遗书”一词的主要原因。当然,对仅从文献角度研究敦煌遗书,其研究对象丝毫不涉及遗书的文物特征者,用“敦煌文献”这一名称,也无不可。天下的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强求一律。

有的研究者提出“遗书”兼有“遗嘱”的意思,故而不拟采用。不错,该词的确可作“遗嘱”解。不过,中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多极了。我们不可能因为有一词多义的现象,而废用这些词。况且从王重民等前辈开始,“敦煌遗书”一词已经通用流传,无论是谁,也不会把“敦煌遗书”误解成是一批古代敦煌人的遗嘱。佛教说:“境由心生。”今天的研究者,大可不必面对“敦煌遗书”而生“遗嘱”之境。

二、主题文献、非主题文献与多主题遗书

敦煌遗书上抄写着各种各样的文献,形态歧杂多样,如何完整、正确、科学地著录,煞费思量。

在长年的编目中,发现文献形态虽然复杂,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我把敦煌遗书上抄写的文献,分为两大类:主题文献与非主题文献。凡是可以独立成篇的文献,称为“主题文献”。比如上文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阴阳六十甲子》都是主题文献。不能独立成篇的,称为“非主题文献”,主要有题记、印章、杂写三类。

题记是我们研究敦煌遗书的重要资料,一件遗书,往往因为上面附有题记,而使它价值倍增。但是,究其根源,题记本身不是独立的文献,它附着于有关主题文献之后,补充一些附加的研究信息。比如:BD00111号(黃011号、缩微胶卷号:7619)所抄为《天地八阳神咒经》,卷尾背有题记:“三界寺僧沙弥海子读《八阳经》者。”这条题记告诉我们,这部经典曾经被三界寺沙弥海子读过。由于题记本身不能独立成篇,所以称为“非主题文献”,著录时将它著录在《天地八阳神咒经》的“题记项”。

我在编目时,在“题记项”中,一般著录如下三种非主题文献:题记、题名与勘记。题记,大家都很熟悉,不用再介绍。所谓“题名”,一般为抄写者的题名,有时为所有者的题名。如《无量寿宗要经》后有“张瀛”、“索慎言”、“田广谈”、“唐再再”等许多写经生的题名。题名与题记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题记往往记录功德主身份、地位、写经的愿望乃至时间、地点等等,蕴含较多的研究信息。而题名则只有一个名字,表示该经典为该人所写或该人所有。所谓“勘记”,这是敦煌僧人整理这些遗书时留下的勘点记录,它与题记性质不同。但为简便起见,编目时也把它着录在“题记项”中。至于近人为自己或他人收藏的敦煌遗书所写的题记,性质与前不同,故另作著录。

敦煌遗书上的印章很复杂。有官印、私印、寺院印章、藏文印章等等。无论哪种印章,本身都不能独立成篇,只能附属于相关的文献,所以也作为“非主题文献”著录。如BD00111号护首背面有2.5×7.7厘米的阳文墨印,印文为“三界寺藏经”。至于近现代人的收藏印、鉴赏印则另当别论,另作著录。

敦煌遗书是古代敦煌佛教寺院的弃藏,所以,许多遗书上都有杂写。杂写的内容千奇百怪。除了特殊情况外,这些杂写一般也不能独立成篇,故作为“非主题文献”著录。如BD00111号卷面有杂写“生则”、“言”。第7纸背有杂写“而说偈言”1行。

区别主题文献与非主题文献,可以使敦煌遗书的著录重点更加突出,内容也更加简明而有条理。

同类推荐
  • 锦衣救国

    锦衣救国

    橘子洲头,大江东去。丰臣秀吉修武琵琶逗秋雨,坐拥天下踞雄关。凌烟阁下,紫禁城中。万历皇帝醉舞春风弄美人,铁马扬鞭成霸业。钟鼓都城,雕栏丘墟。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中的日本武士,露出了笑容,拔出了手中的绣春刀……封侯霸业,驱除外虏。中国血战日本,两大帝国弭兵论战,围绕东南亚霸主之争的饕餮盛宴!万历皇帝剑指丰臣父子,蓄谋已久的侵略阴谋!锦衣卫对战日本北辰一刀流忍者,大明铁骑名将VS日本战国强兵悍将;中华帝国傲视日本安土桃山,一场被日本歪曲掩盖了四百年的惊天真相;大明王朝最后的绝唱!中国史上,汉人皇朝最后一次的扬兵域外!宁予家奴不予外贼的誓死决心!拓万里波涛,将国威布于八荒四海。
  • 全能王之异界称皇

    全能王之异界称皇

    林一诺终于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国内技术简直超一流,美女皇后后宫坐阵,几个妃子被治理的服服帖帖,各行各业的精英们组成经营团,为帝国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且看林一诺有什么实力建的起这般强大的帝国……第一个世界全靠编,第二个开始我不想编了,我要当咸鱼,穿斗罗,入斗破……
  • 睦宋

    睦宋

    敢与皇帝抢女人,是作死吗?敢与赵匡胤谈条件,是作妖吗?······请看一个九岁穿越者的别样人生······
  • 悠哉悠哉的汉末群雄传

    悠哉悠哉的汉末群雄传

    别人家的穿越都是各种逆天改命,而他的却是挣扎求生,别人家的主角总是受各大佬赏识,而他却是被各种针对,别人家的命运总是顺风顺水,他的却是靠逢凶化吉。他穿来凄凉,好不容易时来运转过上平凡的生活,却又当逢乱世,本以为报上大腿能快活,却又成了反贼,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本庸人,愣是被逼成了智者!
  • 长安终战

    长安终战

    “于暗夜之间窥得黎明,于破落之际觅得新生。”这是大唐最后的荣耀,这是长安最后的盛景。火炬升起,千年底蕴,换长安一城无虞,万众,亦是守城人
热门推荐
  • 云上衣

    云上衣

    很多年后,宋宜华再回想起在丰都朱雀街上的那天时,仍觉得那是最美好的回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辰强者

    星辰强者

    这本书是我的处女作,有网友和朋友说写的好,但是我表弟说,人物太多了一点,而且没有给人兴奋,或者热血沸腾的感觉,我知道有很多的缺点。这本是介绍的是一个少年通过前世的记忆体教导其修行的故事,可能前面1到9章有些不管紧要,和有些人觉得不好看,但是请耐心看下去,我相信我会看我的用心改正,看出这本书的越来越好,希望看到这本小说的人能够继续看下去,没看的人也来看看,希望能让你觉得这本小说还行,是你喜欢的类型。(前面写的不好请耐心看下去,我相信后面会让你满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娇虞枝

    娇虞枝

    原本只是旅行培训,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大周朝一个小丫鬟的身上,只是送个信,没想到竟是引火自焚,回去的路上惨遭追杀,跌落悬崖的苏瑾瑞又一次失忆,再苏醒,老伯说她叫花虞枝,似乎每天跟着救她的老伯采采药也是一项趣事,本以为大难不死有后福的她,出了谷没想到是迎来一场新麻烦的开始。夏重墨,那个自称她小姐的人,是大周朝第一皇女,而她的夫君……似乎也大有来头。她以为自己只是平凡的小丫鬟,直到,另一人的出现。连鹦鹤,他说,你这条命,是我救的。摆脱不了的是情,还是他的执着?如果可以,她想斩断这情丝,对于他来说,可能她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者全得死

    穿越者全得死

    拳打系统流,脚踢废柴流,虐遍无数金手指。我,苏远,专杀穿越者。
  • 独家试爱:傲娇总裁求放过

    独家试爱:傲娇总裁求放过

    唐甜:无家庭背景无人际关系无现金存款的三无人员。林华阳:坐拥本市最大集团林氏集团的权威掌舵人。一纸协议,两人结婚,命运阴差阳错地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原本以为她从此能混吃混喝顺带着数老公的钱度过这如米虫一般的生活。谁知道现实生活却是:“唐甜,那家没落的酒吧由你管理,务必让它赚钱。”“唐甜,别以为你私下做的小账我不知道,请诚实汇报酒吧收入。”“唐甜……”“够了!林华阳,为什么我赚的钱,最后都是你的钱!”看着白花花的银子都从面前飞走,唐甜心疼到无以复加,颤声指责。“嗯?”林华阳笑:“因为你是我的人,所以你的钱,就是我的钱。”啊忘了说了:唐甜,爱好,钱,特长,数钱,兴趣,开心地数钱。林华阳,爱好,无,特长,无,兴趣,逗着唐甜忧桑地数钱。
  • 超限真理

    超限真理

    生而为神,我很荣幸!为了完美的自己,我可以舍弃自身的一切。作为追求的担当。
  • 圣威传承

    圣威传承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意外获得玄幻班的奇遇,然而这一切真的如同小说中写的那么简单吗?田浩以后得生活是一帆风顺还是危机四伏!大脑袋到底是谁?真的只是逃亡者?是意外还是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