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3200000013

第13章 敦煌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6)

敦煌历来为佛教圣地,故而当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时,归义军节度使及其它高官往往要做功德以宣泄表达其激动之情,其中开窟建寺之类的举措乃是大手笔,必然要修撰功德记来铭记矜夸,而记中对修功德缘由的追述正为我们解读相关政治事件的来龙去脉提供了绝佳史料。原本立于敦煌莫高窟第148窟的《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即一贯备受研究者重视,但我们以为其中的史料讯息也尚未被剖析尽净,比如该记中提到“先君归觐,不得同赴京华。外族流连,各分飞于南北”和“于是兄亡弟丧,社稷倾沦……”等语即是,前者的文义应是指出嫁给李明振的张议潮第十四女曾与娘家亲人分居于沙州与京城两地,后者则进一步表明李明振妻张氏既有兄长,又有弟弟,即张议潮至少有二子,因为这里的兄弟当是指亲兄弟而并不包括张淮深这位叔伯兄弟,而这正与前举P.3804愿文中的“尚书贵子二小郎君”和S.2589状文中的“淮诠(郎)君”、“郎君二人”相互印证:能在张议潮主办的法会中受祝愿的“尚书贵子”为张议潮之子自是毋庸置疑,S.2589中的郎君既然是从京城西归,也应是张议潮之子。我们大胆揣测:年长于李明振妻的张议潮长子名淮诠,曾是张议潮带在身边刻意培养的对象,P.3730v中与恒安通书信的很可能就是他,大概由于他在中和四年(884)到大顺元年(890)之间遇到了某种意外或不幸,未及当上节度使就死去了,故由其弟淮鼎当政,而淮鼎去世后,李明振妻张氏再无兄弟,只得一人独担重任,剿灭了辜负了张议潮的某人全家(我们认为被灭门的人为索勋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张淮深),在“重光”议潮子淮鼎之后,继续扶助议潮孙承奉,此即《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中的“兄亡弟丧,社稷倾沦,假手托孤,几辛勤于苟免。所赖太保神灵,辜恩巢毙,重光嗣子,再整遗孙。”

关于法会愿文、功德记等等,以往学界从归义军史角度进行的发掘似乎不太充分,因而留给我们的余地还相当大,需要说明的是,佛教文书往往与石窟题记有密切关系,而石窟资料自身的价值本就很高,两者的结合更会为诸多难题的解答提供锁钥。

其三,邈真赞、墓志铭。

这些记载了许多重要人物活动情况的传记资料无疑是推断一些重大事件和政治活动的依据。如P.3518v《张保山邈真赞》即十分典型,该赞详尽记述了活跃于张氏后期和曹氏初期的归义军重要军事将领和外交使节张保山的为官任职经历,他曾参与当时归义军政权的各种重大活动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又曾多次率团东行入贡,故我们可以据此讨论梁唐之际归义军政权的许多大事,其中对使他得授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的那次出使的记述尤其重要。该赞明言张保山此次朝贡归来后升迁为左马步都虞候,“一从注辖,五载有余”,就是说一任五年有余,接下来就是逢遇“谯公秉节”,升任右马步都押衙了。谯公,即曹议金秉节于914年已是学界公论,从此上溯五年余正是朱梁开平二至三年(908—909),那么这次入贡的对象便是朱梁,这是以往学界从未措意的事情,对重新探索金山国的成立原因和成立时间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处先谈前者。我们认为,金山国的建立与甘州回鹘的威胁密切相关。其时甘州回鹘将要对归义军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张保山奉命东行恐怕应有寻求中原王朝帮助的意图,可其历尽艰辛到达中原后了解到的情况却是朱梁无暇西顾、归义军须得孤军奋战。但是,作为中原政权下属的归义军与甘州回鹘可汗的政权在名义声势上完全不对等,而张保山带回的消息又表明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立,张承奉的野心难免不膨胀。这样,为凝聚境内百姓之力对抗回鹘,也为显示敦煌政权作为一个地区统治实体的存在,张承奉遂以金山国为号召。以上认识的获得与《张保山邈真赞》提供的宝贵资料大有关系。

关于碑铭志赞等方面的文书,前贤已经做过大量研究,好在传记类文献一向是魅力无限、常阅常新的,目前我们已经研习的仅是屈指可数的极少几篇,相信随着对其余数十篇的逐一解剖,应当会得到更多启示。

其四,官府支出账、题名、题记与其它文书。

一些入破历之类的经济文书,如宴设司、柴场司、军资库司等归义军政权下属机构破用历等,也反映了使人的到来、宴设等情况,可以为归义军与中原和周边的通使作佐证和补充。上面已经谈到的我们对张保山的研究就与P.4640v《归义军军资库司布纸破用历》中的几笔记录有关。

可以附此一提的是,自池田温、卢向前等先生对P.4640v进行了认真校录并考证出其中纸历部分的年代后,该卷纸历一直被学界用为张承奉时期敦煌文书的断代依据,但是第1—52行所抄布历,因只能推出其时间上限为辛酉年(天复元年,901)却不能确定下限而无法利用。在据P.3518v《张保山邈真赞》和罗福苌编《沙州文录补》所收《张残书状》等考察张保山任官经历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推算出张保山始任新城镇使的时间不会晚于天复元年即辛酉岁十月,而据P.4640v《归义军军资库司布纸破用历》第18行记某年六月四日“支与新城镇使张从武粗布两匹”可知,至少辛酉年或辛酉年之后的某年六月时任新城镇使的仍是张从武。如此算来,我们便可得出下面的结论:辛酉年六月初的新城镇使尚为张从武,至迟到十月时已改为张保山,也就是说布历所记各项支出只能是发生于辛酉年三月至九月。布历部分的年代确定了,其中出现的人物、事件便可以用为相关研究的时间坐标了。由此可见,若我们进行具体研究时有彼此关照的意识,就会屡屡发现各类文书之间的参照关系是相互的。

题名、题记之类的资料非常琐碎,零星分散于各类文书之间,对它们的捕捉十分不易,但是如果善加利用,往往也能成为解决某些重大问题的钥匙。比如P.2094《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保存有一条翟奉达书写的纪年题记“于唐天复八载(908)岁在戊辰……”。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则纪年题记在“天复八载”前特意冠上了“于唐”两字,十分清楚地点明了所用的是唐朝的天复年号,表明至少到908年四月,沙州人还认为自己是唐朝的子民。那么,以往一些学者所持金山国建于905、906、907年的说法就值得商榷,因为如果说张承奉已经宣布独立却还让境内人民称“唐”,那他立国称天子便没有任何意义。故本条题记可确证当时金山国尚未立国。再结合《张保山邈真赞》和新旧《五代史·吐蕃传》中的有关记载,特别是李正宇先生揭出的北宋邵雍《皇极经世》卷六“己巳……张奉以沙州乱”的记录,我们便得以提出了金山国成立于909年己巳岁的观点。再如,藏经洞中保存有多件书写于贞明四年至五年二月的纪年文书,但年号与干支均错乱,这便足以否定以往学界流行的贞明四年归义军曾成功朝贡,并且当年七月即有朝廷使臣来敦煌宣诏的说法。试想,假如当年七月确有朔方使者和朝廷使臣西来,那敦煌怎么会在四五个月后还用错年号?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消息的源头有问题,即来源不正规,亦即当时沙州还没有与中原取得官方联系。

以上所及仅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几类文书,其实未及详论的相关文书还有许多,不仅告身、表牒等史部文书,即便在变文、驱傩文、诗歌等文学文书中也不时能够检出不少遗珠碎玉,至于传世文献中的一些相关记载同样也可以从新角度新侧面启发我们去再度淘金。总之,对于史料的利用应当不拘一格,这样才有可能拓宽归义军史研究的内容和视野。

二、对研究方法的再探索

可再利用的史料虽然多种多样,但必须合理得法地进行研究才能有所收获。我们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文书进行问题式的、个案性的重点研究。

这是进行研究的最基础,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采取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就是一次以一件文书为主,搞清它的来源、所反映的内容、时代、制作者、对象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文书本身发掘、分析透彻,清楚明了地阐述一些掩藏在文句之中不曾为人注意的史实,解决某些尚存的疑问,进行由点到面,由个别到整体的研究。只是筛选文书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相当大,要想从数万件文书中择出适合自己的研究对象,既需要对本件文书的内容价值有相当准确的把握,又需要对相关史料(包括相关文书、石窟资料、传世史料等等)有所了解。

其二,选定具体文书后,尽可能利用最清晰的图版对该件文书进行最大限度的准确认读和校录。

在文书校录方面,以往的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具体到归义军资料,则最应该提到的是唐耕耦与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姜伯勤等《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赵和平《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校》、黄征与吴伟《敦煌愿文集》等等,还有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以及其它学者的研究论著中随文过录的一些文书段落等等,也很重要。这些录文可以帮助我们非常直观地了解到卷子的内容,以之作为研究的参考。不过,由于以往的录文大都过录较早,受当时阅读条件所限,往往并不完全准确,因此在进行研究时,必须重新阅读原卷并反复核实,以尽可能地达到正确精准。其实即使是前人录文完全没有错误,自己再过录一遍与仅参考别人成果的感觉还是不一样,因为在录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现问题。

录文正确的程度与对研究对象理解把握的深度是一致的,有时候,一个字的正确识读常常成为解释卷子的关键,而错误的录文又会使研究者陷入误区。例如,P.3197v有“二月一日文端等面奉可汗处分,许后不残沙州人使,并许西回”一语,其中“许后不残”的“许”字非常难认,但前后两“许”字十分关键,使我们感悟到在朝贡问题上回鹘与归义军矛盾的焦点是使团能不能“西回”而不是“东去”。联系后来携带大量财物的归义军使者梁幸德在回程中被杀事件,故可推知回鹘在归义军使团回归路上掠夺他们与中原交换的物品是其中的要因,两者的根本矛盾是贸易和经济利益问题,这一点贯穿回鹘与归义军朝贡矛盾的始终。再如,P.2945中吹捧朔方相公有“发身(于?)问望之间,高步于搢绅之内”的话。“问望”以前多被录为“闾望”,导致研究者误认为该相公出身于民间闾巷之中,并进而误断其为冯晖,但这其实和书状前面说他“台衮承家”相矛盾。由于我们将该词纠正为“问望”,问题便迎刃而解。“问望”即有声望之意,结合其它的形容词语,则“相公”应是韩洙无疑。又如,P.3931中出自灵武节度使的一件《别纸》有“一昨既宁中土,乃眷朔方,爰命矩才,远临当道”一语。以往的录文误将“矩才”录作“短才”,无从解释。其实矩才实应校为“巨才”,意即高才、大才,结合全句,原来是指后唐将建之初派赴灵武等地的使者,这透露了中原政权与灵武,并通过灵武与周边少数部族政权沟通的重要信息。

其三,尽己所能对文书进行全面精细的注释。

以往研究中的一个缺憾是文书整理者往往校而不注,注释较多的仅是文学方面的变文、讲经文之类,而历史文献注释很少。这往往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和不准确。我们坚持给一些重要文书和关键词作注,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也常常遇到困难,但受益匪浅。例如,P.3016v中“遂有少吏张员进以(与)甘州回鹘副使作为朝定,因此稍说情由,略知些些事故”一语是解释情报来源的,其中“朝定”意为朋友,是理解全句的关键。再如,P.3931一通送物状中有“右伏以厶乙,叨奉皇华,远赍紫诏(诰),幸将庸末,获拜王庭”等语,以往的研究者或提出此状是出自宣命甘州的朝使之口,写书人为朝廷使臣。我们注意到状中的“皇华”一词意为使者,而“叨奉”和“庸末”都是自谦之词,且“叨奉”乃沾光之意,不是代表皇帝的朝使语气。全状的含义实是感谢对方介绍来使者,使自己能够向中原朝贡。但朝贡者是谁呢?“庸末”一词,如理解为回鹘可汗则谦虚太过,作为归义军首领对灵武节度使的自称则极有可能,故知该状作者当为归义军节度使,状中记录的事实正与P.2945反映的情况丝丝入扣。

同类推荐
  • 穿越之玩转新民国

    穿越之玩转新民国

    玩星际游戏,居然带着满载未来科技的星际货船,穿越到一个平行空间,那里正处于民国时期。热血青年,岂能放过一雪华夏民族耻辱历史的大好机会?超越当前的先进武器频频亮相,飞行车,克隆兵,机器人……斗军阀,热血抗战,扬我国威!
  • 独树一帜的中国地理(下)

    独树一帜的中国地理(下)

    本丛书把传统的教育和未来的展望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当代中国人顺应悠久古老的中华文明融注世界发展的现代潮流。
  • 血睚眦

    血睚眦

    天下九军,睚眦为尊。一把折扇,一张轮椅,一对佳人,惊天冤案。我们守护的不是你魏家的江山,而是整个大魏。睚眦蒙冤,嗜血而上。
  • 将军语

    将军语

    若今生乱世如麻尔虞我诈便许你来世锦绣荣华满城烟花君可愿白衣饮茶清风瘦马在唱一曲六月雨下
  • 兵行天下之楚魏

    兵行天下之楚魏

    王朝末年,在驱夷之战中他屡立战功,本可以加官进爵,却因祖训而远走江湖,十万袍泽的冤死,幕后主使却仍旧窃居高位,藩镇割据初现,乱世即将来临。
热门推荐
  • 风云群侠录

    风云群侠录

    传统武侠小说,看两个窝在酒楼的店小二是如何拜入武林高手门下,扬名江湖,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
  • 心灵鸡汤精粹版7

    心灵鸡汤精粹版7

    简单快乐——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面对残酷的现实,快乐总是差一步。但是快乐建立在自己身上,你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去拥有属于你的快乐!
  • SR法则

    SR法则

    这是个循环系统,没有绝对的救赎也没有绝对的恶,有的只是无尽的欲望。人们的心理特征其实是一架承载了欲望的天平,只是欲望分为了两种,一种名为救赎,一种名为堕落。——林川
  • 月牙之眼

    月牙之眼

    在某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有一口月牙之眼……
  • 结缔者

    结缔者

    暗沉的天际总是闪及过几声骇人的吼叫声,天空阴霾,紫及不时的轰现,施阳那一身雪白的休闲服早已被鲜血渗透,双眸里透出隐约的肃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人心早已经凌乱的所剩无几,为了生存,人类相互自相残杀,施阳亲眼目睹了被逼迫的他,竟然选择了让他死!他伤透了他的心,可是又能怎么样?这个世界早已不在是原来的地球了……
  • 前线领主

    前线领主

    这世间万物皆系于一线之上,可是线的尽头却有无数的分叉,有的纵横四海,有的安居一隅,还有的死在了成长的道路上。战争没有对错,只有利益。活下来,你就是王者,死去你就是败寇。
  • 痞女桃花劫

    痞女桃花劫

    前世的Lisa是个桃花凋零的佣兵“剩斗士”,不想一朝穿越竟桃花泛滥美男迷花了眼,前有憨憨傻傻的野人秦逸夺了她的再世初吻,后有酸腐狡诈的昆仑弟子墨非别有用心的将她骗回了家,还有蓝眸俊美的妖孽美男用软玉温香骗走了他的初夜,以为情归妖孽腹黑男,却不想锁妖塔下蹦出个绝美的魔头,口口声声喊她【连曦】,说她是他的妻子……美男成群不胜收,且看现代特工如何玩转美男、指点天下。【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老婆你的马甲有没有掉光

    老婆你的马甲有没有掉光

    慕瑶汐她是一个隐形大佬。墨泽他是京城谁都不敢惹的大佬。女主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婚,她生活在农村,而她的妹妹。跟着她妈妈改嫁了。父母离婚只因他的父亲是被拐卖到村庄的。因为贫穷,母亲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在七岁那年。母亲便和他父亲离了婚改嫁到了豪门。十年之久再次见到母亲,母亲却想把他留在身边,回到母亲改嫁到的豪门却受到百般的嘲讽。不料女主却百般的虐渣灭白莲花,说女主是一个草包废物。敢说汐是废物,一个个马甲掉光吓死你们。男主是京城的太子爷,他是京城中的天才。15岁创建了自己的集团,后来没了兴趣就丢给自己的姐姐打理。结果又跑去学医。他的手被人们称为上帝之手。可是他却宁愿在学校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校医生。男主宠妻没有适度。"汐姐,我错了。"某男厚的脸皮说。"知道错了,说说你错哪了?"女主毫不留情的说。
  • 冥生传

    冥生传

    剑指苍天,泪水亦是火焰!云破雾散再把那一份铁血柔情相连。踏遍河山,让黑夜从此烂漫。星移斗转只愿那一份纯洁、天真不再改变。幼年丧母的古月被万云带上乾南山。她有了疼爱她的师父和一群师兄姐妹。好景不长,无忧、快乐的生活只持续了十年...得五圣器者得天下,白泽国国相盛复林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为夺圣器之一镇魔剑,反派杀上乾南山,天无门惨遭灭门,古月与万云等人背上拯救苍生的重任!他,是心怀天下、正义勇敢、武功极高的天无门大弟子。而他,是古月幼时救过的悲惨少年、后励志变强的反派盛复林的儿子。他们与她,又会产生怎样的爱恨纠葛?权力与欲望的冲击、正义与邪恶的对决...静看古月、万云等人如何扭转乾坤...
  • 漩涡博人

    漩涡博人

    博人一家在木叶村过着幸福的生活。在一次任务中爸爸鸣人得知黑暗势力重现忍界,将通往黑暗的钥匙封印。七年之后,「虚空帝国」获得黑暗之力,忍界再次陷入危机。年仅12岁的博人即将接下老爸的重担,保护忍者世界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