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3200000021

第21章 从吐鲁番文书看敦煌文献、敦煌文物和敦煌地域情况(7)

对于“唱”的探讨,经过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认识过程。众所周知,由于敦煌文献的大部分被劫往国外,早期的敦煌学者,除极个别学者有条件亲赴伦敦、巴黎阅读有关敦煌文献外,绝大部分学者仅能利用北京图书馆所藏“劫余”敦煌遗书,因此,最早对“唱”的探讨,也是从北图成字96号《目连救母变文》背面的一段文字开始的。本件文书共20行,现移录如下:

1.法律德荣唱紫罗鞋两,得布伍伯捌拾尺。支本分一百五十尺,支

2.乘延定真一百五十尺,支乘政会一百五十尺,支图福

3.盈一百五十尺,余二十尺。(中空约6行)

4.法律保宣旧肆阡捌伯玖拾尺。(中空2行)

5.僧政愿清唱绯绵绫被得布壹阡伍伯贰拾尺,旧儭壹阡尺。

6.支图海朗一百五十尺,支图愿护一百五十尺,支智全一百

7.五十尺,支智荣一百五十尺,支图福盈一百五十尺,

8.支图应求一百五十尺,支图愿德一百五十尺,支图法兴

9.一百五十尺,支图大应一百五十尺,支图应祥一百五

10.十尺,支图应庆一百五十尺,支图大进一百五十尺,

11.支图大愿一百五十尺,支图谈济一百五十尺,支图广

12.进一百五十尺。

13.金刚唱扇得布伍拾伍尺。支本分壹百五十尺,余九十五尺。

14.道成唱白绫袜得布壹伯柒拾尺。支本分一百五十尺,支普

15.愿法一百五十尺,余壹百叁十尺。

16.道明旧儭叁伯玖拾尺。

17.法律道英唱白绫袜得布叁伯尺,又唱黄画帔子得布伍伯尺。

18.支图道明一百五十尺,支本分一百五十尺,支图祥定一百五十

19.尺,支图谈宣一百五十尺,支图谈惠一百五十尺,支图戒

20.云一百五十尺,支云贤惠一百五十尺,支云祥通一百五十

(后缺)

1931年,向达先生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上发表了《敦煌丛钞》,其中就披露了以上资料,认为这是“僧人书在外唱小曲所得账目”,“紫罗鞋雨(两)”等是“所唱小曲”的名目。

1934年,向达先生发表了《唐代俗讲考》,又过录了此文献,并以此为据立了“僧人之唱小曲”一节,对此作了专门的解说,认为这是“当时僧人书为人唱曲所得布施同分配的账目”,并进而指出:“账内记有所唱各种小曲的名目,如紫罗鞋雨(两),绯绵绫被,白绫袜,黄画坡(帔)等……至于紫罗鞋雨(两)等内容若何,今无可考。”由此可见,“唐代僧人为人作法事以外,并也歌唱一种小曲,以博布施”。

正是“因为向达先生对这则敦煌手抄资料的解说,不少学者后来纷纷采纳借鉴,并反复引用。有的甚至踵其事而增华,将‘僧侣们之唱小曲’的事情说得活灵活现,尤其治唐宋文学的人。”

1948年,全汉昇在《中古自然经济》中引用了此资料,认为这是“僧人唱曲账目”,“其中详记寺院僧人因演唱变文小曲而得的布的长短”,“可以见出当日西北人以布帛支付工资的情形”,以此为据,可以“探讨当日西北实物工资盛行的情况”。

1954年,任二北先生在《敦煌曲初探》一书中引用了这个资料,认为它是“唐僧唱曲得酬”,其中的“紫罗鞋两”等是“咏物曲子”,并由此推断唐代已经有了与讲唱、歌舞、戏曲相对立的“清唱。”

1958年,任半塘先生在其大著《唐戏弄》中更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论点,该书第五章《伎艺》共分剧本、音乐、歌唱、舞蹈、说白、表演和化装七节,在“歌唱”一节中专列“从清唱想象演唱”一目,仍然以193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所刊发的资料为据,对“唱”字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申论:“敦煌卷子《目连变文》之背面,写法律德荣唱‘紫罗鞋两’,僧政愿清唱‘绯绫绵被’,又金刚唱扇,又道成及法律道英各唱‘白绫袜’,又唱‘黄画帔’,均各得布若干尺。……卷中曰‘唱’者五,曰‘清唱’者一(此清唱是指僧政愿清唱绯绫绵被),绝非他字之讹。‘紫罗鞋两’等,均不似故事,宜为咏物之曲,曰‘清唱’,可能有三方面意义……隋唐既有女伎‘清歌’,及僧侣‘清唱’之名,已反映同时存在者必尚有‘演唱’。……僧侣于讲唱以外,虽不能有普通歌舞,却可以有俳优……僧侣唱咏物小曲,殆亦因有别于俳优,故谓之‘清唱’欤?”

1984年,加拿大籍华人学者叶嘉莹女士发表了《论词之起源》一文,其中第三部分专门用敦煌文献讨论词的起源问题。从“敦煌卷子中的资料来看,足可知当时之俗曲歌舞,确实曾与寺院僧徒结合有密切之关系。此种关系之形成,可以说是既有其历史之渊源,亦有其社会之因素”。从历史渊源而言,“唐代寺院僧徒之往往抄写及创作俗曲”;从社会因素言之,“则唐代之寺院更曾普设戏场……而当时之观戏者,则不仅为市井百姓,亦有王公贵妇”。正是“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则佛教僧徒之唱曲、作曲,甚至扮为俳优之戏,当然便都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在敦煌卷子《目连变文》第三种之背面,即曾写有法律德荣唱‘紫罗鞋两’,僧政愿清唱‘绯绵绫被’,又金刚唱‘扇’,又道成及法律道英各唱‘白绫袜’,又唱‘黄画帔’,均各得布若干尺。……寺院僧徒既与乐曲之演唱有如此密切之关系,故俗曲既可由佛寺僧徒借用演唱以流传佛法,而僧徒之佛曲乃亦有演化为俗曲之词调者”。

叶嘉莹女士写作和发表此文时,《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发表此资料已五十多年,向达先生的《唐代俗讲考》也已发表整整五十年了,敦煌学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叶嘉莹女士仍然以《北平图书馆馆刊》所载向达先生撰《敦煌丛刊》为据,沿袭了向达先生1934年《唐代俗讲考》的内容。

实际上,早在1940年,向达先生就重新修订了《唐代俗讲考》一文,并删除了“僧人之唱小曲”一节,放弃了以前的论点。该文前有一简短的说明:“本文初稿曾刊《燕京学报》第十六期。其后获见英法所藏若干新材料,用将旧稿整理重写一过。一九四○年五月向达谨记于昆明。”到1956年整理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时,所收入的《唐代俗讲考》也是1940年修订、1950年发表的修改稿,并非是1934年的原稿,可见向达先生是一位“与时俱进”的学者。

由于国外所藏敦煌文献逐渐被有的学者介绍、引用,学者们的见闻逐渐广泛,对于“唱”的认识也就更趋深入和正确。1950年,杨联陞教授在《哈佛亚洲学报》上发表了《佛教寺院与国史上四种筹措金钱的制度》一文,结合佛教寺院的有关规定,利用北图成字96号文书和P.2638号文书,对“唱”进行了初步探讨:

这两件文书都是佛教寺院的财务帐目。就我所知,在此之前尚无人能对“唱”字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就眼前所呈现的,“唱”可能就是“唱衣”,即拍卖的简写。

杨先生此文,将“唱”与“唱衣”相结合,对“唱”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遗憾的是杨先生此文用英文发表,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学者难得见到,也未见引用和介绍。

1956年,法国学者谢和耐在其博士论文《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中,首次公布了P.2638号文书,并引用了北图成字96号文书,也对“唱衣”进行了探讨:

在中国佛教团体的生活中,为唱由寺院作为布施物或遗产而获得的衣物、织物和其他那些微小物品的大型庙会该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并由此指出:

“唱衣”在中国早就流行了,而且是根据《敕修百丈清规》中所描述的一种非常具体的仪规进行的。

在1987年本书汉译本出版之前,由于语言的隔阂等原因,除极个别学者外,国内能利用此书,或了解此书的学者很少。

1975年,张永言先生发表了《关于一件唐代的“唱衣历”》一文,利用P.2638和P.2689《僧人析唱帐》、P.3410《各寺布施及僧人亡殁后唱衣历》、P.3850背《唱衣历》等文书,对北图成字96号文书中的“唱”进行了正确的阐释:

这个资料里的“唱”并不是一般“唱歌”、“唱曲”的唱,而是当时佛寺特殊用语“唱衣”或“估唱”的唱;“紫罗鞋两”等并不是和尚们歌唱的曲子,而是他们唱卖的具体的实物。

并进一步指出:

在唐代寺院里,有所谓“分卖”衣物的制度……分卖的东西,主要是施主的某些“布施”品以及亡殁僧人的遗物。因为在分卖的时候要唱出所买物品的名目,而所卖的物品主要是衣着之类,所以叫做“唱衣”。

1977年,陈祚龙发表了《关于敦煌古抄“唱衣历”》一文,对张永言先生的论文进行了批评:

我觉得,单从张氏的这一篇文章之中,我们皆必可以看出:

就像他这样专门研讨此种所谓“显学”——敦煌学的“文士”,虽然似已懂得厉行“批判”与“辩证”往日某些有关“行家”,对于某些敦煌卷、册文字所作的一些错释、妄释与误解、曲解,但至少他自己似乎仍不知道:就像他所加以“批”、“辩”的“玩意”,事实上,早即均经国内、海外的其他有关学者,作了一番更为缜密周详的“宣演”!譬如:张氏只知对于向达、全汉昇、任二北诸人,分别在其著述:《敦煌丛钞》和《唐代俗讲考》、《中古自然经济》、《敦煌曲初探》和《唐戏弄》之中,引用那一份现仍藏于北京图书馆的敦煌卷子(成字九六号)背面所有之文字,皆因失察,而相继造成的一些错释、妄释与误解、曲解。但他并不晓得,就像这一份卷子背面原经古人抄存的全部文字,至少早即已由我的法籍同学、同道老朋友——谢和耐教授,在其巨制(《中国五至十世纪的寺院经济》)之中,作了一番诚可够称精当、完美的考释与译注!谢教授对于向、全、任诸人的有关错释、妄释与误解、曲解,当时固已悉予“摒弃”不谈,另外,他还特将有关学术的一些问题,演绎得至为清楚。换言之,我怕张氏述“学”、求“真”,迄今实际似犹未能做到“博瞻中外”与“会通东西”的有关研究成果,而也许照常受了环境的限制,不得不继行“坐井观天”与“闭门造车”!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中国特殊的学术环境,当时国际交往、学术交流之路不畅,国内学者很难见到杨联陞、谢和耐的论著。就是陈祚龙先生本人,也没有提到杨联陞教授的论文,可见要真正做到“博瞻中外”是多么的不容易!当然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应尽量做到“博瞻中外”、“会通东西”。另外,从作文的角度看,张永言先生也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唱衣”进行了探讨,并非从敦煌学或文书学方面对该文书进行全面研究,怎能要求他的一篇小文将所有问题都谈透或解决呢?

近年来,随着敦煌文献的进一步整理刊布,促进了敦煌学向专精的方向发展,林聪明、郝春文先生在其论著中,也对此问题有所涉及。

随后,郝春文先生又有专文《关于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团的“出唱”活动》,利用敦煌文书及《禅苑清规》、《释氏要览》、《敕修百丈清规》等传世佛教典籍,对“唱衣”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指出“出唱”活动类似于近代以来的拍卖,“是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团频繁举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

从以上关于“唱衣”的研究可见,学术研究是有继承性的,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向上攀登的。但由于我们所受教育的局限,再加上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每个人都是着力于耕好自己的三分地,不要说文史哲兼通,就是文史兼通,或对历史学各个领域都有发言权的学者也几乎没有了。这正如高克勤先生在《走近饶宗颐》中所说:“令人感慨的是,当今学科越分越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难使人兼通和澹定,饶先生这样具有如此多方面巨大成就的一代学者,今后是再难以出现了。”

任二北、叶嘉莹都是文学领域的大专家,更是戏曲和词学研究的顶尖高手,就是这样的大家学者,也由于对佛教典籍、敦煌文书和经济史不大熟悉,从而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这对我们不能不说是深刻的教训。

由于敦煌文书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写本时代的文字又多种多样,对研究者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即使是某一部古籍,其涉及到的知识也不完全在一个领域里面,在整理研究某一种文献时,学者们往往在其专业范围以外出错或者考虑不周。”而敦煌学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在研究中又会常常涉及研究者专业以外的学问,甚至会是多学科的碰撞。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史学要与文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学科相互学习借鉴,尽量多了解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状况,从而使我们少走弯路。

同类推荐
  • 史上最强醉婿

    史上最强醉婿

    什么?喝酒就是我的金手指?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小白脸,你们不要逼我打脸。
  • 穿越隋唐

    穿越隋唐

    这是一个豪杰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美女如云的时代;这是一个天下动荡的时代。江湖奇侠红拂女,是我义姐;绿林豪杰秦叔宝,乃我结拜大哥。绝美道姑袁紫烟,是我夫人;大漠女将花木兰,乃我红颜知己。草莽英雄程咬金,是我麾下;绝世猛将罗士信,乃我贴身随从。问我和秦王李世民的关系?呃,那正是区区在下的准女婿,不过嘛……斗宇文,伐杨广,上漠北,下南洋,但看柳玄青如何驰骋天下,快意江湖。
  • 葬心志之末日谣言

    葬心志之末日谣言

    一代天才少年常昊,因为女朋友莫名其妙的感情,在设计好的穿越过程中出了意外,直接被送去了投胎。重活一世的他,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和前世女朋友“时空快递”送来的大礼包,意外走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拯救完世界,他决定要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给他洗白,必须洗白,身为一个救世主,怎么可以留下乌黑一片的历史?
  • 将猛

    将猛

    国与民、铁与血,传奇之路,其实并不那么美好
  • 以观天下

    以观天下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戎狄入侵,中原之地尽染膻腥。他出生权贵之家,她位居皇后之尊。为了她,他破家灭门,从此沦落天涯,为了给她寻找一个没有纷争的世外桃源,他踏破万水千山,终于发现世界没有那样的一个地方,于是征战天下,既然没有这样的地方,那就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地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恐龙来袭

    恐龙来袭

    一次次的与恐龙搏斗,与变异人厮杀。不得不在埃及金字塔,英国巨石阵,百慕大三角洲等这些该死的地方穿梭。林晨明白,能活着,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为了自己的队友,为了身上肩负的终极使命,林晨不得不凭借一己之力,建立恐龙基地,与变形金刚展开死命的搏杀。这是一场科幻的盛宴。一切,都还仅仅是开始……
  • 影宗

    影宗

    一个少年,因为父母的本体术既稀有又厉害,招惹来了杀身之祸,父母双亡,少年的本体术被抢,他有怎么样的命运?
  • 邪魅丞相狂妄妻

    邪魅丞相狂妄妻

    在白夜飞眼里,一切没有对或错,只有随心所欲。他可因一句话不顺耳,让人永无翻身之日,也可因一时兴起,说动皇帝发粮赈灾,世人对他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他全没当回事,最近,正感觉到日子无聊的他,竟然有一个女人送上门要刺杀他,那么,他不玩个痛快怎么能对得起自己呢?小姐,你只能自求多福了!一见钟情啊……原来这就是一见钟情的滋味呀!既想蹂躏她,又见不得她受虐的心情……真是有趣!官大如何?权大势大又如何?怎比得上挑战这个能引起自己兴趣的女人好呢?太好了!好久没这么有斗志了,是先吃了她?玩玩她?还是?
  • 不落之日

    不落之日

    山村少年,孤独无亲为探寻身世,踏上了一条漫长无底之路只用那坚实的脚步成为这世间不落之日
  •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人在旅途,暗流汹涌,变幻莫测;命运之路,荆棘丛生,陷阱密布。人生中,不光需要勇敢、坚强,还需要心机、手腕,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做人要有“心机”是让你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讲究变通之道,灵活机智地应对人情世故,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做事要有“手腕”,是要你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_方圆通达之道,把成事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达到****超群的境界。
  • 黑日白月

    黑日白月

    在众多大陆和平时期,因为一个陌生人、一个国家的国王,导致了全部帝国的分离开了。而在这片大陆上高手如云,当一个国王导致全部帝国都分离后,又发生了魔族入侵。当人类陷入绝望之际,人类的众多高手联手逐一击破重重困难,最后封印魔族之王。而直到今天,魔王要再度破开封印统治人类大陆,最后会是谁来解决人类的危机。
  • 时光不去我们不散

    时光不去我们不散

    她,顾晓若,是一家上市公司总裁.她有一堆死党,她们一起创业,一起打闹,才有如今的辉煌。她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哪怕她们吵的不可开交,哪怕她与那个他走散,可是她们和他却一直在。顾江:顾晓若,爷今天带你兜风去!顾晓若:别吧,我怕了.哪次去兜风不都是兜西北风去了.林晓蕊:顾晓若,待你长发及腰,借我拖地可好?顾晓若:……你无不无聊啊,林晓蕊!哪怕时间飞逝,可脑海的记忆可从不毁去!顾晓若总记得一句话:晓若,时光不去,我们不散.
  • 纸牌特工:美人傲天下

    纸牌特工:美人傲天下

    【现代文,小欢乐,异能超术,还带着小玄幻!(开头训练是五人主角,后面变成一人主角。)】只要是她做的任务,从没有完不成一说,直到遇见他,这个传说被一次一次的打破。“叶帆,你给我等着!”“好,等着你呢!”他戏虐的笑,她傻傻的追着打。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一场又一场比拼。谁胜谁败,次次悬念。有句话叫做:“不打不相识。”不过他们貌似相识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