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72000000003

第3章 福建文坛“三老”

二十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福建文坛有三位在诗歌、散文创作上成就卓著的老作家,被称为福建文坛的“三老”。他们是:蔡其矫、郭风和何为。“三老”已先后谢世作古,而他们生前同我都有过一些往来。于是,写完关于冰心先生的忆文之后,也分别写下对福建文坛“三老”的一些回忆。

蔡其矫

诗人蔡其矫是“三老”中同我交往较多,也是同我交情最深的一位。

蔡其矫于1918年底出身于福建省晋江园板村的一个华侨家庭里,村前福厦公路蜿蜒而过。80年代与他相识后,他曾在车上指着园板村的一座小洋楼告诉我,那就是他的家。8岁时,即1925年,为避军阀混战之乱世,蔡其矫随全家迁至印度尼西亚泗水,就读于泗水振文小学;1928年蔡其矫11岁时被父亲送回国,先就读于厦门鼓浪屿福民小学,后转学至泉州培元小学;1930年,13岁,入泉州培元中学。1932年,其祖母与叔父从印尼回来,在园板建洋房一座。从50年代起,蔡其矫经常回到那儿住上一段时间。1935年,蔡其矫18岁,转入上海暨南大学附中。1937年11月,蔡其矫奉父命率全家回印尼泗水,旋即又于1938年1月离开泗水回国,辗转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入鲁艺,又于1939年参加三千里行军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40年,蔡其矫参加中国共产党,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教员。1952年,蔡其矫35岁时调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易名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即鲁迅文学院前身)任教员和教研室主任,算是我前后的同事。1957年底,文讲所停办,蔡其矫转为中国作协专业作家,然后被安排到武汉挂了一个九省水利建设“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虚衔,开始深入长江水利建设工地,写长江。1958年主动要求下放福建,搞专业创作。从此直到他生命终止,一直待在福建,当然后来大部分时间还是回到北京位于朝阳门内竹竿胡同的老宅里。在这漫长的四十多年,他经历的坎坷、苦难,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文革”之后的80年代在故乡见到老诗人蔡其矫说起回福建的经历,真是不堪回首,唯有嘘吁。

我喜欢蔡其矫吟诵大海的诗篇,尤其喜欢他吟诵鼓浪屿的唯美的诗篇。1958年10月号的《诗刊》上发表了我大学同班同学吕恢文的长文《评蔡其矫反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更引起了我对蔡其矫的关注,但是一直无缘会面。直到70年代末,当时主持《福建文学》编政的魏世英(魏拔)先生来信说发了一组蔡其矫推荐发表的舒婷的诗《心歌集》,拟配发诗评,于是我写了篇8000字的长篇评论给他们发出。老蔡大概见到了,很高兴,日后见面还提起此事。可见他对我的印象乃自《心歌集》的评论开始。

1987年我调到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工作以后,同老蔡的往来就多了起来。他一回到北京,就常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位于朝阳门外八里庄南里的鲁迅文学院来找我聊天。从朝阳门到朝外八里庄正好八华里,即四公里,骑自行车,30分钟就可以到达。他到鲁迅文学院来有时是找学生、顺便访我;有时则是专门来看望我。一杯清茶,或一壶武夷山的茗茶,就可以聊上半天。话题从文坛到家乡,从鲁院的今天到文讲所昔日,有时也聊聊诗坛的情况,因为从80年代初开始,我的主要精力转向长篇小说的阅读和评论了,对诗歌创作比较陌生,故对诗界的情况也就聊不起来。有一次,我的学生、诗人萌娘(即贺平)同蔡其矫一起到广西北海参加一个诗会,回来聊起蔡老在会上活跃的情况。后来,蔡老来我处聊天,提起此事,他依然热情奔放,朗诵起诗会上写的诗来。但是,有一次蔡老来找我适逢进修班开学典礼,我请他一同到五楼大教室参加典礼,并请他一起到主席台就座。照理说,作为老同志,尤其是曾在文讲所工作过的老同志,一起到主席台上坐坐也不为过,但这个要求却遭到当时一位分管行政的副院长的拒绝。于是我只好陪蔡老在学生的座位上坐了一会儿,然后回到二楼我的办公室聊了一会儿,留他吃个午饭也被婉拒。大概从此之后,他就不到鲁迅文学院来了。那是1993年秋天的事儿。

此后的十多年间就很少见到蔡其矫了。因为我有时回福建,很少到福州去;而他到北京来,也再不到鲁院来了。90年代末,我从鲁院退休之后,联系起来就更不方便了。1999年,我途经福州返回闽南为母亲扫墓,在榕城逗留数日,蔡老似也不在福州,于是没见上面。直到2006年12月,中国作协“七大”在北京召开,听说他在北京饭店的客房里摔倒,遂即送协和医院抢救。2007年1月,他即病逝于医院,享年89岁。当年春天,我在《光明日报》上发了一篇关于蔡其矫的文章,算是对他的悼念。

郭风

郭风先生是忠厚长者,著名的散文家。他是福建莆田人,1918年生,同蔡其矫同龄。他原名郭佳桂,1944年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先回乡任中学老师,次年才到福州任《现代儿童》主编。从此登上文坛。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历任《福建文艺》副主编,福建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榕树》文学丛刊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等职,是福建文坛资深的长者。福建历来是一个散文大省,散文名家灿若晨星,而郭风又是其领军人物,故其散文作品甚多。记得我上中学和大学时,对其散文诗集《叶笛集》颇为痴迷,购得一册,藏在衣袋里,经常朗读,有些篇章还背得出来。记得当年还模仿着写过一些散文诗,那时,多么希望能见到郭风先生。

同郭风先生取得联系,并见到他,迟至20世纪80年代之后。80年代初,我调到中国作协新建的创作研究室工作,分工阅读长篇小说,并参与首届、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一些具体组织工作,郭风先生知道了,来信予以鼓励,并签名送我一本新的散文随笔集。可惜把送我的书与送曾镇南的弄调了包、寄错了,为此事郭风先生还当面道了歉。大概是80年代中期,我应邀在福州停留几天,讲了课,省文联有关同志陪我去拜访郭风先生。记得他当时还住在三坊七巷省文联的宿舍里,见面时无非是寒暄,不会有什么深入的话题。他讲的是莆田人的普通话,口音很重,连我这个福建人交流起来都有点困难。但是,他作为福建文坛的前辈,作为一位忠厚的长者,对我的殷殷嘱咐我还是铭记在心的。

1989年12月初,我陪汪曾祺、林斤澜游福建。先陪汪老由北京乘火车到福州,全程48小时,虽然买了软卧,但路途遥远,真是够疲劳的。可是当我们在一个清晨走下火车,走出车站时,却发现郭风先生领着省文联的一帮人在那里迎候,一下子让我们倦容全消,精神也振作了起来。原来是郭风先生听说汪曾祺先生由我陪同来闽经福州转漳州讲学,坚持要亲自到火车站迎候。两位文坛的老前辈、年过七旬的老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在初冬的寒风中都感到一丝暖意。共进早餐后,我们没有多停留,即转乘大巴到目的地漳州去了。在闽南活动十几天后,我们一行三人又回到福州,住了几天,又见到郭风先生,这次汪老同郭老单独聊,大概聊得比较深入些了。

打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郭风,只是从福建文友那儿听到一些关于他的消息。他晚年也不怎么出门,连北京开会也不能来了。直到2008年1月,才听到他辞世的噩耗传来,这年,他正好90岁。

何为

何为,原名何振业,他不是福建人,而是浙江定海人。1922年出生。他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时,曾写了一篇散文《第二次考试》发在《人民日报》上,从此成名。《第二次考试》在“文革”后的一年高考中被作为语文试卷的改写试题,因此影响深广。何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调到福建电影制片厂工作,任故事片编辑组副组长。1964年转为专业作家,曾任福建省作协副主席。

我对何为的了解始于在上海复旦大学求学时读他的《第二次考试》。“文化大革命”中,同他还有一段奇遇。那时,他由省城福州下放到地处闽浙交界的闽西北浦城劳动锻炼,简称“下劳干”;我的前妻也从南平下放到浦城。我暑期返闽探亲,先到浦城,然后经南平返回闽南。有一次,在浦城长途汽车站登上由浦城开往南平的班车上,正好见到何为。通报姓名后,由于都姓何,即聊了起来。他是要到南平转火车回福州的,我则要到南平转火车回漳州再回云霄。他是颇有名气的作家,我则是一个中学老师,身份颇为不相称。但他很平和低调,仍然聊了起来,不过话不多。车到了建瓯县城附近,休息一会儿,乘客都下了车,我与何为即走到一个水车处观赏起来。闽北山区多有小河边装上飞轮转动带出水的水车,用以从河中提水灌溉以及饮用之用。这种古老的水车给那儿增添了些田园风光。何为观察得很细,几乎入迷了。直到车上的司机大喊“开车了”,并按响喇叭,乘客纷纷跑回长途汽车时,他似乎才从梦中醒来,慢吞吞地登上汽车坐到他的座位上。他差点迟到,我真为他捏了把汗。因为在那荒郊野外,赶不上车是很麻烦的!我同他开玩笑说,老兄是不是想写写水车啊?他笑而不答。车到南平后,分道扬镳,从此再也没见到他。80年代后,我调中国作协工作,有时也到过福州,他却回上海住下,或又陪他儿子住到香港去了。

“文革”之后,他的散文创作似进入一种喷发期,《临江楼记》《春夜的沉思和回忆》《风雨夜航图》《园林城中的一个小庭园》等,一篇篇地发出来,产生相当深广的影响。但作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并不以作品的量多取胜,而是以作品的质高产生影响。清点一下他的散文作品,只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北海道之旅》等几部不厚的集子,但如果有人要写中国当代散文史,就不能不提何为的散文。

何为于2011年春悄然离世于上海。

2012年9月10日至11日

同类推荐
  • 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

    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

    本书讲述了音乐、戏曲、影视等领域的表演艺术家的学艺经历、表演的体会心得、人生与表演的交融及其酸甜苦乐。
  • 爱要怎样千回百转才死去

    爱要怎样千回百转才死去

    作者着眼点在这些传奇人物“惊世骇俗”的婚恋史,以民国那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为背景,以一批最敏感、最有才情的男男女女为主角,妙笔生花,风趣幽默,为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那些人的令人唏嘘的人生和爱情往事。读的时候,你会不停地笑,笑过之后,你会觉得悲。悲欣交集后,你会觉得对人生的理解变得不同了……
  • 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

    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

    为了帮助现代更好地塑造和提升个人形象,我们编写了这本《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全书分别从穿着服饰、仪容修饰、气质修养、交往礼仪、行为举止、综合素质等方面,系统地阐述提升个人形象的方法,指导和帮助读者培养积极、诚信和友善的品质,提升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效率,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跨越时空的长廊,思索生命的意义;走进岁月的角落,寻找快乐的源泉。一滴水里有一个海洋,任生命之舟在波光里尽情荡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缔造心灵的海洋;一朵花里有一个春天,任青春之花在春天里肆意绽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营造时光的春天。让广大读者在优美的文章中释放,在醉人的书香中感悟,通过文章点拨和自身领会,感悟人生百态,点亮生命的希望!
  • 辜负人间不值得

    辜负人间不值得

    她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女性,也被视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女作家的代表人物。她与李唯建谱写了民国“惊世”恋情。文风细腻多感,风格堪比郁达夫。《辜负人间不值得》是一代才女庐隐品读人生之作。在庐隐所处的时代,能活着就已不易,更何况是随心而活,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奢求,但是庐隐做到了。庐隐有两段婚姻,每一段在现在看来都可谓惊世骇俗,然而对于庐隐,那只是她的真性情……她曾说:“我想游戏人间,反被人间游戏了我。”可见,这个随性率真的女子的人生,也是有无奈和悲凉的。对于当时的社会,庐隐也是少数有清醒认识的女性之一,她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那时的“血与泪”。读庐隐的散文,便是跟她一起能认清世界,还能活在当下、活成自己!
热门推荐
  • 我才不是你的宝宝

    我才不是你的宝宝

    穆然的愿望一直都是有好友在身边闲来无事欣赏个帅哥做个美梦,安安静静平平凡凡地找到未来的那个人然后一起开个小店。但没想到却遇到一个这样的他。—————片段1————————————片段2———————“你可真坏”穆然“我不坏你也不会这么爱我呀,宝宝”“谁是你宝宝”穆然“世界之大,哪里都有我的宝宝”“你你你!骗你的了,只有你穆然是我的心头宝宝。”
  • 霸道傅爷偏执爱

    霸道傅爷偏执爱

    傅爷追媳妇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是得从小保护到大,贴身管家保镖,吃喝拉撒伺候到位,欲擒故纵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女人缠着自己,依旧稳如泰山,苏南兮气急,“傅寒宸要么当我男人,要么我后宫三千。”傅爷一声冷喝,“苏南兮你敢试试?”转眼,苏南兮和别人结婚,婚礼当天,教堂外黑压一片,“苏南兮你敢嫁试试?!”傅寒宸拽住逃跑的女人死箍在怀中,“苏南兮你从头到脚都是我伺候到位的,死也是我傅寒宸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了又怎样

    错了又怎样

    月宫不安分的玉兔被贬下凡,历经人间的爱恨情仇、生老病死……最后再度升天成仙的故事。
  • 爱情本科

    爱情本科

    大学里,有爱情本科专业吗?希望有。女生向飞和男生岳明,本科毕业时没有门路可以求助.学校为帮助贷款上大学的学生如期还清银行贷款,为他们联系了一些小城市的工作单位.岳明和向飞一起到了一个小城市.忽然到了陌生的地方,两个人很有些相依为命的感觉,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逐渐日久生情,如胶似漆了.在这个小城,他们恋爱了.甜蜜的爱情,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学历是本科,可是,谈情说爱的经验值,却好像只是中学水平,两个从未恋爱过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尽快弥补过去的缺憾,尽早让自己的爱情,也本科毕业。一段青涩的爱情,一段刚刚开始的人生-------
  • 如烈焰一般灼热

    如烈焰一般灼热

    一场强强对决一个个爱情陷阱到底谁谁能摘下胜利的果实?让我们拭目以待
  • 张话连篇

    张话连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坑死了好多人,把我忽悠去格物。结果宇宙无穷大,世事最纷杂,生命很短暂,啥也没干成。有那时间,别扯淡,听听“”张话”过过瘾得了。
  • 妖精修炼手册

    妖精修炼手册

    叶斯慕正在看“妖精种植手册”时,忽然发现,自己穿到里面了!!!原本想开开外挂,结果......这剧情完全不一样啊!!!她想掀桌,说好的中国人的福利呢?
  • 我的11岁

    我的11岁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坎坷,在此过程中会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坚强,慢慢得变强大起来,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 重案小组:杀戮的秘密

    重案小组:杀戮的秘密

    比起案件呈现出来的赤裸裸的血腥,背后隐藏的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一个重案小组,一连串可怕的重口味刑事案件,每一次的刑侦都是一次对人性的探讨和解刨,到底人性里面隐藏着怎样的能量破事?这一连串可怕的重口味杀人案件的出现,从三个新兵的登场亮相,让我为你揭晓这“重”案背后的秘密!
  • 校花的带电高手

    校花的带电高手

    啥?他会放电?爆校花裙子?衰仔萧峰一进校园,就以“撕裙哥”的名号一夜爆红,结识爱迪生,富兰克林,建设社团万事屋,专门替人排忧解难,艺术学院的师姐们不用排队,不用预约,直接进哥办公室。媒体:“萧峰先生,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萧峰:“大波浪的长头发。”媒体诧异:“就只有这一个要求吗?”萧峰:“这是三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