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83900000001

第1章 追忆似水童年

一、

1996年春天,我出生在福建的某个小山村里。我们整个村庄面朝一个水域辽阔的水库,背靠绿树成荫的青山。我父亲和母亲是村里的渔民。

小村庄的冬天阳光是和煦的,照在身上会让人有一种懒洋洋的感觉。冬日的清晨,太阳还未及升起,村庄面对的水库就蒸腾起一米多高的乳白色的薄雾。薄雾像从水底倒灌上来的细雨一样,恍如仙境。

儿时的我喜欢在清晨湖面上的雾气未散尽的时候,去水边看雾,只是到了水边,那雾气便不像远看时那么壮观了。偶尔还会碰见一两只水鸟,在水面振着翅膀扑噜扑噜飞出几米远,又在水中飞快地翻个身,扑通一声折回水里不见了。

夏天的湖水则是热闹非凡的。远道而来的钓鱼客们,载着渔具,撑着阳伞一个个坐在湖边钓鱼,往往一坐就是一天。还有一些来游泳的人,十几个人扎进水里,在背后绑上救生圈,常常游到晚上才回家。游泳的人,直到冬季也络绎不绝。

春秋两季是渔人丰收的时节。父亲常常在这两个季节里,每天都能捕到几十斤鱼,有时候多的话有上百斤。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每天早上就要早早地起床帮忙把鱼从渔网上剥下来,只是杀鱼我一直也学不太会,不是把鱼胆割破了,就是把整个鱼肚子切掉了。

我想如果以音乐来形容这个湖水环绕的山村,那么春天应该是一首清甜的女生独唱,夏天是一段激昂的男声合唱,秋天是一支优雅的古典音乐,冬天则是一曲细腻浑融的乡间轻音乐。

小村庄四季如春,时间仿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二、

等到我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去水库打鱼便常常会带上我。我们扛着渔网,一路欢笑着走过一段长长的下坡路来到水边,坐上父亲的小木船,我就坐在船的一侧,把双脚泡进水里。船一划动,我的双脚就如同被无数缕顺滑的发丝掠过一般酥麻,这时候船上便响起了我“咯咯咯”的欢乐的笑声。

父亲划桨,母亲则在船头放网,有时我也会加入划桨的行列,只是我再用力,也难以使船只移动半步。

除了渔网以外,父亲还用网箱来捕鱼,这样抓到的鱼常常是活的,有时幸运的话还会抓到一些珍稀的鱼,比如全身透明的鱼,还有甲鱼。

我常常把一些鱼带回家,放进水缸里养着。

三、

除了两条小木船外,父亲还有一间漂浮在湖中央的小木屋。

小木屋是用杉木做成的。几十根粗细均匀的带皮的杉木排列在一起,围成一个十来平米的正方形,屋顶是用杉木做成的三角形尖顶,底下垫着十来个巨大的塑料泡沫,再用胳膊粗的两条麻绳拴在岸边的两头,以防风浪来时把小木屋带走。屋子外边连着一个大大的铁架子,绑着两张巨大的网箱。小木屋里除了一些渔具以外,还有一张小木床。

父亲和母亲到水库里放渔网常常是在夜里一两点,有时我不肯睡,或者看见他们要去放渔网了,就缠着他们一起到水库去。

他们划船去放网的时候把我留在那个小木屋里,我就自己躺在那张小木床上睡觉。

幼时的我无数次感到好奇,深不见底的水里是什么,是另一个世界吗?

夜里我推开小木屋的门,就看见月光照进深邃幽兰的湖底,风一吹,湖面就漾起一圈圈大大小小的波纹。

湖水没有回答我的疑问,我只听到几声鱼儿因受了惊吓而遁入水里的扑通声。于是我只好关上小木门,躺回到床上去,睡着了。

四、

父亲的两个大网箱里放养着草鱼、鲤鱼、大头鱼和罗非鱼。草鱼吃草,于是每逢下午,我就和母亲扛着扁担和麻袋到田里割草喂鱼。

我们要找的是一种短短的非常细嫩的水草,那种水草长在小池塘里,或者漂浮在小河边,常常要涉水才能割得到。母亲和我穿着胶鞋踏入水中,母亲一手抓住水草,另一只手飞快地挥舞着镰刀。而我则小心翼翼地注视着水下的每一个细微动静,哪里忽然蹦出一只小虾米,哪里又游来一只小蝌蚪,我看着它们朝我游来,等它们游到我身边的时候我就伸手下去试图抓住它们,只是它们的动作更迅速,我因而很少抓到它们。

水里还有很多水蛭(闽南话叫“伍奇”),它们在水里游动的时候,不仔细看就像是一根酱紫色的麻绳,拉得老长以后又一下子缩紧,以此来推动自己的身体。

我不知被水蛭咬过多少回,每回被咬,我都会哭着跑到母亲跟前,要她帮我把水蛭除去。每次母亲将口水吐到手上,再抹在水蛭吸附的地方,水蛭就自动脱落了。

母亲割完水草,把水草装进两个麻袋以后,我们就动身回家了。

走在夕阳金色的余晖里,看着母亲肩头沉甸甸的水草,年幼的我,便以为那就是生活的全部。

五、

除了水,还有关于山里田间的记忆。

我还依稀记得儿时瘦小如竹竿的我,同大人们一起扛着锄头、镰刀等农具晃晃悠悠从山间走过,光着小脚踩过深没膝盖的泥巴,双手掬起冰凉彻骨的山泉,还有山涧的风拂过脸颊,那么地清爽怡人。

每当大人们在田里忙农活的时候,我就坐在田埂上,摇晃着双腿。时不时帮忙递递工具,送送茶水。等到大人们吩咐我割稻子或者是打稻子,就轮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刻了。我总是能够那么轻易地把稻穗割成缺了杆的穗子,把大把大把的稻子打到粗大的谷桶外面。而这时他们就开始相信,我不是真的来干活的,而至多只能是帮着端茶倒水搭把手而已,于是我就又开始了放任自流的生活。

六、

我童年的唯一玩伴是一条叫小白的白色土狗,每次我和母亲一起去田里时,它就跟着我身后,几乎从未缺席。

有时它自己躺在草丛里不吱声,而我也自顾自玩我的,有时它就在草丛里像一只蚂蚱一样跳来跳去,跟草丛里的昆虫做游戏。有时我追着它跑,它也追着我跑。有时我把它当成马一样骑在它身上,它也丝毫不会反抗。

每当我和母亲准备回家时,不管它在多远的地方,只要一听见我们呼唤它的名字,它就吭哧吭哧一路小跑过来,凑到我身边让我抚摸它的脸。然后我们便一起回家。

七、

我们的农田旁边长着一片细竹林,每到梅雨季节,竹子生长旺盛,我便和母亲一起去竹林摘竹笋。

那些竹笋长在山坡上,因为地势陡峭,极难爬。我身子小,每次都能很轻易地钻进竹林里。竹笋不好找,而且要找那些既不太老又不太小的。如果赶在别人来摘过之后才来的话,可能就要落个“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只是我们每次依然会有不少的收获。摘了几麻袋的竹笋回家以后,把竹笋的皮剥掉,用开水焯一下,再加上五花肉一起炒,是我儿时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菜肴。

竹林下面是一条顺着山顶流下的山泉,水里有虾,有时我独自一人,或是不想帮忙摘竹笋的时候,就会到水里摸小虾玩。

八、

也许是在山上呆的时间太长了的缘故,我的好几颗乳牙都是在山上换的,每次换牙的时候,漱口的水都是用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

山上种着成片的水稻,每次风一吹来,一缕缕的稻穗就随风飘荡起来。待到稻子成熟的季节,稻穗挨着稻穗,遍地都是金黄色,整个山野间都浮荡着稻粒的香气。

田里有很多蜗牛,蜗牛产的一团团玫红色的卵就粘在稻苗的旁边。我时常摘下那些卵,捏碎它们,以此来取乐。

山里常常传来农人吆喝牛犁田的声音,接着便是牛慵懒地迈开步子,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山里做农活的都是同村的人,有时候远远地便能听到人们大声谈笑的声音,那些憨厚质朴的笑声穿透四野,回荡在山谷之间。

每次母亲他们干完农活以后就回家了,有时候我自己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玩,他们也没注意到我。有时看着他们扛着锄头走很远了,我便拔腿在田埂上飞快地跑起来。

“等等我!”我喊着。可是他们听不见。

四下里越发暗了下来,可是我从未对这样的山野产生过恐惧的心情,只是一心迫切地想着能够追上他们。

那时尚还年幼的我,也许是因为整日与山野相伴,就算是撒腿在细窄难行的山野间狂奔,竟也极少摔倒过。

九、

每逢稻子成熟,收稻谷的时候,就是我们全家老小一齐出动的时候了。

割稻子、打稻子、晒稻子、碾稻子……要经过种种复杂的程序。而晒稻子可以说是最麻烦,时间也最长的了。

我们把割回的稻粒用一种造型特殊的铲子(头扁身长),把稻粒铺在楼顶或者空地上,就算是晒场了。每天傍晚的时候要把稻子收进屋里来,收稻子的时候最好是有风。奶奶用竹编的平底篮子把稻子舀上来,然后再撒到地上,风来的时候,稻叶和沙子等杂质就随风飘到另一边,如果没有风,就要另有一个人来扇风。

也许是稻子上有一些小毛毛的缘故,每天收稻子的时候,总是弄得我全身痒痒的。

十、

那些似水般流淌的童年,如梦一般与我相隔遥远,而我还清楚地记得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是这些童年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

当我回望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童年往事,我似乎看见一双无形的手,正在慢慢地推着我长大。

同类推荐
  • 风景独好

    风景独好

    随着老树年轮的急速增加,尤其是时代脚步的快节奏、目不暇接,白去年始,晨昏里,将尚未成形、业已成形,以及见诸报刊却尘积散乱的诗稿,粗略地整理成八卷,即:奇山秀水、群星灿烂、乡间掠影、桃源杏林、红色印记、古迹斑斓、思绪缤纷、花香鸟语,以《风景独好》命名,作为封笔之册,一揽子出版。至10月份,初稿打印出来,闲传于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笔友同行间。有“好事者”直言不讳日:“诗堆词垛,面面俱到,拖沓冗长,有谁个看?倒不如取其一侧,抽个单项,简短玲珑些好!”我顿然懵了,不知所措……
  •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本书完整地记述了卡扎菲政权倒台前后一位中国女记者在利比亚的所见所闻,真实还原了西方刻板印象之外的阿拉伯人,还原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诉求和渴望,他们面对作者和其他外国记者时保有的朴实的善意和真挚的情感。作者作为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和来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今日俄罗斯等媒体的国际记者一同被卡扎菲政府军围困了五天四夜,一时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这一段惊险的经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选择和人性考验促使作者从一个怀抱新闻梦想的姑娘迅速蜕变成一名真正的战地记者。
  •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极为宝贵,但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瑰丽,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他笔下生花,文思泉涌,拥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体制,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树立了万口传诵的白话美文模范。
  • 清浅时光

    清浅时光

    以文字穿针引线,锦绣半壁江山,描摹半世风雨,也可运筹帷幄,支撑半边天地,令生命如四季般丰美,四海般壮美。唯愿四周和美,四方溢美。以绵薄之力努力营造一个春草蓬勃低头见,夏花灿烂尽仙缘,秋叶静美勿多言,冬雪晶莹有人怜的纯美世界。借神来之笔,仙赐之墨,在有限的生命里遇见无限的美好。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热门推荐
  • 倾世宠女

    倾世宠女

    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会儿逗逼,一会儿腹黑,偏偏别人还斗不过她!可就是有那么些不怕死的,非要招惹她,你说怎么办才好呢?某男主曰:“你高兴就好!”有小三和她抢男主,怎么办呢?某女坐观并道:“抢吧!抢吧!有句话说:能抢走的爱人不是爱人!这是个真理!我会告诉你她非常护短?我会告诉你她是吃货?我会告诉你她喜欢霸道总裁范儿的?这么狂?这么自恋?可是人家有这样的资本啊!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她们一样的傲娇,一样的疯狂,一样的倔强,你说不在一起,岂不可惜?喜欢本文的亲们可以加群:310073137,群主萌萌哒!
  • 烽烟流轮

    烽烟流轮

    寒冥大陆,分七国,灵国富饶,引无数恶匪尽折腰!.....四国合兵,圣都城破,国君托孤,弱文臣无能欲拼死护少主......万军丛中,老将军奋力杀敌,横刀所向,斩敌救孤。人力所限,从此断头取火,隐姓埋名,天下再无灵之姓氏,待回转记忆,要何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步步成仙

    步步成仙

    齐天:“我有一器灵,可助我成仙。”器灵:“你还没得到我的认可!”齐天:“……”
  • 乱世文人

    乱世文人

    新书《历史修正客》已经发布,烦请移驾新书,多谢(o^^o)
  • 恶魔俏丫头:校草咱不熟

    恶魔俏丫头:校草咱不熟

    杨馨月,女,15岁,长着纯洁无害的面孔,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杀人放火无所不能。慕晗枫,男,帅气邪肆,号称晨曦中学第一校草。16岁,年轻有为,眼光狠辣......“所以本少看中了你啊,丫头,从了我吧。”慕晗枫可怜兮兮。“阁下何不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杨馨月冷笑。慕晗枫抚额,丫头不好追啊。
  • 南城末相伴

    南城末相伴

    夏初晴以及她的闺蜜白莞、顾墨荷从c城一路来到s城,只为了考上那许多人眼中梦寐以求的好学校“南城高中”。在这里,她们即将遇到些什么呢?他们?还是她们?又会有一番什么呢?女孩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加油吧!
  • 情凉,戒爱

    情凉,戒爱

    曾经在你耳边甜言蜜语的恋人,不知道怎么就弄丢了爱情;曾经许你一生快乐的人,此刻正忙于工作粗心的忽略你的快乐与忧伤,曾经说好的幸福呢?幸福是爱人手中的潘多拉的秘密,是梦魇过后的金色海岸。试着与爱人交谈,用简单淳朴的方式亲近爱人,他会告诉你幸福在哪里。
  • 虚镜之秋

    虚镜之秋

    这已不在是这么简单的了……这里没有科学……
  • 重回蔚蓝

    重回蔚蓝

    秦生说:“老天,这个世界太无聊了。”于是,老天改变了他的世界。秦生说:“老天,穷苦孩子,肝不动啊。”于是,老天给了他所谓的金手指。秦生又说:“老天,我太强了!”于是,老天让他变回了弱鸡......“我只想回家!!!”